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IGB/TXXX—××××PAGEII溫度測量系統校準規范編制組主編單位:西安漢唐分析檢測有限公司討論稿202溫度測量系統校準規范編制組主編單位:西安漢唐分析檢測有限公司討論稿2024-04JJF(有色金屬)XXXX—XXXX溫度測量系統校準規范(編制說明)1PAGE10工作簡況1.立項目的溫度測量系統由溫度傳感器(熱電阻、熱電偶)半導體電阻等)、測量單元、信號傳感器、顯示單元等構成的溫度監測系統,其主要應用于有色金屬行業生產工藝過程的溫度監視和溫度驗證等。在整個溫度控制系統中溫度傳感器的準確性、穩定性和測量單元的準確性是溫度測量系統中的重要環節,直接影響到整個系統的可靠性和精確度。由于之前的一些校準方法如JJF1171-2007適用于(-60~300)℃的溫度測量系統,對(-80~1500)℃溫度測量系統的校準工作并未開展,校準規范旨對(-80~1500)℃溫度測量系統進行校準,填補有色金屬行業空白。目前,有色金屬行業對溫度測量系統的校準工作尚未開展。所提出的校準規范望能開展對(-80~1500)℃溫度測量系統的校準等工作,促進溫度測量系統在工業產品中更合理更準確的應用。因此,制定《溫度測量系統校準規范》行業計量校準規范非常必要。該規范能彌補國內溫度測量系統校準依據的空白。2.任務來源為保證用于校準溫度測量系統的量值準確、可靠,適應我國有色金屬行業的快速發展和滿足國內外市場的需要,工業和信息化部以工信廳下達了《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關于印發2023年行業計量技術規范制修訂計劃的通知》(工信廳科函[2023]476號),其計劃項目代號為:JJFZ(有色金屬)014-2023,計劃完成年限為2025年。3.項目編制組單位簡況西安漢唐分析檢測有限公司是西北有色金屬研究院(集團)控股子公司,屬國有企業,主要從事有色產品的檢測、可靠性評價、失效分析、質量評估、腐蝕性能及表面測試與表征、規范起草、檢測方法的開發、標物的研制、設備的計量校準等。公司于1985年被陜西省質監局授權為陜西省有色金屬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站。1987年被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授權為西北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先后被國家質檢總局確定為鈦及鈦合金、銅及銅合金管材生產許可證檢驗工作實施單位;公司通過CNAS、CMA、國防DiLAC等認證認可,是陜西省有色金屬材料分析檢測與評價中心、陜西省稀有金屬材料安全評估和失效分析中心、工業(稀有金屬)產品質量和技術評價實驗室、陜西省核工業用金屬材料檢測與評價服務平臺掛靠單位。公司是國內最早從事有色金屬材料及其產品分析檢驗檢測與評價研究的專業機構之一,技術裝備水平國內一流、國際先進,在我省優勢產業稀有金屬材料領域的檢測能力和水平處于領先地位;先后承擔了國家、省市多項重大課題,目前已建成國內唯一的核電堆芯材料分析檢測平臺、多層金屬復合材料測試和評價平臺、鈦及鈦合金專業檢測平臺。近10年起草有色金屬國家/行業規范共80余項、發表論文120余篇、授權專利30余項。先后榮獲中國有色金屬工業一等獎、二等獎20余次。本單位積極組織編制組各次工作會議,開展相關的校準,有效組織參編單位多次對規范的各版《征求意見稿》進行認真的討論和審議,提出大量有益的意見和建議,在編制組中發揮了牽頭作用。陜西有色榆林新材料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主要經營鋁、鋁基合金、炭素產品、化工產品(易制毒、危險、監控化學品除外)、多晶硅及原輔材料的生產、銷售(涉及國家有專項專營規定的從其規定);自備電廠經營;有色金屬及原料、貴金屬、機電產品的銷售;進出口貿易(國家限定或禁止公司經營的商品和技術除外);技術咨詢、技術服務;黃金的加工、銷售。