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T/EERTXXXX—XXXX
中小城鎮環境綜合治理方案編制指南
1范圍
本文件規定了中小城鎮水、土、固體廢物氮磷協同治理方案編制的術語和定義、基本原則、編制
內容、環境調查與問題診斷、氮磷代謝分析、地表水水質模擬及污染負荷減量、環境綜合治理技術優
選、技術組合綜合效果評估、環境綜合治理方案編制等內容。
本文件適用于長三角地區中小城鎮水、土、固體廢物氮磷污染協同治理工作方案的編制。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
用于本文件。
GB3838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
GB15618土壤環境質量農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
GB/T25173水域納污能力計算規程
GB/T26622畜禽糞便農田利用環境影響評價準則
GB/T50594水功能區劃分標準
DB11/T749農田氮磷環境風險評價
T/EERT013中小城鎮水環境容量與污染負荷分配規程
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營養鹽形態nutrientform
分為可溶性營養鹽和不可溶性營養鹽,其中可溶性營養鹽又可分為可溶性有機營養鹽與可溶性無
機營養鹽。
水質目標濃度值targetconcentrationofwaterquality
與水功能區水質目標對應的某種污染物濃度限值。
土壤氮磷累積nutrientaccumulationinsoil
土壤中氮累積指土壤中氮素的累積總量,分為有機氮和無機氮,主要來源包括生物固氮、降水、
灌水、施肥;土壤中磷累積指土壤中磷的累積總量,分為有機磷和無機磷,主要來源包括施肥、土壤
有機質內、生物本體。
淋溶損失nutrientleaching
是指土壤中可溶性養分隨滲漏水向下移動至根系活動層以下導致的養分損失過程。
原位修復in-situremediation
指不移動受污染的土壤,直接在場地發生污染的位置對其進行原地修復或處理的修復技術。
[來源:HJ1282—2023,3.2,有修改]
異位修復ex-situremediation
1
T/EERTXXXX—XXXX
指將受污染的土壤從發生污染的位置挖掘出來,在原場址范圍內或經過運輸后再進行治理的技術。
[來源:HJ1282—2023,3.3,有修改]
4基本原則
可持續性原則
應考慮新的開發活動增加,人口增長和土地利用改變對水、土、固體廢物等環境介質的影響,分
析來增長過程中存在的不確定性和可持續性。
公平性原則
應遵循公平原則進行污染物負荷分配。綜合考慮費效分析、各污染源的貢獻、經濟能力、原負荷
削減率(量)等因素。各污染源首先應滿足達標排放的要求,在此基礎上再公平地削減污染物排放量,
以實現相應的水、土、固體廢物環境指標的達標。
可操作性原則
應按照本文件規定的程序,規范完成現狀調查、問題識別、污染負荷分配以及綜合治理技術優選
的流程。環境綜合治理方案的確定需綜合考慮社會效益、環境效益與經濟效益,使方案可以得到實施。
考慮到污染治理任務的長期性、艱巨性和復雜性,可將污染治理目標分階段實施。
5編制內容
確定調查范圍,收集相關資料,進行現狀考察;對水、固體廢物、土壤相關環境指標進行現狀分
析并進行初步的問題診斷。
分析量化社會經濟系統中的氮磷代謝;根據氮磷代謝量化結果對目前固體廢物、土壤相關環境指
標進行問題診斷。
模擬地表水水質,確定主要污染源以及計算污染源負荷減量分配。
根據氮磷代謝模型和水質模擬模型的計算結果,識別具有協同治理效應的關鍵部門和環節,選擇
相應的水、土、固體廢物協同治理技術。
結合社會經濟及環境耦合模型,評估選擇技術組合的綜合效果,包括技術組合目標可達性評估、
技術組合投資與效益評估、技術組合可行性評估和綜合評估。
根據評估效果調整技術組合,確定環境綜合治理方案,編制中小城鎮環境綜合治理方案文本。
編制技術路線見圖1。
2
T/EERTXXXX—XXXX
圖1中小城鎮環境綜合治理方案編制技術路線
6環境調查與問題診斷
調查范圍確定
確定調查范圍,一般為中小城鎮的行政邊界。
資料收集
收集編制報告所需的自然環境、社會生產、土地利用、水生態、土壤環境、固體廢物等基礎資料、
規劃資料及歷史監測資料等。
水環境調查
開展水環境質量現狀、水環境功能區、水資源利用現狀等調查;分析歷史監測資料,初步篩選劃
分污染水域以及調查周邊主要污染源。
3
T/EERTXXXX—XXXX
土壤環境調查
根據土地利用信息區分確定農用地土壤及其他土壤;通過實地考察、分析歷史監測資料等方式開
展土壤環境質量現狀調查,根據DB11/T749的規定,初步篩選、劃分農田氮磷環境風險等級。
固體廢物調查
根據相關社會生產資料,分析匯總調查范圍內的有機固體廢物生產總量以及相關固體廢物處理方
式、處理量以及回收利用率等。
問題診斷
根據以上資料分析與調查,初步診斷當地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與主要污染部門。
7氮磷代謝分析
基本要求
通過中小城鎮社會經濟系統氮磷代謝物質流分析,理清氮磷從不同部門到水、土、固體廢物系統
中的物質流動過程,分析識別中小城鎮氮磷元素代謝的重要部門和關鍵環節;對土壤、固體廢物進行
現狀分析與問題診斷。
系統邊界劃分
可按行政單位進行氮磷代謝分析的系統劃分,如鄉鎮、街道。每個系統再按部門劃分,如作物種
植部門、禽畜養殖部門、生活廢水部門等。每個部門細分為相關環節,如養殖飼料輸入環節。
氮磷物質流動過程建模
7.3.1識別系統邊界內的氮磷流動過程與路徑,并據此建立氮磷代謝的物質流模型框架。氮磷物質流
動過程建模要素包括:
a)輸入系統邊界的氮磷(包括人為輸入與自然輸入);
b)各部門之間的流動與交換路徑;
c)各個部門與外界生態系統間存在的流動與交換路徑;
d)排出系統邊界的氮磷(包括排入生態系統以及排入邊界外的其他社會經濟區域)。
氮磷分部門物質代謝模型框架見圖2,廢水部門為例的氮磷代謝模型框架見圖3。
圖2氮磷分部門物質代謝模型框架
4
T/EERTXXXX—XXXX
圖3以廢水部門為例的氮磷代謝模型框架
數據收集與計算
7.4.1氮磷代謝計算
根據氮磷物質流模型,計算每個交換路徑所產生的氮磷量,并繪制量化的氮磷物質流導圖。氮磷
代謝計算見公式(1)~公式(3):
······················································(1)
·····················································(2)
??,?=?????,?
····················································(3)
??,?=?????,?
························································(4)
??,?=??,????,?
??,?
式中:??=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州市| 鲁山县| 海淀区| 岗巴县| 扶风县| 辽阳县| 镇康县| 页游| 泰宁县| 安溪县| 湘乡市| 黎平县| 大城县| 长宁区| 当阳市| 泸定县| 商南县| 临城县| 太原市| 和林格尔县| 南充市| 永寿县| 华容县| 嘉禾县| 长沙市| 乌拉特后旗| 和顺县| 黄冈市| 外汇| 大化| 竹北市| 信宜市| 山丹县| 万宁市| 沿河| 忻州市| 青铜峡市| 海丰县| 鞍山市| 塔城市| 嵩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