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污水管網新改建項目(1分區)工程地質勘察報告(一次性勘察)-PAGE1-目錄-PAGE2-25671目錄 1313791前言 1194841.1工程概況 1215751.2勘察目的、任務及要求 2152072勘察工作概況 2259362.1工作依據 2284552.1.1基礎資料及程序性文件 227212.1.2執行的主要技術標準 2240992.2勘察等級、階段及勘察范圍判定 2161232.2.1勘察等級 2252962.2.2勘察階段及范圍判定 3111842.3勘察工作布置原則 481772.4勘察工作完成情況 4320322.5勘察工作質量評述 4179693自然地理 5240223.1場地位置及交通 5164643.2氣象、水文 6222303.2.1氣象 6273463.2.2水文 6132813.3場地地形、地貌 6262703.4地質構造 635483.5地層結構及巖土工程特征 7241103.6水文地質條件及水土腐蝕性 7199063.7不良地質作用 813704巖土物理力學性質及參數 950614.1巖土物理力學參數來源 9123794.2巖土參數的數理統計方法 932694.3室內測試成果統計及設計參數建議 910134.3.1室內測試成果統計 9205604.3.2巖土設計參數取值原則 940764.3.3巖土設計參數建議值 10296334.4聲波測試及巖體基本質量等級 11282124.5重型動力觸探測試 1190194.6土、石工程分級 1252355場地工程地質評價 12224175.1場地的穩定性及適宜性評價 12130135.2地震效應及地震穩定性評價 12144285.3分段工程地質評價 1346765.3.1雨水管網 13296405.3.2污水管網 15136855.4鄰近建(構)筑物影響評價 16250695.4.1對市政道路的影響評價 16234195.4.2對市政管網的影響評價 17142415.4.3對相鄰居民區的影響評價 17142575.4.4對地下人防工程的影響評價 17279445.5地基均勻性評價 1746725.6地下水對擬建物的影響評價 17243735.7特殊性巖土評價 17239485.7.1填土 1794925.7.2軟土 18287455.7.3風化巖 18115055.8成樁可能性評價 17207525.9地質條件可能造成的工程風險 18306225.9.1巖石風化 18101455.9.2地層變化 19223425.9.3基坑開挖可能造成已有構筑物變形 19187455.9.4樁基施工 19289076結論與建議 19165526.1巖土工程勘察結論 19324186.2工程設計和施工建議 19附表序號表名編號1勘探點主要數據一覽表表1-12土工、泥巖、砂巖室內試驗成果統計表表2-1~表2-3附圖序號圖名比例編號1圖例圖02工程地質平面圖1:500圖1-3工程地質剖面圖1:200圖2-圖3-4鉆孔柱狀圖1:200圖4-5重型動力觸探柱狀圖1:50圖5-附件序號附件名1巖土工程勘察合同及委托書2巖土工程勘察綱要3測量成果表4室內測試成果報告-PAGE18-前言工程概況污水管網新改建項目位于,北至長江沿岸、南至箭灘河大橋、東至箭灘河、西至明港路,總面積約為11.36平方公里,總人口11.08萬人,片區內市政污水管網長度約49.75公里,雨水管網長度約74.54公里,合流制管網長度約46.07公里,片區有污水提升泵站三座,污水處理廠一座,污水處理規模8.0萬m3/d。本方案新改建管網長度約41.64km,其中污水7.33km,雨水34.31km(含雨水口連接管和雨水邊溝),配套檢查井915座。本項目魚洞片區污水管網新改建項目共包含10個分區,本報告工程為魚洞片區污水管網新改建項目項目工程1分區,建設性質屬新改建項目。本分區項目建設內容:云山路-巴縣大道、江州路,新市街-巴縣大道、江州路、解放路、新明街雨污水新改建管網。建設規模:雨水管網:總長度約為3.00公里,具體情況詳見下表:表1.1-1雨水管網分布情況表。表1.1-1雨水管網分布情況表道路名稱井編號管徑(mm)長度(m)埋深(m)邊坡高度(m)邊坡類型工程重要性等級云山路Y1-1~Y1-154003260.60-2.370.60-2.37巖土質邊坡三級Y1-15-Y1-215002611.69-2.231.69-2.23土質邊坡三級Y1-21-Y1-23600572.33-2.462.33-2.46土質邊坡三級Y1-23-Y1-338002601.94-3.311.94-3.31土質邊坡三級巴縣大道Y1-33-Y1-428003782.09-3.652.09-3.65土質邊坡三級Y1-42-Y1-5010001812.20-3.882.20-3.88土質邊坡二級Y1-50-Y1-531200400.94-5.240.94-5.24土質邊坡二級江州路Y1-54-Y1-408004561.92-3.651.92-3.65土質邊坡三級新市街Y1-69-Y1-72400722.17-2.342.17-2.34土質邊坡三級Y1-72-Y1-775001083.08-3.343.08-3.34土質邊坡三級Y1-77-Y1-836001462.78-3.242.78-3.24土質邊坡三級Y1-83-Y1-508002952.46-3.352.46-3.35土質邊坡三級江州路一支Y1-97-Y1-100Y1-102-Y1-644001321.62-2.251.62-2.25土質邊坡三級解放路Y1-121-Y1-1264001151.78-2.361.78-2.36土質邊坡三級Y1-126-Y1-72500601.31-1.881.31-1.88土質邊坡三級新明街Y1-128-Y1-1154001421.26-2.771.26-2.77土質邊坡三級污水管網總長度約為517m,具體情況詳見表1.1-2污水管網分布情況表。表1.1-2污水管網分布情況表道路名稱井編號管徑(mm)長度(m)埋深(m)邊坡高度(m)邊坡類型工程重要性等級江州路W1-1-W1-4600652.44-4.452.44-4.45土質邊坡三級新市街W1-5-W1-234004521.23-2.711.93-2.71土質邊坡三級混接段:混接點位于箭河路共兩段全長21m,金竹街2段全長65m。具體情況見表1.1-3混接段分布情況表。表1.1-3混接段分布情況表受重慶市巴南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委托,我單位(重慶市市政設計研究院)承擔了該項目的勘察設計工作。圖STYLEREF1\s1SEQ圖\*ARABIC\s11魚洞片區區位圖勘察目的、任務及要求為了查明擬建場地的工程地質條件,為設計和施工提供可靠的地質資料,甲方特委托我單位對擬建場地進行工程地質勘察工作。要求按《市政工程地質勘察規范》DBJ50-174-2014的有關規定執行。根據《規范》的規定結合場地實際情況確定本次勘察具體任務如下:1、在原有勘察資料的基礎上,詳細查明管道沿線的地形、地貌特征;查明埋藏的對工程不利的埋藏物;查明所屬區域的地質年代、成因類型、地層巖性、地質構造、巖土埋藏條件與分布規律;2、詳細查明各段不良地質、特殊地質和環境地質的成因、類型、規模、分布位置等,分析評價其誘發條件、發展趨勢及其對周邊擬建物的危害程度,并提出計算參數及整治措施建議;3、依據工程地質條件,結合設計及施工方法的要求,對各項指標進行數理統計,提出設計所需的技術參數;4、詳細查明沿線水文地質條件、地下水的類型、埋深、地層的滲透性及評價地表水和地下水對擬建管線及構筑物的影響;查明水土腐蝕性;5、對擬建場地進行穩定性及適宜性評價;6、對場地進行地震效應評價;7、對管道地基基礎進行評價,查明各地基土的類別、結構、厚度、坡度、工程特性、評價地基的穩定性和承載力,評價地基均勻性;涉及頂管工程時,需對管道圍巖進行評價和分級;8、查明擬建項目與已建建(構)筑物的相互關系,查明影響范圍內已建建(構)筑物的基礎形式及埋深,評價其與本工程之間的相互影響,并提出相應的處理措施及建議;9、詳細查明各基坑邊坡及環境邊坡的巖土組成,結構特征及破壞模式等,進行穩定性定性及定量評價,并給出適宜的治理措施及參數;10、對場地內工程地質可能誘發的工程風險進行評價。