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靜海一中2016-2017第一學期高三歷史(12月)學生學業能力調研試卷考生注意: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45分)和第II卷非選擇題(55分)兩部分,共100分,考試時間為90分鐘。2.試卷書寫規范工整,卷面整潔清楚,酌情減2-3分,并計入總分。知識技能學習能力習慣養成總分內容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規律總結卷面整潔分數314128減2-3分第I卷選擇題(共45分)一、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5分,共計45分。1.洪武十二年,明王朝頒布了《大明律》,它規定謀反、謀大逆、謀叛、惡逆、內亂等為“十惡”重罪,屬于“常赦所不原”、“大臣專擅選官”、“交結朋黨紊亂朝政”、“交結近侍官員”、“擅為更改變亂成法”等列罪條款又為明律所特有。這些規定A.表明君主專制的繼續強化 B.規范內閣機構的運作程序C.協調了君權與相權的關系 D.解決了中央與地方的矛盾2.古代中國農耕文明長期居于世界先進水平,生產工具的演變對中國古代農耕文明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觀察下列幾種生產工具的演變歷程,你認為可以適用研究的主題是A.播種方式的變革 B.土地私有制的確立C.農業耕作方式的變革 D.鐵犁牛耕發展的全過程3.有學者認為黃宗羲的思想仍屬治權在君,并沒有達到近代民主思想的標準,具有一種時代的缺陷,提不出新的社會方案,只能用擴大相權、限制君權、提倡學校議政等辦法來修補封建專制制度。這里的“時代缺陷”主要是指A.知識分子群體不夠強大B.資本主義萌芽發展緩慢C.民眾公民意識尚未覺醒D.專制集權體制頑固持久4.西周時期的城市建置等級比較明顯,天子的都城大于諸侯的國都。戰國時期,齊都臨淄成為當時規模最大和最為繁華的商業都會,國君在此設立稷下學宮,吸納各學派人才,學術氛圍濃厚、思想自由。材料反映的主要信息是A.傳統的禮樂制度遭到破壞B.城市的經濟文化功能強大C.百家爭鳴促進了經濟發展D.個體商人及私人講學出現5.某古代醫學家在所撰醫書的自序中寫道:“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紀元以來,猶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傷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淪喪,傷橫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訓,博采眾方……”以下關于該醫學家的說法正確的是A.在醫學史上最早進行麻醉手術治療B.其醫學著作奠定了中醫臨床學的理論基礎C.世稱“藥王”,強調“人命至重,有貴千金”D.其醫藥著作有“東方藥物巨典”之美譽6.有學者在分析中國某一時期文化特征時曾這樣概括:“文學則文章由重形式改為重自由表達;藝術方面……則采用表現自己意志的自由方法;音樂方面……通俗藝術較盛,品味較古的音樂下降,變得單純以低級的平民趣味為依歸。”該時期應是
A.秦朝B.漢代C.唐代D.宋代7.根據公元前123年的《阿西里亞法》,凡是外國人告發羅馬官吏的貪污受賄而使之定罪的,可獎賞告發者以羅馬市民資格。該材料主要說明A.羅馬法條文具體清晰,有較強的操作性和實用性B.羅馬法的正義、公平及法律的權威C.羅馬法的權利主體不斷擴大D.羅馬法由公民法發展為萬民法8.法國政治思想家托克維爾在《論美國的民主》一書中說道:“美國的聯邦憲法,好像能工巧匠創造的一件只能使發明人成名發財,而落到他人之手就變成一無用處的美麗藝術品。”下列國家及所頒布的法律文件最能體現這一觀點的是A.中國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B.法國的《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C.德國的《德意志帝國憲法》 D.英國的《權利法案》9.右面漫畫中的“大餅”代表中國,而圍著大餅的是手持匕首的列強,他們迫不及待地對著“大餅”下刀,唯恐落于人后,大餅的主人則只能振臂疾呼、望餅興嘆。