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單元-七年級上冊語文人教統編版單元質檢卷(A卷)(含解析)_第1頁
第一單元-七年級上冊語文人教統編版單元質檢卷(A卷)(含解析)_第2頁
第一單元-七年級上冊語文人教統編版單元質檢卷(A卷)(含解析)_第3頁
第一單元-七年級上冊語文人教統編版單元質檢卷(A卷)(含解析)_第4頁
第一單元-七年級上冊語文人教統編版單元質檢卷(A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單元—七年級上冊語文人教統編版(2024)單元質檢卷(A卷)【滿分:120分】一、積累與運用(2分)1.下列加粗字的讀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2分)A.黃暈(yùn) 發髻(jì) 高邈(miǎo)B.靜謐(mì) 蒞臨(lì) 唱和(hé)C.粗獷(kuàng) 水藻(zǎo) 看護(kàn)D.醞釀(liáng) 薄雪(báo) 竦峙(sǒng)2.新獨家原創同學們對家鄉的四季進行了描繪,其中加粗詞使用有誤的一項是()(2分)A.小周:春天到了,濕地公園里繁花似錦,美不勝收,一些打扮得花枝招展的游人前來打卡拍照。B.小吳:夏天的荷花湖里,一朵朵荷花爭先恐后地冒出來,亭亭玉立,煞是好看。C.小鄭:秋雨不期而至,淅淅瀝瀝地下著,整個田野像一幅沒有盡頭的朦朧畫卷。D.小王:冬天更有別一樣的景致,當呼嘯的北風吹過后,雪花就迫不及待地給山川蓋上了一層棉被。3.學完本單元后,同學們展開了討論,其中說法有誤的一項是()(2分)A.《春》是一篇充滿詩意的散文。作者描繪了春天綠草如茵、百花爭春、春風和煦、細雨迷蒙等特有的景象。B.《濟南的冬天》的作者是現代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其代表作有小說《駱駝祥子》《四世同堂》《茶館》等。C.詩歌中某些意象往往具有特定含義,如“楊花”暗寓前途未卜,“子規”象征思歸,“明月”代表思鄉。D.“也許,在人們勞累了一個春夏,收獲已經在大門口的時候,多么需要安靜和沉思啊!”句中的加粗詞均為名詞。4.小文喜歡關注國家大事,他搜集了以下新聞素材,其中表述有語病的一項是()(2分)A.2023年12月22日,第78屆聯合國大會協商一致通過決議,將春節(農歷新年)確定為聯合國假日。B.中國航天科工航天三江所屬火箭公司自主研發的快舟火箭可重復使用技術試驗箭順利完成垂直起降試驗。C.在杭州亞運會開幕式上,從碧綠到燦金,展現了春耕秋收的自然軌跡,盡顯良渚文明之光、金色豐收之美。D.“歲華紀麗——天津博物館館藏二十四節氣文物精華展”以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為四個單元,將與二十四節氣有關的文物精華融入其中進行展現。5.下列句子排序恰當的一項是()(2分)①“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②“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靜后的景況。③一提到雨,也就必然會想到雪。④借這幾句詩來描寫江南的雪景,豈不比我的文字美麗得多?⑤“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開”,第二天早晨,和狗一樣喜歡弄雪的村童來報告村景了。⑥“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則是雪、月、梅這冬宵三友,會合在一道,撩逗酒姑娘了。A.③①⑥②⑤④ B.③⑤②⑥①④ C.③⑥①②⑤④ D.③②①⑥⑤④6.下列句子所用修辭手法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2分)A.這是張小水墨畫,也許是唐代的名手畫的吧。B.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藍天下很暖和安適地睡著。C.天兒越晴,水藻越綠,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況且那長枝的垂柳還要在水里照個影兒呢。D.水藻真綠,把終年貯蓄的綠色全拿出來了。7.