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TermsofcommonTCMSyndromesofpulmonarycollateraldisease2前言 4 5 62規范性引用文件 63術語和定義 63.1瘀阻肺絡證Yūzhǔfèiluòzhèng 63.2絡虛不榮證Luòxūbùróngzhèng 73.3痰阻肺絡證Tánzǔfèiluòzhèng 73.4肺虛絡瘀證Fèixūluòyūzhèng 73.5痰瘀阻絡證Tányūzǔluòzhèng 73.6熱傷肺絡證Rèshāngfèiluòzhèng 83.7肺絡郁滯證Fèiluòyùzhìzhèng 83.8暑傷肺絡證Shǔshāngfèiluòzhèng 83.9熱毒滯絡證Rèdúzhìluòzhèng 83.10絡息成積證Luòxīchéngjīzhèng 93.11肺絡損傷證Fèiluòsūnshāngzhèng 93.12氣道絀急證Qìdàochùjízhèng 94要求 94.1篩選名詞要求 934.2規范定名要求 4.3名詞定義要求 4.4術語簡釋要求 5德爾菲專家問卷調查 5.1遴選專家 5.2設計調查問卷 5.3統計學方法 266參考文獻 295肺絡病是中醫絡病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肺絡病證治體系的日趨豐富,肺絡病的標準化建設也亟需完善。自上世紀末起,我國就開始了相關中醫藥行業的規范化和標準化研究,從基礎理論,因、機、證、治等各個方面制定了多項中醫術語規范標準,為肺絡病的術語規范化研究提供了便利條本次研究是運用文獻學、術語學等多種方法對肺絡病相關證候等方面的名詞進行標準化研究,包括收集名詞、定名、定義、專家問卷調查等多個步驟。最終初步形成《肺絡病常見中醫證候名詞術語》,并在此過程中形成本項研究工作的思路與方法,為建立標準規范的肺絡病證治體系打下良好的基礎,并以此為基礎為肺絡病的臨床、科研、教學、學科建設和國際交流等方面提供便利條件。6肺絡病常見中醫證候名詞術語本標準界定了中醫肺絡病常見中醫證候名詞術語及定本標準適用于基于肺絡理論防治肺系疾病的基礎與臨床研究,其他基于絡病理論防治相關臟腑(如心系、肝系、脾系、腎系)疾病的基礎與臨床研究也可參照應用。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新世紀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創新教材《絡病學》GB/T16751.3-1997《中醫臨床診療術語治法部分》GB/T16751.2-1997《中醫臨床診療術語癥候部分》GB/T16751.1-1997《中醫臨床診療術語疾病部分》GB/T15657-1995《中醫病證分類與代碼》GB/T20348-2006《中醫基礎理論術語》3術語和定義3.1瘀阻肺絡證Yūzhǔfèiluòzhèng定義:瘀血內停,阻滯肺絡,以胸部刺痛,咳嗽,咯血色暗紅或成塊,舌紫暗或有斑點,脈弦澀等為常見癥的證候。73.2絡虛不榮證Luòxūbùróngzhèng定義:肺絡之氣血陰陽不足虛而不榮,以咳喘無力,咳痰,神疲乏力,潮熱盜汗等為常見癥的證候,臨床上分為肺絡氣虛和肺絡陰虛。肺絡氣虛:咳喘無力,咳痰清稀,或伴自汗,神疲乏力,面色淡白,舌淡苔白,脈弱;肺絡陰虛:干咳少痰,或痰少而黏,或咳痰帶血,口干,音啞,潮熱盜汗,五心煩熱,消瘦,舌紅少津,脈細數。3.3痰阻肺絡證Tánzǔfèiluòzhèng定義:肺受邪后津液輸布功能失調,聚液成痰,阻滯于肺絡,以咳嗽,咳痰,痰鳴氣喘,胸悶為常見癥的證候,臨床又分痰熱阻肺、痰濕阻肺。痰熱阻肺:發熱,咳嗽,咳痰,痰黃稠或痰中帶血,喉中痰鳴,胸悶,或伴胸痛,舌紅苔黃膩,脈滑數;痰濕阻肺:咳嗽,咳痰,色白而稀,易咯,胸悶,氣喘,舌苔白膩或白滑,脈濡緩。