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級中學名校試卷PAGEPAGE12025年江蘇省徐州市高中學業水平測試(合格考)模擬測試歷史試題一、選擇題:本大題共40小題,每小題2分,共8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下表是中國新石器時代主要文化遺存概況。由此可知,這一時期的中華文明()主要文化遺址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紅山文化代表性成就粟;彩繪陶器水稻;養蠶繅絲技術玉器;祭壇神廟分布地域黃河流域長江流域遼河流域A.孤立隔絕B.多元發展C.領先世界D.漸趨一致2.西周將殷商親族分封給新封國作為臣民,從而將周人與殷民、土著部族捆綁為一個國家共同體,改變了夏商時期的親族聚居的狀況。這一做法()A.確立了君主專制制度B.推動了內外服制度的建立C.加強了對地方的控制D.確保了中央政府高度集權3.秦朝時規定在書寫文書時,如本朝代名、帝號或與皇帝言行有關的字等,在其前都要空一格或幾格,或重新另起一行頂格書寫,或另起一行高出數格書寫。這反映出()A.以德治國的思想B.與民休息的政策C.法律至上的理念D.皇權至上的特征4.地圖作為一種重要史料,對研究歷史有重要價值。據下圖信息可知西漢初年()A.設刺史巡視監察B.開拓疆域設河西四郡C.郡縣與分封并行D.中西交通道路的開辟5.魏晉南北朝時期,無論是北方還是南方地區大都出現了雙語或多語現象,尤其漢族人員“南染吳越,北雜夷虜”。這表明當時()A.民族交往交融B.胡語成為主流C.江南地區開發D.民族隔閡消亡6.據《新唐書·百官志》記載,唐代設有“給事中”一職,其職責是當詔敕不便執行時,即可封還詔書。據此可判斷“給事中”所在的政府部門是()A.中書省B.門下省C.樞密院D.尚書省7.宋代,在地方先后設立了平行的四個路級機構,從不同方面對各州進行監控和節制。同時州一級增設通判,與知州共同簽署文書,彼此制約。這些措施()A.杜絕了官員的徇私舞弊B.有利于中央集權的加強C.反映了崇文抑武的方針D.實現了富國強兵的目的8.遼朝并非匈奴、突厥一類純粹游牧帝國,亦不像北魏那樣完全移入中原農業區,而是一個半游牧半農耕社會,兼有兩種不同的社會經濟形態,并且兩種形態在國家經濟生活中所占比重大致相當。這種統治方式()A.體現了兵農合一的特點B.消除了各民族間的矛盾C.維護了契丹政權的穩定D.摒棄了游牧民族的傳統9.這本書集前人農業科學之大成,總結了清代之前的農業科學技術,較為全面地反映了作者以“農”“政”辯證關系為基礎,展現經濟、技術與農業生產部門相統一的“大農業”系統觀和生態觀。這本書的作者是()A.徐光啟B.孫思邈C.徐霞客D.郭守敬10.明初,倭寇侵擾頻繁,明政府長時間實行海禁,后來明政府派遣戚繼光、俞大猷等大將平息倭寇后,允許商民出洋,又在澳門開埠,允許外商入華經營海上貿易。這表明明朝海禁政策的調整()A.阻止了西方列強的侵擾B.有利于中外貿易的發展C.放棄了重農抑商的政策D.驅逐了葡萄牙殖民勢力11.晚清時期,湘軍和淮軍的官佐因功而擢升至重要職位,從前由滿人占據的重要督撫位置,現在落入了漢人之手,即使在朝廷核心機構軍機處中,也有越來越多的漢人任職。這一現象始于()A.太平天國運動時期B.洋務運動時期C.維新變法時期D.辛亥革命時期12.識別和運用歷史地圖是學習歷史的基本方法之一。如下圖所示形勢的出現與近代某條約的簽訂密切相關。該條約簽訂產生的影響是()A.實現了鴉片貿易的合法化B.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C.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狂潮D.初步提出了向西方學習的主張13.下表為1913—1920年中國棉紡織業紗錠和布機的數量變化統計表。這一變化()年份19131914191819191920紗錠(枚)484192544780647570658748842894布機(臺)19862310273638394139A.刺激了戊戌維新運動的開展B.推動了無產階級力量的壯大C.擺脫了半殖民半封建的特征D.得益于國民革命運動的推動14.史學家費正清撰文:“這是一個大約12個二十幾歲年輕人參加的會議。