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中生物第4章種群和群落第4節群落的演替作業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頁
2024高中生物第4章種群和群落第4節群落的演替作業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頁
2024高中生物第4章種群和群落第4節群落的演替作業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頁
2024高中生物第4章種群和群落第4節群落的演替作業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頁
2024高中生物第4章種群和群落第4節群落的演替作業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6-第4節群落的演替題型一演替的概念及過程1.下列有關生物群落演替的敘述錯誤的是()A.早期群落多樣性高、結構困難B.演替過程中由草本植物階段漸變為灌木階段,主要緣由是灌木比較高大,能獲得更多陽光C.在生物群落發展變更過程中,一個群落被另一個群落代替的過程,就是群落演替D.群落演替的根本緣由是群落內部因素的變更答案A解析一般狀況下,演替的早期,群落組成單一,結構簡潔。2.在寒溫帶地區,一場大火使某地的森林大面積燒毀,在以后漫長的時間中,在原林地上依次形成了雜草地、白樺為主的闊葉林、以云杉為主的針葉林,這種現象稱為()A.物種進化B.外來物種入侵C.群落演替D.垂直結構答案C解析題中信息顯示的是一個群落代替了另一個群落的現象,為群落的演替,C正確。3.一個廢棄魚塘的演替過程如圖所示,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演替先后依次:乙→丙→甲→丁B.生物多樣性:丁>甲>丙>乙C.此演替過程屬于初生演替D.此演替過程屬于次生演替答案D解析在廢棄魚塘中發生的演替為次生演替,演替過程為丁→甲→丙→乙。4.下列關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階段和灌木階段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灌木階段與草本階段生物群落的豐富度相同B.草本階段為灌木階段的群落形成創建了相宜的環境C.灌木能獲得更多的陽光是取代草本植物的重要因素D.灌木階段的群落空間結構比草本階段的空間結構困難答案A解析隨著演替的進行,物種豐富度越來越高,因此灌木階段生物群落的豐富度高于草本階段,A錯誤;隨著演替的進行,草本階段漸漸發展到灌木階段,其中草本階段為灌木階段的群落形成創建了相宜環境,B正確;灌木能獲得更多的陽光是取代草本植物的重要因素,C正確;灌木階段的群落空間結構比草本階段的空間結構困難,D正確。5.群落演替速度的特點是()A.演替速度越來越快B.演替初始緩慢,中間階段快,后期又減緩C.演替越來越慢D.演替速度不隨時間變更答案B解析群落演替時生物定居階段速度慢,競爭平衡階段速度快,相對穩定階段速度慢。6.下列有關發生在裸巖上的演替過程的敘述錯誤的是()A.地衣分泌的有機酸可加速巖石的分解,為以后物種的進入供應土壤條件B.在灌木階段,昆蟲和小動物起先進入,在動植物共同作用下,土壤通氣性越來越好C.喬木比灌木更高大,具有更強的獲得陽光的實力,最終會成為優勢種D.演替的結果一般是達到相對平衡后進入協同進化階段答案B解析發生在裸巖上的演替為初生演替,地衣是先鋒植物,分泌的有機酸可加速巖石的分解,A正確;在草本植物階段,昆蟲和小動物起先進入,B錯誤;越高的植物越簡潔獲得陽光,從而取代低矮的植物而成為優勢種,C正確;在演替過程中,物種之間達到相對平衡之后共同協同進化,D正確。題型二群落演替的類型及其推斷7.群落的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區分是()A.影響因素不同B.初始條件不同C.產生的植物種群不同D.產生的生物數量不同答案B解析在從來沒有過植被,或者原來存在過植被,但被徹底殲滅了的地方起先初生演替,在原有植被雖已不存在,但是保留有土壤條件,甚至種子或其他繁殖體的地方起先次生演替,由此可以看出,群落的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區分是初始條件不同,B正確。8.下列群落演替屬于初生演替的是()A.從火山口起先的演替B.滄海變桑田C.火災過后的草原復原演替D.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答案A解析火山口沒有任何土壤條件和任何生物,從火山口起先的演替屬于初生演替,滄海變桑田、火災過后的草原復原演替、“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等現象都是在具有肯定土壤條件的基礎上進行的,屬于次生演替,A正確。9.下列哪一項是次生演替的例子()A.沙丘上進行的演替B.光裸的巖地上長出森林的演替C.過量砍伐后的森林進行的演替D.冰川泥上進行的演替答案C解析A、B、D項所述均為初生演替。過量砍伐后的森林保留有土壤等條件,因此其演替過程屬于次生演替。10.在西部大開發中,對部分耕地“退耕還草、還林”,在這個過程中農田的演替屬于()A.初生演替B.先是初生演替,后為次生演替C.次生演替D.先是次生演替,后為初生演替答案C解析“退耕還草、還林”指原有的土壤條件基本保留,發生的演替屬于次生演替,C正確。11.次生演替比初生演替所用的時間短,緣由是()A.次生演替不須要形成森林B.次生演替所處的環境較潮濕C.次生演替原有的土壤條件基本保留,甚至還保留了種子或其他繁殖體D.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結構簡潔答案C解析初生演替中幾乎不存在土壤條件,所以須要較長的時間,而次生演替則已具備土壤條件,甚至還保留了種子和其他繁殖體,故演替所需的時間短。12.如圖表示兩個群落演替過程中物種豐富度的變更,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甲可表示在火災后森林上進行的演替B.