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統編版七年級語文上冊 第一單元檢測(學生版+解析版)_第1頁
2024統編版七年級語文上冊 第一單元檢測(學生版+解析版)_第2頁
2024統編版七年級語文上冊 第一單元檢測(學生版+解析版)_第3頁
2024統編版七年級語文上冊 第一單元檢測(學生版+解析版)_第4頁
2024統編版七年級語文上冊 第一單元檢測(學生版+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檢測試卷

滿分120分時間120分鐘

一、選擇題(共16分)

(本題2分)下列加點字的讀音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A.元勛(xun)要基(dian)選耳號(pin)氣沖斗牛(dou)

B.摯友(zhi)迭起(die)咳喉(sou)鰥為人知(xian)

C.卓越(zhuo)校對(xiao)薪金(xTn)深惡痛絕(wD)

D.碩果(shud)草率(shi^i)悠然(you)潛心貫注(qian)

2.(本題2分)下列詞語書寫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獨裁高標心不在焉潛心慣注

B.深霄梳頭慷慨淋漓鍥而不舍

C.碩果澎湃警報疊起炯炯有神

D.彌高鉆探氣沖斗牛目不窺園

3.(本題2分)下列句中加點成語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A.他從唐詩下手,目不窺園,足不下樓,兀兀方年,瀝盡心血。

B.他的研究成果在學術界引起了軒然木延,大家對他的觀點議論紛紛。

C.聞一多先生不動不響,無聲無聞。一個又一個大的四方竹紙本子,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蟻

排筷

D.他昂首挺胸地站在那里,如同一棵挺拔的松樹,真有氣沖斗牛之勢。

4.(本題2分)下列對文章內容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本文采用夾敘夾議的方法,以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總領全文,把聞一多先生的嚴謹刻苦的治學態度、

無私無畏的斗爭精神、澎湃執著的愛國熱情以及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都表現得淋漓盡致。

B.文章第一部分寫聞一多先生"做了再說,做了不說",表現了他的學者風范;第二部分寫聞一多先生"說"

了就"做",言行完全一致,表現了他革命家的胸懷。

C.文中的“他要給我們衰微的民族開一劑救濟的文化藥方”一句,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寫

出了聞一多先生研究學問的目的是為了救國。

D.文章的語言富有詩意,如"仰之彌高,越高,攀得越起勁;鉆之彌堅,越堅,鉆得越鍥而不舍",句式

整齊,節奏感強,表達了對聞一多先生鉆研精神的贊美。

5.(本題2分)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學校開展的“感恩?奮進”活動,掀起了同學間互幫、互助、互學、互進,增進了彼此的友誼。

B.如何管理、認識、把握網絡輿論場,已成為全世界各國既關注又十分頭疼的問題。

C.中學時代是記憶力的黃金時期,如果能在此期間多背誦些優秀的詩文,就能打下扎實的文學功底。

D.新時代的教育應該培養學生善于觀察、善于思考、善于創造的水平。

6.(本題2分)依次填入下面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

歌德曾經說過:“不斷變革創新,就會充滿青春活力。”面對的世界,始終與民族共命運、

與祖國共奮進、與時代齊發展的中國青年,發奮學習、踏實苦干、不斷創新,能無愧于

偉大的時代,無愧于神圣的責任,讓自己的聰明才智在黨和人民事業發展的進程中燦爛的青春之

花。

A.日新月異只有才綻放

B.一日千里如果就綻放

C.日新月異如果就開放

D.一日千里只有才開放

7.(本題2分)下列句子中,標點符號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A.法國強占廣東廣州灣,"租借"99年。

B.他在給我的信上說:“此身別無長處,既然有一顆心,有一張嘴,講話定要講個痛快”!

C.不久書桌上德文字典和日文字典都擺起來了,果戈理的《死魂靈》,又開始翻譯了。

D.石子入淺水,水花四濺,虛張聲勢;石子入深潭,悄無聲息,不動聲色。

8.(本題2分)下列句子順序排列正確的一項是()

①回顧那些偉大的科學家、思想家、文學家、藝術家、政治家、宗教家等等數不清的杰出人物,他們終其

一生,孜孜以求,將自己最重要的精神力量,都凝聚在自己的作品中,為人類的精神史建造了一座又一座

輝煌的宮殿。

②凡是走進這宮殿,一件件認真觀賞這精神產品的人,必然會被這光輝所映照,會在這光輝中獲得光明與

力量。

③讀優秀的書,能使我們的精神變得廣闊、深邃、博大。

④這宮殿與物質的宮殿最大的不同之處,是那宮殿中的每一件作品,都不是僵死的存在,而是在時間的大

幕中,悄悄地燃燒著,永不休止地散發著精神的光輝。

⑤因為優秀的書,不僅是知識的結晶,更是人類情感與思想的結晶,是人類精神的花朵與果實。

A.③⑤①④②B.③⑤①②④C.①②④⑤③D.①④②③⑤

二、綜合性學習(共5分)

9.(本題5分)某班開展"走近聞一多”的主題活動,活動中有一些問題。請你參與解決。

(1)請用簡潔的文字向同學介紹聞一多。

(2)根據《鄧稼先》和本課內容擬寫對聯。

上聯:唐詩雜論

下聯:鄧稼先兩彈一星刻苦鉆研

(3)陳潔同學為本次活動寫了結束語。下面是結束語的部分內容,請你按要求幫她修改。

真正美麗的生命應該像聞一多先生那樣,執著地追求著真善美。它不會趨炎附勢地扭曲自己的形象,不會

莫名其妙地涂改自己靈動的線條。

[A]有時,它也許會被冷酷地阻斷口有時,它也許會被無情地擱淺。

[B]但是,生命之所以美麗,正在于它始終高揚著一個美麗的主題的原因:在生命的底蘊中,始終流動著

人類對世界最純粹的良知與渴望。

[C]希望聞一多的精神在新時代里能夠繼續被發揚和繼承。

①[A]處畫線句子的方框內應填的標點符號是0

②[B]處畫線句子有語病,請修改:。

③【口處畫線句子有語病,應將""和""調換位置。

三、語言表達(共2分)

10.(本題2分)下面是“感動中國”部分獲獎者的頒獎詞,請參照以下語言形式,給本單元的人物寫一段頒獎詞。

葉篤正一一定力與信念,讓他上下求索,天間的路上,生命融入科學。

季羨林一一學問鑄成大地的風景,他把心匯入傳統,把心流入東方。

四、名著閱讀(共5分)

11.(本題5分)閱讀《駱駝祥子》選段,完成以下題目。

整整的三年,他湊足了一百塊錢!

