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數學下冊教學設計一二三單元_第1頁
五年級數學下冊教學設計一二三單元_第2頁
五年級數學下冊教學設計一二三單元_第3頁
五年級數學下冊教學設計一二三單元_第4頁
五年級數學下冊教學設計一二三單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觀察物體(三)

本單元教學大綱

教學導航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觀察和操作的過程,從中認識到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

狀是不同的。能正確辨認從正面、左面、上面觀察到的物體形狀。

2.能根據已有的圖形,用各種方法拼搭相應的立體圖形,發展學生的空間想象

力。

3.通過拼搭活動,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4.通過選取熟悉的環境和物體作為觀察對象,聯系生活經驗,感受數學在生活

中的應用,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

5.通過合作交流,培養學生互助、合作的意識,提高學生的數學交流和表達能

力。

【重點難點】

1.能從正面看到的平面圖形畫出不同擺放方式的小正方體。

2.引導學生進行空間圖形的平面和立體想象,找出被遮擋住的小正方體。

教學建議

【教學指導】

1.準備好必要的教具和學具。老師可以結合實際,指導學生自制學具,并要求

每位學生準備好直尺等畫圖工具。

2.注意讓學生真正地、充分地進行活動和交流。只有在活動的過程中,學生才

能真正經歷觀察、想象、猜測、分析和推理等過程,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和思維能

力才能得以鍛煉,空間觀念才能得到發展。因此,老師要切實組織好教學的每一

個步驟,使活動有目的、有秩序地開展,要讓所有的學生都真正地,實實在在地

進行觀察和操作。

3.注意不要讓老師的演示或少數學生的活動和回答來代替每一位學生的親自

動手、親自體驗和獨立思考?;顒诱n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培養學生的交流表達能力,

教學中應鼓勵學生敢于發表自己的意見,與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中理清

思路,互相啟發。

【課時安排】建議共分2課時:

觀察物體(1).................................................工課時

觀察物體(2).................................................工課時

單元第一單元總課時總第一課時主備人:張苗苗

課題觀察物體(三)課型新授第1課時

教學目標1:能根據從一個方向看到的圖形擺立體圖形。能分析和分辨從不同角度

觀察立體圖形的情況。

2:通過推測和拼搭圖形的方式,引導學生簡化過程,培養學生的空間想

象力和思維能力。

3:通過讓學生自己拼擺,得出結論,激發學生對數學的求知欲及探求數

學知識的興趣。

教學重點能根據從正面、上面或左面看到的平面圖形推測出小正方體的拼搭方式。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和抽象思維能力

教學準備若干個小正方體、多媒體。

集體備課個人二次備課(手寫)

教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過同學們都玩過積木吧,老師給你們4個小正方

程體木塊,請你們擺出從正面看到的是下面的圖形。

11

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研究這個問題,板書:觀察

物體(三)。

二、探究體驗,經歷過程

1.學生探究。

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每個小組若干個小正方

體。

師:現在同學們每個小組都有若干個小正方體,

請你們自主探究一下,怎樣拼搭立體圖形,才能從

正面看到的是看一看哪個小組得出的方法最

多。

學生分組探究,教師巡視指導。

學生動手操作,小組成員之間進行討論交流。

2.探究結果匯報。

(1)一共有4個小正方體,從正面看到的是

II1J,可以先一行擺3個小正方體七口,剩下

的1個小正方體的擺放位置有如下幾種情況:①可

以擺在這3個小正方體任意1個的后面,

如下圖。

田rrO

②可以擺在這3個小正方體任意1個的前面,

如下圖。

m胃

師:擺出的立體圖形的形狀是不同的,但是從正面

觀察時,看到的圖形是相同的。還有其他的拼搭方

法嗎?

