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天然氣市政中壓管道零星工程項目環境風險評價環境風險識別環境風險物質識別根據下表8-1(引自《建設項目環境風險評價技術導則》附錄A.1)作為識別標準,對前面所確定的物質風險識別范圍內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質,進行危險性識別。表8-1物質危險性標準物質類別等級LD50(大鼠經口)mg/kgLD50(大鼠經皮)mg/kgLC50(小鼠吸入,4小時)mg/L有毒物質1<5<1<0.0125<LD50<2510<LD50<500.1<LC50<0.5325<LD50<20050<LD50<4000.5<LC50<2易燃物質1可燃氣體在常壓下以氣態存在并與空氣混合形成可燃混合物;其沸點(常壓下)是20℃或20℃以下的物質2易燃液體閃點低于21℃,沸點高于20℃的物質3可燃液體_閃點低于55℃,壓力下保持液態,在實際操作條件下(如高溫高壓)可以引起重大事故的物質爆炸性物質在火焰影響下可以爆炸,或者對沖擊、摩擦比硝基苯更為敏感的物質備注:(1)有毒物質判定標準序號為1、2的物質,屬于劇毒物質;符合有毒物質判定標準序號3的屬于一般毒物。(2)凡符合表中易燃物質和爆炸性物質標準的物質,均視為火災、爆炸危險物質。本工程涉及的主要物料為天然氣,按照《石油天然氣工程設計防火規范》GB50183-2004標準,天然氣屬于甲B類火災危險物質。(1)易燃性:天然氣屬于甲類火災危險物質。對于石油蒸汽、天然氣常常在作業場所或儲存區彌散、擴散或在低洼處聚集,在空氣中只需較小的點燃能量就會燃燒,因此具有較大的火災危險性。(2)易爆性:天然氣與空氣組成混合氣體,其濃度處于一定范圍時,點火即發生爆炸。天然氣(甲烷)的爆炸極限范圍為5.3~15%,爆炸濃度極限范圍愈寬,爆炸下限濃度值越低,物質爆炸危險性就越大。表8-2列出了在0℃、101.325kPa條件下天然氣主要成分的爆炸、燃燒特性。表8-2天然氣各主要組分的基本性質組分甲烷乙烷丙烷正丁烷異丁烷其它CH4C2H6C3H8C4H10I-C4H10C5--C11密度(kg/m3)0.721.362.012.712.713.45爆炸上限%(v)52.92.11.81.81.4爆炸下限%(v)15139.58.48.48.3自燃點(℃)645530510490//理論燃燒溫度(℃)18302020204320572057/燃燒1m3氣體所需空氣量(m3)9.5416.723.931.0231.0238.18最大火焰傳播速度(m/s)0.670.860.820.82//(3)毒性:天然氣為烴類混合物,屬低毒性物質,但長期接觸可導致神經衰弱綜合癥。甲烷屬“單純窒息性”氣體,高濃度時因缺氧窒息而引起中毒,空氣中甲烷濃度達到25%一30%時出現頭暈,呼吸加速、運動失調.(4)熱膨脹性:石油及石油產品、天然氣的體積隨著溫度的升高而膨脹,特別是天然氣隨溫度升高膨脹特別明顯.如果儲存設備受暴曬或在近高溫熱源,容器內的介質受熱膨脹造成容器內壓增大而膨脹。這種熱脹冷縮作用往往損壞儲存容器,造成介質泄漏。天然氣儲存容器在低溫下還可能引起外壓失穩。(5)靜電荷聚集世:雖然靜電荷主要發生在油品的運輸、流動、裝卸等工藝中,但是壓縮氣體從管口或破損處高速噴出時,由于強烈的摩擦作用,也會產生靜電;靜電的危害主要是靜電放電。如果靜電放電產生的電火花能量達到或大于可燃物的最小點火能,就會立即引起燃燒、爆炸。(6)易擴散性:天然氣的泄漏不僅會影響管道的正常輸送,還會污染周圍的環境,更為嚴重的是增加了火災爆炸的危險。當管道系統密封不嚴時,天然氣極易發生泄漏,并可隨風四處擴散,遇到明火極易引起火災或爆炸。天然氣的危險特性見表8-3。表8-3天然氣的危險特性表臨界溫度℃-79.48燃燒熱kJ/kmol884768.6臨界壓力bar46.7LFL(%V/V)4.56標準沸點℃-162.81UFL(%V/V)19.13溶點℃-178.9分子量kg/kmol16.98最大表明輻射能kW/m2200.28最大燃燒率kg/m2.s0.13爆炸極限%(v)上限5燃燒爆炸危險度1.8下限14危險性類別第2.1類易燃氣體密度kg/m30.6854(壓力1atm,溫度15℃狀態下);生產過程環境風險識別管道工程線路長,壓力大,路由環境條件復雜,當出現事故時,天然氣輸氣管道及球閥井釋放出天然氣遇到明火或產生的燃燒輻射傷害和爆炸沖擊波傷害。工程類型上分為管道工程和場站工程(球閥井),各類工程所存在的風險不同。(一)管道工程1、腐蝕管道及設備材質選擇不當、天然氣中含有水分等雜質、地下水位高等,均會造成球閥設備及管線內外表面腐蝕,導致設備及管線不同程度的泄漏。2、閥門、法蘭密封圈失效閥門、法蘭密封圈老化或安裝時密封圈位置不對等,均有可能造成閥門、法蘭泄漏,雖然一般情況下泄漏量不大,但卻是閥室常見事故之一。