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心理測量
第一章心理測量和測驗的歷史回顧CONTENTS目錄中國古代的心理測量思想和實踐近代心理測量的早期嘗試與先驅者的探索社會需要是心理測量和測驗發展的動力心理測量和測驗在我國的發展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心理測量和測驗發展概述1
2345PART01第一節中國古代的心理測量思想和實踐01第一節中國古代的心理測量思想和實踐一、中國古代的心理測量學思想和實踐活動(一)背景與共識中國是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東方大國。心理測量作為一種人類對自身特征認識和評價的特殊實踐活動,必然會構成這一古老文明內涵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不足為奇。中國是心理測驗的故鄉,這已成為國內外心理測量界眾多學者們的共識。中國對心理測量和心理測驗的貢獻是多方面的。二、心理測量的前提和理論基礎(一)心理測量的實踐前提
一是要肯定心理的可測性,正視心理的個別差異;二是要確定對何種心理特征進行測量,即所謂測量的內容方面,與此相關的就是要對這些待測或可測的內容有某種理論加以說明;三是要在對心理內容的特性或差異性闡述的基礎上,形成具體的測量方法,即把內容操作化,這些操作化的手段還必須以某種適當的形式呈現出來,這就是心理測量的方法側面。(二)心理測量的思想基礎
1.肯定心理差異:
孔子的觀點:“性相近也,習相遠也”,強調后天行為表現的巨大個別差異。
分類思想:提出“上智”、“下愚”及不同層次的人才劃分,類似于現代測量學中的類別量表。
2.確認心理特征的可測量性:
孟子的見解:“權,然后知輕重;度,然后知長短。物皆然,心為甚”,認為心理能力和特征可以被測量。第一節中國古代的心理測量思想和實踐第一節中國古代的心理測量思想和實踐三、古代人才選拔與心理測量實踐(一)舉賢推薦制
漢至魏晉:通過非正式標準選擇符合要求的人才,體現了初步的測量思想。
《人物志》:三國時期劉劭所著,提供了察舉用人和品鑒人才的方法,提出了減少誤差的觀察方法(二)科舉取士制度
起源與發展:從商周萌芽,隋唐興盛,歷經1300多年,內容效度高。
形式多樣化:包括帖經(填充題)、墨義、口義、策論和雜文等形式,接近近代心理測量模式。
四、民間自發的心理測量活動(一)教育與測驗結合
《學記》:戰國末期樂正克著,論述學生能力和個性特征的個別差異。(二)年齡發展記錄
《禮記·本命》:系統記錄了從出生到成年的發展歷程,初具結構化的生理與心理年齡發展量表形態。(三)嬰兒行為診斷
周歲試兒:評估嬰兒認知能力,被認為是早期嬰兒行為診斷測驗的先驅。(四)智力游戲
七巧板與九連環:被視為現代智力測驗中拼圖類測題和問題解決任務的原型,流傳至西方并受到推崇。
第一節中國古代的心理測量思想和實踐
五、貢獻與啟示
古代中國在心理測量思想和實踐上的貢獻多方面影響深遠,如關于個別差異及其可測量性的論述、觀察法原理、反應速度判斷智力高低、問答法和特定情境誘導行為法等,均在測量和測驗史上留下深刻印記,并給予后人諸多啟示。第一節中國古代的心理測量思想和實踐PART02第二節近代心理測量的早期嘗試與先驅者的探索02一、早期對智力落后兒童的關注與分類訓練的興趣(一)歷史背景
在19世紀之前,智力落后者通常被忽視或遭受不公正對待。然而,隨著對精神病人的了解加深,歐美國家逐漸改變了對智力落后者的看法,并開始建立專門機構收容和教育他們。(二)艾斯克羅的貢獻
法國醫生艾斯克羅(J.E.D.Esquirol)在其1839年的著作中強調了智力落后者的分類,并指出語言能力是評估智力水平的重要指標。他提出智力落后是一個連續譜,而非離散類別,這對后來的心理測量產生了深遠影響。第二節
近代心理測量的早期嘗試與先驅者的探索(四)比奈的努力法國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比奈(A.Binet)致力于鑒別那些無法適應普通學校學習但可以通過特殊教育幫助的孩子。他領導的研究小組為智力落后兒童設計了一系列特殊教育課程,成為心理測驗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第二節
近代心理測量的早期嘗試與先驅者的探索(三)沈干的貢獻
