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滄州市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1月期末考試地理試題(解析版)_第1頁
河北省滄州市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1月期末考試地理試題(解析版)_第2頁
河北省滄州市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1月期末考試地理試題(解析版)_第3頁
河北省滄州市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1月期末考試地理試題(解析版)_第4頁
河北省滄州市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1月期末考試地理試題(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級中學名校試卷PAGEPAGE1河北省滄州市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1月期末試題本試卷滿分100分,考試用時75分鐘。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已的姓名、考生號、考場號、座位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卮鸱沁x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4.本試卷主要考試內容:必修一。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2023年3月24日19時,月球遮擋住了夜空中的金星,從地球上不可見金星,直至月球離開時,金星重新出現。下圖為此時某天文愛好者拍攝到的該天文現象的圖像。完成下面小題。1.發生此次天文現象時,地球、月球和金星的位置關系是() A.地球一月球一金星 B.月球一地球一金星 C.金星一地球一月球 D.地球一金星一月球2.圖中天體共同所屬的最低級別的天體系統是() 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1.A2.C【解析】【1題詳析】結合材料信息可知,發生此次天文現象時月球遮擋住了夜空中的金星,從地球上不可見金星,說明此時地球、月球和金星處于同一條直線上且月球位于地球和金星之間,因此地球、月球和金星的位置關系是地球一月球一金星,A正確,BCD錯誤,故選A?!?題詳析】圖中甲為可觀測宇宙,乙為銀河系,丙為太陽系,丁為地月系。圖中天體為月球和金星,它們共同所屬的最低級別的天體系統是太陽系,C正確,ABD錯誤,故選C。2023年8月16日,廣東省河源恐龍博物館新展出6窩62枚恐龍蛋、3枚獨立恐龍蛋以及8件許氏祿豐龍恐龍骨骼化石。其中,兩枚罕見的白堊紀竊蛋龍胚胎蛋化石尤為珍貴。下圖為竊蛋龍胚胎蛋化石圖。完成下面小題。3.竊蛋龍胚胎蛋所處的地質年代是() A.古生代 B.中生代 C.新生代 D.震旦紀4.竊蛋龍出現之前地球動物進化序列是() A.單細胞動物-多細胞動物-海生無脊椎動物-古老兩棲類-海生脊椎動物 B.多細胞動物-單細胞動物-海生無脊椎動物-海生脊椎動物-古老兩棲類 C.單細胞動物-多細胞動物-海生脊椎動物-海生無脊椎動物-古老兩棲類 D.單細胞動物-多細胞動物-海生無脊椎動物-海生脊椎動物-古老兩棲類5.推測河源地區恐龍生活時期()①氣候溫和濕潤,降水較多②植被茂盛,種類繁多③陸上水域比較遼闊④是形成鐵礦的重要時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3.B4.D5.A【解析】【3題詳析】由材料“白堊紀竊蛋龍胚胎蛋”可知,竊蛋龍胚胎蛋所處的地質年代為中生代白堊紀,震旦紀屬于元古代,B正確,ACD錯誤。故選B?!?題詳析】結合上題可知,竊蛋龍生存于中生代,竊蛋龍出現之前地球上生物演化至依次是單細胞動物一多細胞動物一海生無脊椎動物一海生脊椎動物一古老兩棲類,D正確,ABC錯誤。故選D?!?題詳析】結合所學知識,中生代恐龍大量繁殖,可推測當時河源地區氣候溫暖濕潤,降水較多,植物生長茂盛,種類繁多,陸上水域比較遼闊,為恐龍提供充足的食物來源和棲息環境,①②③正確;太古代是鐵礦形成的重要時代,排除④。綜上所述,A正確,排除BCD。故選A。洞穴上覆的水通過巖溶裂隙管道滲入洞穴內部,在重力作用下,沿著洞穴頂板的基巖或已形成的洞穴次生化學沉積物表面不斷往下流,重漸生成碳酸鈣(如圖)。完成下面小題。6.圖示地貌屬于() A.