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三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實施方案TOC\o"1-2"\h\u32154第一章總論 351931.1三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實施方案概述 3201651.1.1背景 3159801.1.2目標 35341.1.3原則 3285241.1.4彌補農村社會保障體系短板 3281231.1.5促進農村社會和諧穩定 343301.1.6推動農村經濟發展 4142271.1.7實現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目標 449341.1.8適應國際社會保障發展趨勢 421396第二章社會保障政策框架 443921.1.9總體目標 4130301.1.10具體目標 4318541.1.11公平原則 563981.1.12可持續原則 519251.1.13分類指導原則 582511.1.14動態調整原則 5221241.1.15養老保險政策 5274691.1.16醫療保險政策 574171.1.17最低生活保障政策 5130511.1.18特殊困難群體保障政策 6153791.1.19住房保障政策 668751.1.20公共服務體系建設 615877第三章養老保險 6197001.1.21實施方案的背景與意義 6210101.1.22實施方案的主要內容 670211.1.23實施方案的實施步驟 6107301.1.24資金籌集 783721.1.25資金管理 7286131.1.26養老保險待遇 7229681.1.27養老保險待遇發放 7538第四章醫療保險 8213011.1.28目標定位 8190251.1.29實施范圍 825961.1.30實施內容 8281401.1.31實施步驟 8247681.1.32資金籌集 8219991.1.33資金管理 8217111.1.34待遇標準 898751.1.35待遇發放 918699第五章失業保險 920872第六章工傷保險 107251.1.36目的與意義 10325931.1.37適用范圍 10180851.1.38實施步驟 11124191.1.39責任主體 1143031.1.40資金籌集 11158481.1.41資金管理 1155231.1.42工傷保險待遇 11222351.1.43工傷保險發放 1219097第七章生育保險 12223541.1.44目標與任務 1233881.1.45實施方案 12234121.1.46資金籌集 13215931.1.47資金管理 13257771.1.48生育保險待遇 1344821.1.49生育保險發放 1317583第八章社會救助 13175961.1.50目標與任務 14257371.1.51實施方案 1479861.1.52資金籌集 14295001.1.53資金管理 14134431.1.54救助對象 1572131.1.55救助標準 1530622第九章社會福利 15120791.1.56總體目標 15264311.1.57實施內容 15116391.1.58實施步驟 16121681.1.59資金籌集 1629021.1.60資金管理 16290161.1.61生活保障項目 17135001.1.62醫療保障項目 1795381.1.63教育保障項目 1748101.1.64住房保障項目 17325961.1.65養老保障項目 17767第十章實施與監管 1787241.1.66政策宣傳與培訓 17298931.1.67建立健全社會保障制度 1787901.1.68推進社會保障項目實施 18185331.1.69建立健全監管體系 18109741.1.70加強社會保障基金監管 1888831.1.71強化責任追究 18178931.1.72建立評估體系 18171291.1.73調整實施方案 19第一章總論1.1三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實施方案概述1.1.1背景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農村社會保障體系的建設日益受到廣泛關注。三農村(指貧困農村、偏遠農村和一般農村)作為我國農村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社會保障體系的構建對于實現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目標具有重要意義。本實施方案旨在針對三農村的特點,提出一套切實可行的社會保障體系實施方案。1.1.2目標三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實施方案的目標是: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建立健全與我國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具有三農村特色的社會保障體系,保證農村居民基本生活得到保障,促進農村社會和諧穩定。