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2025版高考歷史大一輪復習第8單元民國后期的中國微專題強化練三商品經濟沖擊下的市民生活教案含解析人民版_第1頁
通史版2025版高考歷史大一輪復習第8單元民國后期的中國微專題強化練三商品經濟沖擊下的市民生活教案含解析人民版_第2頁
通史版2025版高考歷史大一輪復習第8單元民國后期的中國微專題強化練三商品經濟沖擊下的市民生活教案含解析人民版_第3頁
通史版2025版高考歷史大一輪復習第8單元民國后期的中國微專題強化練三商品經濟沖擊下的市民生活教案含解析人民版_第4頁
通史版2025版高考歷史大一輪復習第8單元民國后期的中國微專題強化練三商品經濟沖擊下的市民生活教案含解析人民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微專題強化練三商品經濟沖擊下的市民生活一、選擇題1.被孟子稱為“賤丈夫”的民間商人,最初是不合法的,不能到城里市場上去交易。他們只能在野外找個土崗,“以左右望”,獲得利益。后來,民間商人向政府納過稅后就可以在城里的市場上進行交易了。這一變更反映了()A.政府放棄重農抑商政策B.民間商人推動商業市鎮崛起C.政府不再監管商業活動D.民間商人可以取得合法地位答案D解析依據所學學問可知,重農抑商政策是中國古代的基本國策,在整個封建社會政府始終實行重農抑商政策,監管商業活動,故A、C項錯誤;材料沒有體現出商業市鎮的崛起,故B項錯誤;“民間商人向政府納過稅后就可以在城里的市場上進行交易了”說明民間商人納稅后就取得了合法地位,故D項正確。2.(2024·濰坊模擬,26)南宋末年,吳自牧創建了一句后來特別聞名的諺語:“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從中我們可以推斷在南宋()A.茶葉的種植已經遍及全中國B.米飯取代了面食的主食地位C.中國人的飲食結構基本確定D.商業發展促使飲食習慣趨同答案C解析茶葉的種植已經遍及全中國這一說法過于肯定,故A項錯誤;米飯取代了面食的主食地位不符合史實,故B項錯誤;“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與現在中國人的飲食結構基本一樣,故C項正確;材料沒有涉及到飲食習慣,故D項錯誤。3.(2024·洛陽期中)就整個宋代社會而言,宋代婦女再嫁者不是極少,而是較多。如大詩人陸游的妻子唐婉,在和陸游離婚后而改嫁;又如,北宋名臣范仲淹的母親謝氏,王安石的兒媳龐氏,岳飛的前妻劉氏等等。這從側面反映出()A.理學尚未影響到社會生活B.商品經濟影響民眾婚姻觀念C.宋代朝臣和名士的示范作用D.宋代社會生活相對較為開放答案D解析材料“就整個宋代社會而言,宋代婦女再嫁者不是極少,而是較多”說明宋代社會生活相對較為開放,故選D;宋代理學漸漸影響到社會生活,解除A;材料沒有提到商品經濟的信息,解除B;宋代社會生活開放并非朝臣和名士的示范作用所致,解除C。4.宋代開封府官員趙孚上奏,認為莊宅買賣中屢屢出現訴訟糾紛緣由在于“衷私妄寫文契”,建議朝廷下令“集莊宅行人,眾定割移,典賣文契各一本,立為榜樣。違者論如法”。該建議得到宋太宗的批準。宋徽宗崇寧三年干脆下令“印賣田宅契書,并從官司印賣”。這表明宋代()A.起先承認土地買賣的合法性B.出現了中國最早的官方契約C.力圖對物業交易進行國家干預D.政府出臺措施抑制土地兼并答案C解析起先承認土地買賣的合法性從戰國時期土地私有就已經出現,故A項錯誤;出現了中國最早的官方契約錯誤,因為漢代就出現了官方契約,故B項錯誤;“印賣田宅契書,并從官司印賣”表明政府對物業交易進行干預,故C項正確;政府出臺措施抑制土地兼并材料沒有涉及,故D項錯誤。5.明人章潢論中國經濟地區差異時說:“秦漢以前,西北壯而東南稚也。魏晉而下,壯者之齒益衰,稚者之年方長。至于宋朝,而壯者已老,稚者已壯矣!”造成以上經濟現象的主要緣由是()A.北方地區經過長期開發而資源耗竭B.人口和生產技術向南方的不斷遷移C.政治中心由西北地區轉向東部地區D.海上絲綢之路取代了西北絲綢之路答案B解析由材料“秦漢以前,西北壯而東南稚也。魏晉而下,壯者之齒益衰,稚者之年方長。至于宋朝,而壯者已老,稚者已壯矣!”可以得出所述為南方經濟的發展漸漸超過北方,究其緣由在于,北方戰亂,北人南遷,帶去了北方先進的技術,促進了江南地區的開發,B符合題意。6.到明代后期,棉布已取代絲、麻、毛,成為廣闊民眾的主要衣料。