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部分學校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1月期末考試地理試題(解析版)_第1頁
貴州省部分學校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1月期末考試地理試題(解析版)_第2頁
貴州省部分學校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1月期末考試地理試題(解析版)_第3頁
貴州省部分學校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1月期末考試地理試題(解析版)_第4頁
貴州省部分學校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1月期末考試地理試題(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級中學名校試卷PAGEPAGE1貴州省部分學校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1月期末試題本試卷滿分100分,考試用時75分鐘。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考場號、座位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卮鸱沁x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4.本試卷主要考試內容:必修1。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河西走廊位于中國西北地區,氣候干旱,經濟較為落后。近年來,甘肅省利用河西走廊的區域優勢,在荒漠土地發展光伏產業,向我國東部地區輸送電力資源。下圖為河西走廊太陽輻射量的年內月變化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河西走廊發展光伏新能源產業的優勢有()①晴天較多,日照時數長②可利用土地面積較廣③工業用電需求量較大④科技水平高,資金充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結合圖示,河西走廊地區在發展光伏產業的過程中,應注意() A.光伏電站的建設規模 B.與其他發電形式互補 C.增加遠程輸電線路建設 D.加強光伏產業人才培養3.下列有關太陽輻射的敘述,正確的是() A.太陽輻射是太陽釋放能量不穩定的表現 B.煤、核能、天然氣均來自太陽輻射 C.太陽輻射來自太陽內部的核裂變 D.太陽輻射由低緯向高緯逐漸減少【答案】1.A2.B3.D【解析】【1題詳析】從圖中可以看出河西走廊太陽輻射量較大,結合其氣候干旱的背景,可知該地晴天較多,日照時數長,這為光伏發電提供了充足的光照條件,是發展光伏產業的優勢之一,①正確。材料提到在荒漠土地發展光伏產業,說明當地可利用土地面積較廣,能夠大規模建設光伏電站,②正確。河西走廊經濟較為落后,工業用電需求量相對較小,不是其發展光伏產業的優勢,③錯誤。當地科技水平相對較低,資金也不充足,這不是當地發展光伏產業的優勢,④錯誤。A正確,B、C、D錯誤。故選A。【2題詳析】光伏電站的建設規模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但不是最需要注意的問題,A錯誤;由圖可知光伏發電季節變化大,發電不穩定,所以應注意與其他發電形式互補,以保證電力供應的穩定性,B正確。增加遠程輸電線路建設是發展光伏產業的配套措施,但不是發展過程中最關鍵的注意事項,C錯誤;加強光伏產業人才培養是長期的工作,是光伏發展建設的上游產業,不是在發展過程中最需要注意的,D錯誤。故選B?!?題詳析】太陽輻射是太陽釋放能量穩定的表現,太陽通過內部的核聚變穩定地向外釋放能量,A錯誤;煤、天然氣來自太陽輻射,但核能(如鈾礦等核能原料)不是來自太陽輻射,B錯誤;太陽輻射來自太陽內部的核聚變,不是核裂變,C錯誤;由于太陽高度角從低緯向高緯逐漸減小,太陽輻射經過大氣的路程長短不同等因素,太陽輻射由低緯向高緯逐漸減少,D正確。故D。下圖為某日海平面氣壓(單位:hPa)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4.圖示四地中近地面風力最大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5.丁地近地面的風向為() A.偏南風 B.偏北風 C.偏西風 D.偏東風【答案】4.A5.D【解析】【4題詳析】同一圖幅中,等壓線越密集,風力越大。讀圖可知,甲乙丙丁四地中,甲處等壓線最密集,風力最大,A正確,BCD錯誤,故選A?!?題詳析】先在丁處作出水平氣壓梯度力(垂直于等壓線且由高壓指向低壓),可得知水平氣壓梯度力指向西南。北半球地轉偏向力向右偏轉,與等壓線斜穿,風向為偏東風,D正確,ABC錯誤,故選D。