(二)公共運行工程本項目建設不涉及控制工程,但項目的運行會依托公司整體的運行系統,運行系統的風險事故也是本項目的風險源。1、控制系統失誤輸氣工藝控制關鍵是壓力自動監控系統,若壓力監控系統失誤或誤差過大,會導致作業人員錯誤判斷,如:錯誤判斷泄漏而中止管道輸送,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不能及時發現較小的泄漏,以至造成大的泄漏事故。2、公用工程系統故障若通信系統或供電系統發生故障,有可能因與控制中心聯系不上或長時間停電導致事故發生,甚至可能因事故狀態得不到及時控制,而導致災害擴大。3、放空系統故障當管道發生事故需要事故排放時,會有少量輸送介質通過放散管排放,一旦放空系統出現故障,氣體無法及時排出,可能會造成管道壓力過大爆裂等后果。4、作業人員誤操作作業人員因自身技術水平不高或責任心不強,導致誤操作或違章操作,極有可能引發各種事故。(三)其它風險1、外部自然因素損壞包括地震、坍塌、洪水等對輸氣管道等設施的破壞。2、人為損壞人為損壞主要來自工藝操作失誤,引起天然氣泄漏;違法在管道保護區或安全防護區內從事取土、挖掘、采石、蓋房、修渠、爆破、行駛禁止行駛的交通工具和機械等活動;蓄意破壞,管道上鉆孔偷氣,盜竊管道附屬設備和構件等。環境風險類型(1)火災、爆炸天然氣輸送管線因不法分子鉆孔盜氣、管線上方違章施工、管線的內外腐蝕、管線質量缺陷、施工中的缺陷以及洪水、地震等自然災害造成管線破裂,導致天然氣泄漏,遇點火源可能發生火災、爆炸事故。天然氣管線失效形成的危害種類和潛在影響區域取決于管線失效模式,氣體釋放、擴散條件和點燃方式。對于天然氣管線泄漏,由于氣體的浮力阻止了在地表形成持久的易燃氣云,遠處延遲點燃使發生門火的可能性較低。因此,主要的危險來自噴射火熱輻射和受限氣云產生的爆炸超壓。火災、爆炸事故是管道運行期的主要危險。項目管道壓力最高可達到0.4MPa,且有日不均、月不均和年不均的變化,因此存在壓力波動、疲勞引起的管材失效。(2)中毒、窒息危害天然氣屬于低毒性物質,其主要成分為甲烷,空氣中甲烷濃度過高能使人無知覺地窒息、死亡。本項目風險事故類型見圖8-1。事故毗鄰段天然氣放空事故毗鄰段天然氣放空地表水、生態環境影響大氣環境影響空氣稀釋高濃度甲烷,人員窒息事故后恢復事故段換管人員傷亡生態影響人員傷亡圖8-1本項目風險事故類型示意圖重大危險源識別及評價等級重大危險源識別根據《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辨識》(GB18218-2009),天然氣生產場所臨界量為50t。本項目重大危險源判別情況如下:項目設計設置40座放散管型PE球閥井,球閥井內不涉及天然氣儲存設施,所以本項目球閥井不構成重大危險源;根據《關于開展重大危險源監督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中壓和高壓燃氣管道,且公稱直徑≥200mm,屬于重大危險源”,以及《城鎮燃氣設計規范》(GB50028-2006)中城市燃氣管網壓力分級標準,本項目天然氣管道設計壓力0.4MPa,城北路中壓支線、祖沖之路中壓支線、迎賓路中壓改線、相石路西段中壓支線、湖濱路北段中壓支線、湖濱路中壓支線段六個工程段DN250mm,臨湖路中壓支線、古城路中壓支線兩個工程段DN200mm,構成重大危險源。環境風險評價等級根據《建設項目環境風險評價技術導則》中評價等級判定:本項目DN200mm以上中壓管道環境風險評價等級為一級,DN160mm中壓管道環境風險評價等級為二級。環境風險評價范圍及環境保護目標根據《建設項目環境風險評價技術導則》判定,同時考慮項目周邊環境的敏感度,報告將本項目管道中心線兩側各500m范圍作為環境風險評價范圍。項目周邊主要環境保護目標詳見表2-14。環境風險源項分析國外同類事故統計分析(1)國外同類工程事故類型及發生比率表8-4至表8-6給出了國外天然氣管道事故次數、原因統計結果。美國天然氣管道事故資料較詳實,統計了逐年事故次數、事故原因和事故所造成的危害后果,可以作為本項目類比分析依據。從統計結果可以看出,美國天然氣管道事故原因以外力破壞居多,次之為其它原因(包括誤操作、連接件壞損等),再者為建造/材料缺陷;前蘇聯管道事故主要原因依次是建造/材料缺陷、腐蝕;在歐洲天然氣管道事故的原因中,外力損傷為主要原因,其次是建造/材料缺陷。