會議是在上海法租界的一所女子學校里召開的,成員們擔心巡捕的監視,乘火車轉移到(嘉興南湖)湖上的一艘游船中繼續討論。”該會議()A.使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B.提出了黨在民主革命階段的綱領C.確定開展土地革命的總方針D.確立了毛澤東思想為黨指導思想15.據1927年1月出版的《中國農民問題》記載:“故此次我軍長驅而北,不兩月已克武漢,進兵豫贛,得助于農民群眾者,實為至多”,該材料描述的歷史事件()A.使中共尋找到正確的革命道路B.推動了第二次國共合作形成C.使革命勢力從珠江流域發展到長江流域D.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任務的徹底完成16.1935年12月27日,毛澤東在《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報告中指出:“我們的政府不但是代表工農的,而且是代表民族的,工農民主共和國的口號改變為人民共和國。”這一報告的出臺()A.貫徹落實革命統一戰線方針B.適應了民族戰爭的形勢需要C.標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建立D.揭開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序幕17.下圖是1951年新中國發行的宣傳畫《發地照》。該宣傳畫反映了()A.抗日根據地逐漸穩固B.土地改革的開展C.社會主義改造的完成D.一五計劃的實行18.某歷史教師在課堂上把1956—1966年中國的經濟狀況概括為“338”三個數字,即“三年困難”“三線建設”和“八字方針”。這反映了當時中國()A.照搬蘇聯模式B.社會主義建設的曲折發展C.市場經濟確立D.開啟了改革開放的新時期19.下圖漫畫《梅開三度》反映了我國在20世紀70年代的主要外交成就。這些外交成就()A.拓展了我國外交活動的舞臺B.體現了睦鄰友好的外交政策C.推動了全方位外交政策成熟D.標志著新的國際秩序的建立20.圖片是歷史的見證,下列歷史圖片反映的共同主題是()“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會標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會上的國旗方陣和國徽方陣2021年2月25日,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2023年10月31日,“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成功著陸A.脫貧攻堅戰的全面勝利B.構建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C.對外開放邁出重大步伐D.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21.下圖是2世紀初的某一帝國疆域圖。該帝國統治時期()A.推廣希臘文化B.阻礙東西方貿易C.創立伊斯蘭教D.地中海成為內海22.有學者在談及中古西歐時講道,“封土之中,應有盡有”,“農民間有無相通”,故可與外界不相往來而不虞生活之無資。這反映了中古西歐()A.農奴生活富足愜意B.專制王權不斷強化C.城市最終贏得獨立D.莊園經濟自給自足23.觀察下列圖示,據此可知()中世紀拜占庭帝國紋章13世紀莫斯科公國紋章俄羅斯國徽A.俄羅斯繼承了拜占庭文化B.羅馬法源于拜占庭帝國C.拜占庭是東西方文明中心D.西歐地區發展一脈相承24.公元6—7世紀,日本中央貴族和地方豪強為爭奪土地和部民不斷斗爭,整個社會動蕩不安,同時期新羅的崛起和中國隋唐的強盛,也給其帶來緊迫感。為此,日本()A.加強中央集權B.仿效西方制定憲法C.建立幕府統治D.推行殖產興業政策25.下表所示是關于某一古代文明成就的描述。據此可知,該文明是()以種植玉米為主,城市建筑精美,城內有眾多用于祭祀的金字塔,發明了獨特的文字,用復雜的歷法紀年,采用20進制,知道“零”的概念。A.阿克蘇姆文明B.瑪雅文明C.阿茲特克文明D.印加文明26.