在下面語段的橫線上依次填入四個句子,最恰當的一項是()(2分)春日踏青,青草如毯_____________;夏日聽雨,雨聲淅瀝,_____________;秋日看花,花葉相輝,_____________;冬日觀雪,雪意正濃,_____________。好詩如四季,歲歲不相同。①詩是千縷繽紛下那一絲虛幻的朦朧②詩是玉田瓊屋上那一片驚艷的潔白③詩是綠茵遍野時那一抹久違的清新④詩是紅葉清風里那一派無盡的瀟灑A.③④②① B.③①④② C.④③①② D.④②③①8.下列句子是小文課堂筆記里的內容,其中有語病的一項是()(2分)A.朱自清的代表作品包括《背影》《荷塘月色》《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等。B.在讀了朱自清的《春》之后,使我感受到春天所帶來的蓬勃生機與無限希望。C.朱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紹興,出生于江蘇省東海縣。D.朱自清散文的風格清新自然,善于通過細膩的筆觸描繪自然景物和人物情感。9.下列句子的朗讀節奏劃分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A.樹木/叢生,百草/豐茂B.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C.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D.小橋/流水/人家10.下列對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A.本文通過對雨在四季中的不同特點的描繪,抒發了作者對雨的愛戀之情。B.本文從形、聲等方面寫出了雨的趣味和性格,將雨寫得可感可觸、可親可愛。C.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對雨的描寫形象生動,語言古樸典雅。D.本文的雨有多重意義:一是自然形態的雨,二是被作者賦予了靈性和情感的雨。11.某同學瀏覽了中國美術館主辦的“人民的藝術家——老舍、胡挈青藏畫展”的介紹,下面是他抄錄的一段文字,你認為填入下面橫線處的句子,排列最恰當的一項是()(2分)老舍先生是我國杰出的文學家、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位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作家。_________。幾十年來,所藏作品縱跨古今,尤以20世紀以來的中國畫作品為佳。此次展覽將首次完整呈現老舍、胡絮青所作所藏的書、畫、印、硯,展現二位先生的鑒藏眼光和藝壇交游,呈現不同時期美術家在藝術創作中的時代風采,詮釋20世紀中國美術的沿革與流變。與此同時,我們也可以通過這些珍貴的藝術留存,追慕老舍、胡絮青先生這對藝壇伉儷美好的藝術人生。①他們的藏畫,或為友人饋贈,或為間接求得,或為市場購入。②胡挈青先生曾拜師齊白石,她是我國20世紀女藝術家的代表人物之一。③他和夫人胡挈青先生從20世紀30年代就開始接觸美術。④兩位先生雅好收藏,家藏頗豐。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②③①④ D.③②④①12.下列對課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A.第4段按照“山上一山尖一山坡一山腰”的空間順序描寫了薄雪覆蓋下的小山。B.第6段詳盡地描寫了水藻的綠意盎然,從正面襯托出水的清澈、透明。C.課文中,作者筆下的山、水、樹等景物充滿靈性,體現了情景交融的寫作特點。D.課文的語言頗具特色,生動活潑,清新自然,明快純凈,蘊含情味。二、綜合性學習(8分)寒來暑往,四季更替,萬物枯榮,斗轉星移。自然以其神奇的力量,向我們展現千姿百態的美。班級舉行以“四季更迭,美妙無窮”為主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請你參與。13.夏天是個美好的季節,入詩入文,別有意蘊。下列句子中,作者使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分別表現了所給本體事物的什么特點?(2分)①使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泰戈爾)②我們一個像夏天一個像秋天,卻總能把冬天變成春天。