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級中學名校試卷PAGEPAGE12025屆四川省高三下學期第一次教學質量聯合測評歷史試題(考試時間:75分鐘試卷滿分:100分)注意事項:1.答題前,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規定的位置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卮鸱沁x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生必須保持答題卡的整潔??荚嚱Y束后,請將答題卡交回。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1986年,考古學家嚴文明將中國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形容為一個巨大的重瓣花朵,中原文化區是花心,周圍的甘青、山東、燕遼、長江中游和江浙文化區是第一層花瓣,再外圍的文化區是第二層花瓣。三重結構組成的花朵,每部分之間都緊緊相連、不能分離。這一觀點()A.強調了中華文化具有整體性B.凸顯了環境對文化的決定作用C.實證了中國一萬年的文化史D.確立了中國近現代考古學體系【答案】A【解析】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影響題。根據材料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新石器時代的中國。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嚴文明的“重瓣花朵”論斷,強調了各文化區相互連接、不可分離,說明多元文化共同構成一個有機整體,是對“多元一體”文化特點的認同,A項正確;這一論述肯定了環境因素對文化發展的影響,并未說明環境的決定性作用。自然環境是文化孕育、發展的基礎條件﹐卻無法決定文化走向,排除B項;單純理論無法實證歷史,排除C項;20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近現代考古學確立,排除D項。故選A項。2.《墨子》云:“世俗之君子,貧而謂之富則怒;無義而謂之有義則喜?!薄肚f子》云:“天下莫不奔命于仁義?!薄睹献印吩疲骸叭剩诵囊?;義,人路(徑)也?!薄盾髯印吩疲骸昂昧x者眾?!薄俄n非子》云:“言仁義者盈廷?!边@反映出當時()A.儒學成為時代主流思潮 B.義觀念社會影響力巨大C.百家爭鳴走向思想一統 D.傳統道德秩序漸趨規范【答案】B【解析】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戰國時期(中國)。根據材料可知,戰國時期諸子百家競相言義﹐雖然他們代表的不同人群對“義”的理解不同,但客觀上反映了義觀念社會影響力巨大,B項正確;戰國時期,儒學獨尊地位尚未確立,還未成為時代主流思潮,排除A項;戰國時期,百家爭鳴還在延續,材料并未體現百家爭鳴走向思想一統,排除C項;這一時期,禮樂制度瓦解,傳統道德秩序遭到嚴重破壞,排除D項。故選B項。3.南朝人王肅投奔北魏后,逐漸習慣吃羊肉和酪漿,將茶貶低為“與酪作奴”,深得孝文帝認同。而在洛陽出土的唐代鮮卑貴族陪葬品中,多見當時成套的精美茶具。這可以用來說明唐代()A.民族交融逐漸加強 B.制茶工藝水平高超C.南北生活習性趨同 D.門閥政治影響深遠【答案】A【解析】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材料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南北朝至唐朝時期的中國。根據材料“南朝人王肅投奔北魏后,逐漸習慣吃羊肉和酪漿,將茶貶低為‘與酪作奴’,……洛陽出土的唐代鮮卑貴族陪葬品中,多見當時成套的精美茶具。”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鮮卑貴族對待茶文化的態度由北魏時的排斥到唐代時的接受,說明民族交融在逐漸加強,A項正確;題干僅說明茶具的精美,不足以說明制茶工藝高超,排除B項;鮮卑貴族接受茶文化無法說明南北方的生活習性趨同,至今南北習俗仍存在差異,排除C項;材料未涉及門閥政治的相關內容,僅憑題干信息不足以說明門閥政治影響鮮卑貴族對待荼文化的態度,排除D項。故選A項。4.宋仁宗初年進士及第的蘇舜欽,“少好古,工為文章。所至皆有善政”;慶歷六年進士及第的趙瞻,“明于吏事,輔以經術,忠義之節,白首不衰”。熙寧二年,蘇軾送章衡出知鄭州時,同樣盛贊后者“文章之美,經術之富,政事之敏”。