沈干(E.Sequin)開創了智力落后兒童的教育方法,如感官和肌肉訓練,這些方法至今仍在使用。他的工作不僅推動了特殊教育的發展,也為非語言智力測驗提供了基礎。二、馮特實驗心理學的影響實驗心理學的焦點:19世紀的實驗心理學主要關注行為的一致性而非差異性,個體間的差異往往被視為誤差。然而,這種對一致性的追求促使研究者們更加嚴格地控制實驗環境,從而為標準化測量奠定了基礎。感覺器官的重視:早期實驗心理學受到生理學和物理學的影響,專注于感覺器官的研究,這反映在早期心理測驗的內容上。同時,實驗心理學強調對實驗情境的嚴格控制,這是當代心理測量中的重要特征之一。第二節
近代心理測量的早期嘗試與先驅者的探索三、高爾頓的理想和貢獻
(一)“心理測量”概念的引入英國生物學家弗朗西斯·高爾頓(F.Galton)首先提出了“心理測量”的概念,并在倫敦設立了人體測量學實驗室,進行大規模的人體測量,收集了大量的個人數據。(二)統計方法的應用高爾頓還開發了分析個別差異資料的統計方法,拓展了數據分析工具的應用范圍。他對相關系數的概念做出了貢獻,這項工作后來由他的學生皮爾遜完成并形成了矩陣相關的理論,成為心理測量的重要工具。第二節
近代心理測量的早期嘗試與先驅者的探索
四、卡特爾及其早期個別差異研究
(一)反應時間的測量
美國心理學家詹姆斯·麥克尼爾·卡特爾(J.M.Cattell)進行了大量關于反應時間和感覺辨別力的測量,首次使用了“心理測驗”這一術語。他認為,通過測量簡單的感覺過程可以推測高級心理功能。(二)芝加哥博覽會的推廣卡特爾的學生們在1893年芝加哥哥倫比亞博覽會上推廣了心理測驗,盡管這些早期測驗未能準確預測智力水平,但它們為后續研究提供了寶貴的經驗。第二節
近代心理測量的早期嘗試與先驅者的探索
此外,克雷丕林(E.Kraepelin)、艾賓浩斯(H.Ebbinghaus)在內的多位歐洲心理學家對心理測量做出了貢獻。例如,艾賓浩斯發明了語句完成測驗,這是一種衡量綜合能力和學業成就的有效工具。PART03第三節社會需要是心理測量和測驗發展的動力03一、比奈和世界上第一個智力測驗(一)比奈的背景與早期探索
阿爾弗雷德·比奈(1857-1911),法國心理學家,被譽為“心理測驗之父”。他起初學習法律和醫學,后轉向心理學領域。在尋找評估智力的方法時,比奈經歷了許多彎路,包括嘗試測量頭蓋骨形狀、臉形等,但這些方法未能有效區分個體智力差異,最終被放棄。認識到直接從智力本身及其外顯操作結果入手才是正確的研究方向,這標志著他對智力本質理解的一大進步。(二)《智力的實驗研究》與理論構建著作發布:1903年,比奈發表了《智力的實驗研究》,書中定義了廣義上的智力概念,強調推理、判斷及運用舊知識解決新問題的能力。創新觀點:提出智力是一個復雜的系統,不能僅靠簡單方法測量,需選擇廣泛而復雜的課題才能準確評估。第三節
社會需要是心理測量和測驗發展的動力(三)比奈—西蒙量表的誕生任務接受:
1904年,受法國教育部委托,比奈致力于研究教育智力落后兒童的方法。合作完成:
與同事西蒙合作,共同開發了世界上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智力測驗——比奈—西蒙量表。版本迭代:
該量表于1905年首次發表,并在1908年和1911年進行了兩次修訂,以提高其適用性和準確性。國際影響:
比奈—西蒙量表迅速傳播至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智力測驗領域的里程碑,尤其在美國,斯坦福大學教授推孟修訂的S—B量表最為著名。第三節
社會需要是心理測量和測驗發展的動力二、團體測驗的產生(一)團體測驗的需求背景
戰爭背景:1917年美國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迫切需要快速分類和安置士兵。
解決方案:傳統個別測驗無法滿足大規模篩選需求,因此催生了團體測驗的需求。(二)陸軍A式量表與B式量表
編制過程:在伊爾克斯指導下,軍事心理學家們利用一切可用資源,尤其是奧提斯未出版的團體智力測驗材料,完成了陸軍A式量表(文字版)和B式量表(非文字版)。
應用范圍:這兩個測驗不僅用于軍隊內部,在戰后也被廣泛應用到民間,適用于不同年齡層次和文化背景的人群。第三節
社會需要是心理測量和測驗發展的動力(三)團體測驗的特點與優勢
高效性:可以同時對大量人群進行施測,簡化了指導語和施測程序,降低了對主試人員的專業要求。