勘察工作概況工作依據基礎資料及程序性文件(1)工程地質勘察合同(2)勘察任務委托書(3)1:500地形圖及方案設計文件執行的主要技術標準《市政工程地質勘察規范》DBJ50-174-2014;《工程地質勘察規范》DBJ50/T-043-2016;《巖土工程勘察規范》(GB50021-2001)(2009版);《建筑邊坡工程技術規范》GB50330-2013;《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11);《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94-2008);《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10)(2016年版);《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勘察文件編制深度規定》(2010年版);《重慶市巖土工程勘察文件編制技術規定(2017年)》;勘察等級、階段及勘察范圍判定勘察等級根據《市政工程地質勘察規范》DBJ50-174-2014,對場地地質環境復雜程度進行判定,根據場地中巖層傾角、巖土特征和地表水、地下水對巖土體影響程度三項因素判定,場地地質環境復雜程度為中等復雜。表2.2-1場地地質環境復雜程度判定表判定因素場地類別1地形地貌單一地貌,地形坡角0~5°簡單2巖層傾角8°簡單3巖土特征巖土種類較多,素填土較不均勻中等復雜4巖體完整程度較完整簡單5土層厚度(m)0.8-17.9m復雜6地表水、地下水對巖土體影響程度中等中等復雜7不良地質現象發育程度不發育簡單8破壞地質環境的人類活動中等強烈中等復雜本項目為室外管道工程,該分區全部為明挖管道最大管徑為1200mm,工程重要性等級為二級;基坑邊坡最大高度5.2m,屬深基坑。根據《市政工程勘察規范》DJB50-174-2014表3.2.2的規定,在工程重要性等級為二級、場地類別為中等復雜時,勘察等級均為乙級。故本工程勘察等級為乙級。勘察階段及范圍判定本次勘察根據渝建(2013)346號文,對勘察階段進行判定,見表2.2-2,經判定,本場地可不進行初步勘察,故本項目進行一次性勘察。勘察范圍根據渝建(2013)346號文進行判定,見表2.2-3,經判定,勘察范圍滿足要求。表2.2-2重慶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勘察階段判定表判定款項判定條件對應判定條件的場地及工程指標判定結果場地及項目1在復雜場地上建設工程安全等級為一級的建設項目。場地復雜程度屬中等復雜,安全等級屬二級不需進行初步勘察其他建設場地1滑坡、危巖、崩塌、泥石流、巖溶塌陷等不良地質作用較為發育,且其影響面積占建設場地30%及以上的建設場地。未發現不良地質作用不需進行初步勘察2場地地形坡角大于30°的自然土坡或地形坡角大于60°的自然巖坡,且其影響面積占建設場地50%及以上的建設場地。場地經過開挖整平,現狀地形簡單,無坡角大于30°的自然土坡或地形坡角大于60°的自然巖坡。不需進行初步勘察3三峽庫區175m蓄水位(吳淞高程)岸線外側水平距離100米范圍內的建設場地。不屬于該區域建設場地不需進行初步勘察4存在礦產采空區或地下洞室,且采空區或地下洞頂距離擬建工程最底面小于2倍洞跨的建設場地。//其他建設項目1總建筑規模大于50萬m2且高層建筑規模占總建筑規模的比例超過70%的大型住宅小區。//2建筑高度大于200m的超高層建筑。//3總建筑面積超過10000m2的城市軌道交通地下車站或長度大于500米的隧道。//4主跨跨徑150m及以上的斜拉橋、懸索橋等纜索承重橋梁及拱橋,立體交叉線路為3層及3層以上(不計地面道路及地道)的大型互通立交橋梁。//表2.2-3重慶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勘察范圍判定判定款項判定條件對應判定條件的場地、邊坡判定結果環境邊坡及其影響區域1對于無外傾結構面控制的巖質邊坡,勘察范圍線到坡頂線外側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1倍邊坡高度。場地內無此類邊坡滿足勘察范圍2對于有外傾結構面控制的巖土邊坡,勘察范圍線應根據組成邊坡的巖土性質及可能破壞模式確定,且勘察范圍不應小于外傾結構面影響范圍。場地內無此類邊坡滿足勘察范圍3對于可能出現土體內部滑動破壞的土質邊坡,勘察范圍線到坡頂線外側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1.5倍邊坡高度。場地內無此類邊坡滿足勘察范圍4對可能沿巖土界面滑動的土質邊坡,勘察范圍線應大于可能沿巖土界面滑動的土質邊坡后緣邊界,且還應大于可能沿巖土界面滑動的土質邊坡前緣邊界(即剪出口位置)。場地內無此類邊坡滿足勘察范圍基坑邊坡及其影響區域1巖質基坑邊坡勘察范圍線到基坑邊線外側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其基坑深度的1倍。/滿足勘察范圍2土質基坑邊坡勘察范圍線到基坑邊線外側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其基坑深度的2倍。所有明挖管道基坑邊坡均屬于此類邊坡滿足勘察范圍3當需要采用錨桿(索)支護時,勘察范圍線到基坑邊線外側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其基坑深度的2倍。/滿足勘察范圍勘察工作布置原則本次勘察根據《市政工程勘察規范》DJB50-174-2014規定,在工程地質測繪和現場踏勘的基礎上,結合建設單位、設計意見,管道轉角處、每2-3個檢查井均布置1個勘探點,場地共布置勘探線21條,勘探點(鉆孔)105個,其中取巖樣孔19個,取土樣鉆孔6個,聲波測試孔5個,重型動力觸探試驗鉆孔8個,取樣鉆孔數量和現場測試孔數量之和約為總孔數的1/3。鉆孔孔深控制:控制性鉆孔進入預計基底以下中等風化基巖內3.0~5.0m,一般性鉆孔進入預計基底以下中等風化基巖內1.0~3.0m。并與業主友好協商后整體孔深控制在12.0-15.0m。詳見《勘探點平面布置圖》。勘察工作完成情況我公司接受任務后,立即組織工程技術人員進行現場踏勘,按技術要求和現行規范編制了以機械巖芯鉆探為主,輔以工程地質測繪、原位測試、室內巖土測試等工作手段的《巖土工程勘察綱要》。經內部審查后于2020年5月27日進場,施鉆采用北京-100型鉆機6臺(套),歷時6天,至2020年6月1日完成全部野外工作,同時進入室內資料整理,完成實物工作量見下表。表2.4-1實物工作量統計表項目工程測量工程鉆探試樣原位測試水文采集鉆孔放樣剖面施工鉆孔總進尺巖樣土樣聲波動探簡易水文觀測單位個條個m組組mm孔工作量105211051634.8019676.9022.90105勘察工作質量評述本次勘察均嚴格按國家相關規范、規程執行,完成的各項工作均滿足勘察工作要求。