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課+近代以來的世界貿易與文化交流的擴展高二下學期歷史統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3_第1頁
第10課+近代以來的世界貿易與文化交流的擴展高二下學期歷史統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3_第2頁
第10課+近代以來的世界貿易與文化交流的擴展高二下學期歷史統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3_第3頁
第10課+近代以來的世界貿易與文化交流的擴展高二下學期歷史統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3_第4頁
第10課+近代以來的世界貿易與文化交流的擴展高二下學期歷史統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3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局限于各洲內部和亞歐大陸之間全球貿易網世界貿易具有全球化意義的分界點?——新航路的開辟第10課近代以來的世界貿易與文化交流的擴展學習目標1.了解不同時代、不同類型商路的開辟?!救蛸Q易網的形成】2.通過了解商品所體現的特色文化,理解貿易活動在文化交流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國際貿易與文化交流國際化】1.了解近代以來全球貿易網的發展歷程。2.分析全球貿易網發展的原因。3.認識貿易活動對文化交流國際化的推動作用。4.認識文明的多樣性、豐富性,增強文化自信。1課程標準2學習聚焦時間事件途徑發展15世紀末—16世紀17-18世紀18世紀60年代—19世紀中19世紀70年代—20世紀初回顧選必2第8課世界市場的形成過程新航路開辟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早期殖民擴張殖民擴張與掠奪掠奪原料商品輸出資本輸出瓜分世界狂潮歐洲和世界各地建立起商業聯系,世界市場初步形成越來越來國家納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世界市場得基本形成大多數亞非拉被卷入資義經濟體系,世界市場最終形成1.背景:新航路開辟和西歐殖民擴張和各洲之間貿易的擴展。根據教材,思考全球貿易網絡初步形成的背景、表現一、經濟之網——全球貿易網的形成2.表現:①商貿中心的轉移:歐洲商貿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轉移到大西洋沿岸;新的亞洲貿易中心形成;②商品種類與數量的增加:如咖啡、煙草、可可等出現在歐洲市場,歐洲的產品開始在美洲市場銷售;③商貿范圍的擴大:美洲、大洋洲被納入全球貿易范圍;④商業經營方式的變化:股份公司、證券交易所、銀行、百貨公司等出現和發展。第一家股份公司—荷蘭東印度公司根據教材,思考全球貿易網絡初步形成的背景、表現一、經濟之網——全球貿易網的形成4.影響:

西歐列強在美洲、非洲、亞洲等地的殖民擴張,客觀上推動了洲與洲之間的貿易,以歐洲為中心的世界市場初步形成。材料1500——1800年期間跨文明的互動把全世界人民的命運與未來連為一個整體。在這一時代有三個大的歷史進程相互交織推動歷史的發展:首先是連接了世界各個地區的全球性海上交通網的建立;其次是對人類生活和自然環境產生了深深影響的全球的物種交流……正是這些特征使“近代早期世界”有別于其他歷史階段。

——杰里?本特利

3.特點:此時的國際貿易與軍事征服相結合,帶有明顯的掠奪性。根據教材,思考全球貿易網絡初步形成的特點、影響一、經濟之網——全球貿易網的形成1.背景:①工業革命后,工業化生產使歐美需要更多的原料產地和商品市場;

②新型交通工具的發明和應用:火車、輪船、汽車、飛機;

③19世紀末20世紀初資本主義殖民體系、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最終形成。根據教材,思考全球貿易網絡最終形成的背景、表現一、經濟之網——全球貿易網的形成2.表現:①新的國際分工和貿易格局形成(世界貿易出現多個中心的格局,但中心依然是歐美;西歐、北美國家生產和出口制成品,其余國家生產和出口初級產品);

②類型豐富的工業產品,通過更快速的交通工具輸送到世界各地;

③世界貿易額增長速度加快。

1900年,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在世界貿易中所占的比重為:英國19%,美國12%,德國13%,法國9%。此外,這一時期原料和工業制成品的世界貿易額均呈現出均衡發展的趨勢。從1870至1913年,這兩類商品的貿易額都增加了兩倍多,這就說明工業發達國家和初級產品生產國家之間的國際分工以及世界各國間的相互依賴程度都加強了。根據教材,思考全球貿易網絡最終形成的背景、表現一、經濟之網——全球貿易網的形成1.阻礙因素1929—1933年經濟危機的影響政治:①兩次世界大戰影響了世界貿易的發展;

