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浙江中考物理專項復習:聲現象(含解析)_第1頁
2025年浙江中考物理專項復習:聲現象(含解析)_第2頁
2025年浙江中考物理專項復習:聲現象(含解析)_第3頁
2025年浙江中考物理專項復習:聲現象(含解析)_第4頁
2025年浙江中考物理專項復習:聲現象(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中考物理查漏補缺專題復習(浙江專用)

01聲現象

一'單選題

1.2023年11月30日,深圳市“無噪新潮舞”靜音廣場舞推廣活動第八場在南山區開展。現場舞者一

人一副耳機,所有耳機都能同步接收到同一首歌,他們像往常一樣翩翩起舞,現場卻沒有大分貝的

音樂聲,受到舞團成員和圍觀群眾一致好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藍牙耳機中的發聲部件沒有振動

B.藍牙耳機發出超聲波,故圍觀群眾聽不到歌曲聲

C.舞者佩戴的藍牙耳機發出聲音的強弱等級約為120dB

D.此活動的優點是在聲源處減弱擾民噪聲

2.下列關于聲音的描述正確的是()

A.振動停止,聲音就消失

B.聲音傳播的速度為340m/s

C.優美的音樂聲一定不會成為噪聲

D.郵電局的長途電話亭大都是用玻璃制造的,隔音效果好,這主要是因為玻璃能較好的反射聲

3.物理課上,老師用力吹一根較長的塑料吸管的同時,用剪刀一小段一小段地剪短吸管,如圖所

示,同學們聽到的聲音()

A.音色不變

B.音調變了

C.是老師的聲帶振動產生的

D.后排同學聽到的與前排同學聽到的相同

4.地震來臨前,許多動物都有異常反應,其原因可能是()

A.這些動物反應靈敏B.這些動物能觀察到地面的振動

C.這些動物能聽到超聲D.這些動物能聽到次聲

5.如題圖所示的賈湖骨笛是中國考古發現的最早的樂器,其由鳥類尺骨制成,骨笛上有多個氣孔。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骨笛發聲是由于骨的振動產生的

B.吹奏時要按壓不同的氣孔,主要是改變音調

C.骨笛聲在不同的介質中傳播速度是一樣的

D.用力吹奏骨笛,骨笛音色會發生改變

6.有關聲現象,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圖①是探究聲音產生原因的實驗,該實驗用到了理想實驗法

B.圖②中,用相同力度吹瓶子,從左往右音調逐漸降低

C.圖③中,甲、乙兩幅波形圖均為樂音的波形圖,音調最高的是乙,響度最小的是甲

D,圖④是探究聲音傳播條件的實驗,隨著空氣抽出,聽到聲音的音調不變,響度減小

7.小紅在學校文化藝術節中用古琴彈奏名曲《茉莉花》,琴聲宛轉悠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琴聲是由空氣柱振動產生的

B.琴聲是通過空氣傳播到觀眾處的

C.琴聲的音調與振幅有關

D.琴聲此時屬于噪聲

8.【從生活走向物理】小明假期從江門站乘坐復興號高鐵外出旅游,從江門站往南行駛幾分鐘,小

明看到一道泛著金屬光澤的藍灰色拱形長廊覆蓋在鐵路上,如圖所示,他了解到這是為了讓近在800

米外“小鳥天堂”不聞車聲,讓小鳥不受列車運行的干擾,這在噪聲控制中屬于()

A.在產生處減弱噪聲B.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

C.在接收處減弱噪聲D.以上三種方式都用到了

9.如圖所示的實驗中,用不同的力敲響音叉,將叉股接觸懸掛的小球,都能看到小球被彈開。關于

該實驗,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該實驗說明發聲的音叉在振動

B.聲音通過空氣傳到人的耳朵里

C.敲音叉的力越大,聲音的響度越大

D.敲音叉的力越大,聲音的音調越高

二'填空題

10.演奏者敲擊編鐘,悠長的聲音是由編鐘產生的,編鐘振幅越大,(填“音

調”“響度”或“音色”)越大;倒車雷達是利用(填“超聲波”“次聲波”或“電磁波”)來工作

的.