2.5.1工程測量:以業主提供的控制點,采用日本索佳SET2100全站儀,按《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2007放測,本次勘察采用重慶獨立坐標系,黃海高程系,用極座標法定位,測量成果精度滿足規范要求。工程測量內容為鉆孔定位及實測工程地質剖面,測量成果精度滿足規范要求。2.5.2工程地質測繪:甲方提供的擬建區1:500地形圖采用重慶獨立坐標系,1956年黃海高程系,等高距為0.5米,1995年版圖式。本次勘察以該地形圖為工作底圖進行工程地質測繪,測繪面積約0.05km2。采用追索法與穿越法相結合的手段,著重調查場地地形地貌、微地貌特征;調查各巖土層的分布及巖性特征;了解巖石的出露情況、巖石成分、結構、厚度、風化程度及產狀等要素以及裂隙發育的規模和特征;調查有無不良地質作用及其形成條件、規模、性質及發展情況;調查地下水的類型及補逕排關系。在現場實際勾繪了地層界線,并在場地鄰近基巖露頭處實測了地層產狀與裂隙產狀,對擬建工程場地及周邊進行了1:500比例尺精度的工程地質調查、測繪,其精度滿足規范要求。2.5.3鉆探及原位測試:鉆探工作由重慶茂華建筑勞務有限公司完成,鉆探過程嚴格按鉆探規程及技術人員的要求進行,第一回次進尺控制在0.5m以內,其它回次進尺控制在2m以內,精度不大于0.05m,土層采用小水量鉆進,填土采取率大于65%,粉質粘土層采取率大于90%,強風化基巖采取率大于70%,中等風化基巖采取率大于85%。現場地質人員跟班編錄,及時、齊全、可靠,各項基礎資料在野外均進行了自檢和互檢工作,鉆進過程中嚴格按勘察綱要及鉆探操作規程執行。原位測試主要為鉆孔波速測試和超重型動力觸探,試驗嚴格按規范要求進行,地質人員現場指導并監督全過程,數據采集合理、齊全。2.5.4水文地質試驗:每個鉆探施工完畢進行簡易提水工作,24小時后量測鉆孔地下水位,資料整理按規程要求進行。2.5.5采樣及室內測試:土樣采用活塞取土器快速靜力連續壓入法,土樣等級I級。巖石試樣采用鉆探巖芯制作,樣品采取后要求及時封包、及時送樣。巖樣采用φ91mm巖芯管采取,保證了本次測試成果的準確性。樣品數量及試驗項目均符合規范要求,樣品按規程進行蠟封送檢。采樣嚴格按照《建筑工程地質勘探與取樣技術規程》JGJ/T87-2012執行;室內試驗由重慶卓華工程勘測有限公司承做,巖石按《工程巖體試驗方法標準》(GB/T50266-2013)執行。2.5.6野外見證工作由重慶得武巖土工程有限公司(見證員:匡楊,印章號:YKJZ-2310570-0005)及甲方代表對我公司在野外實施的勘察全過程進行旁站式見證,見證表明我公司本次勘察野外工作安排有序,各項工作均按現行規范實施,所獲各項資料齊全,數據真實可靠,質量合格。2.5.7本項目實施鉆孔105個,其中取巖樣孔19個,取土樣鉆孔6個,聲波測試孔5個,重型動力觸探試驗鉆孔8個,取樣鉆孔數量和現場測試孔數量之和大于總孔數的1/3,滿足規范要求。使用的作圖軟件為工程地質勘察理正CAD8.5,CAD2008為平臺,文字編輯采用word2007完成。綜上所述本次勘察工作滿足了有關規范及委托的要求,查明了場地的工程地質條件,勘察成果經室內綜合分析整理后現編制本報告供施工圖設計和施工使用。自然地理場地位置及交通巴南區位于重慶主城以南,屬主城九區之一,東與涪陵、南川接壤,南與綦江相連,西與江津、九龍坡、大渡口毗鄰,北與南岸、江北、渝北、長壽交界。巴南區轄8個街道、14個鎮,面積1825平方公里。2010年,巴南區常住人口為918692人。區域總體上南高北低,東高西低。最高點高程246米,最低點海拔180.49米。場地內城市道路交錯分布,周邊多條城市道路可直達現場,交通條件十分方便。圖3.1-1交通位置圖氣象、水文氣象場地區屬亞熱帶濕潤氣候,四季分明,春早秋遲,夏熱冬暖,初夏有梅雨,盛夏多伏旱,秋季有綿雨,冬季多云霧,霜雪甚少,無霜期長,日照少,風力小,濕度大。1998—2002年,年均氣溫為18.50℃,2002年為18.60℃。最高氣溫年均為39.54℃,2001年最高,為41.50℃,僅偏低于歷年最高氣溫0.20℃,2002年為39.40℃。最低氣溫是2001年,為-0.10℃,2002年為1.50℃。盛夏高溫炎熱,一般8月為最熱月,日最高氣溫大于35℃。霧日一般從上年的10月至次年的1月出現,年均為37.40天,2002年為36天。無霜期年均為351天,2002年為365天。日照年均時數為1168.88小時,2002年為1315小時。風速年均數為1.10米/秒,2002年為1.32米/秒,夏季雷雨時常出現短時大于17米/秒的陣性大風。相對濕度年均為81%,2002年為81%。5年降水總量5935.30毫米,年均降水量1187毫米,1998年為降水量最多年,年降水量1615.80毫米,2001年為降水偏少年,年降水量813.90毫米,2002年降水量1236.80毫米。水文巴南區地處長江上游右岸,流經區內長江干流長度60余公里。區內有縱橫交錯大小干支流161條,均屬于長江水系,河道大多由南向北。全區河流控制流域面積2748.08km2,其中境內2303.2km2。流域面積在500km2以上的有2條,300~500km2的有1條,100~300km2的有8條,50~100km2的有5條,30~50km2的有9條,30km2以下的有136條,其中五布河、一品河、花溪河是區內三大主要河流。據重慶市防洪規劃資料,三峽水庫建成后(蓄水位175m)長江魚洞段20年一遇水位為192.41m,50年一遇水位為194.5m,100年一遇水位為196.11m。場地現狀有長江一級支流箭灘河由南向北流過,流速1.2-1.5m/s,現狀水深2-3m,河面寬度18-25m,勘察期間雨水管網入水口位置水位174.0m(2020.5.28),100年一遇洪水位196.35m。場地地面標高一般184.22-246.23m,管道埋深一般小于5m,擬建管線受河水的影響較小。場地地形、地貌擬建場地原始地貌屬丘陵地區,現狀為城市建設區,場地受人類建設活動影響,現狀以填方區為主,地形坡角一般0~5°,局部存在擋墻和陡坎,場地周邊最低點位于長江,最低高程171.22m,最高高程246.23m,最大相對高差75.01m,但在各管線的縱向上,地形總體平緩,起伏不大。地質構造場地地質構造主要受南溫泉背斜控制,位于南溫泉背斜西翼,巖層單斜產出,由于現場無基巖露頭,按區域地質資料及周邊工程推測,巖層產狀傾向285,傾角8。地應力條件簡單,區內無斷層,地質構造簡單。從勘察區附近出露的基巖主要測得兩組裂隙:(1)L1:100°~110°∠55°~75°,優勢產狀105°∠60°。裂隙間距2~5m,延伸2~7m,寬0.3~0.5cm,裂面平直,局部有粘土或角礫充填,屬硬性結構面,結合程度一般。(2)L2:5°~10°∠70°~80°,優勢產狀6°∠75°。裂隙間距3~8m,延伸1~5m,寬0.2~0.2cm,裂面平直,表面粗糙,局部泥質充填,屬硬性結構面,結合程度一般。圖3.4-1勘察區構造綱要圖勘察區場地土層覆蓋,巖層產狀及裂隙產狀為相鄰巖石出露區實測,建議加強施工期的校核工作。椐區域地質資料及本次勘察踏勘查明,未見斷層及破碎帶通過。地層結構及巖土工程特征根據地表工程地質測繪及鉆探揭露成果表明,場地內土層主要為第四系素填土,粉質粘土,下伏基巖主要為侏羅系中統上沙溪廟組(J2s)泥巖、砂巖。現將地層巖性特征及分布規律自上而下(由新到老)分述如下:(1)素填土(Q4ml):素填土:雜色為主,灰色,回填時間一般超過10年,機械拋填,組成物質主要為粉質粘土夾砂、泥巖碎石、角礫,局部可見少量建筑垃圾等,粒徑一般為2~100cm,最大粒徑可達150mm以上,硬質物含量30%~40%,物質組成及空間分布不均,主要由周邊建筑和道路施工平場形成。