學生思考,動手實驗。

學生接著展示:

大家在拼搭的過程中要多思考,從不同的角度

考慮問題,我們會發現不同的結論。

3.學生探究。師:如果再增加一個同樣的小正

方體,也就是用5個同樣的小正方體,要保證從正

面看的形狀不變,應該怎樣拼搭呢?下面就請各小

組的同學用手中的小正方體進行拼搭,看哪個小組

得出的結論最多。

學生分小組動手操作,教師巡視指導。提示學

生按照一定的順序擺放,既可避免重復也可避免遺

學生分組自主探究,相互交流。

4.匯報探究結果。

小組分別匯報自己小組拼搭的圖形。

①可以擺在這3個小正方體任意2個的后面,

如下圖。

^5^3^3

②可以擺在這3個小正方體任意2個的前面,

如下圖。

^9^3

③可以擺在這3個小正方體任意1個的后面,

如下圖。

^9rrr^

④可以擺在這3個小正方體任意1個的前面,

如下圖。

⑤可以把1個擺在后面,1個擺在前面,如下

圖。

^3

京司仍

教師分別對各個小組所拼搭的圖形點評,給學

生以肯定和鼓勵。

三、課堂小結,梳理提升

這節課我們研究了,根據從一個角度觀察物體

得到的平面圖形進行拼搭立體圖形,你有什么收

獲呢?

學生談收獲,教是根據學生談話歸納整理成板

書。

本課時板書設計:

觀察物體(三)

1.由幾個大小相同的小正方體擺成的立體圖形,從

同一個方向觀察,看到的圖形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

是不同的。

2.根據從一個方向看到的圖形擺立體圖形,有多種

擺法。

教學反思:

單元第一單元總課時第二課時主備人:張苗苗

課題觀察物體(三)課型新授第2課時

教學目標

1、我能正確辨認從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觀察到的立體圖形。

2、我能根據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平面圖形還原立體圖形,進

一步體會從三個方向觀察就可以確定立體圖形的形狀,能根據給定的兩

個方向觀察到的平面圖形的形狀,確定搭成這個立體圖形所需要的正方

體的數量范圍。

教學重點能根據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平面圖形還原立體圖形。

教學難點能進行空間圖形的平面和立體想象來找出被遮擋住的小立方塊。

教學準備若干個小正方體、多媒體。

集體備課個人二次備課(手寫)

教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過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根據從某個角度觀察得到

程的平面圖形,拼搭出立體圖形的方法,這節課,我

們再來研究怎樣根據從多個角度觀察得到的三視圖

來拼搭立體圖形。

教師出示從正面觀察某立體圖形得到的平面圖

形,如匚口。

請同學們猜一猜,它是由幾個小正方體組合而

成的,并說明理由。

學生紛紛發表意見,有的說是2個,有的說3

個……

師:看來要了解物體的真面目只看一面是不夠

的,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索根據三視圖擺立體圖形。

二、探究體驗,經歷過程

1.投影出示例2。

2.分小組探究。

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每個小組準備若干個小

正方體木塊。

師:現在每個小組都有若干個小正方體木塊,

請你們自主探究一下,怎樣拼搭,能拼搭成符合蘭

蘭看到的三視圖的立體圖形,看一看哪個小組最先

完成并說一說是怎樣擺的。

學生分組探究,教師巡視指導。

3.探究結果匯報。

我們拼搭的圖形為斤因為蘭蘭從正面看

得到的平面圖形和從左面看得到的平面圖形都是由

2個小正方形組成的長方形,因此說明這個立體圖形

只有一層,并且它的前面是2個小正方體,它的左

面也是2個小正方體。而從上面看是兩排,它的前

排是2個小正方體,第二排是一個小正方體并且應

該在左邊,因此我們組拼成了上面的圖形。

師生共同評價總結:各小組都能積極地思考,

動手動腦解決問題,并說出了自己的思考過程。

3.即時練習。

指導學生完成教材第2頁“做一做”。

學生根據題意自行操作,教師巡視及時發現學

生在拼擺中存在的問題,并進行及時指導。

三、鞏固練習

1.第3題:呈現了從不同方向觀察一個立體圖

形得到的三個圖形,讓學生用正方體搭出相應的立

體圖形。教師可以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然后組織

全班同學討論并流拼搭的方法。注意引導學生有步

驟、簡潔地進行操作。

2.第4題:先讓學生獨立解決問題,再組織交

流。

對于第⑵小題,學生完成練習后,教師讓學生

展示不同的擺法,通過交流,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只

看到一面是無法確定物體的形狀。

3.第5題:可以讓學生先直接作出判斷,再組

織交流。

4.第6題:讓學生根據從一個方向看到的圖形,

判斷所觀察的物體是什么立體圖形,使學生進一步

認識到:不能只根據一個方向看到的形狀,就確定

是什么立體圖形。如果搭成的圖形從正面看,最

少需要3個正方體,還可能是4個、5個……

教師可以讓學生說一說或在方格紙上畫出,從

不同的方向觀察自己所搭的立體圖形得到的圖形;