新航路開辟后,美洲逐漸成為世界上族群混合程度很高的地區,印第安人、歐洲白人、非洲黑人以及其他混合血統的人,共同生活在這里。非洲、亞洲、大洋洲也都有族群混合現象。這表明新航路的開辟()A.推動了人口的遷移B.促進了物種的交流C.加速了商品的流動D.導致了疾病的傳播27.下圖是14世紀意大利的阿雷那禮拜堂的裝飾壁畫《哀悼基督》。此畫描繪了基督遺體即將下葬時的情景,突破了中世紀平面而抽象化的程式,以左下角的基督與圣母為焦點核心,表現心靈與情感的動人場景。該作品()A.宣揚了信仰得救B.抨擊了專制王權C.肯定了科學革命D.體現了人文主義28.斯塔夫里阿諾斯在他的《全球通史》中寫道:“這一法案規定,國王不能中止法律;除非經國會同意,不得提高稅收或保持軍隊;若沒有法律手續,不可逮捕和拘留臣民。“材料中的“這一法案”指的是()A.《權利法案》B.《獨立宣言》C.《人權宣言》D.《法國民法典》29.1861年,俄國亞歷山大二世簽署法令,宣布農奴取得人身自由,且可以贖買一份份地。農民獲得份地時,以現金形式支付土地贖金的20%~25%這些舉措()A.促進了資本主義發展B.維護了國家統一C.推翻了沙皇專制統治D.徹底解放了農奴30.18—19世紀中期,英國各郡女孩子離家年齡逐漸降低,1700年是17歲,1860年是14.9歲。她們在16—25歲期間竟然能夠為自己積聚價值不菲的嫁妝。此外,到1866年還有1500名中產階級婦女要求獲得選舉權。這一變化源于()A.南北戰爭的爆發B.宗教改革的興起C.殖民擴張與掠奪D.工業革命的推行31.某史學家評論說:“從整體來看,馬克思主義的重要性不可否認。馬克思主義成功成為工業社會中關注工人生計者的一種表達方式——用以分析、批判和開展政治行動。”下列選項屬于馬克思主義創始人關注“工人生計”的是()A.創建“新和諧公社”B.發表《宣言》C.領導建立巴黎公社D.建立社會主義政權32.19世紀末20世紀初,歐洲列強在非洲地區所修建鐵路均是從沿海向內地輻射,往往帶有特殊的用途,如被稱為“椰子線”、“可可線”、“棉花線”、“鐵礦線”、“棕櫚線”等。該現象()A.加深了非洲殖民化的程度B.維護了非洲國家的主權C.推動了資本主義制度確立D.標志著非洲近代化開始33.下圖為英國漫畫家伯納德帕特瑞吉1935年9月創作的漫畫——《她能控制得住他嗎?》。漫畫中象征“國聯”的柔弱女子試圖以一臂之力將青面獠牙、高大強壯的“戰爭”怪獸關鎖在籠子里,但又力不從心。國聯的“力不從心”是由于()A.“大國一致”原則B.有效占領原則C.“全體一致”原則D.門戶開放政策34.1921年3月,蘇俄政府決定調整經濟政策,其重心是調整國家與農民的關系,通過糧食稅等市場機制建立工農聯盟,并以租讓制等形式在一些經濟部門引入外國資本。該政策的實施()A.實現了社會主義工業化B.挫傷了農民生產的積極性C.促進了國民經濟的恢復D.推動了農業集體化的開展35.“由于他的努力,精神運動取代了武裝暴動,祈禱取代了槍炮,沉默取代了恐怖分子炸彈的爆炸……他建議同伴們身穿用手紡制的土布衣服,作為這支大軍的軍服。”材料中的“他”()A.提倡非暴力不合作運動B.擊敗了意大利法西斯侵略軍C.被譽為“人民的良心”D.成立民族解放陣線進行斗爭36.下圖是某校學生創作的《切蛋糕》漫畫,蛋糕上的文字為“蘇臺德”和“捷克斯洛伐克”。該漫畫反映了()A.綏靖政策的實施B.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C.日本的侵略野心D.歐亞戰爭策源地的形成37.某學習小組的學習任務有如下幾個部分:“杜魯門主義”“和工人黨情報局成立”“馬歇爾計劃”“經濟互助委員會的成立”“北約成立“華約成立”。由此推斷,該學習小組研究的主題表述最有可能是()A.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B.社會主義國家的新發展C.二戰后資本主義的新變化D.冷戰和兩極格局的形成38.1956年,赫魯曉夫指出,“蘇聯一直關心重工業的優先發展——這就是我們黨的總路線——今后也要十分堅定地貫徹。”據此可知,這一路線()A.調動了農民生產積極性B.符合人民切身利益C.利于國民經濟比例協調D.未能突破蘇聯模式39.西歐和北歐的福利國家,在1960—1975年間福利的增長達到了頂峰。這一期間,GDP的年平均增長率為2.6%—4.6%,而福利開支的增長率則達到5.6%—9.1%這些國家的福利支出()A.