雄安新區位于我國東部,其城市水系統的建設面臨著水資源短缺、城市供水依賴外援、水質較差等水約束問題,在尊重自然規律的基礎上,構建了雙循環結構的新型城市水系統模式(如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6.雄安新區處的水體主要參與的水循環類型是() A.海陸間循環 B.陸地內循環 C.海上內循環 D.城市內循環7.圖示水系統模式對水循環環節的影響是() A.增加下滲,加劇內澇 B.節約用水,增加徑流 C.增加濕地,加大蒸發 D.截留降水,減小濕度【答案】6.A7.C【解析】【6題詳析】雄安新區位于我國東部,雖然沒有直接瀕臨海洋,但從大的水循環區域來看,其所在位置的水體最終可以通過地表徑流或地下徑流等方式匯入海洋,屬于海陸間循環的范疇,A正確,B、C、D錯誤。故選A?!?題詳析】從圖中可以看出,該水系統模式中有雨水花園、濕地等設施,這些設施有利于增加雨水的下滲。但下滲增加會使雨水更多地進入地下,減少地表徑流,從而減輕內澇,而不是加劇內澇,A錯誤;這種新型城市水系統模式通過中水回用等方式確實可以起到節約用水的作用,但節約用水主要是減少了水資源的浪費,不會增加徑流。因為徑流的增加通常與降水強度、下滲量等因素有關,B錯誤;圖中有濕地等設施,濕地面積增加會使水域面積擴大。在太陽輻射的作用下,水面蒸發會增強,C正確;該系統中有雨水收集設施等,可以截留一部分降水,但截留降水后,這些水可以通過蒸發、下滲等方式重新進入大氣或地下,不會減小濕度,而且濕地等水體的存在還會增加空氣濕度,D錯誤。故選C。下圖為內蒙古高原某河流河床形態變化圖,甲、乙為該河段的兩個村莊,目前河床岸線為2024年7月岸線。據此完成下面小題。8.圖示河段() A.河流的下切作用強烈 B.河流流速快,落差較大 C.乙村莊處易發育三角洲 D.甲村莊處形成時間晚于2000年9.1960—2024年,該河段上游河段() A.森林面積逐漸增大 B.水土流失嚴重 C.水庫數量逐漸增多 D.降水量明顯減少【答案】8.D9.B【解析】【8題詳析】讀圖可知,圖中河流出現較大彎曲,且凸岸不斷堆積變大,凹岸不斷侵蝕后退,說明河流以側蝕作用為主,下蝕作用弱,地形較為平坦,河流流速較慢,AB錯誤;乙處位于凹岸,受侵蝕,不易發育三角洲,C錯誤;讀圖中岸線位置可知,2000年以前,甲處為河流,因此甲村莊處形成時間晚于2000年,D正確。故選D。【9題詳析】1960—2024年,凸岸不斷堆積變大,凹岸不斷侵蝕后退,說明上游攜帶的泥沙大量在河流凸岸堆積,因此該河段上游河段森林面積可能逐漸減少,水土流失嚴重,河流含沙量增大,A錯誤,B正確;水庫可以攔水攔沙,導致帶至下游的泥沙量減少,不利于圖示河段泥沙堆積,C錯誤;降水量明顯減少,河流輸沙能力減弱,不利于圖示河段泥沙堆積,D錯誤。故選B。巴丹吉林沙漠腹地是我國新月形沙丘的主要分布區域之一。下圖為巴丹吉林沙漠腹地新月形沙丘等高線(單位:m)圖,PQ一線為該新月形沙丘的沙脊線。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0.下列符合PQ一線堆積物粒徑變化的是() A. B. C. D.11.圖示地區的主導風向應為() A.西南風 B.西北風 C.東南風 D.東北風【答案】10.C11.B【解析】【10題詳析】新月形沙丘的迎風坡凸而平緩,背風坡凹而較陡。PQ一線等高線較稀疏,為緩坡,應為迎風坡。在迎風坡,隨著坡面高度的升高,風力搬運能力逐漸減弱。顆粒較大的沙粒由于自身重量較大,在風力較弱時先沉積下來;而顆粒較小的沙粒重量較輕,能夠被風力搬運到更高的位置,在風力更弱時才沉積。所以從坡底(P)到坡頂(Q),先沉積大顆粒沙粒,后沉積小顆粒沙粒,導致沙粒粒徑呈現由大到小變化,C正確,ABD錯誤,故選C。【11題詳析】新月形沙丘的迎風坡凸而平緩,背風坡凹而較陡,從圖中等高線疏密可判斷,疏的一側為緩坡,應為迎風坡,密的一側為背風坡,故根據指向標可判斷主導風向為西北風,B正確,ACD錯誤。故選B。植被指數是遙感領域中用來表征地表植被覆蓋和生長狀況的一個簡單有效的度量參數,其數值與植被覆蓋度(指植被葉、莖、枝等在地面的垂直投影面積占統計區總面積的百分比)呈正相關。下圖為內蒙古植被指數分布圖,甲、乙、丙、丁為四種不同的植被群落區。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2.影響內蒙古植被覆蓋度空間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A.光照 B.土壤 C.降水 D.地形13.內蒙古地區() A.東側植被群落豐富度高 B.向北植被的喜熱性增加 C.向西植被的耐旱度降低 D.西側多喬木類型的植被【答案】12.C13.A【解析】【12題詳析】讀圖可知,內蒙古植被覆蓋度空間差異主要表現為東西方向的差異,東部由于降水更多,植被覆蓋度更高,自東向西,由于距海越來越遠,降水越來越少,植被覆蓋度越來越差。綜上所述,影響內蒙古植被覆蓋度空間差異的主要因素是降水,而與光照、土壤和地形關系不大,C正確,ABD錯誤,故選C?!?3題詳析】內蒙古地區東側降水較多,植被指數更高,植被群落豐富度高,A正確;向北熱量條件變差,植被的喜寒性增加,B錯誤;向西降水逐漸減少,植被的耐旱度提高,C錯誤;西側降水較少,多草本類型的植被,D錯誤。