(陳曉霞)①本體“生”的特點:__________________②本體“我們”的特點:__________________14.同學們學完《濟南的冬天》后,想擬寫兩副對聯來表現文中美景,請你根據文章內容,從下面選項中選取合適的句子填入橫線處。(填選項)(2分)對聯一:有山有水美如畫,__________________對聯二:__________________。白雪山尖白A.暖風暖陽怡似春 B.無風無寒暖似春C.綠萍水中綠 D.綠萍映水綠15.在“四季詩朗誦”環節,小美寫了一段開場白,請你仿照畫線句,在橫線上續寫句子。(2分)四季之景,美不勝收。我們喜愛春天,愛她的桃紅柳綠,鳥語花香;我們喜愛夏天,愛她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們喜愛秋天,愛她的天高云淡,金風送爽;我們喜愛冬天,愛她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下雪了,放學路上,小玲想拍幾張浪漫的雪景照,為了營造飛雪漫天的效果,她請小美幫她踢一踢路邊的小樹,好讓枝條上的雪花飄落下來。可小美認為這種行為十分不妥,于是,她幽默地勸阻小玲。小玲聽完撓撓頭,羞愧地笑了。如果你是小美,此情此景,你會如何勸阻小玲?(2分)三、名句默寫(4分)17.默寫詩句。(1)《觀滄海》一詩中“水何澹澹,____________”寫大海水波蕩漾,山島高高聳立。(2)《次北固山下》一詩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現時序變遷、新舊交替這一自然規律。(3)李白在《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明月人格化,表達了對老友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與掛念擔憂。(4)馬致遠在《天凈沙·秋思》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出了游子的孤寂愁苦之情。四、閱讀(24分)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題。(16分)秋①踩著滿徑的黃葉,襄著一路的菊香,秋姍姍而來,叩響了季節的門。②它從一片綠里帶黃的落葉中潛入,驅散夏季的酷熱。它是那高遠澄凈的天空,它是那纖塵不染的池水,它是那纏綿悱惻的雨絲,它是那皎潔無比的滿月……③九月的初秋,仍有著夏的余韻。蛙聲蟲鳴逐漸稀落了,只有寒蟬依然在鼓噪著它的樂章。水面殘荷點點,成熟了的蓮蓬開始從夏日的夢中醒來。玫瑰和月季仍然吐著芬芳,在漸冷的秋風中延續著青春的美麗。桂花開了,在疏朗的月夜中散發著陣陣幽香。④南飛的雁兒掠過蔚藍的天空,在人們心中劃出秋的痕跡。風漸漸大了起來,卷起干枯的黃葉,蝴蝶般地飛旋著,仿佛紛紛墜落的音符,裝點著清冷的秋晨。陽光照在枯草上,倦倦的,添了幾分秋的寒意。霜花在靜謐的夜晚走進了庭院。早晨起來,屋頂上,草地上,到處白花花的,窗戶上蒙著一層白霧,為調皮的孩子們提供了一塊一展畫技的地方。時不時地落些秋雨,“一場秋雨一場涼”,一天天地,秋向季節的深處走去,奏響了冬的序曲。⑤菊花卻在這寒風中笑著,鬧著,舞動著絢麗的花瓣,有的若綠波微微,有的像玉指纖纖,清淡疏朗,儀態萬方……它們各展其貌,熱熱鬧鬧地打扮著秋天。楓樹也擎起了火炬,層林盡染,漫山紅遍,那火熱的色彩點燃了生命,也點燃了秋天。松柏翠綠依舊,沉穩地微笑著,注視著這并不缺少色彩的秋。⑥似乎離秋最遠的是春了,然而春天也派來了使者,參加秋的盛會。瞧,春天播種下的希望如今都已成為收獲。那沉甸甸的金穗,那飽滿碩大的果實,無一不在向人們炫耀著這個流光溢彩的季節。在秋風里,豐收是金色的,喜悅也是金色的。⑦秋天,對于充滿熱情的人來說,是個美麗可愛的時節。它兼容四季,又有著自己的個性,它深沉中透露著成熟,冷峻中洋溢著熱情。隨著落葉飄逝,每一個秋天都為熱愛它的人們留下一份金色的禮物。18.文章最后一段說“它兼容四季,又有著自己的個性”,請找出文中原句來具體闡釋。(4分)(1)“兼容四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自己的個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賞析文中畫線的句子。