表8-4美國天然氣主干網管道及其事故后果統計年份年度里程事故數死亡財產損失事故危害milekm(次)(人)(美元)死亡/(次·km·a)1986321653517540836111662621.40E-071987323988521297704720466198832020251520589293160784.36E-08198932007051499310322204589394.15E-0719903244105219768911302316199132657552545971119312381992324097521472743245781657.77E-081993325319523438951230352682.01E-0819943328495355548145170293199532786652753664299577505.92E-08199632179l517762771130784742.51E-081997328765528983731120781172.59E-081998331862533966991444873101.89E-081999328378528360542176959377.01E—0820003265065253488015178682613.57E-072001312237502389872236742254.58E-082002324832522655821249835692.33E-082003326320525049981471048131.94E-08平均值324873522721823.3207004169.86E-08表8-5美國天然氣主干網管道及其事故原因統計(90年代后)年份事故事故后果事故原因次數死亡受傷建材缺陷外腐蝕內腐蝕外力破壞其他199089017225113912199171012461041101992743159663221199395l171596362919948102291320231619956421013452715199677158873816199773151251628121998991111922372119995428841018142000731518781620222001862512793622200282152171527122003981823121327232004109131116183727合計122530161193132162466272事故率(%)15.810.813.23822.2表8-6美國、前蘇聯及歐洲地區輸氣管道事故原因和次數統計結果事故原因事故率(%)美國前蘇聯歐洲建造/材料缺陷15.837.919.5外腐蝕10.83314.1內腐蝕13.26.9外力破壞3816.953.1其它22.25.313.3(2)外輸氣管線事故率的比較多年來將各種因素進行綜合統計后得出的各主要國家事故率對比情況詳見表8-7。表8-7美國、前蘇聯和歐洲輸氣管道事故率對比地區或者國家天燃氣管線事故率(×10-3次/km·a)美國0.60(50%管道運行超過40年)前蘇聯0.46(5%管道運行超過30年)歐洲0.38(運行時間較短)平均值0.48以上幾個地區或者國家的平均事故概率是0.48×10-3次/km·a,根據國外管道事故統計結果,美國九十年代后天燃氣管線事故率為1.5×10-4次/km·a,本次評價按上述平均事故概率計算天然氣管道事故率總體水平。(3)損壞類型和被點燃概率的統計管道壁厚和管徑與管道事故類型相關。較小管徑和管壁較薄的管道較大管徑和管壁較厚的管道容易發生泄漏事故。管徑DN160~DN250的管道的斷裂泄漏頻率約為0.04×10-3/次.年,針孔、穿孔泄漏頻率約為0.02~0.04×10-3/次·年。管道發生事故后,形成的危害主要有因為天然氣噴出后可能被點燃形成的燃燒火焰產生的熱輻射、因爆炸產生的沖擊波等。表8-8統計世界范圍內的管道事故天然氣泄漏后被點燃的統計數據。結果顯示,三種泄漏類型中,以針孔泄漏類型被點燃的概率最小,其次是穿孔、斷裂。大于0.4m的管線斷裂后,天然氣被點燃的概率明顯增大。表8-8天然氣被點燃的概率損壞類型天然氣被點燃的概率(×10-2)針孔1.6穿孔2.7斷裂(管徑<0.4m)4.9斷裂(管徑≥0.4m)35.3國內同類事故統計分析(1)國內輸氣管道概況我國天然氣工業從60年代起步,天然氣開發和輸送主要集中在川渝地區。經過幾十年的的建設和發展,盆地內相繼建成了威成線、瀘威線、臥渝線、合兩線等輸氣管道以及渠縣至成都的北半環輸氣干線,已形成了全川環形天然氣管網,使川東、川南、川西南、川西北、川中礦區幾十個氣田連接起來,增加了供氣的靈活性和可靠性。進入90年代后,隨著我國其它氣田的勘探開發,在西部地區先后建成了幾條有代表性的輸氣管道,如陜甘寧氣田至北京(陜京線)、靖邊至銀川、靖邊至西安的輸氣管道,鄯善到烏魯木齊石化總廠的輸氣管道及澀北-西寧-蘭州輸氣管道。1995年我國在海上建成了從崖13-1氣田到香港的海底輸氣管道。據不完全統計,到1997年,我國已建成了近1×104km的輸氣管道。隨著總長4000km的西氣東輸工程的建設,我國天然氣管道建設已進入了一個高速發展時期。(2)四川輸氣管道事故統計和原因分析川渝地區經過四十余年的天然氣勘探開發,目前已成為我國重要的天然氣工業基地,從60年代開始相繼建成了川渝地區南半環供氣系統并與1989年建成的北半環供氣系統相連接,形成了環形輸氣干線,盆地內至今已建成輸氣管道約有5890km,承擔著向川、渝、滇、黔三省一市的供氣任務,是西南三省一市經濟發展的命脈。