3.4肺虛絡瘀證Fèixūluòyūzhèng定義:肺氣虧虛,痰瘀阻滯肺絡,以咳嗽,咯痰,色黃或痰中帶血,胸悶,氣短,伴胸痛,神疲乏力,心煩,口干,咽喉痛,唇甲紫紺,舌淡暗或有瘀斑,脈細弱或弦澀等為常見癥的證候。3.5痰瘀阻絡證Tányūzǔluòzhèng定義:痰濁瘀血閉阻肺絡,以咳嗽,咳痰,痰多或痰中夾血,喘息,氣短,胸悶刺痛,舌淡紫,苔膩,脈弦滑或弦8澀等為常見癥的證候。3.6熱傷肺絡證Rèshāngfèiluòzhèng定義:火熱病邪傷及肺絡,以咳血或咯血等為常見癥的證候,有實熱、虛熱之分。實熱屬新病,多因外邪郁而化熱,熱傷肺絡所致,咳血或咯血,血量多,發熱面赤,舌紅苔黃,脈滑數;虛熱屬慢性,是平素肺腎陰虛,虛火灼肺所致,以咳血或咯血,血量少,或僅痰中帶血,午后潮熱,兩顴潮紅,舌質嫩紅,苔少,脈細數。3.7肺絡郁滯證Fèiluòyùzhìzhèng定義:外邪侵襲,絡氣郁滯,以咳嗽、咳痰為常見癥的證候。臨床上分為風寒束肺、風熱犯肺和燥邪犯肺。風寒束肺:咳嗽,咳稀薄白痰,鼻塞流清涕,微惡寒發熱,無汗,舌苔白,脈浮緊;風熱犯肺:咳嗽,咳黃痰,鼻塞流黃涕,或惡風發熱,口干咽痛,舌尖紅,苔薄黃,脈浮數;燥邪犯肺:干咳無痰,或痰少而黏,難咯,口唇干燥,舌紅苔白或黃,脈數。3.8暑傷肺絡證Shǔshāngfèiluòzhèng定義:暑熱之邪損傷肺絡,以發熱口渴,咳嗽,咯血色鮮紅,舌紅苔黃,脈數無力等為常見癥的證候。3.9熱毒滯絡證Rèdúzhìluòzhèng定義:火熱毒邪熾盛,郁滯肺絡。以起病急驟,突然寒9胸悶,氣促,鼻翼煽動,舌紅苔黃,脈數等為常見癥的證候。3.10絡息成積證Luòxīchéngjīzhèng定義:邪氣久居肺絡,痰濁、瘀血凝聚成形,以咳嗽,喘息,干咳無痰或少痰,胸悶氣憋,神疲乏力,口干,久病或伴咳痰,咳血,胸痛,發熱,形體消瘦,舌暗紅少津,脈細數等為常見癥的證候。3.11肺絡損傷證Fèiluòsūnshāngzhèng定義:久咳或劇咳損傷肺絡,以咳嗽,咳血、咯血,咳痰,痰中帶有血絲,或痰血相兼,或純血鮮紅,間夾泡沫,或咳吐大量膿血痰,腥臭異常等為常見癥的證候。3.12氣道絀急證Qìdàochùjízhèng定義:外邪、情志等因素引起肺絡氣道絀急,以呼吸急促,喉中痰鳴,咳嗽,胸悶氣憋,伴形寒肢冷,面色晦暗,舌苔白滑,脈弦緊或浮緊,或伴煩悶,汗出,面赤,口渴喜冷飲,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或弦數等為常見癥的證候。4.1篩選名詞要求萬方、維普數據庫、PubMed數據庫,檢索的起止日期為各數據庫的建庫日期直至2019年9月30日為止。CNKI、SinoMed、萬方、維普數據庫檢索詞設置為“肺絡”或“肺”其余選項皆選為默認;PubMed數據庫檢索詞設置為“lungcollaterals”來檢索。按照上述檢索方式由雙人獨立檢索文獻,逐一閱讀文獻并篩選;②教材:參考吳以嶺《絡病學》教材中“肺絡病辨證論治”一章節;③工具書:閱讀《中醫集肺絡病證候。(2)古代文獻:在《中華醫典》數據庫中輸入“肺絡”檢索詞,檢索范圍選擇“正文”,將符合納入與排除標準的含有檢索詞的文句全部摘錄出來,對于同一本書內重復出現的含有多個檢索詞的文句,涵義相同者計為一條,涵義不同者則分列為若干條。將以上現代文獻與古代文獻符合納入與排除標準的相關肺絡病證候名稱、癥狀(含舌脈)、體征、病機、治法內容用雙人雙機錄入的方法全部摘錄出來,錄入到EXCEL工作表中,并對錄入內容進行核對,保證其準確性。納入標準1)現代文獻的納入標準:①選擇符合肺絡病相關中醫證候內容的臨床研究及相關理論探討,即有明確的證候名稱、癥狀、體征(含舌脈)、病機、治法等內容;②同一篇文章發表時間不同,一稿多投類,同一研究內容重典》所收書目中對肺絡二字連讀者以及肺絡理論或肺絡病具排除標準1)現代文獻的排除標準:①臨床資料有誤、不符合實際情況的文獻;②動物實驗研究;③兒科相關肺絡病研究;④綜述類。(2)古代文獻的排除標準:①對肺絡病證候等描述不清或無關者;②缺少完整論述或描述有誤者。③無法推斷涵義或者涵義不清者。