他的手哆嗦得更厲害了,揣起保單,拉起車,細細端詳自己的車,在漆板上試著照照自己的臉!越看

越可愛,因為已經是自己的車了。把車看得似乎暫時可以休息會兒了,他坐在了水簸箕的新腳墊兒上,今

年是二十二歲。因為父母死得早,他忘了生日是在哪一天。自從到城里來,今天買上了新車,就算是生日

吧,好記,而且車既是自己的心血,簡直沒什么不可以把人與車算在一塊的地方。

⑴揣摩下面語句中劃線字詞表達效果。(2分)

整整的三年,他湊足了一百塊錢!

(2)文中的"他"把什么日子定為自己的生日?"他"這樣做原因是什么?(3分)

五、名句名篇默寫(共4分)

12.(本題4分)識記性默寫。

(1)深林人不知,。(王維《竹里館》)

(2)此夜曲中聞折柳,。(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3)馬上相逢無紙筆,o(岑參《逢入京使》)

(4)楊花榆莢無才思,o(韓愈《晚春》)

六、詩歌鑒賞(共5分)

春興①春夜洛城聞笛

武元衡李白

楊柳陰陰細雨晴,殘花落盡見流鶯。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春風一夜吹鄉夢,又逐春風到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注釋】①春興:指因春天的景物而觸發的感情。

13.(2分)下列選項中,與兩首詩歌中描繪的情景不一致的一項是()

A.楊柳深綠B.流鶯婉轉C.笛聲悠揚D.折柳寄情

14.(3分)兩詩都表達了“思鄉”這一主題,請聯系詩歌內容分析,兩位詩人的抒情方式有何不同。

七、文言文閱讀(共10分)

(本題10分)閱讀下列文言文,完成小題。

【甲】

初,權謂呂蒙目:“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

與蒙論議,大驚日:“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日:"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選自《孫權勸學》)

【乙】

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隨叔父洪仲入魏,尋復南奔。有氣干,拳勇過人,能手執鞍橋,倒立馳

騁。年二十余有友人與之書而不能答請于洪仲洪仲深讓之而不為報。永乃發憤讀書,涉獵經史,兼有才筆。

為崔道固①城局參軍②,與道固俱降,入為平齊百姓。帝每嘆目:“上馬能擊賊,下馬作露布③,唯傅修期耳。”

[注]:①崔道固:人名。②城局參軍:官職名稱。③露布:公開的文告。

15.(2分)下列對文中畫線部分的斷句,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年二十余有/友人與之書而不能答/請于洪仲/洪仲深讓之而不為報。

B.年二十余/有友人與之書/而不能答請于洪仲/洪仲深讓之而不為報。

C.年二十余/有友人與之書而不能答/請于洪仲/洪仲深讓之而不為報。

D.年二十余有/友人與之書/而不能答請于洪仲/洪仲深讓之而不為報。

16.(2分)對下列句子中劃線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大兄何見事之晚乎看見。

B.昱復南奔不久。

C.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研究經書。

D.拳勇過人超過。

17.(2分)下列對兩篇選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A.【甲】文通過講述呂蒙在孫權的勸說下發奮讀書,后來大有長進的故事,闡明了開卷有益的道理。

B.【乙】文最后借皇帝對傅永的稱贊,從側面表現傅永的文武雙全。

C.兩篇文章均通過主人公的經歷,告訴我們只要發奮讀書,勤奮刻苦,終能成才。

D.【甲】文中擅勸的孫權先后從“學"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兩方面來勸說呂蒙,使其無可推辭,最終“乃使

就學"。

18.(4分)請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2)永乃發憤讀書,涉獵經史,兼有才筆。

八、現代文閱讀(共23分)

(本題6分)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我不能走"

①青海、新疆,神秘的古羅布泊,馬革裹尸的戰場,不知道稼先有沒有想起過我們在昆明時一起背誦

的《吊古戰場文》:

浩浩乎!平沙無垠,復不見人。河水縈帶,群山糾紛,黯兮慘悴,風悲日魄,蓬斷草枯,凜若霜晨,

鳥飛不下,獸鋌亡群。亭長告余日:“此古戰場也!常覆三軍。往往鬼哭,天陰則聞!”

②也不知道稼先在蓬斷草枯的沙漠中埋葬同事、埋葬下屬的時候是什么心情?

③"粗估”參數的時候,要有物理直覺;晝夜不斷地籌劃計算時,要有數學見地;決定方案時要有勇進

的膽識和穩健的判斷。可是理論是否準確永遠是一個問題。不知稼先在關鍵性的方案上簽字的時候,手有

沒有顫抖?

④戈壁灘上常常風沙呼嘯,氣溫往往在零下三十多攝氏度。核武器試驗時大大小小突發的問題必層出

不窮。稼先雖有"福將"之稱,意外總是不能完全避免的。1982年,他做了核武器研究院院長以后,一次井

下突然有一個信號測不到了,大家十分焦慮,人們勸他回去,他只說了一句話:“我不能走。”

⑤假如有一天哪位導演要攝制《鄧稼先傳》,我要向他建議采用"五四"時代的一首歌作為背景音樂,

那是我兒時從父親口中學到的:“中國男兒/中國男兒/要將只手撐天空/長江大河/亞洲之東/峨峨昆侖/古今

多少奇丈夫/碎首黃塵/燕然勒功/至今熱血猶殷紅......"

⑥我父親誕生于1896年,那是中華民族任人宰割的時代。他一生都喜歡這首歌曲。

【材料二】

現今的初中生大多以哪些人作為偶像?某區教育部門分別在2018年和2023年,對轄區內初中生的偶

像進行了調查,結果如圖所示:

某區初中生偶像統計圖

【材料三】

①偶像觀,就是關于偶像崇拜的價值觀,簡而言之,就是崇拜什么樣的人。

②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艦載機飛行員張超,訓練時突遇飛機故障,在生死邊緣的4.4秒仍試圖挽救戰

機;大學生村官秦明飛放棄"耶魯畢業生”的優渥生活,毅然扎根鄉村,帶領村民走上脫貧之路;四川涼山森

林大火中的消防員們“明知山有火",仍背上滅火裝備走出“最美的逆行”......他們恪守和實踐著寶貴的精神品

質,成為社會中最溫暖人心的力量,是我們最值得崇拜的偶像。

19.(2分)下列對材料一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第②段問句表達了作者對鄧稼先的理解、關心、懷念和崇敬之情。

