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污水收集管網建設項目02設計說明-1-污水收集管網建設項目商貿城至河邊污水管網設計說明污水收集管網建設項目02設計說明目錄TOC\o"1-3"\h\u1.1項目地理及氣象概況 -2-1.2、地形條件 -2-1.3、氣象與水文 -2-1.4、地層巖性 -2-1.4.1土層 -3-1.4.2巖層 -3-1.5地震 -3-1.5.1抗震設計 -3-1.6工程范圍、內容 -3-2排水工程 -3-2.1排水現狀 -3-2.2設計依據及參考資料 -4-2.2.1設計依據 -4-2.3上階段審查意見及回復 -4-2.4污水管網設計 -5-2.4.1基本設計參數 -5-2.4.2污水量計算 -5-2.4.3污水系統設計 -6-2.4.4管線縱斷面設計 -6-2.4.5管線橫斷面設計 -6-2.5管材、基礎及接口 -7-2.5.1管材 -7-2.5.2溝槽回填 -7-2.5.3管道基礎 -7-2.5.4管道接口 -7-2.5.5管道安裝 -7-2.5.6測試與試驗 -8-2.5.7管道防腐 -8-2.6附屬構筑物 -8-2.6.1檢查井 -8-2.6.2跌水井 -8-2.6.3壓力檢查井 -9-2.6.4檢查井防墜落裝置 -9-2.7管道建設質量管理 -9-2.8管道施工注意事項 -9-3.涉及危大工程的重點部位和環節及保障措施 -11-4其他事項 -12-5主要工程量 -12-
1項目概況本項目位于城口縣龍田鄉商貿城至河邊,該區域現狀有2根DN150的污水管道,由于該管道管徑較小,運行多年后堵塞嚴重,污水無處排放。1.1項目地理及氣象概況龍田鄉,隸屬于\t"/item/%E9%BE%99%E7%94%B0%E4%B9%A1/_blank"重慶市\t"/item/%E9%BE%99%E7%94%B0%E4%B9%A1/_blank"城口縣,地處城口縣西北部,東與\t"/item/%E9%BE%99%E7%94%B0%E4%B9%A1/_blank"北屏鄉接壤,南與\t"/item/%E9%BE%99%E7%94%B0%E4%B9%A1/_blank"高燕鎮毗鄰,西與\t"/item/%E9%BE%99%E7%94%B0%E4%B9%A1/_blank"巴山鎮相接,北與\t"/item/%E9%BE%99%E7%94%B0%E4%B9%A1/_blank"陜西省\t"/item/%E9%BE%99%E7%94%B0%E4%B9%A1/_blank"安康市\t"/item/%E9%BE%99%E7%94%B0%E4%B9%A1/_blank"嵐皋縣為鄰,距城口縣政府駐地3.5千米,區域總面積225.34平方千米。1.2、地形條件龍田鄉地形以中低山為主;境內最高峰位于譚家梁,海拔2540.7米;最低點位于陳家河壩,海拔670米。1.3、氣象與水文1.氣象龍田鄉屬\t"/item/%E9%BE%99%E7%94%B0%E4%B9%A1/_blank"亞熱帶季風氣候;多年年均氣溫13.6℃,1月平均氣溫1.8℃,極端最低氣溫-11.2℃(2008年1月24日);7月平均氣溫25.4℃,極端最高氣溫37.3℃(2012年7月26日);最低月均氣溫-0.8℃(2013年1月);平均氣溫年較差1.8℃,最大日較差18.5℃(2007年8月24日);\t"/item/%E9%BE%99%E7%94%B0%E4%B9%A1/_blank"生長期年平均210天,\t"/item/%E9%BE%99%E7%94%B0%E4%B9%A1/_blank"無霜期年平均237天,最長達265天,最短為192天;年平均日照時數1356.8小時,年總輻射量93千卡/平方厘米;0℃以上持續期246.3天(一般為3月10日—11月13日);年平均\t"/item/%E9%BE%99%E7%94%B0%E4%B9%A1/_blank"降水量1245.5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數為162.8天,最多達196天,最少為133天;最大雨量1763.5毫米(1963年),最少雨量865.5毫米(1966年),降雨集中在每年5—9月,6月最多。