促進了經濟發展B.加重了國家財政負擔C.消除了貧富差距D.實現了社會公平正義40.有學者指出,20世紀90年代以來出現了史無前例的“史料大爆炸”,“養在深閨人未識”的巨量史料展現在所有學者面前,不但能輕易查閱,而且能呈現史料之間的脈絡關系,以往用100年也做不到的事,現在很短時間就能實現。“史料大爆炸”的出現,主要得益于()A.經濟全球化進程加快B.文化多樣性得到維護C.社會信息化帶來便利D.多極化趨勢不可逆轉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20分。41.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唐朝統治者在邊疆各民族的治理過程中采取開明的民族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秉持民族平等觀念,打破了傳統“夷夏大防”的民族觀。唐朝對待不同的民族問題采取相應的政策措施,能夠從邊疆各個民族問題產生的原因出發去解決或緩和矛盾,在總體原則上始終把握著“以和為主”這一政策尺度。——摘編自馬曉琳《淺析唐代民族政策的主要措施及其評價》等材料二清朝既繼承了歷代中原王朝的疆域,也繼承了歷史上周邊民族活動的領地,清朝的所謂“開疆拓土”,就是國家對邊疆地區實行行之有效的管轄,對邊疆各民族直接進行行政管理。清政府對邊疆地區采取因地制宜的政策,尊重各民族的社會習俗和宗教信仰,優待各族上層分子,鞏固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摘編自成崇德《論清朝疆域形成與歷代疆域的關系》請回答:(1)據材料一,概括唐朝邊疆民族治理政策的特點。(2)據材料二,概括清朝政府治理邊疆的經驗,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清朝邊疆治理的歷史意義。42.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隨著冷戰結束,兩個平行市場亦不復存在,各國相互依存大幅加強,跨國公司也得以快速發展。各國都制定了適合本國發展的政策,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帶來的便利條件,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以便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領域獲得競爭優勢。20世紀80年代以來,社會主義國家進行經濟改革和對外開放,使計劃經濟體制逐步轉換為市場經濟體制,原來的社會主義陣營的市場瓦解,形成了新的世界統一的大市場。與此同時,在世貿組織的協調運作下,世界經濟貿易得以持續穩定發展。——摘編自陳江生《經濟全球化的歷史進程及中國機遇》等材料二經濟全球化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契合各國人民要發展、要合作的時代潮流。但經濟全球化也出現了“回頭浪”……經濟全球化出現一些問題并不可怕,不能動輒“退群”“脫鉤”“筑墻”,改革完善才有出路,必須在前進中解決問題。各國應攜起手來,總結歷史經驗與教訓,加強協調、完善治理,推動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新型經濟全球化。——摘編自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時代的中國與世界》請回答:(1)據材料一,概括冷戰后經濟全球化快速發展的原因。(2)據材料二,指出國際社會如何應對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挑戰,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中國積極融入經濟全球化的舉措。