(4分)風漸漸大了起來,卷起干枯的黃葉,蝴蝶般地飛旋著,仿佛紛紛墜落的音符,裝點著清冷的秋晨。20.有人說第②段“它從一片綠里帶黃的落葉中潛入,驅散夏季的酷熱”中的“潛入”一詞用得特別好,請分析“潛入”一詞的表達效果。(4分)21.本文是一篇寫秋的優美散文,它與我們學過的《天凈沙?秋思》所表達的情感是否一致?談談你的理解。(4分)閱讀下列古詩,回答問題。(8分)[甲]豐樂亭游春(其一)歐陽修綠樹交加山鳥啼,晴風蕩漾落花飛。鳥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歸。[乙]臺城①韋莊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②如夢鳥空啼。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注]①臺城:舊址在今江蘇南京市雞鳴山南。此地為六朝皇宮所在地,是古代帝王荒淫享樂的場所。晚唐詩人韋莊在王朝衰落時重游故地,作詩抒情。②六朝:三國、吳、東晉、宋、齊、梁、陳。22.甲詩前兩句體現了豐樂亭景色的什么特點?(4分)23.兩首詩歌都寫到了鳥啼,但詩人抒發的情感卻有所不同,請簡要分析。(4分)五、寫作(60分)24.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人生就是一個不斷發現的過程。發現大自然的美,發現身邊人的優點,發現自己的精彩,發現生活中蘊藏的哲理……這些發現,會讓你得到與眾不同的美麗與欣喜,品味更多的快樂與趣味。做一個善于發現的人,讓自己人生旅途中的風景更加絢爛。請以“發現___________”為題,寫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要求:①請先將題目補充完整;②除詩歌外,文體不限;③避開真實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A解析:B.和hè。C.獷guǎng,看kān。D.釀niàng。2.答案:A解析:花枝招展: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艷麗。用在此處,使用對象錯誤。3.答案:B解析:《茶館》是話劇,不是小說。4.答案:C解析:缺少主語,刪去“在”“上”二字。5.答案:A解析:該語段描寫江南雪景。③句為起始句,引出雪景;④句是總結句;中間四句按詩句所寫的時間,從前一天傍晚到第二天早晨,排序為①⑥②⑤。故選A。6.答案:A解析:項使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B、C、D三項均使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7.答案:B解析:根據句子前后的對應進行選擇。“綠茵”對應“青草”,“千縷”是“雨”的特點,“紅葉清風”對應“秋日看花”,“潔白”對應“雪意”,故選B。8.答案:B解析:缺少主語,可刪去“使”。9.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劃分詩句的朗讀節奏的能力。劃分朗讀節奏需要注意理解詩句的意思。B項,正確的節奏劃分應為: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10.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理解和分析文章的能力。C項,“托物言志”“古樸典雅”說法有誤,本文是一篇寫景抒情的散文,語言優美活潑。11.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語句銜接和句子排序的能力。分析四個句子的主語,并結合前文對老舍先生的介紹可知,第③句是首句,緊承前面的介紹,引出“胡挈青先生”;由第③句“他和夫人胡絮青先生”可知,第②句緊承第③句,補充介紹“胡挈青先生”;接著用第④句“兩位先生雅好收藏,家藏頗豐”介紹他們的收藏頗豐;最后介紹他們藏畫的來源,即第①句。據此排序為:③②④①。12.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理解和分析課文的能力。B項,“從正面襯托出水的清澈、透明”說法有誤。