②冷戰:社會主義國家與資本主義國家之間貿易受到影響;經濟:1929-1933年經濟大危機;美蘇意識形態的對立時段世界貿易年均增長率(%)1913--19291.71929--1938-1.51938--19480根據教材,思考全球貿易網絡曲折發展的阻礙因素、促進因素一、經濟之網——全球貿易網的形成2.促進因素:《關稅與貿易總協定》的簽署,各國圍繞貿易、關稅的談判,推動著世界貿易的發展。1947年簽署《關貿總協定臨時適用協定書》的國家國際貿易的年增長率%世界市場受到沖擊,世界貿易在曲折中發展根據教材,思考全球貿易網絡曲折發展的阻礙因素、促進因素一、經濟之網——全球貿易網的形成1.原因:①中國改革開放的發展;②冷戰結束;③世貿組織的成立;④信息技術的發展⑤跨國公司的推動大事年表1978年中國確立改革開放政策1991年中國加入亞太經濟合作組織1991年蘇聯解體標志著冷戰結束1992年中國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目標1995年世界貿易組織取代關貿總協定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生產全球化貿易全球化資本全球化根據教材,思考全球貿易網絡突飛猛進的原因、表現一、經濟之網——全球貿易網的形成2.表現:

①全世界貿易出口總值迅速增加;②生產的國際分工進一步向廣度和深度發展,一些產品往往由眾多國家的公司合作完成。世界貿易(出口)發展情況(1950年-2000年,10億美元)根據教材,思考全球貿易網絡突飛猛進的原因、表現一、經濟之網——全球貿易網的形成年份海外分支機構總產值占GDP的比例海外分支機構銷售額占GDP的比例海外分支機構出口總額占全球出口額的比例1985年4.77%20.02%30.30%1990年6.27%23.56%26.41%1995年5.99%27.63%14.86%2000年9.63%47.70%44.67%2005年9.03%46.18%32.31%2010年10.24%39.98%33.04%1985-2010年跨國公司海外分支機構經營情況——根據盧進勇、楊國亮、楊立強等編著《中外跨國公司發展史》編制跨國公司海外分支機構的經營情況體現了跨國公司的什么特征?學思之窗

跨國公司經營規模大;經濟實力強;發展勢頭迅猛;在世界經濟中的主導地位越來越突出。世界市場開始形成(雛形)重大事件全球貿易15世紀16世紀17世紀18世紀19世紀20世紀

20世紀90年代新航路開辟后早期殖民擴張初步形成基本形成最終形成第一次工業革命后第二次工業革命后兩次世界大戰與冷戰初步形成最終形成曲折發展突飛猛進推動全球貿易網形成的原因是什么?思考點根本原因:生產力的發展經濟:新航路的開辟,殖民擴張與掠奪;兩次工業革命的推動;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跨國公司的推動;

市場經濟和國際貿易協調機制的建立等??萍迹嚎萍几锩耐苿?;(交通、通訊等);政治:國際政治關系體系的確立、國際局勢穩定。全球貿易網形成商品流動范圍擴大文化交流的擴展1.積極影響①促進了世界各國社會生產力的蓬勃發展。②進一步推動了西方資本主義的發展。③加強了世界各國社會經濟的相互聯系,促進了商品流動與文化交流的國際化。④摧毀了亞非拉地區傳統的自然經濟,客觀上傳播了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和思想觀念,刺激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或地區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2.消極影響

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是在西方國家殖民擴張和掠奪的過程中形成的,不僅使亞非拉國家遭受了不等價交換的剝削,而且把它們變成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附庸。合作探究:全面認識近代全球貿易網的形成?一、經濟之網——全球貿易網的形成15世紀后,西歐諸國先后開辟出新航路,在給歐洲帶來財富的同時,極大地促進了各大洲之間的貿易往來。穿行在新航路上的商品,不僅豐富了人們的物質生活,而且作為不同文化的載體,搭起了溝通地區間思想文化交流的橋梁?!幾詶罟矘分骶帯稓v史長河中的人類社會》商品的流動推動文化交流,同時兩者在互相借鑒中向前發展【學習聚焦P57】經濟上:買賣雙方以貿易為平臺輸送的各種商品,把生產者和消費者緊密聯系在一起。文化上:買賣雙方以直接和間接的渠道呈現各自的知識、信念、道德、藝術和習俗等。根據教材,思考商品流動與文化交流國際化的原因二、文化之網——商品流動與文化交流國際化

唐代飲茶之風遍及大江南北。陸羽的《茶經》提出飲茶“宜精行儉德之人”,標志著茶文化的正式形成。唐代的茶文化包含了和諧、中庸的思想;強調飲茶內省和超然物外、安詳、平和的審美境界追求?!掞L聲《試論中國國民性與中國茶文化精神》根據教材,思考中國茶文化與飲茶習俗傳播的史實二、文化之網——商品流動與文化交流國際化16世紀以后,中國茶廣泛傳播到歐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等地區。俄國

上流社會把中國的茶具作為最珍貴的室內擺設,中俄之間形成了“萬里茶道”日本

根據自身的風俗習慣創造出新的茶文化,形成了“日本茶道”英國

用中國茶和中國的茶具招待客人成為主人炫耀的方式,形成了“下午茶”荷蘭

許多富裕家庭都設有專門的“茶室”16世紀以前,茶主要在中國周邊地區傳播,比如朝鮮、日本。中俄“萬里茶道”