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本大題共40小題,每小題2分,共8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題號12345678910答案BCDCABBCAB題號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ABBACBBBAD題號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DDAABADAAD題號31323334353637383940答案BACCAADDBC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20分。41.【答案】(1)特點:采取開明的民族政策;秉持民族平等的觀念,打破夷夏大防”的傳統民族觀;因俗而治,針對不同民族問題采取相應政策措施;始終把握“以和為主”的政策。(2)經驗:繼承歷代王朝的統治疆域并對周邊民族領地進行直接行政管理;對邊疆地區采取因地制宜的政策,尊重各民族的社會習俗和宗教信仰,優待各族上層分子。歷史意義:鞏固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加強了中央對邊疆地區的控制和管理;促進了邊疆地區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為各民族的共同繁榮創造了條件;推動了各民族之間的交流與融合,豐富了中華民族的文化內涵;為現代中國的疆域奠定了基礎,對維護國家領土主權和民族尊嚴具有重要意義。42.【答案】(1)原因:冷戰的結束;各國制定適合本國政策;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動;世貿組織等國際組織的推動。(2)應對:堅持全球化方向,推行可持續發展戰略;加強國際合作,普惠共享;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任答兩點)舉措: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堅持改革開放;倡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一帶一路”;倡議并設立“亞投行”。(任答三點)2025年江蘇省徐州市高中學業水平測試(合格考)模擬測試歷史試題一、選擇題:本大題共40小題,每小題2分,共8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下表是中國新石器時代主要文化遺存概況。由此可知,這一時期的中華文明()主要文化遺址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紅山文化代表性成就粟;彩繪陶器水稻;養蠶繅絲技術玉器;祭壇神廟分布地域黃河流域長江流域遼河流域A.孤立隔絕B.多元發展C.領先世界D.漸趨一致2.西周將殷商親族分封給新封國作為臣民,從而將周人與殷民、土著部族捆綁為一個國家共同體,改變了夏商時期的親族聚居的狀況。這一做法()A.確立了君主專制制度B.推動了內外服制度的建立C.加強了對地方的控制D.確保了中央政府高度集權3.秦朝時規定在書寫文書時,如本朝代名、帝號或與皇帝言行有關的字等,在其前都要空一格或幾格,或重新另起一行頂格書寫,或另起一行高出數格書寫。這反映出()A.以德治國的思想B.與民休息的政策C.法律至上的理念D.皇權至上的特征4.地圖作為一種重要史料,對研究歷史有重要價值。據下圖信息可知西漢初年()A.設刺史巡視監察B.開拓疆域設河西四郡C.郡縣與分封并行D.中西交通道路的開辟5.魏晉南北朝時期,無論是北方還是南方地區大都出現了雙語或多語現象,尤其漢族人員“南染吳越,北雜夷虜”。這表明當時()A.民族交往交融B.胡語成為主流C.江南地區開發D.民族隔閡消亡6.據《新唐書·百官志》記載,唐代設有“給事中”一職,其職責是當詔敕不便執行時,即可封還詔書。據此可判斷“給事中”所在的政府部門是()A.中書省B.門下省C.樞密院D.尚書省7.宋代,在地方先后設立了平行的四個路級機構,從不同方面對各州進行監控和節制。同時州一級增設通判,與知州共同簽署文書,彼此制約。這些措施()A.杜絕了官員的徇私舞弊B.有利于中央集權的加強C.反映了崇文抑武的方針D.實現了富國強兵的目的8.