水文龍田鄉境內河道屬漢江流域的任河水系,主要有任河、半河、龍潭河3條河流,境內河道總長24千米。1.4、地層巖性城口縣位于大巴山南麓,屬大巴山弧形斷褶帶的南緣部分,由一系列西北至東西走向的雁列式褶皺和沖斷層組成。自加里東運動以后,大巴山地就開始出現隆起和凹陷。海西運動褶皺范圍向南擴大,印支運動又繼續隆起,凹陷和褶皺燕山運動使大巴山受到強烈的抬升和隆起,同時受米倉山、漢中地塊和神農架地塊的阻擋,形成了大巴山弧形褶皺帶。褶皺緊密,斷層密集。巖層走向為北西至南東向,并向南弧形凸出。城口縣境內計有第四系、三迭系、二迭系、志留系、奧陶系、寒武系、震旦系7個第,37個組、群的地層。分布面積以寒武系地層最廣,其次是三迭系地層。擬建場地出露地層有第四系全新統(Q4)和寒武系下統水井沱組(∈1s)。主要為人工素填土(Q4ml)、沖洪積卵石土(Q4el+dl)及水井沱組(∈1s)的炭質頁巖。1.4.1土層(1)人工素填土(Q4ml):雜色,主要由砼塊、卵石等組成,充填粉質粘土。骨架顆粒粒徑一般10~200mm不等,含量約25~40%,結構松散~稍密,稍濕。松散層回填時間5~7年。鉆孔揭露該層的厚度為1.0m(LZK34)~7.30m(LZK16)。(2)卵石土(Q4al+pl):雜色,結構稍密,稍濕,主要成分為卵石及砂組成,卵石含量50~65%,卵石粒徑一般2~15cm,周圍最大可見卵石直徑約1.5m;砂成灰色,粒徑1~3mm,含少量炭質頁巖碎粒,為沖洪積成因。本次部分鉆孔揭露,厚度為1.60m(LZK5)~11.80m(LZK24)。1.4.2巖層炭質頁巖:黑色,泥質結構,頁片狀構造,主要由粘土礦物和碳質礦物組成,含少量的硅質和鈣質,巖心表層偶見鐵質礦物。在所有鉆孔中均有揭露,鉆孔揭露單層厚1.60m(LZK26)~18.60m(JK26),為擬建場地主要巖層。巖層沿線路縱向坡角度起伏不大,一般在5~15°,沿線路橫向角度起伏整體不大,局部較陡可達約70°。1.5地震根據《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10)2016年修訂版附錄A及《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GB18306-2015圖A.1,擬建場地設計峰值加速度值為0.05g,擬建場地設計地震分組為第一組,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據《建筑工程抗震設防分類標準》(GB50223-2008)劃分:本次勘察的擬建建筑及道路抗震設防標準為標準設防類,簡稱丙類。抗震設防烈度6度及以上地區的各類新建、擴建、改建建筑與市政工程必須進行抗震設防,工程項目的勘察、設計、施工、使用維護等必須滿足《建筑與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規范》(GB55002-2021)內有關要求。1.5.1抗震設計(1)管道接口根據管道材質和地質條件確定均采取柔性接口;(2)混合結構的矩形管道及沉砂井基礎應采用整體底板,底板應為鋼筋混凝土結構;(3)直埋承插式圓形管道應在下列部位設置柔性接頭及變形縫;①地基土質突變處;②穿越重要交通干線兩段;③承插式管道的三通、四通、大于45°的彎頭等附件與直線管段連接處。
(4)根據相鄰項目地質踏勘報告,評估區地震基本烈度Ⅵ度。根據《室外給水排水和燃氣熱力工程抗震設計規范》GB50032-2003、《建筑與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規范》GB