漫畫中的景象最有可能出現的時期是A.19世紀初期B.19世紀中期C.19世紀末20世紀初D.20世紀中期10.一歷史文件中寫到:“必須共同努力,以和平、民主、團結、統一為基礎,并在蔣主席領導之下,長期合作,堅決避免內戰,建設獨立、自由和富強的新中國,徹底實行三民主義。”據此判斷這一文件A.促進國民革命在全國興起B.標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形成C.表明國共謀求第三次合作D.確立和平民主建國的方針11.1952年,周恩來在《我們的外交方針和任務》中說:“不承認國民黨政府同各國建立的舊的外交關系,而要在新的基礎上同各國另行建立新的外交關系。對于駐在舊中國的各國使節,我們把他們當作普通僑民對待,不當作外交代表對待。”周恩來在此闡釋的外交政策是“另起爐灶”B.“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C.“一邊倒”D.“求同存異”12.美國前駐華大使司徒雷登在《在華五十年》中寫道:“美國的強大及其在自由和安全事業中的領導地位,使它成了自由國家抵抗共產主義威脅的領袖”。20世紀50年代,體現美國充當這一“領袖”的史實是A.提出杜魯門主義B.拋出馬歇爾計劃C.北約與華約的對峙D.在越南發動“特種戰爭”13.“哥倫布發現美洲以及接踵而來……給歐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還使新舊大陸的物產得以交換和傳播……東西兩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匯合,加速了人類從傳統農耕文明向現代工業文明轉變的過程。”這一評價①夸大了新航路開辟的歷史影響②立足于文明史觀和現代化史觀③是對西方殖民行為開脫的言論④告訴我們可以從不同角度觀察重大歷史事件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③D.②④14.十九世紀三四十年代的英國,經常可以見到這樣的景象:衣冠楚楚的紳士和淑女與衣衫襤褸的下層人民同擠一列火車,還得到處給別人讓路。保守人士驚呼,鐵路會帶來某種“平等化的危險”。民主人士則拍手稱贊:“我看到這列火車真高興,我想封建制度是永遠一去不返了。”這主要反映了A.火車成為陸上主要的交通工具B.工業革命沖擊了傳統的社會關系C.鐵路運輸消除了社會不平等現象D.鐵路運輸導致了封建制度的廢除15.全面抗戰爆發前后的短時期內,國民政府組織了極大的人力、物力將東部沿海的大部分高等學校和大量戰略物資、工礦企業搶運到了云、貴、川等地。有史學家稱其為“東方的敦克爾大撤退”。這次“大撤退”最重要的意義是
A.粉碎了日本掠奪中國資源的陰謀B.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的工業布局
C.為遷都重慶奠定了經濟文化基礎D.為持久抗戰奠定了物質基礎16.20世紀90年代有人把中國東部經濟發展狀態比作“滿弓待發之箭”:“弓”比喻1984年國家開放的十四個沿海港口城市,“弦”比喻1996年全線通車的南北交通大動脈京九鐵路,“箭頭”比喻上海浦東地區。把上海浦東比喻為“箭頭”的主要原因是A.上海浦東位于長江入海口的位置B.開放浦東是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戰略的體現C.上海開放時間早、經濟基礎好、整體實力強D.上海是近代以來中國最早的通商口岸之一17.據《近代天津城市史》記載:“1902年清政府接管天津后,建立中國最早的警察隊伍,建立市政工程局,修建公共廁所、垃圾站。打擊銀錢投機,建立官銀號、銀元局,鼓勵開辦近代工商企業。”上述現象表明A.列強放松了對中國的控制B.清政府開始重視近代工業建設C.洋務運動的持續發展 D.城市管理體制趨向近代化18.1933年5月,羅斯福政府頒布了《農業經濟調整法》,該法令在農村被稱為“犁棉苗法令”。根據該法令,政府縮減了數千萬英畝耕地。美國政府采取減耕減產這一措施的目的是A.優化農村環境 B.給農民提供補貼C.提高農產品價格 D.提供就業機會19.1971年,蘇聯政府在關于“五年計劃”的報告中說:“商品貨幣關系在我國具有新的、社會主義的內容。當然,我們要批駁主張用市場調節作用取代國家集中計劃的主導作用的各種錯誤觀點。”這表明蘇聯政府試圖A.強化對企業的指令性計劃B.鼓勵私營企業發展C.由市場決定產品價格D.