還可以讓學生小組活動,由一名學生增加所給的條

件,使其他人能準確地擺出這個立體圖形。

5.第7題: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并根據題意要

求動手擺一擺,以此來驗證自己的想法。在學生獨

立思考的基礎上,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全班交流。

四、課堂小結,梳理提升

這節課,我們研究了根據物體的三視圖拼搭立

體圖形,同學們都能積極地動手參與,積極地思考。

在按照物體的三視圖進行拼搭時,先根據平面圖分

析出要拼搭的立體圖形共有幾層.要拼搭的立體圖

形共有幾排,再根據平面圖形確定每層和每排的小

正方體的個數和位置。

本課時板書設計:

從多個角度觀察立體圖形

先根據平面圖分析出要拼搭的立體圖形有幾層;

然后確定要拼搭的立體圖形擺幾排;

最后根據平面圖形確定每層和每排的小正方體的個

數。

教學反思:

2因數與倍數

本單元教學大綱

教學導航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因數、倍數、質數、合數等概念,知道相關概念之間的聯系和區

別。

2.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索,掌握2、5、3的倍數的特征。

3.逐步培養學生的數學抽象能力,以及滲透分類的思想。

4.經歷與他人合作交流解決問題的過程,嘗試解釋自己的思考過程。

5.通過利用因數和倍數的相關知識來解決相應的實際問題,使學生進一步體會

數學的應用價值。

【重點難點】

1.掌握因數、倍數、質數、合數等概念的聯系及其區別。

2.掌握2、5、3的倍數的特征。

3.質數和奇數的區別。

教學建議

【教學指導】

1.加強對概念間相互關系的梳理,引導學生從本質上理解概念,避免死記硬背。

本單元中因數和倍數是兩個最基本的概念,理解了因數和倍數的含義,對于

一個數的因數的個數是有限的,倍數的個數是無限的等結論自然也就掌握了。對

于后面的公因數、公倍數等概念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要引導學生用聯系的方

法去掌握這些知識,而不是機械地記憶一堆支離破碎,毫無關聯的概念和結論。

2.由于本單元知識特有的抽象性,教學時要注意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雖然我們強調從生活的角度引出數學知識,但在過去的數學教學中,一些老

師往往忽視概念的本質,而讓學生死記硬背相關概念或結論,導致學生無法理清

各概念間的前后承接關系,達不到融會貫通的程度,而學生到了五年級,抽象能

力已經有了進一步提高,有意識地培養他們的抽象概括能力也是很有必要的,如

讓學生通過幾個特殊的例子,自行總結出任何一個數的倍數的個數都是無限的結

論,逐步形成從特殊到一般的歸納推理能力等。

【課時安排】共分7課時:

因數和倍數(1)...........................................................................................1課時

因數和倍數(2)...........................................................................................工課時

1H時

2、5、3的倍數的特征(1)K

1r時

2、5、3的倍數的特征(2)n

1K時

質數和合數(1).................1r

n時

質數和合數(2).................K

1rI

整理和復習.........sr

單元第二單元:因數和倍數總課時總第三課時主備人:陳海霞

課題認識因數和倍數課型新授第1課時

教學目標1.讓學生初步理解因數和倍數的概念,掌握找因數和倍數的方法。學會

用列舉法找一個數的因數和倍數。

2.借助直觀圖,先引導學生觀察,后列出乘法算式,最后結合乘法算式

來理解因數和倍數的概念。

3.理解因數和倍數的意義及兩者之間相互依存的關系。

教學重點理解因數和倍數的含義

教學難點掌握求一個數的因數和倍數的方法。

教學準備課件

集體備課個人二次備課(手寫)

學【復習導入】

1.教師用課件出示口算題。

104-5=164-2=

124-3=

1004-25=2204-4=

18X4=

25X4=24X3=

150X4=

20X86=

2.學生口算。

導入:在乘法算式中,兩個因數相乘,得到的結果叫

做它們的積。乘法算式表示的是一種相乘的關系。在除

法算式中,兩個數相除,得到的結果叫做它們的商。除

法算式表示的是一種相除的關系。在整數乘法和除法中

還有另一種關系,這就是我們這一節課要學習探討的內

容。

【新課講授】

1.出示教材第5頁例lo

124-2=684-3=2..........2

304-6=5

194-7=2.........594-5=1.8

26+8=3.25

204-10=2214-21=1

634-9=7

(1)觀察。

引導:觀察例1中的算式,你發現了什么?(都是除

法算式)

(2)分類。

引導:你能把上面的除法算式分類嗎?

