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2025屆高三畢業班第三次教學質量檢測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1頁
福建省漳州市2025屆高三畢業班第三次教學質量檢測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2頁
福建省漳州市2025屆高三畢業班第三次教學質量檢測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3頁
福建省漳州市2025屆高三畢業班第三次教學質量檢測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4頁
福建省漳州市2025屆高三畢業班第三次教學質量檢測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福建省漳州市2025屆高三畢業班第三次教學質量檢測歷史試題本試題共6頁,20題。全卷滿分100分,考試用時75分鐘。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考古發現,在龍山文化的多數地區,獨辟墓地聚族而葬的現象明顯減少,代之出現的是位于居址附近、與生活遺跡構成組合的墓葬。這一轉變反映了A.階級分化日益明顯B.個體農戶已然出現C.社會分工更加細化D.私有制度有所發展2.漢代儒學確立為官學之途,是從尊孔崇圣的前提出發,通過對經學的再詮釋和具體應用,來適應現實和構造“儒教社會”,漢儒們與劉氏政權之間建立了一種以“經學”為中介的穩定持續的互動關系模式。這表明漢代A.儒學具有較強的適應性B.大一統政治理念開始形成C社會階層之間流動加速D.選官用人標準已根本改變3.錢穆在《國史大綱》中認為,“此制用意并不在求田畝之絕對均給,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貧者亦有一最低之水準”。據此可知,“此制”的推行有利于A.鞏固鮮卑族的統治秩序B.增加政府的財稅收入C.限制士族對農民的剝削D.加速了民族交融形成4.唐代是詠俠詩創作的高峰期,據學者統計,唐人詠俠詩作品數量是魏晉六朝詠俠詩的近十倍,且“無論內容的開拓,還是藝術的創變均可以傲睨魏晉,氣奪明清”。出現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A.天下一統的政治特征B.兼收并蓄的文化創新C.積極進取的社會風貌D.繁榮興盛的市民經濟5.宋代出現了官方設置的典當機構——抵當所(庫),其職責是“掌以官錢聽民質取而濟其緩急”。后來,不少機構將本部門一部分公用錢存入抵當所(庫)以謀取利息。抵當所(庫)的發展,體現了宋代政府A.與民爭利現象嚴重B.加強政府機構協作C.商業經營監管松弛D.積極介入市場活動6.圖1為明代哲學家呂坤所著《呻吟語》的目錄(部分)。據此判斷,呂坤旨在卷一內篇禮集·性命卷一內篇禮集·存心卷一內篇禮集·倫理卷-內篇禮集·談道卷二內篇樂集·修身卷二內篇樂集·問學卷三內篇射集·應務目錄卷三內篇射集·養生卷四外篇御集·圣賢卷四外篇御集·品藻卷五外篇書集·治道卷六外篇數集·人情卷六外篇數集·物理卷六外篇數集·詞章圖1《呻吟語》目錄(部分)A.宣揚修身治國的價值理念B.開啟明清救世的啟蒙思潮C.凸顯三綱五常的道德追求D.強化事君愛國的家國情懷7.洋務派從軍事自強開始,便不斷推進相關舉措,如創辦軍事工業后又創辦民用工業,籌建近代海軍,建立新式學堂等。這一現象被蔣廷黻先生概括為“防衛現代化的彌散效應”。出現這種效應的主要原因是A.統治危機的加劇B.近代工業的發展C.融入世界的需要D.制度變革的考量8.20世紀20年代初,北京大學主辦的《國學季刊》《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周刊》等在版式上采用橫排;1926年,傅斯年、顧頡剛等史學家南下落戶中山大學,其后中山大學所創辦的《現代史學》《國立中山大學文史學研究所月刊》等也選擇橫排版式。這表明A.現代文化與傳統文化發生割裂B.學術交流促進了印刷技術進步C.思想變革影響印刷版式的變化D.高校建設推動了文史學的發展9.抗戰時期,邊區政府提出“民辦公助”的辦學方針,即“把大多數甚至全部的小學交給地方群眾自己辦,政府在物質上予以補助,在方針上加以指導”,創辦了米脂縣楊家溝學校等一批模范學校。據此可知,邊區政府的教育改革A.適應了大生產運動的需要B.豐富了新民主主義教育理論C.體現了國民教育的完整性D.激發了當地群眾的抗戰熱情10.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經濟發展帶有恢復性質,工農業發展很快,“一五”計劃參照恢復時期的經驗,對工農業的比例關系進行調整并執行。