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國家開放大學漢語言文學本科《中國當代文學專題》期末紙質考試試題及答案_第1頁
2020年1月國家開放大學漢語言文學本科《中國當代文學專題》期末紙質考試試題及答案_第2頁
2020年1月國家開放大學漢語言文學本科《中國當代文學專題》期末紙質考試試題及答案_第3頁
2020年1月國家開放大學漢語言文學本科《中國當代文學專題》期末紙質考試試題及答案_第4頁
2020年1月國家開放大學漢語言文學本科《中國當代文學專題》期末紙質考試試題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2020年1月國家開放大學漢語言文學本科《中國當代文學專題》期末紙質考試試題及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每題1分,共10分。要求: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括號內。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錯選或多選均不得分)1.1950年,趙樹理為配合我國第一部《婚姻法》的頒布,趕寫了短篇小說(A)。A.《登記》B.《“鍛煉鍛煉”》C.《小二黑結婚》D.《三里灣》2.“奇襲奶頭山”“智取威虎山”等情節出自作品(C)。A.《皖南事變》B.《紅旗譜》C.《林海雪原》D.《三家巷》3.老舍在1949年之后共創作了23部戲劇作品,不包括(B)。A.《龍須溝》B.《四世同堂》C.《茶館》D.《西望長安》4.郭小川的敘事長詩不包括(B)。A.《白雪的贊歌》B.《甘蔗林——青紗帳》C.《一個和八個》D.《將軍三部曲》5.延續了孫犁優美清新的荷花淀風情的作家是沉浸于“運河文學”創作的(D)。A.柯云路B.汪曾祺C.鄭義D.劉紹棠6.陳染的第一部長篇小說是以女性視角,大膽表現了對自戀、同性戀的贊美態度的(C)。A.《無處告別》B.《與往事干杯》C.《私人生活》D.《一個人的戰爭》7.下列屬于余華的“世俗化敘事”作品的是(B)。A.《現實一種》B.《許三觀賣血記》C.《河邊的錯誤》D.《四月三日事件》8.《狗日的糧食》的作者是(C)。A.方方B.劉震云C.劉恒D.池莉9.《誰是最可愛的人》《年輕人讓你的青春更美麗吧》等“通訊化”的作者是(D)。A.曹靖華B.劉白羽C.秦牧D.魏巍10.金庸武俠小說的處女作是(A)。A.《書劍恩仇錄》B.《碧血劍》C.《射雕英雄傳》D.《雪山飛狐》二、填空題(每空2分,共30分。要求:書寫規范,不得有錯別字)11.在1962年8月召開的“農村題材短篇小說創作會議”上,______被譽為描寫農村的“鐵筆”"圣手"。趙樹理12.歐陽山的《______》是一部描繪大革命時代廣州一批年輕人的生活、愛情和奮斗的長篇小說。三家巷13.評論家洪子誠認為,王蒙的《______》在情節和主題模式上,讓人想起丁玲在延安寫的《在醫院中》。組織部新來的青年人14.______的代表作有小說集《北極村童話》、長篇小說《額爾古納河右岸》等。遲子建15.80年代的優秀戲劇作品包括______創作的歷史題材川戲《巴山秀才》和《潘金蓮》。魏明倫16.郭小川的組詩《致青年公民》、______的《放聲歌唱》為當代政治抒情詩開了一代詩風。賀敬之17.1985年,莫言以中篇小說《______》一舉成名。透明的紅蘿卜18.五六十年代,女作家的主要作品有茹志鵑的《百合花》、______的《青春之歌》、宗璞的《紅豆》等。楊沫19.林白的小說《______》以自覺的性別意識和女性立場,描寫了女孩多米的個人成長史。一個人的戰爭20.“改革文學”的代表作品有______的《喬廠長上任記》、張潔的《沉重的翅膀》、李國文的《花園街五號》、柯云路的《新星》等。蔣子龍21.