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樓賦》王粲課件_第1頁
《登樓賦》王粲課件_第2頁
《登樓賦》王粲課件_第3頁
《登樓賦》王粲課件_第4頁
《登樓賦》王粲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王粲《登樓賦》懷才不遇思念故鄉1一個千古之問:何以解憂?何者有效?請看王粲《登樓》、淵明《飲酒》飲酒與登樓2鄴下才子:“遭亂流寓,自傷情多”

王粲(177—217年),字仲宣,山陽高平(今山東鄒縣西南)人。東漢末年著名文學家。鄴下文人集團重要成員。在“建安七子”(孔融、陳琳、王粲、徐干、阮瑀、應玚、劉楨。)中,地位最高,是唯一封侯者;成就亦最高,《文心雕龍·才略》稱其為“七子之冠冕”。3年少時曾得蔡邕器重

《三國志》記載:獻帝西遷,粲徙長安。左中郎將蔡邕見而奇之。時邕才學顯著,貴重朝廷。常車騎填巷,賓客盈坐。聞粲在門,倒屣迎之。粲至,年既幼弱,容狀小,一坐盡驚。邕曰:“此王公孫也,有異才,吾不如也。吾家書籍文章,盡當與之。”伯喈倒屣4

漢獻帝興平元年(公元191年),關中陷入戰亂,王粲南下荊州依附劉表,卻因為容貌丑陋,加上身材太過矮小,無法得到劉表的重用,投閑置散。這對王粲而言很是難堪的。然而,居襄陽16年,正是其文學成就最輝煌的時期。5因貌丑而四處碰壁在那個愛美惡丑的時代里,這不能不說是一大人生缺憾。6要知道,魏晉是一個崇尚男性英姿的時代魏晉人對人體之美興趣濃厚,人們不僅關注女性艷麗,而且公開喜歡男性英俊。三國魏何晏為曹操養子,面貌白皙,好似傅粉,人稱“傅粉何郎”,于是后人就把“傅粉何郎”作為一個典故,用來形容人面容白凈漂亮。7“貌比潘安”典故中的潘安就是西晉時期的“帥哥”潘岳。《晉書》有“擲果”的記載。8《世說新語·容止》:“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時挾彈出洛陽道,婦人遇者,莫不連手共縈之。左太沖絕丑,亦復效岳游遨,于是群嫗齊共亂唾之,委頓而返。”此段下有劉孝標注引《語林》又云:“安仁至美,每行,老嫗以果擲之滿車。張孟陽至丑,每行,小兒以瓦石投之,亦滿車。”9

而更有甚者,那個時代美得出奇的人物當數晉代的衛玠。

衛玠一出場總是引起那些愛美追星族們的轟動,常常造成人群堵塞,交通癱瘓。他的父親怕惹麻煩,不讓他出門。不料,有一次,衛玠還是偷偷地溜了出來,結果被那些愛美的女性盯上了,圍了他三天三夜,看了個夠。衛玠本來體弱,受不了了,回來就因體力透支而死。

“看殺衛玠”10王粲除了貌丑,還有怪癖

王仲宣好驢鳴,既葬,文帝臨其喪,顧語同游曰:“王好驢鳴,可各作一聲以送之。”赴客皆一作驢鳴。《世說新語·傷逝》11何時最思鄉?

思鄉乃人之常情,時時有之。而何時最思鄉?答案是混得不好的時候,郁悶的時候。歡樂時,忘本了,劉禪“樂不思蜀”。王粲在荊州一過十幾年,憤懣憂愁之心與日俱增。他在《七哀詩》里說:“荊蠻非我鄉,何為久滯淫?”既然他鄉不愜意,為什么還硬要留下來?生逢亂世,不得已。除了登高覽勝抒解情緒,別無選擇。宋代周邦彥安慰說:“樓上晴天碧四垂,樓前芳草接天涯。勸君莫上最高梯。”12生于亂世而作哀詩《七哀詩》(之一)西京亂無象,豺虎方遘患。復棄中國去,委身適荊蠻。親戚對我悲,朋友相追攀。出門無所見,白骨蔽平原。路有饑婦人,抱子棄草間。顧聞號泣聲,揮涕獨不還。未知身死處,何能兩相完!驅馬棄之去,不忍聽此言。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長安。悟彼下泉人,渭然傷心肝。13他感嘆,如果天下安定了,就能回到朝思暮想的故鄉,不管路途有多遙遠;如果天下安定了,就能夠貢獻一己之心力,而不是匏瓜徒懸,虛度一生。但他看不見希望,只看見時局持續惡化,平野蕭條荒涼,兵士還在為了戰爭而奔走不息。于是從“登茲樓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銷憂”到“循階除而下降兮,氣交憤于胸臆。”。憂愁竟是不減反增了。14解題《漢書·藝文志》:不歌而誦謂之賦,登高能賦,可以為大夫。王粲《登樓賦》從賦體形式上看,屬于騷體賦。賦作為一種文體,出現于戰國后期。后來,賦體有這樣幾種形式:騷體賦漢大賦漢末抒情小賦魏晉辭賦唐宋文賦1516襄陽仲宣樓

