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鎮江市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1頁
江蘇省鎮江市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2頁
江蘇省鎮江市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3頁
江蘇省鎮江市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4頁
江蘇省鎮江市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2025學年第一學期初中階段性學習評價II九年級歷史學科試卷說明:本試卷共6頁,滿分100分,考試時間60分鐘,請將答案填寫在答案紙上。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用0.5毫米黑色水筆將自己的姓名和考試號填寫在試卷、答題卷上相應的位置,并用2B鉛筆將對應考號的信息點涂黑。2.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卷上對應題目選項的答案信息點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試卷上。3.非選擇題必須用0.5毫米黑色水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卷各題目指定區域內相應位置上;不準使用鉛筆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無效。第I卷選擇題(50分)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只有一個答案符合題意,每小題2分,共50分)1.“在古代兩河流域各種法典中,它涉及面最為廣泛。可以稱得上是了解古巴比倫社會的百科全書。”該法典是()A.《十二銅表法》B.《查士丁尼法典》C.《羅馬民法大全》D.《漢謨拉比法典》2.在塵世能成為婆羅門是人們最大的愿望......剎帝力也有自己的本分職業,那就是“執掌政權,充當戰士,,吠舍組成穩定的中產階級,是社會的支柱,至于首陀羅,他們的義務是服從”。材料描述的是()A.印度的種姓制度B.中國的分封制度C.西歐的莊園制度D.法國的等級制度3.“他將權力轉移到由全體男性公民組成的公民大會中。還規定大部分公職實行薪給制,使貧民有可能擔任公職。陪審員由抽簽產生,所有公民都可擔任。”材料中的“他”是()A.亞歷山大B.伯里克利C.克洛維D.屋大維4.下圖是某中學歷史社團講座的宣傳海報,該講座的名稱最有可能是()歷史春秋大講堂講座名稱:關鍵詞:地跨歐亞非三大洲、兼收并蓄東西方文化、奠定歐洲民法的基礎主講人:唐華地點:報告廳時間:2024年12月25日A.法蘭克王國的興衰B.馬其頓王國的迅速崛起C.阿拉伯帝國啟示錄D.獨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5.世界古代史曾出現多個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對下圖帝國表述正確的是()A.有利于東西方文化的交匯B.地中海成為它的“內湖”C.促進了伊斯蘭教義的傳播D.推動西歐進入封建社會6.有學者認為,在中世紀歐洲,只有“領地”,沒有“國家”。國王雖然是“一國之主”,但他只能管他自己領地上的人和他自己領地上的事;封出去的土地就不歸他管理了。這表明中世紀的西歐()A.基督教神權至上B.王權受到限制C.莊園經濟繁榮發展D.社會黑暗動蕩7.中世紀西歐的莊園以農業生產為主,主要種植大麥等谷物,以及普通蔬菜、水果,飼養家禽和家畜。莊園有鐵工房、榨油房、磨粉或釀酒的作坊房等小手工作坊。這說明西歐()A.具有自給自足的特征B.是獨立的政治單位C.促進了商品經濟發展D.是地方的經濟中心8.日本留學生對于唐朝國泰民安、文化繁榮的大好形勢深為贊賞。回國后,他們積極倡導以“法制完備”的唐朝為典范,實行政治改革。這一改革使日本()A.形成了天皇制度B.確立了幕府統治C.成為封建制國家D.實現了民族獨立9.中世紀西歐流行一句諺語:“城市的空氣使人自由”。被束縛于莊園的人們只要逃往城市,并在那里連續生活一年零一天就可以成為自由人了。13世紀,許多城市取得了自治權。這一現象()A.削弱了國王的權力B.壯大了封建領主的勢力C.加強了教會的權威D.推動了西歐的社會轉型10.美國邁克爾·哈特著有《人類史上最有影響的百位人物排名》一書,穆罕默德位居首位。你認為他能位居榜首的原因是①創立伊斯蘭教②基本統一阿拉伯半島③建立起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阿拉伯帝國④推動阿拉伯國家的雛形誕生()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11.“在地獄的第八層,詩人看到了已死的教皇尼古拉三世,他被頭朝下地埋在地洞中,兩條腿在外面劇烈地扭動著、掙扎著。詩人高興地說道:“真是罪有應得!”這段文字最有可能出自()A.《神曲》B.《哈姆雷特》C.《羅密歐與朱麗葉》D.《蒙娜麗莎》12.1487年,迪亞士在葡萄牙王室支持下,組成船隊航行,觀察下圖,其中屬于迪亞士船隊的航行路線是A.①B.D.④13新世界的玉米、馬鈴薯、西紅柿、橡膠、煙葉、可可等物產被西班牙人帶回歐洲,繼而傳遍全世界。同時,舊世界的麥子、水稻、甘蔗等作物也被輸入到新世界。這表明新航路的開辟促進了()A.歐洲貿易中心轉移B.商業經營方式的變化C.世界物種的大交換D.近代自然科學的形成14.“民法典對于整個19世紀的德意志大部分地區、1946年之前的波蘭和今天的比利時和盧森堡來說,仍然是民法的基礎。它的影響仍然滲透于現今意大利、荷蘭和德國的法律體系中。”