4.2規范定名要求國際性、學術性等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在《科學技術名詞審定的原則及方法》中制定的定名規范,對肺絡病常見中醫證候名詞術語進行規范定名。4.3名詞定義要求-1999術語工作原則與方法》中的定義原則,在相關重要文獻定義的基礎上對肺絡病常見中醫證候名詞術語進行嚴格而有據的定義,并慎重處理本次名詞術語規范與現行國際標準和國家標準之間的關系。對于已納入國際標準或國家標準的名詞,盡量沿用國標中的定義,以保證各標準之間的協調性;而對于少數項目組認為確有異議的名詞定義,項目組將在本次研究中將新的定義列出,并對采用新定義的理由作出詳細的表述;其余不涉及采用國標定義的名詞術語,將嚴格遵照本文所述的定義方法和定義原則,在相關權威文獻定義的基礎上斟酌定義。4.4術語簡釋要求將收集的現代文獻與古代文獻符合納入與排除標準的相關肺絡病證候名稱、癥狀(含舌脈)、體征、病機、治法等內容進行整理,形成初步的肺絡病常見中醫證候名詞術語(參見附錄A)。對肺絡名詞術語按照以下七個部分作出簡①條目編號:指代詞條唯一位置的標志;②正名:給出本概念規范的中文名稱;③標準代碼:已確定的術語標準代碼(國際標準、國家標準④漢語拼音:漢字的注音符號;⑤定義:對本概念作出的表述;⑥文獻匯考:查考相關文獻對該名詞術語及其指稱概念⑦按語:對所作出的定義進行必要的解釋和說明。5德爾菲專家問卷調查運用德爾菲法(Delphi由研究小組擬定調查問卷,以函件或當面咨詢的形式發送給已遴選的專家,對需要解決的肺絡病常見中醫證候名詞術語標準化研究所遇到的問題,向相關專家進行咨詢,征求意見,然后將專家的反饋意見進行收集歸納并整理,再將結果反饋給各專家,再次征求意見,直到確定最終入選詞條,以制定《肺絡病常見中醫證候名詞術語》地方標準。5.1遴選專家具體選擇標準:遼寧省內三甲醫院、副高級以上職稱、從事肺絡病領域10年以上中醫、中西醫結合工作的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的專家20名。5.2設計調查問卷基于德爾菲法(Delphi)肺絡病常見中醫證候名詞術語規范化研究的專家調查問卷(參見附錄B)。5.2.2賦值依據本次研究設計的專家調查問卷主要包括三部分內容,即條目的重要程度、對條目的判斷依據和對條目的熟悉程度。各位專家按照非常不重要、不重要、一般、重要、非常重要為每個證候條目打分,即相應分值1,2,3,4,5;專家對于研究內容熟悉程度劃分為很不熟悉、不熟悉、一般、熟悉、很熟悉,并分別賦予0,0.25,0.5,0.75,1分;專家對其選擇內容判斷依據包括實踐經驗、理論分析、同行了解和直覺四大方面,一般認為根據實踐經驗和理論分析的判斷更為可靠,所以每種判斷依據根據大、中、小的不同程度,實踐經驗賦予0.3-0.5分,理論分析賦予0.2-0.4分,同行了解和直覺賦予0-0.2分。5.3統計學方法對專家反饋的數據進行審核、歸納整理后,錄入excel中,建立肺絡病名詞術語專家調查問卷數據庫,并對各名詞的均數(`x)、變異系數(CV)和滿分率(Kj)等進行統計分析。設定:名詞均數≥3.00、變異系數<30%且滿分率≥10%時正式納入肺絡病常見中醫證候標準名詞。當名詞均數、變異系數、滿分率任何一項不滿足以上標準時,該名詞予以剔除。專家意見集中程度:用均數和滿分率來表示均數=專家對條目評分總和的平均數,越大則對應條目的重要性越高。滿分率值越大說明條目贊同的專家人數比例越高,該條目越重要,為平均數指標的補充指標。專家意見的協調程度:采用變異系數(離散系數)CV進行評價CV=標準差/平均值×100%標準差是方差(S^2)的算數平方根。S^2=[(x1-`x)^2+...(xn-`x)^2]/nCV數值越小,則提示專家對該指標重要性評價的一致性越高,專家協調程度越高。肺絡病常見中醫證候名詞術語1瘀阻肺絡證Yūzhǔfèiluòzhèng1.1定義:瘀血內停,阻滯肺絡,以胸部刺痛,咳嗽,咯血色暗紅或成塊,舌紫暗或有斑點,脈弦澀等為常見癥的證候。1.2文獻匯考:(1)《中醫辭海》記載:咳血日久是因肺內有瘀血阻滯肺絡,血不歸經而致出血加重,見咳痰帶血或咳吐血沫等癥。