第6段極寫水藻的綠意盎然,從側面襯托出水的清澈、透明。13.答案:①絢爛(或:絢麗、燦爛);②給人帶來希望解析:本題考查理解分析句子的能力。①句中把“生”比作絢爛的夏花,所以本體“生”的特點是絢爛(或:絢麗、燦爛)。②句中“我們”能把冬天變成春天,“春天”是生機和希望的象征,由此可知,“我們”的特點:給人帶來希望。14.答案:BC解析:本題考查擬寫對聯的能力。對聯的上下兩句,應字數相同,內容相關,相對應的詞語詞性相同,仄起平收。對聯一,根據上聯可知,與“美如畫”相對的只有“暖似春”,且“有”“無”相對,故選B。對聯二,根據下聯可知,與“山尖白”相對的只有“水中綠”,故選C。15.答案:[示例]翠竹蟬鳴;枝繁葉茂;白雪皚皚;銀裝素裹16.答案:親愛的小玲,小樹也怕疼,我真的不忍心踢它!你看,這樣的小樹多美!被踢哭了就不美啦!我們還是腳下留情吧!17.答案:(1)山島竦峙(2)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3)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4)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18.答案:(1)①“九月的初秋,仍有著夏的余韻。”②“秋向季節的深處走去,奏響了冬的序曲。”③“似乎離秋最遠的是春了,然而春天也派來了使者,參加秋的盛會。”(2)“它深沉中透露著成熟,冷峻中洋溢著熱情。”解析:(1)“兼容四季”即指秋季里又有春季、夏季、冬季,據此從原文中找句子即可。(2)“自己的個性”即指秋季所特有,其他季節沒有。據此從原文中找句子即可。19.答案: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描繪出了幅黃葉隨風飛舞的美麗秋景圖,表達了作者對秋的喜愛之情。解析:由“卷起干枯的黃葉,蝴蝶般地飛旋著,仿佛紛紛墜落的音符”可知,這里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結合語境分析作者對秋的喜愛之情。20.答案:“潛入”的意思是偷偷地進入,形象地寫出了秋天在人們不知不覺中降臨的情態。解析:可以先從“潛人”一詞的基本意思入手,再分析秋天在人們不知不覺中來臨的情態。21.答案:表達的情感不一致。選文表達了對秋天的喜愛和贊美之情。《天凈沙?秋思》借景抒情,通過寫秋天的蕭瑟景象,表達了游子濃濃的思鄉之情。解析:在整體感知詩文的基礎上,抓住關鍵句作答即可。如選文第⑦段“秋天,對于充滿熱情的人來說,是個美麗可愛的時節……每一個秋天都為熱愛它的人們留下一份金色的禮物”,字里行間充溢著作者對秋天的喜愛和贊美之情。《天凈沙?秋思》以多種景物并置,組合成一幅凄涼的秋郊夕照圖,“斷腸人在天涯”點明主旨,抒發了一個飄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鄉、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22.答案:春光明媚、生機勃勃。解析:本題考查概括景色特點的能力。這兩句的大意:郁郁蔥蔥的綠樹枝葉交叉重疊,鳥兒啼叫歡鳴,萬里晴空下款款的春風將落下的花瓣吹拂得四處飛舞。“交加”意為樹木枝葉繁茂,種植緊密,所以枝葉交叉重疊,形成一片綠蔭。“蕩漾”兩字寫出春風在青山幽谷、林間草坪飄揚的神采,也寫出游人在撩人春景中的愉快心境。可見豐樂亭春光明媚、生機勃勃。23.答案:甲詩中,歐陽修通過描寫鳥兒在樹林間愉快鳴叫,烘托出春景的明媚,表現出沉醉在春景中的愉快心境;乙詩中,韋莊描寫臺城不解人世滄桑、不知歷史興衰的鳥發出歡快的啼叫,與當時衰敗的王朝形成對比,表現了身處亂世的詩人對歷史滄桑和身處末世的感傷、落寞之情。解析:本題考查比較閱讀的能力。甲詩中,“綠樹交加山鳥啼,晴風蕩漾落花飛”描繪春光明媚之時,鳥兒在樹林中歡快鳴叫的景象。聯系第三句“鳥歌花舞太守醉”可知,作者以景襯情,寓情于景,沉醉在春日的美好之中,表現了他愉快的心境。乙詩中,“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大意:江面煙雨迷蒙,江邊綠草如茵,六朝往事如夢,只剩江鳥徒然啼叫。聯系注釋可知,當時帝王一味享受,王朝逐漸衰落,不解世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