B.第③段運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富有感染力。

C.第⑤段“要將只手撐天空"中的"撐"字表現了中國男兒頂天立地的形象。

D.第⑤段引用歌詞是為了突出"我"父親一生都喜歡這首歌曲。

20.(2分)對材料一引用《吊古戰場文》的作用,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把讀者引入中國歷史深處,增加文章的厚重感。

B.暗示科研工作者工作的地方就是不見硝煙的戰場。

C.正面描寫鄧稼先工作的艱辛,烘托他為國獻身的品質。

D.引用此文有寄托哀思的作用一一誦文思人,恍若眼前。

21.(2分)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現象?請你聯系三則材料,談談青少年應該樹立什么樣的偶像觀。

(本題17分)閱讀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題。

茅草的懷念

張漢林

①家鄉的茅草是生長在貧瘠土地上的植物,它被稱為“白茅”,在古老的《詩經》里鮮活了數千年。

②茅草喜濕耐旱,要求極低,所以它也極常見,溝邊,河旁,鹽堿地,都有它直立的倩影。

③“打過春,赤腳奔,挑野菜,拔茅針。”每到開春,就想起這首母親教給我們的童謠。踏著春意拔茅

針是我們那時的童年。母親收工回家都給我們帶回一口袋茅針。撕開翠綠的茅針皮,扒出既白又嫩的茅針

肉,丟入嘴里,豐盈的汁液在舌齒間回旋,都是茅草花苞的馨香。當春風揮舞巨大的刷子一遍遍地涂綠大

地的時候,冬眠了一冬的茅草也隨之醒來。茅草叢里跳出了耀眼的白,那是茅草吐出的絨花。嫩白的花苞

頂破了鼓脹的茅針,舉起一支支絨絨的花穗,一片片,開白了原野,開白了村莊,空氣里都蕩漾著柔柔絲

絲的香甜。星星點點的婆婆納碎花點綴其間,是綠色田野恣意流淌著的一抹藍。

④盛夏,像野火一樣燃遍遼闊原野的茅草,一棵棵,亭亭玉立,狹窄的葉片單薄而修長,一片碧綠。

寂靜的午后,莊上人吃完飯睡了。母親頭戴葦熊編的尖頂斗笠,身子埋在半人高的茅草叢里,在明晃晃的

太陽下,揮舞鐮刀,齊根割下茅草。風,已逃之夭夭。開著紫花的紫穗槐,樹葉一動不動。在烈日烘烤下,

濃密的茅草叢里灼人的熱浪翻滾而來。薄如刀片的茅草葉把母親黝黑的胳膊劃開一道道細細的血紅的口子,

被帶鹽分的汗水扎得生疼。

⑤母親一把一把地割回茅草,再一把一把地挑選,挑選那些個高、齊整、結實的,攤鋪在天井里曬,

剩下的就當引火草燒鍋。母親把茅草攤得薄,翻得勤,曬得灰白,散發白熾的氣息,再整齊地捆起,留待

秋冬修房子、搓草繩。

⑥秋天農閑,父親請來村里的茅匠師傅給家里翻修屋頂,撇下那些發黑腐敗的舊茅,重新鋪上一層金

黃的斷茅,留下了陽光和茅草的溫暖氣息。茅草因此命名了一個鄉村手藝——茅匠。

⑦寒冬的夜晚,我安靜地坐在點著一盞煤油燈的飯桌旁做作業。煤油燈飄散出帶著火油味的黑色煙霧。

母親抱來一大捆暖和的干茅草,浸濕后,舉起木榔頭把茅草的莖捶扁、捶軟,坐在我身旁搓草繩。我很懷

念這種寧靜而溫馨的時光。輕盈的茅草在母親粗硬的兩片手掌里來回搓動,發出有節奏的摩擦聲,那兩撮

長長的茅草像野雞的尾羽,歡快地抖動。搓成的草繩一截一截地從母親背后滑落,越滑越長,落在地上,

厚厚地圈在一起。母親搓繩的身影被昏黃的燈光映照在墻壁上,茅草的草香鋪散在柔和的橙黃色燈光里。

⑧我做完作業爬上床睡了,母親把煤油燈移近自己,把燈芯捻暗,繼續搓繩。我一覺醒來,母親在搓

繩;又一覺醒來,母親還在搓繩。她要把剩下的那些茅草搓完。房間里響起父親瞭■亮的鼾聲,像母親手中

的草繩一樣悠長。

⑨家鄉的茅草一年又一年花開花落,葉綠葉黃。每當看到平凡、質樸、挺拔、柔韌的茅草,我就會想

起我的母親。

(選自《揚子晚報》2024年5月30日)

22.(3分)閱讀全文,完成下面的表格。

敘寫角度具體表現或特點

生長環境①—

②—茅針可以食用,茅草可以修房子、搓草繩

品格特質③—

23.(4分)聯系上下文,按要求回答問題。

(1)螂開翠綠的茅針皮,外地既白又嫩的茅針肉,云△嘴里,豐盈的汁液在舌齒間回旋,都是茅草花苞的

馨香。(請你說說句中加點詞語的表達效果。)

(2)我一覺醒來,母親在搓繩;又一覺醒來,母親還在搓繩。她要把剩下的那些茅草搓完。(請你從重音

的角度設計朗讀,并說明理由。)

24.(2分)文章按一年四季的順序來寫茅草,"秋季”寫得特別簡略。請你說說作者這樣安排的理由。

25.(4分)第三段引用了關于"茅草”的童謠。請你說說這樣寫的作用。

26.(4分)文題“茅草的懷念”有幾層含義?請結合文本探究。

九、作文(共50分)

27.(本題50分)你有特別崇拜的人嗎?是鄧稼先、聞一多、魯迅那樣的現當代偉人,還是李白、孫權那

樣的歷史人物?是歌星、影星、球星,還是小王子、哈利?波特?或者只是你身邊的某個人,他的言行舉

止、待人接物讓你心生敬意?