巴金散文創作最高水平的代表是1978年底開始創作的五卷本《______》。隨想錄22.長篇言情小說《______》是中國現代通俗文學的開山之作。海上花列傳23.六七十年代,臺灣現代主義小說主要有______的《失去的金鈴子》、於梨華的《又見棕櫚,又見棕櫚》、白先勇的《紐約客》、陳若曦的《尹縣長》、王文興的《家變》等。聶華苓24.在現代詩社和藍星詩社之后,______詩社以其前衛的姿態和精神成為臺灣現代詩的大本營。創世紀25.標志著余光中對西方現代主義文學和中國傳統文學的雙向改鑄和融合的最高成就的是他1974年出版的詩集《______》。白玉苦瓜三、簡答題(每題15分,共30分。要求:內容切題,邏輯清晰,文字通順)26.簡要說明“山藥蛋派”作家在小說創作上的主要特點,并舉出三位代表作家。答:(1)他們都堅持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十分注重作品的社會功效,因此作品都具有“問題小說”的性質;(2)把自己看做農民中的一份子,堅定不移地站在農民立場上為農民說話;(3)他們的作品都受到民間藝術形式和古典小說等傳統文化的影響,具有大眾化、民間化的特點,表現出鮮明的民間色彩和濃厚的民族風格;(4)代表作家有趙樹理、馬烽、西戎、束為等。27.簡要說明新寫實小說的基本風格、與傳統現實主義的區別及其現實意義。答:(1)新寫實小說的基本風格是描寫“原生態”“生活流”“零度情感”,即冷靜地“關注人的生命內部奧秘,關注人的生存本體意義”。(2)它以鮮明的“欲望敘事”而不同于傳統的批判現實主義,以“原生態”“生活流”的瑣細筆觸而不同于傳統現實主義的“典型化”原則,以“零度情感”面不同于傳統現實主義重情的敘事風格。(3)其現實意義在于:關注底層的生存狀態,關注欲望在人生中的悲劇意義,成為文學“世俗化”進程的重要標志,并影響到后來的“底層寫作”。四、分析題(30分。要求:在以下兩題中任選一題;不得照抄教材或他人文章;論述深入,分析具體,邏輯清晰,文字通順。答案不得他人文章;論述深入,分析具體,邏輯清晰,文字通順。答案不得少于600字)28.請結合作品的具體內容,分析《茶館》在人物塑造上的成功之處及其獨具特色的戲劇語言。答:《茶館》是老舍先生的經典劇作,在人物塑造和戲劇語言方面都有著卓越的成就。以下是對其成功之處的分析:人物塑造的成功之處人物形象豐富多樣:劇中塑造了眾多性格鮮明、身份各異的人物。有權勢的龐太監、善于經營的王利發、正直愛國的常四爺、實業救國的秦仲義等。例如王利發,他精明能干、善于應酬,為了茶館的生存不斷努力改良,從最初的一心想把茶館經營好,到后來在各種勢力的擠壓下逐漸力不從心,其形象反映了那個時代小商人的無奈與悲哀。通過細節刻畫人物:老舍先生擅長運用細節來展現人物性格。如松二爺整天提著鳥籠,即使自己生活困苦也舍不得放下,這一細節生動地表現了他游手好閑、懶散的性格特點,同時也反映出他所代表的旗人階層在時代變遷中的沒落。人物性格的發展變化:人物的性格和命運隨著時代的變遷而發展變化。秦仲義從一個年輕氣盛、胸懷實業救國理想的資本家,到最后工廠被沒收,夢想破滅,變得心灰意冷。這種變化深刻地揭示了當時社會對民族資本家的壓迫和摧殘,使人物形象更加豐滿立體。群像式的人物塑造:《茶館》采用了群像式的人物塑造方法,沒有絕對的主角和配角,眾多人物共同構成了一幅龐大的社會畫卷。通過不同人物的命運交織,展現了整個社會的動蕩和變遷,讓觀眾看到了那個時代各個階層的生活狀態和精神面貌。獨具特色的戲劇語言北京方言的運用:劇本大量使用了北京方言,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如“您了”“甭”“趕明兒”等詞匯,使觀眾仿佛置身于老北京的茶館之中,增強了作品的生活氣息和真實感。同時,北京方言的節奏明快、簡潔有力,也符合劇中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點。