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6)實驗與探究
——2025屆高考生物二輪復習易錯重難提升
易混易錯梳理
1.理論上,光鏡下可觀察到哪些細胞結構:細胞壁、細胞膜、細胞核、液泡、葉綠體(橢球
形)、線粒體、染色體。
2.鑒定脂肪不一定要用顯微鏡:用切片觀察要顯微鏡,用勻漿觀察不用顯微鏡和50%的酒
精。蘇丹ni是鑒定脂肪的,不能說用于鑒定脂質。染色后一定要用50%酒精溶液洗去浮色
3.斐林試劑使用時需要50?60℃溫水浴加熱才會出現磚紅色;雙縮月尿試劑不需要加熱。
4.雙縮胭試劑使用時B液不能過量,過量的硫酸銅,會產生較深藍色的氫氧化銅,影響觀
察。
5.鹽析和變性的蛋白質(肽鍵還在)都可與雙縮月尿試劑發生紫色反應。
6.不選擇綠色植物細胞觀察線粒體,以免葉綠體干擾;選擇辭類葉片觀察葉綠體是因為群
類葉片很薄,僅一層細胞。若用菠菜,要撕取稍帶葉肉的下表皮細胞(因為表皮細胞無葉
綠體,葉肉細胞才有)
7.不能通過檢測是否有CO2(澄清石灰水是否變渾濁或漠麝香草酚藍水溶液是否變黃)來
判斷酵母菌的呼吸方式,但可以比較相同時間內產生CO2的多少(相同時間內澄清石灰水
渾濁程度或漠麝香草酚藍水溶液變色的時間長短)來判斷呼吸方式(相同時間內有氧呼吸
產生CO2更多)。
8.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實驗中的兩組實驗是對比實驗(相互對照),設置的是有氧、無
氧條件,沒有對照組,都是實驗組
9.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中,制備濾紙條時,要用鉗堇在剪去角得兩端畫線。過濾
用單層尼龍布,不能用濾紙。濾紙條剪去兩個角的目的:使分離的色素帶平齊。
10.濾液細線:細、齊、直,目的:防止色素帶之間部分重疊(色素帶重疊可能原因:濾液
細線過粗,不均勻)。
11.干后重復畫濾液細線:增加色素在濾紙上的附著量,使實驗結果更明顯。
12.色素提取液呈淡綠色的原因:①研磨不充分,色素未能充分提取出來。②稱取綠葉過
少或加入無水乙醇過多,色素溶液濃度小。③未加碳酸鈣或加入過少,色素分子部分被破
壞。
13.濾紙條上無色素帶的可能原因:濾液細線接觸到層析液,且時間較長,色素全部溶解
在層析液中。
14.探究光照強弱對光合作用的影響實驗,自變量的設置除了通過臺燈距離實驗材料的遠
近來設置,也可以在相同距離用不同功率的燈。
15.觀察根尖分生組織細胞的有絲分裂實驗中,在同一分生組織中可以通過觀察細胞內染
色體的存在狀態,判斷處于不同分裂時期的細胞。材料選擇:要能進行細胞分裂,不能用
表皮細胞、葉肉細胞等無能分裂的材料。
16.解離時間要充分,細胞才不會重疊,也不宜過長,否則根尖細胞的結構會遭到破壞。
17.分生區細胞的特點:細胞呈正方形,排列緊密。
18.切取的根尖不宜過長(根尖2—3mm),否則不容易找到分生區。同時注意取材時間,
一般在上午10點至下午2點左右(此時細胞分裂旺盛)。
19.最好選擇分裂期時間占比長的材料(因為分裂期細胞數目相對較多)。計數時,應選
擇染色體清晰的細胞。
20.處于間期的細胞個數應是最多,因為間期的時間最長??吹降募毎写蠖嘤腥旧|,
而不是染色體。
21.細胞在解離時已被殺死,細胞周期停止,不能看到動態變化。
22.觀察細胞的減數分裂,實驗操作步驟都是解離一漂洗一染色一制片。但材料宜選用雄
性個體的生殖器官,因為雄性個體產生的精子數量多于雌性個體產生的卵細胞數
23.細胞體積越大,相對表面積越小,物質運輸效率越低。(但運輸速率一樣,相同時間物
質擴散深度相同)
24.若底物選擇淀粉和蔗糖,用淀粉酶來驗證酶的專一性時,檢測底物是否被分解的試劑
宜選用斐林試劑,不宜選用碘液,因為碘液無法檢測蔗糖是否被分解。
25.在探究酶的適宜溫度的實驗中,不宜選擇過氧化氫和過氧化氫酶作實驗材料,因為過
氧化氫在常溫常壓時就能分解,加熱的條件下分解會加快,從而影響實驗結果。