遼朝并非匈奴、突厥一類純粹游牧帝國,亦不像北魏那樣完全移入中原農業區,而是一個半游牧半農耕社會,兼有兩種不同的社會經濟形態,并且兩種形態在國家經濟生活中所占比重大致相當。這種統治方式()A.體現了兵農合一的特點B.消除了各民族間的矛盾C.維護了契丹政權的穩定D.摒棄了游牧民族的傳統9.這本書集前人農業科學之大成,總結了清代之前的農業科學技術,較為全面地反映了作者以“農”“政”辯證關系為基礎,展現經濟、技術與農業生產部門相統一的“大農業”系統觀和生態觀。這本書的作者是()A.徐光啟B.孫思邈C.徐霞客D.郭守敬10.明初,倭寇侵擾頻繁,明政府長時間實行海禁,后來明政府派遣戚繼光、俞大猷等大將平息倭寇后,允許商民出洋,又在澳門開埠,允許外商入華經營海上貿易。這表明明朝海禁政策的調整()A.阻止了西方列強的侵擾B.有利于中外貿易的發展C.放棄了重農抑商的政策D.驅逐了葡萄牙殖民勢力11.晚清時期,湘軍和淮軍的官佐因功而擢升至重要職位,從前由滿人占據的重要督撫位置,現在落入了漢人之手,即使在朝廷核心機構軍機處中,也有越來越多的漢人任職。這一現象始于()A.太平天國運動時期B.洋務運動時期C.維新變法時期D.辛亥革命時期12.識別和運用歷史地圖是學習歷史的基本方法之一。如下圖所示形勢的出現與近代某條約的簽訂密切相關。該條約簽訂產生的影響是()A.實現了鴉片貿易的合法化B.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C.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狂潮D.初步提出了向西方學習的主張13.下表為1913—1920年中國棉紡織業紗錠和布機的數量變化統計表。這一變化()年份19131914191819191920紗錠(枚)484192544780647570658748842894布機(臺)19862310273638394139A.刺激了戊戌維新運動的開展B.推動了無產階級力量的壯大C.擺脫了半殖民半封建的特征D.得益于國民革命運動的推動14.史學家費正清撰文:“這是一個大約12個二十幾歲年輕人參加的會議。會議是在上海法租界的一所女子學校里召開的,成員們擔心巡捕的監視,乘火車轉移到(嘉興南湖)湖上的一艘游船中繼續討論。”該會議()A.使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B.提出了黨在民主革命階段的綱領C.確定開展土地革命的總方針D.確立了毛澤東思想為黨指導思想15.據1927年1月出版的《中國農民問題》記載:“故此次我軍長驅而北,不兩月已克武漢,進兵豫贛,得助于農民群眾者,實為至多”,該材料描述的歷史事件()A.使中共尋找到正確的革命道路B.推動了第二次國共合作形成C.使革命勢力從珠江流域發展到長江流域D.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任務的徹底完成16.1935年12月27日,毛澤東在《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報告中指出:“我們的政府不但是代表工農的,而且是代表民族的,工農民主共和國的口號改變為人民共和國。”這一報告的出臺()A.貫徹落實革命統一戰線方針B.適應了民族戰爭的形勢需要C.標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建立D.揭開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序幕17.下圖是1951年新中國發行的宣傳畫《發地照》。該宣傳畫反映了()A.抗日根據地逐漸穩固B.土地改革的開展C.社會主義改造的完成D.一五計劃的實行18.某歷史教師在課堂上把1956—1966年中國的經濟狀況概括為“338”三個數字,即“三年困難”“三線建設”和“八字方針”。這反映了當時中國()A.照搬蘇聯模式B.社會主義建設的曲折發展C.市場經濟確立D.開啟了改革開放的新時期19.下圖漫畫《梅開三度》反映了我國在20世紀70年代的主要外交成就。這些外交成就()A.拓展了我國外交活動的舞臺B.體現了睦鄰友好的外交政策C.推動了全方位外交政策成熟D.標志著新的國際秩序的建立20.