后人在襄陽城內東南角建“仲宣樓”以為紀念,明代王世貞曾作《仲宣樓記》。原樓早毀,現已恢復。17千愁萬緒“王粲登樓”在古代常用來代指去國思鄉與懷才不遇。

漢末抒情小賦的代表作。思鄉懷歸之愁,懷才不遇之憂,河清未至之慮,亂離傷時之感。

“望”字是景物變換的關鍵,而“憂”字是感情發展的基調。18第一段:登樓所見

“雖信美而非吾土”登茲樓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銷憂.攬斯宇之所處兮,實顯敞而寡仇.挾清漳之通浦兮,倚曲沮之長洲.背墳衍之廣陸兮,臨皋隰之沃流.北彌陶牧,西接昭丘。華實蔽野,黍稷盈疇.雖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原文19

此,指麥城城樓同“假”,借登茲樓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銷憂。登上這座樓來眺望四周,暫且在閑暇的時光消解憂愁。20此樓的寬闊敞亮很少指這座樓所處的環境

能有與它相比的。

覽斯宇之所處兮,實顯敞而寡仇。(我)看這座樓宇所處的地方,實在是明亮寬敞少有匹敵。21清障,指清澈的漳水,流經當陽,與沮水會合,經江陵注入長江。曲沮,彎曲的沮水。流經當陽,與漳水會合。

挾清漳之通浦兮,倚曲沮之長洲。

帶兩條河流靠水中長形陸地相通之處

浦,小水匯入大水處

漳水和沮水在這里會合,彎曲的沮水環繞著水中的長洲。22

高平廣袤的原野皋隰,水邊低洼之地.

背墳衍之廣陸兮,臨皋隰之沃流。背:背靠,指北面.臨:面臨,指南面沃流:可以灌溉的水流.

樓的北面是地勢高平的廣袤原野,樓南是地勢低洼的低濕之地,有可供灌溉的水流。23陶牧,春秋時越國的范蠡幫助越王勾踐滅吳后棄官來到陶,自稱陶朱公。湖北江陵西有陶朱公墓,故稱陶牧。北彌陶牧,西接昭丘。

接郊外楚昭王的墳墓

北接陶朱公范蠡長眠的江陵,西接楚昭王當陽的墳丘。24同“花”泛指農作物華實蔽野,黍稷盈疇。(放眼望去,)花和果實覆蓋著原野,農作物遍布田野。25

確實美這里指作者的故鄉雖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這地方確實美,但不是我的故鄉,竟不能讓我短暫地居留。26

我登樓向四面望啊,權且在這空閑的日子消除煩憂。看這樓宇所處的地勢啊,實在是明亮寬敞而少有與它匹敵。它當著清澈漳水的通暢流程啊,依靠著彎曲沮水中的長洲。背面是隆起延伸的寬曠陸地,面臨著江岸的肥沃水流。向北遠到陶牧之地,向西連接到昭丘;花木果實遮蔽的田野,黍稷莊稼充滿田疇。雖然確實美好但不是我的故鄉啊,怎能使我片刻停留!

翻譯27開頭兩句說明登樓的動機是()十句的寫景文字,先用兩句總說它的寬敞,然后用六句寫在這兒近觀遠眺它的山川形勢、地理環境。這六句中,有四句以地名水名寫實,中間兩句則以鳥瞰形勢來概括,錯落有致。然后以“華實蔽野,黍稷盈疇”總收景物。于是急轉直下,點出思鄉之情,為下一段張本。銷憂樂景寫哀情解析28