請以"我的偶像"為題目,完成一篇以寫人為主的記敘文。600字左右。

要求:①言之有物,情感真摯。要寫出人物的精神。②認真書寫,力求工整、美觀。③文章中不得

出現真實的地名、校名、人名。

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檢測試卷

滿分120分時間120分鐘

一、選擇題(共16分)

1.(本題2分)下列加點字的讀音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A.元勛(xun)奠基(dian)選腭(pin)氣沖斗牛(dou)

B.摯友(zhi)迭起(die)咳嗽(sou)等為人知(xian)

C.學越(zhuo)校對(xiao)薪金(xTn)深惡痛絕(W。)

D.碩果(shub)草率(shu臺i)修然(you)潸心貫注(qiar

【答案】A

【詳解】本題考查字音,要熟記拼寫規則,形似字,誤讀字、生僻字更要注意,此類題目多考查生僻字、

多音字和形似字。

B."鮮"應讀xian;

C.“校”應讀go;

D."潛"應讀qian;

故選Ao

2.(本題2分)下列詞語書寫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獨裁高標心不在焉潛心慣注

B.深霄梳頭慷慨淋漓鍥而不舍

C.碩果澎湃警報疊起炯炯有神

D.彌高鉆探氣沖斗牛目不窺園

【答案】D

【詳解】本題考查字形。

A.潛心慣注-一潛心貫注;

B.深霄一一深宵;

C.警報疊起一一警報迭起;

故選D。

3.(本題2分)下列句中加點成語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A.他從唐詩下手,目不窺園,足不下樓,兀三方年,瀝盡心血。

B.他的研究成果在學術界引起了軒然木懣,大家對他的觀點議論紛紛。

C.聞一多先生不動不響,無聲無聞。一個又一個大的四方竹紙本子,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蟻

排顆

D.他昂首挺胸地站在那里,如同一棵挺拔的松樹,真有氣沖斗牛之勢。

【答案】B

【詳解】本題考查成語運用。

A.兀兀窮年:形容一個人一年到頭都在辛苦、勤勉地做事。此處描述他鉆研唐詩時終年不懈怠,全身心投入,

表現出其專注與刻苦,使用恰當;

B.軒然大波:高高涌起的波濤,比喻大的糾紛或亂子。此處說研究成果在學術界引起大家議論紛紛,只是普

通的討論氛圍,并非是引發大的糾紛,使用不恰當;

C.群蟻排衙:形容整齊地排列,句中把寫滿密密麻麻小楷的四方竹紙本子,比作排列整齊的螞蟻。此處形象

地展現了書寫的規整狀態,使用恰當;

D.氣沖斗牛:形容怒氣沖天或氣勢很盛。此處形容人昂首挺胸站立,有一股強盛的氣勢,使用恰當;

故選Bo

4.(本題2分)下列對文章內容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本文采用夾敘夾議的方法,以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總領全文,把聞一多先生的嚴謹刻苦的治學態度、

無私無畏的斗爭精神、澎湃執著的愛國熱情以及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都表現得淋漓盡致。

B.文章第一部分寫聞一多先生"做了再說,做了不說",表現了他的學者風范;第二部分寫聞一多先生"說"

了就“做",言行完全一致,表現了他革命家的胸懷。

C.文中的"他要給我們衰微的民族開一劑救濟的文化藥方”一句,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寫

出了聞一多先生研究學問的目的是為了救國。

D.文章的語言富有詩意,如"仰之彌高,越高,攀得越起勁;鉆之彌堅,越堅,鉆得越鍥而不舍",句式

整齊,節奏感強,表達了對聞一多先生鉆研精神的贊美。

【答案】C

【詳解】本題考查內容理解。

C."他要給我們衰微的民族開一劑救濟的文化藥方"一句,把"研究學問"比作"開藥方",運用的是比喻的修辭

手法,不是擬人;

故選Co

5.(本題2分)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學校開展的“感恩?奮進”活動,掀起了同學間互幫、互助、互學、互進,增進了彼此的友誼。

B.如何管理、認識、把握網絡輿論場,已成為全世界各國既關注又十分頭疼的問題。

C.中學時代是記憶力的黃金時期,如果能在此期間多背誦些優秀的詩文,就能打下扎實的文學功底。

D.新時代的教育應該培養學生善于觀察、善于思考、善于創造的水平。

【答案】C

【詳解】A.成分殘缺,"掀起了……"后面缺少了中心詞"高潮";

B."管理、認識、把握"詞序不當,按事理應該是“認識、把握、管理",由思想到行為;Co正確;

D."培養"與"水平"搭配不當,應該是“培養......能力""提高......水平"。

故選C。

6.(本題2分)依次填入下面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

歌德曾經說過:“不斷變革創新,就會充滿青春活力。”面對的世界,始終與民族共命運、

與祖國共奮進、與時代齊發展的中國青年,發奮學習、踏實苦干、不斷創新,能無愧于

偉大的時代,無愧于神圣的責任,讓自己的聰明才智在黨和人民事業發展的進程中燦爛的青春之

花。

A.日新月異只有才綻放

B.一日千里如果就綻放

C.日新月異如果就開放

D.一日千里只有才開放

【答案】A

【詳解】此題考查學生結合語境正確理解字詞含義的能力。解答此題,要弄清詞語的意義及常用用法,弄

清詞語的感情色彩,尤其要注意結合具體的語境,理解字詞含義的變化,辨析作答。結合語境中"與時代齊

發展"、"創新"等詞句,可辨析,第一空處,"日新月異"最恰當;后兩空通過語意分析,要填一個條件性關

聯詞,所以"只有……才"最恰當。故選A。

7.(本題2分)下列句子中,標點符號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A.法國強占廣東廣州灣,"租借"99年。

B.他在給我的信上說:“此身別無長處,既然有一顆心,有一張嘴,講話定要講個痛快”!

C.不久書桌上德文字典和日文字典都擺起來了,果戈理的《死魂靈》,又開始翻譯了。

D.石子入淺水,水花四濺,虛張聲勢;石子入深潭,悄無聲息,不動聲色。

【答案】B

【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正確運用標點符號的能力。解答此題時,首先要牢固掌握常用的標點符號及使用方

法,其次要善于仔細分析題中語段的語境,最后運用平時積累的標點符號的作用去解答題目。B.感嘆號應放

在雙引號內。

8.(本題2分)下列句子順序排列正確的一項是()

①回顧那些偉大的科學家、思想家、文學家、藝術家、政治家、宗教家等等數不清的杰出人物,他們終其

一生,孜孜以求,將自己最重要的精神力量,都凝聚在自己的作品中,為人類的精神史建造了一座又一座

輝煌的宮殿。

②凡是走進這宮殿,一件件認真觀賞這精神產品的人,必然會被這光輝所映照,會在這光輝中獲得光明與

力量。

③讀優秀的書,能使我們的精神變得廣闊、深邃、博大。

④這宮殿與物質的宮殿最大的不同之處,是那宮殿中的每一件作品,都不是僵死的存在,而是在時間的大

幕中,悄悄地燃燒著,永不休止地散發著精神的光輝。

⑤因為優秀的書,不僅是知識的結晶,更是人類情感與思想的結晶,是人類精神的花朵與果實。

A.③⑤①④②B.③⑤①②④C.①②④⑤③D.①④②③⑤

【答案】A

【詳解】本題考查句子銜接與排序。

通讀選項,可以發現本語段是按由"書"到"精神宮殿"的邏輯順序描述的,③引起了話題,可作為第一句;