26.在探究pH對酶活性的影響時不宜選擇淀粉和淀粉酶為實驗材料,因為淀粉在酸性條件
下會水解,影響實驗結果。
>易混易錯通關
1.洋蔥是生物學實驗常用的材料,下列有關洋蔥及其相關實驗的敘述,錯誤的是()
A.撕取紫色洋蔥鱗片葉的外表皮,用于觀察質壁分離和復原
B.用光學顯微鏡觀察洋蔥鱗片葉外表皮細胞時,可觀察到原生質層的位置
C.做觀察細胞有絲分裂實驗時,應提前一天用解離液充分浸泡洋蔥根尖
D.制作洋蔥根尖細胞有絲分裂裝片時,可用按壓方式使細胞分散開來
2.預實驗可為進一步的實驗摸索條件,也可檢驗實驗設計的科學性和可行性。下列實驗中,
不需要進行預實驗的是()
A.探索2,4-D促進桿插條生根的最適濃度
B.探究光照強度對光合作用強度的影響
C.探究H2O2酶催化的最適pH及最適溫度
D.用質壁分離方式探究某葉肉細胞液濃度
3.下列關于科學的研究方法,說法錯誤的是()
A.研究動物細胞融合,利用了熒光標記法
B.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與分泌,利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標記法
C.薩頓利用假說-演繹法提出“基因位于染色體上”
D.證明DNA的半保留復制,利用了密度梯度離心法和同位素標記技術
4.下列關于生物學中常用的科學方法,敘述錯誤的是()
A.歸納法是指從一系列具體事實推出一般結論的思維方法,可分為完全歸納法和不完全歸納
法
B.科學家首先根據已有的知識和信息提出解釋某一生物學問題的一種假說,再用進一步的觀
察與實驗對已建立的假說進行修正和補充。細胞膜結構模型的探索過程,反映了提出假說這
一科學方法的作用
C.差速離心法一般先選用較低的離心速度離心,然后改為較高的離心速度離心分離
D.同位素標記法可用于追蹤物質的運行和變化規律,科學家利用這一方法證明了細胞膜的流
動性
5.下列調查活動或實驗中,實驗所得數據與實際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A.樣方法調查草地中的蒲公英時,統計樣方內和所有邊界線上的個體
B.標志重捕法調查水庫中鯉魚的種群密度時,部分鯉魚身上的標志物脫落
C.探究培養液中酵母菌種群數量變化時,待酵母菌全部沉降到計數室底部再計數
D.利用標志重捕法調查巢湖中灰錐的種群密度時,捕獲所用漁網的網眼過大
6.高中生物學實驗中經常用到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定性分析是確定研究對象是否具有某種
性質或某種關系,而定量分析是為了研究觀察對象的性質、組成和影響因素之間的數量關
系。下列有關實驗表述正確的是()
A.用高倍顯微鏡觀察洋蔥根尖分生區細胞的一個視野中,不易看到細胞有絲分裂各個時期的
圖像,該實驗是定性分析
B.3H有放射性,3H標記半胱氨酸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過程是定量實驗
C.以黑藻為材料觀察植物細胞質壁分離時,能看到液泡體積變小、顏色不變,能定性地觀察
到原生質層顏色加深
D."探究光照強度對光合作用的影響”只需要定量分析有光和無光的條件下光合作用速率的
不同
7.實驗設計應注重科學性,遵循實驗設計的基本原則。下列有關生物學實驗的敘述,正確的
是()
A."比較過氧化氫在不同條件下的分解”實驗中,自變量為催化劑,因變量為02生成量
B.“探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實驗中,可選用唾液淀粉酶,并且需要設計空白對照組
C.“探究pH彩響酶活性”的實驗中,可選用胃蛋白酶,在pH為6~8范周設置不同實驗組
D.“探究淀粉酶對淀粉和蔗糖的水解作用”實驗中,可用斐林試劑鑒定產物中有無還原糖
8.正確的實驗操作是達到實驗預期結果的重要一環。下列關于生物學實驗中實驗操作的描
述,正確的是()
選項實驗名稱實驗操作
先將雙縮胭試劑A液和
