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單元隋唐時期:繁榮與開放的時代第6課隋唐時期的中外文化交流隋唐時期的民族交往與交融文成公主入藏突厥吐蕃贊普松贊干布統一了青藏高原的各個部落松贊干布請婚,文成公主入藏唐太宗被尊封為天可汗唐朝先后設置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回紇骨力裴羅統一漠北接受冊封號懷仁可汗汗國滅亡成為維吾爾族先民的主體渤海和南詔唐玄宗冊封大祚榮為渤海君王唐玄宗冊封皮邏閣為云南王瓜州榆林窟里有一幅唐僧取經的壁畫。圖中身披袈裟、雙手合十的是唐僧。唐僧的原型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唐朝高僧玄奘。這幅壁畫描述的就是唐僧師徒取經回國的故事。你是否知道玄奘西行的路線?隋唐時期中外交流中還有哪些代表人物呢?遣隋使和遣唐使隋唐時期中日兩國的交流非常頻繁。日本派到中國的使團稱“遣隋使”“遣唐使”。跟隨使節來華的,還有很多留學生和留學僧等。唐朝時日本派出的遣唐使有十幾批,最多的一批超過500人。日本仿照唐朝的先進制度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包括中央官制、地方行政制度、律令制度、教育制度、經濟制度等。都城平城京的建造仿照長安城。唐朝的天文歷法、文字、典籍、書畫藝術、建筑技術、社會風俗、佛教等傳到日本,對日本社會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遣唐使團中的阿倍仲麻呂是留學生中的杰出人物。因“慕中國之風”而不肯離去,于是改名晁衡,長留大唐。公元770年正月,阿倍仲麻呂在長安辭世,并埋葬于長安,時年72歲遣唐使將中國的很多風俗習慣帶到日本,如五月初五的端午(陽)節、七月初七的七夕節、七月十五的中元節、九月初九的重陽節等。有些風俗一直流傳至今。《弘法大師行狀繪詞》(局部)畫面描繪了日本僧人渡海入唐的情形。開元通寶,始鑄于唐高祖武德年問,是唐朝官方鑄幣。和同開稱,日本和銅元年(708)仿唐朝開元通寶而鑄。隋唐時期,鴻臚寺專門掌管接待周邊地區各族首領和外國賓客。鴻臚寺須分辨來者和朝貢使團的等級高低,統計參加招待宴會的人數。朝貢使奉獻的朝貢物品,都先送到鴻臚寺估價,再根據估價確定回賜的物品。鴻臚寺還負責臣屬于唐的各族政權首領承襲爵位、冊封等事務。鑒真東渡在唐朝與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響的人物是鑒真。他是揚州大明寺的高僧,受日本的邀請東渡,先后五次都沒有成功,還因辛勞過度而雙目失明。但鑒真矢志不渝,繼續進行第六次東渡,最終抵達日本。他在日本傳授佛法,還傳播中國的醫藥、文學、書法、建筑、繪畫等,對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貢獻。鑒真,江蘇揚州人,幼年出家,游歷洛陽、長安等地,潛心鉆研佛學,后在揚州大明寺講律傳法。鑒真東渡日本,前后用了12年,隨行人員中有36人獻出生命。鑒真在日本10年,極受尊敬和愛戴。他主持修建的唐招提寺,以及寺內后人所塑的鑒真像,為日本一級國寶。位于日本奈良縣奈良市五條町始建于唐乾元二年(759年)唐代高僧鑒真主持建造與新羅的交往隋唐和古代朝鮮半島的國家往來頻繁。新羅統治朝鮮半島部分地區后,派遣使臣和大批留學生到唐朝學習中國先進的文化。據史書記載,至少有數十人參加了科舉考試,及第后還有人留在長安做官。其中,最著名的是崔致遠,他通過科舉考試成為唐朝的官員。許多新羅商人來到中國經商,雙方陸上和海上貿易往來都非常活躍。新羅仿唐制建立了政治制度,采用科舉制選拔官員,還引入了中國的醫學、天文、歷算等科學技術,建筑、藝術、服飾多受唐朝的影響。朝鮮半島的音樂傳入中國,不僅在唐朝宮廷演出,而且廣泛流行于民間。《桂苑筆耕集》是新羅人崔致遠的詩文集,收錄了他在中國期間寫下的大量詩文,是現存最早的古代朝鮮半島漢文典籍。這部詩文集代表了朝鮮半島文人較高的創作水平。遣使入朝……并獻方物,前后相屬……所輸物產,為諸蕃之最。--《唐會要·新羅》新羅號為君子之國,頗知書記,有類中華。--《舊唐書·新羅傳》說說唐朝與新羅的交往主要有哪些方面的內容。主要表現在政治、經濟、宗教、藝術等各個方面。在政治方面,唐朝與新羅建立了親密的外交關系。公元644年,唐朝派遣王仁昭使新羅促成了唐新兩國的婚姻聯姻,這使得兩國關系更加緊密,唐朝與新羅之間的密切關系不僅體現在政治上的聯系,還體現在文化上的影響。唐朝在新羅的政治、軍事等方面提供各種支持,幫助新羅鞏同統治,確保了兩國之間的和平穩定。在經濟方面,唐朝與新羅之間的經濟交流十分頻。唐朝作為當時的東方經濟中心,對新羅的經濟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唐朝向新羅輸入了大量的農業生產技術和工藝品,推動了新羅的農業和手工業的發展。