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實驗01探究固體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
基礎考點梳理
1.實驗目的:通過實驗探究,知道晶體在熔化過程中溫度和狀態變化的變化有什么特點。
2.實驗器材:晶體(海波或者水)、鐵架臺、酒精燈、石棉網、燒杯、試管、溫度計、攪拌器、停表
(1)鐵架臺:用于組裝實驗。
(2)酒精燈:用于加熱。
(3)石棉網:使燒杯受熱均勻。
(4)試管:取物品。
(5)燒杯:乘裝需要加熱的物品。
(6)溫度計:測量溫度。
(7)攪拌器:用于攪拌,使液體受熱均勻。
(8)停表:用于測量時間。
3.實驗前器材組裝:在組裝實驗器材時,應按照自下而上的順序組裝。
4.實驗步驟
步驟①在小試管中放入了少量的晶體物質海波,將攪拌器和溫度計的玻璃泡插入試管里的海波粉中,溫度
計的玻璃泡不要接觸試管壁和底,要埋在海波粉中;(試管中晶體粉末不宜過多,只要全部熔化后仍能浸沒
溫度計測溫泡即可)。
步驟②在大燒杯中注入足量的溫水(35~40℃之間),把試管放在大燒杯的水中,將燒杯放在鐵架臺的石棉網
上,用酒精燈加熱。
步驟③用攪拌器不停地攪動海波,當海波溫度升到40℃時,每隔1分鐘記錄一次海波的溫度,并觀察海
波的狀態;(等各組的熔化過程完成后繼續加熱幾分鐘,然后撤去酒精燈和熱水)。
步驟④最后根據記錄的數據在坐標紙上畫出海波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線。
5.實驗結論
海波開始熔化時的溫度是48℃;海波在熔化過程中,繼續加熱,溫度保持不變;海波全部熔化
為液體時,繼續加熱,溫度變高。
6.實驗補充
(1)熔化定義:物體從固態變成液態叫熔化。
(2)晶體:有固定熔化溫度(熔點)的物體。比如:海波、冰、石英水晶、食鹽、明帆、奈、各種金屬。
(3)晶體熔化時特點:固液共存,吸收熱量,溫度不變。
(4)熔點:晶體熔化時的溫度。
※晶體熔化條件:①達到熔點。②繼續吸熱。
(5)非晶體:沒有固定熔化溫度(熔點)的物體。比如:松香、石蠟玻璃、瀝青、蜂蠟。
(6)非晶體熔化時特點:吸收熱量,先變軟變稀,最后變為液態溫度不斷上升,熔化過程中溫度不斷升高。
(7)凝固定義:物質從液態變成固態叫凝固。
(8)晶體凝固時特點:固液共存,放出熱量,溫度不變。
(9)凝固點:晶體熔化時的溫度。
※晶體凝固條件:①達到凝固點。②繼續放熱。
X同種物質的熔點凝固點相同。
(10)非晶體凝固時特點:放熱,逐漸變稠、變黏、變硬、最后成固體,溫度不斷降低。
7.常考實驗問題如圖(以海波舉例)
1、某時刻海波的溫度如圖甲所示為45℃;
2、海波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乙所示,由圖象可知,該物質屬于晶體(選填“晶體”或“非
晶體”),海波在熔化過程中持續吸熱,溫度不變(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3、水浴加熱主要目的是使海波(或者其他晶體)受熱均勻;
4、在第3分鐘時(熔化或者凝固時),試管內的物質處于固液共存態(選填“固態”、“液態”或“固
液共存態”);
5、海波熔化過程經歷了2min;
6、海波熔化過程中吸收熱量,其內能增大,溫度不變。
精選真題匯編
1.(2022?婁底)圖甲是觀察物質熔化和凝固現象的實驗裝置,圖乙是根據實驗數據繪制的溫度隨時間變化
圖象。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安裝圖甲所示的器材時,應按ABC的先后順序進行安裝
B.實驗中,需要觀察試管內物質的狀態,并記錄溫度和加熱時間
C.由圖乙可知,該物質的熔點為90℃
D.該物質屬于非晶體
2.(2023?無錫)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冰的熔化特點,將裝有適量碎冰的試管置于燒杯內的溫水中,冰
熱量,溫度升高。當冰開始熔化時,溫度計的示數如圖所示為℃,冰在熔化過程中溫
度計的示數,由此可知,冰屬于晶體。
3.(2023?荊州)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探究某物質的熔化規律。
甲乙丙
(1)組裝器材時,應先固定(選填"A"、"B”或"C”);
(2)下列措施不能使物質受熱均勻的是;
A.加熱過程中不斷攪拌B.通過水給試管加熱C.溫度計的玻璃泡完全浸沒在物質中
(3)加熱到某一時刻溫度計示數如圖乙所示,其溫度為℃;
(4)根據實驗數據繪出該物質的溫度一時間圖像如圖丙所示,該物質是(選填“晶體”或“非
晶體“);
(5)另一小組同學用相同物質進行實驗,繪制出的溫度一時間圖像中沒有出現明顯的水平段,原因可能
是o(寫出一種即可)
4.(2023?武漢)某實驗小組用兩套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分別研究海波和石蠟的熔化過程。
甲乙
(1)如圖乙所示,溫度計顯示的是石蠟在某時刻的溫度,它的示數是℃。
(2)海波熔化過程中不斷(填“放出”或“吸收”)熱量,溫度(填“升高”、“不
變”或“降低”)。
(3)兩支試管中分別盛有海波和石蠟,當兩者全部熔化后,該實驗小組繼續研究海波和石蠟的凝固過程。
將兩支試管從燒杯中取出,靜置于空氣中自然冷卻,每隔2min同時記錄一次溫度,根據記錄數據在同一
個圖象中畫出它們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如圖丙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填標號)。
A.石蠟的凝固點為48℃
B.實驗室內環境溫度為20℃
C.0~15min內的任一時刻,石蠟和海波的溫度都不可能相同
5.(2022?聊城)圖甲是某小組“探究海波熔化時溫度變化規律”的實驗裝置,每隔Imin記錄一次溫度值。
實驗數據記錄如表:
時間/min01234567891011
海波的溫度/℃4044464848484848485053
(1)實驗中需要的測量工具是溫度計和o
(2)在Imin時,溫度計的示數如圖乙所示,此時的溫度為℃?
