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探索地球(教學設計)-四年級科學下冊(青島版)_第1頁
39探索地球(教學設計)-四年級科學下冊(青島版)_第2頁
39探索地球(教學設計)-四年級科學下冊(青島版)_第3頁
39探索地球(教學設計)-四年級科學下冊(青島版)_第4頁
39探索地球(教學設計)-四年級科學下冊(青島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9.《探索地球》教學設計【教材分析】《探索地球》是青島版小學科學(六三學制)四年級下冊第三單元《太陽.地球.月球》的第一課時。“地球到底是什么樣子的”這一問題為線索,引導學生在了解了從古至今人們對地球形狀的認識歷程,以舊知引新知,通過實驗操作,感受地球是球形的。教材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活動準備,通過導語使學生明確本課的探究主題,通過任務卡(搜集人們認識地球形狀的相關資料)為課堂探究做好準備。第二部分活動過程,包括兩個活動,活動一:探究人們認識地球形狀的歷程。學生在課前通過搜集資料知道地球是一個球狀的天體,但對該結論的論證過程和各學說的發展歷史等不太了解。因此,本課以此為切入點,使學生了解人類對地球形狀的探索歷史,又引導學生模擬帆船遠航回歸的場景,使學生直觀感受到人類探索地球形狀的歷程。活動二:現代科學技術證實地球是一個球狀天體。通過圖片和資料卡提示學生認識到隨著科技的進步,人類運用現代技術對地球進行較為準確地測量,有助于人類進一步了解地球的形狀和大小等信息。第三部分拓展活動,從日常生活中尋找可以證明地球是球體的證據。此環節意在引導學生課后繼續深化本課的探究內容,并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和日常觀察,列舉生活中能夠證明地球是球體的更多實例。【學生分析】四年級學生具備了一定的搜集資料的能力,也具有一定的實驗操作能力,在知識方面對地球也有基本的認識,但是對于人們對地球的探索不是很清楚,也很少對這一問題進行歸納總結。【教學目標】科學概念目標:了解人們從古到今探索地球形狀的歷程,知道地球是個球狀天體。科學探究目標:在教師引導下,能通過模擬實驗意識到地球是球形的;能根據圖片和文字資料解釋地球是個球狀天體。科學態度目標:能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對地球的形狀表現出濃厚的探究興趣。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了解歷史上人類在探索地球形狀的歷程中所做的努力,認識到科學技術是不斷發展的。樹立科學的世界觀,養成探究的科學精神。【重難點】在教師引導下,能通過模擬實驗意識到地球是球形的;能根據圖片和文字資料解釋地球是個球狀天體。【材料準備】學生準備:搜集從古到今人們對地球的認識。教師準備:地球儀、帆船模型【教學過程】情境導入師:同學們,你們知道我們共同的家園是哪兒嗎?生:地球。師:沒錯,地球是我們大家共同的家園,是人類、動物、植物和各種生物共同生活的地方,關于地球,你都了解些什么?生1:地球很大很大。生2:地球就像個大水球,因為地球上大部分地方都是水。生3:地球分為南半球和北半球。師:同學們知道的可真多,你們是從哪兒知道地球的這些知識的呢?生1:從書上看的。生2:從電視上。師:我們通過書籍,通過網絡,通過電視知道了很多關于地球的知識,現在大家都知道地球是圓球的,那么生活在幾千年前的古人認為地球是什么形狀的呢?今天我們就去探索地球。板書課題。探究新知活動一:探究人們認識地球形狀的歷程師: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園,地球孕育生命,孕育了人類,而人類也對自己生存的這個空間充滿了好奇,也從未停止過對地球的探索。早在幾千年前,古人就開始了對地球的探索。古人眼中的地球是怎樣的呢?人類對地球有過哪些認識?下面請各小組將你們課前搜集的資料進行整理并填寫到記錄卡中,注意整理時要按照一定的時間順序。比一比,看哪個小組整理得又快又好。學生小組合作,整理交流,教師巡視指導。師:哪個小組想把你們搜集的資料跟大家分享一下。生:我們搜集的資料是關于蓋天說的。師:你們能詳細的給大家講一講嗎?生:蓋天說是漢民族一種非常古老的宇宙觀,早在殷周時期就已經出現了。在古人的眼中,地球是一塊平坦的、四方的土地,天空好比一個圓形的屋頂,覆蓋著整個地球,即“天圓如張蓋,地方如棋局。”這就是我們日常所說的“天圓地方”。古人認為天與地相接,融為一體。但隨著時間的發展,后來又有人提出其實天與地其實并不相接,天雖然覆蓋著地,但由于地是方的,故而有四個角是無法覆蓋的,于是有人就認為,這四個角上有八根柱子支撐著整個天空。師:你是從哪里搜集到這么完整的資料的呢?生:我從網上找到的。師:現代科技確實能幫助我們搜集到很多我們需要的資料。關于蓋天說,老師也搜集到一些內容,不過老師找的是視頻,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課件播放蓋天說相關知識。師:誰還想來分享一下你的資料?生:古巴比倫人認為地球是一座中空的山,它的四周被海水環繞。師:這是古巴比倫人的想法對嗎?生:古埃及人對地球有著不同的認識。躺著的綠色的人是古埃及的大地之神蓋布,他掌管著植物的生長。空氣神雙手托著藍色的女神,她代表的是天空。古埃及人認為地球就是這樣形成的。師:這位同學不僅搜集了文字材料,還有圖片材料,非常充實。