結果如表1:表1恢復時期和“一五”計劃時期工農業平均年增長率統計表項目恢復時期“一五”計劃時期實際原來設想正式計劃執行結果工業34.8%20%14.7%18%農業14.1%7%4.3%4.5%工業:農業2.5:12.9:13.4:14:1據表1,可獲取的經濟發展啟示是A.國家實施計劃經濟的重要性B.經濟綜合平衡發展的必要性C.社會主義工業建設的優越性D.改造農業生產關系的可行性11.1983年,《關于國營企業利改稅試行辦法》規定“凡有盈利的國營大中型企業(包括金融保險組織),均根據實現的利潤,按百分之五十五的稅率交納所得稅。企業交納所得稅后的利潤,一部分上交國家,一部分按照國家核定的留利水平留給企業”。這一舉措A.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B.改變了按勞分配的經濟原則C.擴大了國營企業的市場參與權D.體現了對外開放的逐漸深入12.巴勒莫石碑是古埃及王室編年紀錄,其中詳細記載了古埃及前王朝時代至第五王朝時代的每位國王兩年一次的黃金和土地清查行動。這一做法旨在A.宣揚君權神授B.強化經濟控制C.完善基層治理D.健全官僚體系13.14世紀中葉,巴黎建立起集防衛職能和代議職能為一體的市政街區制度,其官員皆由市民召開會議推舉或選舉產生,鄰里關系相對平等;17世紀,巴黎的市政街區最終衰落,國家主導的專業化基層治理模式逐漸興起。這一變化反映了A.文藝復興的廣泛傳播B.市民階層的分化C.中央集權國家的形成D.基層治理的革新14.1807年,英國禁止非洲奴隸貿易。1806年英國從西非地區運往利物浦的棕櫚油僅150噸,之后猛增到25000噸;1841年到1843年,法國殖民者在西非地區大量收集樹膠、白蠟、黃金和花生等物產。這說明當時A.歐非貿易呈現自由主義特征B.殖民掠奪方式發生重大變化C.英國已經成為最大殖民國家D.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最終形成15.1947年11月,時任美國國務卿的馬歇爾提出了“歐洲共同體”概念,并強調“美國的民族傳統和美國文明賴以生存的根基便是歐洲文明,美國文明部分發端于歐洲共同體,歐洲的復興是美歐最大利益的組合,歐洲與美國一損俱損,一榮俱榮”。馬歇爾的這一觀點A.直接促成歐洲共同體的形成B.首次提出了文明共存的理論C.反映了世界多極化趨勢出現D.體現了國際關系變動的要求16.表22014—2020年南亞部分國家進出口主要商品概況國家主要進口商品主要出口商品孟加拉國紡織品、機械與電子產品、蔬菜紡織品印度燃料、機械與電子產品、石材與玻璃燃料、石材與玻璃、紡織品、化學制品巴基斯坦燃料、機械與電子產品、化學制品紡織品、蔬菜斯里蘭卡燃料、紡織品、機械與電子產品紡織品、蔬菜注:主要進口及出口商品指的是進口及出口額占總進口及出口額10%以上的商品。表2表明南亞國家A.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進程B.現代農業高度發達C.區域經濟集團化成效顯著D.產業結構亟待調整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17題8分,18題8分,19題24分,20題12分,共52分。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材料1929年4月,毛澤東主持頒布了《興國土地法》,它規定沒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階級的土地分配給農民,允許租借買賣。全國抗日戰爭時期,中共一方面規定地主應減租減息,以不超過社會正常經濟借貸所許可的程度為限。另一方面規定農民交租交息,以尊重和維護地主的土地所有權和財產所有權。1947年,中共中央頒布《中國土地法大綱》,廢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剝削的土地制度,實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摘編自張勇《毛澤東關于中國農村土地問題的實踐探索(1924—1949)》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中國共產黨土地政策變化的特點,并歸納其變化的原因。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有學生在學習歷史時看到“薛仁貴(614—683年)三箭定天山”的傳奇典故,為求證此事,他查閱到以下材料:表3材料朝代作者作品節選內容①唐朝苗神客《薛仁貴碑》(743年碑刻)(薛)仁貴降(鐵勒)九姓事,云軍中為之歌曰:“將軍三箭定天山,戰士長歌入漢關。”