學生分類后,教師組織學生交流,引導學生根據是否

整除分為以下兩類:

第一類:124-2=6204-10=2

304-6=5214-21=1

634-9=7

第二類:84-3=2............294-5=1.8

194-7=2.........5264-

8=3.25

2.引入課題。

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有關數的整除的相關知識。

⑴教師引導。

教師指出:在整數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數而沒有余數,

我們就說被除數是除數的倍數,除數是被除數的因數。

例如,12+2=6,我們就說12是2的倍數,2是12

的因數。12+6=2,所以12是6的倍數,6是12的因數。

(2)學生嘗試。

教師讓學生說一說第一類的每個算式中,誰是誰的因

數?誰是誰的倍數?先同桌互相說一說,再組織全班交

流。

⑶深化認識。

師:通過剛才的說一說活動,你發現了什么?

引導學生體會:因數和倍數雖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但

又是相互依存的,二者不能單獨存在。我們不能說誰是

因數,誰是倍數,而應該說誰是誰的因數,誰是誰的倍

數。

例如,30+6=5,30是6和5的倍數,6和5是30的

因數。

教師強調,并讓學生注意:為了方便,在研究因數和

倍數的時候,我們所說的數指的是自然數(一般不包括

0)o

今天學的一個數的“因數”與以前乘法算式中的“因

數”有什么區別呢?

乘法算式中的“因數”是相對于“積”而言的,可以

是整數,也可以是小數、分數。

一個數的“因數”是相對于“倍數”而言的,它只能

是整數。

3.探索找一個數的因數的方法。(教學例2)

出示例2:18的因數有哪幾個?

(1)學生獨立思考。

師:根據因數和倍數的意義,想一想18除以哪些整

數的結果是整數。184-1=18,I和18是18的因數;18

4-2=9,2和9是18的因數;184-3=6,3和6是18的

因數。

引導學生把18的因數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每兩

個因數之間用逗號隔開,全部寫完后用句號結束。即18

的因數有1,2,3,6,9,18o

⑵小組合作交流。交流時教師要讓學生說明找的方

法,引導學生認識:只要想18除以哪些整數的結果是

整數,并且要從1開始,一對一對地找,避免遺漏。如

果學生還有其他想法,只要合理,教師都應給予肯定。

⑶采用集合圖的方法。教師指出也可用右面的集合圖

來表示18的全部因數。明確:用圖示法表示18的因數

時,先畫一個橢圓,在橢圓的上面寫上“18的因數”,

再把18的因數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有規律地寫在橢圓里,

每兩個因數之間也用逗號隔開,全部寫完后不加句號。

(4)即時練習。

讓學生找出30的因數和36的因數,并組織交流。

30的因數有1,2,3,5,6,10,15,30。

36的因數有1,2,3,4,6,9,12,18,36。

老師舉錯例。(36的因數有1,2,3,4,6,6,9,

12,18,36o)

師:這樣寫可以嗎?為什么?

生:不可以,因為重復的因數只要寫一個就可以了,

所以不需要寫兩個6。

【課堂作業】

1.教材第5頁“做一做”。

小結:如果a+b=c(a,b,c均是不為0的自然數),

那么a就是b和c的倍數,b和c是a的因數。因數和

倍數是相互依存的。

2.教材第7頁練習二第1、5、6題。

【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本課時板書設計:

因數和倍數(1)

124-2=612是2和6的倍數18的因數

2和6是12的因數

一個數的因數的個數是有限的,一個數的倍數的個數是

無限的。

教學反思:

單元第一單元總課時總第四課時主備人:王瓊迪

課題因數和倍數(2)(教材課型新授第2課時

第6頁例3)

教學目標1.通過學習,使學生能自主探究,找出求一個數的倍數的方法。

2.結合具體情境,使學生進一步認識自然數之間存在因數和倍數的

關系,掌握求一個數的因數和倍數的方法。

3.體驗數學學習的快樂,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教學重點能掌握找一個數的因數和倍數的方法。

教學難點能了解一個數的因數是有限的,倍數是無限的。理解因數和倍數兩者之

間的關系。

教學準備PPT

集體備課個人二次備課(手寫)

學【復習導入】

過24、49的因數有哪些?