中國石油集團工程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組建于1981年,坐落于古城西安高新技術開發區,是中國石油集團(CNPC)直屬科研機構,也是國內石油行業在石油管工程技術領域唯一集“科學研究、質量監督、工程技術服務”為一體的綜合性技術中心與核心科研機構,是為中國石油集團石油管工程技術提供決策支持的“參謀部”,開展石油管工程技術創新的“研發中心”,保障石油管質量安全的“檢測評價中心”,為重大管道工程和油氣田勘探開發項目提供石油管技術支持與服務的“技術中心”。工程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秉承著“創新、致遠、嚴謹、公正”的理念,致力于科技創新。建院四十年來完成國家和省部級科研項目400余項,其中獲國家級科技獎勵16項,省部級科技獎勵150余項(次),專利授權656項(其中發明專利333項),發表論文2900余篇,注冊軟件95套,制修訂國際、國家、行業、企業標準400余項(其中國際標準6項,國家標準40項),參與制修訂ISO、API等標準多項。完成質量監督項目近10000余項,失效分析項目1500余項,為西氣東輸管線、陜京管線、中亞管線等國家重大管道項目建設及塔里木、長慶、新疆、西南等重點油氣田勘探開發提供了重要的技術保障。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以下簡稱“七二五所”)成立于1961年,隸屬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專業從事艦船材料與工藝及應用性研究。七二五所(事業單位)開辦資金5307萬元,(企業營業執照)注冊資金81599萬元。科研方面:涉及船體結構材料、有色金屬材料、非金屬材料、腐蝕與防護技術、特種材料、焊接工藝、自然環境試驗等多個重點領域。目前,七二五所擁有海洋腐蝕與防護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等8個國家級創新平臺、4個海洋環境試驗站、4個國家級檢測認證中心、25個省部級及6個市級創新平臺;并擁有材料學和材料加工工程碩士學位授權點、材料學博士學位授權點和博士后工作站。科技產業方面:七二五所秉承“精誠團結、求實創新、志存高遠、追求卓越”的精神,致力于構建“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集科研和多個高技術產業為一體的高科技產業集團”,持續推進科技成果轉化和高新技術產業化,初步建成了領先的高科技產業集團。主要產品有:金屬波紋管膨脹節、特種材料壓力容器、管道和橋梁支座、特種材料鑄鍛件、特種焊接材料、金屬爆炸復合材料、鈦合金構件和鑄件、海綿鈦、防腐防污產品、非金屬材料制品、風電葉片、船舶壓載水系統、海水淡化系統等。近年來,七二五所獲得的主要榮譽:中國質量獎提名獎、全國質量標桿、“中國制造業十大創新企業”、“創建國有企業四好領導班子先進集體”、“中央企業先進集體”、“中央企業先進黨組織”、“全國模范職工之家”、“全國五四紅旗團委”、“全國文明單位”、“全國無償獻血促進獎(單位獎)”、“首屆中國質量獎提名獎”、“第十七屆全國質量獎”、國家“守合同重信用”企業等榮譽稱號。湖南湘投金天鈦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04月08日,注冊地位于湖南省常德經濟技術開發區德山街道青山社區乾明路97號,法定代表人為李新羅。經營范圍包括鈦及鈦合金等稀有金屬,各類金屬復合材料及其設備的研發、生產、加工、銷售;企業對外投資(上述生產經營涉及前置審批或許可證的憑資質證書生產、經營)。湖南湘投金天鈦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具有1處分支機構西安建筑科技大學(Xi’anUniversityofArchitectureandTechnology),簡稱西安建大、西建大(XAUAT),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教育部和陜西省人民政府共建,“建筑老八校”之一,原冶金工業部直屬重點大學,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與“特色重點學科項目”高校,陜西省省屬高水平大學,全國首批博士、碩士和學士學位授權單位;入選111計劃、首批國家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全國工程碩士研究生教育創新院校、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學校以土木建筑、環境市政、材料冶金及相關學科為特色,以工程技術學科為主體,多學科協調發展。