“北彌陶牧”兩句看似重復,實際上別有寓意,因為這里用了兩個典故。“陶牧”指陶朱公范蠡墳墓所在的郊野,范蠡曾輔佐越王勾踐滅吳復仇,后來他功成身退,漫游五湖,王粲借此以感嘆自己的光陰虛擲、一事無成。“昭丘”指春秋時楚昭王的墓址,楚昭王是一位以社稷百姓為重的明君,曾受到孔子的贊揚。王粲寫楚昭王,顯然是為了反襯自己的未遇明主。29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故鄉何處是?忘了除非醉。賦中所思念的“吾土”、“舊鄉”,可以指洛陽、長安,也可指山陽高平,很難坐實。《七哀》詩寫道:“復棄中國去,委身適荊蠻。”這里的“中國”乃指中原,與“荊蠻”相對而言。可以說是相對“荊蠻”而言的“中國”,亦即泛指黃河流域的“中原”地區。從這個意義講,王粲真正所指的家鄉,并非他的山東老家這么簡單,而是指政治上真正的自我實現。無法施展政治抱負,這才構成王粲真正的“憂”之所在。30為何提倡“志在四方”卻又“眷顧故鄉”?

事實上,“故鄉”并不是身份證上的一個地理名詞,也不是一個歷史符號,甚至也不是你成長的環境,而是一種心靈棲息的場所。常常指的是給你安身立命的安全感和舒適感,讓你有行使特權的優越感,能夠讓你的軀體和靈魂都安定下來的家園。“落葉歸根”思想與“哪里黃土不埋人”意識31人生之悲:反認他鄉是故鄉《紅樓夢》第一回:亂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反認他鄉是故鄉,甚荒唐。人生如過客。每個人的身體生滅個不停,就像客人一樣。天和地就是匆匆行人的旅館,每個人投奔來到這個世界上,燒燒吃吃,事情完結就走了,又匆匆忙忙的去“投寄旅亭”。在禪宗中,將那些迷失本心而沉迷于追逐外物的人喻為遠離故園流浪在外的游子。這些游子長期追逐外物、作客既久,不可避免的就會把紅塵當作生命的本源,反認他鄉作故鄉。32第二段:懷土思鄉“人情同于懷土”遭紛濁而遷逝兮,漫逾紀以迄今.情眷眷而懷歸兮,孰憂思之可任?憑軒檻以遙望兮,向北風而開襟.平原遠而極目兮,蔽荊山之高岑.路逶迤以修迥兮,川既漾而濟深.悲舊鄉之壅隔兮,涕橫墜而弗禁.昔尼父之在陳兮,有”歸歟”之嘆音.鐘儀幽而楚奏兮,莊舄顯而越吟.人情同于懷土兮,豈窮達而異心?原文33紛亂混濁,比喻亂世超過至今

遭紛濁而遷逝兮,漫逾紀以迄今。

生逢亂世到處遷徙流亡啊,長長地超過了一紀(紀,十二年)直到如今。34形容念念不忘承受情眷眷而懷歸兮,孰憂思之可任?

賓語前置句

念念不忘想著回家啊,這種憂思誰能經受得住呢?35向北風:王粲家鄉在荊州之北,故云.憑軒檻以遙望兮,向北風而開襟。靠著欄桿遙望啊,面對北風敞開胸襟。36

遠眺小而高的山

平原遠而極目兮,蔽荊山之高岑。

地勢平坦可極目遠望啊,阻擋(遮蔽)住視線的是那荊山的高岑。37

迥,遠水流漫長

路逶迤而修迥兮,川既漾而濟深。

道路曲折而漫長啊,河水蕩漾長而深,很難渡過。(這兩句是說路遠水長,歸途艱難)

38悲舊鄉之壅隔兮,涕橫墜而弗禁。

想到與故鄉阻塞隔絕就悲傷不已,止不住淚流滿面39據《論語·公冶長》記載,孔子周游列國時,在陳、蔡絕糧時感嘆:“歸歟,歸歟!”

昔尼父之在陳兮,有“歸歟”之嘆音。

從前孔丘在陳國遭受厄運啊,

發出“歸歟,歸歟”的哀吟。

40鐘儀幽而楚奏兮,莊舄顯而越吟。

鐘儀被囚禁(在晉國)彈出楚曲啊,莊舄(仕楚)顯達了卻免不了發出越地的聲音(鄉音)。41鐘儀幽而楚奏:指鐘儀被囚,仍不忘彈奏家鄉的樂曲。《左傳·成公九年》載,楚人鐘儀被鄭國作為俘虜獻給晉國,晉侯讓他彈琴,所奏皆楚樂,晉侯稱贊說:“樂操土風,不忘舊也。”

莊舄顯而越吟:指莊舄身居要職,仍說家鄉方言。《史記·張儀列傳》載,莊舄在楚國做官時病了,楚王說,他原是越國的窮人,現在楚國做了大官,還能思念越國嗎?便派人去看,原來他正用家鄉話自言自語。

42人情同于懷土兮,豈窮達而異心?