55002-2021,本次管道設計應滿足以下抗震要求:地下直埋承插式圓形管道,在下列部位應設置柔性接頭及變形縫:地基土質突變處。穿越其他重要的交通干線兩端。承插式管道的三通,四通,大于45°的彎頭等附件與直線管段連接處,鋼管管道與檢查井連接時宜采用柔性連接(選用柔性套管)。1.6工程范圍、內容本次設計范圍主要為城口縣龍田鄉商貿城至河邊段。本項目建設污水管網總長度約為557米。管材為涂塑復合鋼管(灰色)D426×9,新建現澆水泥混凝土污水檢查井21座;消能井1座,跌水井1座,管道回填要求須參照設計圖《管道溝槽開挖回填大樣圖》中的回填要求執行。2排水工程2.1排水現狀本項目位于城口縣龍田鄉商貿城至河邊,該區域現狀有2根DN150的污水管道,由于該管道管徑較小,運行多年后堵塞嚴重,污水無處排放。2.2設計依據及參考資料2.2.1設計依據1)本項目設計合同;2)項目所在區域1:500地形圖及管線測量資料;3)現狀水系資料;4)項目所在區域管網資料;5)國家頒布的有關標準、規范、規程及其它有關規定;6)甲方提供的其他相關資料;2.2.2設計規范及規程(1)《室外排水設計標準》(GB50014-2021)(2)《給水排水工程管道結構設計規范》(GB50332-2002)(3)《城鎮給水排水技術規范》GB55026-2022;(4)《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68-2008)(5)《城市排水工程規劃規范》(GB50318-2017)(6)《室外給水排水和燃氣熱力工程抗震設計規范》GB50032-2003;(7)《建筑與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規范》GB55002-2021(8)《混凝土和鋼筋混凝土排水管》GB/T11836-2023;(9)《城鎮給水排水技術規范》(GB55026-2022)(10)《全國民用建筑工程設計技術措施給排水》(2009JSCS-3)(11)《室外給水設計標準》(GB50013-2018)(12)《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2015年版)(13)《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15)(14)《檢查井蓋》(GB/T23858-2009)(15)《城市工程管線綜合規劃規范》(GB50289-2016)(16)《給水涂塑復合鋼管(灰色)》(CJ/T120-2016)(17)《城市工程管線綜合規劃規范》(GB50289-2016)(18)《山地城市室外排水管渠設計標準》(DBJ50/T-296-2018)(19)《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10(2016年版))(20)《城鄉排水工程項目規范》GB55027-2022(21)《城市給水工程項目規范》GB55026-2022(22)《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規定》(住建部第37號令)(23)《重慶市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實施細則(2022版)》引用國家建筑標準設計圖集:《市政排水管道工程及附屬設施》1)井蓋、井座、鐵爬梯06MS201-62)混凝土排水管道基礎及接口06MS201-13)排水管道出水口06MS201-94)排水檢查井06MS201-32.3上階段審查意見及回復初步設計階段須修改完善的意見:1.項目較分散,各段的細化設計要優化。回復:已經細化并優化各部分設計,詳見文本和圖紙。2.細化各項管道標高,確保施工中污水能接入。回復:已經核實細化各項管道標高,可以確保污水能接入。3.注意工程管線與建(構)筑物之間的水平凈距。回復:經核實,管線在布置時滿足與建(構)筑物之間的水平凈距要求。4.科學測算管徑。