截至2023年10月,學校有雁塔、草堂兩個校區和一個科教產業園區,總占地3700余畝;設有21個學院,開設67個本科專業;擁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8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2個,博士后流動站9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5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19個;有專任教師1900余名,各類學生總數36000余名,其中全日制本科生20000余名,研究生10000余名,留學生200余名。4.主要工作過程西安漢唐分析檢測有限公司接到有色金屬行業計量技術委員會轉發下達的制定任務后,成立了計量規范編制組,對計量技術規范編寫工作進行了部署和分工,制定了制定原則及計劃工作。2023年7月成立了計量規范編制組,明確編制組成員各自的工作內容及任務,對被校對象的使用單位進行了校準需求調研,收集相關資料。2023年8月~2024年4月編制組成員對校準規范中的計量特性及校準方法進行了討論,確定了校準項目及方法,對關鍵技術指標提出了修改意見最終形成討論稿。規范編制原則和確定主要內容編制原則本規范是以JJF1071-2010《國家計量校準規范編寫規則》、JJF1001-2011《通用計量術語及定義》和JJF1059.1-2012《測量不確定度評定與表示》為基礎性系列規范進行編寫。本規范引用了JJF1171-2007《溫度巡回檢測儀校準規范》、JJF1366-2012《溫度數據采集儀校準規范》、JJG141-2013《工作用貴金屬熱電偶檢定規程》、JJG229-2010《
工業鉑、銅熱電阻檢定規程》等相關內容。確定主要內容1范圍本規范適用以熱電偶、熱電阻為溫度傳感器(以下簡稱傳感器),測量范圍為(-80~+1500)℃的溫度測量系統的校準。2引用文件JJF1171-2007《溫度巡回檢測儀校準規范》JJF1366-2012《溫度數據采集儀校準規范》JJG141-2013《工作用貴金屬熱電偶檢定規程》JJG229-2010《
工業鉑、銅熱電阻檢定規程》3概述溫度測量系統是由溫度測試儀表和一組溫度傳感器組成。其結構簡圖如圖1所示。2100210004計量特性4.1測量誤差溫度測量系統各通道的示值與實際溫度的差值為溫度測量系統誤差。用下列兩種形式之一表示。4.1.1以與被測量值有關的量程和量化單位表示:Δmax=±(a%FS+bd)式中:Δmax—最大允許測量誤差,℃;a—溫度測試儀表準確度等級;FS—溫度測試儀表的兩成,℃;b—在數字化過程中產生的量化誤差,一般為1;d—輸出信息末位1個字所表示的值,℃。4.1.2直接以被測量值表示:Δmax=±K式中:K—允許的測量誤差限,℃。4.2安全性能4.2.1絕緣電阻在環境溫度為(10~35)℃,濕度為45%~75%RH的條件下,溫度測試儀表電源端子-外殼、傳感器-電源端子之間的絕緣電阻應不小于20MΩ。4.2.2絕緣強度在環境溫度為(10~35)℃,濕度為45%~75%RH的條件下,電源端子-外殼、傳感器-電源之間施加表1所規定的頻率為50Hz的試驗電壓,歷時1min,應無擊穿、電暈和火花,巡檢儀應能正常工作。表1試驗電壓試驗部位試驗電壓/V電源端子-外殼1500傳感器-電源端子10005校準條件5.1環境條件校準時的環境條件應滿足以下要求:環境溫度:10℃~35℃;相對濕度:30%~80%;電測設備應符合相應的環境要求。其他條件應滿足所用儀器設備的正常使用要求。5.2測量標準及其他測量設備測量標準及其他測量設備技術指標見表2。