風蝕地貌 B.丹霞地貌 C.雅丹地貌 D.喀斯特地貌7.形成圖中洞穴頂部和底部凸起部分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A.流水堆積作用 B.流水侵蝕作用 C.風力侵蝕作用 D.風力堆積作用8.隨著時間的推移,圖中P處未來可能形成() A.石芽 B.石柱 C.孤峰 D.石林【答案】6.D7.A8.B【解析】【6題詳析】圖示地貌為溶洞,溶洞內還有碳酸鈣淀積地貌,這些地貌都屬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D正確,ABC錯誤,故選D。【7題詳析】圖中洞穴頂部和底部凸起部分為化學沉積物,是碳酸鈣淀積地貌,由流水堆積(淀積)作用形成,A正確,BCD錯誤,故選A?!?題詳析】隨著時間的推移,圖中P處的堆積物向上不斷生長,最終可能與頂部向下生長的石鐘乳連接,形成石柱,B正確;P處為流水淀積地貌,而石芽、孤峰和石林均為流水溶蝕地貌,P處未來不會形成石芽、孤峰和石林,ACD錯誤。故選B?!抖Y記》中提到,“天氣下降,地氣上騰,天地和同,草木萌動”。每年4—5月的白天,呼倫貝爾草原上的耕地近地面熱氣騰騰,耕地中的細小顆粒物被帶出并形成揚塵,當揚塵到達草地上空后,就很快衰減和消失。完成下面小題。9.呼倫貝爾草原四五月份白天耕地近地面熱氣騰騰的主要原因是() A.太陽輻射強,地面增溫快 B.人類活動頻繁,產生熱量多 C.地下水位高,水汽蒸發強 D.耕地土壤肥沃,釋放熱量多10.耕地的揚塵到達草地上空后,很快衰減和消失的原因是() A.耕地盛行上升氣流 B.草地上盛行下沉氣流 C.耕地地面溫度降低 D.草地上方空氣濕度大11.符合“天氣下降,地氣上騰”現象的是() A. B. C. D.【答案】9.A10.B11.D【解析】【9題詳析】呼倫貝爾草原四五月份白天由于直射點北移,太陽高度相對較大,且晴天多,降水少,太陽輻射強,地面增溫快。因此熱氣騰騰,A正確;呼倫貝爾草原地廣人稀,人類活動產生的熱量少,B錯誤;呼倫貝爾草原位于溫帶大陸性氣候區,降水少,地下水位較低,C錯誤;土壤肥沃并不能釋放大量熱量,D錯誤。故選A?!?0題詳析】相對耕地,草地白天升溫更慢,溫度更低,盛行下沉氣流,因此耕地的揚塵到達草地上空后,受草地下沉氣流影響,抑制了揚塵進一步上升,因此很快衰減和消失,B正確;耕地盛行上升氣流不會導致揚塵到達草地上空后很快衰減和消失,A錯誤;耕地地面溫度降低不利于耕地的揚塵上升,進而揚塵難以到達草地,C錯誤;草地位于溫帶大陸性氣候區,且4-5月晴天多,氣候干燥,上方空氣濕度不大,D錯誤。故選B?!?1題詳析】4-5月的白天,耕地(開墾地)由于植被覆蓋度較低,增溫較快,盛行上升氣流,近地面形成低壓,等壓面下(高壓方向)凹,高空形成高壓,等壓面上(低壓方向)凸;相對耕地,草地白天升溫更慢,溫度更低,盛行下沉氣流,近地面形成高壓,等壓面上凸,高空形成低壓,等壓面下凹;這樣近地面氣流由草地流向耕地(開墾地),高空氣流由耕地(開墾地)流向草地。綜上所述,D正確,ABC錯誤,故選D。海水鹽度是指溶解于海水中的鹽類物質與海水重量之比,通常以每千克海水中所含的克數表示。世界大洋的平均鹽度為35‰。下圖為渤海表層海水等鹽度線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12.圖中a、b、c、d四處,海水鹽度最高的是() A.a B.b C.c D.d13.萊州灣成為渤海海域鹽度最低區域的主導影響因素是() A.降水量 B.蒸發量 C.徑流量 D.溫度14.長蘆鹽場為我國最大的鹽場,古時鹽民引海水入灘涂曬鹽,最可能利用的海水運動形式是() A.潮汐 B.波浪 C.洋流 D.海嘯【答案】12.C13.C14.A【解析】【12題詳析】讀圖可知,a處海水鹽度<29‰,b處海水鹽度介于30‰-31‰之間,c處海水鹽度介于31‰-32‰之間,d處海水鹽度小于30‰。因此海水鹽度最高的是c,C正確,ABD錯誤,故選C?!?3題詳析】讀圖可知,萊州灣位于黃河入???,受入海徑流影響稀釋海水鹽度,成為渤海海域鹽度最低區域,C正確;萊州灣的降水量、蒸發量和溫度雖然也會影響海水鹽度,但不是導致其成為渤海海域鹽度最低區域的主導影響因素,ABD錯誤。故選C?!?4題詳析】潮汐是海水的一種周期性漲落現象,漲潮時,鹽民引海水入灘涂,潮水退去即可曬鹽,A正確;波浪并不穩定,不是鹽民引海水入灘涂曬鹽主要利用的海水運動形式,B錯誤;洋流的流向雖然穩定,但不會導致海水由周期性的漲落,C錯誤;海嘯破壞力極大,不是可能利用的海水運動形式,D錯誤。故選A。安徽省地形自北至南依次為淮北平原區、江淮丘陵區、皖西大別山區、沿江平原區和皖南山區,不同地形表層土壤有機碳含量具有明顯差異,且表層土壤有機碳含量自然土壤大于耕作土壤。下圖示意安徽省降水量與表層土壤有機碳含量(DOC)的關系。