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質工程學-第六章-吸附 學習資料_第1頁
水質工程學-第六章-吸附 學習資料_第2頁
水質工程學-第六章-吸附 學習資料_第3頁
水質工程學-第六章-吸附 學習資料_第4頁
水質工程學-第六章-吸附 學習資料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6章吸附一.填空題1.按照吸附的作用機理,吸附作用被分成兩大類,即2.影響吸附劑吸附量的主要因素包括和。和。3.在水和廢水處理中,活性炭有著廣泛的應用。在飲用水處理中,活性炭的功能可以表現為、、、、等方面。、、、4.水處理中常用的吸附劑除了活性炭之外,還有等等。5.活性炭的兩種類型是二.名詞解釋1.吸附2.吸附質3.吸附劑4.物理吸附5.化學吸附6.解吸三.簡答題和。1.什么是吸附穿透現象,穿透曲線,并畫出穿透曲線的示意圖。2.什么是吸附等溫線,有什么應用意義。3.分別解釋EBCT,Ccri,Lcri的定義,并說明它們之間存在的關系。4.什么是活性炭的再生,活性炭的再生方法有哪些?5.影響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因素有哪些?6.在水處理中,粉末炭的投加點有哪些,選擇合適的投加點要考慮哪些因素?7.說明物理吸附和化學吸附的區別?8.污水中乳化油粗粒化附聚原理?(哈工大)9.是否任何物質都能粘附在空氣泡上,取決于哪些因素?(哈工大)10.繪圖說明有明顯吸附帶的穿透曲線?如何充分利用吸附容量?(哈工大)穿透曲線11.-2+2+多柱串聯試驗++水質資料如下:Ca:1.8mmol/L;Mg:0.6mmol/L;Na+K:0.2mmol/L;2--HCO3:2.6mmol/L;SO4:0.4mmol/L;Cl:1.6mmol/L;采用離子交換法軟化并除堿,處理水量為100m3/d,要求剩余堿度為0.2mmol/L。1)請選擇合適的軟化除堿工藝,并畫出工藝流程示意圖;2)計算經過每個離子交換器的處理水量;3)計算經RH離子交換器處理出水的強酸根濃度。第6章吸附一.填空題1物理吸附化學吸附2.溶液濃度溫度答案3.臭和味的去除總有機碳的去除消毒副產物前驅物的去除揮發性有機物的去除人工合成有機物的去除4.硅藻土活性氧化鋁粉煤灰5.粒狀粉末狀二.名詞解釋1.在兩相界面層中,某物質濃度能夠自動地發生富集的現象稱為吸附。2.廢水中被吸附的物質稱為吸附質。3.具有吸附能力的多孔性固體物質稱為吸附劑。4.吸附劑和吸附質之間通過分子間力產生的吸附稱為物理吸附。5.化學吸附是吸附劑和吸附質之間發生的化學作用,是由于化學鍵力引起的,6.被吸附的分子由于熱運動還會離開吸附劑表面,這種現象稱為解吸。三.簡答題1.(1)對于粒狀炭,當水連續地通過吸附裝置時,隨著時間的推移,出水中污染物質的濃度逐漸上升,這稱作污染物的穿透現象;(2)達到一定時間后,污染物濃度上升很快;當吸附裝置達到飽和后,出水中污染物濃度幾乎完全與進水相同,吸附裝置失效。以時間為橫坐標。以出水污染物濃度為縱坐標,將出水中污染物隨時間變化作圖,得到的曲線稱為穿透曲線。2.在恒溫及吸附平衡狀況下,單位吸附劑的吸附容量和平衡溶液濃度之間的關系曲線,稱作吸附等溫線;等溫線可以比較不同活性炭對各種溶質的吸附效果。3.(1)EBCT即空床接觸時間是吸附接觸裝置的重要參數,物料意義是在吸附裝置中不加任何填料情況下過水的水力停留時間;(2)Ccri即臨界穿透濃度是指可以接受的污染物最大出水濃度;(3)Lcri即吸附柱的臨界深度,即運行一開始就導致出水濃度等于Ccri的吸附柱深度。