回復:目前未收集到可靠的人口數據,根據經驗進行設計。將在下階段收集詳細的人口數據,并根據相關數據進行計算確定管徑。5.注意結合當地規劃,確定線路和管徑。回復:已經結合城口國土空間規劃對管網進行布置,目前未收集到可靠的人口數據,根據經驗進行設計。將在下階段收集詳細的人口數據,并根據相關數據進行計算確定管徑。6.設計依據增加《城口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回復:已經在依據中增加《城口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7.各點排污管徑缺服務范圍、人口依據。回復:各店服務范圍詳見總平面布置圖。目前未收集到可靠的人口數據,根據經驗進行設計。將在下階段收集詳細的人口數據,并根據相關數據進行計算確定管徑。2.4污水管網設計2.4.1基本設計參數1)最小管徑與最小設計坡度:本次污水管最小設計坡度控制在i=0.005。2)最大控制設計流速:污水Vmax=6m/s;《室外排水設計標準》(GB50014-2021)塑料管道最大設計流速為5.0m/s,《山地城市室外排水管渠設計標準》(DBJ50/T-296-2018)塑料管道排放污水最大設計流速為6.0m/s。本次設計按《山地城市室外排水管渠設計標準》執行。另坡度大于12%管道均采用涂塑復合鋼管(灰色),金屬管道最大流速采用10m/s控制。3)最小控制流速:污水管道:Vmin=0.6m/s。4)本工程排水管道均采用管頂平接,縱斷面中支管接入標高為管底標高。5)本工程采用國家2000大地坐標系,1985年國家高程基準。6)管材粗糙系數:塑料管材取n=0.01,金屬管材取n=0.01。7)本工程排水管道均采用管頂平接。2.4.2污水量計算(1)旱季污水量計算綜合污水量:根據《室外給水設計標準》(GB50013-2018)中對居民生活用水定額的規定并結合本項目實際情況,地塊單位人口綜合生活用水量取100升/人·日,根據該污水量標準,本次設計區域面積約23.4公頃,服務范圍內人口密度為150人/公頃,污水管網服務范圍內人口約為3510人。本次設計污水排放系數取0.85。分流制污水管道設計流量計算公式:Qmax=Qmax=Kz×Qave+Ks×Qave(L/S)式中Qmax:設計污水流量(L/S)——最高日最高時污水秒流量。Qave:平均日平均時污水流量(L/S),根據綜合污水量標準q計算Qave=q×s(面積)q=城市綜合供水量標準×85%(L/Cap.d)KS:雨水滲入量系數,取0.1Kz:總變化系數,按下表取值污水平均日流量(L/S)5154070100200500≧1000總變化系數Kz2.01.5污水管道水力計算公式(非滿流)Q=vA(l/s)水力計算按滿寧公式:(m/s)過水斷面:A=(θ-sinθcosθ)r2(m2)——h﹤D/2水力半徑:(m)Or:A=(π-θ+sinθcosθ)r2(m2)——h﹥D/2(m)n:管材粗糙系數取0.01。污水系統計算結果見下表:計算管段服務面積設計流量設計管徑設計坡度設計流速設計充滿度過流能力(hm2)(L/s)(mm)(%)(m/s)(h/D)(L/s)W1~W2323.413.054001.31.080.219.31排入城鎮排水系統的污水水質,必須符合現行的《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9等有關標準的規定。(2)雨季污水量校核根據《室外排水設計標準》及條文說明:根據當地氣候特點、污水系統收集范圍、管網質量,雨季設計流量可以是旱季設計流量的3倍~8倍。污水管道在雨季設計流量下校核時,可采用滿流管。本片區排水體制為雨污分流制,本次設計污水系統雨季設計流量取旱季設計流量3倍計算。計算管段旱季季設計流量雨季設計流量設計管徑設計坡度設計流速設計充滿度過流能力L/sL/smm%m/sh/DL/sW1~W2313.0539.154001.31.360.343.18經校核,本次設計污水管過流能力滿足在雨季設計流量要求。