A檢測豆漿中的蛋白質B液混勻后,再注入豆
漿中
B探究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將洋蔥鱗片葉表皮浸潤
失水在質量濃度為0.3g/mL
的蔗糖溶液中,用高倍
鏡觀察原生質層的位置
將質量分數為2%的淀粉
探究淀粉酶對淀粉的水酶溶液與2mL蔗糖溶液
C
解作用混勻,60℃水浴一段時
間,用碘液進行檢測
用兩種不同顏色的橡皮
建立減數分裂中染色體泥制作的染色體分別代
D
變化的模型表來自父方和母方的染
色體
A.AB.BC.CD.D
9.進行實驗時,試劑及實驗操作的順序往往決定實驗的成敗。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鑒定蛋白質時,先滴加CuS04溶液后滴加NaOH溶液
B.觀察植物質壁分離及其復原時,先用低倍鏡找到質壁分離細胞再換高倍鏡
C.探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時,先將酶和底物在相同溫度下保溫再混合
D.用血細胞計數板統計酵母菌數量時,先滴加酵母菌培養液再蓋上蓋玻片
10.下列有關實驗材料選擇的敘述,正確的是()
A.選用豬血細胞制備細胞膜,主要原因是豬血容易獲得且便于觀察
B.不能以紫色洋蔥鱗片葉為實驗材料,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
C.用高倍顯微鏡觀察菠菜葉表皮細胞的葉綠體時,需保持有水狀態且無須染色
D.觀察植物細胞有絲分裂和低溫誘導染色體加倍實驗,都可以大蒜為實驗材料
H.實險材料、方法、操作步驟等都會影響實驗成敗,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運用紙層析法進行了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實驗
B.探究pH對酶活性的影響可以在適溫下將淀粉酶溶液和設定的不同pH溶液混勻后,再加淀
粉溶液
C.在比較過氧化氫在不同條件下的分解實驗中,因變量是過氧化氫的分解速率
D.觀察洋蔥根尖分生區有絲分裂制片流程為解離一染色一漂洗一制片
12.下列化學試劑在實驗中具有相同作用的是()
A.酒精在觀察根尖分生區組織細胞的有絲分裂實驗和檢測生物組織中的脂肪實驗中的作用
B.鹽酸在觀察植物細胞有絲分裂實驗和探究pH對酶的活性影響實驗中的作用
C.CuSO4在檢測生物組織中的還原糖實驗和檢測生物組織中的蛋白質實驗中的作用
D.NaOH在探究pH對酶的活性影響實驗和檢測生物組織中的蛋白質實驗中的作用
13.下列關于生物學實驗的敘述,錯誤的是()
A.在觀察根尖分生組織細胞的有絲分裂實驗中,統計每一時期的細胞數占細胞總數的比例,
能比較細胞周期各時期的時間長短
B.將染色后的蝗蟲精巢制成臨時裝片,在顯微鏡下可以觀察到處于有絲分裂時期的細胞
C.摩爾根等人通過假說一演繹法,證明了基因在染色體上
D.觀察根尖分生組織細胞的有絲分裂實驗和觀察DNA、RNA在細胞中的分布實驗中鹽酸的
作用相同
14.下表是與高中生物學實驗有關的內容,請回答相關問題:
組別實驗材料實驗試劑實驗目的
A楊樹根的永久裝片-高倍鏡的使用
觀察葉綠體中的色
B新鮮的菠菜葉片無水乙醇、SiO2
素
C糖尿病患者的尿液本尼迪特試劑觀察特定顏色
解離液、甲紫溶液觀察細胞的有絲分
D洋蔥根尖
等裂
(1)A組實驗中用同一臺顯微鏡觀察了同一裝片四次,每次僅調整目鏡或物鏡、細準焦螺
旋,結果如圖1所示,其中視野最暗的是。
圖I
(2)B組實驗中還需要加入的物質是—其作用是一。
圖2表示B組實驗新鮮菠菜葉中四種色素在濾紙條上的分離結果示意圖,其中色素帶c是
—,呈現—色。請指出該結果的錯誤之處—。
d濾液細線
圖2
(3)C組實驗觀察到特定的顏色是0
(4)做D組實驗時,主要觀察根尖分生區細胞,呈_____形;某同學繪制了如圖3有絲分裂
四個時期模式圖,四個圖出現的先后順序為(用字母表示)。