鉆探揭露厚度為0.8m(K1-13)~16.4m(K1-42),為場地內的主要覆蓋層。根據素填土分布位置的不同,一般綠化帶、人行道和居民區等區域內多呈松散-稍密狀,市政道路區域一般呈稍密-中密狀。(2)粉質粘土(Q4el+dl):紅褐色、黃褐色,主要由粘粒組成,含砂,切面光滑,稍有光澤,干強度中等,韌性中等,主要為可塑狀,局部呈軟塑狀,分布不連續。鉆探揭露的厚度為1.2m(K1-60)-14.6m(K1-95)。(3)侏羅系中統上沙溪廟組(J2s)基巖1)泥巖(J2s-Ms):暗紫紅色、紅褐色為主,主要由粘土礦物組成,泥質結構,中厚層狀構造。強風化巖石破碎,強度低。中等風化巖石較完整,巖芯呈短~長柱狀,錘擊聲啞,強度中等。常見灰綠及灰白色団斑或條帶,局部含砂質較重。該層為場地內主要地層之一。2)砂巖(J2s-Ss):暗灰色,灰白色。主要由長石、石英、云母等礦物組成,細中粒結構,中厚層狀構造,鈣泥質膠結,強風化帶巖石破碎,巖芯呈砂狀~碎塊狀,強度低,質軟,強風化層主要呈現灰色~暗灰色;中等風化巖石完整性好,巖芯呈短~長柱狀,強度高,質較硬。該層在本區域局部有分布。水文地質條件及水土腐蝕性1地下水的分布特征及地層滲透性根據區域水文地質資料和收集資料,按照各段不同的地下水賦存條件,沿線地下水主要有二種類型:一是第四系孔隙水,二是基巖裂隙水。A第四系孔隙水該層地下水主要分布在局部地勢較低地段,賦存于松散土層中,大氣降水、溝渠和地下管網滲漏水為其主要補給源。水量、水位變化大,且不穩定,管網泄露有可能形成臨時較高地下水位。B基巖裂隙水裂隙水主要貯存于基巖裂隙中,強風化基巖風化裂隙發育,富水性好,中風化基巖主要為泥巖夾砂巖,較完整~完整,泥巖為相對隔水層,砂巖裂隙較發育~不發育,富水性一般,總體滲透性較差,含水性較弱。2地下水及地表水的補給、徑流與排泄勘察區地下水的補給源主要為大氣降水,自高向地勢低洼處排泄,具有排泄路徑、周期短的特點。大氣降雨后沿地面或下滲后徑流,多進入溝谷,部分進入地勢低洼一帶,形成潛水或向更低點排泄;地下水徑流方向主要受及地形控制;地下水主要向箭灘河排泄,其次為大氣蒸發,局部地段地下水與箭河應為互補關系。地表水體主要為箭灘河,主要受大氣降雨、上游、周邊沖溝及地下水補給,主要向長江排泄。3地下水的動態特征區內地勢相對低洼段第四系松散層中分布潛水,埋深小,其余地段基巖裂隙水埋藏較深。潛水水位具有季節性變化明顯,受降水影響大等特點。基巖裂隙水水量不豐,沒有統一的水力聯系。區內基巖的風化裂隙水總體含水量甚微,但不排除局部地段有富水條件,儲藏有一定裂隙水。4、地下水位根據鉆探水文觀測,鉆孔內無明顯穩定水位,地下水較為貧乏,靠近箭灘河位置鉆孔有地下水存在。地勢高處地下水類型主要為上層滯水,無統一地下水位,地下水無明顯水力聯系,地勢低洼處填土內由于管道破裂出現滲漏、雨季排水不暢時,覆蓋層中可能出現地下水,地下水對施工有一定的影響,若在雨季施工,涌水量將明顯增大,注意抽排水。本次勘察取粉質粘土土樣1組進行室內測試,測試成果見表3.6.1。表3.6.1-粉質粘土腐蝕性成果表委托樣品編號:K1-73取樣地點:--分析編號:20200602T001-3離子ρ(B)/物理性質(浸出液)(mg·kg-1)陽離子Na+--pH值6.88K+--有機質(g/kg)--Ca2+20易溶鹽總量%--Mg2+15依據《巖土工程勘察規范》(GB50021-2001,2009年版),該土樣按I、Ⅱ、Ⅲ類環境類別判定,對混凝土結構具有微腐蝕性;按地層滲透性,在A、B類環境中對混凝土結構有微腐蝕性;在A、B類環境中對鋼筋混凝土結構中鋼筋有微腐蝕性;對鋼結構有微腐蝕性(僅據pH值)。合計--陰離子HCO3CO32Cl-9SO42-37合計--根據《巖土工程勘察規范》(GB50021-2001)(2009版):本場地環境類型為Ⅱ類,場地土對混凝土結構具有微腐蝕性,在A類條件下對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的鋼筋、鋼結構具微腐蝕性。根據《巖土工程勘察規范》(GB50021-2001)(2009版)結合地區經驗:本場地環境類型為Ⅱ類,地表水、地下水對鋼結構、鋼筋混凝土及混凝土結構中的鋼筋有微腐蝕性。不良地質作用經地表工程地質測繪及鉆探揭露,未發現斷層、滑坡、軟弱夾層、地下采空區等不良地質作用,場地內無埋藏的河道、溝浜、墓穴、防空洞等對工程不利的埋藏物,但填土內局部可能遇孤石。巖土物理力學性質及參數巖土物理力學參數來源本次勘察共實施勘探點(鉆孔)總數105個,為了取得土層巖層定量評價指標,在鉆孔中采取了中等風化基巖巖芯樣19組進行巖石物理、力學試驗;6組土樣進行土樣的物理、力學試驗。為確定巖土體剪切波速、評價巖體完整性及基本質量等級,本次選取了5個鉆孔進行了鉆孔波速測試;為評價場地內素填土的密實度及均勻性,了解其工程特性,本次勘察選取了8個鉆孔進行了重型動力觸探試驗。巖土參數的數理統計方法室內試驗成果根據《市政工程地質勘察規范》DBJ50-174-2014第14.1節相關公式進行統計,統計公式如下:(1)計算平均值公式:(2)計算標準差公式:(3)計算變異系數公式:(4)計算某一風險概率a時的修正系數公式:(5)計算標準值公式:式中:—巖土參數的試驗值 —巖土參數的平均值 —巖土參數的標準值 —巖土參數的標準差 —巖土參數的變異系數 —統計修正系數室內測試成果統計及設計參數建議室內測試成果統計室內測試成果統計見附表2-2泥巖物理力學試驗成果統計表和2-3砂巖物理力學試驗成果統計表。統計時按巖性劃分為泥巖和砂巖兩個統計單元分別進行統計。場地內泥巖天然抗壓強度測試值范圍3.93-9.79MPa,標準值6.40MPa,變異系數0.22;飽和抗壓強度測試值范圍2.41-6.04MPa,標準值3.98MPa,變異系數0.23。場地內砂巖天然抗壓強度測試值范圍26.5-37.50MPa,標準值29.62MPa,變異系數0.11;飽和抗壓強度測試值范圍21.30-29.10MPa,標準值22.96MPa,變異系數0.10。場地內泥巖和砂巖變異系數均較低,場地內泥巖多為砂泥質結構,存在較多的砂質泥巖,砂質含量的高低影響泥巖的強度測試成果;場地內砂巖以泥質結構和鈣泥質結構為主,含較多的泥質砂巖。參數可靠性分析:本工程場地內基巖為陸相碎屑沉積層,巖石強度變異較大,報告所提巖土參數值系在概率統計的基礎上的標準值,在實際工程采樣檢測時,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實測值與報告建議值的差異,同時勘察中的巖樣放置、運輸過程均可能對試樣造成一定地擾動,可能導致室內試驗成果偏低。因此,在工程施工中,應加強驗槽及采樣檢測工作,及時反饋,作到信息法施工,動態設計,以便及時對出現的異常情況作出合理調整。巖土設計參數取值原則場地內巖土體設計參數取值原則主要根據《市政工程地質勘察規范》DBJ50-174-2014確定:(1)巖石的重度和土的物理及變形指標平均值可視為標準值。(2)巖體抗剪強度標準值可由巖石抗剪強度標準值乘以完整性折減系數確定,本場地內,內摩擦角標準值:泥巖折減系數取0.85,砂巖折減系數取0.9;粘聚力:泥巖折減系數取0.2,砂巖折減系數取0.3。本次勘察未進行巖石抗剪試驗,巖體抗剪強度標準值按經驗確定。(3)地基極限承載力標準值:當巖體完整、較完整、較破碎-較完整時,巖質地基極限承載力標準值可由巖石抗壓強度標準值乘以地基條件系數確定。完整時地基條件系數取1.70~1.40,較完整時取1.40~1.10,較破碎-較完整時取1.10~0.70(堅硬巖與較硬巖取較小值)。本工程泥巖采用巖石天然抗壓強度標準值,砂巖采用飽和抗壓強度標準值,地基條件系數取1.1。