下游現狀污水管道水力計算結果:污水管段服務面積(ha)總變化系數過流能力(L/s)管徑(mm)坡度(%)充滿度(h/D)流速(m/s)現狀污水管道23.42.716.97DN4003.260.151.44經校核,下游污水管過流能力滿足在設計流量要求。2.4.3污水系統設計本項目污水主管道采用涂塑復合鋼管(灰色)D426×9。污水主管考慮沿現狀地形等高線及現狀道路相結合的方式布置平面。2.4.4管線縱斷面設計污水管管道坡向與地形縱坡基本一致,局部無法埋地的部分采用架空,并采用重力流形式,能確保在設計流量范圍內污水管道流速能夠滿足國家及地方相關規范,當管道坡度較大時,則采用斜管跌落的形式進行布置,污水管起點覆土深度不小于0.6m。建議施工前復核下游污水管網過流能力,建議對不滿足過流能力的污水管網進行改造。2.4.5管線橫斷面設計因本項目管線絕大部分未沿現狀道路敷設,主要為在野外有條件的管線走廊帶敷設,所以管線橫斷面布置按照以下兩個原則布置。(1)若管線在野外敷設,管線有與給水及燃氣或者通信管道時,相應距離滿足《GB50289-2016城市工程管線綜合規劃規范》第5頁表2.2.9“工程管線之間及其與建(構)筑物之間的最小水平凈距”要求。(2)若管線沿現狀管道建設時,原則上新建管網與現狀管線間距為1m。(3)若管網在建筑之間布置時,原則上管網與建筑之間距離不小于3m,若小于3m時管材采用涂塑復合鋼管(灰色)淺埋減少開挖面及開挖深度,并采取相應保護措施,信息化施工。2.5管材、基礎及接口2.5.1管材本工程污水主管道(含架空部分)采用涂塑復合鋼管(灰色)D426×9。涂塑復合鋼管(灰色)質量應符合《鋼塑復合管》(GB/T28897-2012)。所選材料應為符合國家及省、市有關部門相關標準、規范的合格產品,優先采用具有國家通用標準的管材。2.5.2溝槽回填溝道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及閉水試驗合格后應及時進行溝槽回填。管道兩側采用原土對稱回填,高差不大于30cm,嚴禁大塊石直接與管壁接觸。管道回填的壓實系數要求如下圖示:當溝槽位于路基范圍內,其回填土壓實度標準按《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68-2008第4.5.11條的要求執行。2.5.3管道基礎涂塑復合鋼管采用機制砂墊層基礎,車行道下埋深<0.7m的更換管道為涂塑復合鋼管;人行道下埋深<0.6m的管道采用保護性回填,詳塑料管道保護性回填圖,如無法進行保護性回填,管材更換為同管徑涂塑復合鋼管。斜管跌落段的涂塑復合鋼管的基礎形式為混凝土基礎。管道地基承載力不小于120Kpa,構筑物(檢查井、消能井、跌水井)地基承載力不小于150Kpa。溝槽在填方地段或溝槽超挖的,管道基礎以下必須分層夯實回填,密實度不小于95%。對于地質條件較差地段,如淤泥、雜填土等,必須進行換填。具體采用材料及換填深度由不同的地質情況確定。溝槽開挖邊坡應根據地質情況采用相應的放坡系數控制。對于挖方較大的路段進行開挖時,應進行坑壁支護,防止塌方。溝槽兩側可采用錨桿支護、木樁式鋼板支撐,必要時采用拉森鋼板樁支撐。邊坡坡度及支護方式可參照地勘報告,且應符合《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68-2008規范的規定。架空管道采用管架,管架做法詳見《鋼管架空段結構大樣圖》。2.5.4管道接口涂塑復合鋼管采用內襯不銹鋼接口焊接連接(304不銹鋼,厚度1.0mm,寬12cm),管道接口部位采用雙組份環氧樹脂修復液修復。污水檢查井與鋼管的連接采用柔性連接,參照圖集《防水套管》02S404,如管道處于河道或有可能涉水時采用“柔性套管B型”,否則采用“柔性套管A型”。2.5.5管道安裝所有管道的安裝必須嚴格執行《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68–2008)的規定。