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第24課全民族浴血奮戰與抗日斗爭的成功課后篇鞏固提升合格考專練1.1937年8月13日,日軍大舉進攻上海,中國守軍在此與日軍激戰長達三個月之久。這場戰役是()A.淞滬會戰 B.太原會戰C.徐州會戰 D.武漢會戰答案A解析材料中的時間為“1937年8月13日”,地點在上海,反映的是淞滬會戰,故選A項。2.在一次會戰中,八路軍某部取得了全面抗戰以來的首次大捷。這次會戰是()A.淞滬會戰 B.太原會戰C.徐州會戰 D.棗宜會戰答案B解析1937年9月25日,八路軍第一一五師在平型關取得首戰大捷,平型關大捷是太原會戰的一部分,故選B項。3.下圖是一位學生在學習某戰役時制作的學習卡片,卡片橫線空白處應填寫的是()A.淞滬會戰 B.太原會戰C.百團大戰 D.徐州會戰答案C解析從材料的時間和數據可以看出,這是指1940年下半年,八路軍在彭德懷指揮之下發動的百團大戰,C項正確。4.1941年,蔣介石消極抗日、主動反共的政策發展到頂點,下令進攻南方新四軍,制造了“親者痛,仇者快”的()A.四一二反革命政變 B.皖南事變C.七一五反革命政變 D.西安事變答案B解析依據“1941年”“進攻南方新四軍”并結合所學內容可知是皖南事變,故選B項。5.下面是漫畫家王貞創作于抗戰時期的漫畫《在泥沼中越陷越深》。該漫畫()A.揭露了日寇的侵華罪行B.表達了軍民抗戰必勝的信念C.喚起了民眾抗日主動性D.謳歌了軍民抗戰的愛國精神答案B解析“在泥沼中越陷越深”反映了日本侵略者陷入泥沼而滅亡,表達了軍民抗戰必勝的信念,故B項正確;漫畫并未涉及日寇的侵華罪行,故A項解除;漫畫主旨并不是喚起民眾抗日主動性,而是說明日軍必亡、抗戰必勝,故C項解除;漫畫材料并沒有謳歌軍民抗戰的愛國精神,故D項解除。6.1942年2月中國遠征軍入緬作戰,與日軍浴血奮戰,成功解救出被圍英軍。這說明()A.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已經超越英國B.中國成為世界反法西斯斗爭的重要力氣C.其次次世界大戰后期盟軍由守轉攻D.抗日斗爭是中華民族全民族的抗戰答案B解析中國遠征軍出國作戰體現出中國為世界反法西斯斗爭作出重大貢獻,是國際反法西斯的重要力氣,故B項正確;中國國際地位沒有超越英國,A項錯誤;1942年2月,盟軍還沒有由守轉攻,C項錯誤;材料體現的是國外作戰而不是強調在中國境內的抗戰,故D項錯誤。7.這次會議為奪取抗日斗爭和新民主主義革命在全國的成功奠定了基礎。這次會議召開于()A.民國13年 B.民國24年C.民國34年 D.民國38年答案C解析這次會議是1945年召開的中共七大,依據民國紀年換算是民國34年,故選C項。8.抗日斗爭能夠取得成功的根本緣由是()A.國共兩黨合作抗日B.世界反法西斯國家的支持C.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D.海外華僑的幫助答案C解析抗日斗爭能夠取得成功的根本緣由是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即全民族抗戰,故選C項;國共兩黨合作抗日、世界反法西斯國家的支持和海外華僑的幫助都是抗日斗爭能夠取得成功的緣由,但不是根本緣由,故解除A、B、D三項。9.1945年9月毛澤東為重慶《新華日報》題詞:“慶祝抗戰成功,中華民族解放萬歲。”對“中華民族解放”理解正確的是()A.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壓迫B.結束了列強占據中國領土的歷史C.實現了國共兩黨的空前團結D.近代以來中國第一次取得抗擊侵略的完全成功答案D解析1945年9月抗日斗爭取得成功,尚未推翻“三座大山”的壓迫,故A項錯誤;1945年9月香港、澳門仍被列強所占據,故B項錯誤;“實現了國共兩黨的空前團結”與題意“中華民族解放”不符,故C項錯誤;抗日斗爭的成功是近代以來中國第一次取得抗擊侵略的完全成功,故D項正確。1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日本在1945年完全被摧毀了。尼米茲海軍上將始終認為,美國海軍的肯定優勢使成功得以實現,而且只要有海軍的優勢就足以獲勝。蘇聯的觀點認為紅軍的參戰是確定性的因素,即使沒有原子彈也是這樣。——看來是全部這些因素綜合在一起,才把日本一步步引向失敗,然后又使失敗突然來到。——H·米歇爾《其次次世界大戰》(下冊)材料二我們中國人民,半個世紀以來受盡了日本帝國主義的欺凌……現在這個萬惡的敵人,已被中、蘇、美、英的聯合力氣所打倒了。……這的確是我中華民族百年來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國同胞的熱情慶祝。