材料意在強調《民法典》()A.捍衛了法國大革命的成果B.成為歐洲國家法典的藍本C.標志著法國大革命的勝利D.是拿破侖對外擴張的產物15.孟德斯鳩、伏爾泰和盧梭等人走在時代的前面,提倡思想自由、個性解放,宣傳天賦人權,批判愚昧無知。統治階級的面紗被揭開,人們發現原來國王、貴族和神甫也是普普通通的人。這表明啟蒙運動()A.尊崇理性思考B.提倡暴力革命C.主張財產公有D.復興古典文化16.右圖是創作于18世紀末期的漫畫,諷刺了法國的社會結構。它描畫了戴著鐐銬的窮人,他們供養著貴族、主教和議員。這幅漫畫揭示了法國大革命()A.具有世界性的歷史影響B.過程具有反復性曲折性C.是階級矛盾激化的產物D.摧毀了法國的君主統治17.歷史敘述和歷史評價是歷史學的基本要素。下列表述中,屬于歷史敘述的是①1848年,馬克思、恩格斯為共產主義者同盟起草綱領《共產黨宜言》。②它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③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理論、人民的理論、實踐的理論、發展的理論。④促進了國際共產主義運動興起并蓬勃發展。()A.①B.②C.③D.④18.“產業工人一般每天工作12至14小時。工廠的汽笛從早響到晚,在一整天里,打個盹或是和同伴說句話都不行。車間經理催促著男人、女人和孩子加緊生產,沒有完成定額就要受到懲罰。”材料意在強調工廠制()A.是壟斷組織的產物B.帶來工人處境的惡化C.促進生產力的發展D.推動蒸汽時代的到來19.下圖是某位同學學習《美國內戰》一課后制作的思維導圖,從中可以得出美國內戰的主要影響是()A.取得了民族獨立B.消除了對黑人的種族歧視C.改變了國家性質D.掃清了資本主義發展障礙20林肯在一次講演中說:“一幢裂開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相信這個政府不能永遠維持半奴隸和半自由的狀態。我不期望聯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確希望它停止分裂。”這表明林肯在內戰中的首要目標是()A.解決土地問題B.廢除農奴制度C.維護國家統一D.鞏固民主政治21.19世紀末,無論新興工業還是采用新的技術改造傳統工業都需要大量投資,而這是個人資本難以做到的,于是一些資本家便合股開辦各種大企業,如美孚石油公司等。由此產生的生產組織形式是()A.手工工場B.工廠制度C.集體農莊D.壟斷組織22.在俄國圣彼得堡附近的涅瓦河畔,停泊著一艘巨大的軍艦-“阿芙樂爾號”紀念艦。阿芙樂意為“黎明”、“曙光”。作為“歷史的見證者”,它主要見證了俄國()A.農奴制改革B.二月革命C.十月革命D.反抗法西斯23.2024年7月26日,舉世矚目的夏季奧運會在法國首都巴黎開幕。105年前,巴黎也曾是世界矚目的焦點,一次重要的國際會議在此召開,并影響了此后的世界格局。這次會議簽訂了()A.《九國公約》B.《凡爾賽條約》C.《和平法令》D.《四國條約》24.“注重實際的列寧認識到讓步是不可避免的。于是農民們被準許在公開市場上出售他們的農產品。私人可以經營小商店和小工廠。”列寧的“讓步”是指蘇俄開始實行()A.戰時共產主義政策B.新經濟政策C.第一個五年計劃D.農業集體化25.對蘇聯人民來說,蘇聯模式是禍福兼有的事情。這里的“福”是()A.有利于蘇聯經濟可持續發展B.農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C.推動蘇聯成為強大的工業國D.利用市場手段發展經濟第I卷非選擇題(50分)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4小題,第26題13分,第27題12分,第28題13分,第29題12分,共50分)26.(13分)在歷史學習過程中,我們需要依靠可信史料了解歷史并認識歷史發展的聯系和趨勢。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研讀文獻史料】材料一19世紀歐洲對世界的支配是建立在歐洲的經濟革命、政治革命和科學革命的基礎上。經濟革命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政治革命,因為它創造了新的階級,他們要維護新的權益。政治革命和經濟革命一樣,也是分為幾個階段發展起來的,先開始于英國,然后擴展到美國、法國和整個歐洲,最后20世紀席卷了全世界。政治革命顯示出政府和人民是密不可分的,民眾把參與政府看做是自己固有的權利。-摘編自(美)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解讀圖片史料】材料二【認識歷史發展趨勢】材料三(1)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17-18世紀歐美政治革命的代表性事件,并分析其爆發的共同原因。(5分)(2)材料二反映了17-18世紀歐美政治革命中的重大史事,任選其中兩幅圖片談談該史事對本國革命進程的影響。(4分)(3)材料三的思維導圖揭示了17-18世紀歐美政治革命的內在聯系和歷史發展趨勢,請結合所學知識填出字母A、B、C代表的內容。(4分)27.(12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俄羅斯社會改革的關鍵是解放農奴,這種制度已經成為經濟發展和國家生存的障礙。除了經濟效率低下,農奴制還是鄉村不穩定和農民暴動的根源,在9世紀前40年里已經發生了幾百次起義。沙皇建議“與其等到農奴自下而上把自己解放,不如自上而下廢除農奴制度”。......(于是)農奴獲得了自由,并不得不為所獲得的土地交納贖金。-摘編自(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齊格勒《新全球史》材料二日本依據英國模式建設鐵路、電信、公共設施和市政工程、紡織工業等參照法國模式變革法制,改革軍事(后來采用普魯士模式),海軍當然還是學習英國。......