塑料管的安裝主要參考生產廠家提供的使用說明書技術要求,還必須符合相關專業規程。2.5.6測試與試驗所有的材料、產品均應有出廠檢驗合格證書,進場應按相關程序進行進場檢驗接口在安裝完畢后,須進行接口的水密性試驗,試驗方法按照各自相關專業規范進行。所有的污水管道在回填前還必須按照《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68–2008)的規定做管段閉水試驗。2.5.7管道防腐(1)所有采用金屬管道的架空、斜跌落管及覆土無法滿足規范要求且無法進行保護性回填的涂塑復合鋼管,均應有內外涂塑防腐,如管道進行切割焊接,需進行再次防腐處理,建議外涂覆氫基聚酯粉末,涂層厚度≥0.35mm,內熔接環氧樹脂粉末,涂層厚度≥0.3mm。(2)在施工前,應要求供貨方進行技術示范性的操作。主要管道的防腐應作漆膜厚度電火花及絕緣檢查。(3)其他未盡事宜按照規范《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68-2008)要求執行。本項目所有鋼制管道均需進行防腐,管道防腐需滿足規范《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68-2008)中的要求。2.6附屬構筑物排水工程主要構筑物的主體結構和地下干管,其結構設計工作年限不應低于50年,安全等級不應低于二級。2.6.1檢查井1)管道交匯處、轉彎處、管徑或坡度改變處、跌水處以及直線管段上每隔一定距離設置檢查井。檢查井均采用鋼筋混凝土現澆檢查井。2)檢查井統一采用防盜鑄鐵井蓋及井座,井蓋采用圓形。按其承載能力,人行道上最低選用B125類型,車行道上最低選用D400類型。所選井蓋應符合國家標準《檢查井蓋》(GB/T23858-2009)的要求。井蓋及支座裝配結構尺寸應符合GB/T6414-2017的要求,其公差等級應不低于GB/T6414-2017的要求,其公差應不低于GB/T6414-2017中GT10的規定。位于路面上的井蓋,宜與路面持平;位于綠化帶內的井蓋,不低于地面。人行道上井蓋外觀宜與人行道鋪裝相一致。球墨鑄鐵井蓋應采用防響、防滑、防移位、防盜、防墜落“五防”成品可調節式井蓋,所有井蓋都應有“污水”“城口市政”標識及建成年份。污水管道每隔60m距離宜設置沉泥槽。3)防墜落措施為防止井蓋被盜后行人不慎跌入,在井蓋下方井口處安裝防墜落網。本次設計可以選用井框鑄有一體成型防墜落掛鉤(用于掛防墜落網)的井蓋,也可以按照本圖冊附圖自行制作。考慮到檢查井內潮濕、含有腐蝕性氣體,膨脹螺栓采用不銹鋼材料,提高防墜落網的安全系數。防墜落網使用高強度材料,直徑6毫米,每個正方形網格的網孔邊長均為8cm,承重能力≥200kg。4)本工程所有檢查井踏步均采用球墨鑄鐵材質,具體參數詳見國標06MS201-6第14頁、第17頁。5)為避免管道錯接、誤接,要求本工程中所有污水檢查井井蓋需印有明顯污水類標識,以標示該處為污水檢查井。蓋板表面光潔,其頂面標高原則上與地面標高齊平。2.6.2跌水井排水管跌水高度大于1m時宜設置跌水井,并應在該跌水井和上下游各一個檢查井的井室內部及這三個檢查井之間的管道內壁采取防腐蝕措施。2.6.3壓力檢查井當污水管道檢查井頂高程位于洪水位以下時,需設置壓力檢查井。2.6.4檢查井防墜落裝置為避免在檢查井蓋損壞或缺失時發生行人墜落檢查井的事故,檢查井應安裝防墜落裝置。本項目考慮在每座檢查井內安裝防墜落網,其數量已計入工程量表中。2.7管道建設質量管理根據《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排水管網工程建設質量管理工作的通知》渝建發〔2019〕10號文件要求如下:(一)加強排水管材進場檢驗。建設單位應當組織對進場排水管材進行驗收,重點查驗質量證明文件、顏色、外觀、尺寸規格等是否滿足合同約定和設計圖紙的要求,并按國家有關標準、規定進行見證取樣檢測,合格后方可使用。