⑤結合"因為"一詞,及語意辨析與③句銜接最緊密,可作為第二句;①句由作品("書")這一事物,引向

"精神宮殿",可作為過渡句理解,是第三句;④②講了“非物質"的宮殿,可通過其中的"光輝"一詞來辨析

其先后順序。據此,可排序為:③⑤①④②。

故選Ao

二、綜合性學習(共5分)

9.(本題5分)某班開展“走近聞一多”的主題活動,活動中有一些問題。請你參與解決。

(1)請用簡潔的文字向同學介紹聞一多。

(2)根據《鄧稼先》和本課內容擬寫對聯。

上聯:唐詩雜論

下聯:鄧稼先兩彈一星刻苦鉆研

(3)陳潔同學為本次活動寫了結束語。下面是結束語的部分內容,請你按要求幫她修改。

真正美麗的生命應該像聞一多先生那樣,執著地追求著真善美。它不會趨炎附勢地扭曲自己的形象,不會

莫名其妙地涂改自己靈動的線條。

[A]有時,它也許會被冷酷地阻斷口有時,它也許會被無情地擱淺。

[B]但是,生命之所以美麗,正在于它始終高揚著一個美麗的主題的原因:在生命的底蘊中,始終流動著

人類對世界最純粹的良知與渴望。

[C]希望聞一多的精神在新時代里能夠繼續被發揚和繼承。

①[A]處畫線句子的方框內應填的標點符號是o

②【B】處畫線句子有語病,請修改:。

③處畫線句子有語病,應將""和""調換位置。

【答案】([)示例:聞一多,本名家驊,著名詩人、學者、愛國民主戰士。青年時代是新月派詩人,1923

年出版第一部詩集《紅燭》,閃爍著反帝愛國的火花。1928年出版第二部詩集《死水》,表現出深沉的愛國

主義激情。中年時代是舊經典的研究學者,晚年成為青年所愛戴的,昂頭作獅子吼的民主戰士,"一二?一"

慘案后,他更英勇地投身愛國民主運動,直到犧牲生命。

(2)聞一多;嚴謹治學

(3)分號;將"的原因"去掉;繼承;發揚。

【詳解】(1)解答本題需要學生準確細致結合自己的理解進行分析,重點把握,準確理解。將聞一多先生

的生平事跡進行簡要介紹。

(2)對聯要注意以下幾組要求:第一,上下聯字數要相等。第二,上下聯詞組要相同,詞性要一致。第三,

上下聯平仄要相調。第四,切忌合掌。下聯"鄧稼先兩彈一星刻苦鉆研"的內容:先是人名,然后是貢獻,最

后是治學態度。還要注意結構上的對稱。

(3)A處與前者形成的并列關系,這里應該填寫分號。

B處句式雜糅,可將句末的"的原因"刪去。

C處"發揚""繼承"位置不對,應該為"繼承""發揚"。

點評:(1)本題考查學生介紹名家的基本能力。解答時要結合平時的識記進行分析,重點表達即可。

(2)本題考查學生擬寫對聯能力。對聯的要求:字數相等,內容相關。這是對聯格律的兩個基礎要素。字

數相等,指的是,若上聯是由幾個分句組成,則下聯也應是由字數上與之一一相等的幾個分句組成。

(3)解答此題,可結常見病句的類型,通過讀句子,理解句意,辨析作答。

三、語言表達(共2分)

10.(本題2分)下面是“感動中國”部分獲獎者的頒獎詞,請參照以下語言形式,給本單元的人物寫一段頒獎詞。

葉篤正一一定力與信念,讓他上下求索,天間的路上,生命融入科學。

季羨林一一學問鑄成大地的風景,他把心匯入傳統,把心流入東方。

【答案】示例:鄧稼先一一大千宇宙,浩瀚長空,全納入赤子心胸;驚世兩彈,沖霄一星,盡鑄中華豪情。

【詳解】此題考查頒獎詞。頒獎詞是在某一主題的頒獎典禮上,對獲獎對象的事跡所作的一種陳述評價性

的禮儀文稿。寫頒獎詞時注意被頒獎人的特點要明確,在此基礎上簡明扼要,還要語言的感情色彩強烈。

結合本單元人物,如鄧稼先的事跡和精神品質來回答即可。

四、名著閱讀(共5分)

11.(本題5分)閱讀《駱駝祥子》選段,完成以下題目。

整整的三年,他湊足了一百塊錢!

他的手哆嗦得更厲害了,揣起保單,拉起車,細細端詳自己的車,在漆板上試著照照自己的臉!越看

越可愛,因為已經是自己的車了。把車看得似乎暫時可以休息會兒了,他坐在了水簸箕的新腳墊兒上,今

年是二十二歲。因為父母死得早,他忘了生日是在哪一天。自從到城里來,今天買上了新車,就算是生日

吧,好記,而且車既是自己的心血,簡直沒什么不可以把人與車算在一塊的地方。

⑴揣摩下面語句中劃線字詞表達效果。(2分)

整整的三年,他逶足了一百塊錢!

(2)文中的"他"把什么日子定為自己的生日?"他”這樣做原因是什么?(3分)

【答案】(1)“整整"突出時間之長,"湊"表明錢是一點一點積攢起來的,形象地表現出祥子買車的錢來之不

易。

⑵把買車的日子定為自己的生日。

原因:①日子好記;②有紀念意義;③祥子最大的夢想是擁有一輛自己的車,買到車昭示著他新生活的

開始,有了車之后他感到幸福、快樂。

【詳解】(1)本題考查賞析句子。

"整整〃是"指數量或時間非常充足,沒有任何缺少或剩余"的意思。"湊"是"拼湊"的意思。這表明積攢錢的時

間很長,表現這輛車是他省吃儉用,一點一點積攢下來的成果,表現箱子買車的錢來之不易。他用三年時

間積攢的錢買了屬于自己的車,體現了祥子高興、激動的心情。

(2)本題考查文段內容理解。

根據選段中"他的手哆嗦得更厲害了,揣起保單,拉起車,細細端詳自己的車,在漆板上試著照照自己的臉!