(4)地基承載力特征值:由地基極限承載力標準值乘以地基極限承載力分項系數確定,其中巖質地基取0.33,土質地基取0.5。(5)填土參數主要根據經驗和動力觸探情況綜合確定。(6)邊坡支護等其他參數根據試驗成果或地區經驗,結合本工程的特征和《建筑邊坡工程技術規范》GB50330-2013綜合確定。巖土設計參數建議值(1)土體物理力學指標1)素填土擬建管道沿線上的素填土,大部分區域為填方,填土結構相對松散,根據野外鑒定、地區經驗,沿線素填土(稍密至中密),天然重度建議取19.8kN/m3,飽和重度建議取20.5kN/m3,天然綜合內摩擦角取30.0°,飽和綜合內摩擦角取25.0°,承載力標準值建議取150kPa,但須通過現場載荷試驗驗證。水平抗力系數的比例系數取10MN/m4。壓實填土(壓實系數大于0.94),天然重度建議取20.0kN/m3,飽和重度建議取21.0kN/m3,天然綜合內摩擦角取33.0°,飽和綜合內摩擦角取26.0°,承載力標準值建議取160kPa,但須通過現場載荷試驗驗證;基底摩擦系數取0.35。2)粉質粘土場地內粉質粘土物理力學參數按經驗值和相鄰工程經驗綜合確定。粉質粘土天然重度建議取19.5kN/m3,天然條件下內摩擦角取11.0°、粘聚力取23.0kPa;飽和狀態下內摩擦角取8.0°、粘聚力取15.5kPa,地基承載力特征值建議取150kPa。水平抗力系數的比例系數取6MN/m4。(2)巖石物理力學指標結合規范及地區經驗,設計建議如下:1)強風化層強風化帶泥巖地基承載力特征值:300kPa;強風化帶砂巖地基承載力特征值:500kPa;基底摩擦系數:強風化帶泥巖:0.30,強風化帶砂巖:0.35;水平抗力系數:強風化帶泥巖10MN/m3,強風化帶泥巖30MN/m3。2)中等風化泥巖單軸抗壓強度標準值:天然6.40MPa,飽和3.98MPa;巖質地基承載力特征值:6.40×1.1×0.33=2.323MPa;巖體粘聚力標準值(經驗值):0.38MPa;巖體內摩擦角標準值(經驗值):32°;天然重度:25.7kN/m3;基底摩擦系數:0.4;水平抗力系數:60MN/m3。3)中等風化砂巖單軸抗壓強度標準值:天然29.62MPa,飽和22.96Mpa;巖質地基承載力特征值:22.96×1.1×0.33=8.334MPa;天然重度:24.6kN/m3;巖體粘聚力標準值(經驗值):0.78Mpa;巖體內摩擦角標準值(經驗值):35.0°;基底摩擦系數:0.5;水平抗力系數:120MN/m3。(3)結構面及錨固參數結構面參數:層面抗剪強度參數:C=20kPa,Φ=12°;構造裂隙面抗剪強度參數:C=50kPa,Φ=25°。巖土與錨固體極限粘結強度標準值:粉質粘土取50kPa,中密以上素填土取120kPa,中等風化泥巖取400kPa,中等風化砂巖取900kPa。(4)臨時放坡坡率建議值表4.3-1臨時放坡坡率建議值指標名稱地層名稱邊坡容許坡度值(高寬比)坡高H(m)H(m)<3H(m)≥3H(m)<88-15填土1:1.01:1.5粉質粘土1:1.01:1.5中風化泥巖1:0.751:0.75中風化砂巖1:0.501:0.75強風化層1:1聲波測試及巖體基本質量等級為了查明本場地內巖體的完整性和有無軟弱夾層,選取了5個鉆孔進行了波速測試,一并進行統計,測試成果見聲波統計表4.4-1。表4.4-1泥巖波速測試統計表孔號測試范圍巖性Vp速度范圍(m/s)Vp平均速度(m/s)巖塊聲波速度(m/s)巖體完整性系數巖體風化程度K1-245.60-7.20泥巖1790-29112212強風化7.20-15.60泥巖2367-3071254032000.63中風化K1-475.40-6.70泥巖1790-25112212強風化6.70-15.60泥巖2267-3000250032000.61中風化K1-648.90-10.40泥巖1387-18671621強風化10.40-16.30泥巖2670-3540315638000.69中風化K1-7312.50-13.70泥巖1790-25112212強風化13.70-16.60泥巖2267-3000250032000.61中風化K1-828.70-10.00泥巖1790-29112612強風化10.00-12.80泥巖2210-3011267732000.7中風化平均值242433200.65測試表明,場地內泥巖鉆孔巖芯較破碎-較完整,經實測,中等風化泥巖巖體完整性系數0.61~0.70,平均值0.65,為較完整巖體,砂巖在本場地揭露較少,根據相關工程經驗判斷,為較完整巖體。根據有關規范規定和鉆孔波速測試成果表并結合鉆探巖芯觀測、鑒定結果,場地內巖體基本質量等級確定如下:場地內中等風化泥巖、砂巖天然抗壓強度標準值分別為6.40MPa、29.62MPa,根據《市政工程地質勘察規范》DBJ50-174-2014巖石堅硬程度分類標準劃分,泥巖和砂巖分別為軟巖、較軟巖;結合現場鉆探揭露及聲波測試成果判定:場地中等風化基巖完整性較完整,無破碎帶發育;巖體基本質量等級分類按《市政工程地質勘察規范》DBJ50-174-2014表3.1.7劃分為:中等風化泥巖為IV類,中等風化砂巖為IV類,強風化巖為V類。重型動力觸探測試擬建場地內,素填土為主要覆蓋層,也是擬建管道的主要持力層,為了查明人工填土的密實性、均勻性及工程特性,現場選取了8個鉆孔進行了原位重型動力觸探測試,測試成果見附圖“動力觸探試驗曲線圖”,試驗成果統計如下表。表4.5-1重型動力觸探試驗成果統計表鉆孔編號統計個數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標準值標準差推薦值變異系數K1-162910.72.96.45.81.9016.40.295K1-264010.51.05.85.22.2405.80.384K1-393511.82.06.45.82.2126.40.346K1-523311.42.97.36.62.2637.30.309K1-64279.52.06.05.32.1266.00.354K1-781712.22.97.86.72.6637.80.339K1-832512.32.07.36.32.8837.30.395K1-992011.41.05.74.62.7805.70.485據統計,場地內填土修正后平均擊數為4.6~7.3,變異系數為0.295~0.485,變異性總體較高,表明該素填土層整體均勻較差,總體屬松散~稍密狀。從鉆孔的分布位置分析,人行道內素填土多呈松散-稍密狀;市政道路上的素填土多呈稍密-中密狀。實際施工時應現場核實填土狀態,松散狀填土作為管道基礎持力層時應進行碾壓達到設計要求;由于管道荷載較小,回填時間大于2年且呈稍密-中密狀的素填土可適當平整碾壓后即可直接作為管道基礎持力層。土、石工程分級素填土:人行道及建筑物周邊松散~稍密,市政道路上呈稍密-中密狀態,主要由粘土、砂巖、泥巖碎石、角礫和砂組成,硬質物含量為40~70%,為普通土,土石等級Ⅱ級;粉質粘土:可塑狀為主,土石類別為普通土,土石等級為Ⅱ級;泥巖、砂巖強風化層土石類別為硬土,土石等級為Ⅲ級;中風化泥巖為軟石,巖土石等級為Ⅳ級;中風化砂巖為次堅石,土石類別等級為Ⅴ級。場地整體按設計標高考慮后的土石比約為7:3,由于勘察鉆孔間距較大,以區域控制為主,實際施工時揭露的土石比會有一定出入,建議加強現場校核。場地工程地質評價場地的穩定性及適宜性評價通過本次勘察工作,已查明了場地內的地形、地貌、地質構造、地層結構、巖土的物理力學性質、水文地質條件等,未發現斷層、滑坡、軟弱夾層、地下采空區等不良地質作用,場地內無埋藏的河道、溝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對工程不利的埋藏物。