這可以印證北宋中期()A.官場虛夸之風盛行 B.科考強化了詩賦地位C.程朱理學影響深遠 D.官員的綜合素質較高【答案】D【解析】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宋朝(中國)。根據材料可知,宋仁宗初年以后進士出身的文臣大多兼具文學、吏能與經術,這與北宋初期科舉制強調對士人綜合素養的考查緊密相關,它導致北宋中期涌現出大量綜合素質較高的文臣官僚,D項正確;對英才的盛贊與官場的虛夸之風有本質區別,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項;詩賦題目在宋代科舉考試中的地位逐漸下降,經義與策論的重要性得到強化,排除B項;程朱理學在北宋到南宋時期才逐漸形成,排除C項。故選D項。5.清代1700-1850年間人口統計情況年度人口總數比上一年度增長康熙三十九年(1700)1.50億/乾隆四十四年(1779)2.75億77‰乾隆五十九年(1794)3.13億8.7‰道光二年(1822)3.73億6.3‰道光三十年(1850)4.30億5.1‰據表可知,清代中期()A.人口增長勻速上升 B.人地矛盾得到緩解C.繁榮背后潛藏危機 D.農民生活水平提高【答案】C【解析】根據材料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本題是推斷題。根據材料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清(中國)。根據材料概括可知:從表中可以看出,1700-1850年間清代人口總數增長迅速,但增長率逐漸下降,且人口壓力驟增,容易導致土地與資源不足等問題,從而引發社會矛盾,使社會隱藏潛在危機,C項正確;人口增長率存在波動性起伏﹐并非勻速上升,排除A項;隨著人口的迅速增長,且社會未實行轉型,人地矛盾加劇,排除B項;農民占有資源相對減少,整體生活水平呈現下降趨勢,而非提高,排除D項。故選C項。6.清前中期,督撫在保舉官員時必須詳細寫出被保舉人的政績履歷等信息,以備吏部考評。但19世紀60年代以后,往往只有寥寥數語,甚至忽略這些信息,只列名單和保舉要求。這一變化反映了當時()A.科舉制度的改革 B.洋務運動的興起C.權力結構的變化 D.中央機構的劇變【答案】C【解析】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材料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清朝中期后的中國。根據材料可知,19世紀60年代以后,地方督撫在官員選拔任用中的權力擴大,結合時代背景可知,太平天國運動使得地方督撫掌握用人權,最終形成外重內輕、尾大不掉之勢,政治和權力機構發生變化,C項正確;保舉是科舉之外的另一種入仕途徑,并非科舉制度改革的結果,排除A項;這種變化有利于洋務運動的開展,但其本身不能反映洋務運動的興起,排除B項;據所學知識可知,當時除增設總理衙門外﹐中央機構并未發生劇變,排除D項。故選C項。7.如圖為創作于1920年的漫畫。該漫畫反映了()A.國民政府壓榨民族工業 B.日本武力侵占華北地區C.經濟危機沖擊京津地區 D.軍閥割據混戰的破壞性【答案】D【解析】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20年(中國)。根據“京津商民最近之恐慌”草木皆兵”以及商民逃亡等圖片信息,結合1920年的時代背景可知,此時處于北洋軍閥割據混戰時期,這種混亂的情況引起京津商民的恐慌,因此,漫畫揭示了北洋軍閥割據混戰給社會帶來的破壞性影響,D項正確;當時中國處于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國民政府壓榨民族工業”不符合材料時間,排除A項;日本武力侵占華北地區發生在20世紀30年代,排除B項;1929—1933年爆發了世界性經濟危機,與題干時間不符,排除C項。故選D項。8.20世紀40年代,以自愿和等價為原則,通過變工隊、互助合作組、合作社等多種形式,調配勞動力和生產工具的變工互助運動在敵后抗日根據地廣泛展開。這一運動()A.踐行了新民主主義理論 B.促成了各階層團結抗戰C.反映了土地所有制變革 D.克服了根據地經濟困難【答案】A【解析】據本題次題干的提示詞,可知這是本質題、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20世紀40年代(中國)。