(3)由記錄的實驗數據可知海波是(選填“晶體”或“非晶體”)。
(4)由實驗知,海波熔化需要的條件是:①;②繼續吸收熱量。
(5)另一小組在利用相同的器材進行這一實驗時,觀察到海波熔化過程中溫度計示數緩慢上升。產生這
一現象的原因可能是(填字母)。
A.燒杯中的水少B.對試管內的海波不斷攪拌
C.溫度計的玻璃泡碰到了試管壁D.海波熔化過程中吸熱,溫度升高
6.(2022?綏化)圖甲是用海波和石蠟“探究固體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的實驗裝置。
溫度/匕
石蠟
02468m2時間/1nhi
Z.
(1)組裝器材時,應先固定圖甲中的o(選填“A”“B”或“C”)
(2)開始實驗后,某一時刻溫度計的示數如圖甲所示,溫度為℃o
(3)根據實驗數據繪制的兩種物質熔化時溫度隨時間變化圖象如圖乙所示,由圖象可知石蠟是
—(選填“晶體”或“非晶體”),海波熔化持續了min。
(4)由實驗可得到晶體熔化特點:o
(5)由實驗可知,晶體的溫度是熔點時,可能處于態。
A.固
B.液
C.固液共存
7.(2022?呼和浩特)長虹同學了解物態變化后,發現水的凝固點是0℃,酒精的凝固點是-117℃,于是作
如下猜想,猜想1:水和酒精混合,混合液的凝固點會低于0℃;猜想2:混合比例會影響混合液的凝固
點。他取完全相同的兩杯水,分別摻入不同量酒精,充分混合后,放入冰箱冷凍室。用溫度計正確測量
其溫度值,每隔兩分鐘讀取一次數據,記入表格。畫出兩種混合液,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2所
Zj\O
(1)某時刻,其中一支溫度計示數如圖1,其讀數為°C;
(2)當兩種混合液的溫度都是-7℃時,(選填“甲”或“乙”)圖所對應的混合液處于固態;
(3)若甲圖對應混合液所摻酒精少,乙圖對應混合液所摻酒精多,我們可以初步判斷,一定質量的水中,
所摻酒精越多,其混合液的凝固點(選填“不變”或“越高”或“越低”)。
8.(2023?湘潭)用如圖1所示實驗裝置,探究室溫下冰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
(1)將冰打碎后放入燒杯,溫度計插入碎冰中。圖2中溫度計示數為ro
(2)由實驗數據繪制成圖3所示圖像,可知,AB段該物質是態,BC段(選填“需
要”或“不需”)吸熱;由實驗可知,冰屬于(選填“晶體”或“非晶體”)。
(3)研究表明晶體的熔點與壓強有關,壓強越大,晶體的熔點越低,如圖4,在溫度較低的環境中,將
拴有重物的細金屬絲掛在冰塊上,金屬絲下方與冰接觸處的壓強(選填“增大”或“減小”),
從而使冰的熔點(選填“升高”或“降低”)了,金屬絲下方的冰塊熔化,熔化而成的水又很
快凝固,金屬絲穿冰塊而過且不留縫隙。
9.(2023?德州)如圖甲所示,大雪過后路面結冰,環衛工人會在公路上撒鹽,使路面的冰及時融化,確保
了行人和車輛的出行安全。為了弄清其中緣由,小張做了一組關于冰熔化的實驗。
甲乙丙丁
(1)如圖乙,在組裝實驗器材時,應按照(選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順序組
裝。實驗中某時刻溫度計的示數如圖丙所示,則示數是℃。
(2)加熱一段時間后,小張根據記錄的實驗數據在丁圖中繪制了A圖象,由此可知冰是(選
填“晶體”或“非晶體”),其在熔化過程中內能(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3)完成上述實驗后,小張又取了適量淡鹽水制成的碎冰,用相同的熱源再次加熱,得到丁圖中B圖
象。
(4)再次取適量濃度更大一些的鹽水制成的碎冰,用相同的熱源加熱,得到丁圖中C圖象。由以上實
驗可知,加入鹽后冰的熔點將會(選填“升高”、“降低”或“不變”)。
10.(2023?朝陽)如圖甲是探究“冰熔化時溫度變化規律”的實驗裝置。
(1)圖甲器材合理的安裝順序是(選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
(2)圖乙是根據實驗過程中記錄的數據繪制的圖象,可知冰是(選填“晶體”或“非晶體”);
第4分鐘時的內能(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第8分鐘時的內能。
(3)持續加熱,燒杯內的水沸騰后試管里的水(選填"會”或“不會”)沸騰,理由是
11.(2023?錦州)小明同學取a、b兩種粉末各50g,利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固體熔化時溫度的
變化規律”。
(1)根據實驗數據繪制了如圖乙所示的溫度-時間圖像,由圖像可以判斷物質是晶體,第6mi
n時a物質為態,a物質第9min時的內能(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第3min時的內能;
(2)某時刻,溫度計的示數如圖所示,為°C;若a物質在固態時的比熱容為1.0X103J/(kg
?℃),則該物質熔化后,液態時的比熱容為J/(kg?℃)o