越看越可愛,因為已經是自己的車了"和"他坐在了水簸箕的新腳墊兒上"可知,祥子買到新車后內心非常高

興;

結合"今年是二十二歲。因為父母死得早,他忘了生日是在哪一天。自從到城里來,今天買上了新車,就算

是生日吧,好記,而且車既是自己的心血,簡直沒什么不可以把人與車算在一塊的地方“可知,祥子因為家

庭原因,已經忘記了自己生日是哪天,車對自己而言又是如此的重要,那就把自己的生日與車的生日放在

同一天來慶祝;可見,以“生日”表現他的新生,表現自己幸福生活的開始。"而且車既是自己的心血""簡直

沒什么不可以把人與車算在一塊的地方"表現了他對有車后的幸福生活的向往之情。

五、名句名篇默寫(共4分)

12.(本題4分)識記性默寫。

(1)深林人不知,o(王維《竹里館》)

(2)此夜曲中聞折柳,o(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3)馬上相逢無紙筆,。(岑參《逢入京使》)

(4)楊花榆莢無才思,o(韓愈《晚春》)

【答案】明月來相照何人不起故園情憑君傳語報平安惟解漫天作雪飛

【詳解】本題考查名句名篇默寫。注意本題中的易錯字:相、情、憑、惟、漫。

六、詩歌鑒賞(共5分)

春興①春夜洛城聞笛

武元衡李白

楊柳陰陰細雨晴,殘花落盡見流鶯。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春風一夜吹鄉夢,又逐春風到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注釋】①春興:指因春天的景物而觸發的感情。

13.(2分)下列選項中,與兩首詩歌中描繪的情景不一致的一項是()

A.楊柳深綠B.流鶯婉轉C.笛聲悠揚D.折柳寄情

14.(3分)兩詩都表達了“思鄉”這一主題,請聯系詩歌內容分析,兩位詩人的抒情方式有何不同。

【答案】13.D14.《春興》將春風擬人化,仿佛鄉夢可以像柳絮一樣,被春風吹到故鄉去,借"春風""柳

絮"抒發強烈的思鄉之情。《春夜洛城聞笛》"散入春風""滿洛城"寫出笛聲仿佛無處不在,無處不聞,突出笛

聲的悠遠,借悠悠笛聲抒發詩人的思鄉之情。

【導語】兩首詩均描繪了春夜優美的景色,但情感基調各有側重。武元衡《春興》通過賞春意與聞笛聲,

借鄉夢寄托思鄉情;李白《春夜洛城聞笛》以笛聲為媒,觸發對故園的深切懷念。兩詩景中含情,以感情

烘托景色,格調清麗。

13.本題考查內容理解。

A.《春興》中"楊柳陰陰細雨晴”描繪了雨后楊柳顏色變得更加深綠的景象,與該項描述一致;

B.《春興》中"殘花落盡見流鶯"寫出了殘花飄落之后,黃鶯在枝頭婉轉啼鳴的情景,與該項相符;

C.《春夜洛城聞笛》中"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生動地描繪了在夜晚不知從何處傳來悠揚的玉笛

聲,在春風中傳遍了整個洛陽城的情景,該項與之相符;

D."折柳寄情”在《春興》中并沒有體現,在《春夜洛城聞笛》中雖提到了"此夜曲中聞折柳",但只是說聽到

了《折楊柳》這首曲子,引發了人們的故園之情,并非真正的"折柳寄情"這一行為;

故選Do

14.本題考查抒情方式。

結合《春興》“春風一夜吹鄉夢,又逐春風到洛城”可知,詩人在這里將春風擬人化,賦予了春風以人的情感

和行為。春風不僅在一夜之間吹來了鄉夢,還帶著鄉夢追逐著自己來到了洛城。詩人通過這種奇特的想象,

把無形的鄉夢與有形的春風、洛城聯系起來,仿佛鄉夢就像那輕盈的柳絮,能夠被春風隨意吹拂,跨越空

間的距離,生動形象地表現了鄉夢的纏綿以及詩人對故鄉的深切思念之情。由此可見,《春興》是借助"春

風,,“柳絮,,等自然意象,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將抽象的思鄉之情具象化,來抒發強烈的思鄉之情的。

結合《春夜洛城聞笛》"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可知,詩人寫在寂靜的夜晚,不知從誰家傳來的

玉笛之聲,這笛聲在春風的吹拂下,飄散在整個洛陽城。通過對笛聲悠揚、傳播廣泛的描寫,以聲傳情,

強調了這悠揚的笛聲無處不在,無處不聞,仿佛整個洛陽城都沉浸在這思鄉的氛圍之中,進而觸動了詩人

的思鄉之情。由此可見,《春夜洛城聞笛》是借悠悠笛聲這一聽覺形象來渲染氛圍,從而引發詩人的思鄉之

情的,抒情相對較為含蓄委婉。

七、文言文閱讀(共10分)

(本題10分)閱讀下列文言文,完成小題。

【甲】

初,權謂呂蒙目:“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日:"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

與蒙論議,大驚日:"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日:"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選自《孫權勸學》)

【乙】

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隨叔父洪仲入魏,尋復南奔。有氣干,拳勇過人,能手執鞍橋,倒立馳

騁。年二十余有友人與之書而不能答請于洪仲洪仲深讓之而不為報。永乃發憤讀書,涉獵經史,兼有才筆。

為崔道固色城局參軍②,與道固俱降,入為平齊百姓。帝每嘆目:“上馬能擊賊,下馬作露布③,唯傅修期耳。”

[注]:①崔道固:人名。②城局參軍:官職名稱。③露布:公開的文告。

15.(2分)下列對文中畫線部分的斷句,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年二十余有/友人與之書而不能答/請于洪仲/洪仲深讓之而不為報。

B.年二十余/有友人與之書/而不能答請于洪仲/洪仲深讓之而不為報。

C.年二十余/有友人與之書而不能答/請于洪仲/洪仲深讓之而不為報。

D.年二十余有/友人與之書/而不能答請于洪仲/洪仲深讓之而不為報。

16.(2分)對下列句子中劃線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大兄何見事之晚乎看見。

B.尋復南奔不久。

C.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研究經書。

D.拳勇過人超過。

17.(2分)下列對兩篇選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A.【甲】文通過講述呂蒙在孫權的勸說下發奮讀書,后來大有長進的故事,闡明了開卷有益的道理。

B.【乙】文最后借皇帝對傅永的稱贊,從側面表現傅永的文武雙全。

C.兩篇文章均通過主人公的經歷,告訴我們只要發奮讀書,勤奮刻苦,終能成才。

D.【甲】文中擅勸的孫權先后從"學”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兩方面來勸說呂蒙,使其無可推辭,最終“乃使

就學”。

18.(4分)請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2)永乃發憤讀書,涉獵經史,兼有才筆。

【答案】15.C16.A17.D18.(1)士別三日,就要另外拭目相看,長兄知道這件事怎么這么

晚呢!