唐朝也從新羅進口了許多特產,例如絲綢、瓷器和香料等,豐富了唐朝的商品市場,促進了兩國之間的貿易往來。在宗教方面,唐朝和新羅之間的佛教交流尤為重要。唐朝通過向新羅傳播佛教思想和經典,使佛教在新羅得到了廣泛傳播和深入發展。新羅的王室和貴族紛紛皈依佛教,并修建了許多寺廟和佛塔。新羅的僧侶也到唐朝學習佛教教義和修行法門。這種宗教交流使得唐朝和新羅之間的文化也得到了深度融合,形成了共同的宗教文化背景。在藝術方面,唐朝和新羅之間的藝術交流也非常活躍。唐朝的書法、繪畫、音樂等藝術形式對新羅的藝術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唐朝的文人墨客常常到新羅尋求藝術靈感,新羅的藝術家也經常到唐朝學習藝術技巧和風格。這種藝術交流使得唐朝和新羅的藝術風格融合了東方和西方的元素,產生了獨特的風格和形式。玄奘西行唐朝與天竺有著頻繁的交往。貞觀初年,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經,不畏艱險,經過4年的長途跋涉到達天竺。他遍訪天竺名寺,研習佛法,曾在當時被認為是佛學最高學府的那爛陀寺游學,并在多地講學成為遠近聞名的佛學大師。在玄奘西行前,古印度被稱為天竺,還有“身毒”“賢豆”等叫法。玄奘在求法時發現這些稱呼都不大準確,認為譯為“印度”比較合適,于是就用“印度”兩字。他回國后,這一譯法逐漸流行,沿用至今。10多年后,玄奘攜帶大量佛經回到長安,此后主持譯經工作,為中國佛教的發展作出重大貢獻。根據他的口述,由弟子記錄成書的《大唐西域記》《大唐西域記》記載了他游歷過的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山川風物及社會習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貴文獻。鑒真東渡和玄奘西行都經歷了千辛萬苦,他們是如何面對重重困難的?體力,精神,自然,政治上的困難.玄奘和鑒真都是堅持自己的信念的人,無論外部條件如何惡劣,可最終他們都堅持自己的內心去探尋異國,可以說恒心毅力和不斷的堅韌力就是我們應該學到的。而他們遭遇的困難,有自然的,像玄奘要穿越沙漠,中途干渴,差點致死。鑒真也在東渡的海上遭遇狂風大浪。當然也有社會和人文的壓力,像玄奘路遇戰爭和強盜劫掠,鑒真多次被滯留,當然還有自我的因素,鑒真雙眼都失明了還要東渡,精神可貴。與東羅馬帝國、大食的交往東羅馬帝國與唐朝交往頻繁。貞觀年間,東羅馬帝國的使臣到長安。開元時,東羅馬帝國多次派使臣來華,進貢獅子、羚羊等。唐朝稱古代阿拉伯人建立的帝國為大食。大食派遣使臣與唐朝通好,史書記載的就有40多次。中國的造紙術還通過大食傳播到西方,促進了世界文化的發展。唐朝與亞洲、歐洲和非洲的7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往來。繁盛的唐朝在世界上聲望很高,中國人被稱為“唐人”隨著華人的遷徙和定居,他們被稱為“唐人”,聚居的地方便稱為“唐人街”1.列舉隋唐時期與中國交往的國家和地區,并繪制這一時期的對外交通路線示意圖。2.日本文字“平假名”“片假名”的創制與漢字有直接關系。請查找相關材料,加以說明。8世紀以前,日本使用漢字作為表達記述的工具。唐朝時,隨遣唐使來華的留學生吉備真備和學問僧空海和尚,在日本人民利用中國漢字標音表意的基礎上,創造了日本假名文字--片假名和平假名,大大推動了日本文化的發展。同時,日本的詞匯和文法也受到漢語的影響。阿倍仲麻呂(698-770),日本奈良人,在開元時入唐,長留中國達54年。他取名晁衡,在太學學習,考中進士,受到唐玄宗的信任,與詩人王維、李白等人建立了深厚友誼。傳聞他回國時在海上遇難,李白特以《哭晁卿衡》一詩寄托哀思。770年,阿倍仲麻呂卒于長安。今西安和日本奈良都建有紀念碑,以緬懷他為中日友好和文化交流作出的功績。阿倍仲麻呂隋唐時期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電力安全生產知識培訓
- 車委托改裝協議書模板
- 綠色建筑的職業規劃之路計劃
- 道路協議書模板
- 個人信用擔保貸款服務協議
- 沙特合作協議書
- 超市經營外包合同協議
- 教師全員培訓體系構建
- 電子商務平臺入駐協議指南
- 毛豬代購協議書
- 全過程工程咨詢投標方案(技術方案)
- 《大學物理》說課課件
- 用En值評價人員比對結果的范例
- 醫療信息平臺資源規劃及數據庫設計方案
- 銀行安全保衛知識培訓--ppt課件
- 農村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及策略探究
- 支局一點一策PPT通用課件
- 國防科大暗室屏蔽部分標書
- 國家開放大學《電工電子技術》章節自測題參考答案
- GB∕T 16754-2021 機械安全 急停功能 設計原則
- SPC控制圖的系數和公式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