12.(2023?安徽)某小組加熱一杯冰水混合物,探究其溫度變化的特點,根據測量數據在圖示坐標紙上描
出了相應的點。
(1)請把圖上的點連接起來,作出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
(2)實驗表明:在冰熔化過程中,冰水混合物的溫度(選填“保持不變”或“不斷上升”)。
13.(2022?攀枝花)小張同學利用如圖甲所示實驗裝置探究海波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實驗中將溫度計
插入試管中,待溫度升至40℃左右,每隔0.5min記錄一次溫度。
(1)圖甲中加熱方式叫水浴法,水浴法加熱的好處是。
(2)圖乙中小張同學關于溫度計讀數的方法不當之處是。
(3)某時刻溫度計示數如圖丙所示,此時海波的溫度是℃。
(4)小張同學繪制出海波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丁所示,由圖像可知,此海波的熔點是
_℃,此溫度與課本中列出的海波熔點略有不同,原因可能是。
14.(2022?鄂爾多斯)圖甲是“探究冰熔化時的溫度變化規律”實驗的裝置。
(1)實驗時所用溫度計是根據液體的性質制成的。
(2)實驗時在試管內加熱的是碎冰而不是冰塊的原因是o
(3)每隔Imin記錄一次溫度及對應的狀態,由收集到的數據作出溫度隨時間的變化規律,如圖乙所示。
分析圖像可知,試管內的冰在熔化過程中,增加導致內能增加。
A.分子動能B.分子勢能C.分子數量
(4)試管內的冰全部熔化后繼續加熱,燒杯內的水沸騰后,試管中的水一直沒有沸騰,原因是
15.(2022?營口)在“探究冰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的實驗中,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
(1)組裝器材時應先固定(選填"A"、"B”或"C”)的位置。為使冰塊均勻受熱,應選用
(選填“大冰塊”或“碎冰”)進行實驗。
(2)實驗過程中某一時刻溫度計的示數如圖乙所示,此時冰的溫度為℃o
(3)圖丙是根據實驗數據繪制的冰熔化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分析圖像可知:第6min,處于一
(選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態;冰熔化時需要吸收熱量,溫度;冰是
(選填“晶體”或“非晶體”);0?4min升溫比8?12min升溫快的原因是?
16.(2022?桂林)如圖甲是小桂”探究海波熔化的特點”的實驗裝置。
?溫度t/Xl
甲乙
(1)小桂安裝器材時應該(選填“由上往下”或“由下往上”)安裝。
(2)圖乙是小桂根據實驗數據繪制的溫度-時間圖像,由圖像可知,海波熔化時溫度保持不變,此溫度
為℃,可以判斷海波是體。
(3)小桂觀察乙圖發現,AB和CD兩段圖像中,溫度升高快慢不同,這是因為物質在不同狀態時的
(選填“密度”或“比熱容”)不同造成的。
17.(2022?荊門)課外興趣小組探究某固體的狀態隨溫度變化的規律。
(1)實驗時需要用到溫度計,關于溫度計的使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溫度計的玻璃泡可以接觸容器壁
B.讀數時可以將溫度計從容器中拿出來再讀
C.讀數時視線要與溫度計中液柱的液面相平
(2)將記錄的數據繪制成如圖所示的溫度隨時間變化圖象,則該物質的熔點是(選填"a”或
“b”),該物質是(選填“晶體”或“非晶體”);
(3)觀察圖象還可以得出,該物質在t2時刻的內能t3時刻的內能(選填“大于”、“等于”或
“小于”)。
18.(2022?阜新)學習小組的同學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探究某種晶體熔化時溫度變化的規律。
甲乙
(1)圖甲中組裝器材的順序是(填“從上至下”或“從下至上”)。
(2)待溫度升高到50℃,每隔Imin記錄一次溫度計的示數,根據記錄的數據得到如圖乙的圖象,則該
晶體的熔點是℃,熔化經歷了min,該物質在固態時的比熱容液態時的
比熱容(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另一小組的同學發現,在晶體熔化過程中撤去酒精燈,晶體還會繼續熔化,原因是水的溫度
—(填“低于”或“高于”)晶體的溫度,可以繼續吸收熱量。
19.(2023?懷化)圖甲是探究晶體海波熔化過程的實驗裝置,圖乙是海波熔化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圖。
由乙圖可知海波熔化時需要(選填“吸熱”或“放熱”)且溫度(選填“升高”
或“保持不變”或“降低”)。BC段對應溫度如圖丙所示,則海波的熔點是°C,可選用
(選填“實驗室溫度計”或“體溫計”)進行測量。
溫度/1
20.(2023?宜昌)冬天下大雪時,小華看到護路工人往路面撒上大量的鹽,他了解到道路結冰會對行車安
全造成危害,撒鹽可以使路面的冰雪熔化。小華不禁產生了疑問,在相同的氣溫下,為什么撒了鹽后的
冰就會熔化呢?