又稱茶葉之道,盛行于17世紀至20世紀初,從福建武夷山起,經江西、湖南、湖北、河南、河北、山西、內蒙古向北延伸,穿越戈壁草原,抵達蒙俄邊境的通商口岸恰克圖,再往西到達圣彼得堡和歐洲其他國家,全長1.3萬公里。根據教材,思考中國茶文化與飲茶習俗傳播的史實二、文化之網——商品流動與文化交流國際化法國17世紀末,法國傳教士穿中國服裝參加舞會表現中國服裝融入法國18世紀的服裝設計之中20世紀初,法國服裝師設計的女裝(取名為“孔子”的中國大袍式系列)大膽采用了東方女裝寬松的樣式,奠定了20世紀西方女裝流行的基調。日本明治維新后,西服在日本流行。中華民國早期民國早期設計的中山裝兼具中西服裝的特點,穿著方便,同時體現了一定的時代精神和民族特色孔子曰:“見人不可不飾,不飾無貌,無貌不敬,不敬無禮,無禮不立?!敝袊酥v求對道德和人的本性的控制,有意弱化人體,掩蓋人體,甚至模糊性別的差異——長袍(男女都著長袍)根據教材,思考各國服飾相互影響的史實二、文化之網——商品流動與文化交流國際化腹部勒緊,使纖腰更細裙撐使臀部夸大大約中西服裝哲學上不同之點,在于西裝意在表現人身形體,而中裝意在遮蓋它。

——林語堂夸張性地體現人的外形輪廓,十分露骨地強化男女兩性在體型上的性別特征,如:男裝用填充物加強肩部和胸部的“雄健”來展示男性的肌肉,而女性則以緊身胸衣把纖腰勒得更細,把雙乳拖得更高,用裙撐或臀墊把臀部夸張得更加豐滿。

文藝復興時期,人們追求人的個性,反對宗教對人的束縛,中世紀那種把人的形體層層掩蓋的服裝,在人文主義的光輝下黯然失色,人們開始通過服裝表現人體的形體美、曲線美。①鐘表誕生于歐洲,16世紀中期經由澳門傳入中國內地;②18世紀,中國進口鐘表的已經很多;③中國人制作的鐘表,外觀多體現了中國自身的文化特色。

17世紀初,利瑪竇向萬歷皇帝獻上鐘表,通過“鐘表外交”打開在華傳教事業的大門;

17世紀中葉,湯若望也把鐘表作為重要貢品。乾隆時期,西洋自鳴鐘大量進入中國市場。利瑪竇獻給萬歷皇帝的自鳴鐘英國18世紀生產的銅鍍金象馱亭式表

整體基材采用中國人喜歡的銅鍍金,亮麗的金色外殼上以紅、綠、藍、黃、白等各色料石鑲嵌花飾;在造型上,以能體現東方傳統風格的建筑為型;有人物、動物,十分注重中國文化所講的寓意——太平有象。太平有象即天下太平、五谷豐登的意思。表盤上以中文數字標識時間。根據教材,思考西洋鐘表傳播的史實二、文化之網——商品流動與文化交流國際化思考:這段材料反映了作者怎樣的文化觀念?問題探究自鳴鐘、時辰表皆來自西洋。鐘能按時自鳴,表則有針隨晷刻指十二時,皆絕技也……西洋遠在十萬里之外,乃其法更勝??芍斓刂?到處有開創之圣人,固不僅羲、軒、巢、燧已也?!猍清]趙翼《檐曝雜記》

①西洋文化與中華文化同樣源遠流長;②尊重文化的多樣性;③承認西方文化的優秀成果,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④較早表達了文化交流的理念。

進入20世紀,全球貿易網的形成大大促進了文化的交流。除了傳統的與吃、穿、用等相關的商品,電影、音樂、電視節目、動漫、書籍等各國文化產品,也廣銷世界各地。1987年,中國第一家肯德基餐廳在北京開業

八十年代上海大眾桑塔納汽車九十年代中國的電腦手拿大哥大,腰跨BB機七八十年代,穿著牛仔喇叭褲,提著錄音機到處蹦迪自娛自樂的青年1981年,百人圍觀一臺電視機觀看中國女排首奪世界杯冠軍根據教材,思考20C全球貿易網形成促進其他方面交流的史實二、文化之網——商品流動與文化交流國際化

美國政府要大力推動美國電影走向世界,因為好萊塢的電影走到哪里,就把美國的價值觀念和商業利益帶到哪里。

——美國前總統里根

只有成為文化大國,才有可能成為世界強國。——趙啟正(國務院新聞辦原主任)問題探究:我們應該怎樣做好交流傳播中華文化的使者?(1)承認世界文化多樣性的價值,尊重文化的多樣性。(2)我們既要更加熱情地歡迎世界各國優秀文化在中國傳播,吸收各國優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動地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做傳播中華文化的使者,增強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3)作為中學生,應該努力學習,掌握中華文化的精髓和實質,學會文化交流的方式和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