清代王應奎在《柳南續筆》中說:“今棉之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蓋老少貴賤無不賴之。其衣被天下后世,為功殆過于蠶桑也。”此現象出現的主要緣由是()A.優良棉種的引入種植B.政府激勵手工業發展C.先進棉紡技術的推廣D.勞動人民的勤勞創建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的現象是棉布已取代絲、麻、毛,成為廣闊民眾的主要衣料。依據所學學問可知,這和棉紡織技術的推廣有親密關系,故C正確;優良棉種的種植大大提高了棉花的產量,但這和棉布成為民眾的主要衣料沒有干脆關系,故A錯誤;明之前的政府也激勵手工業發展,但棉布并未因此而發展起來,故B錯誤;明代以前,中國人民就是以勤勞著稱的,故D不是主要緣由。7.明清時期,江南“桑蠶之利,厚于稼穡,公私賴焉”。在太湖流域,地主催收田租常不在秋收之后,卻在農戶蠶絲收獲之際,俗稱“蠶罷米”。這說明,當時江南地區()A.小農經濟已經起先瓦解B.農耕技術呈現衰退趨勢C.農戶收入多賴家庭副業D.地主剝削程度有所減輕答案C解析依據所學學問可知,小農經濟起先瓦解是在鴉片斗爭后,故A項錯誤;材料意思是蠶桑養殖獲得的利潤高于種地,故大多農戶發展蠶桑,沒有體現農耕技術衰退,故B項錯誤;材料信息“桑蠶之利,厚于稼穡,公私賴焉”以及地主在蠶絲收獲之際催收田租,這些說明白養蠶繅絲是農戶的主要收入來源,故C項正確;材料體現不出地主的剝削程度減輕,故D項錯誤。8.1504年,人們在葡萄牙里斯本購買的香料價格僅為意大利威尼斯要價的五分之一,威尼斯人被迫廉價出售貨物。從今以后,他們的交易只限于近東的產品。導致這一現象出現的主要緣由是()A.歐洲貿易中心的轉移B.世界市場的基本形成C.資產階級實力的上升D.三角航程的漸漸興盛答案A解析新航路的開拓使以西歐為中心的世界市場的雛形起先出現而非基本形成,故B項錯誤;新航路的開拓導致從事商品生產的資產階級實力上升,與題中“導致這一現象出現的主要緣由”不符,故C項錯誤;材料中沒有涉及美洲和黑奴貿易,故D項錯誤。9.(2024·全國名校大聯考)“作為壓艙物的瓷器,卻以其晶瑩的質地、漂亮的色調引起上流社會關注,人們爭相追逐,貴族則以其夸耀財寶,而燒有個人化紋章的瓷器更是顯赫社會地位的象征,一時間,里斯本(葡萄牙首都)成為傳播中國瓷器文化的中心。”這說明()A.殖民擴張推動中西方之間的貿易B.傳統商路變更激化歐洲國家間沖突C.新航路開拓影響了西歐的社會生活D.“地理大發覺”引發西歐商業革命答案C解析從材料“瓷器……引起上流社會關注,人們爭相追逐,貴族則以其夸耀財寶……瓷器更是顯赫社會地位的象征”“里斯本(葡萄牙首都)成為傳播中國瓷器文化的中心”可以看出,新航路開拓后,各大洲的商品輸入歐洲,變更了歐洲人的社會生活狀態,故C項正確。10.下表為1834~1878年西歐某國棉紡織業工人就業狀況(%),可用來探討()年份孩子男性(13~18歲)女性(13+)男性(18+)183413.312.547.826.418475.811.855.526.918504.611.255.528.718618.89.155.726.418709.68.555.926.0187812.87.254.725.3A.女性社會角色的轉變B.勞動就業率的增加C.工人家庭收入的增長D.非法雇傭童工的現象答案A解析依據材料不難看出,在工業革命基本完成后,該國女工在棉紡織業的比例始終穩定在55%左右,這就表明女性的社會角色發生了明顯的轉變,故A項正確。11.(2024·資陽一模,34)工業革命時期的英國童工盛行,一些父母“很少從愛護子女與子女福利的角度要求限制勞動時間,卻特別擔憂議會將限制勞動時間,剝奪他們子女的勞動利益。”該現象從側面反映了工業革命時的英國()A.勞動力嚴峻短缺 B.社會保障制度建立C.價值體系的紊亂 D.傾向于立法愛護童工答案D解析依據題意,針對童工現象,議會提出限制勞動時間,但父母卻認為此行為剝奪了其子女的勞動利益,從側面得出,議會傾向于用立法愛護童工,A、B、C項表述屬于脫離題意的人為聯系,故A、B、C項錯誤;依據前面的分析,故D項正確。12.(2024·邯鄲高三摸底,19)1883年11月18日,美國第一個全國統一鐵路時刻表誕生,這一天的正午時分,美國東部的時鐘全部回撥。從今,上帝的時間被改用人間的指針來度量。推動這一變更的主要緣由是()A.工廠制度的完善 B.城市化進程加快C.宗教改革的推動 D.