(1)小華回家后進行了探究,他從冰箱里取出一些冰塊,分別放入甲、乙兩個相同的易拉罐中,并在乙
罐中加入適量的鹽,用筷子攪拌一段時間(如圖1)。當兩罐內時,用溫度計分別
測出罐內混合物的溫度(示數如圖2),乙罐中混合物的溫度為,對比甲罐溫度小華得出相
同的氣溫下撒了鹽后的冰會熔化的原因是o
(2)小華還發現,一只罐外壁出現了白霜,而另一只外壁出現的是小水珠,出現白霜的是(選
填“甲”或“乙”)罐。
21.(2023?遼寧)小明在家中發現了爸爸防止血糖過低而食用的葡萄糖粉,想知道它是晶體還是非晶體。
于是將葡萄糖粉末帶到學校的實驗室,組裝如圖所示裝置進行驗證。
(1)器材組裝過程中,a、b、c三個裝置正確安裝順序依次為。實驗過程中使用攪拌棒攪
體。在第5min時,試管中物質處于狀態。
(4)從第7min到第8min,試管中物質分子熱運動劇烈程度(填“加居『'、"不變”或“減弱”)。
22.(2022?遼寧)幫助小明完成“探究固體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的實驗。
(1)小明采用“水浴法”加熱,這樣做的好處是。
(2)小明使用A、B兩支溫度計,分別測量固體和水的溫度。組裝實驗器材時應該(填“由
下而上”或“由上而下”)依次安裝。
(3)實驗時,每隔一段時間記錄一次溫度計的示數。某時刻溫度計B的示數如圖甲所示,為
℃o
(4)圖乙是溫度計A、B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小明觀察時發現,試管內出現液體時A的示數就
不再升高,當固體全部變成液體后溫度再升高。此現象說明固體是(填“晶體”或“非晶體,,)。
(5)to時刻燒杯中的水開始沸騰,分析圖象可知,水沸騰的特點是:吸收熱量,oto時
刻試管中的物質處于態。
23.(2022?沈陽)在探究“冰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的實驗中,小雨所用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
(1)為了使冰受熱均勻,試管中應加入(選填“碎冰塊”或“大冰塊”);
(2)小雨繪制出冰熔化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乙所示,由圖像可知冰是(選填“晶
體”或“非晶體”);
(3)小雨還想利用這套實驗裝置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他先把試管和攪拌棒取出,再把溫度計
插入燒杯的水中。為了縮短給水加熱的時間,燒杯中的水應該(選填“增加”或“減少”)一
些。記錄測量數據后,小雨又繪制出了水沸騰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丙所示;
(4)小雨通過對比圖乙和圖丙,發現冰的熔化過程和水的沸騰過程有著相同的特點:都需要吸收熱量,
溫度都(選填“升高”、“降低”或“不變”)。
24.(2022?黔東南州)在“探究冰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的實驗中,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
(1)實驗時應將(選填:“碎冰”或“整塊冰”)放入圖甲裝置試管中,將試管放入裝有水的
燒杯中加熱的優點是使冰,便于觀察試管中冰的狀態變化。
(2)觀察圖乙,溫度計的示數為°C。
(3)某同學根據記錄的數據繪制了冰熔化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丙所示),由圖像可知:冰屬
于(選填:“晶體”或“非晶體”)。
25.(2022?吉林)圖甲是“探究海波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的實驗裝置。實驗時將裝有海波的試管放到
水中加熱,而不用酒精燈直接給試管加熱,這樣做既可以使海波受熱,又可以使海波的溫度
上升較慢,便于記錄數據。根據實驗數據繪制的圖象如圖乙所示,由圖象可知海波是,第9
min時海波處于(填物質的狀態)。
26.(2022?盤錦)在“探究固體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實驗中:
(1)圖甲中組裝實驗器材正確的是:o(填字母)
(2)加熱一段時間,試管中的物質開始熔化,接下來的操作是:(選填“繼續”或“停止”)
加熱。根據記錄數據繪制了該物質熔化時溫度隨加熱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乙所示。
(3)通過圖象可知:該物質熔化時溫度(選填“升高”“降低”或“不變”)。
(4)分析圖象可知:該物質在(選填“固態”或“液態”)時,吸熱能力強。
27.(2022?大連)小明在探究“某固體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時,所用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
(1)除了實驗裝置中的器材外,還需要的測量工具是o
(2)放置溫度計時,考慮到固體熔化前、后體積的變化,溫度計玻璃泡應該放置在固體顆粒中間略—