15.某興趣小組的同學用紫色洋蔥開展了一系列生物學實驗,下圖1為洋蔥縱切面示意圖?;?/p>
答下列問題:
(1)進行提取和分離葉綠體中的光合色素實驗時,應取圖1中的(填序號)部位作實
驗材料,提取色素時添加SiO2的作用是0
(2)圖2是紙層析法分離葉綠體中色素的裝置圖,層析后得到了不同的色素帶,在暗室內用
紅光照射四條色素帶,較暗的是(填序號)。
(3)A同學為探究圖1中③處細胞中是否有還原糖,他將③部位組織榨汁后獲取濾液。然后
取斐林試劑的甲液1mL滴入濾液中振蕩搖勻,再取乙液1mL滴入濾液中振蕩搖勻,將以上
混合液置于60℃水浴中加熱一段時間,溶液出現磚紅色沉淀,實驗結果說明洋蔥的③處細胞
中含有還原糖。一起做實驗的B同學指出A同學實驗中沒有按教材中實驗步驟進行實驗,從
實驗原理的角度分析A同學的實驗結果,依然出現磚紅色沉淀的原因是。
(4)B同學用洋蔥鱗片葉外表皮細胞進行質壁分離實驗時,所看到的現象如圖3所示,此時
⑩處充滿了。⑨處成熟細胞不呈現紫色的原因可能是操作過程中。
(5)選用圖1中的④進行觀察植物細胞有絲分裂實驗時,D同學看到C同學剪取洋蔥的一條
幼根根尖所做的實驗效果很好,于是D同學也從該條幼根上剪取一段進行實驗,經規范操作
后始終沒能觀察到處于分裂期的細胞,其原因是o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撕取紫色洋蔥鱗片葉的外表皮,可用于觀察質壁分離和復原;用光學顯微鏡觀察洋蔥
鱗片葉外表皮細胞時,可觀察到原生質層的位置;觀察細胞有絲分裂實驗時,用解離液處理
3~5min即可,不可解離過度;制作洋蔥根尖細胞有絲分裂裝片時,可用按壓方式使細胞分散
開來。
2.答案:B
解析:AC、在進行科學研究時,有時需要在正式實驗前先做一個預實驗,在確定最適濃度或
溫度或pH時,需要預實驗,A、C錯誤;
B、探究光照強度對光合作用強度的影響,并不需要預實驗,B正確;
D、確定某葉肉細胞的細胞液濃度時,也需要預實驗,以探索大致濃度范圍,D錯誤。
故選B。
3.答案:C
解析:薩頓利用類比推理法,而不是假說-演繹法。所以C錯誤。
4.答案:D
解析:A、歸納法是指由一系列具體事實推出一般結論的思維方法,分為完全歸納法和不完
全歸納法,A正確;
B、假說是指按照預先設定,對某種現象進行的解釋,即根據已知的科學事實和科學原理,
對所研究的自然現象及其規律性提出的推測和說明,而且數據經過詳細的分類、歸納與分
析,得到一個暫時性但是可以被接受的解釋,細胞膜結構模型的探索過程,也反映了提出假
說這一科學方法的作用,B正確;
C、由于細胞器大小、質量不同,差速離心法一般先選用較低的離心速度離心,然后改為較
高的離心速度離心分離,將各種細胞器分離開,C正確;
D、同位素標記法是指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放出特征射線的性質,探測標記物質的運行和變
化,但探究細胞膜的流動性采用的是熒光標記法,D錯誤。
故選:D。
5.答案:D
解析:樣方法調查蒲公英種群密度時,對于壓在邊界線上的個體只統計相鄰兩條邊及其夾角
中的數目。若統計樣方內和所有邊界線上的個體,會使計算所得數值偏大,A不符合題意;
標志重捕法的計算公式:種群個體數(N):初捕標記總數=重捕總數:重捕中被標記的個體
數,用標志重捕法調查水庫中鯉魚的種群密度時,被標記個體的標志物脫落,則會導致重捕
中被標記的個體數偏小,最終導致實驗所得到數值比實際數值大,B不符合題意;探究培養
液中酵母菌種群數量變化時,向血球計數板滴加培養液后要靜置一段時間,待酵母菌全部沉
降到計數室底部再計數,實驗所得數據與實際值接近,C不符合題意;捕獲所用漁網的網眼
過大,則捕獲的數量偏少,則調查數值偏小,D符合題意。
6.答案:A
解析:
選結
分析
項果
觀察洋蔥根尖分生區有絲分裂為定性實驗,因該實驗過程中使用了解離液,導致細胞
正
A已經死亡,且處于細胞有絲分裂間期的細胞占比較多,故不易在一個視野里看到細胞
確
有絲分裂各個時期的圖像