表8-9列出了1969年~1990年四川天然氣管道事故統計結果。表8-91969年~1990年四川天然氣管道故統計事故原因事故次數事故率(%)腐蝕6743.22其中:內腐蝕4629.67外腐蝕2113.55施工和材料缺陷6038.71其中:施工質量4126.45制管質量1912.26不良環境影響2214.2人為破壞及其它原因63.87合計155100從上表可以看出,在1969年~1990年的21年間,四川輸氣管道共發生155次事故,其中腐蝕引發的有67次,占事故總數的43.22%,是導致事故的首要原因;施工和材料缺陷事故共有60次,占總數的38.71%,僅次于腐蝕因素而列于事故原因的第二位;由不良環境影響而導致的事故有22次,占到事故總數的14.20%,位居第三。上表統計結果可以看出,在統計期間造成輸氣管道事故的主要原因分別是腐蝕、施工和材料缺陷及不良環境影響。這一統計結果與國外統計結果有相類似的地方,同樣表明腐蝕及施工和材料缺陷是影響管道安全運行的主要因素。(3)國內90年代輸氣管道事故分析進入90年代,隨著陜甘寧氣田的勘探開發,我國在西部地區建設了以陜京線、靖西線和靖銀線為代表的標志著我國90年代輸氣管道建設技術水平的三條管道。其中1997年建成的陜京線是目前國內陸上長度、規模、投資最大的天然氣長輸管道工程。以上三條管道從1997年投產以來,共發生了2次事故,均由洪水引發并發生在地質災害比較多的黃土高原地區,統計結果見表8-10。表8-1090年代我國主要輸氣干線事故率管道名稱管道長度(km)運行年限(a)出現事故次數出現事故時間事故率(10-3次/km·a)陜京線8532.41711998.80.485靖西線488.53.511999.90.585靖銀線3203.0830/0合計4758(km·a)2/0.42注:表中運行年限統計到2000年11月(4)第三方破壞對管道安全運行的危害第三方破壞是指人為偷油盜氣造成的管道損傷以及管道沿線修筑道路、建筑施工、農民耕地等活動引起的管道損傷。值得注意的是,進入90年代以后,隨著我國經濟飛速發展,地方保護主義及社會環境的變化造成管道侵權事件頻頻發生,在管道上人為打孔盜油盜氣的情況急劇上升,嚴重危害管道安全,并造成巨大的財產損失,已引起了人們的高度重視。2001年8月2日國務院第313號令頒發了《石油天然氣管道保護條例》,對1989年的條例進行了修改和完善。這對保石油天然氣管道安全將起到積極作用,是效地打擊和扼制第三者破壞的有效依據。管道部門更要加大力度進行《石油天然氣管道保護條例》的宣傳,強化“保護管道安全就是保護沿線群眾自身安全”的教育,并密切與地方有關部門共同協調保護管道,以法律來約束管道保護中的違規行為,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嚴懲罪犯,確保管道安全運行。(5)國內輸氣管道事故典型案例我國輸氣管道典型泄漏事故案例見表8-11。表8-11國內輸氣管道天然氣泄漏事故序號管道發生時間事故原因事故描述1滬州市天然氣公司安富天然氣管理所直徑108mm管線2004年5月29管道局部的防腐層受到外力破壞,導致腐蝕穿孔、檢修不及時、管理失誤造成造成滬州市納溪區炳靈路一棟居民樓前的人行道突然發生爆炸,大樓附一層的10多戶人家頃刻之間變為廢墟。這起爆炸事故共造成5人死亡,35人受傷,10多戶居民的家園被徹底摧毀,80多戶居民受災,數萬人的正常生活受到影響。2黑龍江大慶市薩爾圖區三因洗浴中心2002年1月1日洗浴中心違章修建,其堿污水滲入地下,嚴重腐蝕地下管線,管穿孔/3重慶開縣天然氣主管道2005年11月25日直徑100mm天然氣主管道突然發生爆裂2萬余居民疏散轉移。4重慶沙坪壩區井口鎮天然氣輸氣管道2005年9月6日野蠻施工,堆土加載管道受外力影響變形斷裂天然氣大量泄漏后發生爆炸燃燒,高溫火柱將附近百余米處民房引燃。釀成1人死亡、18人受傷的重大事故,造成直接經濟損失370余萬元,影響到云、貴、川、渝四地的天然氣輸送。5靖西線天然氣管道2005年5月22日施工挖破發生嚴重天然氣泄漏事故。6四川儀隴天然氣管道2004年10月24日天然氣管道爆裂泄漏缺口15cm長、5cm寬,泄漏量非常大,周圍還形成了大團白霧,空氣中天然氣濃度己達到爆炸極限。7陜京輸氣管道神木縣神木鎮處2004年10月6日機動車挖掘破壞埋地管道且沒有及時發現、爆炸。天然氣泄漏200萬m3。泄漏時間長達7小時。經濟損失600余萬元,未造成人員傷亡。8長慶油田集氣管道主干線2004年6月7日高速公路施工,挖掘破壞大量天然氣泄漏。9勝利油田至齊魯石化輸氣管線2003年9月24日施工破壞臨淄北環路施工,一鏟土機鏟破天然氣管道。10曹威線,徐威線輸氣管道2003年06施工缺陷盲目施工造成管道懸空,最長段400m,懸空最高約50m。11陜京輸氣管道1998年洪水引發渦擊振動洪水沖擊管道,引起渦擊振動,導致管線斷裂。