根據材料可知,全民族抗戰時期,為克服根據地的經濟困難,在根據地開展了互助、合作的變工互助運動,理解這些概念實質可知其踐行了新民主主義理論,有利于調動一切因素支持抗戰,A項正確;各階層團結抗戰的局面形成于全民族抗戰初期,排除B項;抗戰時期,中共在敵后抗日根據地實行的是“雙減雙交”的土地政策,并未改變土地所有制,排除C項;克服經濟困難是目的,但其成效則是各種努力的共同結果,不僅僅是開展變工互助運動,D項表述過于絕對,排除D項。故選A項。9.1950年夏秋,淮河流域各省遭遇災情,民眾缺少過冬物資。9月,寒衣勸募總會在北京成立,發動黨政機關、群眾團體等面向全國開展勸募,并通過報紙、廣播、文藝廣泛宣傳,最終在短時間內超額完成計劃。寒衣勸募運動的成功()A.彰顯了社會主義改造的成就 B.增強了人民群眾的政治認同C.標志著社會保障體系的建立 D.反映了國民經濟的全面恢復【答案】B【解析】根據次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影響題,據材料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50年的中國。根據材料“寒衣勸募總會在北京成立,發動黨政機關、群眾團體等面向全國開展勸募,并通過報紙、廣播、文藝廣泛宣傳,最終在短時間內超額完成計劃”可知,1950年,寒衣勸募運動的成功,彰顯了新中國的組織動員能力和制度優勢,從而增強了人民群眾對黨和政府的信心與認同,B項正確;社會主義改造始于1953年,1956年底初步完成,排除A項;該運動只是為解決困難的一場臨時性的運動性救濟,當時社會保障體系尚未建立,排除C項;1952年底國民經濟得到全面恢復,排除D項。故選B項。10.1952年、1992年中國重要經濟指標統計項目1952年1992年國內生產總值679億元2.69萬億元人均年消費80元1116元鋼年產量135萬噸8094萬噸石油年產量44.5萬噸1.42億噸鐵路營業里程2.29萬公里5.81萬公里該表可以反映()A.經濟體制轉型基本完成 B.社會主義建設成就顯著C.國民經濟結構優化升級 D.人民生活水平持續提高【答案】B【解析】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本質題。根據材料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52年、1992年的中國。材料反映了從1952年到1992年,新中國多項經濟指標的顯著增長,可以用來說明新中國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取得了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成就,B項正確;1992年才提出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排除A項;材料主要是重工業發展的情況,無輕工業、農業,商業等產業部門的信息,難以反映國民經濟結構優化升級,排除C項;人均年消費雖然大幅增長,但只能反映人民生活水平整體提高,但“持續提高”表述不準確,排除D項。故選B項。11.據印度早期佛教文獻記載,剎帝利中有人從事農業,有人作商人,有人作手工業者,甚至有一個剎帝利王曾先后作過陶工、編籃匠、花匠、廚師等在當時被認為低等的職業。這反映出當時印度社會()A.等級差異消除 B.商品經濟發展 C.國王權力削弱 D.種姓制度固化【答案】B【解析】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材料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古代印度。根據材料可知,古印度種姓制度下,剎帝利屬于世俗貴族與國王,享有統治權。但是公元前6世紀前后,隨著商品經濟與手工業的發展,剎帝利階層出現分化,一些剎帝利被迫從事于商業或手工業等職業,B項正確;僅從剎帝利個別突破職業限制的現象,不能推斷出整個社會等級差異消除,排除A項;材料未涉及國王權力變化的信息,無法直接得出國王權力削弱的結論,排除C項;材料顯示剎帝利可從事農業、商業、低等職業,表明種姓職業界限并非絕對固化,排除D項。故選B項。12.13世紀,北歐的《日德蘭法書》寫道:“國家應根據法律建立”;歐陸腹地的《薩克森明鏡》規定:“如果一個人的過往和法官做了不當行為,那么他必須加以抵制”;西南歐的阿拉貢法律規定只要國王履行其職責,臣民就要服從他,“否則的話就不然”。這些事例說明()A.法律至上觀念興起 B.市民階層力量強大C.民主政治初步建立 D.封建王權逐步強化【答案】A【解析】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材料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中世紀的歐洲。