(2)清代葉天士在《臨證指南醫案》中提出“初為瘀”。久病氣血津液不通,氣不行則血瘀入肺絡,使肺之宣發肅降功能失調,肺氣上逆而引發胸痛、咳嗽、咯血等癥。血阻絡”,定義來源自國家標準GB/T16751.2—1997《中醫臨床診療術語?證候部分》,整理文獻時按國家標準統一歸納為“瘀阻肺絡證”。2絡虛不榮證Luòxūbùróngzhèng2.1定義:肺絡之氣血陰陽不足虛而不榮,以咳喘無力,咳痰,神疲乏力,潮熱盜汗等為常見癥的證候,臨床上分為肺絡氣虛和肺絡陰虛。肺絡氣虛:咳喘無力,咳痰清稀,或伴自汗,神疲乏力,面色淡白,舌淡苔白,脈弱;肺絡陰虛:干咳少痰,或痰少而黏,或咳痰帶血,口干,音啞,潮熱盜汗,五心煩熱,消瘦,舌紅少津,脈細數。2.2文獻匯考:(1)景菲認為絡病本質為虛,絡脈細小易受外邪侵襲,正虛之人感邪后,絡脈氣血虧虛,運行無力,而引發肺絡氣虛或陰虛的病證。氣血輸注于全身絡脈,故而絡脈具有通行營養全身之氣血陰陽、滲灌濡養全身臟腑等功能。趙仲雪亦認為氣血陰陽不足使五臟六腑失去濡養,進而導致肺絡虛而不榮,引起肺絡氣虛、肺絡陰虛的病證。以嶺認為絡脈具有運行氣血、滲灌儒養臟腑等功能,絡中氣血陰陽不足導致肺絡虛而不榮的病機變化,又根據肺的生理功能特性辨證為肺絡氣虛和肺絡陰虛。3痰阻肺絡證Tánzǔfèiluòzhèng3.1定義:肺受邪后津液輸布功能失調,聚液成痰,阻滯于肺絡,以咳嗽,咳痰,痰鳴氣喘,胸悶為常見癥的證候,臨床又分痰熱阻肺、痰濕阻肺。痰熱阻肺:發熱,咳嗽,咳痰,痰黃稠或痰中帶血,喉中痰鳴,胸悶,或伴胸痛,舌紅苔黃膩,脈滑數;痰濕阻肺:咳嗽,咳痰,色白而稀,易咯,胸悶,氣喘,舌苔白膩或白滑,脈濡緩。3.2文獻匯考:(1)《中醫大辭典》和《中醫辭海》指出:“痰阻肺絡”為病證名,是痰邪阻滯于肺的病證。依據痰的特性,臨床又分可痰熱阻肺和痰濕阻肺,均可見咳嗽、咳痰等癥,根據痰熱和痰濕的不同性質,又表現出痰黃或痰白的不同狀態等。(2)吳海斌認為痰阻肺絡是肺絡病發生發展過程中的重要病機,肺主行水,肺部受邪,水津不布,津凝成痰,痰伏肺絡,每因外感、內傷等誘發,以致痰氣搏結,壅塞氣道,表現喘咳等癥。合性辭書,《中醫辭海》共收集中醫學及有關辭條5萬余條。“痰阻肺絡證”在《中醫大辭典》和《中醫辭海》均有收錄,綜上兩書進行定義。4肺虛絡瘀證Fèixūluòyūzhèng4.1定義:肺氣虧虛,痰瘀阻滯肺絡,以咳嗽,咯痰,色黃或痰中帶血,胸悶,氣短,伴胸痛,神疲乏力,心煩,口干,咽喉痛,唇甲紫紺,舌淡暗或有瘀斑,脈細弱或弦澀等為常見癥的證候。4.2文獻匯考:(1)龐立健認為肺絡病后期病人肺氣虧虛,痰濁、瘀血等病理產物阻滯肺絡,故而認為“肺虛絡瘀”為肺絡病后期的基本共性病機,表現出瘀阻肺絡的咳嗽、氣喘、憋悶、發紺和各種虛性病癥。(2)朱凌云基于絡病理論,應用具有益氣養陰、通補絡脈功效的中藥制劑治療COPD患者的臨床研究表明,可有效改善以肺虛絡瘀為主要病理變化的咳嗽、咳痰、氣促、喘息等癥。病病機闡述的總結,文獻研究出現頻次較高,說明現今大部分學者認為肺虛絡瘀證作為肺絡病的證型還是受認可的。5痰瘀阻絡證Tányūzǔluòzhèng5.1定義:痰濁瘀血閉阻肺絡,以咳嗽,咳痰,痰多或痰中夾血,喘息,氣短,胸悶刺痛,舌淡紫,苔膩,脈弦滑或弦澀等為常見癥的證候。5.2文獻匯考:(1)李倩男認為痰瘀阻絡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間質纖維化的主要病理變化,主要表現為咳嗽,氣喘,胸悶,氣短,舌暗,脈弦細,以化痰通絡法為主要治則。(2)方朝義認為氣陰兩虛(本)、痰瘀阻絡(標)是特發性肺纖維化的基本病機,主要有咳嗽、咳痰、氣喘等臨床表現,治以祛痰通絡。究出現頻次最高,說明現今大部分學者認為痰瘀阻絡為肺絡病的基本病機及證型。6熱傷肺絡證Rèshāngfèiluòzhèng6.1定義:火熱病邪傷及肺絡,以咳血或咯血等為常見癥的證候,有實熱、虛熱之分。