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針刺技能-針刺異常情況處理_第1頁
中醫針刺技能-針刺異常情況處理_第2頁
中醫針刺技能-針刺異常情況處理_第3頁
中醫針刺技能-針刺異常情況處理_第4頁
中醫針刺技能-針刺異常情況處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毫針針刺特殊情況處理一、暈針體弱、緊張體位不適手法不當空氣悶熱或過度寒冷過度疲勞、饑餓大病之后因原暈針是在針刺過程中患者出現的暈厥現象。

一、暈針

癥狀:突然頭暈目眩,面色蒼白,心慌氣短,出冷汗,惡心欲吐,精神疲倦。嚴重:血壓下降,四肢厥冷,神昏,二便失禁,唇甲青紫,脈細微欲絕。

處理:1)停止針刺并出針;

2)休克體位(去枕平臥松開衣帶);3)注意保暖,予熱茶或溫開水飲之;

4)重者:針刺/指壓人中,內關,合谷,足三里;灸百會,氣海,關元,無起色,則按休克處理。二、滯針

滯針是指在行針時或留針后感覺針下滯澀、捻轉、提插、出針均感困難,而患者則感覺疼痛的現象。原因處理局部肌肉痙攣

放松/施手法/再針

手法不當反向行針留針時改變體位恢復體位三、彎針2.捻轉法

彎針是指進針和行針時,或當針刺入腧穴及留針后,針身在體內形成彎曲的現象。原因處理手法不熟

輕度彎曲體位改變

彎曲較大/急彎外力碰擊多處彎曲滯針處理不當

恢復體位四、斷針2.捻轉法定義:針身折斷在體內。原因:失于檢查針具,肌肉強力收縮,體位改變,彎針、滯針處理不當,外物碰壓。處理:保持鎮靜,保持原體位;分情況處理:用鑷子鉗出或外科手術取出。五、血腫

方法:將針刺入一定深度后,拇指與食指夾持針柄作一前一后,左右交替旋轉捻動的動作。要求:捻轉的角度一般掌握在180°~360°左右,指力要均勻,有連續性,不能單向捻轉。刺激量:捻轉角度大、頻率快,時間長,刺激量就大;反之刺激量就小。2.捻轉法定義:指針刺部位出現的皮下出血,而引起的腫痛。原因:針尖彎曲,帶鉤,刺傷了血管?,F象:出針后局部腫痛,繼則皮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