甲的演替速度比乙的慢、歷時長C.甲中①、②處的物種組成不肯定相同D.若氣候條件相宜,甲乙均可演替成森林答案B解析據圖可知,甲曲線表示次生演替,乙曲線表示初生演替,次生演替速度比初生演替的速度快、歷時短,B錯誤;火災后森林上進行的演替為次生演替,可用甲表示,A正確;甲中①、②處的物種豐富度雖然相同但物種組成不肯定相同,因為在演替過程中,可能出現新物種,C正確;當氣候條件相宜時,次生演替和初生演替均可演替成森林,D正確。13.甲地因森林火災使原有植被消逝,乙地因火山噴發被火山巖全部覆蓋,之后兩地均發生了群落演替。關于甲、乙兩地群落演替的敘述,正確的是()A.甲地和乙地發生的演替類型相同B.若沒有外力干擾,甲地可重現森林C.苔蘚會比地衣更早地出現在乙地火山巖上D.甲、乙兩地隨著時間延長生物多樣性漸漸降低答案B解析甲地因森林火災使原有植被消逝,之后甲地發生的演替屬于次生演替,乙地因火山噴發被火山巖全部覆蓋,之后乙地發生的演替屬于初生演替,A錯誤;若沒有外力干擾,甲地可重現森林,B正確;苔蘚會比地衣更晚地出現在乙地火山巖上,C錯誤;甲、乙兩地隨著時間延長生物多樣性漸漸增加,D錯誤。題型三人類活動對演替的影響14.歷史上,巴厘島阿貢火山噴發出來的火山巖漿覆蓋了大面積的山體,所到之處生物全部死亡,在隨后的若干年間上演了特別緩慢的群落演替過程。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A.火山巖上的演替屬于初生演替B.只有被大自然摧毀的群落才會發生演替C.人類重建家園的過程中可變更自然演替的方向D.人工種植地衣可加快火山巖上的群落演替進程答案B解析發生在火山巖上的演替屬于初生演替,A正確;各種生物群落都會發生演替,B錯誤;人類重建家園的過程中可變更自然演替的方向,C正確;人工種植地衣可加快火山巖上的群落演替進程,D正確。15.下列有關人類活動對群落演替影響的表述中,不正確的是()A.人類的很多活動在影響著群落的演替B.人類可以建立人工群落,將演替的方向和速度置于人為限制之下C.人類的活動對生物群落演替的影響有時超過其他某些自然因素D.人類活動對群落的演替均是具有破壞性的答案D解析人類的很多活動正在影響著群落的演替,如砍伐森林、填湖造地等。但是人類也可以封山育林、退耕還湖,還可以改造環境,這些人為措施對于群落的演替均有主動的作用。16.關于人類活動對群落演替影響的說法中錯誤的是()A.在多年的舊墻壁上生出苔蘚是受人類活動的影響B.乘風破浪,開出一條道路C.由于化工廠污水的排放,河水中的植物群落變更了D.過度放牧和城市的出現都屬于人類對群落演替的影響答案A解析A項內容并不是人類活動的結果。17.黃土丘陵溝壑區位于黃土高原北部,已成為黃土高原水土流失最嚴峻的地區,同時也是我國生態環境最為脆弱的地區之一。目前通過復原植被改善生態環境已成為該地區治理水土流失的最重要措施之一。(1)通過人為因素復原植被改善生態環境,會影響該地區群落演替的________。(2)封禁能使黃土丘陵溝壑區的植被逐步復原。植被的復原是________演替的過程。短期封禁就能使草本群落得到明顯復原,主要表現在植物種類增多、植被覆蓋率和生物量提高、植被保持水土功能增加。若實施中期封禁,請預料植被的復原狀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中期封禁后,物種的豐富度________(填“增加”“削減”或“不變”)。(4)封禁后群落垂直結構發生較大的變更,人工喬木林的垂直結構漸漸明顯,這種垂直結構顯著提高了________,還為動物創建了________。答案(1)方向和速度(2)次生植物種類接著增多、植被覆蓋率和生物量接著提高、植被保持水土功能進一步增加(3)增加(4)群落利用陽光等環境資源的實力多種多樣的棲息空間和食物條件解析(1)人類活動會影響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2)黃土丘陵溝壑區的植被的復原是在保留了基本的土壤條件和保留了一些植物的種子或其他繁殖體的地方進行的,屬于次生演替。短期封禁就能使草本群落得到明顯復原,主要表現在植物種類增加、植被覆蓋率和生物量提高、植被保持水土功能增加。若實施中期封禁,則植物種類接著增多、植被覆蓋率和生物量接著提高、植被保持水土功能進一步增加。(3)中期封禁后,隨著演替的進行,物種的豐富度還在增加。(4)封禁后群落垂直結構發生較大的變更,人工喬木林的垂直結構漸漸明顯,這種垂直結構顯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陽光等環境資源的實力,還為動物創建了多種多樣的棲息空間和食物條件。18.(2024·全國卷Ⅲ)凍原生態系統因其生物的生存條件特別嚴酷而獨具特色,有人曾將該生態系統所處的地區稱為“不毛之地”。回答下列問題:(1)由于溫度的限制作用,凍原上物種的豐富度較低。豐富度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與熱帶森林生態系統相比,通常凍原生態系統有利于土壤有機物質的積累,其緣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通常,生態系統的食物鏈不會很長,緣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群落中物種數目的多少(2)低溫下,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弱(3)能量在沿食物鏈流淌的過程中是逐級削減的(其他合理答案也可)解析(1)豐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種數目的多少。(2)凍原生態系統中,因環境溫度低,分解者的數量少且分解實力弱,導致土壤有機物質分解量少,有利于土壤有機物質的積累。(3)因能量沿食物鏈流淌時是逐級遞減的,所以生態系統中食物鏈不會很長。易錯題型群落演替特點分析19.群落不斷發展變更,根據肯定的規律進行著演替。下列關于演替的敘述錯誤的是()A.在正常狀況下,次生演替的最終結果使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