生:古印度人認為地球是一個倒置的碗,支撐地球的是幾只巨大的大象;而大象又站在一只巨大的烏龜背上,它是印度主神毗濕奴的化身。毗濕奴、地球、大象又被一條巨大的眼鏡蛇環繞,眼鏡蛇代表著水。師:看來,剛開始的時候,古人都認為我們的地面是平平的,天是半圓的,這是地球在古人眼中的樣子,那么古人對地球還有哪些認識?生:我搜集到的資料,個人對地球的認識就有了很大的進步。師:有了很大的進步?你能具體說說嗎?生:我搜集到的是關于渾天說的知識。相比于蓋天說,渾天說無疑是更推進了一步,其認為天地并不是一個半球體,而是一個球體。這種觀點認為天宇宙好比雞蛋殼,而地球則是其中的蛋黃。師:這個時候。古人已經開始認為地球是個球體了是嗎?生:不光如此,我們東漢時期的科學家張衡還發明了渾天儀,渾天儀的結構是由數個圓圈組成,分別雕刻和鑲嵌著黃道、赤道以及恒顯圈等,通過望管就能測定出天體的坐標。師:看來我過古代的天文領域就已經相當厲害了。生:公元前6世紀,古希臘畢達哥拉斯認為球形是最完美的幾何體,于是認為大地是球形的。師:他有什么科學依據嗎?生:沒有,他就純靠蒙對的。生:不過后來,古希臘學者亞里士多德提出了桅桿證地圓說,當一艘船駛向遠方時,船體先沉入地平線以下,然后才是桅桿;而當一艘船從遠方駛來時,桅桿會率先冒出來,然后才是船體。以此證明地球是圓形的。生:我查到了認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靜止不動,太陽、月亮等星球都是繞地球運行的。生:我查到了日心說的觀點,地球是球形的。地球在運動,并且24小時自轉一周。太陽是不動的,而且在宇宙中心,地球以及其他行星都一起圍繞太陽做圓周運動,只有月亮環繞地球運行。生:我查到從1519年開始,麥哲倫率船隊歷時3年完成環球航行,證實了地球是一個球體。……師:大家搜集的內容很有價值,歸納得也很好,老師也搜集了一些有關古時候人們對地球形狀認識的小視頻,我們一起來看一下。課件出示視頻。活動二:模擬帆船遠航歸港實驗。師:我們的古人充滿了智慧,他們無時無刻不再對這個世界進行著思考。古時候住在海邊的人們發現,每當遠航的船只返航的時候,總是遠遠的先看到船帆,然后一點點逐漸出現船身,他們就推測地球是個圓形的。現在,我們就通過模擬實驗,來重新呈現帆船遠航和歸港時的情景。師:觀察桌子上的實驗器材,地球儀和帆船模型,小組討論一,制定實驗步驟,并且想一想我們做這個模擬實驗時要注意什么。強調:實驗分兩部分:一是遠航,二是歸港。生:我們打算用地球儀當做地球,實驗的時候一個人負責移動船模,就像船在航行一樣,其他同學觀察做好記錄。生:觀察的時候要仔細看,先看到什么,再看到什么。生:觀察的時候,視線要與“水平面”齊平。師:同學們的建議都非常實用并且中肯,那么現在我們就帶著這些注意事項開始做實驗吧。學生合作探究,教師巡視指導。師:實驗做完了,哪個小組能來談談收獲。生:在我們的實驗中,就像古人觀察到的那樣,一艘船從遠處駛來,我們先看到了高高的桅桿,然后才一點點看到船身。這也就說明們地球是球形的。師:同學們表現的真棒。活動三、利用現代技術認識地球的形狀師: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們研所地球的工具也越來越先進,這些你們都認識嗎?課件出示人造衛星等。師:我們已經不滿足于在地球上探索地球,科學家們利用人造衛星在太空中觀察地球,甚至跑到月球上去觀察地球,這在古時候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課件出示在月球上拍到的地球和在人造衛星上拍到的地球的視頻。生交流課前搜集到的關于地球形狀的資料。師生共同總結:地球平均半徑約6371千米,赤道周長大約為40076千米,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的橢圓球體。三、全課小結師:這節課你都學到了什么?談一談你的收獲。生1:了解了人們從古到今探索地球形狀的歷程。生2:知道了知道地球是個球狀天體。鞏固練習我會填1.地球是一個()、()的不規則球體。2.天圓如張蓋,地方如棋局,這一觀點,認為天是()形,地是()、()的。3.1519年()率領船隊從起點出發,朝著一個方向航行,歷經多年最終回到了起點。4.地球的赤道半徑約為(),極地半徑約為(),最大周長約為(),表面積約為()。(二)單選題1.波蘭的天文學家哥白尼提出了()的理論。A.地心說B.日心說C.月心說2.人類第一次成功環球航行的人是()。A.亞里士多德B.麥哲倫C.尤里·加加林3.()用實驗證實了地球在自轉。A.托勒密B.哥白尼C.傅科4.“地心說"和“日心說"的共同觀點是()A.地球是球體B.地球是宇宙的中心C.地球是靜止不動的(三)判斷題(下列做法正確的打“√”,錯誤的打“×”)1.人們一開始就知道地球是球體。()2.因為我們生活在一個平面的大地上,所以生活的大地應該是方的。()3.“天圓地方”的觀點有一定的科學性。()4.人們對地球的認識經過了漫長的時間。()5.人們在海邊遠望歸航的船隊,發現總是最先看到船身再看到桅桿。()(四)簡答題人們根據哪些現象推測出地球可能是球體的?(請列舉至少2例)五、拓展活動從日常生活中尋找可以證明地球是球體的證據。【板書設計】9.探索地球古代人:“天圓地方”觀察月食和遠望歸航船隊:地球是圓的現代科技證實:地球是一個球狀天體地球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球體【教學反思】課堂上,我借助多媒體展示了大量圖片與視頻,如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