廣泛應用:推動了20世紀20年代測驗運動的蓬勃發展,為后續各類團體測驗的出現奠定了基礎。是個體對通過個人努力所能獲得的結果的預期。第三節社會需要是心理測量和測驗發展的動力測驗類型特點應用場景個別測驗深入分析個體智力;需要專業訓練的主試臨床診斷;特殊教育團體測驗高效施測大量人群;簡化指導語和程序軍事選拔;學校入學測試
(四)現代心理測量的發展趨勢理論基礎深化
普通心理學:加深了對心理品質和心理過程的理解。
認知心理學:促進了對人類思維和信息處理機制的研究。方法學進步
數理統計學:提高了測量誤差控制和估計的技術水平。
跨學科融合:結合神經科學、計算機科學等領域,不斷拓展心理測量的應用邊界。國內發展現狀
廣泛應用:我國心理測驗已廣泛應用于教育、人力資源管理等多個領域,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和實用價值第三節
社會需要是心理測量和測驗發展的動力PART04第四節心理測量和測驗在我國的發展04一、1949年之前心理測驗的發展和停滯(一)西方心理測驗的引入及其迅猛發展早期嘗試:20世紀初,科學心理測驗開始傳入中國。例如,1915年克雷頓在廣州對兒童進行的心理測驗;1918年瓦爾科特在北京清華學校使用推孟修訂的量表。學者貢獻:1916年,樊炳清首次系統介紹比奈—西蒙智力量表,標志著中國心理測量運動與國際同步起步。隨后,費培杰將該量表譯成中文并命名為“兒童心智發展測量法”。教育支持:心理測驗的發展得到了教育部門的支持,如廖世承和陳鶴琴在南京高等師范學校開設測驗課程,并應用于入學考試。同時,張耀翔等人也在北京高等師范學校推廣心理測驗。組織建設:中華教育改進社聘請美國專家麥柯爾來華講學,推動了全國范圍內的智力與教育測驗實施,形成了短暫但繁榮的心理測驗時期。第四節心理測量和測驗在我國的發展(二)中國測驗學會成立、測驗工作有組織地繼續發展并走向繁榮
測驗運動的興盛:“五四”前后至1928年間是中國測驗運動最昌盛的時期,但也因濫用導致社會反感。反思與組織建立:為了規范和發展心理測驗,艾偉、陸志韋等心理學家于1931年成立了中國測驗學會,標志著心理測驗進入新的歷史階段。學術交流與研究:《測驗》雜志創刊,發表了大量關于測驗理論和技術的文章,促進了學術交流。期間,左任俠、艾偉等人對T量表進行了批評,并深入探討了智力結構等問題。新測驗編制:從1933年至1937年,出現了多種適合不同年齡段的測驗工具,如黃覺民的幼童智力測驗、肖孝嶸的訂正古氏畫人測驗等,使測驗應用范圍不斷擴大。戰事影響:隨著抗日戰爭爆發,心理工作者的工作被迫中斷,心理測驗工作進入了長期停滯狀態第四節心理測量和測驗在我國的發展二、1949年之后心理測量和測驗的發展(一)停止發展的時期政治環境的影響:受蘇聯批判“兒童學”的影響,心理測驗被全盤否定,在“一切向蘇聯學習”的背景下,心理學被視為資產階級學科而遭到批判。文化大革命的沖擊:1966年開始的文化大革命使得心理學幾乎完全停止活動,心理測量更是被打入冷宮,各級師范院校停開了相關課程,研究工作也相應停滯。第四節心理測量和測驗在我國的發展
(二)重新蓬勃發展的時期恢復初期的努力:1979年,心理學家林傳鼎、吳天敏和張厚粲教授在武漢舉辦了首個全國性心理測驗培訓班,開啟了測驗工作的復蘇之路。人才培養:高等院校逐步恢復心理測量學課程,培養了一批專業人才,特別是北京師范大學和華東師范大學招收了首批心理測量專業的研究生。理論引進:積極引進國外經典測驗理論(CTT)、概化理論(GT)和項目反應理論(IRT),為現代心理測量奠定了理論基礎。本土化編制:自80年代中期起,中國心理學家開始自主編制符合中國文化背景的心理測驗工具,這些工具更貼近實際需求,受到廣泛應用。廣泛應用領域:如今,心理測驗已廣泛應用于教育、醫學、企業、人事管理等多個領域,產生了深遠的社會影響。第四節心理測量和測驗在我國的發展PART05第五節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心理測量和測驗發展概述05一、往事回顧
(一)1978年開始的心理測量專業研究生的招生和培養
1978年和1979年,華東師范大學等高校開始招收心理測量專業研究生,培養了大批專業人才。