政府領導人支持輕工業和重工業,企業建成后,政府通常以極低的價格將它們出售給各種享有特權的私人行業。......1889年頒布的《日本帝國憲法》第三條還規定:“天皇神圣不可侵犯。”-摘編自(美)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1)據材料一概括俄國農奴制改革的主要原因,并指出沙皇“解放農奴”的具體措施。(4分)(2)材料二反映了日本哪一重大改革運動?據材料二概括該運動的主要特點。(6分)(3)綜合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上述改革的共同影響。(2分)28.(13分)生產力是指人類在生產實踐中形成的改造和影響自然的能力。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1700年的歐洲,旅行者的交通工具只有馬、木船和自己的雙腿,而當這位旅行者來到1900年,他可以乘坐火車和輪船甚至汽車,快捷方便。這個旅行者還能與千里以外的人用電報迅速通信,用電話直接交談,用電燈或煤氣照明。......鄉村開始成為一個懷舊的字眼,而有著機器轟鳴和大煙囪的工廠和城市則越來越為人所熟悉。工人階級越來越多,他們工作和生活時常不穩定甚至痛苦不堪,同時中產階級逐漸興旺富裕起來。隨著工業的發展,每天排出的大量的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污染了許多河流。-摘自《世界歷史》紀錄片解說詞材料二理解新質生產力的概念,重點就在“新”和“質”。所謂“新”,是指它涉及的領域新,比如新能源、新材料和電子信息等領域。所謂“質”,是指其技術含量高,把創新驅動作為關鍵要素。......數字技術、低碳技術、生物技術等顛覆性技術的飛速發展,使得新質生產力呈現數字化、綠色化的趨勢。它摒棄了損害生態環境的傳統發展模式,是高質量發展和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支撐。-摘編自王婧《新質生產力就是綠色生產力》(1)1700-1900年,人類社會的生產力有了巨大發展。據材料一指出促進其發展的主要原因,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這一時期生產力的發展產生了哪些影響?(7分)(2)據材料二概括新質生產力的主要特征。(3分)(3)綜合上述材料,圍繞“科學技術、生產力、社會發展”三者之間的關系,談談你的認識。(3分)29.(12分)古希臘歷史學家修昔底德認為,一個新崛起的大國必然要挑戰現存大國,而現存大國也必然會回應這種威脅,這樣戰爭變得不可避免。這一觀點被概括為“修昔底德陷阱”。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德國和英國實力的蹺蹺板正在無情地反轉。到1913年,德國制造業產出占比超過英國。它渴望改變殖民地的現狀,強烈地認為自己在迅速瓜分世界的過程中晚來一步而被騙,未能得到它應得的那份。英德之間的激烈對抗,加上錯綜復雜的聯盟關系,使薩拉熱窩的一場暗殺演變成了一場全球性的災難。-摘編自(美)格雷厄姆·艾利森《注定一戰》材料二戰爭結束后,英法的實力在拼殺中嚴重削弱:雄踞歐洲幾個世紀的德意志、奧地利、俄羅斯、奧斯曼土耳其等帝國土崩瓦解,在其廢墟上出現社會主義蘇聯及德、奧、等資產階級共和國。......資本主義戰勝國像以前一樣重新建立起帝國主義新的世界體系,并成立一個主仍由歐洲領導的全球性政治組織以維護它。-摘編自徐天新主編《世界通史》現代卷材料三大國要加強協調和合作,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堅持換位思考和相互理解,對小國要平等相待。通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新興大國和守成大國才能避免跌入“修昔底德陷阱”。-2023年《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的倡議與行動》白皮書(1)據材料一指出“全球性的災難”是哪一歷史事件?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該事件發生的原因。(6分)(2)據材料二概括“戰爭”對世界政治格局的主要影響,并結合所學知識寫出維護“新的世界體系”的全球性政治組織的名稱。(4分)(3)綜合以上材料指出大國之間應該如何避免跌入“修昔底德陷阱”?(2分)2024-2025學年第一學期初中階段性學習評價II九年級歷史學科試卷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第I卷選擇題(50分)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只有一個答案符合題意,每小題2分,計50分)題號12345678910111213答案DABDABACDDABC題號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BACABDCDCBBCI卷非選擇題(50分)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4小題,第26題13分,第27題12分,第28題13分,第29題12分,合計50分)26.(13分)(1)事件: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美國獨立戰爭;法國大革命(3分);共同原因: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受到阻礙。(2分)(如答資本主義經濟發展,資產階級力量壯大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