場地原始地貌屬丘陵地貌區,后周邊建筑及道路修建時大量填方,通過現場調查,大部分填方區均已形成超過10年以上,場地內地面未發現明顯變形跡象,地形平緩,現狀穩定,適宜修建擬建管線。地震效應及地震穩定性評價根據《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10)(2016年版)附錄A,勘察區設計地震分組為第一組,按照《中國地震動力峰值加速度區劃圖A1》及《中國地震動反應譜特征周期區劃圖B1》劃分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值為0.05g。根據《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10)(2016年版)確定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本次勘察選取了5個鉆孔進行了填土層剪切波速測試,成果統計如下:表5.2-1場地素填土剪切波速測試成果編號孔號測試范圍巖性Vs平均速度(m/s)1K1-240.0-5.6素填土1422K1-470.0-5.4素填土1433K1-640.0-8.9素填土1434K1-730.0-6.8素填土1425K1-820.0-4.1素填土141表5.2-2場地粉質粘土剪切波速測試成果編號孔號測試范圍巖性Vs平均速度(m/s)1K1-736.8-12.5粉質粘土1352K1-824.1-8.7粉質粘土137該擬建場地覆蓋層主要為填土,鉆探揭露的最大厚度16.40m,根據填土層剪切波速測試,填土剪切波速取值為152m/s,屬中軟土;粉質粘土層剪切波速平均值為146m/s,屬軟弱土;下覆基巖剪切波速,500<強風化≤800m/s,中等風化≥2000m/s。根據設計方案,根據建筑物整平后劃分建筑場地類別及特征周期值見下表:表5.2-3場地地震效應評價管道區域編號地基土名稱最大覆蓋層厚度地基土類別等效剪切波速(m/s)場地類別抗震地段特征周期值(s)云山路素填土8.9m中軟土154Ⅱ一般地段0.35江州路素填土,粉質粘土14.3m中軟土150Ⅱ一般地段0.35巴縣大道素填土,粉質粘土17.0m中軟土150Ⅱ一般地段0.35新市街素填土,粉質粘土17.2m中軟土150Ⅱ一般地段0.35解放路素填土,粉質粘土16.8m中軟土150Ⅱ一般地段0.35新明街素填土,粉質粘土17.9m中軟土150Ⅱ一般地段0.35金竹街素填土5.4m中軟土154Ⅱ一般地段0.35箭河路素填土6.7m中軟土154Ⅱ一般地段0.35該擬建場地覆蓋層主要為填土,粉質粘土,為中軟土,場地劃分為抗震一般地段,工程建設中需對場地內的填土進行壓實的地段,應重新實測填土剪切波速值,并校核地震效應評價。根據現場鉆探結果及現場地質調查,場地內地層不存在砂土、粉土,故不存在抗震液化問題,同時場地內不存在滑坡、崩塌及塌陷等不良地質現象,故不存在地震工況下穩定性問題。分段工程地質評價項目涉及管道較多,分布較廣,市政道路上的管道為主要管道、埋深總體較淺、長度較長,這些區域單段管道的長度均較短。本報告對各主要市政道路區域管道進行分段工程地質評價。本次實施鉆孔其中K1-1~K1-32、K1-35~K1-46鉆孔實施后,設計調整分區布置后為3分區鉆孔,本報告對其不進行評價,后期將在3分區報告內進行評價。雨水管網云山路Y1-1~Y1-32主要位于云山路上,位于擬建場地西南側,地面標高201.98-239.33m,管道埋深0.60-3.31m,覆蓋層主要為素填土,總體呈稍密-中密狀,下伏基巖主要為泥巖,地表地下水不發育,但周邊老舊排水管網分布密集,既有管網出現滲漏、雨季排水不暢時,覆蓋層中可能出現地下水。雨季應做好臨時截排水措施。本段管道開挖后,管底地基主要為素填土和強風化基巖,強風化可直接作為基礎持力層。素填土層由于管道荷載較小,素填土適當平整碾壓后也可直接作為基礎持力層。基坑邊坡主要為土質和巖土混合邊坡,其中邊坡高度0.60-3.31m,安全等級為三級,為填土邊坡,稍密-中密狀,直立開挖時,填土內部可能出現圓弧形滑動,強風化巖體崩塌變形的可能性大。管道位于云山路上,車流量較大且附近市政管線密集,無放坡條件,建議采用鋼管樁等措施進行支護,先支護后開挖,并分段跳槽施工,避免雨季施工和基坑邊坡長期裸露,施工后應快速回填,避免道路及相鄰人行道地面變形。江州路Y1-54~Y1-68主要位于江州路上,位于擬建場地東南側,地面標高193.77-212.65m,管道埋深1.92-3.65m,覆蓋層主要為素填土,粉質粘土。填土總體呈稍密-中密狀,粉質粘土表層局部呈軟塑狀,大部分為可塑狀,覆蓋層厚度為5.30-14.30m,下伏基巖主要為泥巖,地表地下水不發育,但周邊老舊排水管網分布密集,既有管網出現滲漏、雨季排水不暢時,覆蓋層中可能出現地下水。雨季應做好臨時截排水措施。本段管道開挖后,管底地基主要為素填土。由于管道荷載較小,素填土適當平整碾壓后也可直接作為基礎持力層。基坑邊坡主要為土質邊坡,其中邊坡高度1.92-3.65m,安全等級為二級,為填土邊坡,稍密-中密狀,直立開挖時,填土內部可能出現圓弧形滑動。管道位于江州路上,車流量較大且附近市政管線密集,無放坡條件,建議采用鋼管樁等措施進行支護,先支護后開挖,并分段跳槽施工,避免雨季施工和基坑邊坡長期裸露,施工后應快速回填,避免道路及相鄰人行道地面變形。巴縣大道Y1-33~Y1-50井段主要位于巴縣大道上,地面標高189.879-201.355m,管道埋深2.02-4.59m,Y1-50~Y1-53井段橫穿巴縣大道后順排至箭灘河,地面標高184.22~189.88m,埋深0.94~5.24m,覆蓋層主要為素填土,粉質粘土。Y1-93~Y1-50井段巴縣大道道路,地面標高189.88~192.75m,埋深1.99~3.88m,填土總體呈稍密-中密狀,粉質粘土表層局部呈軟塑狀,大部分為可塑狀,覆蓋層厚度為9.40-15.40m,下伏基巖主要為泥巖,地表地下水不發育,但周邊老舊排水管網分布密集,既有管網出現滲漏、雨季排水不暢時,覆蓋層中可能出現地下水。雨季應做好臨時截排水措施。本段管道開挖后,管底地基主要為素填土。由于管道荷載較小,素填土適當平整碾壓后也可直接作為基礎持力層。基坑邊坡主要為土質邊坡,其中邊坡高度2.02-5.24m,安全等級為二級,為填土邊坡,稍密-中密狀,直立開挖時,填土內部可能出現圓弧形滑動。管道位于巴縣大道上,車流量較大且附近市政管線密集,無放坡條件,建議采用鋼管樁等措施進行支護,先支護后開挖,并分段跳槽施工,避免雨季施工和基坑邊坡長期裸露,施工后應快速回填,避免道路及相鄰人行道地面變形。Y1-33~Y1-41井段巴縣大道下為地下放空洞,根據收集的地下防空洞施工圖資料顯示,地下防空洞頂板位于現狀地面以下2m,根據現狀設計意圖,管網開挖將對地下防空洞造成破壞,建議設計調整設計標高。開挖時采用人工開挖,并注意對地下放空洞的保護。新市街Y1-69~Y1-93井段主要位于新市街道路上,地面標高192.75-197.25m,管道埋深2.17-3.35m,覆蓋層主要為素填土,粉質粘土。填土總體呈稍密-中密狀,粉質粘土表層局部呈軟塑狀,大部分為可塑狀,鉆孔深度范圍內未揭露基巖,地表地下水不發育,但周邊老舊排水管網分布密集,既有管網出現滲漏、雨季排水不暢時,覆蓋層中可能出現地下水。雨季應做好臨時截排水措施。本段管道開挖后,管底地基主要為素填土。由于管道荷載較小,素填土適當平整碾壓后也可直接作為基礎持力層。基坑邊坡主要為土質邊坡,其中邊坡高度1.99~3.88m,安全等級為二級,為填土邊坡,稍密-中密狀,直立開挖時,填土內部可能出現圓弧形滑動。