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qū)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地理試題(含答案)_第1頁
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qū)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地理試題(含答案)_第2頁
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qū)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地理試題(含答案)_第3頁
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qū)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地理試題(含答案)_第4頁
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qū)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地理試題(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學年第一學期天河區(qū)期末考試高一地理本試卷共10頁,滿分為100分,考試用時75分鐘。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將自己的姓名和考生號填寫在答題卡相應的位置上。2.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試卷上。3.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qū)域內(nèi)的相應位置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的答案;不準使用鉛筆或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無效。4.考生必須保持答題卡的整潔,考試結(jié)束后,將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單項選擇題I:本題共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2023年《問天少年》雜志第6期《你就是個太陽系》一文中用人體結(jié)構(gòu)比例關系來表述太陽系八大行星的間距,形象地展示了太陽與八大行星間的空間位置關系(圖)。完成下面小題。1.圖中代表地球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2.比圖示天體系統(tǒng)高一級的是()A.地月系 B.太陽系 C.銀河系 D.可觀測宇宙2024年10月,太陽面朝地球的方向出現(xiàn)X9級耀斑,這是2019年以來爆發(fā)的最強耀斑,NASA宣布2024年太陽活動進入極大期。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3.此次耀斑對地球產(chǎn)生的影響最可能的是()A.廣州極光現(xiàn)象壯觀 B.衛(wèi)星通信故障增多C.全球各地降水增多 D.多地發(fā)生強烈地震4.推測下一次太陽活動強烈時段約為()A.2028年 B.2030年 C.2035年 D.2046年水循環(huán)是自然界中物質(zhì)能量傳輸?shù)囊环N主要形式。讀水循環(huán)示意圖(圖),完成下面小題。5.水循環(huán)的根本動力是()A.太陽輻射 B.重力勢能 C.地勢起伏 D.海陸熱力差異6.塑造地表形態(tài)主要的水循環(huán)環(huán)節(jié)為()①蒸發(fā)②水汽輸送③降水④地表徑流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如圖為某區(qū)域地貌的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7.圖中ABCD四點中,最適合觀察圖中地貌的是()A.A B.B C.C D.D8.地貌觀察時()A.觀察順序是從微觀到宏觀,從點到面B.描述順序是按照從小到大,從低級地貌到高級地貌C.高度判定是某地的絕對高度一定大于相對高度D.起伏狀況是相對高度大、坡度大地貌,一般較陡下圖示意某地常見的地貌景觀。完成下面小題。9.形成圖中天窗的主要地質(zhì)作用是()A.風化作用 B.風力侵蝕 C.流水沉積 D.流水侵(溶)蝕10.該地地下可能發(fā)育的地貌有()①三角洲②沖積扇③石柱④石筍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二、單項選擇題II:本題共21小題,每小題2分,共42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民航客機在飛過天空時,其身后經(jīng)常拖著白色的尾巴,被稱為航跡云。當客機飛行在氣溫為-60~-40℃的大氣層且在空氣濕度較大的條件下,才容易產(chǎn)生航跡云。下面左圖為航跡云景觀,右圖為大氣垂直分層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1.當客機飛行時,更容易產(chǎn)生航跡云的大氣層是()A.對流層 B.平流層 C.高層大氣 D.臭氧層12.