你是用什么方法找出這些數的因數的?一個數的

因數中,最大的是幾?最小的是幾?

【新課講授】

1.探索找倍數的方法。(教學例3)

出示例3:2的倍數有哪些?

師:你會找2的倍數嗎?給你們1分鐘的時間,

看誰寫得又對、又快、又多!

準備好了嗎?開始!

師:時間到,你寫了多少個2的倍數?

生1:15個。生2:24個。

師:大家都是用的什么方法呢?

生1:我是用乘法口訣,一二得二,二二得四...

這樣寫下去的。

生2:我也是用乘法,用2去乘1、乘2.........

師:哪些同學也是用乘法做的?

師:你們都是用2去乘一個數,所得的積就是2

的倍數。還有不同的方法嗎?

生3:我用的是除法,用24-2=1,4+2=2,64-

2=3……依次除下去。

師:很好!如果給你更長的時間,你能把2的倍

數全部寫出來嗎?

生:不能。

師:為什么?(因為2的倍數有無數個)

師:怎么辦?(用省略號)

師:通過交流,你有什么發現?引導學生初步體

會2的倍數的個數是無限的。

追問:你能用集合圖表示2的倍數嗎?

學生填完后,教師組織學生進行核對。

2.即時練習。

讓學生找出3的倍數和5的倍數,并組織交流。

學生舉例時可能會產生錯誤,教師要引導學生根據

錯例進行適時剖析。

3.反思提煉。

師:從前面找因數和倍數的過程中,你有什么發

現?

先讓學生在小組內交流,再組織全班集體交流,

引導學生認識以下三點:

⑴一個數的最小因數是1,最大因數是它本身。

⑵一個數的最小倍數是它本身,沒有最大倍數。

⑶一個數的因數的個數是有限的,一個數的倍數

的個數是無限的。

【課堂作業】

教材第7頁練習二第2、3、4、7、8題。

【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本課時板書設計:

因數和倍數(2)

2X1=224-2=12X2=4

44-2=2

2X3=66+2=32X4=8

84-2=4

2的倍數有2,4,6,…

一個數的因數的個數是有限的,一個數的倍數的個

數是無限的。

教學反思:

單元第二單元總課時總第五課時主備人:杜楊

課題2,5的倍數的特征課型新授第3課時

教學目標1.使學生掌握奇數、偶數的意義,學會判斷一個數是奇數還是偶數。

2.引導學生自主探索2、5的倍數的特征,并學會正確地判斷一個數

是否是2、5的倍數。

3.感受探索過程中的基本方法和策略。

教學重點理解并掌握2、5的倍數的特征及奇數、偶數的概念。

教學難點靈活運用新知、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師:多媒體課件,百數表。生:彩筆,百數表。

集體備課個人二次備課(手寫)

學【復習導入】

過1.在2、3、5、8、10、12、25、40這幾個數中,

40的因數有幾個?5的倍數有幾個?

2.在6、10、12、15、18、20這幾個數中,哪些

數是2的倍數?哪些數是5的倍數?

3.判斷下面這幾個數,哪幾個是2的倍數?哪幾

個是5的倍數?

3245296380377231120354570

揭題:我們已經學會了求一個數的倍數的方法,

這節課我們就來探索2、5的倍數的特征。

【新課講授】

1.認識5的倍數的特征。

(1)操作感知。

出示教材第9頁“百數表”,讓學生認真觀察。

提問:5的倍數有什么特征?

在上表中找出5的倍數,并做上記號。

(讓學生拿出課前準備的“百數表”按要求進行

操作)

(2)組織交流。

提問:5的倍數究竟有什么特征呢?你能根據剛

才的操作把自己的發現向同學們說一說嗎?