用3H標記半氨酸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過程,會測量相關物質的放射性,屬于定錯
B
性實驗誤
錯
C黑藻液泡無色,質壁分離時,液泡體積變小,原性質層無顏色變深的現象
誤
探究光照強度對光合作用的影響,自變量是光照強度,故此實驗應是定量分析不同光錯
D
照強度下光合作用速率的不同誤
7.答案:D
解析:A錯,“比較過氧化氫在不同條件下的分解”實驗中,自變量為有無高溫處理、有無
催化劑及催化劑種類,因變量為H2O2的分解速率或單位時間內02生成量。
B錯,“探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實驗中,可選用唾液淀粉酶,通過設置不同溫度處理的
組別進行相互對照,無需設計空白對照組。
C錯,胃蛋白酶的最適pH約為1.5,在pH為6~8時其會失活,因此“探究pH影響酶活性”
的實驗中,可選用胃蛋白酶,在pH為1~3范圍設置不同實驗組。
D對,淀粉酶可以催化淀粉(屬于非還原糖)分解為還原糖,不能催化蔗糖(屬于非還原
糖)水解為葡萄糖和果糖(均為還原糖),可通過用斐林試劑檢測有無還原糖來證明酶的專
一,性。
8.答案:D
解析:檢測豆漿中的蛋白質,先向豆漿中加雙縮月尿試劑A液,再加B液,A錯誤;探究植物
細胞的吸水和失水時,將洋蔥鱗片葉表皮浸潤在質量濃度為0.3g/mL的蔗糖溶液中,用低倍
鏡觀察原生質層的位置,B錯誤;探究淀粉酶對淀粉的水解作用,將質量分數為2%的淀粉酶
溶液與2mL可溶性淀粉溶液混勻,60℃水浴一段時間,用碘液進行檢測,C錯誤;建立減數分
裂中染色體變化的模型,用兩種不同顏色的橡皮泥制作的染色體分別代表來自父方和母方的
染色體,D正確。
9.答案:C
解析:鑒定蛋白質時,應先向待測的組織樣液中滴加NaOH溶液創造堿性環境,混勻后再滴
加CuSO4溶液,A錯誤;觀察植物細胞質壁分離及其復原時無需使用高倍鏡,B錯誤;探究
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時,酶一旦與底物接觸就會進行反應,要先將酶和底物在相同溫度下保
溫后再混合,如果先進行混合再保溫,則不能控制反應溫度恒定,影響實驗結果的準確性,
C正確;用血細胞計數板統計酵母菌數量時,應先蓋上蓋玻片再從蓋玻片邊緣滴加酵母菌培
養液,D錯誤。
10.答案:D
解析:A.選用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如豬成熟的紅細胞作為實驗材料制備細胞膜,主要原
因是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沒有細胞核和眾多的細胞器,故A錯誤;B.觀察DNA和RNA在
細胞中的分布,需用甲基綠和吐羅紅分別給DNA和RNA染色,而紫色洋蔥鱗片葉外表皮細
胞含色素,所以不能作為實驗材料,但是紫色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沒有顏色,可以用來觀
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故B錯誤;C菠菜葉表皮細胞無葉綠體,故C錯誤;D
觀察植物細胞有絲分裂和低溫誘導染色體加倍實驗,都可以大蒜根尖為實驗材料,因為大蒜
根尖細胞分裂旺盛,故D正確。
n.答案:c
解析:運用紙層析法進行了綠葉中色素的分離實驗,A錯誤;探究pH對酶活性影響,因為酸
可以促進淀粉水解,所以該實驗不能用淀粉酶,B錯誤;觀察洋蔥根尖分生區有絲分裂制片
流程為解離一漂洗一染色一制片,D錯誤。
12.答案:D
解析:在觀察根尖分生區組織細胞的有絲分裂實驗中,酒精可以用來配制解離液,在檢測生
物組織中的脂肪實驗中,酒精的作用是洗去浮色,A錯誤;在觀察植物細胞有絲分裂實驗
中,鹽酸可以用來配制解離液,在探究pH對酶的活性影響實驗中,鹽酸的作用是調節pH,
B錯誤;CuSO4在檢測生物組織中的還原糖實驗中的作用是與NaOH反應生成Cu(OH)2,