管道位于新市街上,車流量較大且附近市政管線密集,無放坡條件,建議采用鋼管樁等措施進行支護,先支護后開挖,并分段跳槽施工,避免雨季施工和基坑邊坡長期裸露,施工后應快速回填,避免道路及相鄰人行道地面變形。Y1-69~Y1-72井段新市街下為地下放空洞,根據收集的地下防空洞施工圖資料顯示,地下防空洞頂板位于現狀地面以下2m,根據現狀設計意圖,管網開挖將對地下防空洞造成破壞,建議設計調整設計標高。開挖時采用人工開挖,并注意對地下放空洞的保護。江州路一支Y1-97~Y1-100井段位于江州路東側重慶巴魚石油化工公司南側支路上,Y1-102~Y1-64井段位于巴南區農牧漁業局南側,巴南區水利農機局北側支路上,Y1-97~Y1-100井段地面標高199.99-202.42m,管道埋深1.62-2.17m,Y1-102~Y1-64井段地面標高197.45-199.42m,管道埋深1.67-2.25m,覆蓋層主要為素填土,粉質粘土。填土總體呈稍密-中密狀,粉質粘土表層局部呈軟塑狀,大部分為可塑狀,覆蓋層厚度為4.20-10.70m,下伏基巖主要為泥巖,地表地下水不發育,但周邊老舊排水管網分布密集,既有管網出現滲漏、雨季排水不暢時,覆蓋層中可能出現地下水。雨季應做好臨時截排水措施。本段管道開挖后,管底地基主要為素填土。由于管道荷載較小,素填土適當平整碾壓后也可直接作為基礎持力層。基坑邊坡主要為土質邊坡,其中邊坡高度1.62-2.25m,安全等級為二級,為填土邊坡,稍密-中密狀,直立開挖時,邊坡內部出現圓弧形滑動,垮塌可能性大。管道位于江州路支路上,車流量較大且附近市政管線密集,無放坡條件,建議采用鋼管樁等措施進行支護,先支護后開挖,并分段跳槽施工,避免雨季施工和基坑邊坡長期裸露,施工后應快速回填,避免道路及相鄰人行道地面變形。解放路Y1-121~Y1-72井段位于解放路市政道路上,地面標高196.85-198.89m,管道埋深1.31-3.34m,覆蓋層主要為素填土,粉質粘土。填土總體呈稍密-中密狀,粉質粘土表層局部呈軟塑狀,大部分為可塑狀,下伏基巖主要為泥巖,地表地下水不發育,但周邊老舊排水管網分布密集,既有管網出現滲漏、雨季排水不暢時,覆蓋層中可能出現地下水。雨季應做好臨時截排水措施。本段管道開挖后,管底地基主要為素填土。由于管道荷載較小,素填土適當平整碾壓后也可直接作為基礎持力層。基坑邊坡主要為土質邊坡,其中邊坡高度1.31-3.34m,安全等級為二級,為填土邊坡,稍密-中密狀,直立開挖時,邊坡內部出現圓弧形滑動,垮塌的可能性大。管道位于解放路上,車流量較大且附近市政管線密集,且管道下方存在防空洞。無放坡條件,建議采用適當的措施進行支護,先支護后開挖,并分段跳槽施工,避免雨季施工和基坑邊坡長期裸露,施工后應快速回填,避免道路及相鄰人行道地面變形。管道開挖過程中注意對防空洞結構進行保護。Y1-121~Y1-126井段解放路下為地下放空洞,根據收集的地下防空洞施工圖資料顯示,地下防空洞頂板位于現狀地面以下2m,根據現狀設計意圖,管網開挖將對地下防空洞造成破壞,建議設計調整設計標高。開挖時采用人工開挖,并注意對地下放空洞的保護。新明街Y1-128~Y1-115井段位于新明街市政道路上,地面標高196.10-201.775m,管道埋深1.26-2.77m,覆蓋層主要為素填土,粉質粘土。填土總體呈稍密-中密狀,粉質粘土表層局部呈軟塑狀,大部分為可塑狀,下伏基巖主要為泥巖,地表地下水不發育,但周邊老舊排水管網分布密集,既有管網出現滲漏、雨季排水不暢,覆蓋層中可能出現地下水。雨季應做好臨時截排水措施。本段管道開挖后,管底地基主要為素填土。由于管道荷載較小,素填土適當平整碾壓后也可直接作為基礎持力層。基坑邊坡主要為土質邊坡,其中邊坡高度1.26-2.77m,安全等級為二級,為填土邊坡,稍密-中密狀,直立開挖時,邊坡內部出現圓弧形滑動,垮塌的可能性大。管道位于解放路上,車流量較大且附近市政管線密集,無放坡條件,建議采用鋼管樁等措施進行支護,先支護后開挖,并分段跳槽施工,避免雨季施工和基坑邊坡長期裸露,施工后應快速回填,避免道路及相鄰人行道地面變形。污水管網1、江州路W1-1~W1-4井段主要位于江州路上,位于擬建場地東南側,地面標高193.20-195.40m,管道埋深2.44-4.45m,覆蓋層主要為素填土,粉質粘土。填土總體呈稍密-中密狀,粉質粘土表層局部呈軟塑狀,大部分為可塑狀,覆蓋層厚度為13.20-13.40m,下伏基巖主要為泥巖,地表地下水不發育,但周邊老舊排水管網分布密集,既有管網出現滲漏、雨季排水不暢時,覆蓋層中可能出現地下水。雨季應做好臨時截排水措施。本段管道開挖后,管底地基主要為素填土。由于管道荷載較小,素填土適當平整碾壓后也可直接作為基礎持力層。基坑邊坡主要為土質邊坡,其中邊坡高度2.44-4.45m,安全等級為二級,為填土邊坡,稍密-中密狀,直立開挖時,填土內部可能出現圓弧形滑動可能性大。管道位于江州路上,車流量較大且附近市政管線密集,無放坡條件,建議采用鋼管樁等措施進行支護,先支護后開挖,并分段跳槽施工,避免雨季施工和基坑邊坡長期裸露,施工后應快速回填,避免道路及相鄰人行道地面變形。2、新市街W1-5~W1-16井段:主要位于新市街市政道路上,與雨水管道Y1-82~Y1-92管道段平面距離僅有1.47~2.64m,地面標高193.53-195.77m,管道埋深1.93~2.71m。W1-17~W1-23井段:其中W1-17~W1-19井段位于新明路市政道路上,W1-19~W1-23井段位于新市街市政道路上,地面標高195.94~197.73m,管道埋深1.23-2.17m,管底地基主要為素填土,粉質粘土。填土總體呈稍密-中密狀,粉質粘土表層局部呈軟塑狀,大部分為可塑狀,鉆孔深度范圍內未揭露基巖。地表地下水不發育,但周邊老舊排水管網分布密集,既有管網出現滲漏、雨季排水不暢時,覆蓋層中可能出現地下水。雨季應做好臨時截排水措施。本段管道開挖后,管底地基主要為素填土。由于管道荷載較小,素填土適當平整碾壓后也可直接作為基礎持力層。基坑邊坡主要為土質邊坡,其中邊坡高度1.23-2.71m,安全等級為二級,為填土邊坡,稍密-中密狀,直立開挖時,填土邊坡出現垮塌可能性較大。管道位于新市街道路上,車流量較大且附近市政管線密集,無放坡條件,建議采用鋼管樁等措施進行支護,先支護后開挖,并分段跳槽施工,避免雨季施工和基坑邊坡長期裸露,施工后應快速回填,避免道路及相鄰人行道地面變形。3、箭河路W1-24~W1-25井段,位于現狀箭河路道路上,地面標高223.77-223.78m,管道埋深2.28~2.31m。W1-26~W1-27井段,位于現狀箭河路路公廁旁,地面標高228.75~228.92m,管道埋深0.90m,管底地基主要為素填土。填土總體呈稍密-中密狀,下伏基巖為泥巖。地表地下水不發育,但周邊老舊排水管網分布密集,既有管網出現滲漏、雨季排水不暢時,覆蓋層中可能出現地下水。雨季應做好臨時截排水措施。本段管道開挖后,管底地基主要為素填土。由于管道荷載較小,素填土適當平整碾壓后也可直接作為基礎持力層。基坑邊坡主要為土質邊坡,其中邊坡高度0.90-2.31m,安全等級為二級,為填土邊坡,稍密-中密狀,直立開挖時,填土邊坡出現垮塌可能性較大。W1-24~W1-25井段管道位于箭河路道路上,車流量較大且附近市政管線密集,無放坡條件,建議采用鋼管樁等措施進行支護,先支護后開挖,并分段跳槽施工,避免雨季施工和基坑邊坡長期裸露,W1-26~W1-27井段,位于現狀箭河路路公廁旁,距離公廁最近距離只有0.5m,,無放坡條件,建議采用鋼管樁等措施進行支護,先支護后開挖,施工后應快速回填,避免道路及相鄰人行道地面變形。金竹街W1-28~W1-29井段,位于現狀金竹街人行道上,地面標高234.20~234.62m,管道埋深2.75~3.07m。