(二)加強排水管網施工質量。建設單位應當委托專業檢測機構,在排水管網工程覆土達到場地設計標高后,竣工驗收前,按照《城鎮排水管道檢測與評估技術規程》有關規定,對排水管網進行內窺檢測。內窺檢測不合格的,應立即組織進行整改。施工單位應當嚴格按照施工技術標準和審查合格的施工圖施工,不得擅自修改工程設計;排水管網工程的地基處理、管道安裝、溝槽回填等是工程建設質量的重要環節,應當符合《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的有關規定。監理單位應當加強排水管網工程施工質量現場監理,重點把控進場材料質量檢驗、排水檢查井坐標、管道高程、附屬構筑物及接口質量、基礎及回填質量、雨污水混接錯接情況等。(三)強化排水管網竣工驗收。建設單位應當依法組織對排水管網工程進行分部工程驗收或竣工驗收,并按照《地下管線探測技術規范》要求,在排水管網覆土隱蔽前進行測繪,形成準確、完整的管線工程測繪數據和測繪圖。排水管網工程竣工驗收資料應當包含管道內窺檢測報告(含影像資料〕、竣工測量成果資料等相關工程資料。(四)建立健全排水管網內窺檢測制度。建設單位應當委托專業檢測機構,在排水管網工程覆土達到場地設計標高后、竣工驗收前,按照《城鎮排水管道檢測與評估技術規程》有關規定,對排水管網進行內窺檢測。內窺檢測不合格的,建設單位應當組織相關單位進行整改。2.8管道施工注意事項1)本設計管道平面、標準橫斷面及井表均為管道中心位置或連線,管道位置及開挖應根據管徑大小并結合排水檢查井大樣圖進行確認。具體為:根據設計圖,測設管道中心線和井中心位置,設立中心樁。管道中心線和井中心位置須經監理復核。根據施工管道直徑大小,按規定的溝槽寬定出邊線,開挖前用白粉劃線來控制,在溝槽檢查井位置的兩側設置控制樁,并記錄兩樁至檢查井中心的距離,以備校核。2)地下水位較高處,施工時應加強排水措施,確保管道施工質量。3)嚴把原材料質量關,排水工程使用的產品必須保證質量,滿足設計要求,必須具有生產、使用許可證。4)排水管道施工順序宜按先上游,后下游原則進行。若因其他原因需要分段施工時,應加強內業工作,嚴格控制管內底高程及管道設計縱坡。5)溝槽開挖中,應對適宜回填的土方分別堆放并采取保護措施,盡可能避免或減少借土回填。6)施工時遇到管道平面及高程發生矛盾時,應按“小管讓大管,壓力管讓重力管”的原則現場調整。7)各種管道相交時,若垂直距離不能滿足規范要求時,管道須進行局部加強處理。8)每節管道施工安裝后應及時清理施工殘留物,以防管道投入使用后造成堵塞。9)排水管道施工過程中需與其它綜合管線施工密切配合,確保所有管線平面和豎向布置合理。10)管道溝槽開挖應注意施工安全,開挖前應摸清地下情況,開挖過程中控制好坡度、標高,并考慮邊坡支護及管溝排水等工作,防止出現溝槽坍塌等問題。11)管道及構筑物溝槽開挖邊坡應有一定的坡度以保證施工安全。溝槽開挖邊坡最陡值根據不同土質按0.1-1.5控制(詳見管道開挖斷面圖),如果現場條件不允許,必須采取加支撐等措施,具體可參照GB50268-2008規范的規定。12)若無特別注明,管道及構筑物基礎的承載力應不小于200Kpa。溝槽在填方地段或溝槽超挖的,管道基礎以下必須分層夯實回填,密實度不小于90%。對于地質條件較差地段,如淤泥、雜填土等,必須進行換填。換填材料根據具體情況分別采用原土、砂石、漿砌片石、素混凝土等,具體采用材料及換填深由不同的地質情況確定。13)對位于檢修道上埋深稍大的排水管道和檢查井,回填時應人工分層回填,在下層回填、壓實完成后再進行上層的回填、壓實;回填時,管道和檢查井兩側要同時進行,分層高度宜在同一水平面上;壓實時應采用小型夯機,嚴禁采用大型機械壓實;承載力和壓實度同其他技術要求。14)混凝土及鋼筋混凝土構筑物必須澆筑密實,不得出現蜂窩、麻面。15)施工前應校測已建各種管道的斷面、高程和位置,確保滿足接入條件后方可施工。