適當減少對企業的行政干預讀下圖,比較三個階段工業發展狀況,你能得到的正確結論是①科技是推動工業增長的根本原因②生產組織形式變革是工業發展的重要因素③國家干預經濟是工業增長的共同因素④國際格局的劇變決定著工業增長幅度A.①②B.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1.“布雷頓森林體系只不過是‘華爾街的分店’,世界銀行從屬于政治目的,這讓它成了一個大國的工具”,據此判斷布雷頓森林體系①是美國控制世界經濟的工具②強化了美國在國際金融領域的支配地位③妨礙了經濟全球化進程④導致世界經濟畸形發展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①④22.美國某知名生物科技公司推出一項的“宏偉計劃”:收購全球種子公司——利用轉基因技術加以“改良”——用申請了專利的轉基因種子替代天然種子——控制全球食品供應。該公司目前已收購全球21%的種子公司,控制93%的轉基因食品市場。該材料主要說明A.跨國公司促進了國際貿易和世界經濟的增長B.全球化背景下維護國家經濟安全的重要性C.跨國公司控制了國際技術貿易D.全球化與單一民族經濟難以共存23.梁啟超說:“歐洲之所以有今日,皆由十四五世紀時,古學復興,脫教會之樊籬,一洗思想界之奴性,其進步乃沛乎莫能御”,對梁啟超的話理解準確的是A.自然哲學使人們具有了自主意識 B.智者學派樹立了人的尊嚴C.文藝復興打破了中世紀的神學桎梏 D.宗教改革挑戰了教皇的權威24.關于某一運動的歷史影響,恩格斯評論道,“思維著的悟性(理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從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權和壓迫,必將為永恒的真理,為永恒的正義,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剝奪的人權所排擠。”這一運動A.提出了對未來社會的政治構想B.標志著歐洲人文主義的復蘇C.沉重打擊了羅馬教廷的特權D.為工業革命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25.“我們應當讓世俗政權在整個基督教世界中執行它的職務,不要加以阻礙。無論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傳教土,或是修土、修女,世俗權力都有權來管他。該材料反映了馬丁·路德①堅持世俗權力高于教權②反對宗教③廢除天主教會的等級制度④反對專制王權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④D.①26.在審判國王查理一世時,代表議會的審判長布拉德肖說:“……這就好像一條紐帶。紐帶的一頭是君主對國民應盡的保護義務,另一頭是國民對君主應盡的服從義務。先生,一旦這條紐帶被切斷,那么只能說,別了,君主統治!”這段話主要體現的觀點是下面哪一啟蒙思想家提出的A.伏爾泰B.孟德斯鳩C.盧梭D.康德27.“這一發現成為二十世紀物理學研究的基礎,從那個時候起幾乎完全決定了物理學的發展。要是沒有這一發現,那就不可能建立起分子、原子以及支配它們變化的能量過程的有用理論。”下列有關“這一發現”的表述,錯誤的是A.揭示了時空的本質屬性B.推動了現代物理學的重大發展C.有助于解釋光電效應D.促進了人們深入認識微觀世界28.“忠孝節義,奴隸之道德也”,為爭取獨立人格,就必須廢除奴隸道德,“一切都應該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國粹、什么國情的鬼話來搗亂”。與這一觀點相關的言論最有可能出現在
A.洋務運動時期B.維新變法時期C.辛亥革命前D.新文化運動時期29.李大釗在北京大學的一次演講中說:“我老老實實講一句話,這同戰勝的,不是聯合國的武力,是世界人類的新精神。不是那一國的軍閥或資本家的政府,是全世界的庶民。……這新紀元的世界改造,就是這樣開始。資本主義就是這樣失敗,勞工主義就是這樣戰勝。”李大釗演講的目的是A.弘揚民主科學的時代精神 B.號召工人罷工響應學生運動C.推動中國思想界學習蘇俄 D.頌揚五四運動取得的勝利30.“作為這場革命指導理論的康有為政治思想也是以儒家教義為主導的的封建文化中的一部分,只不過這一部分孕育了一定程度上的反叛精神”。“反叛精神”主要表現在A.否定君主統治的權威性B.要求實行近代民主政治C.將維新思想付諸了實踐D.