下列關于圖中各大氣層的敘述,正確的是()A.a層大氣厚度在赤道附近最薄 B.b層大氣上冷下熱,大氣稀薄C.b層大氣上熱下冷,臭氧稀少 D.c層氣溫隨高度增加先減小后增大在海陸變遷過程中,陸地面積基本不變,全球環(huán)境卻發(fā)生了深刻變化。下圖示意不同地質(zhì)歷史時期海陸分布。完成下面小題。13.圖中地質(zhì)歷史時期由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排序正確的是()A.Ⅰ-Ⅱ-Ⅲ B.Ⅲ-Ⅱ-Ⅰ C.Ⅰ-Ⅲ-Ⅱ D.Ⅱ-Ⅲ-Ⅰ14.圖中海陸變遷將直接導致()A.氣候冷暖的變化 B.各大洋面積變化C.物種演化及分布 D.海平面高度變化15.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繁盛的時期分別是()A.Ⅰ、Ⅲ B.Ⅱ、I C.Ⅱ、Ⅲ D.Ⅲ、I2024年8月,小強隨父母到海濱城市威海度假,發(fā)現(xiàn)白天和夜晚的風向會發(fā)生變化。下圖為“威海海濱一日內(nèi)大氣運動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16.圖中近地面風形成的直接原因是()A.海拔高低差異 B.氣壓梯度的差異C.空氣濕度差異 D.太陽輻射差異17.上圖序號中能表示小強夜晚在海邊感受的風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2024年6月某日,位于云南玉溪甲地的小明觀察到操場上的五星紅旗明顯向東北方向飄揚。下圖示意該日甲鄉(xiāng)村附近等壓線分布。完成下面小題。18.圖中()A.等壓線數(shù)值a小于b B.甲鄉(xiāng)村氣壓值大于bC.低壓中心在甲鄉(xiāng)村正南方 D.等壓距的值為b-a19.下列選項中,甲地水平氣壓梯度力指向正確的是()A. B. C. D.20.若當日夜晚甲地處風力增大,可推斷a、b兩條等壓線最可能()①差值減?、诓钪翟龃螈劬嚯x減?、芫嚯x增大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砂田是指將不同粒徑的礫石和粗砂覆蓋在土壤表面的田地,以改善田地的水熱條件。但采用“壓砂”技術以及頻繁耕種的行為,已造成嚴重土地退化問題,局部區(qū)域已被禁種,原生植被得到恢復。下表為我國西北地區(qū)某地4月末作物種植前裸田和砂田平均年蒸發(fā)量統(tǒng)計及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統(tǒng)計表。完成下面小題。裸田平均年蒸發(fā)量(mm)砂田平均年蒸發(fā)量(mm)土壤深度(cm)裸田土壤含水量(%)砂田土壤含水量(%)2173.61206.4107212.52011.113.721.影響砂田與裸田平均年蒸發(fā)量差異的主要因素是()A.土壤深度 B.植被覆蓋率C.地形坡度 D.土壤吸收太陽輻射量22.與裸地相比,原生植被恢復后區(qū)域()①降水減少②地表徑流增加③蒸發(fā)(騰)量增加④地下徑流增加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如圖表示大洋表層海水的溫度、密度、鹽度隨緯度分布情況。讀圖完成下面小題。23.甲、乙、丙曲線表示的依次是()A.鹽度、溫度、密度 B.密度、溫度、鹽度C.鹽度、密度、溫度 D.溫度、鹽度、密度24.在高緯度地區(qū),南北半球海面鹽度產(chǎn)生差異的主要因素是()A.年降水量 B.年徑流量 C.年蒸發(fā)量 D.洋流如圖示意北大西洋部分海域洋流分布,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25.圖中洋流的性質(zhì)是()A.①④寒流 B.②③寒流 C.①③暖流 D.③④暖流26.圖中洋流對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是()A.①洋流在北極圈以北形成了終年不凍港 B.②洋流挾帶北冰洋冰山南下威脅航行安全C.①③洋流交匯的海域形成世界著名漁場 D.④洋流沿岸因上升流形成世界著名漁場土壤是反映地理環(huán)境整體性的一面“鏡子”,不同土壤可以反映出不同的氣候、地表物質(zhì)、地形、水文條件、生物及人類活動情況。如圖示意土壤與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關系,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27.圖所示區(qū)域()①坡面徑流量與植被覆蓋率呈負相關②陡坡上的土壤厚度一般比較深厚③土壤形成過程中最活躍的因素是生物④地下徑流量最主要受當?shù)貧鉁赜绊慉.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28.土壤中的礦物養(yǎng)分來源于()A.成土母質(zhì) B.枯枝落葉 C.雨水 D.地下徑流29.氣候?qū)ν寥赖挠绊懯牵ǎ〢.常年寒冷濕潤的氣候,土壤中有機質(zhì)含量較少B.常年溫暖濕潤的氣候,土壤中化學分解作用較快C.常年溫暖濕潤的氣候,土壤中有機質(zhì)含量較多D.常年溫暖濕潤的氣候,土壤中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較慢在穩(wěn)定的植被中,不同種類的植物群體占據(jù)一定的垂直空間,從而形成分層明顯的垂直結(jié)構(gòu),氣候越濕熱垂直分層越明顯。下圖為森林中的成層現(xiàn)象。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30.下列森林植被中,垂直分層最明顯的是()A.常綠闊葉林 B.落葉闊葉林 C.熱帶雨林 D.亞寒帶針葉林31.分布在最底層的植被具有()A.喜光特性 B.喜陰特性 C.喜水特性 D.