1.1.3原則(1)堅持以人為本,關注民生。以農村居民的需求為導向,切實保障農村居民的基本生活權益。(2)堅持公平與效率相結合。既要保障農村居民的基本生活,又要發揮社會保障的激勵作用,促進農村經濟發展。(3)堅持主導與市場機制相結合。充分發揮在社會保障體系建設中的主導作用,同時發揮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4)堅持分類指導,突出重點。根據三農村的不同類型,有針對性地制定社會保障政策,保證實施方案的針對性和有效性。第二節三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實施方案的必要性1.1.4彌補農村社會保障體系短板當前,我國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尚不完善,特別是在三農村地區,社會保障水平較低,不能完全滿足農村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實施三農村社會保障體系方案,有助于彌補農村社會保障體系的短板,提高農村居民的生活水平。1.1.5促進農村社會和諧穩定建立健全農村社會保障體系,有利于緩解農村社會矛盾,促進農村社會和諧穩定。通過實施社會保障政策,使農村居民在遇到生活困難時得到及時救助,減少社會不安定因素。1.1.6推動農村經濟發展社會保障體系的完善,有助于提高農村居民的消費能力,擴大內需,推動農村經濟發展。同時社會保障政策的實施,有助于吸引勞動力留在農村,促進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和勞動力轉移。1.1.7實現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目標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要求農村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完善。實施三農村社會保障體系方案,有助于實現這一目標,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奠定堅實基礎。1.1.8適應國際社會保障發展趨勢全球社會保障體系的發展,我國農村社會保障體系也需要不斷完善。實施三農村社會保障體系方案,有助于我國農村社會保障體系與國際接軌,提高國家社會保障水平。第二章社會保障政策框架第一節三農村社會保障政策目標1.1.9總體目標三農村社會保障政策總體目標是:建立健全與我國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社會保障體系,保障農村居民基本生活需求,促進農村社會和諧穩定,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1.1.10具體目標(1)實現農村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全覆蓋,保證農村居民養老保險待遇水平逐步提高。(2)完善農村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提高農村居民醫療保障水平。(3)建立健全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保障農村低收入群體基本生活。(4)加強農村特困供養和孤兒保障,提高農村特殊困難群體保障水平。(5)推進農村住房保障工作,保證農村居民住房安全。(6)促進農村教育、醫療、養老等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提高農村公共服務水平。第二節三農村社會保障政策原則1.1.11公平原則三農村社會保障政策遵循公平原則,保證農村居民享有與其他社會成員平等的社會保障權益,消除社會保障領域的城鄉差距。1.1.12可持續原則三農村社會保障政策堅持可持續發展原則,根據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水平,逐步提高社會保障水平,保證社會保障制度的長期穩定運行。1.1.13分類指導原則三農村社會保障政策根據不同地區、不同群體的實際需求,實行分類指導,有針對性地制定和實施社會保障政策。1.1.14動態調整原則三農村社會保障政策根據農村經濟社會發展變化,及時調整和完善社會保障政策,保證社會保障制度的適應性和靈活性。第三節三農村社會保障政策體系1.1.15養老保險政策(1)建立和完善農村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實現農村居民養老保險全覆蓋。(2)鼓勵農村居民參加養老保險,提高養老保險待遇水平。(3)摸索建立農村居民補充養老保險制度,滿足農村居民多元化養老保險需求。1.1.16醫療保險政策(1)完善農村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提高農村居民醫療保障水平。