(2)傅永于是發奮讀書,廣泛閱讀經書和史書,兼有文才。

【導語】《孫權勸學》描寫了孫權勸說將軍呂蒙學習的故事。孫權告誡呂蒙,身為官員不能忽視讀書的重要

性。呂蒙開始推辭,但在孫權的堅持和勸導下,最終努力學習,取得了顯著進步。此后,魯肅見到呂蒙,

驚訝于他的才學變化。這篇文章強調了學習對于個人能力提升的重要性,突出君主賢明和臣子的勤奮,以

及學習能帶來巨大改變的道理。通過具體的對話和互動,形象生動地傳遞了這一主題。

《傅永傳》通過簡練的筆墨,描繪了傅永從武藝高強卻文才不足,到發憤讀書、文武兼備的轉變歷程。傅

永少年有勇力,年輕時因不能答復友人的書信,深感羞愧,在叔父的嚴格批評下激勵自己,下決心讀書,

最終成才。小說成功塑造出一個自我鞭策、勤奮好學的典型形象,展示了"志存高遠、文武雙全”的理想人格,

凸顯了知識與武力并重的重要性。本文風格樸實,以傅永的經歷為中心,表現了堅定志向和勤奮學習的精

神。

15.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

句意:二十多歲的時候,有個朋友給他寫信,但是他卻不會回信,就向叔父洪仲請教,洪仲狠狠地責備他,

不幫他回信。

"年二十余"表示"二十多歲的時候",是一個完整的表述,因此應在“余"后斷開;"有友人與之書而不能答"中,

“有友人"是主語,"與之書”是謂語和賓語,表示“有朋友給他寫信","而不能答"是結果,表示“他卻不能回信”。

這三部分緊密相連,構成了一個完整的句子;"請于洪仲"表示"向洪仲請教","洪仲深讓之而不為報"表示"洪

仲狠狠地責備他,不幫他回信"。這兩部分分別描述了傅永請教洪仲和洪仲的反應,是兩個獨立的句子,因

此應在"請于洪仲"后斷開。故斷句為:年二十余/有友人與之書而不能答/請于洪仲/洪仲深讓之而不為報。

故選Co

16.本題考查重點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解釋詞語要注意理解文言詞語在具體語言環境中的用法,如通

假字、詞性活用、古今異義等現象。

A.句意:大哥怎么認清事物這么晚呢?見:知曉。

故選A。

17.本題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分析。

D.根據甲文“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可知,孫權先指出呂蒙當權掌事"不可不學",先說明了學習的必要性。

根據“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可知,接著又以自己讀書"大有所益",再說明了學習的可能性,使其無可

推辭,最終"乃使就學"。選項中"先后從'學’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兩方面來勸說呂蒙"的表述有誤。

故選D。

18.本題考查文言文句子的翻譯。注意:

(1)更:另,另外。舌用相待: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他。大兄:對朋友輩的敬稱。見事:知曉事情。

(2)乃:于是,就。涉獵:粗略廣泛地閱讀。

【點睛】參考譯文:

【甲】當初,孫權對呂蒙說:"你現在身居要職,掌管權柄,不能不學習!"呂蒙以軍中事務繁多作為托辭。

孫權說:"我難道是想讓你研究儒家經典成為博士嗎?只是應當粗略地閱讀,了解歷史罷了。你說事務繁多,

誰比得上我呢?我常常讀書,自己覺得大有裨益。"呂蒙于是就開始學習。等到魯肅路過尋陽時,與呂蒙討

論議事,他大吃一驚,說:"你現在的才干和謀略,已經不再是當年那個吳地的阿蒙了!"呂蒙說:"士人分

別幾天,就應當刮目相看,大哥怎么認清事物這么晚呢!"魯肅于是拜見呂蒙的母親,與呂蒙結為好友后告

別。

【乙】傅永,字修期,是清河人。年幼時隨叔父傅洪仲投奔北魏,不久又逃回南方。他很有氣魄和才干,

武力過人,能夠用手抓住馬鞍橋,倒騎著馬馳騁。二十多歲的時候,有個朋友給他寫信,但是他卻不會回

信,就向叔父洪仲請教,洪仲狠狠地責備他,不幫他回信。傅永于是發奮讀書,廣泛閱讀經書和史書,同

時兼有文思和武藝。他擔任了崔道固的城局參軍,與崔道固一同投降北魏,后來進入北魏朝廷,擔任平齊

百姓(的官職,負責管理從北齊投降過來的百姓)。孝文帝常常感嘆說:“戰場上能擊退敵軍,下馬后能撰

寫公文,只有傅修期了。"

八、現代文閱讀(共23分)

(本題6分)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我不能走"

①青海、新疆,神秘的古羅布泊,馬革裹尸的戰場,不知道稼先有沒有想起過我們在昆明時一起背誦

的《吊古戰場文》:

浩浩乎!平沙無垠,復不見人。河水縈帶,群山糾紛,黯兮慘悴,風悲日曦,蓬斷草枯,凜若霜晨,

鳥飛不下,獸鋌亡群。亭長告余日:“此古戰場也!常覆三軍。往往鬼哭,天陰則聞!”

②也不知道稼先在蓬斷草枯的沙漠中埋葬同事、埋葬下屬的時候是什么心情?

③"粗估"參數的時候,要有物理直覺;晝夜不斷地籌劃計算時,要有數學見地;決定方案時要有勇進

的膽識和穩健的判斷。可是理論是否準確永遠是一個問題。不知稼先在關鍵性的方案上簽字的時候,手有

沒有顫抖?

④戈壁灘上常常風沙呼嘯,氣溫往往在零下三十多攝氏度。核武器試驗時大大小小突發的問題必層出

不窮。稼先雖有"福將"之稱,意外總是不能完全避免的。1982年,他做了核武器研究院院長以后,一次井

下突然有一個信號測不到了,大家十分焦慮,人們勸他回去,他只說了一句話:“我不能走。”

⑤假如有一天哪位導演要攝制《鄧稼先傳》,我要向他建議采用"五四"時代的一首歌作為背景音樂,

那是我兒時從父親口中學到的:“中國男兒/中國男兒/要將只手撐天空/長江大河/亞洲之東/峨峨昆侖/古今

多少奇丈夫/碎首黃塵/燕然勒功/至今熱血猶殷紅......”