本項目最大可信事故根據同類項目風險識別結果,潛在的風險事故類型為火災爆炸和氣體泄漏以及事故狀態下所造成的伴次生危害。本項目最大可信事故為天然氣管道發生泄漏事故,引發火災爆炸事故。根據天然氣工程事故統計結果,天然氣發生泄漏后被引燃,發生火災爆炸的概率為1.6×10-6。風險概率水平屬于中等偏下概率的工程風險事件,應有防范措施,并制定事故應急預案。事故影響預測報告引用《昆山高峰天然氣有限公司巴城鎮天然氣中壓管道建設工程安全預評價報告》中“危險及風險程度定量分析”對風險程度的預測:1、預測泄漏源強:管道直徑:DE250,管道壓力:0.4Mpa,假設天然氣管道發生開裂,裂口形狀為長方形,長為管徑的60%,寬為2cm,天然氣(甲烷)的絕熱指數(γ)為1.316,由此,天然氣井管道小孔泄漏的泄漏速度為:因為因為,故天然氣管道中的流動為聲速流動,根據聲速流動氣體泄漏計算公式:式中:Q——為泄漏速度,kg/s;Cd——裂口形狀系數,長方形取0.90;A——裂口面積,m2;P——管道內壓,Pa;M——氣體分子量,kg/mol;R——氣體常數,8.314J/mol·K;T——氣體溫度,K;γ——氣體絕熱指數通過計算的,天然氣泄漏速度為:2、故障形態:天然氣泄漏5min后,形成蒸氣云遇火源發生爆炸。3、定量計算:(1)WTNT的計算E=1.8α·Wf·QfWTNT=E/QTNTE——為爆炸總能量,KJWTNT——蒸氣云的TNT當量,Kgα——蒸氣云的TNT當量系數,取4%;Wf——蒸氣云爆炸燃燒掉的總質量,kgQf——燃料的燃燒熱,KJ/kg;QTNT——TNT的爆熱,KJ/kg,取4520KJ/kg;E=1.8×4%×56×103×0.002×5×60=2.42×103KJWTNT=2.42×103/4520=0.535kg(2)爆炸時對人員的傷害A、死亡區R死=13.6×(WTNT/1000)0.37=13.6×(0.535×103/1000)0.37≈0.8mB、重傷區P=0.137Z-3+0.119Z-2+0.269Z-1-0.019Z=R重傷/(E/P0)1/3P——引起人員重傷沖擊波波峰值大約為44000Pa(即為0.434atm)P0——為環境壓力(近似為101300Pa)E——為爆炸總能量(KJ)R重傷=1.089×(2.42×106/101300)1/3≈3.14mC、輕傷區P=0.137Z-3+0.119Z-2+0.269Z-1-0.019Z輕傷=R輕傷/(E/P0)1/3P——引起人員輕傷沖擊波波峰值大約為17000Pa(即為0.434168atm)P0——為環境壓力(近似為101300Pa)E——為爆炸總能量(KJ)R輕傷=1.954×(2.42×106/101300)1/3≈5.63m表8-12天然氣蒸氣云爆炸破壞半徑破壞半徑事故區域死亡半徑m重傷半徑m輕傷半徑m管道泄漏0.83.145.634、風險影響小結:模擬靜態狀態下的事故,考慮DE250管道破裂長為管徑的60%,寬為2mm管道小孔泄漏5min,遇點火源爆炸事故,死亡半徑0.8m,重傷半徑3.14m,輕傷半徑5.63m。如在實際管道運行過程中,天然氣中壓管道破裂泄漏后5min內沒有采取果斷的處理措施,泄漏氣體會形成蒸氣云爆炸,爆炸后也會造成周圍管道、設備破壞,引發更大規模的泄漏,從而造成更大范圍的火災、爆炸事故。由此可見,發生風險事故后,在得到有效控制的情況下,項目風險事故影響范圍相對較小,對居民區的影響相對較小,獨立的爆燃事故對對水源地及生態紅線區的影響也不大,但由于項目部分位于生態紅線區及水源地內,其主要影響為發生爆燃后的消防尾水對區域內水體環境的影響,但由于天然氣爆燃產生的消防尾水中基本不含有有毒有害物質,通過地表流入水體的主要尾水中主要污染物為SS,同時會增加COD濃度,對水體環境的影響相對有限,不會造成嚴重的不利影響。環境風險值計算及評價風險值(死亡/年)=死亡半徑內人口數×事故發生概率本項目在輸氣過程中,各類潛在事故因素可能引起的最大事故危害是輸氣管線破裂,從而造成大量天然氣泄漏、燃燒或爆炸,產生燃燒熱輻射因子。加壓氣體泄漏時形成射流,如果在裂口處被點炸,則形成噴射火焰;若天然氣沒有立即點燃,高壓下釋放出的天然氣湍流噴射擴散,形成可爆炸云團,當這種云團點燃或爆炸時,會產生一種敞口的爆炸蒸汽煙云或形成閃爍火焰。在閃爍火焰范圍內的人群會受到傷害甚至死亡。本項目管道沿線地區基本以人工生態系統為主,主要生態類型有農田生態系統。以死亡半徑內可能存在5人作為計算參數。本項目中壓輸氣管線最大可信事故風險值為8.0×10-6/年。風險可接受分析將采用最大可信事故風險值Rmax與同行業可接受風險水平RL比較。參照目前化工行業可接收風險水平為8.33×10-5/年,而本項目的最大風險值8.0×10-6/年,因此判定本項目的建設,風險水平是可以接受的。環境風險應急預案工作原則1、以人為本,預防為主。