工業文明的發展答案D解析材料沒有涉及工廠制度,故A項錯誤;材料沒有涉及城市化進程,故B項錯誤;1517年,宗教改革運動興起,與材料中“1883年11月18日,美國”不符,故C項錯誤;材料中“1883年11月18日,美國第一個全國統一鐵路時刻表誕生”表明工業革命對運輸的時間精度提出了新要求,故D項正確。二、非選擇題13.(2024·濰坊模擬)閱讀材料并回答問題。材料一自由職業概念最初產生于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大體類似于英語profession一詞,指須要接受高深教化及特別訓練,獲得特定從業資格的特地職業,比如律師、醫生、會計師、建筑師、工程師等。——整理自朱英《中國近代史十五講》材料二中國近代最早的自由職業者是外國人,本土自由職業者是受西方影響漸漸出現的。不過初期階段人數并不多,比如民國初期請領律師證書的律師共458人,1921年在上海獲會計師資格開業者4人;隨后自由職業者不斷擴大,到全面抗戰前,律師人數突破萬人大關,全國登記的會計師人數總計有1488人。近代自由職業者群體形成之后,幾乎無一例外地都成立了自己的同業團體,如律師公會、醫師公會、會計師公會等。——整理自朱英《中國近代史十五講》材料三過去,由于受各種因素影響,在中國近代史探討中很多領域的問題或者是不在探討視野之內,或者只是輕描淡寫地一筆帶過,由此留下了不少歷史空白……即使是探討較多的問題,也因受諸多因素的影響導致探討者并不是以客觀的探討看法得出合乎歷史原貌的客觀結論。——整理自朱英《更加完整與客觀:中國近代史探討的發展走向》(1)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學問,指出近代中國自由職業者的特點并分析其興起發展的緣由。(2)據材料二,指出中國近代自由職業者出現后發展的趨勢?(3)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學問,指出探討近代中國自由職業者群體的意義。談談探討歷史現象的基本方法或看法。答案(1)特點:新式(西式)學問分子、具有專業學問(實力)、職業生涯相對獨立(自由)、享有較高經濟及社會地位。緣由: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西方思潮的影響、新式教化及留學教化發展、政治變革等。(2)趨勢:本土化、規模化、組織化。(3)意義:彌補近代中國自由職業者群體探討的不足(填補近代史探討空白)、把握近代階層及群體變動、豐富和完善中國近代史探討內容、促進行業史和社會團體探討的發展、為當代自由職業者群體的構建供應歷史借鑒。方法:堅持唯物史觀、新史料的挖掘、探討者客觀的治史看法、探討視野與方法的拓展等。14.(2024·河南天一大聯考高三上學期階段測試)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商業初興之時,只有現在所謂定期貿易。《易經·系辭傳》說:神農氏“日中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就指這一事實。所運銷的,多數是奢侈品,所以專與王公貴人為緣。“子貢(衛國大商人、孔子弟子)結駟連騎,束帛之幣,以聘享諸侯,所至,國君無不分庭以與之抗禮”(《史記·貨殖列傳》),“交通王侯,力過吏勢”(《漢書·食貨志》),此等商人,看似勢力雄厚,其實和社會的關系,是比較淺的。——摘編自呂思勉《中國通史》材料二從農村上市的絕大部分貨物進入定期集市或正規市場,通常這類集市或市場為四周20到30個村服務。也有例外,但是這種格局直到19世紀后期是普遍的,因為當時城鎮人口較少集中于少數大的中心城市,較多在有定期集市的地方。大多數農戶居住在離集市半天路的范圍之內,在陰歷規定的日子里,大批商人、掮客和小販輪番到這些集市上來。眾多的買主和賣主為價格爭吵不休,這表明價格競爭是激烈的。每一個縣有很多商人在競爭,以致沒有哪一個買主能壟斷市場。——摘編自《劍橋中華民國史》(1)依據材料一、二,概括中國古代早期商業發展的特點及中國近代商業出現的新變更。(2)依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學問,分別說明中國古代商人“和社會的關系,是比較淺的”與近代商業出現新變更的緣由。答案(1)特點:商業興起較早;交易時間有限制;服務對象主要是官僚、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