(4)一般來說,Ccri是由處理要求決定的,而Lcri則由相對應的Ccri確定,同時,Lcri和EBCT存在如下關系4.(1)所謂再生,即采用一些特殊的方法,可以是物理方法、化學方法、Lcri=EBCT(式中A表示吸附柱截面積)。Q/A生物方法等等,將吸附在活性炭表面的吸附質除去,恢復活性炭吸附能力;(2)目前活性炭再生方法有熱再生法、化學藥劑再生法、化學氧化再生法、生物再生法、濕式氧化再生法、超聲波再生法等等。5.(1)(2)(3)淀等。6.(1)在吸水口投加,可以得到足夠長的接觸時間以及良好的混合效活性炭的性質;吸附質的性質;其它因素包括溶液的PH值無機離子組成以及含量,還有無機沉果,但是活性炭的投加量比較大因為很多可以通過混凝過程去除的有機物也會被吸附,所以運行費用較高;(2)在快速混合器前投加混合效果也很好,但是有可能由于混凝劑的包裹作用而降低了吸附效率,同時,活性炭對于某些物質的吸附可能沒有達到飽和因而不能得到完全去除;(3)在沉淀池出口或者濾池的入口投加可以有效地利用粉末炭的吸附容量,但是由于部分粉末炭的粒度過小可能會穿透濾池進水配水系統;在快速混合器之前新建一個帶有攪拌裝置的池體,并在該池中進行吸附,可以使粉末炭與水有良好的接觸;還有多點投加方式應用比較廣泛。(4)投加點的選擇不僅要滿足良好混合要求以及足夠的接觸時間,同時要盡量使水處理藥劑對粉末炭的干擾作用最小,降低活性炭的投加量,節約費用。7.(1)①物理吸附是由分子力引起的,所以吸附熱較小,一般在41.9kJ/mol以內。②物理吸附因不發生化學作用,所以低溫時就能進行。③物理吸附可形成單分子吸附層或多分子吸附層。(2)①化學吸附是由于化學鍵力引起的。所以吸附熱較大,相當于化學反應熱,一般為83.7-418.7kJ/mol。②化學吸附一般在較高的溫度下進行。③化學吸附具有選擇性。由于化學吸附是靠吸附劑和吸附質之間的化學鍵力進行的,所以吸附只能形成單分子吸附層。④當化學鍵力較大時,化學吸附是不可逆的8.當含乳化油的污水通過粗粒化濾料時,因它具有親油疏水性質,微小油珠便附聚在其表面上形成油膜,達到一定厚度后,在浮力和水流剪力的作用下,脫離濾料表面,形成顆粒大的油珠浮升到水面。9.并不是任何物質都能黏附在空氣泡上的,是有一定的條件的:(1)界面張力,接觸角和體系界面自由能(2)氣-粒氣浮體的親水吸附和疏水吸附10.(1)采用多床串聯操作如圖“多柱串聯試驗曲線”,開始時按從Ⅰ到Ⅳ依次進行通水,當Ⅳ柱出水水質達到穿透濃度時,Ⅰ柱中的填充層已接近飽和,再生Ⅰ柱,將備用的Ⅴ柱串聯在Ⅳ柱的后面.然后按照從Ⅱ到Ⅴ的順序通水,當Ⅴ出水濃度達到穿透濃度時,Ⅱ柱已經接近飽和,將其再生,把再生后的Ⅰ串聯在Ⅴ的后面.這樣進行再生的吸附柱中的吸附劑都是接近飽和的.(2)采用升流式移動床操作廢水自下而上流過填充層,最底層的吸附劑先飽和.如果每隔一定時間從底部卸出一部分飽和的吸附劑,同時在頂部加入等量的新的或再生后的吸附劑,這樣從底部排出的吸附劑都是接近飽和的,從而能夠充分的利用吸附劑的吸附容量.11.(1)根據該水質特點及處理要求選擇H-Na并聯處理工藝。分)(4(2)進水堿度A原=[HCO3-]=2.6mmol/L混合水中的殘留堿度A混=0.2mmol/L(7分)進水中SO4、Cl含量之和S=(1/2[SO4]+[Cl])=1/2×0.4+1.6=1.8mmol/LH:進RH水量比例,N:進RNa水量比例以Na+泄漏為準,則:H=(A原—A混)/(A原+S)×100%=(2.6—0.2)/(2.6+1.8)×100%=54.55%N=(A混+S)/A原+S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