加強對環境事件危險源的監測、監控和管理,建立環境事件風險防范體系,積極預防、及時控制、消除隱患,提高環境事件防范和處理能力,盡可能地避免或減少環境事件的發生,消除或減輕環境事件造成的中長期影響,最大程度地保障公眾健康,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2、統一領導,企業自救,屬地為主,分類管理,分級響應。一旦發生環境事件,公司必須立即實行自救,采取措施控制事態發展,及時向地方人民政府及住建局燃氣辦報告,超出本企業應急處置能力時,啟動上一級預案,由地方政府動用社會應急救援力量;在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加強各部門之間協同與合作,提高快速反應能力;針對不同污染源所造成的環境污染,實行分類管理,充分發揮部門專業優勢,使采取的措施與突發環境事件造成的危害范圍和社會影響相適應;充分發揮地方人民政府職能作用,堅持屬地為主,實行分級響應。企業應接受地方政府的統一領導,與地方政府部門協同合作,嚴謹、快捷、有序、冷靜地應對突發環境事件。3、平戰結合,專兼結合,充分利用現有資源。積極做好應對環境事件的思想準備、物資準備、技術準備、工作準備,加強培訓演練,加強應急監測力量;充分利用企業及社會現有專業與兼職的環境事件應急資源。應急組織機構及其職責(1)應急組織機構組成由公司成立應急救援搶險組。下設專業處置組,包括安全環保組、搶險搶修組、消防急救組、治安保衛組、醫療急救組、事故調查組、物資供應保障組、善后處理組、通訊聯絡組。(2)應急救援指揮部和專業處置組的職責A、應急救援指揮部職責①制定事故狀態下各部門和各級人員的職責。②負責應急救援各類資源的配置。③負責應急救援預案的組織實施和演練,組織指揮救援隊伍實施救援行動。④負責組織編制安全、消防、保衛、醫療、物資供應、通訊、交通等在事故狀態下的應急救援程度。⑤負責事故信息的上報工作。⑥組織或配合有關部門進行事故調查。⑦總結應急救援經驗教訓。B、專業處置組的職責安全環保組:由工程部負責現場的安全管理、安全措施的落實監督,負責現場有害物質的監測工作,組織協調各單位等專業搶險隊伍,進行搶險救援。搶險搶修組:從物資采供部門提出救援物資,及時組織有資質的搶險搶修隊伍,做好搶險搶修的準備工作,組織救援的臨時性措施和安全防范措施的實施。消防急救組:由公司安全或負責消防的人員負責,接到報警后,按照應急預案程序展開應急救援工作。治安保衛組:由公司保衛科負責,組織力量對現場及周圍區域和道路進行警戒、控制、組織人員有序疏散。醫療急救組:由裝置區域現場醫療點負責,組織有關醫療人員對受傷人員實施初期救治和處置。事故調查組:由調查組會同有關部門進行現場勘察、取證、查明事故原因、提出安全措施等工作。物資供應保障組及善后處理組:組織協調有關部門,落實運輸保障和物資保障工作,負責會同有關部門處理傷亡人員的善后工作。目前,應急救援協調辦公室設在公司會議室。當事故發生時,通訊聯絡以應急救援辦公室為中心展開,作為全區域各類事故的應急聯絡中心,立即通知應急救援指揮部相關人員成立應急救援指揮部。事故應急報警聯絡方式保證事故報警的及時與準確。當發生環境污染事故時,最早發現者應立即利用身邊的通訊工具最快最有效地向有關部門報警。對可能嚴重影響周邊單位或社會的事故,要按照職責分工,由公司立即向當地政府部門及住建局燃氣辦進行匯報,以盡早爭取時間,迅速采取響應,以便盡快控制事故的發展。1、內部報警程度當發生環境污染事故時,事故的最先發現者要用最快捷的方式向消防隊和公司報告。2、報警電話:火警119;醫院急救1203、報警內容:事故發生時間、地點、事故類別、污染物名稱、危害范圍及程度,對救援單位的要求以及報警人姓名、單位和聯系電話。事故應急救援響應及指揮程序應急救援指揮部總指揮、副指揮接到報告后,立即趕赴事故現場,成立事故現場指揮部,并啟動應急預案,組織專業救援隊伍趕赴現場,實施救援處置。事故發生后,有關部門、單位按照快速反應、統一指揮、協同配合的原則,迅速開展救援處置工作。事故應急救援響應程序詳見圖8-1。圖8-1事故應急救援響應程序事故應急方案1、管道破裂和閥門密封部位泄漏事故的應急救援方案管線由于使用年限長和介質的腐蝕,或系統內殘余水分的存在,易在管線的最低與最末端部位腐蝕管道,閥門處可因天氣嚴寒而凍裂或密封部位老化,都會造成泄漏。巡查人員與操作人員發現泄漏時,應立即采用以下應急措施:①迅速查明泄漏點,立即關閉泄漏點兩端管線上的閥門和與該管線相接的每個調壓柜(箱)閥門,把氣源切斷。②杜絕附近一切火源,禁止一切車輛在附近行駛。同時向負責人和安全消防人員報告發生泄漏和具體情況及正在采取的措施。③公司負責人接到報告后,應立即到現場組織人員進行處理,停止一切操作活動;撤離無關人員,并安排專人對泄漏點進行監控,采用開花水槍分層驅散漏出的氣霧,降低天然氣濃度,直至檢測合格。若泄漏量大,一時難以控制,應擴大警戒線,切斷電源,拔打119報警,禁止用手機,遠距離監控,同時向當地安全、環保部門報告。