表2測量標準及其他測量設備技術指標序號名稱技術要求用途備注1標準鉑電阻溫度計二等(-80~300)℃溫度范圍標準器也可使用滿足要求的其他標準2標準鉑銠10-鉑熱電偶一等(300~1100)℃溫度范圍標準器3標準鉑銠-30-鉑銠6熱電偶二等及以上(1100~1500)℃溫度范圍標準器4電測儀器準確度等級不低于0.01級,分辨力不低于0.1微伏測量標準鉑電阻溫度計阻值和標準鉑熱電偶熱電動勢5管式爐爐長約600mm,爐管內徑約20mm,常用溫度為1100℃,爐內溫度最高點偏離爐子幾何中心不大于20mm,溫度最高點±20mm內有溫度變化梯度≤0.4℃/10mm的均勻溫場(300~1100)℃范圍溫度源爐管內徑大于20mm的管式爐,可在爐內加裝一支同軸清潔瓷管6高溫管式爐爐長約600mm,爐管內徑約20mm,常用溫度為1500℃,爐內溫度最高點偏離爐子幾何中心不大于20mm,溫度最高點±20mm內有溫度變化梯度≤0.5℃/10mm的均勻溫場(1100~1500)℃范圍溫度源7恒溫槽溫度均勻性不超過0.01℃溫度波動性不超過0.02℃/10min(300~1100)℃范圍溫度源也可使用滿足校準要求的其他恒溫設備。8水三相點瓶U=1mK,k=29耐電壓試驗儀輸出電壓大于1500V,功率不低于0.25kW測量絕緣強度10兆歐表額定電壓500V,10.0級測量絕緣電阻6校準項目和校準方法6.1校準項目校準項目見表3。表3校準項目表序號校準項目1安全性能2測量誤差6.2校準方法6.2.1溫度測試儀表顯示功能的檢查接通溫度測試儀表電源,檢查各部位開關,按鍵操作應靈活、可靠,在規定的狀態下應具有相應的功能。將溫度測試儀表的傳感器由室溫直接插入低于零度的恒溫設備中,此時應明顯地觀察到溫度測試儀表示值由室溫變化到負溫度值,并顯示“-”的極性符號及相應的通道號和溫度值。再將溫度測試儀表的傳感器插入超上限溫度中,巡檢儀應明顯地顯示出過載的符號及相應通道號。此項可在所有通道內任選一通道作單點考核,也可與測量誤差同時進行。6.2.2絕緣電阻和絕緣強度的檢查溫度測試儀表的絕緣電阻用額定電壓500V的兆歐表檢查。檢查時,切斷外部電源,并將溫度測試儀表電源開關置于接通位置,然后按4.2.1規定進行測量。進行絕緣強度檢查時,應將溫度測試儀表與外部電源切斷,并將溫度測試儀表電源開關置于接通位置,按表1規定的要求和試驗電壓進行測量。測量時耐電壓試驗儀試驗電壓由零逐步平穩地上升到規定值,并保持1min,最后使試驗電壓平穩地下降為零。6.2.3測量誤差校準6.2.3.1校準溫度點的選擇溫度測量系統測量誤差的校準點應均勻地分布在整個測量范圍的整度點上,包括零點和上、下限值在內,不得少于5個。在特殊情況下,可根據用戶要求選擇校準點,選擇實際的常用溫度進行校準。6.2.3.2校準順序先校準零點,再分別向上限值或下限值逐點進行校準。6.2.3.3零點的校準零點示值的校準應在恒溫設備中進行,將溫度測量系統的傳感器插入恒溫設備中,待溫度測試儀表示值穩定后按“標準→被校1→被校2→……→被校n→標準”的順序分別讀取測量標準和溫度測量系統的實時顯示值。上述順序為一個讀數循環,應進行兩個循環的讀數。6.2.3.4其他溫度點的校準將恒溫槽或管式爐的溫度恒定在各被校溫度點上,溫度偏離校準點不得超過±0.2℃(以測量標準示值為準)。6.2.3.4.1對于溫度范圍為(-80~300)℃的溫度測量系統的校準均在恒溫槽中進行,校準方法應符合JJF1171-2007中6.6.5的相關要求。6.2.6.2對于溫度范圍為(300~1500)℃的溫度測量系統的校準均在管式爐中進行,應符合JJG141-2013中7.3.3、7.3.4、7.3.5、7.3.6的相關要求。7校準結果表達根據實驗室環境要求、校準項目校準結果、測量不確定度評定結果等,按照推薦的校準報告格式,出具校準證書。8復校時間間隔建議復校時間間隔為1年。溫度測量系統使用頻繁時應適當縮短周期,在使用過程中經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汽車和食品合作協議書
- 無紙化商戶簽約協議書
- 課程置換協議書
- 聯通授權協議書
- 自駕免責協議書
- 藥廠授權協議書
- 平臺店鋪代運營協議書
- 藥品三方協議書
- 豪車合成協議書
- 舊房屋頂翻合同協議書
- 病假醫療期申請單(新修訂)
- 鉆孔樁鉆孔記錄表(旋挖鉆)
- 660MW機組金屬監督項目
- JBK-698CX淬火機數控系統
- ZJUTTOP100理工類學術期刊目錄(2018年版)
- 心理學在船舶安全管理中的應用
- JJF(鄂) 90-2021 電子輥道秤校準規范(高清版)
- 超星爾雅學習通《今天的日本》章節測試含答案
- 餐飲量化分級
- 三一重工SCC2000履帶吊履帶式起重機技術參數
- [精品]GA38-2004《銀行營業場所風險等級和防護級別的規定》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