(2)推進農村居民醫療保險與大病保險有效銜接,減輕農村居民醫療負擔。(3)加強農村居民醫療保險基金管理,保證基金安全運行。1.1.17最低生活保障政策(1)建立和完善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保障農村低收入群體基本生活。(2)加強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動態管理,保證符合條件的農村居民納入保障范圍。(3)推進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與扶貧開發政策有效銜接,助力農村貧困人口脫貧。1.1.18特殊困難群體保障政策(1)加強農村特困供養和孤兒保障,提高農村特殊困難群體保障水平。(2)建立健全農村特殊困難群體關愛服務體系,提高關愛服務水平。1.1.19住房保障政策(1)推進農村住房保障工作,保證農村居民住房安全。(2)加強農村危房改造,提高農村居民住房質量。1.1.20公共服務體系建設(1)促進農村教育、醫療、養老等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提高農村公共服務水平。(2)加強農村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改善農村居民生活條件。第三章養老保險第一節三農村養老保險實施方案1.1.21實施方案的背景與意義我國農村人口老齡化問題的加劇,建立健全三農村養老保險體系成為我國社會保障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實施三農村養老保險方案,有助于緩解農村養老壓力,提高農村老年人的生活質量,促進農村社會和諧穩定。1.1.22實施方案的主要內容(1)實施對象:凡具有三農村戶口,年滿60周歲的老年人,均可參加養老保險。(2)保險類型:分為基礎養老保險、補充養老保險和商業養老保險三種類型。(3)參保方式:采取自愿參保的原則,由村(居)民委員會負責組織參保。(4)繳費標準:基礎養老保險繳費標準為每人每年100元;補充養老保險繳費標準根據個人意愿和經濟條件自主選擇;商業養老保險繳費標準由保險公司根據產品特點制定。(5)保險待遇:基礎養老保險待遇為每人每月100元;補充養老保險待遇根據繳費檔次和年限確定;商業養老保險待遇根據保險合同約定執行。1.1.23實施方案的實施步驟(1)宣傳發動:通過各種渠道,廣泛宣傳養老保險政策,提高農村居民的參保意識。(2)組織參保:村(居)民委員會負責組織農村居民參加養老保險,保證參保率。(3)資金籌集:各級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各界共同籌集養老保險資金。(4)保險管理:建立健全養老保險管理制度,保證養老保險資金的安全、合規運作。第二節三農村養老保險資金籌集與管理1.1.24資金籌集(1)補貼:和地方對農村養老保險給予財政補貼,保證養老保險資金的穩定來源。(2)個人繳費:農村居民按照規定繳納養老保險費,體現個人責任。(3)社會捐助:鼓勵社會各界捐贈資金,支持農村養老保險事業發展。(4)企事業單位資助:鼓勵企事業單位通過資助農村養老保險,履行社會責任。1.1.25資金管理(1)建立養老保險資金專戶,保證資金獨立運作。(2)實行養老保險資金預算管理,合理規劃資金使用。(3)加強養老保險資金監管,防止資金流失和挪用。(4)建立養老保險資金風險防控機制,保證資金安全。第三節三農村養老保險待遇與發放1.1.26養老保險待遇(1)基礎養老保險待遇:每人每月100元。(2)補充養老保險待遇:根據繳費檔次和年限確定。(3)商業養老保險待遇:根據保險合同約定執行。1.1.27養老保險待遇發放(1)發放方式:采取銀行代發、郵局寄送、現金發放等多種方式。(2)發放時間:養老保險待遇按月發放,保證老年人按時領取。(3)發放保障:建立健全養老保險待遇發放監管機制,保證發放到位。(4)異地領取:對于跨地區居住的農村老年人,可異地領取養老保險待遇。第四章醫療保險第一節三農村醫療保險實施方案1.1.28目標定位本節旨在建立和完善三農村醫療保險制度,保證農村居民基本醫療需求得到滿足,提高農村居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1.1.29實施范圍三農村醫療保險實施方案的實施范圍覆蓋三農村所有戶籍居民。1.1.30實施內容(1)建立農村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包括住院保險和門診保險;(2)建立農村居民大病保險制度,對患有大病的農村居民給予補償;(3)建立農村居民醫療救助制度,對特殊困難群體給予救助。1.1.31實施步驟(1)制定三農村醫療保險政策;(2)確定醫療保險基金籌集標準和管理辦法;(3)加強醫療保險基金監管;(4)開展農村居民醫療保險宣傳教育;(5)建立農村居民醫療保險信息系統。第二節三農村醫療保險資金籌集與管理1.1.32資金籌集(1)補貼:根據農村居民人數,按照一定比例給予補貼;(2)個人繳費:農村居民按照規定繳納醫療保險費;(3)社會捐贈:鼓勵社會各界捐贈,充實醫療保險基金。