進而與還原糖發生氧化還原反應,CuS04在檢測生物組織中的蛋白質實驗中的作用是與肽鍵
反應,生成紫色物質,C錯誤;NaOH在探究pH對酶的活性影響實驗和檢測生物組織中的蛋
白質實驗中的作用都是創造堿性環境,D正確。
13.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高中教材中的生物學實驗。細胞周期包括分裂間期和分裂期,在“觀察根尖
分生組織細胞的有絲分裂”實驗中,統計每一時期的細胞數占細胞總數的比例,能比較細胞
周期各時期的時間長短,A正確;蝗蟲精巢內精原細胞的產生為有絲分裂,故將染色后的蝗
蟲精巢制成臨時裝片,在顯微鏡下可以觀察到有絲分裂時期的細胞,B正確;摩爾根等人利
用果蠅,通過假說一演繹法,證實了基因在染色體上,C正確;鹽酸在觀察細胞中DNA和
RNA分布實驗中除了有改變細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劑進入細胞的作用外,還具有使染色
體中的DNA和蛋白質分離,加速DNA與染色劑結合的作用,但在觀察根尖分生組織細胞有
絲分裂過程實驗中鹽酸的作用是解離,D錯誤。
14.答案:(1)d
(2)CaCO3;放置研磨中色素被破壞;葉綠素a;藍綠色;色素帶b的位置上,b應當右移
(3)紅黃色
(4)正方;a、d、b、c
解析:(1)顯微鏡放大倍數越大,視野越暗;放大倍數越小,視野越亮,因此圖1中視野最
暗的圖應是放大倍數最大的d。
(2)B組實驗為葉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四川華新現代職業學院《內部控制理論與實務》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華東師范大學《構成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青島港灣職業技術學院《輔助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燕京理工學院《現代生物醫藥研究進展》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安徽新華學院《機器學習與混合現實》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廣東江門中醫藥職業學院《電子信息領域工程倫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吉林工商學院《核技術應用發展與創新》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主任工作技能》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遼寧稅務高等??茖W?!鄂倘澜∩砝碚撆c實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內蒙古赤峰歷年中考作文題與審題指導(2007-2023)
- 新漢語水平考試HSK三級真題(附答案)
- 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科學模擬測試題附答案
- 中考語文復習之圖文轉換課件
- 2021版檢定和校準實驗室程序文件
- Excel模板-中國地圖填色圖
- 人工挖孔安全檢查記錄表
- Q∕GDW 13236.8-2019 導、地線采購標準 第8部分:鋼芯鋁合金絞線專用技術規范.pdf
- 連鑄工藝培訓講義(PPT86張)課件
- 印后加工工藝培訓課件(共61頁).ppt
- 有理數混合運算100題有答案
- 譯林版六下英語Unit 7 Summer holiday plans 同步練習2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