(選填“靠上”或“靠下”)的位置。
(3)實驗過程中,小明每隔一段時間記錄一次溫度,觀察到第5min時試管內出現液體,第lOmin時試
管內固體全部變成液體。根據實驗數據在方格紙上描點如圖乙所示,請用筆畫線,將圖象補充完整。
(4)由圖乙中圖象可以判斷出該固體是晶體,依據是。
(5)小剛也用該固體和相同的實驗裝置完成了實驗,他根據數據畫出的圖象如圖丙所示。則小剛實驗中
存在的問題可能是(寫出一條即可)。
28.(2022?襄陽)在完成“探究某種固體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的實驗操作后,根據實驗數據描
繪的物質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所示。由圖象分析可知該物質是(選填“晶體”或“非
晶體”),物質熔化用了mine
29.(2022?遼寧)小明利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探究冰熔化過程中溫度的變化規律。
(1)組裝器材時,先將酒精燈放置在鐵架臺上,接下來調節(填“a”或"b”)的高度。
(2)實驗過程中,某時刻溫度計的示數如圖乙所示,為ro
(3)根據實驗數據,小明繪制出了被測物質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丙所示。
①冰熔化過程共用了min,第3min時的內能(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第2
min時的內能。
②分析圖象可知,冰熔化的過程中吸收熱量,溫度。
(4)冰全部熔化后,繼續加熱直到杯內水持續沸騰,試管中的水(填“會”或“不會”)沸騰。
實驗01探究固體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
基礎考點梳理
1.實驗目的:通過實驗探究,知道晶體在熔化過程中溫度和狀態變化的變化有什么特點。
2.實驗器材:晶體(海波或者水)、鐵架臺、酒精燈、石棉網、燒杯、試管、溫度計、攪拌器、停表
(1)鐵架臺:用于組裝實驗。
(2)酒精燈:用于加熱。
(3)石棉網:使燒杯受熱均勻。
(4)試管:取物品。
(5)燒杯:乘裝需要加熱的物品。
(6)溫度計:測量溫度。
(7)攪拌器:用于攪拌,使液體受熱均勻。
(8)停表:用于測量時間。
3.實驗前器材組裝:在組裝實驗器材時,應按照自下而上的順序組裝。
4.實驗步驟
步驟①在小試管中放入了少量的晶體物質海波,將攪拌器和溫度計的玻璃泡插入試管里的海波粉中,溫度
計的玻璃泡不要接觸試管壁和底,要埋在海波粉中;(試管中晶體粉末不宜過多,只要全部熔化后仍能浸沒
溫度計測溫泡即可)。
步驟②在大燒杯中注入足量的溫水(35~40℃之間),把試管放在大燒杯的水中,將燒杯放在鐵架臺的石棉網
上,用酒精燈加熱。
步驟③用攪拌器不停地攪動海波,當海波溫度升到40℃時,每隔1分鐘記錄一次海波的溫度,并觀察海
波的狀態;(等各組的熔化過程完成后繼續加熱幾分鐘,然后撤去酒精燈和熱水)。
步驟④最后根據記錄的數據在坐標紙上畫出海波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線。
5.實驗結論
海波開始熔化時的溫度是48℃;海波在熔化過程中,繼續加熱,溫度保持不變;海波全部熔化
為液體時,繼續加熱,溫度變高。
6.實驗補充
(1)熔化定義:物體從固態變成液態叫熔化。
(2)晶體:有固定熔化溫度(熔點)的物體。比如:海波、冰、石英水晶、食鹽、明磯、奈、各種金屬。
(3)晶體熔化時特點:固液共存,吸收熱量,溫度不變。
(4)熔點:晶體熔化時的溫度。
※晶體熔化條件:①達到熔點。②繼續吸熱。
(5)非晶體:沒有固定熔化溫度(熔點)的物體。比如:松香、石蠟玻璃、瀝青、蜂蠟。
(6)非晶體熔化時特點:吸收熱量,先變軟變稀,最后變為液態溫度不斷上升,熔化過程中溫度不斷升高。
(7)凝固定義:物質從液態變成固態叫凝固。
(8)晶體凝固時特點:固液共存,放出熱量,溫度不變。
(9)凝固點:晶體熔化時的溫度。
※晶體凝固條件:①達到凝固點。②繼續放熱。
※同種物質的熔點凝固點相同。
(10)非晶體凝固時特點:放熱,逐漸變稠、變黏、變硬、最后成固體,溫度不斷降低。
7.常考實驗問題如圖(以海波舉例)
1、某時刻海波的溫度如圖甲所示為45℃;
2、海波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乙所示,由圖象可知,該物質屬于晶體(選填“晶體”或“非
晶體”),海波在熔化過程中持續吸熱,溫度不變(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3、水浴加熱主要目的是使海波(或者其他晶體)受熱均勻;
4、在第3分鐘時(熔化或者凝固時),試管內的物質處于固液共存態(選填“固態”、“液態”或“固
液共存態”);
5、海波熔化過程經歷了2min;
6、海波熔化過程中吸收熱量,其內能增大,溫度不變。
精選真題匯編
1.(2022?婁底)圖甲是觀察物質熔化和凝固現象的實驗裝置,圖乙是根據實驗數據繪制的溫度隨時間變化
圖象。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安裝圖甲所示的器材時,應按ABC的先后順序進行安裝
B.實驗中,需要觀察試管內物質的狀態,并記錄溫度和加熱時間