懷念故鄉的感情人人相同啊,哪能因為困厄(逆境)或騰達(順境)就不同了呢?

切忌望文生義,翻譯成,人的懷里共同揣著一把土,臟兮兮43遭遇這變亂而到處流離,漫長地超過十二年直到如今。眷眷的鄉情使我想著回去啊,這般的憂愁誰能勝任?我靠著窗前欄桿遠望啊,向著北風而敞開衣襟。平原遼闊而放眼望到張望極之處,怎奈被高高的荊山遮隱。道路曲折而長遠啊,河流蕩漾而水深。悲嘆故鄉的遠隔啊,我眼淚縱橫流墜而難禁。從前孔子受困在陳國啊,也發出“歸去吧”的嘆息之聲,鐘儀被囚禁在晉,還奏著楚調,莊周在楚國作到高官,也還不忘他越地的鄉音。凡人懷念故土的感情都相同,哪會因為境遇是窮是富而變心。翻譯44一開始承上段以四句,近承“曾何足以少留”,遙接“暇日銷憂”,具體說明其“憂”之由來,和“不足少留“的緣故。“憑軒檻以遙望兮”,照應開頭“登茲樓以四望兮”而寫目前之景。然句句寫目前之景,也句句寫思鄉之情,遙望是因思鄉情切,開襟則如胡馬依北風,是想借吹自家鄉之風,抒解心中塊壘,慰藉思鄉情懷。平原極目是為了望鄉,蔽于高岑以致不能如愿以償,悲戚之情溢于言表。想歸鄉之路,既險阻又遙遠,倍增傷感;寄望水路,又寬廣深澈,百般無奈。解析45從遠眺以抒郁結,到望鄉歸路,山川重隔,歸夢難成,感情層層轉深,而以“悲舊鄉之壅隔兮,涕橫墜而弗禁”收束,回歸現實。接著,舉孔子、鐘儀、莊舄的故事,說明人情懷土,不因窮厄或顯達而有所不同。46第三段:傷時憂己“氣交憤于胸臆”惟日月之逾邁兮,俟河清其未極.冀王道之一平兮,假高衢而騁力.懼匏瓜之徒懸兮,畏井渫之莫食.步棲遲以徙倚兮,白日忽其將匿.風蕭瑟而并興兮,天慘慘而無色.獸狂顧以求群兮,鳥相鳴而舉翼.原野闃其無人兮,征夫行而未息.心凄愴以感發兮,意忉怛而憯惻.循階除而下降兮,氣交憤于胸臆.夜參半而不寐兮,悵盤桓以反側.

原文47發語詞。

另:念流走\消逝等待至,到

惟日月之逾邁兮,俟河清其未極。

日月如梭,時光飛逝啊,黃河水還沒有到澄清的那一天。(古人以黃河水清喻太平盛世)

48

指國家政局

冀王道之一平兮,假高衢而騁力。

希望國家能統一平定啊,憑借大道可以施展自己的才力。

49

渫,淘井。

懼匏瓜之徒懸兮,畏井渫之莫食。

擔心有才能而不被任用啊,井淘干凈了,卻無人來取食。

50懼匏瓜之徒懸:擔心自己像匏瓜那樣白白地懸掛在那里。《論語》孔子說:“吾豈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以匏瓜徒懸喻不被任用。

畏井渫之莫食:害怕井淘好了,卻沒有人來打水吃。《周易》:“井渫不食,為我心惻。”喻自己志向高潔,但不被任用。

51

棲遲、徙倚,

都有徘徊、漫步義。

不經意隱藏

步棲遲以徙倚兮,白日忽其將匿。

在樓上徘徊漫步啊,太陽將要下山了。52風蕭瑟而并興兮,

天慘慘而無色。

蕭瑟的風聲從四處吹來啊,天空暗淡無光。蕭瑟,樹木被風吹拂的聲音。

并興,指風從不同的方向同時吹起。

53狂顧:驚恐地回頭望。

獸狂顧以求群兮,

鳥相鳴而舉翼。

野獸驚恐地張望尋找伙伴啊,鳥張開翅膀互相鳴叫。54原野闃其無人兮,征夫行而未息。

原野上靜寂無人啊,離家遠行的人還在匆匆趕路。人在旅途55

心凄愴以感發:指自己為周圍景物所感觸,不禁覺得凄涼悲愴。

意忉怛而惻:指心情哀痛,無限傷感。

這兩句為互文。同“慘”