若施工中發現設計圖紙與現場實際情況有較大出入時,應及時報告業主及監理,并聯系設計人員共同研究解決。16)排水管道管內底標高是排水管道施工的主要依據,必須符合設計要求。檢查井井面標高可根據實際路面標高合理調整,保持與完成后路面齊平。當井面實際標高與設計標高有較大出入時,應及時通知設計人員進行復核。17)施工時應對廢置的排水管道采用封堵的方式處理,防止雨水從廢置管網中流走,對路基造成影響。18)施工過程中,管溝的開挖、回填應與路肩擋墻施工密切配合,確保管道和擋墻之間互不造成破壞影響,施工單位應對各匝道路肩墻及管道施工進行專項施工組織設計,確保施工安全。19)道路紅線范圍內現狀有各種管線,排水管道施工中應注意避免對現狀管線造成破壞,嚴禁野蠻施工。應按照建設部《城市地下管線工程檔案管理辦法》,取得施工地段地下管線現狀資料。根據地下管線的布局進行施工,做好現狀管線的保護和遷改。20)因本工程需對原有排水管道的部分管段進行改造,施工前應現場測量上下游現狀排水管道檢查井井底標高,以確保排水通暢。21)預留支管應盡量設預留檢查井。當無條件設置預留檢查井時,預留管管端應采用磚塊封堵,并作好隱蔽記錄,以利起用。22)管網在施工過程中,應嚴格按照國家及地方最新的安全生產許可達標標準、國家安全生產強制性條例規范實施手冊中的相關規定進行操作,同時在其運營過程中應加強管理,對危險路段應加強防護,確保在建設和運營過程中的安全。23)工程中間驗收和竣工驗收必須嚴格按照國家及重慶市工程管理相關法規、規定程序進行。需要設計單位參加驗收的分部工程,應在該分部工程按設計要求完成后,下道工序未進行之前及時通知設計單位。驗收前施工單位應事先準備好必須得相關圖表等技術資料,并有業主代表、建立、質檢及相關部門共同參與進行。24)如施工過程中遇到管道之間凈間距滿足不了規范要求,應采取相應的保護措施。25)“室外給水管道與污水管道交叉時,給水管道應敷設在上面,且接口不應重疊;當給水管道敷設在下面時,應設置鋼套管,鋼套管的兩端應采用防水材料封閉。”
1)管道交叉處理要盡量滿足其最小凈距。
2)支管避讓干線管。
3)小口徑管避讓大口徑管。
4)可彎曲管道讓不可彎曲管道。
5)臨時管道讓永久管道3.涉及危大工程的重點部位和環節及保障措施根據《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國務院令393號)、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規定》(住建部令第37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養殖田螺協議合同標準文本
- 體育招商合同樣本
- 農村建筑房屋合同標準文本
- 健身團購合同樣本
- 2025至2030年塑料端子臺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2024年花藝師考試的信息化支持試題及答案
- 審計學試題及答案東師
- 明確2024農藝師考試備考流程的必要性與實施細節試題及答案
- 個人返費合同樣本
- 花藝師職業資格考試的常見考點及試題及答案
- 2025年青藏鐵路集團有限公司招聘(184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資陽輔警考試題庫
- 第一篇 專題三 計算題培優3 帶電粒子在交變場和立體空間中的運動-2025高考物理二輪復習
- 學校保潔方案
- 血液透析患者心力衰竭的護理
- 江蘇省2021-2022學年二年級下學期數學期中備考卷一(南京專版)
- TCI 535-2024 鋁合金液態模鍛模具技術條件
- 胰島素泵護理管理規范
- 9.1.1 西亞 第1課時 課件 七年級地理下冊 人教版
- 校外培訓機構預收費資金托管協議書范本
- 2025山東能源集團中級人才庫選拔高頻重點模擬試卷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