根據材料可知,從北歐強調國家依法律建立,到歐陸腹地指出抵制法官不當行為,再到西南歐對國王履職與否決定臣民服從與否的規定,都反映出在不同地區,人們越發重視法律,將法律作為行事、評判權力的準則,意味著法律至上的觀念正逐步興起,A項正確;僅憑材料信息無法判斷這些法律是市民推動建立并代表市民意志,無法得出市民階層力量強大的結論,排除B項;題干事例主要是圍繞法律與權力關系展開,未涉及選舉、議會等民主政治關鍵要素,排除C項;題干信息主要是強調王權受法律的限制,排除D項。故選A項。13.19世紀上半期,當英、美兩國從精英民主向大眾民主推進時,法國卻兩度重建帝國,拿破侖一世和拿破侖三世先后通過“全民公決”解決了皇位合法性問題。導致這一差異的主要原因是法國()A.工業革命啟動相對遲緩 B.政治局勢長期動蕩不安C.封建殘余勢力異常強大 D.共和體制未得民眾認可【答案】B【解析】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原因題。根據材料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世紀上半期的法國。法國大革命后,政權頻繁更迭,不同政治派別斗爭激烈,社會秩序混亂,民眾渴望穩定。拿破侖一世、拿破侖三世利用民眾渴望穩定的愿望,重建帝國,采用“全民公決”以凝聚人心,賦予皇位的合法性??梢?,長期動蕩不安的政治局勢導致上述現象,B項正確;法國是較早開啟工業革命的國家,并非工業革命開展遲緩導致帝國重建,二者沒有直接因果聯系,排除A項;法國大革命沉重打擊了本國封建貴族、教會等傳統封建殘余勢力,排除C項;法國大革命傳播了共和理念,激發民眾對共和的向往,排除D項。故選B項。14.19世紀末20世紀初,阿根廷成為世界知名的農牧產品出口國。下表是這一時期阿根廷出口狀況:阿根廷出口產品構成(單位:%)類別1899年1910年畜牧產品包括:活牲畜肉類皮革羊毛62531339431101116農產品包括:谷物35325350據表可知,這一時期阿根廷()A.畜牧業出現嚴重衰退 B.工業化進程快速推進C.經濟結構仍較為單一 D.成為南美洲經濟強國【答案】C【解析】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阿根廷。從阿根廷出口構成來看,1899—1910年阿根廷的畜牧產品與農產品占比合計達到90%以上,反映出阿根廷以農牧業為主導的經濟結構特征,經濟結構較為單一,C項正確;材料反映畜牧產品出口占比下降,但比重下降不等于總量下降,不能斷定畜牧業產量減少或出現嚴重倒退,排除A項;阿根廷出口產品主要是農產品、畜牧產品,工業產品比重很低,反映工業發展滯后,而非工業化進程快速推進,排除B項;材料僅僅提及阿根廷狀況,無與南美洲其他國家的數據對比,不能得出“成為南美洲經濟強國”,排除D項。故選C項。15.1924年,蘇聯每個個體農戶播種1俄畝土地可得到19盧布貸款,而集體農莊播種1俄畝土地可得到33盧布貸款。1925年初,在國家撥給農村的7313臺拖拉機中,僅占農戶0.9%的集體農莊卻得到2425臺,約占總數的33%。蘇聯政府此舉()A.解決了農業發展的資金問題 B.推動了農業機械化的普及C.導致了嚴重的政治經濟危機 D.旨在引導農民走向合作化【答案】D【解析】根據次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影響題、目的題,據材料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24至1925年的蘇聯。根據材料“1925年初,在國家撥給農村的7313臺拖拉機中,僅占農戶0.9%的集體農莊卻得到2425臺,約占總數的33%?!笨芍?,蘇聯政府將資金與技術向集體農莊傾斜﹐旨在引導蘇聯個體農民走向聯合,建立集體農莊,D項正確;題干描述的是蘇聯政府貸款給個體農民少而給集體農莊多的現象,難以說明農業發展的資金問題得到解決,排除A項;“農業機械化普及”的說法與題干及史實不符,排除B項;國內戰爭結束后,蘇俄繼續執行“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引發了嚴重的經濟和政治危機。此后蘇俄實施了新經濟政策,促進了經濟的迅速恢復,鞏固了工農聯盟,穩定了政治形勢。選項與題干時間及史實不符,排除C項。故選D項。16.法國總統戴高樂重要活動(部分)年份事件1961年公開譴責美蘇假借聯合國對剛果實施軍事占領的行為。1964年遍訪拉美10國,在美國“后院”抨擊美國霸權主義。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期間,堅決支持阿拉伯國家,反對以色列,并對美國支持的以色列實行武器禁運。表中戴高樂的舉動表明法國()A.重點發展大國關系 B.