11.夏天,教室外蟬(知了)的叫聲讓上課的同學們心煩意亂,蟬聲是靠蟬腹部下方一層薄薄的發

音膜引起的;為了不影響聽課,窗邊的同學關上了窗戶,這是通過的方式減弱

噪聲;為了讓同學們聽得更清楚,老師也提高了講課的嗓門聲,增大了聲音的(選填“音

調"、"響度'或“音色”)。

12.圖甲所示的雙層真空玻璃能顯著減弱噪聲,這是因為;通過乙圖中的波形圖

判斷,A、B、C三列聲波中頻率相同的是o

13.如圖甲所示,用懸掛著的乒乓球接觸正在發聲的音叉,乒乓球會多次被彈開,這個實驗說明一

切發聲的物體都在,這種研究物理的方法叫(選填“控制變量法”或“轉換

法”)o圖乙為甲、乙兩個音叉振動產生的聲音在示波器上的波形圖,由圖可知它們的不

同。(填“音調”或“響度,或“音色”)

14.如圖所示,用小錘敲響右邊的音叉,左邊的音叉也會發聲;可以傳聲,且

聲音能傳遞O

15.(1)如圖所示,將一把長鋼尺壓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撥動其伸出桌外的一端,聽

它振動發出的聲音,觀察振動的情況;

(2)輕撥與重撥,鋼尺發出聲音的不同;改變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用同樣的力撥動

鋼尺,則鋼尺發出聲音的不同。

(3)當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很大時,盡管用非常大的力撥動鋼尺,也聽不到聲音,其原因

是__________________

16.在醫學上,利用超聲波能診斷病情,說明聲波能傳遞;利用超聲波能粉碎人體內的結

石,說明超聲波能傳遞。現代社會,很多中老年人喜歡跳廣場舞鍛煉身體,如圖所示,是

某廣場旁邊用來提醒人們控制音箱發出聲音的分貝儀顯示屏,以便在處減弱噪

聲,避免影響人們正常的生活和休息。

17.電閃雷鳴時,我們總是先看到閃電后聽到雷聲,說明光速比聲速(選填“大”或“小”)。

真空中的光速為m/s,為實現我國的探月計劃,科學家向月球發射的激光到達月球并返回

約需2.6s,則地球和月球之間的距離是m?

18.眼鏡店里的超聲波清洗機則是利用了聲音可以傳遞來清洗眼鏡上的污垢,醫生通過聽

診器判斷病人是否生病,說明聲音可以傳遞O

三'實驗探究題

19.小明在探究音調和響度與什么因素有關時,做了下列實驗。

(1)如圖所示,用硬紙片在鋼鋸齒上滑動,滑動速度越大,硬紙片振動的頻率越(選填

“快”或“慢”),發出聲音的音調越(選填"高”或"低”),這說明音調是由決定的;

(2)如圖所示、用一只手將鋸條壓在桌沿上,用另一只手輕撥鋸條一端,聽其響度;保持鋸條伸

出桌面的長度不變,加大撥尺力度,這些為了說明響度與有關。其中“保持鋸條伸出桌面的

長度不變”是為了保持聲音的(選填“音調”“響度”或“音色”)不變。

20.在學習吉他演奏的過程中,小華發現琴弦發出聲音的音調高低是受各種因素影響的,他決定對

此進行研究。經過和同學們討論,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發出聲音的音調高低,可能與琴弦的橫截面積有關

猜想二:琴弦發出聲音的音調高低,可能與琴弦的長短有關。

猜想三:琴弦發出聲音的音調高低,可能與琴弦的材料有關。

為了驗證上述猜想是否正確,找到了下表所列9種規格的琴弦進行實驗。

(1)為了驗證猜想一,應選用編號為A、B、的琴弦進行實驗;

(2)選擇E作為其中一根琴弦驗證猜想三,則E琴弦的長度應為cm;

(3)選用編號為A、D、F的琴弦進行實驗時,A的音調最高,其次為D,F的音調最低,則可

以得出的結論是;

(4)本實驗用到的物理研究方法與下列哪個實驗相同

A.研究聲音產生的實驗中,將正在發聲的音叉靠近平靜的水面,觀察水花是否濺起。

B.研究聲音傳播需要介質時,抽出玻璃罩內的空氣,聽聲音的變化,得出真空不能傳聲的結論。

C.研究材料的隔聲性能時,要用同一聲源。

編號材料長度(cm)橫截面積(mm?)