故選A。國家預警信息發布中心發布:12月10日20時至11日20時,青海省多地氣溫將下降6—8℃,并伴有大風天氣。玉樹市市區、上拉秀鄉、隆寶鎮降溫幅度可超過10℃,平均風力超過4級。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4.材料中預警的自然災害最可能是() A.臺風 B.地震 C.滑坡 D.寒潮15.材料中的自然災害給當地帶來的不利影響有()①帶來豐富降水,緩解旱情②形成低溫凍害③沙塵阻礙視線④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6.地理信息系統在此次預警中的作用是() A.提前確定寒潮的發源地 B.整合信息,預測受影響區域 C.快速改變寒潮的移動方向 D.阻止寒潮的發生【答案】14.D15.C16.B【解析】【14題詳析】結合材料信息可知,該自然災害發生在秋冬時節,伴隨大風和短時間大幅度降溫,應為寒潮,D正確;臺風一般出現在夏秋季節,伴隨狂風暴雨,不會帶來短時間大幅度降溫,A錯誤;地震和滑坡也不會帶來大風和降溫,BC錯誤。故選D。【15題詳析】緩解旱情屬于有利影響,①錯誤;短時間大幅度降溫會形成低溫凍害,影響農業生產,大風產生的沙塵影響能見度,會阻礙視線,增加交通事故的發生,②③正確,④錯誤。綜上所述,C正確,ABD錯誤,故選C。【16題詳析】地理信息系統主要用于處理、分析地理信息,可以通過整合信息,預測受影響的區域,B正確;確定寒潮的發源地需要借助遙感,A錯誤;地理信息系統并不能快速改變寒潮的移動方向,也不能阻止寒潮的發生,CD錯誤。故選B。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3小題,共52分)17.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對流層是地球大氣圈的最底層,該層大氣上部冷、下部熱,有利于大氣的對流運動。下圖為南極陸地某地區1月份(當地夏季)和7月份(當地冬季)低層大氣平均溫度隨高度變化圖。(1)與1月份相比,簡述7月份當地大氣垂直氣溫變化特點。(2)說出1月份該地區對流層的大致厚度,并說明判斷理由。(3)判斷7月份該地區2.1km以下大氣結構是否穩定,并說明原因?!敬鸢浮浚?)1月大氣溫度隨海拔升高先降低后升高,7月大氣溫度隨海拔升高先升高后降低。(2)8.5千米。對流層氣溫隨海拔升高而降低,8.5千米以下氣溫變化符合對流層氣溫變化特征。(3)穩定;7月份該地區2.1km以下大氣出現逆溫層,大氣對流運動受阻,大氣結構穩定。【解析】【小問1詳析】讀圖可知,1月大氣溫度隨海拔升高先降低后升高,而7月大氣溫度隨海拔升高先升高后降低。【小問2詳析】對流層是地球大氣圈的最底層,該層大氣上部冷、下部熱。讀圖可知,1月該地區大氣層在8.5千米以下氣溫隨海拔升高而降低,而8.5千米以上,氣溫隨海拔升高而升高,因此1月份該地區對流層的大致厚度為8.5千米。【小問3詳析】大氣上部冷、下部熱,有利于大氣的對流運動,大氣結構不穩定;反之,大氣上部熱、下部冷,不利于大氣的對流運動,大氣結構穩定。讀圖可知,7月份該地區2.1km以下氣溫隨海拔升高而升高,大氣出現逆溫層,大氣對流運動受阻,大氣結構穩定。18.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紫菜是一類生長在潮間帶的海藻,其種植起源于中國沿海地區。沿海地區的居民常用竹竿搭成網簾養殖紫菜,潮水落去,紫菜出露在空氣中,進行光合作用;潮水漲起,紫菜浸入海中,可以吸收養分。下圖為我國浙江沿海某地潮間帶圖,甲、乙、丙、丁為沿海的四個地區,當地夏季常有臺風登陸。(1)潮間帶的大部分區域位于_____。(2)甲、乙、丙、丁四地中較適宜養殖紫菜的是____,并說出判斷理由_____。(3)說出該地夏季紫菜養殖區易發生的海洋災害,并簡述其危害?!敬鸢浮浚?)平均高潮線之下,平均低潮線之上(2)丙丙位于平均高潮線之下,平均低潮線之上,處于潮間帶(3)風暴潮。危害:淹沒房屋和農田,帶來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影響海洋航行安全;干擾水產養殖和鹽業生產;加劇土壤鹽堿化?!窘馕觥俊拘?詳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潮間帶是海水漲退變化的地帶,大部分區域位于平均高潮線之下,平均低潮線之上?!拘?詳析】紫菜是一類生長在潮間帶的海藻,結合上題分析可知,潮間帶大部分區域位于平均高潮線之下,平均低潮線之上,甲、乙、丙、丁四地中只有丙符合該位置特征,所以較適宜養殖紫菜的是丙?!拘?詳析】當地夏季常有臺風登陸,臺風會引發的海洋災害為風暴潮;風暴潮發生時,海水異常升降,使受其影響的海區的潮位大大地超過平常潮位,潮水漫上堤岸,會淹沒房舍和農田,造成人員傷亡和財務損失;浪潮會造成輪船碰撞、擱淺或沉沒;浪潮會影響灘涂和海邊的養殖區,破壞水產養殖以及鹽業生產;加劇沿海低地的鹽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