圖片是歷史的見證,下列歷史圖片反映的共同主題是()“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會標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會上的國旗方陣和國徽方陣2021年2月25日,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2023年10月31日,“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成功著陸A.脫貧攻堅戰的全面勝利B.構建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C.對外開放邁出重大步伐D.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21.下圖是2世紀初的某一帝國疆域圖。該帝國統治時期()A.推廣希臘文化B.阻礙東西方貿易C.創立伊斯蘭教D.地中海成為內海22.有學者在談及中古西歐時講道,“封土之中,應有盡有”,“農民間有無相通”,故可與外界不相往來而不虞生活之無資。這反映了中古西歐()A.農奴生活富足愜意B.專制王權不斷強化C.城市最終贏得獨立D.莊園經濟自給自足23.觀察下列圖示,據此可知()中世紀拜占庭帝國紋章13世紀莫斯科公國紋章俄羅斯國徽A.俄羅斯繼承了拜占庭文化B.羅馬法源于拜占庭帝國C.拜占庭是東西方文明中心D.西歐地區發展一脈相承24.公元6—7世紀,日本中央貴族和地方豪強為爭奪土地和部民不斷斗爭,整個社會動蕩不安,同時期新羅的崛起和中國隋唐的強盛,也給其帶來緊迫感。為此,日本()A.加強中央集權B.仿效西方制定憲法C.建立幕府統治D.推行殖產興業政策25.下表所示是關于某一古代文明成就的描述。據此可知,該文明是()以種植玉米為主,城市建筑精美,城內有眾多用于祭祀的金字塔,發明了獨特的文字,用復雜的歷法紀年,采用20進制,知道“零”的概念。A.阿克蘇姆文明B.瑪雅文明C.阿茲特克文明D.印加文明26.新航路開辟后,美洲逐漸成為世界上族群混合程度很高的地區,印第安人、歐洲白人、非洲黑人以及其他混合血統的人,共同生活在這里。非洲、亞洲、大洋洲也都有族群混合現象。這表明新航路的開辟()A.推動了人口的遷移B.促進了物種的交流C.加速了商品的流動D.導致了疾病的傳播27.下圖是14世紀意大利的阿雷那禮拜堂的裝飾壁畫《哀悼基督》。此畫描繪了基督遺體即將下葬時的情景,突破了中世紀平面而抽象化的程式,以左下角的基督與圣母為焦點核心,表現心靈與情感的動人場景。該作品()A.宣揚了信仰得救B.抨擊了專制王權C.肯定了科學革命D.體現了人文主義28.斯塔夫里阿諾斯在他的《全球通史》中寫道:“這一法案規定,國王不能中止法律;除非經國會同意,不得提高稅收或保持軍隊;若沒有法律手續,不可逮捕和拘留臣民。“材料中的“這一法案”指的是()A.《權利法案》B.《獨立宣言》C.《人權宣言》D.《法國民法典》29.1861年,俄國亞歷山大二世簽署法令,宣布農奴取得人身自由,且可以贖買一份份地。農民獲得份地時,以現金形式支付土地贖金的20%~25%這些舉措()A.促進了資本主義發展B.維護了國家統一C.推翻了沙皇專制統治D.徹底解放了農奴30.18—19世紀中期,英國各郡女孩子離家年齡逐漸降低,1700年是17歲,1860年是14.9歲。她們在16—25歲期間竟然能夠為自己積聚價值不菲的嫁妝。此外,到1866年還有1500名中產階級婦女要求獲得選舉權。這一變化源于()A.南北戰爭的爆發B.宗教改革的興起C.殖民擴張與掠奪D.工業革命的推行31.某史學家評論說:“從整體來看,馬克思主義的重要性不可否認。馬克思主義成功成為工業社會中關注工人生計者的一種表達方式——用以分析、批判和開展政治行動。”下列選項屬于馬克思主義創始人關注“工人生計”的是()A.創建“新和諧公社”B.發表《宣言》C.領導建立巴黎公社D.建立社會主義政權32.19世紀末20世紀初,歐洲列強在非洲地區所修建鐵路均是從沿海向內地輻射,往往帶有特殊的用途,如被稱為“椰子線”、“可可線”、“棉花線”、“鐵礦線”、“棕櫚線”等。該現象()A.加深了非洲殖民化的程度B.維護了非洲國家的主權C.推動了資本主義制度確立D.標志著非洲近代化開始33.下圖為英國漫畫家伯納德帕特瑞吉1935年9月創作的漫畫——《她能控制得住他嗎?》