實熱屬新病,多因外邪郁而化熱,熱傷肺絡所致,咳血或咯血,血量多,發熱面赤,舌紅苔黃,脈滑數;虛熱屬慢性,是平素肺腎陰虛,虛火灼肺所致,以咳血或咯血,血量少,或僅痰中帶血,午后潮熱,兩顴潮紅,舌質嫩紅,苔少,脈細數。6.2文獻匯考:肺絡,易致咳血或咯血的病癥。燥與熱合,易傷肺津,甚則傷及肺絡,出現口干,咳唾痰血等癥。代文獻。古代文獻主要檢索的是第五版《中華醫典》,它收錄了中國古代醫學文獻古籍共1156部,是目前國內中醫古籍收錄最多的中醫類電子書。7肺絡郁滯證Fèiluòyùzhìzhèng7.1定義:外邪侵襲,絡氣郁滯,以咳嗽、咳痰為常見癥的證候。臨床上分為風寒束肺、風熱犯肺和燥邪犯肺。風寒束肺:咳嗽,咳稀薄白痰,鼻塞流清涕,微惡寒發熱,無汗,舌苔白,脈浮緊;風熱犯肺:咳嗽,咳黃痰,鼻塞流黃涕,或惡風發熱,口干咽痛,舌尖紅,苔薄黃,脈浮數;燥邪犯肺:干咳無痰,或痰少而黏,難咯,口唇干燥,舌紅苔白或黃,脈數。7.2文獻匯考:(1)王步青認為人體感受邪氣后首先影響到絡脈氣機,肺主氣,肺絡之氣機一旦運行失常,則肺之宣降失常,從而產生一系列外感或內傷引起的相關癥狀。(2)陳云認為肺絡郁滯的病機在于風寒、風熱和燥邪等外邪侵襲肺絡,致絡氣郁滯。吳以嶺認為肺絡郁滯證是由外感或內傷引起的肺之絡氣宣降功能失調,外感主要是風寒、風熱和燥邪等邪氣,內傷肺絡郁滯常因痰濕阻滯肺絡引起,脾失健運,津凝成痰,形成痰濕或痰熱病理產物,均以咳嗽為主癥。8暑傷肺絡證Shǔshāngfèiluòzhèng8.1定義:暑熱之邪損傷肺絡,以發熱口渴,咳嗽,咯血色鮮紅,舌紅苔黃,脈數無力等為常見癥的證候。8.2文獻匯考:(1)清代醫家薛生白在《濕熱病篇》中提出“咳嗽晝夜不安,甚至喘不眠者,或有面赤、氣粗,是為暑邪入于肺絡,宜草勞子、批把葉、六一散等”。夏秋暑熱之季,暑易夾濕,加之肺絡氣虛,腠理疏松,肺氣虛損,暑熱濕邪阻滯肺絡,肺氣失宣,引致發熱、咳喘等癥。(2)《溫病條辨》第32條:“暑溫寒熱舌白不渴,吐血者,名曰暑瘵,為難治,清絡飲加杏仁薏仁滑石湯主之。”暑濕之邪易傷及肺絡,引起吐血、咯血等癥。—1997《中醫臨床診療術語?證候部分》。9熱毒滯絡證Rèdúzhìluòzhèng9.1定義:火熱毒邪熾盛,郁滯肺絡。以起病急驟,突然寒戰高熱,咳嗽,咳痰,色黃稠或鐵銹色,或痰中帶血,喘息,胸悶,氣促,鼻翼煽動,舌紅苔黃,脈數等為常見癥的證候。9.2文獻匯考:(1)李軍祥認為傳染性非典型肺炎首先感受風溫毒熱,迅速由衛分傳變至氣分,熱毒損傷肺絡致瘀血阻絡,絡脈氣血不通,形成熱毒滯絡。(2)潘俊杰認為熱毒是肺癌熱毒滯絡證發生的主要病理因素,熱毒為陽邪,易耗傷津液,中晚期患者放、化療后易產生熱毒,熱毒相搏,損傷肺絡。吳以嶺認為熱毒在外可由感受溫熱火毒疫癘之邪而來,在內則由絡脈瘀滯化生熱毒。具有傳染性的疾病,如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的肺纖維化常為此證型。熱毒滯絡證常因感受溫熱毒邪,故而起病急驟,常出現寒戰高熱,喘急鼻煽,咳鐵銹色痰等危急癥狀。10絡息成積證Luòxīchéngjīzhèng10.1定義:邪氣久居肺絡,痰濁、瘀血凝聚成形,以咳嗽,喘息,干咳無痰或少痰,胸悶氣憋,神疲乏力,口干,久病或伴咳痰,咳血,胸痛,發熱,形體消瘦,舌暗紅少津,脈細數等為常見癥的證候。10.2文獻匯考:(1)袁國強認為肺絡病是由情志,飲食內傷,或是感受寒邪以及久病不愈等因素影響絡脈氣機,致肺絡郁滯,進而肺絡瘀阻,后期瘀血痰濁凝聚而成“絡息成積”,即形成積塊。(2)樸炳奎認為久病正氣虧虛,久病入絡故絡脈空虛,氣血流動緩慢,易滯成瘀,絡脈易積成形,乃肺絡病發病之本,邪氣稽留絡脈是致病因素,絡息成積是結局,導致喘咳、呼吸困難等癥。吳以嶺認為肺絡之絡息成積是各種因素(熱毒、痰瘀及有害微粒物質)所導致的肺絡阻滯或損傷,結聚成形,引起喘促、咳嗽、咯痰、呼吸困難,亦可出現咳血的一系列證候。多見于肺纖維化、肺癌等疾病。11肺絡損傷證Fèiluòsūnshāngzhèng咳痰,痰中帶有血絲,或痰血相兼,或純血鮮紅,間夾泡沫,或咳吐大量膿血痰,腥臭異常等為常見癥的證候。