喜旱特性三、不定項選擇題:本題共6小題,每小題3分,共1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有一個或幾個選項正確,全部選擇正確得3分,少選得2分,有錯選或不選不得分。地球各圈層間相互聯(lián)系、相互滲透。圖為四大圈層間物質(zhì)遷移示意。完成下面小題。32.圖中字母與圈層名稱對應的是()A.P大氣圈,Q巖石圈 B.P水圈,Q大氣圈C.M巖石圈,N生物圈 D.M生物圈,N水圈33.地球的四大圈層()A.水圈中的海洋水與人類關系最為密切B.巖石圈包括地殼和上地幔頂部C.大氣圈內(nèi)的大氣密度隨著高度的升高而降低D.生物圈包括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環(huán)境如圖示意某年夏季長江口表層海水鹽度分布狀況。完成下面小題。34.長江口等鹽度線向海凸出,其原因是()A.經(jīng)度差異 B.洋流流經(jīng)C.夏季降水多,江河進入汛期 D.入海徑流多,淡水東擴35.一艘貨輪從甲處直線駛向乙處,船舶吃水深度的變化為()A.越來越淺 B.先變淺后變深C.越來越深 D.先變深后變淺圖為長江上游某區(qū)域多年月平均降雨量與地質(zhì)災害數(shù)量統(tǒng)計。完成下面小題。36.該區(qū)域內(nèi)與降水有關的地質(zhì)災害主要是()A.地震 B.滑坡 C.洪澇 D.泥石流37.可有效減少該類地質(zhì)災害發(fā)生的主要途徑有()A.拍攝衛(wèi)星遙感影像 B.建立救災物資儲備庫C.在坡面、溝谷植樹造林 D.建設加固陡坡工程四、非選擇題:本題共2小題,共30分。38.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熱量平衡原理認為,當一個物體收入的熱量與支出的熱量相等時,其溫度保持穩(wěn)定;溫度較高的物體,對外輻射的熱量支出也較大。圖1為地球表面熱量平衡示意,圖中數(shù)字示意單位時間內(nèi)熱量輸送值的相對大小。(1)將地球當作一個整體,其主要的外界熱源是___________輻射;讀圖可知,地面的直接熱源,首要是__________輻射,其次是__________輻射;近地面大氣主要的、直接的熱源是__________輻射。(2)請據(jù)圖分別列出計算地面熱量總收入、總支出的算式并寫出計算結(jié)果。(3)為探究我國青藏地區(qū)地面溫度與同緯度長江中下游地區(qū)存在明顯差異的原因,小明嘗試繪制地理邏輯示意圖(圖2)加以解釋,請你幫忙填空完成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4)說明我國青藏地區(qū)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強于同緯度長江中下游地區(qū)的原因。(5)說明我國青藏地區(qū)地面吸收的大氣輻射弱于同緯度長江中下游地區(qū)的原因。39.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某研學小組在南疆考察紅柳沙包(圖1),與新月形沙丘不同,它是一種特殊的生物地貌。風沙受紅柳阻擋,主要堆積在灌叢中枯枝落葉層上,風沙層與枯枝落葉層交替堆積,內(nèi)部形成和樹木年輪一樣凊晰的“年層”構(gòu)造。紅柳是一種具有葉針形、枝條軟、枝生根、根扎深等特征的灌木。研學小組根據(jù)觀察測量,畫出了一般紅柳沙包的等高線模型(圖2)。(1)分析紅柳特征對風沙環(huán)境的適應性。(2)根據(jù)紅柳沙包等高線圖,指出紅柳沙包的坡度差異并說明原因。(3)紅柳沙包“年層”構(gòu)造變化隱含著環(huán)境變化的信息,有的年份沙層厚、有的年份枯枝落葉層厚,據(jù)此分別推測對應年份的氣候特征。

2024學年第一學期天河區(qū)期末考試高一地理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題I:本題共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2題答案】【答案】1.B2.C【3~4題答案】【答案】3.B4.C【5~6題答案】【答案】5A6.D【7~8題答案】【答案】7.B8.D【9~10題答案】【答案】9.D10.C二、單項選擇題II:本題共21小題,每小題2分,共42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11~12題答案】【答案】11.A12.D【13~15題答案】【答案】13.B14.B15.B【16~17題答案】【答案】16.B17.A【18~20題答案】【答案】18.B19.D20.C【21~22題答案】【答案】21.D22.C【23~24題答案】【答案】23.B24.B【25~26題答案】【答案】25.A26.C【27~29題答案】【答案】27.B28.A29.B【30~31題答案】【答案】30.C31.B三、不定項選擇題:本題共6小題,每小題3分,共1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有一個或幾個選項正確,全部選擇正確得3分,少選得2分,有錯選或不選不得分?!?2~33題答案】【答案】32.BC33.BCD【34~35題答案】【答案】34.CD35.D【36~37題答案】【答案】36.BD37.CD四、非選擇題:本題共2小題,共30分?!?8題答案】【答案】(1)①.太陽②.大氣(逆)③.太陽④.地面(2)總收入等于總支出(相等)??偸杖耄?7(太陽輻射)+106(大氣輻射)=153(也可把“大氣輻射”寫成“大氣逆輻射”)總支出:120(地面輻射)+23(潛熱輸送)+10(湍流輸送)=15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