注重樹立大國形象C.抵制美國冷戰政策 D.堅持意識形態外交【答案】B【解析】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材料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20世紀60年代的法國。根據材料“公開譴責美蘇假借聯合國對剛果實施軍事占領的行為”“抨擊美國霸權主義”“對美國支持的以色列實行武器禁運”及所學可知,20世紀60年代,歐洲一體化與第三世界崛起沖擊了兩極格局。法國此時奉行“戴高樂主義”,堅持外交獨立與戰略自主,積極樹立大國形象,B項正確;材料涉及法國對剛果、拉美、阿拉伯國家的支持,并不是重點發展大國關系,排除A項;冷戰政策是美國遏制社會主義和蘇聯的政策,與材料不完全相符,排除C項;材料表明法國堅持國家利益至上,并非一味堅持意識形態外交,對美蘇都有批評,排除D項。故選B項。二、非選擇題(52分,第17題25分,第18題12分,第19題15分)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19年,孫中山在《實業計劃》中對西部地區給予了高度的關注。他提出修筑西北、西南、高原三大系統鐵路運輸網絡,“以西南鐵路系統開發西南山地之礦產資源,正與以西北鐵路系統開發蒙古、新疆大平原之農產利源,同其重要”。移民實邊、殖民墾荒,又為“鐵路計劃之補助”。孫中山還認為“蒙古、新疆有農地牧地極廣,西藏、青海有牧地極廣”,可建立農牧業;“新疆、蒙古、青海、西藏各地亦鐵礦著名”,云南昭通銅礦、個舊錫礦、新疆和田玉礦,皆可大力發展采礦業。開發西部,還必須“歡迎外資”“歡迎機器”與“利用外國人才”?!幾岳畹邸秾O中山〈實業計劃〉與開發西部》材料二1960年代初,鑒于國際形勢的變化,中央將全國劃分為一二三線。三線地區,特別是西南地區成為此后工業項目建設和政府投資的重點?!叭逵媱潯闭A計投資總額為850億元,其中三線地區得到的總投資額為333億元,遠超一二線地區?!叭€建設”的工業項目涵蓋領域包括國防工業320個,原材料工業項目126個,燃料動力項目66個,機械制造項目175個,鐵道項目45個,還有七十多個輕紡工業、地質、民航和文教等其他部門項目。1966—1976年間,三線地區建成投產的大中型項目占全國項目總數的50%以上。三線成為一個初具規模的戰略大后方?!幾酝醯だ颉缎轮袊鞑块_發戰略的歷史演進》(1)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孫中山開發西部與建國后三線建設的共同因素。(2)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孫中山《實業計劃》中開發西部的舉措,并指出“三線建設”在哪些方面超越了孫中山的計劃。(3)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發展西部地區對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意義。【答案】(1)共同因素:西部地區經濟發展與東部差距較大;新政權建立后大力發展經濟(或工業化建設展開);國際形勢變化的影響;發展和鞏固民族地區﹑邊疆地區的需要(或民國成立與五族共和的實現,新中國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落實)。(2)舉措:發展交通(或修建鐵路);移民充實邊疆;發揮資源優勢(或開發礦產資源);引進外資與技術。超越:國家統一發展規劃;政府大規模投資;注重工業布局,建設工業體系;重視西部地區自力更生。(3)意義:有利于我國經濟均衡發展(或縮小東西部地區差距,改變經濟布局);促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或確保全國生態環境的良性循環);為國家發展提供廣闊的戰略空間;有利于保持社會穩定、民族團結和邊疆安全?!窘馕觥俊拘?】本題是原因題。時空是近現代的中國。共同因素:由材料“1919年,孫中山在《實業計劃》中對西部地區給予了高度的關注?!薄叭€地區,特別是西南地區成為此后工業項目建設和政府投資的重點。”及所學可得出西部地區經濟發展與東部差距較大;由材料“‘三五計劃’政府預計投資總額為850億元,其中三線地區得到的總投資額為333億元,遠超一二線地區。”及所學可得出新政權建立后大力發展經濟(或工業化建設的展開);由材料“1960年代初,鑒于國際形勢的變化,中央將全國劃分為一二三線?!笨傻贸鰢H形勢變化的影響;由材料“他提出修筑西北、西南、高原三大系統鐵路運輸網絡,‘以西南鐵路系統開發西南山地之礦產資源,正與以西北鐵路系統開發蒙古、新疆大平原之農產利源,同其重要’?!