1.1.33資金管理(1)設立農村醫療保險基金專戶,實行專賬管理;(2)加強基金監管,保證資金安全;(3)完善基金使用制度,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第三節三農村醫療保險待遇與發放1.1.34待遇標準(1)住院保險:根據醫院級別和醫療項目,設定不同報銷比例;(2)門診保險:設立起付線和封頂線,報銷范圍內的醫療費用;(3)大病保險:對患有大病的農村居民給予補償,補償標準根據病種和醫療費用確定;(4)醫療救助:對特殊困難群體給予救助,救助標準根據實際情況確定。1.1.35待遇發放(1)住院保險和門診保險待遇:農村居民在醫療機構就診后,憑發票和身份證等相關證件,到醫療保險經辦機構申請報銷;(2)大病保險待遇:農村居民患有大病,憑診斷證明和醫療費用清單,到醫療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補償;(3)醫療救助待遇:特殊困難群體憑相關證件,到醫療保險經辦機構申請救助。通過以上措施,三農村醫療保險實施方案將為農村居民提供全面的醫療保障,促進農村居民健康水平的提高。第五章失業保險第一節三農村失業保險實施方案三農村失業保險實施方案旨在為農村居民提供失業保障,減少失業帶來的生活壓力,維護社會穩定。本方案包括以下幾個核心內容:(1)覆蓋范圍:本方案適用于三農村所有年滿18周歲至法定退休年齡之間,具有勞動能力并愿意就業的農村居民。(2)參保條件:農村居民需在所在社區進行登記,并滿足以下條件:有穩定的就業意愿;有勞動能力;在失業前曾繳納一定期限的失業保險費。(3)保險費率:失業保險費率根據三農村經濟發展狀況和農民承受能力合理設定,由參保者和地方共同承擔。(4)參保程序:農村居民可通過社區服務中心辦理參保手續,包括填寫相關表格、提交必要的證明材料等。(5)失業認定:失業的認定需按照國家相關規定,由專門機構進行審核確定。第二節三農村失業保險資金籌集與管理三農村失業保險資金的籌集與管理是保障失業保險制度正常運行的基石。(1)資金籌集:失業保險資金主要由參保者繳納的保險費、補貼以及基金投資收益等構成。(2)繳費管理:參保者按月繳納失業保險費,繳費標準根據個人收入及地方規定執行。(3)資金管理:失業保險基金實行專戶管理,保證資金的獨立性和安全性。基金的管理遵循國家有關財經法規,定期進行審計。(4)風險控制:建立健全失業保險風險控制和預警機制,保證失業保險基金可持續運行。第三節三農村失業保險待遇與發放失業保險待遇的確定與發放是保障失業人員基本生活的重要環節。(1)待遇標準:失業保險待遇根據失業前個人繳費年限、繳費基數等因素確定,以保證待遇的公平性和合理性。(2)發放方式:失業保險待遇通過銀行轉賬等非現金方式直接發放到失業者的個人賬戶,保證發放的及時性和安全性。(3)待遇期限:失業保險待遇的享受期限根據個人繳費年限和當地失業率等實際情況確定。(4)待遇調整:根據物價水平、經濟發展狀況等因素,定期對失業保險待遇進行調整,以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要。通過以上措施,三農村失業保險體系將更好地服務于農村居民,為他們提供必要的社會保障。第六章工傷保險第一節三農村工傷保險實施方案1.1.36目的與意義為保證三農村勞動者在遭受工傷時得到及時救治和經濟補償,維護其合法權益,促進農村社會和諧穩定,特制定本實施方案。本方案旨在規范工傷保險的實施流程,明確各相關部門職責,保證工傷保險制度的順利運行。1.1.37適用范圍本實施方案適用于三農村范圍內所有從事農業生產、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村公共服務等工作的勞動者。1.1.38實施步驟(1)宣傳與培訓:加強對農村勞動者工傷保險政策的宣傳,提高農村勞動者對工傷保險的認識,組織相關培訓,保證勞動者了解工傷保險的相關規定。(2)參保登記:農村勞動者所在單位或個人應當向當地社會保障部門辦理工傷保險登記,并按照規定繳納工傷保險費。(3)工傷認定:農村勞動者在工作中發生,應當及時向所在單位報告,由單位向社會保障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4)工傷待遇支付:經社會保障部門認定為工傷的勞動者,按照規定享受工傷保險待遇。1.1.39責任主體(1)農村勞動者所在單位:負責為本單位勞動者辦理工傷保險登記,繳納工傷保險費,協助辦理工傷認定和待遇支付等事宜。(2)社會保障部門:負責工傷保險的政策制定、實施指導和監管,以及對工傷認定的審核。第二節三農村工傷保險資金籌集與管理1.1.40資金籌集(1)農村勞動者所在單位按照規定繳納工傷保險費,繳費比例根據行業風險程度確定。(2)對農村勞動者給予一定的補貼,以減輕單位負擔。(3)鼓勵社會各界捐贈,用于補充工傷保險資金。1.1.41資金管理(1)設立農村工傷保險基金,實行專戶管理,保證資金安全。(2)建立健全農村工傷保險基金使用管理制度,明確資金使用范圍、標準和程序。(3)加強農村工傷保險基金的監管,保證資金合理使用,防止挪用、截留等現象發生。