C.由圖乙可知,該物質的熔點為90℃
D.該物質屬于非晶體
【答案】B
【解答】解:A、需要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組裝儀器的順序為自下而上,故A錯誤;
B、實驗中,需要觀察試管內物質的狀態,記錄溫度和加熱時間,故B正確;
CD、由圖像可知,該物質從第lOmin?20min之間一直吸收熱量,溫度不變,所以該物質的熔點(凝固
點)是80℃,故該物質是晶體,故CD錯誤。
故選B。
2.(2023?無錫)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冰的熔化特點,將裝有適量碎冰的試管置于燒杯內的溫水中,冰
吸收熱量,溫度升高。當冰開始熔化時,溫度計的示數如圖所示為0℃,冰在熔化過程中溫度
計的示數不變,由此可知,冰屬于晶體。
【答案】吸收;0;不變。
【解答】解:將裝有適量碎冰的試管置于燒杯內的溫水中,燒杯內水的溫度高于冰的溫度,冰會吸收熱
量,溫度升高;
由圖可知,溫度計示數剛好在。刻度線處,示數為0℃;
在熔化過程中溫度計的示數不變,由此可知,冰屬于晶體,符合晶體熔化特點。
故答案為:吸收;0;不變。
3.(2023?荊州)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探究某物質的熔化規律。
甲乙丙
(1)組裝器材時,應先固定C(選填“A"、"B”或"C”);
(2)下列措施不能使物質受熱均勻的是C;
A.加熱過程中不斷攪拌
B.通過水給試管加熱
C.溫度計的玻璃泡完全浸沒在物質中
(3)加熱到某一時刻溫度計示數如圖乙所示,其溫度為38℃:
(4)根據實驗數據繪出該物質的溫度一時間圖像如圖丙所示,該物質是晶體(選填“晶體”或“非
晶體”
(5)另一小組同學用相同物質進行實驗,繪制出的溫度一時間圖像中沒有出現明顯的水平段,原因可能
是加熱時間不夠長,溫度未達到熔點。(寫出一種即可)
【答案】(1)C;(2)C;(3)38;(4)晶體;(5)加熱時間不夠長,溫度未達到熔點。
【解答】解:(1)由于要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所以需先根據酒精燈外焰的高度固定C;
(2)實驗時,為了使物質均勻受熱,可以對物質不斷進行攪拌,使用水浴加熱法,而C中的操作是溫
度計使用的常規操作,目的是準確測量物質的溫度,故選C;
(3)由圖乙可知,溫度計的示數從下往上逐漸變大,則液柱最高處在0℃以上,最小刻度為:TC,故此
時讀數為38℃;
(4)由丙圖可知,物質熔化時有一段溫度保持不變的過程,故屬于晶體;
(5)另一小組同學用相同物質進行實驗,繪制出的溫度一時間圖像中沒有出現明顯的水平段,原因可能
是加熱時間不夠長,溫度未達到熔點。
故答案為:(1)C;(2)C;(3)38;(4)晶體;(5)加熱時間不夠長,溫度未達到熔點。
4.(2023?武漢)某實驗小組用兩套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分別研究海波和石蠟的熔化過程。
(1)如圖乙所示,溫度計顯示的是石蠟在某時刻的溫度,它的示數是36℃o
(2)海波熔化過程中不斷吸收(填“放出”或“吸收”)熱量,溫度不變(填“升高”、”不
變”或“降低”)。
(3)兩支試管中分別盛有海波和石蠟,當兩者全部熔化后,該實驗小組繼續研究海波和石蠟的凝固過程。
將兩支試管從燒杯中取出,靜置于空氣中自然冷卻,每隔2min同時記錄一次溫度,根據記錄數據在同一
個圖象中畫出它們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如圖丙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B(填標號)。
A.石蠟的凝固點為48℃
B.實驗室內環境溫度為20℃
C.0~15min內的任一時刻,石蠟和海波的溫度都不可能相同
【答案】(1)36;(2)吸收;不變;(3)B。
【解答】解:(1)由圖乙可知,溫度計的分度值是1℃,此時的溫度是36℃;
(2)海波是晶體,熔化過程中不斷吸收熱量,溫度不變;
(3)A、石蠟是非晶體,沒有凝固點,故A錯誤;
B、由圖丙可知,實驗室內環境溫度為20℃,故B正確;
C、由圖丙可知,5min時,石蠟和海波的溫度相同,故C錯誤。
故選:Bo
故答案為:(1)36;(2)吸收;不變;(3)Bo
5.(2022?聊城)圖甲是某小組“探究海波熔化時溫度變化規律”的實驗裝置,每隔Imin記錄一次溫度值。
實驗數據記錄如表:
時間/min01234567891011
海波的溫度/℃4044464848484848485053
(1)實驗中需要的測量工具是溫度計和秒表
(2)在Imin時,溫度計的示數如圖乙所示,此時的溫度為42℃。
(3)由記錄的實驗數據可知海波是晶體(選填“晶體”或“非晶體”)。
(4)由實驗知,海波熔化需要的條件是:①溫度到達熔點;②繼續吸收熱量。
(5)另一小組在利用相同的器材進行這一實驗時,觀察到海波熔化過程中溫度計示數緩慢上升。產生這
一現象的原因可能是C(填字母)。
A.燒杯中的水少
B.對試管內的海波不斷攪拌
C.溫度計的玻璃泡碰到了試管壁
D.海波熔化過程中吸熱,溫度升高
【答案】(1)秒表;(2)42;(3)晶體;(4)溫度到達熔點;(5)C,
【解答】解:
(1)要完成該探究實驗,需要用溫度計測量溫度,秒表測量時間,故除了圖中所示的器材外,還需要的