W1-32~W1-35井段,位于現狀金竹街人行道上,地面標高244.47~246.10m,管道埋深1.30~2.64m,管底地基主要為素填土。填土總體呈稍密-中密狀,下伏基巖為泥巖。地表地下水不發育,但周邊老舊排水管網分布密集,既有管網出現滲漏、雨季排水不暢時,覆蓋層中可能出現地下水。雨季應做好臨時截排水措施。本段管道開挖后,管底地基主要為素填土。由于管道荷載較小,素填土適當平整碾壓后也可直接作為基礎持力層。基坑邊坡主要為土質邊坡,其中邊坡高度1.30~3.07m,安全等級為二級,為填土邊坡,稍密-中密狀,直立開挖時,填土內部可能出現圓弧形滑動可能性大。管道位于金竹街人行道路上,附近市政管線密集,無放坡條件,建議采用鋼管樁等措施進行支護,先支護后開挖,并分段跳槽施工,避免雨季施工和基坑邊坡長期裸露,施工后應快速回填,避免道路及相鄰人行道地面變形。鄰近建(構)筑物影響評價對市政道路的影響評價擬建場地內市政道路縱橫交錯,箭河路、巴縣大道等主要道路車流量很大,路面上均分布有擬建管網,路面開挖對交通和行車安全影響較大,這些區域的基坑邊坡,一側為人行道,一側為車行道,放坡空間有限,基坑邊坡一旦變形,可能導致嚴重的安全事故;主路外,各條支路分布密集,這些道路大多兩車道,且施工時僅有一條車道可進行圍擋施工,放坡空間也十分有限,且人流量很大,常有車輛停放。施工時應嚴格遵守“跳槽開挖”和“先支護后開挖”的基本原則,縮短開挖長度,避免雨季施工,較小對市政道路的影響。對市政管網的影響評價場地內市政管網大多分布于道路一側的人行道內,部分位于路面上或橫穿道路,主要為通信、燃氣、電力和給排水管線,擬建管網大多與現有市政管網平行布置,部分區段需要橫穿現有管線。對現有管線影響較大,通信、燃氣、電力管線遭受破壞后,安全隱患和社會影響較大,現有給排水管線出現破壞滲漏后,會直徑影響基坑邊坡穩定性,影響施工安全。部分居民區內的管網陳舊,且無管網分布圖,施工時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施工前應加強排查,聯系各類管網權屬單位進行現場確認,無法避讓時應先進行遷建。對相鄰居民區的影響評價擬建管網大多位于居民區周邊,建筑物老舊且基礎型式難以調查;而擬建管網大多距離建筑物較近,無放坡空間,基坑開挖可能導致相鄰建筑基礎變形,施工時應先確認基礎位置和基礎形式,1.5倍基坑邊坡范圍內存在建筑基礎時,應以支擋為主,先支擋后開挖。工程建設時應注意對周邊建筑物保護、避讓、保持一定的安全間距,同時減少施工產生的噪音問題,減少夜間對居民區的影響。對地下人防工程的影響評價擬建雨水管網位于巴縣大道,解放路段,新市街三條道路位置,位于現狀防空洞上方。Y1-69~Y1-72井段,埋深2.17-2.32m,Y1-121~Y1-72井段,埋深1.31-2.36m,Y1-33~Y1-40井段,埋深2.02-2.53m。根據收集資料顯示,現狀防空洞頂板埋深位于現狀地面以下2m。以上幾段管網建議設計調整設計標高,管網開挖基坑支護措施的選擇注意對防空洞的保護,開挖前查清每段防空洞的頂板高程及范圍,以免對其造成破壞,選擇人工開挖,避免機械開挖。地基均勻性評價場地內主要覆蓋層為素填土,厚度總體不大,均勻性總體較差,回填時間在10年以上;粉質粘土層力學性能一般,均勻性好,但厚度不穩定;強風化基巖因厚度變化,力學性能差,均勻性差;中等風化基巖層位穩定,厚度大,均勻性較好。地下水對擬建物的影響評價鉆探施工完畢后,作了地下水位動態觀測,24小時后觀測成果顯示,僅有極少數鉆孔有微弱恢復,說明場地勘察期間在鉆探深度范圍內為地下水貧乏。場地地勢低洼地帶,擬建范圍易匯集周邊的存儲于松散填土層、基巖裂隙中,致使填土層及破碎巖體中可能賦存大量季節性地下水,周邊老舊排水管網分布密集,出現滲漏、雨季排水不暢時,覆蓋層中可能出現地下水。地下水對擬建物的影響主要為:由于場地內填土分布范圍大,地下水的升降可能導致地面沉降,導致管道變形。如在雨季施工時,施工應備排水設備,排除基坑中的滲水,以免影響工程的進度。地下水對軟質巖體有浸泡軟化作用,降低基坑邊坡巖體穩定性。箭灘河水對施工的影響評價Y1-50~Y1-53段距離箭灘河較近,管線開挖深度2.90-5.24m,雨季施工可能引起箭灘河水倒灌進入基坑,應盡量避免雨季施工。施工應配備排水設備,排除基坑中的滲水,以免影響工程的進度。巴縣大道、江州路、新市街、解放路、新明路標高較低,基巖面埋深較深,基巖面低于洪水位,需作抗浮設計,抗浮設計水位196.35m,施工過程中注意地下水對施工的影響。特殊性巖土評價填土素填土是場地內主要的覆蓋層,總體呈稍密-中密狀,局部呈現松散狀,分布范圍大,不均勻。一般人工填土層結構呈松散~稍密狀,有架空現象,隨意性填積,排列雜亂,分布不均勻,密實度差,承載力小,力學性質變化大,具有高壓縮性和濕陷性,易產生不均勻沉降。若沒有經過處理,可能產生填土的不均勻沉降危害。擬建工程荷載較小,采用松散填土做為持力層時,建議對已有填土進行碾壓夯實。稍密-中密狀填土,適當平整碾壓即可滿足設計要求。由于老舊排水管網分布密集,既有管網出現滲漏、雨季排水不暢時,填土層底部長期地下水浸泡作用下呈現灰黑色軟塑狀,采用該層做持力層時,建議對該層進行換填處理。軟土場地內的粉質粘土層主要呈可塑狀態,部分低洼地帶,由于老舊排水管網分布密集,既有管網出現滲漏、雨季排水不暢時,長期地下水浸泡作用下呈現灰黑色軟塑狀,承載力小,力學性質變化大,易產生不均勻沉降。若沒有經過處理,可能產生不均勻沉降危害。擬建工程荷載較小,采用該層做為持力層時,建議對已現狀軟土進行換填或拋石擠淤處理。風化巖勘察區巖石以物理風化為主,其形式有表層風化、裂隙式風化及順層風化。風化速度和深度與巖性、地形、裂隙發育程度密切相關。本區砂巖強度較高,但抗風化能力不強。泥巖巖性軟弱,風化快而強烈,風化后較快遭剝蝕,相同巖性則裂隙發育較不發育的風化速度快和強烈。當風化作用沿層面和較軟弱的巖層進行時,風化深度較大。區內地層以泥巖為主,風化層厚度0.7-3.5m,泥巖、砂巖含泥質較重、經常遇水地段的砂巖及粉砂巖存在風化層較厚的情況。本項目的主要工程地質問題為基坑邊坡問題,基坑邊坡開挖過程中,風化巖體易產生崩塌,泥巖頂部經常積水時,巖體可能風化成泥狀,形成邊坡中的軟弱夾層,對邊坡的穩定性不利。建議施工中加強驗槽工作,校核風化層厚度,做好動態設計與施工。成樁可能性評價場地內基坑進行支護時,可能涉及樁基成孔。擬建場地平整開闊,且有市政道路相連,道路通達,交通便捷。機械成孔樁是一種常見的樁型,有成熟經驗,對地層適應性強,容易鉆進,可以穿越較為堅硬的土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暑假工兼職檔案協議書
- 有兩個孩子離婚協議書
- 燒烤店安全合同協議書
- 小區充電樁免責協議書
- 老年征婚協議書
- 聘請股份協議書
- 有其他垃圾收運協議書
- 貝殼認購協議書
- 空乘培訓協議書
- 經營擔保協議書
- (完整)注冊安全工程師考試題庫(含答案)
- 電子政務概論-形考任務5(在線測試權重20%)-國開-參考資料
- 2024年貴州省貴陽市中考生物地理合卷試題(含答案逐題解析)
- 概率論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 山西省電子政務外網初步設計方案
- 辦公樓室內裝飾工程施工設計方案技術標范本
- 執業醫師法培訓課件
- 新時代新型職業農民素養課件講解
- 2024年咸陽市城市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沖刺題(帶答案解析)
- 2023年電力安全生產工作規程
- 小學新眼保健操比賽總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