小組交流后指名回答,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呈

現百數表,通過全班交流,引導學生概括出5的倍

數的特征:個位上是0或5的數都是5的倍數。

2.認識2的倍數的特征。

(1)操作感知。

提問:2的倍數有什么特征?讓學生在“百數表”

中找出2的倍數,做上記號,并與同伴說一說這些

數有什么特征。

學生獨立動手操作。

(2)組織交流。

指名回答,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呈現百數表,

通過全班交流,引導學生概括出2的倍數的特征:

個位上是0、2、4、6、8的數都是2的倍數。

3.認識奇數、偶數。

(1)理解奇數和偶數的意義:從百數表中可以看

出,自然數中有一半的數是2的倍數,另一半的數

不是2的倍數。我們把2,4,6,8,10,…這些是

2的倍數的數叫做偶數(0也是偶數),把1,3,5,

7,9,…這些不是2的倍數的數叫做奇(jl)數。

(2)舉例驗證。

54是2的倍數,54是偶數;

728是2的倍數,728是偶數;

245不是2的倍數,245是奇數……

由此可以得出:自然數按是不是2的倍數可以分

為奇數和偶數兩類,也就是說,一個自然數不是奇

數就一定是偶數。

(3)奇數和偶數的特點:自然數的個數是無限

的,所以奇數和偶數的個數也是無限的,沒有最大

的奇數和偶數,只有最小的奇數和偶數,最小的奇

數是1,最小的偶數是0。

【課堂作業】

1.教材第9頁“做一做”。

2.教材第11?12頁練習三第1、2、6、7題。

【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本方果時板書設計:

2、5、3的倍數的特征(1)

5的倍數的特征:個位上是0或5的數。如:20,75,…

2的倍數的特征:個位上是0,2,4,6,8的數,如:

8,22,90,…

自然數:偶數:2的倍數,如:54,728,…

奇數:不是2的倍數,如:245,…

教學反思:

單元第二單元息課時總第6課時主備人:陳海霞

課題2、5、3的倍數特征(2)課型新授第4課時

教學目標1.使學生通過觀察、猜想、驗證、理解并掌握3的倍數的特征。

2.引導學生學會判斷一個數能否被3整除。

3.培養學生分析、判斷、概括的能力。

教學重點理解并掌握3的倍數的特征

教學難點會判斷一個數能否被3整除。

教學準備課件

集體備課個人二次備課(手寫)

學1.下面哪些數是2的倍數?哪些數是5的倍數?

過1218202548607290

2.下面哪些是偶數?哪些是奇數?

587479130321555600

3.填一填。

(1)個位上的數是_____________的自然數一定

是2的倍數,也叫________o

(2)個位上的數是________的自然數一定是5

的倍數。

(3)一個數,如果既是2的倍數,又是5的倍數,

這個數的個位上一定是_________。這個數最小

是_________。

(4)最小的偶數是__________,最小的奇數

是_________,最大的偶數__________,最大的奇

數_________。

教師:看來同學們對于2、5的倍數已經掌握了,

那么3的倍數的特征是不是也只看個位就行了呢?

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3的倍數的特征。

板書課題:2、5、3的倍數的特征(2)

【新課講授】

1.猜一猜:3的倍數有什么特征?

2.算一算:先找出10個3的倍數。

3X1=33X2=6

3X3=9

3X4=123X5=15

3X6=18

3X7=213X8=24

3X9=27

3X10=30

觀察:3的倍數的個位數字有什么特征?能不能

只看個位就能判斷呢?(不能)

提問:如果老師把這些3的倍數的個位數字和

十位數字進行調換,它還是3的倍數嗎?(讓學生

動手驗證)

12—2115-51

18-81

24—4227-72

教師:我們發現調換位置后還是3的倍數,那3

的倍數有什么特征呢?

(以四人為一小組,分組討論,然后匯報)

匯報:如果把3的倍數的各位上的數相加,它

們的和是3的倍數。

3.驗一驗:下面各數,哪些數是3的倍數呢?