11.2文獻匯考:(2)《中醫大辭典》與《中醫辭海》指出肺結核、支氣管擴張等疾病久咳或劇咳致肺絡損傷,引起咳血、咯血。(3)吳以嶺認為肺朝百脈,肺中亦布滿脈絡,燥邪、毒熱、痰熱等外邪或陰虛內熱均可損傷肺之脈絡,引起咳嗽、咳血等癥。《中醫大辭典》和《中醫辭海》,在古代文獻中也多有提及。12氣道絀急證Qìdàochùjízhèng12.1定義:外邪、情志等因素引起肺絡氣道絀急,以呼吸急促,喉中痰鳴,咳嗽,胸悶氣憋,伴形寒肢冷,面色晦暗,舌苔白滑,脈弦緊或浮緊,或伴煩悶,汗出,面赤,口渴喜冷飲,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或弦數等為常見癥的證12.2文獻匯考:(1)楊繼認為在支氣管哮喘的早期階段,當外邪侵襲、情志內傷、勞累過度等誘因刺激氣道,使肺絡收縮,呈現痙攣狀態,從而形成肺絡絀急的病理變化,發作時喉間哮鳴有聲,偶伴有胸悶。(2)楊宏志認為外感或飲食情志內傷,引觸宿痰伏于肺絡之邪,肺絡郁滯,氣道不暢痙攣,氣道絀急,從而引發支氣管哮喘病人呼吸氣促困難等癥。發,導致肺絡絀急,表現喉間哮鳴,呼吸急促,胸悶,咳嗽等病癥。若病因于寒,則伴有形寒肢冷等;若病因于熱,則伴有煩悶、汗出等。本證型多見于支氣管哮喘。肺絡病常見中醫證候名詞術語規范化德爾菲專家問卷調查表肺絡病中醫證候名詞術語規范化研究的專家調查表(第一輪)填寫說明請各位專家分別完成以下填寫:1.請在“重要性評價”一欄中對左側條目的重要性做出評價,并填入相應的數字,其中,1,2,3,4,5分別表示非常不重要、不重要、一般、重要、非常重要2.請在“評價及建議”一欄寫下對各條目的修改或者刪除意見3.請在“對條目的熟悉程度”一欄下根據對條目的熟悉程度打“√”4.請“對條目的判斷依據”一欄下根據判斷條目的四種依據的程度打“√”專家信息姓名:性別:年齡:學歷:職稱:從業年限:工作單位:郵箱:對條目的熟悉程度①很不熟悉②不熟悉③一般④熟悉⑤很熟悉對條目的判斷依據“實踐經驗”:①大②中③小“理論分析”:①大②中③小“同行了解”:①大②中③小“直覺”:①大②中③小序號證型條目重要性評價評價及建議1暑傷肺絡證:暑熱之邪損傷肺絡,以發熱口渴,咳嗽,咯血色鮮紅,舌紅苔黃,脈數無力等為常見癥的證候。(來源:《中醫診療術語?證候部分》、《中華醫典》)2瘀阻肺絡證:瘀血內停,阻滯肺絡,以胸部刺痛,咳嗽,咯血色暗紅或成塊,舌紫暗或有斑點,脈弦澀等為常見癥的證候。(來源:《中醫診療術語?證候部分》、《絡病學》)3肺絡郁滯證:外邪侵襲,絡氣郁滯,臨床上又分為風寒束肺、風熱犯肺和燥邪犯肺。風寒束肺:風寒襲肺,肺絡郁滯,以咳嗽,痰稀薄色白,鼻塞流清涕,微微惡寒,輕度發熱,無汗,舌苔白,脈浮緊等為常見癥的證候。風熱犯肺:風熱犯肺,肺絡郁滯,以咳嗽,痰稠色黃,鼻塞流黃濁涕,身熱,微惡風寒,口干咽痛,舌尖紅,苔薄黃,脈浮數等為常見癥的證候。燥邪犯肺:風燥傷肺,肺絡郁滯,以干咳無痰,或痰少而黏,不易咳出,唇、舌、咽、鼻干燥欠潤,或身熱惡寒,或鼻衄,舌紅苔白或黃,脈數等為常見癥的證候。(來源:《絡病學》)4絡虛不榮證:肺絡之氣血陰陽不足虛而不榮,臨床上又分為肺絡氣虛和肺絡陰虛。肺絡氣虛:絡氣不足,肺絡氣虛,以咳喘無力,少氣短息,動則益甚,咳痰清稀,語聲低怯,或自汗畏風,神疲體倦,面色淡白,舌淡苔白,脈弱等為常見癥的證候。肺絡陰虛:久病耗損陰液或火熱之邪灼傷陰液,致絡脈陰液虧虛,以干咳少痰,或痰少而黏稠,難咯,或痰中帶血,聲音嘶啞,口燥咽干,形體消瘦,五心煩熱,午后潮熱,盜汗顴紅,舌紅少津,脈細數等為常見癥的證候。(來源:《絡病學》)5痰阻肺絡證:指肺臟受邪之后,輸布津液功能失職,致聚液成痰,阻滯于肺的病變。癥見痰盛氣逆、喘咳等。臨床又分痰熱阻肺、痰濕阻肺。痰熱阻肺:痰熱壅阻肺絡,以發熱、咳嗽、痰鳴、胸膈滿悶,咯黃稠痰或痰中帶血,甚則呼吸迫促、胸脅作痛,舌紅苔黃膩,脈滑數等為常見癥的證候。痰濕阻肺:痰濕壅阻肺絡,以咳嗽,痰涎壅盛,痰白而稀,容易咯出,胸膈滿悶,動則咳嗽加劇,氣喘,舌6痰瘀阻絡證:瘀血痰濁閉阻肺絡,以咳嗽氣喘,咳嗽,喘息,胸悶刺痛,氣短,吐痰多或痰中夾血,舌淡紫,苔膩,脈弦滑或弦澀等為常見癥的證候。