2、天然氣管道發生事故的應急方案(1)初期事故處理①巡檢人員立即向應急指揮匯報泄漏(或起火)部位、情況;②應急指揮下令啟動應急預案;③通訊聯絡組向分公司值班人員、公司調度匯報現場情況,聯系應急搶險單位實施緊急搶險工作,并打電話報警,尋求地方政府部門援助;④現場搶修組負責現場流程的切換,對發生異常情況管線實施緊急截斷和泄壓操作:搶險人員進入事故現場后立即切斷上下游氣源,設立警戒線并疏散人群。⑤安全監護組在泄漏(或起火)部位周圍使用可燃氣體檢測儀進行檢測,現場設置警戒線進行警戒,等待消防部門和搶險救援隊伍到來;⑥施工搶險單位到達現場后,現場搶修組立即組織施工單位進行現場搶修;⑦如需要清理現場工作面,現場搶修組組織施工單位利用施工機具對施工作業面進行清理,以滿足施工搶險需要;⑧現場搶修組負責配合施工單位根據現場情況,制訂應急搶修方案,并上報公司應急指揮部,待方案批準后負責現場的組織實施。⑨查明情況后制訂出搶修方案,經領導同意后執行,進入危險區操作人員須設專人監護,未經許可不得一人單獨作業,操作人員在空氣中含氧量小于18%時,必須使用隔離式面具。(2)疏散行動①在指定位置設立應急集合點,發生火災時,所有非有關人員應立即按應急逃生路線疏散到集合地點(確定在上風方向集中);——疏散到集合地點后,由后勤保障組點名,清點人數;——疏散集合完成,如有人員丟失,應首先尋找丟失人員。(3)事故現場警戒區的設立①警戒區的劃定:根據管線事故影響,結合事故現場可燃氣體濃度檢測結果,按照事故點周圍250m以外劃定警戒區。②事故現場隔離措施——安全監護組在事故現場設置警戒線、警示標志,專人配合進行警戒,防止無關人員和機動車輛進入警戒區;——安全監護組負責檢測事故現場周圍天然氣濃度,確認安全后,方可允許搶險車輛進入警戒區;——所有進入警戒區的車輛必須配帶好防火帽。所有搶修車輛、發電機、電焊機等搶修工具必須停放在上風口,距事故點50m以外,未經允許不準發動;——進入警戒區的搶修人員必須佩戴個人防護用品,熟悉撤離路線;——在未確認事故現場搶修部位天然氣濃度低于爆炸下限20%LEL時,嚴禁在警戒區域內使用非防爆工具和能夠產生火花的電動工具。③現場檢測、監測與人員的防護——安全監護組負責對現場天然氣濃度進行檢測和監測工作。——現場檢測工作指進入事故現場前,檢測人員對可燃氣體濃度的檢測;現場監測工作指應急搶修過程中檢測人員對可燃氣體濃度的檢測。——應急救援人員進入事故現場前,安全監護組應首先對事故現場進行氣體檢測,確認事故現場檢測合格后,應急救援人員方可進入事故現場。——檢測人員應攜帶必要的檢測儀器對事故現場進行可燃氣體檢測工作。——檢測人員必須熟悉檢測儀器的使用方法,具備必要的檢測專業知識。——檢測人員必須穿戴防靜電勞保服、佩帶安全帽、防護鏡,必要時應佩帶空氣呼吸器。——檢測人員必須熟悉異常情況下的應急措施和逃生路線。——實施現場檢測時,檢測人員不得單獨進入事故現場進行檢測,要與外界保持通信聯絡。——安全監護組在整個應急搶修過程中,應對事故現場實時監測。監測人員應根據現場情況合理布置現場可燃氣體監測點,確定具體數量和位置。——現場監測過程中,監測人員一旦發現異常情況,應立即向現場人員發出警告,同時報告現場指揮負責人。(4)異常情況下搶險人員的撤離①安全監護組負責事故搶修現場異常情況的監測,包括可燃氣體濃度超過報警值、可燃氣體濃度達到爆炸范圍、現場發生火災、現場發生爆炸等。②異常情況下,安全監護組及時向現場人員發出警報,現場搶修組立即組織現場搶修人員安全撤離。③搶險人員接到警報后,立即按照既定撤離路線組織撤離。④撤離應根據實際情況,本著“先人員、后機具、設備”的原則進行。⑤到達安全區域集合地點后,負責清點人數,發現人員失蹤,向應急救援指揮部報告。(5)事故擴大后的應急措施①根據現場情況應立即擴大警戒范圍,根據現場情況組織疏散危險區范圍內群眾,消滅火源,保證安全;②立即組織現場應急救援人員撤離危險區;③及時組織對事故擴大原因進行分析,采取果斷措施控制事態進一步發展;④針對現場情況,迅速制定進一步的應急救援方案;⑤報請公司調集更多救援隊伍,趕赴現場進行支援。3、加強應急聯動①立即將事故報告上級主管領導、生產指揮系統,通知當地公安、消防、環保部門。②加強上下游單位聯動,立即通知上游供氣和下游輸氣單位采取應急措施,減少事故范圍和程度,降低風險。③對一時不能恢復和維持正常輸氣生產時,應通知各用戶。努力減少事故的間接損失。應急搶修工作要求(1)搶險搶修人員必須按規定穿戴抗靜電隔熱工作服裝,戴好防護帽、防護手套和空氣呼吸器(搶險人員每人要配備兩套搶險用的防護工作服裝)(2)熄滅事故點周邊一切火種和火源,周圍禁止一切車輛行駛。(3)搶救時必須使用防爆工具,要避免金屬物品的相互碰撞,不要亂扔物品,需要照明時要使用防爆燈具。(4)搶險搶修人員要聽從統一指揮,不得蠻干,盡快處理。(5)如有緊急情況,立即撥打“119”報警,請求支援。