——《解放日報》社論《慶祝抗戰最終成功》(1945年9月5日)(1)依據材料一,作者提及的日本戰敗的緣由有哪些?你認為這樣分析全面嗎?試作說明。(2)結合材料二和所學學問,分析為什么說抗日斗爭的成功是“我中華民族百年來未有的大事”。參考答案(1)緣由:美國海軍實力優勢;蘇聯紅軍參戰;美國投放原子彈。分析不全面。理由:它忽視了中國因素的作用。例如,中國戰場是世界反法西斯斗爭的東方主戰場,作出重大貢獻,也付出了巨大犧牲。故應當加上“中國長久堅持抗日斗爭”這一因素。(2)緣由:抗日斗爭是中華民族經驗了民族磨難與犧牲,經過全民族英勇、堅韌的奮斗贏得完全成功的反侵略斗爭;抗日斗爭的成功,是近代以來中國抗擊外敵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成功,重新確立了中國在世界上的大國地位,使中國人民贏得了世界愛好和平人民的敬重;抗戰成功后,收回寶島臺灣;為民主革命在全國的成功奠定基礎。解析第(1)問,依據材料“尼米茲海軍上將始終認為,美國海軍的肯定優勢使成功得以實現,而且只要有海軍的優勢就足以獲勝”可知,其緣由是美國海軍實力優勢;依據材料“蘇聯的觀點認為紅軍的參戰是確定性的因素,即使沒有原子彈也是這樣”可知,其緣由是蘇聯紅軍參戰和美國投放原子彈;依據所學學問可知,戰勝日本法西斯是世界反法西斯統一戰線國家共同作用的結果,因此可以得出推斷,這樣分析不全面,它忽視了中國因素的作用。第(2)問,依據材料和結合所學學問,從抗戰性質、國際地位、收回臺灣和民主革命等角度來回答。等級考專練1.1937年太原會戰期間,八路軍一二九師奇襲了日軍的陽明堡機場,有力地支援了正在忻口前線阻擊日軍的國民黨中心軍。這說明()A.國民黨抗戰完全依靠八路軍B.八路軍成為抗戰的主力C.太原會戰成為國共合作的典范D.國共之間沒有任何沖突答案C解析從材料可以看出太原會戰得到了八路軍的有力支援,說明太原會戰是國共合作抗日的典范,故C項正確,A項錯誤;材料沒有體現出八路軍是抗戰的主力,故B項解除;國共之間仍舊存在沖突,D項說法錯誤。2.毛澤東在《論長久戰》中,多次強調“兵民乃成功之本”“斗爭的偉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眾之中”,基于此,中國共產黨實行的策略是()A.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B.開展土地革命發動群眾C.深化敵后開展游擊斗爭D.主動參與正面戰場抗戰答案C解析材料強調“兵民乃成功之本”“斗爭的偉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眾之中”,基于此,中國共產黨實行的策略是深化敵后開展游擊斗爭,故C項正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是在1937年9月正式建立的,故A項錯誤;開展土地革命是在1927年建立井岡山革命依據地之后,故B項錯誤;主動參與正面戰場抗戰與材料不符,故D項錯誤。3.1939年2月通過的《陜甘寧邊區選舉條例》放棄了工農夫主,對選民參選資格明確規定無階級區分的條款,實現普遍的公民權。該條例()A.有利于鞏固抗日民主政權B.突出中國共產黨的核心領導地位C.使得邊區普選制真正確立D.真正實現了人民民主專政答案A解析《陜甘寧邊區選舉條例》規定的改變突出表現在“無階級區分”,這種改變有利于鞏固抗日民主政權,故選A項;《陜甘寧邊區選舉條例》沒有突出中國共產黨的核心領導地位,故解除B項;《陜甘寧邊區選舉條例》的頒布,為邊區實施普選制供應了法律保障,但不能說普選制真正確立,故解除C項;真正實現了人民民主專政在題意中無法體現,故解除D項。4.1940年8月23日《新華日報》以專版刊登了“華北交通總攻擊戰”第一號“捷報”。此“捷報”反映了()A.平型關大捷激昂了人心B.敵后戰場起先綻開反攻C.新四軍重創了侵華日軍D.百團大戰初步取得成功答案D解析結合“1940年”“華北交通總攻擊戰”可知是百團大戰,故D項正確。5.1937年到1941年,國民政府先后修筑了滇緬、滇桂、川湘、蘭(州)新(疆)等馬路。它反映了國民政府()A.全力封鎖抗日依據地的企圖B.試圖減弱各地軍閥的實力C.力圖改善西南各省的公共交通D.爭取利用國際救濟的戰略意圖答案D解析1937年到1941年,中日民族沖突上升為主要沖突,國民政府的戰略部署實質上反映出其對日長久作戰和爭取利用國際救濟的戰略意圖,故D項正確。6.1942年朱自清寫道:“敵機的轟炸是可怕的,也是可恨的;但是也未嘗不是可喜的。這是第一回,每一個中國人都覺得自己有了一個民族,有了一個國家。”其意在強調()A.侵略斗爭的殘酷 B.日本的軍事優勢C.民族意識的高漲 D.