(二)1979年春在武漢舉辦了第一個全國性心理測驗培訓班1979年春,在武漢舉辦了第一個全國性心理測驗培訓班,標志著系統性心理測驗工作的重啟。(三)第一個在全國范圍內進行大協作的心理量表修訂自1978年起,通過試用《韋克斯勒兒童智力量表修訂版》并聯合各地專家進行修改和常模制定,最終在全國范圍內建立了統一標準。(四)1984年中國心理學會心理測量專業委員會的成立和作用1984年第五屆全國心理學年會上宣告成立,促進了國際交流和技術進步。第五節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心理測量和測驗發展概述(五)80年代早期出版的一批有影響的專著和論文如戴忠恒的《心理與教育測量》、鄭日昌的《心理測量》等書籍相繼出版;同時,一系列重要論文在國內外期刊上發表,推動了理論研究和實踐應用。(六)1993年開始的“海峽兩岸心理與教育測量學術研討會”20世紀80年代末,大陸與臺灣的心理學界開始交流。北京師范大學張厚粲教授與臺灣學者合作,聯合了雙方的測量學術組織,建立了兩岸心理測量專家定期交流的機制,即“海峽兩岸心理與教育測量學術研討會”,自1993年在臺北首次舉辦以來,至2011年已舉辦10屆。此活動不僅促進了信息共享和研究積極性,還加深了兩岸學者間的了解和友誼,推動了心理與教育測量領域的發展。第五節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心理測量和測驗發展概述第五節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心理測量和測驗發展概述二、心理測量迅猛發展的特點評述(一)
心理測驗和量表的增多與質的提升認知類心理量表是應用最廣的領域。近年來,我國開發了多種本土成套智力測驗,如《中國幼兒智力量表(3—6歲半)》、《中國少年智力量表(10—15歲)》等。在非文字智力測驗方面,建立了《聯合型瑞文測驗》中國成人常模,修訂了《斯—歐氏非語言智力測驗(SONR)》、《托尼非文字智力測驗(TONI2)》等。在人格測驗方面。除了使用國際上廣泛認可的人格測驗外,我國研究者也編制了一系列適合國人的綜合類人格測驗,并對許多國際著名人格測驗進行了本土化修訂。職業心理測驗領域發展迅速,新編或修訂了許多職業興趣、能力和人格測驗。此外,針對社會重點關注人群的心理測驗以及臨床醫學量表的數量也在增加。測驗的編制越來越注重知識產權保護,且本土化的自編測驗解決了版權引進的問題。概化理論和項目反應理論的應用提高了測驗信度,而多維效度的重視則提升了測驗構想效度。
(二)心理測驗量表應用領域不斷拓展
教育是心理測驗應用最為廣泛的領域:心理測驗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的能力素質、性格特點等,支持因材施教,并用于鑒別智愚和發展不全的學生早期診斷。職業選擇、人才選拔與考核成為心理測驗應用的一大熱門:心理測驗在個體與職業的匹配中提供了科學依據,并廣泛應用于人員選拔、培訓后評估和管理者績效評估。在臨床與精神衛生領域的應用:心理測量被廣泛應用于發現精神癥狀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合伙貸款買貨車協議書
- 農產品幫扶采購協議書
- smt合作開廠協議書
- 茶葉企業訂購協議書
- 采礦勞務施工協議書
- 餐廳設施移交協議書
- 道路開挖押金協議書
- 被迫墮胎補償協議書
- Brand KPIs for second-hand apparel online shops Kleinanzeigen (eBay-Kleinanzeigen) in Germany-外文版培訓課件(2025.2)
- 集鎮房屋置換協議書
- 環保行業大氣污染治理和廢棄物處理方案
- 產科護理風險管理與預防
- 2025年山東黃金集團夏季校園招聘668人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大眾汽車整車開發流程
- 《華為國際化之路》課件
- 南京工業大學浦江學院《工程財務管理》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TSG特種設備安全技術規范TSG08-2017
- 胖東來生鮮蔬果實操培訓
- 《高血壓精準化診療中國專家共識(2024)》解讀
- 2025屆吉林省長春市高中名校高三第四次模擬考試英語試卷含解析
- 自然辯證法論述題146題帶答案(可打印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