第三節三農村工傷保險待遇與發放1.1.42工傷保險待遇(1)工傷醫療待遇:農村勞動者因工受傷,享有醫療費用報銷、住院伙食補助等醫療待遇。(2)工傷殘疾待遇:農村勞動者因工致殘,按照殘疾等級享受相應的殘疾待遇。(3)工傷死亡待遇:農村勞動者因工死亡,其家屬享受喪葬費、撫恤金等死亡待遇。1.1.43工傷保險發放(1)工傷醫療待遇:由社會保障部門直接向農村勞動者所在單位或個人支付。(2)工傷殘疾待遇:由社會保障部門按照殘疾等級向農村勞動者支付。(3)工傷死亡待遇:由社會保障部門向農村勞動者家屬支付。農村勞動者在享受工傷保險待遇時,應當遵守相關規定,不得虛報、冒領待遇。各相關部門應當加強對工傷保險待遇發放的監管,保證勞動者合法權益得到保障。第七章生育保險第一節三農村生育保險實施方案1.1.44目標與任務為保證三農村婦女在生育期間得到相應的保障,本實施方案旨在建立健全三農村生育保險制度,提高農村婦女的生育保障水平,促進農村社會和諧穩定。具體任務如下:(1)制定和完善三農村生育保險政策;(2)建立健全生育保險資金籌集與管理制度;(3)明確生育保險待遇與發放標準;(4)加強生育保險政策的宣傳和實施。1.1.45實施方案(1)宣傳發動:通過各種渠道,廣泛宣傳生育保險政策,提高農村婦女的政策知曉率,引導她們積極參與生育保險。(2)資格審核:符合條件的農村婦女需向所在村委會提交申請,村委會進行初步審核,符合條件的上報鄉鎮進行復審。(3)保險辦理:鄉鎮審核通過后,為符合條件的農村婦女辦理生育保險。(4)資金發放:生育保險資金由鄉鎮按照規定標準和程序發放給符合條件的農村婦女。第二節三農村生育保險資金籌集與管理1.1.46資金籌集(1)投入:各級應將生育保險資金納入財政預算,保證資金的穩定來源。(2)社會捐助:鼓勵社會各界力量捐助生育保險資金,拓寬資金來源渠道。(3)農民自籌:農村婦女自愿參加生育保險,按照規定繳納一定比例的保險費。1.1.47資金管理(1)設立專戶:設立生育保險資金專戶,保證資金的安全、合規運作。(2)定期審計:對生育保險資金進行定期審計,保證資金使用合規、透明。(3)嚴格監管:加強對生育保險資金的監管,防止資金被挪用、侵占。第三節三農村生育保險待遇與發放1.1.48生育保險待遇(1)生育津貼:符合條件的農村婦女在生育期間,按照規定標準享受生育津貼。(2)生育醫療費用報銷:農村婦女在生育期間發生的合規醫療費用,按照規定比例予以報銷。(3)生育補助:對符合條件的農村婦女給予一定金額的生育補助。1.1.49生育保險發放(1)發放方式:生育保險待遇采取現金發放、銀行轉賬等方式,保證待遇發放到位。(2)發放程序:農村婦女在生育后,向所在村委會提交相關材料,村委會審核后報鄉鎮審批,審批通過后發放生育保險待遇。(3)發放時間:生育保險待遇在生育后一定時間內發放,保證農村婦女及時得到保障。第八章社會救助第一節三農村社會救助實施方案1.1.50目標與任務本節明確了三農村社會救助實施方案的目標與任務,旨在保障農村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減少貧困現象,促進社會公平和諧。(1)目標:保證農村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提高農村居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消除貧困現象。(2)任務:建立健全農村社會救助體系,完善相關政策,提高救助水平,保證救助工作落到實處。1.1.51實施方案(1)加強組織領導,明確責任分工。成立三農村社會救助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組織實施救助工作,協調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2)制定具體救助措施,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生活救助:對農村困難家庭給予生活救助,保障其基本生活需求。(2)醫療救助:對農村困難家庭中的患病人員給予醫療救助,減輕其醫療負擔。(3)教育救助:對農村困難家庭中的適齡兒童給予教育救助,保證其接受良好教育。(4)住房救助:對農村困難家庭提供住房救助,改善其居住條件。(5)就業救助:對農村困難家庭提供就業援助,幫助其增加收入。(3)建立健全救助對象識別與認定機制,保證救助政策的精準實施。第二節三農村社會救助資金籌集與管理1.1.52資金籌集(1)投入:加大財政支持力度,保證農村社會救助資金的穩定來源。(2)社會捐贈:鼓勵社會各界捐贈,拓寬資金籌集渠道。(3)債權置換:通過債券置換等方式,籌集社會救助資金。1.1.53資金管理(1)建立健全資金管理制度,保證資金的安全、合規使用。(2)實施資金使用監管,防止資金流失、浪費。(3)定期對資金使用情況進行審計,保證資金使用的透明度。第三節三農村社會救助對象與標準1.1.54救助對象(1)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對象:家庭人均收入低于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農村家庭。