借助儒學宣揚革命理論第Ⅱ卷非選擇題(共55分)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20分,第32題17分,第33題18分,共55分。)31、(20分)生活幸福是古今中外各國人民的共同追求,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是各國政府的施政方向。材料一國危則無樂君,國安則無憂民。亂則國危,治則國安……故百樂者,生于治國者也;憂患者,生于亂國者也。急逐樂而緩治國者,非知樂者也。——荀子材料二我不也變成上帝或居住在永恒之中,或把天國抱在懷里。屬于人的那種光榮對于我來說就夠了。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彼特拉克(1)材料一和材料二表達的兩種幸福觀有何不同?分別反映了怎樣的社會特點?(8分)材料三下表反映了1928—1940年蘇聯糧食和肉類人均產量。到斯大林逝世的時候,人均糧食產量、人均肉類產量還沒有達到沙皇時代的水平。時間人均糧食產量(公斤)人均肉類產量(公斤)1928——1929470351930——193246020--251933——1937440--45015--201938——1940420--43025(2)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現象?導致這種現象出現的原因是什么?(6分)材料四2013年3月,在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發表了簡潔、務實的講話,其中出現頻率最高的一個詞是“中國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是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習總書記的講話也是一場實現中華民族“中國夢”的全民動員令。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指出,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共產黨是怎樣領導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追求幸福生活的?(4分)(4)結合上述材料,談談你對實現“民生幸福”的認識。(2分)32、(17分)近代以來世界經濟聯系日益密切,促進了人類社會經濟的發展進步。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漢代華美輕柔的絲織品,經過“絲綢之路”遠銷到以羅馬為中心的地中海地區,中國因此被稱為“絲國”。——人民版《古代中國經濟的基本結構與特點》根據材料一,概括我國漢代商業發展的基本特征。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我國古代是如何管理海外貿易的?(4分)材料二“不斷擴大產品銷路的需要,驅使資產階級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須到處落戶,到處創業,到處建立聯系……過去那種地方和民族的閉關自守狀態,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來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賴所代替了”。——馬克思19世紀晚期英國海外貿易示意圖19世紀晚期英國海外貿易示意圖(2)材料二反映了當時世界經濟發展呈現什么樣的特點?從圖中看出當時英國的經濟地位如何?(4分)材料三清政府正式派官員和商人攜物出洋赴宴,始自1876年美國費城舉辦的國際博覽會。……大清國的展品“物件悉遵華式,專為手工制造,無一借助機器”。經評判,中國賽品“以絲、茶、瓷器、綢貨、雕花瓷器、景泰器,在各國中推為第一”。——《清末商品賽會活動評述》(3)材料三為研究19世紀70年代的中國經濟提供了哪些重要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鴉片戰爭之后中國經濟發展與世界經濟體系之間的關系。(5分)材料四“提高生活水平,保證充分就業和大幅度、穩步提高實際收入和有效需求,擴大貨物和服務的生產和貿易;通過實質性削減關稅等措施,建立一個完整的、更具活力的、持久的多邊貿易體制”;“積極努力確保發展中國家,尤其是最不發達國家的國際貿易增長中的份額,與其積極發展需要相稱。”