心凄愴以感發兮,意忉怛而憯惻。

內心凄涼悲愴啊,哀痛傷感而凄惻。56循階除而下降兮,氣交憤于胸臆。

沿著階梯(臺階)下樓啊,胸中悶氣郁結,填塞胸臆。

57

一半盤桓,這里指內心的不平靜。

夜參半而不寐兮,悵盤桓以反側。

直到半夜還難以入睡啊,惆悵難耐,輾轉反側。這日子怎么過?!58只是光陰容易流逝,等待河水澄清到幾時。希望王政能一旦出現公平啊,可以走上大道而用力奔馳。恐懼像匏瓜那樣白白地懸掛著,害怕淘凈了的井水沒有人來汲食。在這兒緩步游息和徘徊啊,日光很快地隱沒。風聲蕭瑟并作啊,天慘淡而沒有光色。野獸狂亂地轉頭去尋找同群,飛鳥互相鳴叫而展翅高飛。原野寂寥而沒有農人啊,只有旅客趕路不得休息。我的心情凄愴啊感慨萬千,意給悲涼而慘凄。順著臺階走下來啊,氣憤交加在胸臆。直到夜半還不能安眠啊,惆悵盤桓翻復而難寐。翻譯59先以實筆感慨時光流逝而時局紛亂,再以虛筆比擬,冀盼天下平治得以一展長才,先以“高衢騁力”正說,再以匏瓜和井渫為喻反說,情感逐層加深,氣勢也不斷增強。再接著以“步棲遲以徙倚”,回應“登茲樓以四望兮”,再寫自然之景、鳥獸之態,以寫內心之情。60

然后急轉直下,以“循階除以下降兮”結“登茲樓以四望”;以“氣交憤于胸臆”結“聊暇日以銷憂”,借景遣懷,而愁思更深,真是“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最后以夜半不寐,盤桓反側,總收全文,氣勢沸騰而文有余情。

61晚景之幸與不幸?

后期,王粲如愿以償地遇到明主曹操。在曹氏父子身邊,得到重用。他“憐風月,狎池苑,述恩榮,敘酣宴”。生活水平提高了,可文學創作退化了。(常人說:時來運轉,實現了“假高衢騁力。”)建安二一年(216)冬,王粲隨軍征吳。次年春,病逝于返鄴途中。時年41歲,英年早逝。(如莊子在世,他會說:“不幸。”)62借景抒情,詩意濃厚首段寫異鄉風光,地勢開闊,山川秀美,物產富饒。異鄉風光越美好,思鄉之情越殷切,以眼前樂景反襯心中哀情,特別深切感人。末段寫傍晚景色。日日奄日奄、天慘慘、風蕭蕭,獸狂顧、鳥倦飛,原野闃寂,悄無人聲,一片凄清。作者著意渲染寂寞凄涼的氣氛,勾勒出一幅魂斷城樓圖,有力地烘托了作者內心的凄愴慘惻,讀來令人黯然神傷。前后兩段景物描寫,一段即景生情,一段寓情于景,一樂一悲,相互照應,真切地反映出作者愁緒步步加深、憂傷至極的過程,回環跌宕,感人肺腑。63借典故抒發感情此賦是作者有感而發,賦中所用的典故與作者的身世遭際相吻合,因而自然貼切,毫無鋪陳堆砌之感。“仲尼嘆歸”、“鐘儀楚奏”、“莊舄越吟”形象地道出了人們思鄉的普遍心理,“河清未至”、“匏瓜徒懸”、“井渫不食”含蓄而準確地表達了濟世之志不得施展的憂慮。64通篇多用比興之義,以達諷喻之旨“白日忽其將匿”,喻荊州之危殆,也未嘗不是“浮云蔽白日”,不受重用的感慨;“風蕭瑟而并興兮”正喻時局混亂;“獸狂顧以求群兮”喻群雄并起;“鳥相鳴而舉翼”正是不知歸附何方,這些都是以景與物來隱喻。而“懼匏瓜之徒懸兮”是借孔子的話,嘆懷才不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