(2)農村特困供養對象: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無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的農村老年人、殘疾人、未成年人。(3)農村低收入家庭:家庭人均收入低于當地低收入標準的農村家庭。(4)因病、因學、因災等導致生活困難的農村家庭。1.1.55救助標準(1)生活救助標準:根據當地經濟發展水平、物價水平等因素,合理確定生活救助標準。(2)醫療救助標準:根據農村困難家庭的醫療需求,合理確定醫療救助標準。(3)教育救助標準:根據農村困難家庭的教育需求,合理確定教育救助標準。(4)住房救助標準:根據農村困難家庭的住房條件,合理確定住房救助標準。(5)就業救助標準:根據農村困難家庭的就業需求,合理確定就業救助標準。第九章社會福利第一節三農村社會福利實施方案1.1.56總體目標三農村社會福利實施方案旨在保障農村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提高農村居民的生活質量,促進農村社會和諧穩定。具體目標包括:(1)建立健全農村社會福利制度,保證農村居民享有與城市居民同等的社會福利。(2)優化農村社會福利資源配置,提高農村社會福利服務水平。(3)推進農村社會福利事業與經濟、社會、文化等領域的融合發展。1.1.57實施內容(1)生活保障:對農村低收入家庭實施生活救助,保證其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滿足。(2)醫療保障:完善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提高農村居民醫療保障水平。(3)教育保障:加大對農村教育的投入,保障農村學生接受良好教育。(4)住房保障:實施農村危房改造工程,保障農村居民住房安全。(5)養老保障:建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保證農村居民養老無憂。1.1.58實施步驟(1)調查摸底:對農村居民的生活狀況、需求進行摸底調查,為制定實施方案提供數據支持。(2)制定方案:根據調查結果,制定針對性的農村社會福利實施方案。(3)宣傳發動:通過多種渠道宣傳農村社會福利政策,提高農村居民的政策知曉度。(4)組織實施:按照實施方案,有序推進農村社會福利項目的實施。(5)監督評估:對農村社會福利實施情況進行監督評估,及時發覺問題并整改。第二節三農村社會福利資金籌集與管理1.1.59資金籌集(1)投入:加大財政投入,保證農村社會福利資金的充足。(2)社會捐助:鼓勵企業、個人等社會力量參與農村社會福利事業,捐贈資金和物資。(3)金融支持:積極爭取金融機構支持,為農村社會福利事業提供信貸資金。1.1.60資金管理(1)專款專用:保證農村社會福利資金用于指定的社會福利項目,不得挪作他用。(2)嚴格監管:對農村社會福利資金實行嚴格監管,保證資金安全、合規使用。(3)定期審計:對農村社會福利資金的使用情況進行定期審計,發覺問題及時糾正。第三節三農村社會福利項目與實施1.1.61生活保障項目(1)生活救助:對農村低收入家庭實施生活救助,保證其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滿足。(2)臨時救助:對因自然災害、意外等導致生活困難的農村居民實施臨時救助。1.1.62醫療保障項目(1)合作醫療:完善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提高農村居民醫療保障水平。(2)大病保險:實施農村大病保險制度,減輕農村居民因病致貧的風險。1.1.63教育保障項目(1)教育資助:對農村貧困學生實施教育資助,保證其完成學業。(2)教育補貼:對農村教師實施教育補貼,提高農村教育質量。1.1.64住房保障項目(1)危房改造:實施農村危房改造工程,保障農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文學中道德與倫理的沖突考察試題及答案
- 2025年智能投顧平臺風險控制與合規運營風險管理培訓與教育報告
- 文學中的虛構與繼承關系文學概論試題及答案
- 及時調整策略2025年現代漢語考試試題及答案
- 深度解析現代漢語試題及答案
- WPS知識學習技巧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計算機一級Photoshop圖形變換試題及答案
- 如何通過Photoshop處理色彩飽和度試題及答案
- 視覺可讀性設計Photoshop試題及答案
- Photoshop藝術風格解析試題及答案
- 無人機教員聘用協議書參考
- 變電站工程電纜溝施工設計方案
- 氧化鋁倉庫及氧化鋁輸送系統施工組織設計
- 章狹義相對論力學基礎PPT學習教案
- 項目需求調研表模板
- 高清元素周期表(專業版)
- 北京中考英語作文模板
- 投資框架協議中英文版
- 50噸汽車吊性能表
- 光榮升旗手PPT課件
- 第13章_狹義相對論PPT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