2105421612992319876

小結:從上面可知,一個數各位上的數字之和

是3的倍數,這個數就是3的倍數。(板書)

4.比一比。(一組筆算,另一組用規律計算)

判斷下面的數是不是3的倍數。

3402500312722967

5.指導學生完成教材第10頁“做一做”。

要求學生根據探索出來的方法判斷出哪些是3

的倍數。學生匯報時,要求說一說是怎樣判斷的。

【課堂作業】

教材第11~12頁練習三第3、5、8、9、10.11

題。

【課堂小結】

同學們,通過今天的學習活動,你有什么收獲和

感想?

本課時板書設計:

2、5、3的倍數的特征(2)

一個數各位上的數字之和是3的倍數,這個數就是3

的倍數。

教學反思:

單元第二單元總課時總第七課時主備人:陳海霞

課題質數和合數課型新授第5課時

教學目標1.使學生能理解質數、合數的意義,會正確判斷一個數是質數還是合數。

2.知道100以內的質數,熟悉20以內的質數。

3.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4.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體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理解質數、合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區分奇數、偶數、質數、合數

教學準備課件

集體備課個人二次備課

(手寫)

學【復習導入】

1.課件出示1~20各數,問:看到這些數字,你能想到最近學

的哪些知識?

生1:我想到了1,3,5,7,9,11,13,15,17,19是奇

數。

生2:我想到了2,4,6,8,10,12,14,16,18,20是偶

數。

生3:我想到了2,4,6,8,10,12,14,16,18,20是2

的倍數。

生4:我想到了5,10,15,20是5的倍數。

生5:我想到了3,6,9,12,15,18是3的倍數。

生6:我想到了10既是2的倍數,也是5的倍數。

師:同學們能從不同角度來觀察、分析這些數,真的很棒!

今天我們繼續來研究這些可愛的數字,相信你們一定會有新的

發現和收獲。

【新課講授】

1.學習質數、合數的概念。

(1)寫出廠20各數的因數。(學生動手完成)

點四位學生上黑板板演,教師注意指導。

(2)根據寫出的因數的個數進行分類。(填寫下表)

只有一個因數只有1個和它本身兩個因數有兩個

12,3,5,7,11,13,17,194,6,8,9,1

16,18,20

(3)教學質數和合數的概念。

針對表格提問:什么數只有兩個因數?這兩個因數一定是

什么數?

教師:只有1和它本身兩個因數,這樣的數叫做質數(或

素數)。

如果一個數,除了1和它本身還有別的因數,這樣的數叫

做合數。(板書)

2.教學質數和合數的判斷。

判斷下列各數中哪些是質數,哪些是合數。

1722293537879396

教師引導學生應該怎樣去判斷一個數是質數還是合數。(根

據因數的個數來判斷)

質數:172937

合數:2235879396

3.出示課本第14頁例lo

找出100以內的質數,做一個質數表。

(1)提問:如何很快地制作一張100以內的質數表?

(2)匯報:

①根據質數的概念逐個判斷。

②用篩選法排除。

2357111317192329313741

434753596167717379838997

③注意:1既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

【課堂作業】

教材第16頁練習四第1~3題。

【課堂小結】

這節課,同學們又學到了什么新的本領?

本課時板書設計:

質數和合數(1)

一個數,如果只有工和它本身兩個因數,這樣的數叫做質數(或素

數)。

一個數,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還有別的因數,這樣的數叫做合

數。

1既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

只有1和它本

只有一個因數有兩個以上因數

身兩個因數

2、3、5、7、11、4、6、8、9、1()、12、

1

13J7J914J5J6J8.20

教學反思:

單元第二單元總課時總第八課時主備人:王瓊迪

課題數的奇偶性課型新授第6課時

教學目標1.經歷探索加減法中的數的奇偶性變化的過程,在活動中發現加法中的

數的奇偶性的變化規律,在活動中體驗研究方法,提高推理能力。

2.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和應用數學的

意識。

教學重點.探索并理解數的奇偶性。

教學難點能應用數的奇偶性分析和解釋生活中一些簡單問題。

教學準備

集體備課個人二次備課(手寫)

導入

學【復習

一起

你們

就和

老師

今天

嗎?

游戲

歡做

們喜

程同學

規律

數學

許多

含著

中蘊

游戲

抽獎

實在

戲。其

獎游

做抽

數學

獲得

戲中

獎游

在抽

察,

心觀

誰細

就看

老師

今天

了。

運氣

們的

看你

就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