語言幽默風趣:《茶館》的語言充滿了幽默和諷刺。例如,常四爺說“我愛咱們的國呀,可是誰愛我呢?”這句話以一種幽默而又無奈的方式,表達了他對國家命運的擔憂和自己的悲慘遭遇,讓人在笑中感受到悲劇的力量。這種幽默風趣的語言風格,既緩解了劇中沉重的主題,又讓觀眾在歡笑中深刻地認識到社會的黑暗和荒誕。語言富有個性化:每個人物都有自己獨特的語言風格,通過他們的對話,觀眾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人物的性格、身份和心理狀態。王利發的語言委婉、圓滑,充滿了生意人特有的精明和世故;而崔久峰的語言則充滿了對現實的絕望和無奈,他的長篇大論展現了一個舊民主主義者在理想破滅后的痛苦與迷茫。簡潔而富有深意:劇中的語言簡潔明了,但卻蘊含著深刻的思想內涵。一句簡單的臺詞往往能夠反映出復雜的社會現實和人物的內心世界。例如,龐太監對秦仲義說“告訴您,誰敢改祖宗的章程,誰就掉腦袋!”這句話不僅體現了封建勢力的頑固和反動,也暗示了秦仲義等維新派在當時社會環境下所面臨的巨大阻力。29.請結合具體作品,分析余華小說對五四時期“批判國民性”啟蒙主題的繼承與超越。答:余華小說在多個方面繼承并超越了五四時期“批判國民性”的啟蒙主題,以下將結合其具體作品進行分析。繼承對國民劣根性的批判:五四時期的作家如魯迅,通過《阿Q正傳》等作品批判了國民的麻木、愚昧、自欺欺人等劣根性。余華在這一方面有所繼承,在《許三觀賣血記》中,許三觀為了家庭一次次去賣血,他的行為反映出一種無奈的生存掙扎,同時也展現了他的愚昧。他不懂得通過其他更合理的方式去改變生活,只是一味地依賴賣血這種危險的行為,這與五四時期所批判的國民面對困境時的盲目與無知是相似的。再如《活著》中的福貴,經歷了無數苦難,卻依然堅韌地活著,這種對苦難的逆來順受,體現了國民性格中隱忍的一面,而這種隱忍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缺乏反抗精神和自我意識的劣根性。關注社會底層人物:五四時期的作品關注社會底層人物,揭示他們的悲慘命運,以喚起民眾的覺醒。余華同樣將目光聚焦于底層。在《兄弟》中,李光頭和宋鋼在文革時期以及改革開放后的遭遇,展現了底層人物在時代洪流中的沉浮。他們的經歷充滿了苦難和無奈,反映出社會環境對小人物命運的巨大影響,這與五四時期作品中祥林嫂、孔乙己等底層人物的書寫是一脈相承的,都是為了展現社會的黑暗和民眾的苦難,從而引發對社會變革的思考。超越敘事手法的創新:五四時期作品的敘事相對較為傳統,而余華在敘事上進行了大膽創新。他采用獨特的敘事視角和結構,如在《活著》中,通過福貴的第一人稱敘述,讓讀者更加貼近主人公的內心世界,深刻感受到他的痛苦與無奈。同時,余華運用簡潔而富有力量的語言,以冷靜客觀的敘述風格,將殘酷的現實赤裸裸地呈現給讀者。這種敘事方式使讀者在閱讀過程中不斷受到震撼,對作品所反映的國民性問題有更深刻的認識。對人性的深入挖掘:五四時期的“批判國民性”更多地停留在社會層面,而余華則進一步深入到人性的層面。在《河邊的錯誤》中,瘋子殺人這一事件背后,展現的是人性中的冷漠和自私。圍觀者對瘋子的行為只是抱著看熱鬧的心態,而沒有真正去關心受害者,這種人性的冷漠在余華的筆下被揭示得淋漓盡致。在《現實一種》中,兄弟之間因為一些瑣碎的事情而相互殘殺,展現了人性中潛藏的暴力和殘忍。余華通過對這些極端人性的描寫,超越了五四時期對國民性的表面批判,更加深入地探討了人性的本質和困境。時代背景的拓展與深化:五四時期的作品主要針對當時特定的社會歷史背景下的國民性問題進行批判。而余華的小說跨越了多個時代,從民國時期到新中國成立后,再到改革開放時期,他通過描寫不同時代背景下人物的命運和性格變化,展現了國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