(6)對設備、管道及各類附件,天然氣任何部位的泄漏,即使是微小的漏損也不能放過,都應采取措施,加以排除。(7)根據氣溫的變化、設備運行狀況,來調整各項作業方案和設備參數,并采取防凍或降溫措施,防止異常情況的發生。人員緊急疏散及警戒1、與公安消防部門配合封鎖周邊道路,疏導閑雜車輛,引導消防或專業搶險車輛和人員到達事故現場。2、設立事故警戒區、指定專人警戒,嚴防無關人員進入事故警戒區。3、事故警戒區包括危險區和緩沖區等兩個層次。事故發生地點為危險區;危險區到安全地區的過度區為事故緩沖區。4、在警戒區明顯地方用細軟布料設風向標志旗。事故搶救人員應站在上風側的安全區域內。事故現場應急指揮部位置應設在上風側,便于觀察且有必要的安全距離。5、人員疏散應從事故點向外按引導疏散指示牌標注的指定路線疏散、不要穿越裝置區。被困在危險區的人員必須先采取臨時防毒防護措施后,在搶險營救人員的聯絡和指揮下迅速有序的撒離危險區,防止在慌亂之中發生人員擁擠、擠壓、踩踏的事故。現場環境監測協同環保監測部門重點對氣體擴散區域和濃度的監測,監測人員必須戴空氣呼吸器,兩人一組進入現場采樣,送往分析室進行分析化驗,確定污染物和濃度;另分派在事發現場周圍用便攜式報警儀進行監測,并及時將監測結果匯報現場指揮部。應急設施1、通訊系統是一切應急指揮工作的生命線,因此必須保障通訊設施的完好和暢通。各級指揮人員和專業組負責人配備了移動員式通訊工具,能夠完全保證信息暢通。2、工程部配備可燃氣體檢測儀、有毒有害物質檢測儀和氧含量報警儀。3、備用緊急疏散引導牌及風向標。現場保護與處置事故得到控制后,由事故調查組及消防部門、環保部門等各有關部門參加事故調查,根據所獲悉的事故信息進行事故初始評估,及時對事故現場進行勘察和保護。根據初始危險評估和現場確認的結果決定應采取的應急對策。當認為搶險力量不夠時,應立即請求社會力量支援。封鎖周邊道路,疏導閑雜車輛,設立事故警戒區、指定專人警戒,嚴防無關人員進入事故警戒區。事故應急救援的后期工作是對事故現場的殘留的污染物質進行處理,這項工作由搶險搶修組負責制訂凈化和處理方案,及時組織人員予以清除,消除危害后果,防止對人繼續造成危害或對環境污染,盡快恢復正常的施工秩序。應急預案的培訓與演練措施1、為保證在發生事故時的應急救援工作高效、有序的進行,最大限度地減輕事故后果,限制事故嚴重度及對員工健康和環境的影響。在日常工作中,應急救援指揮領導必須做好應急救援的準備工作,落實崗位責任制和各項制度,定期組織應急救援培訓和學習。2、按照公司要求,每半年組織一次應急救援演練。在演練前,應編制應急救援演練計劃。3、演練后,應根據演練的實際情況進行講評,并對事故應急預案進行補充。4、參加演練的人員在演練培訓記錄上簽字,并提出改進意見。5、公眾教育①除了對所有職工進行應急救援、自我防護學習和演練外,還應對周邊社區(村、鎮)及學校的應急指揮人員進行天然氣化學性質、物理性質、安全防護等方面知識的講座教育,使這些指揮人員熟悉實施應急措施和方案,如何指揮疏導群眾撤離,防范有害氣體的危害,并向群眾宣傳、講解防范知識。②應急指揮部除開辦有關應急機構指揮人員關于應急知識方面的講座、學習班外,還應派出有關人員分期分批對各鄉、村、鎮、街道辦事處以各種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如廣播、小報、宣傳冊、知識問答,向公眾進行風險應急預案及自我防范措施的教育,讓公眾了解掌握事故防范知識,萬一有事故發生時,可進行迅速安全撤離,以減少各類損失。環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關于物業清潔服務合同》
- 2025年度糧食輪換貿易銷售合同
- 2025年集群通信系統(數字)項目合作計劃書
- 2025年特種金屬靶材項目合作計劃書
- 預埋件怎么施工方案
- 回填樁基施工方案
- 鋁礦豎井施工方案
- 磚雕生產施工方案
- 2025中級社會工作者職業資格筆試重點試題帶答案
- 景觀預埋件施工方案
- 2025-2030中國寵物行業市場發展分析及發展趨勢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 AGC-AVC培訓課件教學課件
- 山洪災害防御知識課件
- 境外道路貨物運輸應急預案
- JC01基礎心理學單科作業題匯總(含解析)
- 中考英語讀寫綜合練習
- 混凝土供應保證方案 2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入院記錄模板-病歷書寫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田地區各縣區鄉鎮行政村村莊村名居民村民委員會明細及行政區劃代碼
- 軟件測試技術課程教學大綱
- 液壓與氣壓傳動完整版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