(來源:現代文獻)7熱傷肺絡證:火熱病邪傷及肺絡,引起咳血或咯血的病證。有實熱、虛熱之分。實熱屬新病,多因外邪郁而化熱,熱傷肺絡所致。癥見咯血量多,發熱面赤,舌紅苔黃,脈滑數;虛熱多屬慢性,平素肺腎陰虛,虛火灼肺所致。癥見咯血量少,或僅痰中帶血,時作低熱,午后潮熱,兩顴潮紅,舌質嫩紅,苔少,脈細數。(來8熱毒滯絡證:火熱毒邪熾盛,郁滯肺絡。起病急驟,突然寒戰高熱,咳嗽氣急。繼則高熱,但熱不寒,氣促胸滿,喘急鼻煽,咳痰黃稠或鐵銹色,或痰中帶血,9肺虛絡瘀證:肺腎陰虧,痰瘀阻滯肺絡,以咳嗽,氣短,胸悶,咯痰,痰量少或多,色黃或痰中帶血絲,血色暗紅或成塊,伴有胸部刺痛,倦怠乏力,心煩,口干,咽喉干痛,唇甲紫紺,舌淡暗或有瘀斑,脈細弱或弦澀等為常見癥的證候。(來源:現代文獻)肺絡損傷證:久咳或劇咳損傷肺絡,以咳嗽,咳血、咯血,或痰中帶有血絲,或痰血相兼,或純血鮮紅,間夾泡沫,或咳吐大量膿血痰,腥臭異常等為常見癥的氣道絀急證:外邪、情志等因素引起肺絡氣道絀急,以呼吸急促,喉間哮鳴,胸悶憋氣,咳嗽不已,伴形寒肢冷,面色晦滯帶青,口不渴,舌苔白滑,脈弦緊或浮緊,或伴煩悶,汗出,面赤,口渴喜飲,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或弦數等為絡息成積證:邪氣久居肺絡,痰濁、瘀血凝聚成形,以咳喘胸悶憋氣,干咳少痰,氣急乏力,口咽唇干燥,舌黯紅少津,脈細數。或慢性咳嗽持續不解,痰液甚多,胸悶氣急逐漸加重。或咳嗽咳痰咳血,胸痛氣急發熱,形體消瘦等為常見癥的證風襲肺絡證:風侵于肺絡,以咳嗽不已,咳嗆多痰,夜間發熱,咽干音嘶,脈來邪郁肺絡證:邪氣郁滯肺絡,喘咳不休,身熱,聲如曳鋸,不能安臥,脅痛,喉填寫說明請各位專家分別完成以下填寫:1.請在“重要性評價”一欄中對左側條目的重要性做出評價,并填入相應的數字,其中,1,2,3,4,5分別表示非常不重要、不重要、一般、重要、非常重要2.請在“評價及建議”一欄寫下對各條目的修改或者刪除意見3.請在“對條目的熟悉程度”一欄下根據對條目的熟悉程度打“√”請“對條目的判斷依據”一欄下根據判斷條目的四種依據的程度打“√”專家信息姓名:性別:年齡:職稱:從業年限:工作單位:程度①很不熟悉②不熟悉③一般④熟悉⑤很熟悉對條目依據序號證型條目重要性評價評價及建議1暑傷肺絡證:暑熱之邪損傷肺絡,以發熱口渴,咳嗽,咯血色鮮紅,舌紅苔黃,2瘀阻肺絡證:瘀血內停,阻滯肺絡,以胸部刺痛,咳嗽,咯血色暗紅或成塊,3肺絡郁滯證:外邪侵襲,絡氣郁滯,以咳嗽、咳痰為常見癥的證候。臨床上分為風寒束肺、風熱犯肺和燥邪犯肺。風寒束肺:咳嗽,咳稀薄白痰,鼻塞流清涕,微惡寒發熱,無汗,舌苔白,脈浮緊;風熱犯肺:咳嗽,咳黃痰,鼻塞流黃涕,或惡風發熱,口干咽痛,舌尖紅,苔薄黃,脈浮數;燥邪犯肺:干咳無4絡虛不榮證:肺絡之氣血陰陽不足虛而不榮,以咳喘無力,咳痰,神疲乏力,潮熱盜汗等為常見癥的證候,臨床上分為肺絡氣虛和肺絡陰虛。肺絡氣虛:咳喘無力,咳痰清稀,或伴自汗,神疲乏力,面色淡白,舌淡苔白,脈弱;肺絡陰虛:干咳少痰,或痰少而黏,或咳痰帶血,口干,音啞,潮熱盜汗,五心煩5痰阻肺絡證:肺受邪后津液輸布功能失調,聚液成痰,阻滯于肺絡,以咳嗽,咳痰,痰鳴氣喘,胸悶為常見癥的證候,臨床又分痰熱阻肺、痰濕阻肺。痰熱阻肺:發熱,咳嗽,咳痰,痰黃稠或痰中帶血,喉中痰鳴,胸悶,或伴胸痛,舌紅苔黃膩,脈滑數;痰濕阻肺:咳嗽,咳痰,色白而稀,易咯,胸悶,氣喘,6痰瘀阻絡證:痰濁瘀血閉阻肺絡,以咳嗽,咳痰,痰多或痰中夾血,喘息,氣短,胸悶刺痛,舌淡紫,苔膩,脈弦滑或弦澀等為常見癥的證候。(來源:現代文獻)7熱傷肺絡證:火熱病邪傷及肺絡,以咳血或咯血等為常見癥的證候,有實熱、虛熱之分。實熱屬新病,多因外邪郁而化熱,熱傷肺絡所致,咳血或咯血,血量多,發熱面赤,舌紅苔黃,脈滑數;虛熱屬慢性,是平素肺腎陰虛,虛火灼肺所致,以咳血或咯血,血量少,或僅痰中帶血,午后潮熱,兩顴潮紅,舌質8熱毒滯絡證:火熱毒邪熾盛,郁滯肺絡。