薄?966—1976年間,三線地區建成投產的大中型項目占全國項目總數的50%以上。三線成為一個初具規模的戰略大后方?!奔八鶎W可得出發展和鞏固民族地區﹑邊疆地區的需要(或民國成立與五族共和的實現,新中國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落實)。【小問2】本題是特點題。時空是近現代的中國。舉措:由材料“他提出修筑西北、西南、高原三大系統鐵路運輸網絡”可得出發展交通(或修建鐵路);由材料“移民實邊、殖民墾荒”可得出移民充實邊疆;由材料“孫中山還認為‘蒙古、新疆有農地牧地極廣,西藏、青海有牧地極廣’,可建立農牧業;‘新疆、蒙古、青海、西藏各地亦鐵礦著名’,云南昭通銅礦、個舊錫礦、新疆和田玉礦,皆可大力發展采礦業?!笨傻贸霭l揮資源優勢(或開發礦產資源);由材料“歡迎外資”“歡迎機器”“利用外國人才”可得出引進外資與技術。超越:由材料“三線地區,特別是西南地區成為此后工業項目建設和政府投資的重點?!奔八鶎W可得出國家統一發展規劃;由材料“‘三五計劃’政府預計投資總額為850億元,其中三線地區得到的總投資額為333億元,遠超一二線地區?!笨傻贸稣笠幠M顿Y;由材料“‘三線建設’的工業項目涵蓋領域包括國防工業320個,原材料工業項目126個,燃料動力項目66個,機械制造項目175個,鐵道項目45個,還有七十多個輕紡工業、地質、民航和文教等其他部門項目。”可得出;注重工業布局,建設工業體系;結合所學可得出重視西部地區自力更生。【小問3】本題是影響題。時空是現代中國。意義:由材料“三線地區,特別是西南地區成為此后工業項目建設和政府投資的重點?!奔八鶎W可得出有利于我國經濟的均衡發展(或縮小東西部地區差距,改變經濟布局);由材料“‘三線建設’的工業項目涵蓋領域包括國防工業320個,原材料工業項目126個,燃料動力項目66個,機械制造項目175個,鐵道項目45個,還有七十多個輕紡工業、地質、民航和文教等其他部門項目?!奔八鶎W可得出促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或確保全國生態環境的良性循環);由材料“1966—1976年間,三線地區建成投產的大中型項目占全國項目總數的50%以上。三線成為一個初具規模的戰略大后方?!笨傻贸鰹閲野l展提供廣闊的戰略空間;由材料“《新中國西部開發戰略的歷史演進》”及所學可得出三線建設有利于保持社會穩定、民族團結和邊疆安全。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拉丁語起源于古羅馬拉丁姆地區,后來成為整個羅馬帝國境內的通用行政語言。公元4世紀末,希臘語本的《圣經》被翻譯成《通俗拉丁文本圣經》,成為羅馬天主教欽定的圣經文本。從中世紀到近代早期,歐洲的科技和學術研究、文學創造都廣泛使用拉丁語。15、16世紀以來,法語、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等民族語言取代拉丁語,成為身份認同的象征。1714年《拉斯塔特條約》簽訂以后,歐洲的國際條約都以法語書寫為主。17、18世紀,伴隨著啟蒙思想的傳播,法語在歐洲進一步傳播。一戰后,英、美兩國領導人以不懂法語為由,堅持要求在簽訂和約時使用英語。二戰后,法語的地位完全被英語所替代。到20世紀下半葉,英語成為事實上的“全球通用語”。1945年的《聯合國憲章》用中文、英文、法文、俄文和西班牙文簽署,每種語言文本具有同等效力。此后,中文、英文、法文、俄文、西班牙文和阿拉伯文先后被確定為聯合國及安理會的官方語言和工作語言?!獡鮼喫{、劉海濤《國際通用語發展演變的特點與模式》等根據材料,結合所學世界史知識,從中選取兩個以上信息,擬定一個觀點并予以闡釋。(要求:觀點正確,史實準確,邏輯清晰,表達順暢)【答案】示例一:觀點:國家實力是國際通用語演變的決定性因素。闡釋:拉丁語成為中世紀歐洲的國際通用語,既源于羅馬帝國的擴張,也是天主教文化影響力擴大的產物,其通用語地位的喪失則是羅馬帝國滅亡后,歐洲宗教改革和近代民族國家形成的結果。近代早期法國的崛起和18世紀啟蒙思想向歐洲甚至全世界的傳播,則是法語長期作為歐洲甚至世界范圍內國際通用語的主要條件。英語成為全球通用語,首先依賴于英國通過殖民擴張將英語帶到世界各地,同時也是由于20世紀,美國憑借強大的經濟、科技和文化實力,維系了英語在全球的霸權地位。示例二:觀點:國際通用語的使用具有多元性。闡釋:中世紀的拉丁語和近代的法語,作為國際通用語的使用范圍主要在歐洲,同期世界各區域都有各自的區域國際通用語,如東亞地區的中文。20世紀以來,英語因其使用范圍廣,成為事實上的“全球通用語”,反映了全球化趨勢的進一步加強以及英美的國家實力和文化影響力。