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生物下冊第五單元第一章各種環境中的動物第二節陸地生活的動物教案2新人教版_第1頁
八年級生物下冊第五單元第一章各種環境中的動物第二節陸地生活的動物教案2新人教版_第2頁
八年級生物下冊第五單元第一章各種環境中的動物第二節陸地生活的動物教案2新人教版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其次節陸地生活的動物一、教學目標1.運用比較分析的方法,說明陸地生活的動物與陸地環境相適應的主要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特點。2.通過試驗和視察等活動,闡明蚯蚓和兔在運動、呼吸等方面與其陸地生活環境相適應的特點。概述環節動物、哺乳動物的主要特征。3.強化“生物與其生活環境相適應”的觀點,關注動物棲息地的愛護。二、教學策略老師進行教學設計時應充分留意到教材的編寫特點,要從陸地生活的動物與陸地環境相適應的角度入手,通過對典型動物的介紹,得出動物適應陸地環境的主要形態、結構及生理功能特點,重點關注運動、呼吸等方面。本節強調通過比較、試驗、視察與思索等學習活動來獲得學問,培育總結和概括的實力,并進行情感價值觀的教化。老師應深刻相識到引導學生進行比較、試驗、視察與思索等教學活動的重要性,并讓學生也知道這是獲得學問、培育實力的有效途徑。建議老師課前要親自對“飼養和視察蚯蚓”的試驗,對兔的“視察與思索”等欄目進行充分的探討和實踐并結合當地的實際作出相應的處理,以便更好地引導學生開展活動。同時明確要求學生肯定要動手參加實踐活動,如制作觀蟲器、飼養蚯蚓等。老師應充分留意“陸地生活的動物”既包括在地表生活的動物、在地下穴居的動物,水陸兩棲的動物,也包括能在空中飛行但須要在陸地上棲息活動的動物。因此教學中要引導學生關注并概括出它們適于在陸地環境中生活的形態結構、生理功能等方面的共性;同時完成新課程標準所要求的對環節動物和哺乳動物特征的概括。由于本節教學內容豐富,建議用3課時完成。要留意引導學生廣泛參加教學活動并留意實效。建議每節課前都布置學生課下進行視察、調查和搜集材料;課上再進一步仔細視察、對比、試驗探究、探討溝通等學習活動,然后進行總結概括。第1課時,建議老師先引導學生通過對比,總結出陸地環境與水生環境的顯著不同。如濕度(干燥)、溫度(晝夜溫差大)、缺少水中的浮力、氣態氧的環境等;然后讓學生通過視察、分析教科書供應的圖片資料或當地常見陸地生活動物的狀況(留意包括能在空中飛行的動物),通過探討、溝通、填寫記錄表等教學活動,總結概括出陸地生活的動物在運動、呼吸和對刺激的反應等方面適應陸地環境的特點。第2課時,完成對陸地生活動物中的地下穴居類群的視察和概括。建議課前布置學生制作觀蟲器,并飼養和視察蚯蚓;課上引導學生試驗、視察、探討、溝通。老師應引導并激勵學生設計有創意的試驗。在總結概括出蚯蚓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特點的基礎上,通過簡介水蛭和沙蠶,完成有關環節動物主要特征的總結。第3課時,完成對陸地生活動物類群的視察和概括。鑒于兔與人同屬哺乳動物,而有關人的學問已在七年級下冊具體介紹過,因此本課時教學的側重點是通過對兔的“視察與思索”,總結出陸地生活的動物類群適應陸地環境的主要特點,并完成新課標中要求的關于哺乳動物主要特征的概括。此外,關于陸地生活動物棲息地愛護的教學要引起老師的特殊重視。因為這對培育學生的關愛生命、愛護環境等情感看法有重要作用。建議課前師生共同調查、搜集當地動物棲息地愛護的歷史、現狀、前景、措施等資料,課上由老師或學生進行介紹,師生共同溝通,以期在學生思想中產生“肯定要愛護好動物棲息地”的共鳴。試驗——飼養和視察蚯蚓蚯蚓無脊椎動物,環節動物門,寡毛綱。種類約有1800多種。我國已有記錄的有229種。各地常見的為巨蚯蚓、穴居生活的環毛蚓。蚯蚓體呈長圓柱形,長約30cm左右,由70~100個以上體節構成,除第1節和最終1~2節及生殖帶外,每個體節上都有環生剛毛數十至百余條。生殖帶環狀,由14~16節三節合并而成,無剛毛,僅有雌性生殖孔1個(在第14節腹面正中心)。在18節腹側有雄性生殖孔1對。體前端的第6~7、7~8、8~9的節間溝兩側有受精囊孔3對、環狀心臟位于第7、9、12、13節內。無大腎管,有多數小腎管。雌雄同體,異體受精。產卵1~3個,放在蚓繭(卵袋)中,在蚓繭內受精,經1月左右孵出(圖4)。蚯蚓能疏松土壤,增加土壤有機質并改善結構,還能促進酸性或堿性土壤變為中性土壤,增加磷等速效成分,使土壤適于農作物的生長。由于蚯蚓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因此,用作畜、禽和水產養殖業的飼料,都能取得增產的效果。蚯蚓在藥物學上也占有肯定的地位,是常見的中藥材,有解熱、鎮痙、活絡、平喘、降壓和利尿等作用。蚯蚓體內可分泌出一種能分解蛋白質、脂肪和木質纖維的特殊酶,因此,樹葉、稻草、畜禽糞便、生活垃圾、活性污泥和造紙、食品工業的下腳料等,都可以是它的食料。蚯蚓能夠在肯定程度內消退環境污染。因此,近年來,很多國家都成立了蚯蚓養殖工廠,并把蚯蚓養殖工廠稱為“環境凈扮裝置”。由于蚯蚓能夠汲取土壤中的汞、鉛和鎘等微量金屬,這類金屬元素在蚯蚓體內的聚集量為外界含量的10倍。因此,有些科學家認為蚯蚓可作為土壤中重金屬污染的監測動物。人工飼養蚯蚓是一項很有發展前途的產業。目前我國也在主動開發中。1.蚯蚓適于在具有肯定溫度和濕度、溫差改變不大、富含腐殖質的土壤中穴居生活。一般晝伏夜出。蚯蚓是雌雄同體的動物,異體受精。靠體壁中的環肌、縱肌和剛毛之間的協作運動,以土壤中的枯枝殘葉等有機物為食。2.蚯蚓沒有呼吸系統,要靠能分泌黏液而潮濕的體壁進行呼吸。蚯蚓體壁分布有毛細血管,血中含血紅蛋白,可攜帶氧氣。大氣中的氧可溶于體壁的黏液中,再進入蚯蚓體壁的毛細血管中進行氣體交換。假如蚯蚓的體表干燥則無法完成上述功能。大雨過后,過多的雨水會將土壤中的空氣排擠出去,于是穴居在土壤中的蚯蚓被迫爬到地表上來呼吸。3.動物身體分節,可使身體運動敏捷、自如、轉向便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