⑥我父親誕生于1896年,那是中華民族任人宰割的時代。他一生都喜歡這首歌曲。

【材料二】

現今的初中生大多以哪些人作為偶像?某區教育部門分別在2018年和2023年,對轄區內初中生的偶

像進行了調查,結果如圖所示:

某區初中生偶像統計圖

100%---------------------------------------------

90%------I-.......-.............-.......-.....

80%-----I-----------------------------———

70%-----......~~.....................

60%------......................■-....-.

50%-----1----------------■--------

40%------1------------]—I-■-----?

30%------■-....一-----.....一

20%----------'■------■-----

10%—I----..----------.—

0%—1—■-------■--------■---------■—

科學家明星教師醫生

□2018年□2023年

【材料三】

①偶像觀,就是關于偶像崇拜的價值觀,簡而言之,就是崇拜什么樣的人。

②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艦載機飛行員張超,訓練時突遇飛機故障,在生死邊緣的4.4秒仍試圖挽救戰

機;大學生村官秦明飛放棄"耶魯畢業生”的優渥生活,毅然扎根鄉村,帶領村民走上脫貧之路;四川涼山森

林大火中的消防員們“明知山有火",仍背上滅火裝備走出“最美的逆行”......他們恪守和實踐著寶貴的精神品

質,成為社會中最溫暖人心的力量,是我們最值得崇拜的偶像。

19.(2分)下列對材料一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第②段問句表達了作者對鄧稼先的理解、關心、懷念和崇敬之情。

B.第③段運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富有感染力。

C.第⑤段"要將只手撐天空"中的"撐"字表現了中國男兒頂天立地的形象。

D.第⑤段引用歌詞是為了突出"我"父親一生都喜歡這首歌曲。

20.(2分)對材料一引用《吊古戰場文》的作用,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把讀者引入中國歷史深處,增加文章的厚重感。

B.暗示科研工作者工作的地方就是不見硝煙的戰場。

C.正面描寫鄧稼先工作的艱辛,烘托他為國獻身的品質。

D.引用此文有寄托哀思的作用一一誦文思人,恍若眼前。

21.(2分)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現象?請你聯系三則材料,談談青少年應該樹立什么樣的偶像觀。

【答案】19.D20.C21.與2018年相比,2023年某區初中生將科學家、教師、醫生作為偶像的

比例大幅上升,將明星作為偶像的比例大幅下降。青少年的偶像觀,應該是崇拜心系國家、舍己為人,無

私奉獻,有責任擔當的人。

【解析】19.本題考查材料內容的理解與分析

D.有誤。結合第⑥段"我父親誕生于1896年,那是中華民族任人宰割的時代”的背景交代以及歌詞中“碎首

黃塵''"燕然勒功""至今熱血猶殷紅"等具有為國犧牲奉獻精神的詞句可知,第⑤段引用歌詞是為了突出"我"

父親熱愛祖國的情感以及要報效祖國的夢想,并非是"為了突出‘我‘父親一生都喜歡這首歌曲。"

故選D?

20.本題考查材料引用內容的理解與分析。

C.有誤。"正面描寫"有誤。《吊古戰場文》描寫了古代戰場的荒涼與凄慘的景象。通過渲染戰爭的殘酷和犧

牲,表達對先烈的敬仰和懷念之情。在材料一中,通過《吊古戰場文》,作者將鄧稼先的工作環境形象地比

喻為荒涼的古戰場,讓讀者更加直觀地感受到鄧稼先在工作中所面對的困難和挑戰。同時,凸顯了鄧稼先

為了國家和人民利益所做出的巨大犧牲和奉獻精神,讓人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他的英雄形象和崇高品質。

故選Co

21.本題考查圖表的閱讀與材料的理解。

閱讀圖表可知,2018年轄區內初中生的以明星作為偶像的比例最高,2023年轄區內初中生以科學家、教師、

醫生作為偶像的比例相比較于2018年都有增高,而以明星作為偶像的比例變低。從整體來看,在2023年,

轄區內初中生的以明星作為偶像的比例最低。綜上,材料二所反映的現象為:與2018年相比,2023年某區

初中生將科學家、教師、醫生作為偶像的比例大幅上升,將明星作為偶像的比例大幅下降,并且以明星作

為偶像的比例最低。

結合材料一種鄧稼先作為科學家在戈壁灘上進行艱苦的實驗所體現出的為國獻身的品質,材料二中2023年

初中生將科學家、教師、醫生作為偶像的比例大幅上升以及材料三所列舉飛行員張超、大學生村官秦珥飛

等具有責任擔當、擁有家國情懷的例子可知,青少年的偶像觀,應該是崇拜那些具有家國情懷、責任擔當

和犧牲奉獻的人。

(本題17分)閱讀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題。

茅草的懷念

張漢林

①家鄉的茅草是生長在貧瘠土地上的植物,它被稱為"白茅”,在古老的《詩經》里鮮活了數千年。

②茅草喜濕耐旱,要求極低,所以它也極常見,溝邊,河旁,鹽堿地,都有它直立的倩影。

③“打過春,赤腳奔,挑野菜,拔茅針。”每到開春,就想起這首母親教給我們的童謠。踏著春意拔茅

針是我們那時的童年。母親收工回家都給我們帶回一口袋茅針。撕開翠綠的茅針皮,扒出既白又嫩的茅針

肉,丟入嘴里,豐盈的汁液在舌齒間回旋,都是茅草花苞的馨香。當春風揮舞巨大的刷子一遍遍地涂綠大

地的時候,冬眠了一冬的茅草也隨之醒來。茅草叢里跳出了耀眼的白,那是茅草吐出的絨花。嫩白的花苞

頂破了鼓脹的茅針,舉起一支支絨絨的花穗,一片片,開白了原野,開白了村莊,空氣里都蕩漾著柔柔絲

絲的香甜。星星點點的婆婆納碎花點綴其間,是綠色田野恣意流淌著的一抹藍。

④盛夏,像野火一樣燃遍遼闊原野的茅草,一棵棵,亭亭玉立,狹窄的葉片單薄而修長,一片碧綠。

寂靜的午后,莊上人吃完飯睡了。母親頭戴葦熊編的尖頂斗笠,身子埋在半人高的茅草叢里,在明晃晃的

太陽下,揮舞鐮刀,齊根割下茅草。風,已逃之夭夭。開著紫花的紫穗槐,樹葉一動不動。在烈日烘烤下,

濃密的茅草叢里灼人的熱浪翻滾而來。薄如刀片的茅草葉把母親黝黑的胳膊劃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