A銅600.76

B銅600.89

C銅601.02

D銅800.76

E銅1.02

F銅1000.76

G鋼801.02

H尼龍801.02

四'計算題

21.某地區鐵路鋼軌每根長12.5m,坐在勻速行駛的火車上的小敏同學從聽到第一次火車車輪與鋼軌

接頭處的撞擊聲開始,在40s內聽到了撞擊聲129次,試求:

(1)火車行駛的速度是多少?

(2)若火車在行進途中要經過一山洞,在距離山洞1330m的地方鳴笛,問多久以后列車駕駛員

會聽到回聲?(聲音在空氣中的速度為340m/s)

22.一輛汽車向山崖開去,在離山崖710m時司機按了一下喇叭,經過了4s鐘他聽到了回聲,求;

(1)當司機聽到回聲時離山崖多遠?(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340m/s)

(2)汽車的速度為多少?

答案解析部分

1.D

A.藍牙耳機中的發聲部件需要振動才能產生聲音,故A錯誤;

B.超聲波人耳無法聽到,藍牙耳機發出聲音人能聽到,所以聲音不是超聲波,周圍群眾聽不到是因

為耳機減弱了聲音傳播到空氣中,故B錯誤;

C.因為超過90dB會損壞聽力,所以藍牙耳機發出聲音的強度不可能為120dB,故C錯誤;

D.耳機可以在聲源處減弱噪聲,故D正確。

故選D。

1、聲音產生是由物體振動產生,通過介質(固體、液體、氣體)中傳播,不能在真空中傳播;

2、聲音的特點:不同材料決定音色不同;振幅決定響度;振動頻率決定音頻;振動頻率決定音頻,

頻率越高,音調越高,頻率越低,音調越低;聲音的響度與聲源振動的幅度有關,振動幅度越大,

響度越大.

3、減弱噪音的途徑有:聲源處(摩托車裝消聲器)、傳播中(建隔音墻)、人耳處(戴耳罩)。

2.D

3.B

4.D

5.B

A.骨笛發聲是由骨笛空氣柱的振動產生的,故A錯誤;

B.按壓骨笛上不同的孔,可以改變振動部分空氣柱的長度,從而可以改變聲音的頻率,進而改變發

出笛聲的音調,故B正確;

C.一般情況下,骨笛聲在不同的介質中傳播速度是不一樣的,故C錯誤;

D.用力吹奏骨笛,由于發聲體的材料不變,因此音色會保持不變,故D錯誤。

故選Bo

A.聲音由物體振動產生;

B.音調表示聲音的高低,由發聲體的頻率決定;

C.聲音在不同介質中傳播速度不變;

D.音色由發聲體的特點判斷。

6.D

7.B

8.B

9.D

A.發聲的音叉彈開小球,說明發聲的音叉在振動,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

B.人聽到聲音,是通過空氣傳到人的耳朵里的,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

CD.敲音叉的力越大,聲音的振幅越大,聲音的響度越大,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故D錯誤,符

合題意。

故選D。

發聲的物體在振動;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物體的振幅越大,響度越大。

10.振動;響度;超聲波

(1)演奏者敲擊編鐘,悠長的聲音是由編鐘振動生的;

(2)編鐘振幅越大,響度越大;

(3)倒車雷達是利用超聲波來工作的。

(1)根據聲音產生的知識解答;

(2)聲音的大小叫響度,與振幅大小有關;