但與此同時,其他國際通用語也在各自的范圍內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聯合國確定六大官方語言和工作語言就反映了20世紀下半葉世界多極化的發展趨勢。【解析】本題是評論解說題。時空是:從古代至現代世界。首先,根據材料,結合所學世界史知識,從中選取兩個以上信息,擬定一個觀點,根據材料“15、16世紀以來,法語、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等民族語言取代拉丁語,成為身份認同的象征”“一戰后,英、美兩國領導人以不懂法語為由,堅持要求在簽訂和約時使用英語。二戰后,法語的地位完全被英語所替代”并結合所學知識,可得出觀點國家實力是國際通用語演變的決定性因素。其次,圍繞觀點進行論述,邏輯清晰,表達順暢,可從國際通用語言的更替的背景進行論述,如拉丁語成為中世紀的通用語的原因是羅馬帝國的擴張;發育成為歐洲通用語的原因也是法國經歷啟蒙運動及國家實力的發展,而英語取代法語則是二戰后英美實力的發展,從此內容進行歸納整理,如:拉丁語成為中世紀歐洲的國際通用語,既源于羅馬帝國的擴張,也是天主教文化影響力擴大的產物,其通用語地位的喪失則是羅馬帝國滅亡后,歐洲宗教改革和近代民族國家形成的結果。近代早期法國的崛起和18世紀啟蒙思想向歐洲甚至全世界的傳播,則是法語長期作為歐洲甚至世界范圍內國際通用語的主要條件。英語成為全球通用語,首先依賴于英國通過殖民擴張將英語帶到世界各地,同時也是由于20世紀,美國憑借強大的經濟、科技和文化實力,維系了英語在全球的霸權地位示例二:首先,根據材料,結合所學世界史知識,從中選取兩個以上信息,擬定一個觀點,根據材料“二戰后,法語的地位完全被英語所替代”“1945年的《聯合國憲章》用中文、英文、法文、俄文和西班牙文簽署,每種語言文本具有同等效力”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國際通用語的使用具有多元性。其次,圍繞觀點進行論述,邏輯清晰,表達順暢,可結合材料與史實分階段進行論述,中世紀和近代雖然有通用的拉丁語和法語,但同一時期的其他地區也有其他民族使用不同的語言,到近代社會,隨著政治多極化趨勢的發展,多樣性的語言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可從這些方面進行歸納整理,如:中世紀的拉丁語和近代的法語,作為國際通用語的使用范圍主要在歐洲,同期世界各區域都有各自的區域國際通用語,如東亞地區的中文。20世紀以來,英語因其使用范圍廣,成為事實上的“全球通用語”,反映了全球化趨勢的進一步加強以及英美的國家實力和文化影響力。但與此同時,其他國際通用語也在各自的范圍內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聯合國確定六大官方語言和工作語言就反映了20世紀下半葉世界多極化的發展趨勢。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大蒜原產于亞洲西部,漢代傳入我國。漢代人已學會栽培大蒜,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西藏自治區昌吉州重點達標名校2025屆初三回頭聯考生物試題試卷含解析
- 我國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規劃與投資機會報告2025
- 西安外事學院《高等傳熱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省六地市部分學校2025屆高三畢業班模擬考試(五)歷史試題含解析
- 燃料集團筆試題目及答案
- 江西中考分類試題及答案
- 海星科技面試題及答案
- 明確個人發展方向2025年商務英語考試試題及答案
- 疲勞駕駛培訓試題及答案
- 數學情境題的有趣試題及答案
- 無形資產轉讓協議書
- 數字貿易學 課件 第8、9章 數字營商環境、數字貿易生態圈
- 經皮球囊擴瓣術后冠狀動脈急性閉塞查房
- 2023部編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每課教學反思
- 高級農藝工試題及答案
- T-SHJ X062-2023 電動重型卡車換電站及換電車輛技術要求
- 人教版七年級數學下冊章節重難點舉一反三 專題7.1 平面直角坐標系【八大題型】(原卷版+解析)
- 慢性肝病的綜合管理教學設計
- 山東省汽車維修工時定額(T-SDAMTIA 0001-2023)
- 《小型局域網組建》課件
- 了解生活中常見的乳化現象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