以起病急驟,突然寒戰高熱,咳嗽,咳痰,色黃稠或鐵銹色,或痰中帶血,喘息,胸悶,氣促,鼻翼煽動,舌紅苔9肺虛絡瘀證:肺氣虧虛,痰瘀阻滯肺絡,以咳嗽,咯痰,色黃或痰中帶血,胸悶,氣短,伴胸痛,神疲乏力,心煩,口干,咽喉痛,唇甲紫紺,舌淡暗或有瘀斑,脈細弱或弦澀等為常見癥的證候。(來源:現代文獻)肺絡損傷證:久咳或劇咳損傷肺絡,以咳嗽,咳血、咯血,咳痰,痰中帶有血絲,或痰血相兼,或純血鮮紅,間夾泡沫,或咳吐大量膿血痰,腥臭異常等為氣道絀急證:外邪、情志等因素引起肺絡氣道絀急,以呼吸急促,喉中痰鳴,咳嗽,胸悶氣憋,伴形寒肢冷,面色晦暗,舌苔白滑,脈弦緊或浮緊,或伴煩悶,汗出,面赤,口渴喜冷飲,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或弦數等為常見癥的絡息成積證:邪氣久居肺絡,痰濁、瘀血凝聚成形,以咳嗽,喘息,干咳無痰或少痰,胸悶氣憋,神疲乏力,口干,久病或伴咳痰,咳血,胸痛,發熱,形參考文獻[1]廖尖兵.肺絡結構、功能及肺絡病病種、病機術語規范化研究[D].遼寧中醫藥大學,2019.[2]陳云.論肺絡[D].山東中醫藥大學,2011.[3]耿青霞,趙宏照,李麗娜,等.肺絡與特發性肺纖維化病機探討[J].山東中醫雜志,2017,36(05):361-363.[4]賈振華,魏聰,李紅蓉,等.肺絡病變證治研究[J].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019,35(05):484-490.[5]尤焱南,周濤,趙霞.《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修訂中文獻研究法探析[J].中醫藥導報,2019,25(21):22-25.[6]陳廣超.膝骨性關節炎中醫證候的德爾菲法專家咨詢調查研究[D].云南中醫學院,2013.社,2013:105-110.[8]李經緯等.《中醫大辭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579-588.[9]袁鐘,圖婭等.《中醫辭海》[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1999:525-903.[10]GB/T16751.2—1997.《中醫臨床診療術語?證候部分》[S].1997:61-65.[11]陳家旭,鄒小娟.《中醫診斷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12]姚乃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職業生涯與特許金融分析師考試的平衡考量試題及答案
- 2024年掌握項目管理的最佳方法試題及答案
- 2025年инвестиции в акции и их особенности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國際金融理財師復習過程中合理利用微課堂的策略試題及答案
- 2025年特許金融分析師考試分析手段試題及答案
- 財務風險分析在注冊會計師考試中的重要性與試題及答案
- 詳解2025年特許金融分析師考試試題及答案
- 微生物檢驗的創新技術和未來方向試題及答案
- 碳酸飲料與人體健康考核試卷
- 盾構機施工中的安全管理與事故預防措施研究進展綜述考核試卷
- 大車司機勞務協議書
- 中醫把脈入門培訓課件
- 學生軍訓教官合同協議
- 期刊編輯的學術期刊內容審核標準考核試卷
- 知識產權監管培訓課件
- 油田節能降耗技術-全面剖析
- 廣西欽州市欽州港經濟技術開發區中學2025年初三第二學期第一次區模擬化學試題含解析
- 技術信息收集與分析方法考核試卷
- 婦科護理標準化管理
- 小學2025年國防教育課程開發計劃
- 防溺水家長測試題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