。漫畫中象征“國聯”的柔弱女子試圖以一臂之力將青面獠牙、高大強壯的“戰爭”怪獸關鎖在籠子里,但又力不從心。國聯的“力不從心”是由于()A.“大國一致”原則B.有效占領原則C.“全體一致”原則D.門戶開放政策34.1921年3月,蘇俄政府決定調整經濟政策,其重心是調整國家與農民的關系,通過糧食稅等市場機制建立工農聯盟,并以租讓制等形式在一些經濟部門引入外國資本。該政策的實施()A.實現了社會主義工業化B.挫傷了農民生產的積極性C.促進了國民經濟的恢復D.推動了農業集體化的開展35.“由于他的努力,精神運動取代了武裝暴動,祈禱取代了槍炮,沉默取代了恐怖分子炸彈的爆炸……他建議同伴們身穿用手紡制的土布衣服,作為這支大軍的軍服。”材料中的“他”()A.提倡非暴力不合作運動B.擊敗了意大利法西斯侵略軍C.被譽為“人民的良心”D.成立民族解放陣線進行斗爭36.下圖是某校學生創作的《切蛋糕》漫畫,蛋糕上的文字為“蘇臺德”和“捷克斯洛伐克”。該漫畫反映了()A.綏靖政策的實施B.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C.日本的侵略野心D.歐亞戰爭策源地的形成37.某學習小組的學習任務有如下幾個部分:“杜魯門主義”“和工人黨情報局成立”“馬歇爾計劃”“經濟互助委員會的成立”“北約成立“華約成立”。由此推斷,該學習小組研究的主題表述最有可能是()A.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B.社會主義國家的新發展C.二戰后資本主義的新變化D.冷戰和兩極格局的形成38.1956年,赫魯曉夫指出,“蘇聯一直關心重工業的優先發展——這就是我們黨的總路線——今后也要十分堅定地貫徹。”據此可知,這一路線()A.調動了農民生產積極性B.符合人民切身利益C.利于國民經濟比例協調D.未能突破蘇聯模式39.西歐和北歐的福利國家,在1960—1975年間福利的增長達到了頂峰。這一期間,GDP的年平均增長率為2.6%—4.6%,而福利開支的增長率則達到5.6%—9.1%這些國家的福利支出()A.促進了經濟發展B.加重了國家財政負擔C.消除了貧富差距D.實現了社會公平正義40.有學者指出,20世紀90年代以來出現了史無前例的“史料大爆炸”,“養在深閨人未識”的巨量史料展現在所有學者面前,不但能輕易查閱,而且能呈現史料之間的脈絡關系,以往用100年也做不到的事,現在很短時間就能實現。“史料大爆炸”的出現,主要得益于()A.經濟全球化進程加快B.文化多樣性得到維護C.社會信息化帶來便利D.多極化趨勢不可逆轉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20分。41.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唐朝統治者在邊疆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神經系統探究大腦》課件
- 2005年重慶高考英語真題及答案
- 數學解題的藝術
- 安全帽的使用方法安全培訓
- 第二單元+鄉村與城鎮教材習題精講+高一下學期+魯教版(2019)必修二+
- 外貿單證實務項目九課件
- 《小學數學課件:乘法交換律與分配律》
- 2025年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研究
- 2025汽車維修店用工合同范本
- 2025年云南省考申論真題及答案
- 福格行為模型
- 2021年四川綿竹高發投資有限公司招聘筆試試題及答案解析
- 銀級考試題目p43測試題
- 有限空間作業及應急物資清單
- 思想道德與法治教案第一章:領悟人生真諦把握人生方向
- 61850報文解析-深瑞版-131016
- 0-6歲兒童隨訪表
- 江西新定額2017土建定額說明及解釋
- 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十八項電網重大反事故措施(修訂版)-2018版(word文檔良心出品)
- 語文四年級下冊《失落的一角》繪本閱讀 課件(共61張PPT)
- 余甘果的栽培與加工工藝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