輿論宣揚的重要答案C解析材料“每一個中國人都覺得自己有了一個民族,有了一個國家”,說明日軍侵略激發了中國人的民族精神和認同感,C項符合題意。7.1937—1945年日本陸軍兵力分布簡表時間日本陸軍總師團數在中國師團數在太平洋及東南亞師團數1937年底2421—1939年底4034—1941年底5135101942年底7037151945年1685344據上表可知()A.中國戰場自始至終都是世界反法西斯斗爭主戰場B.中國的抗戰是世界反法西斯斗爭的重要組成部分C.日本的對外侵略重點從中國漸漸轉移到東南亞D.抗日斗爭是中國百年來第一次反侵略斗爭成功答案B解析材料體現的是中國戰區對日本軍事力氣的牽制,沒有體現其他戰區的斗爭狀況,A項錯誤;中國戰場牽制了日本絕大多數軍事力氣,為世界反法西斯斗爭的成功作出了重要貢獻,B項正確;日本軍事力氣在中國戰區的分布數量始終多于太平洋和東南亞戰場,C項錯誤;僅由表格信息無法得出抗日斗爭是中國百年來第一次反侵略斗爭成功,D項錯誤。8.抗日斗爭是中華民族走向復興的樞紐,抗日斗爭的成功完成了近代中國從“沉淪”到“上升”的轉變。這主要是因為抗日斗爭的成功()A.確立了中國的大國地位B.使中華民族獲得了獨立C.持續了國共合作的局面D.標記著民主革命的成功答案A解析中國的抗日斗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斗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近代以來抗擊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成功的宏大的民族解放斗爭,中國的國際地位大大提高,故A項正確;抗日斗爭的成功并沒有使中華民族完全獲得獨立,不能標記著民主革命的成功,故B、D兩項錯誤;抗日斗爭的成功并沒有持續國共合作局面,故C項錯誤。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日本軍國主義者發動對華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錯誤是大大低估了中國民眾內部深深隱藏著的那種無窮無盡的力氣,特殊是當中華民族處于生死關頭時那種萬眾一心的民族凝合力。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他們只從兩國軍事力氣的對比動身,以為只要給中國有力的“一擊”,只須要幾個月就可以使中國屈服。——摘編自金沖及《二十世紀中國史綱》材料二抗戰是中華民族復興的轉折點。從宏觀的視角看,它是一場全面的民族解放斗爭,中國不僅戰勝了日本,消退了亡國的危急,還從盟國那里擺脫了不同等枷鎖,在國家主權的收復與鞏固方面大有進展,獲得了同等地位。抗日斗爭中,中國還主動參與國際事務……中國的國際地位可以說經驗了一個不斷提升的三級跳……在舊的國際體系解體之后,中國主動參與了新的國際體系的創建,并由此而在國際事務中擔當重要角色。——摘編自王建朗《大國之路的起點:抗日斗爭與中國國際地位的變遷》(1)依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學問,分析日本侵略者對中國形勢錯誤估計的依據。指出中華民族的“民族凝合力”在這場斗爭中的體現。(2)依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學問,說明抗日斗爭的成功是如何提中學國國際地位的。參考答案(1)依據:國共對峙,導致中國缺乏民族凝合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醫用設備運輸合同樣本
- 醫院吊頂合同樣本
- 醫院護士招聘合同范例
- 北京出境旅游合同標準文本
- 農村土地開發補償合同樣本
- 化糞池合作合同樣本
- 出租儲煤棚合同樣本
- 公寓短期轉租合同標準文本
- 農機租賃模式合同樣本
- 體育公益合同樣本
- 黑產大數據 信貸欺詐虛假流水研究報告 2024
- 2022信息物理系統(CPS)安全技術研究
- 2024年南陽農業職業學院單招職業適應性測試題庫附答案
- 2024年藥學服務技能大賽(省賽)備考試題庫(含答案)
- 2.2.3 茶會場地布置
- MOOC 音樂與科學-南京郵電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答案
- 初中地理實驗設計案例
- 施工現場一級動火作業審批表
- 腫瘤患者延續護理
-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展開圖》-課件
- 數字圖像處理在航空航天中的應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