②后晉劉昫等《舊唐書》(官修史書)時(鐵勒)九姓有眾十余萬,令驍健數十人逆來挑戰,仁貴發三矢,射殺三人,自余一時下馬請降③北宋歐陽修等《新唐書》(官修史書)詔副鄭仁泰為鐵勒道行軍總管……時九姓眾十余萬,令驍騎數十來挑戰,仁貴發三矢,輒殺三人,于是虜氣懾,皆降④北宋王欽若等《冊府元龜》(歷史資料匯編)(鄭仁泰、薛仁貴)情冀勛庸,志希貨賄,不聞存慰,必置誅夷,乃肆兇殘……鐵勒逃散,猶未梟懸,漠北之亂未平⑤北宋司馬光等《資治通鑒》(編年體通史)(高宗)以右驍衛大將軍契苾何力為鐵勒道安撫使……何力簡精騎五百,馳入九姓中……曰:“……罪在酋長,得之則已。”其部落大喜,共執其葉護及設、特勒等二百余人以授何力,何力數其罪而斬之,九姓遂定運用以上材料,對“薛仁貴三箭定天山”傳奇典故的真實性進行考證。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材料一19世紀,伴隨著英國工業革命,倫敦城市化進程加快。為了讓更廣泛的社會階層接受世俗高等教育,1826年和1829年,倫敦大學學院和倫敦國王學院先后成立,并努力向政府申請正式大學地位。1835年,政府同意兩所大學的辦學資格,并合并成立倫敦大學。1836年,國王威廉四世頒布第一特許狀,賦予倫敦大學獨立法人的合法地位以及一定程度的辦學自主權,包括設定教育目標、管理內部事務和自主選定管理人員等,政府通過立法、撥款等非直接行政手段與大學進行互動,而大學則通過自我管理和與政府的協商來平衡自身的利益,形成了一個由大學理事會和政府共管的雙重治理模式。特許狀保障了倫敦大學的學術自由權,使其躋身歐洲一流大學,提升了其在全世界的地位和影響力,成為英國乃至全球的著名高等學府。——摘編自袁傳明《近代英國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研究——以倫敦大學百年史(1825——1936)為個案》等材料二1896年,李端棻上《請推廣學校折》,奏請光緒皇帝改革學制,建立京師大學堂,得到光緒皇帝批準,并開始籌辦。7月,孫家鼐上《議復開辦京師大學堂折》,光緒皇帝覽折后表示贊同,但因守舊勢力反對而被擱置。1898年2月,王鵬運上《需才孔亟,請飭速設京師大學堂折》,光緒皇帝諭令“其詳細章程,著軍機大臣會同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王大臣妥籌具奏”,但幾乎沒有行動。1898年6月光緒皇帝頒布“明定國是”詔書,將創辦京師大學堂作為新政第一等大事來辦,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委托梁啟超草擬京師大學堂章程上報,令孫家鼐為管學大臣,聘請美國人丁韙良為總教習。不久,戊戌變法失敗,新政廢除殆盡,但保留了正在艱難籌建的京師大學堂。京師大學堂的創建,雖歷經曲折,但最終開創中國近代高等教育之先河——摘編自茹寧《中國大學百年模式轉換與文化沖突》等(1)根據材料一,概括英國倫敦大學的創辦特點。(8分)(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晚清京師大學堂的籌建與英國倫敦大學建立的不同之處,并分析其時代背景。(12分)(3)綜合以上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近代高等教育創辦對國家發展的作用。(4分)2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文明交往在形式上由于社會歷史狀況錯綜復雜而表現多種多樣,但和平與暴力是兩種基本的交往形式。前者是經常的、大量的和主要的交往形式。無論是古代的各文明中心之間,還是跨大陸的各帝國之間,或者是民間的商旅、教旅、學旅之行,和平形式的交往,一般占有主導地位。后者,諸如征服、掠奪、搶劫、破壞、兇殺,特別是戰爭,從人類社會一開始,也因為種種原因而大量存在。暴力交往是一種急風暴雨式的殘酷交往形式,它具有和平交往所不具備的沖擊力量,其結果是交往范圍的迅速擴大和交往程度的空前擴展,并常常導致社會形態的更替。——摘編自彭樹智《文明交往論》根據材料并結合世界史知識,任取文明交往的一種方式和國家(區域),自擬論題,并加以闡述。(要求:觀點明確,邏輯清晰,史論結合)漳州市2025屆高三畢業班第三次教學質量檢測歷史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6小題,共48分)題號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DAACDAACBBCBCBDD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52分)17.(8分)特點:對地主土地所有制,從廢除到限制再到廢除。(4分)原因:根據社會主要矛盾和革命任務的變化而制定。(4分)18.(8分)材料①②③相互佐證“薛仁貴三箭”瓦解敵軍作戰意志的事實,定天山缺少互證;(2分)材料④記述薛仁貴實施暴行,漠北禍亂也未平定。材料⑤記載唐高宗另派兵平定。(2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