測量工具是秒表;
(2)乙圖中溫度計的分度值為1℃,示數為42℃;
(3)由實驗數據可知,海波從第4到第9分鐘溫度保持48℃不變,所以海波是晶體,其熔點為48℃;
(4)由實驗數據可知,海波在熔化過程中,吸熱在溫度到了48℃才熔化,因此海波熔化需要的條件是:
①溫度到達熔點;②繼續吸收熱量;
(5)A、該物質是晶體,熔化過程中溫度不變,燒杯中的水過少,溫度計的玻璃泡不會碰到了試管壁,
不會影響溫度計示數,故A錯誤;
B、熔化過程中,對試管內物質不斷攪拌,可使物質受熱均勻,溫度計示數不變,故B錯誤;
C、溫度計的玻璃泡碰到了試管壁,相當于直接測量燒杯中水的溫度,溫度計示數應會上升,故C正確;
D、海波為晶體,熔化過程中吸熱,溫度不變,故D錯誤,故選:Co
故答案為:(1)秒表;(2)42;(3)晶體;(4)溫度到達熔點;(5)Co
6.(2022?綏化)圖甲是用海波和石蠟“探究固體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的實驗裝置。
(1)組裝器材時,應先固定圖甲中的Co(選填“A”“B”或“C”)
(2)開始實驗后,某一時刻溫度計的示數如圖甲所示,溫度為38℃o
(3)根據實驗數據繪制的兩種物質熔化時溫度隨時間變化圖象如圖乙所示,由圖象可知石蠟是非晶
由(選填“晶體”或“非晶體”),海波熔化持續了6min。
(4)由實驗可得到晶體熔化特點:繼續吸熱,溫度不變。
(5)由實驗可知,晶體的溫度是熔點時,可能處于ABC態。
A.固
B.液
C.固液共存
【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
【解答】解:(1)由于要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所以需先根據酒精燈固定C的高度;
(2)溫度計的分度值是:TC,所以其溫度為38℃;
(3)由乙圖可知,石蠟在熔化過程中溫度不斷升高,故石蠟是非晶體;
海波熔化過程持續了6min;
(4)由實驗可得到晶體熔化特點是繼續吸熱,溫度不變。
(5)同種晶體的熔點等于凝固點,晶體在熔點或凝固點時,物質可能是固態,可能是液態,可能是固液
共存,故選:ABCo
故答案為:(1)C;(2)38;(3)非晶體;6;(4)繼續吸熱,溫度不變;(5)ABC。
7.(2022?呼和浩特)長虹同學了解物態變化后,發現水的凝固點是0℃,酒精的凝固點是-117℃,于是作
如下猜想,猜想1:水和酒精混合,混合液的凝固點會低于0℃;猜想2:混合比例會影響混合液的凝固
點。他取完全相同的兩杯水,分別摻入不同量酒精,充分混合后,放入冰箱冷凍室。用溫度計正確測量
其溫度值,每隔兩分鐘讀取一次數據,記入表格。畫出兩種混合液,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2所
zj\O
(1)某時刻,其中一支溫度計示數如圖1,其讀數為-6℃;
(2)當兩種混合液的溫度都是-7℃時,甲(選填“甲”或“乙”)圖所對應的混合液處于固態;
(3)若甲圖對應混合液所摻酒精少,乙圖對應混合液所摻酒精多,我們可以初步判斷,一定質量的水中,
所摻酒精越多,其混合液的凝固點越低(選填“不變”或“越高”或“越低”)。
【答案】⑴-6;(2)甲;(3)越低。
【解答】解:(1)由圖1可知,溫度計的分度值為1℃,液柱的上表面與溫度計的0刻度線下的第6條
刻度線對齊,則讀數為-6℃;
(2)由圖2可知,甲物質的凝固點為-5℃,當其溫度為-7℃時,物質全部凝固,所以甲物質處于固態;
乙物質的凝固點為-8℃,當其溫度為-7℃時,乙物質還沒有凝固,所以處于液態;
(3)在圖2中,若甲圖對應混合液所摻酒精少,其凝固點為-5℃;乙圖對應混合液所摻酒精多,其凝
固點為-8℃,所以我們可以初步判斷,一定質量的水中,所摻酒精越多,其混合液的凝固點越低。
故答案為:(1)-6;(2)甲;(3)越低。
8.(2023?湘潭)用如圖1所示實驗裝置,探究室溫下冰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
(1)將冰打碎后放入燒杯,溫度計插入碎冰中。圖2中溫度計示數為-3℃o
(2)由實驗數據繪制成圖3所示圖像,可知,AB段該物質是固態,BC段需要(選填“需
要”或“不需”)吸熱;由實驗可知,冰屬于晶體(選填“晶體”或“非晶體”)。
(3)研究表明晶體的熔點與壓強有關,壓強越大,晶體的熔點越低,如圖4,在溫度較低的環境中,將
拴有重物的細金屬絲掛在冰塊上,金屬絲下方與冰接觸處的壓強增大(選填“增大”或“減小”),
從而使冰的熔點降低(選填“升高”或“降低”)了,金屬絲下方的冰塊熔化,熔化而成的水又很
快凝固,金屬絲穿冰塊而過且不留縫隙。
【答案】(1)-3;(2)固;需要;晶體;(3)增大;降低。
【解答】解:(1)由圖2可知,溫度計的最小刻度值是1°C,且液柱在零刻度線下方,因此該溫度計的
示數是-3℃;
(2)由圖3可知,冰在熔化過程中溫度保持0℃不變,符合晶體的熔化特點,所以冰是晶體;晶體熔化
需要不斷吸收熱量,在AB段物質處于固體狀態,在BC段物質的溫度保持0℃不變,此時吸熱,物質正
在熔化;
(3)使用細金屬絲,在壓力一定時,可以通過減小受力面積的方法來增大壓強;懸掛重物是在受力面積
一定時,可以通過增大壓力來增大壓強;
因此使用細金屬絲和懸掛重物的目的都是增大(鋼絲對冰塊的)壓強,增大壓強可以降低冰的熔點。