完成下面小題。15.據圖推測,安徽省表層土壤有機碳含量與年降水量的關系是() A.呈正相關 B.先呈正相關,后呈負相關 C.呈負相關 D.先呈負相關,后呈正相關16.安徽省表層土壤有機碳含量最低的地形區是() A.淮北平原區 B.江淮丘陵區 C.沿江平原區 D.皖南山區【答案】15.A16.A【解析】【15題詳析】讀圖可知,隨著平均年降水量從800mm增加,DOC(表層土壤有機碳含量)數值也在增大,說明壤有機碳含量與年降水量呈正相關,A正確,排除BCD。故選A。【16題詳析】由上一題分析可知,有機碳含量與年降水量呈正相關。結合“表層土壤有機碳含量自然土壤大于耕作土壤”分析可知,淮北平原區位于安徽北部,降水最少,再加上地形平坦開闊,多為大面積的耕地,自然土壤分布少,故表層土壤有機碳含量最低,A符合題意;往南依次是江淮丘陵區、沿江平原、皖南山區,降水逐漸增多,且自然土壤分布相對較多,表層土壤有機碳含量更多,排除BCD。故選A。二、非選擇題:共52分。17.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北京時間2024年3月23日09時16分,太陽爆發了X1.1級強耀斑(如圖左),并引發日冕物質拋射事件。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及時監測到該現象,準確預報了其后發生的地磁暴,并發布預警信息。3月24日23時至3月25日2時,地球發生特大地磁暴,空間高能帶電粒子沿地球磁力線注入地球兩極,使得部分高層大氣被激發,出現極光現象。圖右示意太陽大氣層結構。(1)指出本次太陽活動發生在圖中的位置。(2)簡述太陽耀斑爆發的特點。(3)簡述本次耀斑爆發對地球產生的影響?!敬鸢浮浚?)耀斑發生在B層;日冕物質拋射(太陽風)發生在C層。(2)面積大,亮度高;爆發時間短;釋放能量巨大。(3)擾亂地球大氣電離層,使地面的無線電短波通信受到影響,甚至會出現短暫的中斷;高能帶電粒子擾動地球磁場,產生“磁暴”現象;當高能帶電粒子流高速沖進兩極地區的高空大氣層時,會產生極光現象。【解析】【小問1詳析】圖中A為光球層,B為色球層,C為日冕層。本次太陽活動有耀斑和日冕物質拋射,其中耀斑發生在色球層即B層;日冕物質拋射(太陽風)發生在日冕層即C層?!拘?詳析】耀斑是色球層上部局部區域突然增亮的斑塊,是太陽活動最激烈的顯示,其面積大,亮度高、爆發時間短、釋放能量巨大?!拘?詳析】在高層大氣,分布有若干個電離層,耀斑爆發時,會擾亂地球大氣電離層,使地面的無線電短波通信受到影響,甚至會出現短暫的中斷;耀斑爆發產生大量高能帶電粒子流,可以擾動地球磁場,產生“磁暴”現象,使指南針不能正確指示方向;當高能帶電粒子流高速沖進兩極地區的高空稀薄的大氣層時,會使大氣發生電離,產生美麗的極光現象。18.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河流、風力、冰川、海浪不斷塑造著地表形態,在這四大動力中,河流的動力作用最強大,作用范圍最廣泛。河流是指降水或由地下涌出地表的水匯集在地面低洼處,在重力作用下,經?;蛑芷谛匝亓魉旧碓炀偷耐莸亓鲃拥乃w。下圖為某大陸西部沿海地區地質地貌示意圖。(1)指出圖中甲地貌的名稱、形成位置和外力作用類型。(2)說明甲地貌以上河段河谷的形態特點及其形成原因。(3)簡述乙處多沙洲、沙島的原因?!敬鸢浮浚?)地貌名稱:沖積扇。形成位置:河流出山口處。外力作用類型:河流沉積作用。(2)特點:窄而深。形成原因:河流上游,落差大,流速快,侵蝕作用強烈;侵蝕作用以向下侵蝕為主,河谷不斷加深,形成深而窄的河谷。(3)乙位于河流入??谔?,河流流量大,挾帶大量泥沙,入??谔幍匦纹骄彛偌由虾K捻斖凶饔茫恿髁魉僮兟嗌吵练e,多形成沙洲和沙島。【解析】【小問1詳析】圖中甲位于河流出山口位置,呈扇形,為沖積扇,是河流挾帶泥沙在出山口處由于流速減慢,泥沙堆積形成的,外力作用類型為河流沉積作用。【小問2詳析】甲地貌以上河段位于河流上游,河流流經山區,地形起伏較大,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流速快,侵蝕作用強烈;受重力作用影響,河流的侵蝕作用以向下侵蝕為主,導致河谷不斷加深,形成深而窄的“V”形河谷。【小問3詳析】沙洲、沙島等為泥沙堆積形成的地貌。乙位于河流入??谔?,河流流經陸地過程中,由于流量大,挾帶大量泥沙,入??谔幱捎诘匦纹骄彛偌由虾K捻斖凶饔?,河流流速變慢,河流搬運能力減弱,泥沙沉積,多形成沙洲和沙島。19.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在一定條件下,對流層會出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