——世界貿易組織宗旨(4)根據材料四概括WTO追求的目標是什么?圖表反映世界貿易組織成員國的構成發生了怎樣的變化?談談你對這一變化成因的認識。(4分)33.(18分)政治變革,思想解放不斷推動社會進步。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概而言之,政治上結束戰國是在秦代,而文化上結束戰國卻是在漢代。只是政治的演變往往有明確的界標,而文化的變遷卻沒有清晰的標志。——摘自胡寶固《漢唐間史學的發展》(1)如何理解材料一中所說的“政治上結束戰國是在秦代,而文化上結束戰國卻是在漢代”?(4分)材料二如果說古代中國由科舉制度孕育的士大夫群體有著較多的一致性的話,那么到了近代因內憂外患,則使得這一群體差異性日漸突出。士大夫中最早顯示出這種差異性的就是龔自珍、林則徐、魏源等人,他們是中國開眼看世界的先覺者、先行者。——摘自閭小波《中國近代政治發展史》(2)如何理解材料二中的“一致性”?并結合史實說明在“龔、林、魏”之后晚清士大夫群體“差異性日漸突出”的具體表現。(6分)材料三1911年這場革命在政治上付出的沉重代價,最終以文化的巨大進步獲得了某種補償。1912年—1919年初的中國知識界的價值重建運動,可以視為象征。——許紀霖主編《中國現代化史》(3)如何理解材料三中“這場革命在政治上付出的沉重代價,最終以文化的巨大進步獲得了某種補償”。(4分)材料四著名史學家陳旭麓先生在其《近代中國的新陳代謝》一書中形象指出“窮則變,但人們認識‘窮’往往是從頭破血流的失敗開始的。”也就是說,每一次變都是外來侵略推動的產物。近代中國的思想進化,是“歐風美雨”的產物,是西方催化的結果。
陳旭麓先生還說,如果認為近代中國思想進化只是“歐風美雨”的產物,那是大錯特錯的。這個“歐風美雨”對于風燭殘年的中國社會是“和風細雨”,注入了生機;但這個“歐風美雨”更是包含著兇暴的“腥風血雨”……在這個腥風血雨中,國人自省,國人自強,是推動近代社會進化的內在動力。(4)根據材料四概括近代思想變革的原因。(4分)靜海一中2016-2017第一學期高三歷史(12月)學生學業能力調研試卷答題紙得分框知識技能學習能力習慣養成總分31.(1)(2)(3)(4)32.(1)(2)(3)(4)(1)(2)(3)(4)
2016—2017第一學期高三歷史(12月)學生學業能力調研試卷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ACBABDCACDACDBD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BDCDACBCADCADCB31、(20分)(1)不同:荀子強調個人幸福與國家幸福(或國家安危)統一;彼特拉克則強調個人的幸福與現世的幸福。(4分)社會特點:荀子處在戰國諸侯紛爭的時代,社會動蕩,人民生活困苦;彼特拉克處于文藝復興早期,新興的資產階級反對教會的思想束縛,要求個性的解放。(4分)(2)蘇聯的糧食和肉類人均產量長期停滯,甚至下降。(2分)原因:片面發展重工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連鎖超市轉讓協議書
- 車位租賃合同協議書
- 順豐司機合同協議書
- 金融委托貸款協議書
- 造價咨詢股東協議書
- Brand KPIs for second-hand apparel online shops IN LOVE AGAIN in Germany-外文版培訓課件(2025.2)
- 長期電力交易協議書
- 餐具貨物配送協議書
- 閑置資金托管協議書
- 餐具專版定制協議書
- 工業微波設備加熱均勻性標準
- 制定創新激勵機制與獎勵政策計劃
- 2019瀘州中考化學試題及答案
- 五人制足球規則(教學)
- 學校食堂“三同三公開”制度實施方案
- 2025年福建福州地鐵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人工智能在新聞媒體領域的應用
- 【MOOC】儒家倫理-南京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銀保部三年規劃
- 2024治安調解協議書樣式
- 零工市場(驛站)運營管理 投標方案(技術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