故答案為:(1)-3;(2)固;需要;晶體;(3)增大;降低。
9.(2023?德州)如圖甲所示,大雪過后路面結冰,環衛工人會在公路上撒鹽,使路面的冰及時融化,確保
了行人和車輛的出行安全。為了弄清其中緣由,小張做了一組關于冰熔化的實驗。
甲乙丙丁
(1)如圖乙,在組裝實驗器材時,應按照自下而上(選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順序組
裝。實驗中某時刻溫度計的示數如圖丙所示,則示數是-3℃,
(2)加熱一段時間后,小張根據記錄的實驗數據在丁圖中繪制了A圖象,由此可知冰是晶體(選
填“晶體”或“非晶體”),其在熔化過程中內能增大(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3)完成上述實驗后,小張又取了適量淡鹽水制成的碎冰,用相同的熱源再次加熱,得到丁圖中B圖
象。
(4)再次取適量濃度更大一些的鹽水制成的碎冰,用相同的熱源加熱,得到丁圖中C圖象。由以上實
驗可知,加入鹽后冰的熔點將會降低(選填“升高”、“降低”或“不變”)。
【答案】(1)自下而上;-3;(2)晶體;增大;(4)降低。
【解答】解:(1)酒精燈需用外焰加熱,所以要放好酒精燈,再固定鐵圈的高度;而溫度計的玻璃泡要
全部浸沒到液體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壁和容器底,則應先放好燒杯后,再調節溫度計的高度,所以組裝
實驗器材時,應按照自下而上的順序;圖丙中溫度計的分度值為:TC,則溫度計的示數為-3℃;
(2)由圖象可知,冰有固定的熔化溫度,故冰為晶體;熔化過程中吸收熱量,但溫度保持不變,內能增
大;
(3)分析圖丁可知,加入食鹽后冰的熔點將會降低。
故答案為:(1)自下而上;-3;(2)晶體;增大;(4)降低。
10.(2023?朝陽)如圖甲是探究“冰熔化時溫度變化規律”的實驗裝置。
(1)圖甲器材合理的安裝順序是自下而上(選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
(2)圖乙是根據實驗過程中記錄的數據繪制的圖象,可知冰是晶體(選填“晶體”或“非晶體”):
第4分鐘時的內能小于(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第8分鐘時的內能。
(3)持續加熱,燒杯內的水沸騰后試管里的水不會(選填“會”或“不會”)沸騰,理由是燒
杯中的水沸騰后,溫度不再升高,試管中的水溫能達到沸騰的溫度,但不能繼續吸熱,所以不會沸騰。
【答案】(1)自下而上;(2)晶體;小于;(3)不會;燒杯中的水沸騰后,溫度不再升高,試管中的水
溫能達到沸騰的溫度,但不能繼續吸熱,所以不會沸騰。
【解答】解:(1)酒精燈加熱時用外焰加熱,要先放酒精燈,根據外焰的高度確定石棉網的高度,再放
燒杯,確定試管的高度,最后放入溫度計,根據自下而上的順序安裝;
(2)由圖像知冰有固定的熔點,所以說冰是晶體;
由圖乙可知,隨著時間的增長,物體吸熱越多,內能越大,故在4分鐘時具有的內能小于在8分鐘時的
內能;
(3)燒杯中的水沸騰后,溫度不再升高,試管中的水溫能達到沸騰的溫度,但不能繼續吸熱,所以不會
沸騰。
故答案為:(1)自下而上;(2)晶體;小于;(3)不會;燒杯中的水沸騰后,溫度不再升高,試管中的
水溫能達到沸騰的溫度,但不能繼續吸熱,所以不會沸騰。
11.(2023?錦州)小明同學取a、b兩種粉末各50g,利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固體熔化時溫度的
變化規律”。
(1)根據實驗數據繪制了如圖乙所示的溫度-時間圖像,由圖像可以判斷a物質是晶體,第6min
時a物質為固液共存態,a物質第9min時的內能大于(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第3min時的內能;
(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化工儀表入職試題及答案
- 急性心衰考核試題及答案
- 探討紡織品產業鏈各環節的質量控制試題及答案
- 神華歷年實操試題及答案
- 探索紡織品復合材料的應用試題及答案
- 2024國際商業美術設計師的風險應對策略試題及答案
- 幼兒文學考試題及答案
- 服裝設計的市場需求分析試題及答案
- 2024年廣告設計師考試品牌策略試題及答案
- 2024年商業設計師考試的真題解讀試題及答案
- 運動素質知到課后答案智慧樹章節測試答案2025年春浙江大學
- 租房合同范本下載(可直接打印)
- 2024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學業水平等級性考試化學試卷(含答案)
- 2023年住院醫師考試-康復醫學住院醫師考試題庫(含答案)
- 高中音樂鑒賞 《黃河大合唱》
- GB/T 29049-2012整樘門垂直荷載試驗
- 2022年貴州貴陽市中考英語真題
- FZ/T 32001-2018亞麻紗
- 《大數據環境下的網絡安全問題探討(論文)8000字》
- 粵教科技版科學六年級下冊第14課《生物生存的環境》教學課件
- 高考語文作文素材:《典籍里的中國》課件33張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