(3)超聲波的頻率高,方向性好,據此分析解答。

11.振動;隔聲;響度

蟬聲是靠蟬腹部下方一層薄薄的發音膜振動引起的。窗邊的同學關上了窗戶,這是通過隔聲的方式

減弱噪聲的。老師提高了講課的嗓門聲,增大了聲音的響度。

聲音是物體振動產生的,阻止聲音的傳播是在傳播途徑中減弱噪聲;聲音的大小指響度不同。

12.真空不能傳聲;A、B

13.振動;轉換法;響度

14.振動;空氣;能量

用小錘敲響右邊的音叉,音叉會振動發生;空氣會把聲音傳遞到左邊,故左邊的音叉也會發聲;聲

音能傳遞能量。

故答案為:振動;空氣;能量

聲音是物體的振動產生的,聲音的傳遞需要介質,空氣能傳聲,聲音能傳遞信息、,也能傳遞能量

15.鋼尺伸出桌面部分;響度;音調;聲音頻率過低

16.信息;能量;響度;聲源

17.大;3xl08;3.9X108

18.能量;信息

19.快;IWJ;頻率;振幅;音調

20.(1)C

(2)80

(3)在材料、橫截面積相同,長度不同的琴弦,琴弦越短,音調越高。

(4)C

(1)猜想琴弦發出聲音的音調高低,可能與琴弦的材料、琴弦的長短、琴弦的橫截面積有關,為了

驗證猜想一,即琴弦發出聲音的音調高低,可能與琴弦的橫截面積有關,根據控制變量法,需要選

擇長度、材料相同,橫截面積不同的琴弦,故應選擇A、B、Co

(2)控制變量法是被研究的問題與多個因素有關,研究和某一個因素的關系時,要控制其他因素一

定或不變。為了驗證猜想三,即琴弦發出聲音的音調高低,可能與琴弦的材料有關,根據控制變量

法,需要選擇長度、橫截面積相同,材料不同的琴弦,如果選擇E、G、H,則E的長度應與G、H

相同,即為80cm。

(3)振動頻率的高低跟發聲體的形狀、尺寸和材料有關。一般情況下,發聲體的長度越長,頻率越

低;長度越短;頻率越高。選用編號為A、D、F的琴弦進行實驗時,材料、橫截面積相同,長度不

同的琴弦,探究的是琴弦發出聲音的音調高低,可能與琴弦的長度有關,其A最短,音調最高,其

次為D,F的音調最低,則可以得出的結論是在材料、橫截面積相同,長度不同的琴弦,琴弦越短,

音調越高。

(4)本實驗中有多因素影響音調的高低,實驗中只能改變一個因素,其它因素相同進行探究,這種

方法為控制變量法。

A.研究聲音產生的實驗中,音叉的振動屬于微小振動,肉眼很難直接觀察到,將正在發聲的音叉靠

近平靜的水面,觀察到水花濺起,表明音叉在振動,運用了轉換法。故A不符合題意;

B.研究聲音傳播需要介質時,抽出玻璃罩內的空氣,聽到的聲音變小,通過實驗推理的方法得出真

空不能傳聲的結論。運用了實驗推理法,故B不符合題意;

C.研究材料的隔聲性能時,要用同一聲源,隔聲材料厚度等因素相同。改變材料的種類,屬于控制

變量法,故c符合題意。

故選Co

(1)探究琴弦發出聲音的音調高低與琴弦的橫截面積的關系時,控制琴弦的長度和材料不變;

(2)探究琴弦發出聲音的音調高低與琴弦的材料的關系時,控制橫截面積和長度不變;

(3)根據實驗現象,結合控制變量法分析;

(4)根據控制變量法分析。

(1)為了驗證猜想一,即琴弦發出聲音的音調高低,可能與琴弦的橫截面積有關,根據控制變量

法,需要選擇長度、材料相同,橫截面積不同的琴弦,故應選擇A、B、C?

(2)為了驗證猜想三,即琴弦發出聲音的音調高低,可能與琴弦的材料有關,根據控制變量法,需

要選擇長度、橫截面積相同,材料不同的琴弦,如果選擇E、G、H,則E的長度應與G、H相同,

即為80cmo

(3)選用編號為A、D、F的琴弦進行實驗時,材料、橫截面積相同,長度不同的琴弦,探究的是

琴弦發出聲音的音調高低,可能與琴弦的長度有關,其A最短,音調最高,其次為D,F的音調最

低,則可以得出的結論是在材料、橫截面積相同,長度不同的琴弦,琴弦越短,音調越高。

(4)本實驗中有多因素影響音調的高低,實驗中只能改變一個因素,其它因素相同進行探究,這種

方法為控制變量法。

A.研究聲音產生的實驗中,音叉的振動屬于微小振動,肉眼很難直接觀察到,將正在發聲的音叉靠

近平靜的水面,觀察到水花濺起,表明音叉在振動,運用了轉換法。故A不符合題意;

B.研究聲音傳播需要介質時,抽出玻璃罩內的空氣,聽到的聲音變小,通過實驗推理的方法得出真

空不能傳聲的結論。運用了實驗推理法,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