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遼寧省中考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1頁
2024年遼寧省中考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2頁
2024年遼寧省中考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3頁
2024年遼寧省中考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4頁
2024年遼寧省中考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遼寧省中考語文試卷一、積累與運用(17分)1.(2分)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確的一項是()A.聰穎(yǐng)峭壁(bì)羨慕(mù)目不窺園(kuī) B.亢奮(kàng)黃暈(yūn)恬靜(tián)振耳欲聾(zhèn) C.真摯(zhī)微薄(báo)晶瑩(yíng)巧妙絕倫(lün) D.飛竄(cuān)慰勉(wèi)尊循(zūn)豐功偉績(jì)2.(2分)依次填入下面語段橫線處的詞語最合當的一項是()從石庫門到天安門,從井岡山到西柏坡,從嘉興到延安……燦若繁星的紅色資源著我們黨波瀾壯闊的革命史、的奮斗史、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記錄著黨的優良傳統,著薪火相傳的紅色基因,始終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團結奮進、奮發圖強的強大精神動力和最寶貴的精神財富。A.見識艱苦卓絕記載鼓勵 B.見識艱苦樸素承載鼓勵 C.見證艱苦卓絕承載激勵 D.見證艱苦樸素記載激勵3.(2分)下列各項中分析正確的一項是()①中國之所以被稱為詩國,不是因為我們人人都寫詩,而是我們有一個崇尚讀詩、崇尚詩教的民族傳統。②詩歌在我們的身邊撒播文化種子,滋養我們的詩意人生。③我們不一定人人都是詩人,但是,我們可以從詩詞中體味到溫馨浪漫和靈趣哲思。④通過讀詩,讓我們回顧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讓我們感受到更加美好的精神境界。A.“崇尚讀詩”“溫馨浪漫”和“精神境界”三個短語的結構類型完全相同。 B.句②中“詩歌在我們的身邊撒播文化種子”的主干是“詩歌撒播種子”。 C.句③用“但是”連接前后兩個分句,分句之間是并列關系,無主次之分。 D.句④是病句,修改方法是將句子中的詞語“通過”換成“只要”一詞。4.(5分)文學、文化常識與名著閱讀。某中學開展“悅讀書海?暢享經典”主題讀書活動,安排如下。(1)書海拾貝,研精致思下列各項中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聞一多,詩人、學者、民主戰士。代表作有詩集《紅燭》《死水》。我們學過他的《最后一次講演》。B.黃發,舊說是兒童的特征。垂髫,是垂下來的頭發。《桃花源記》中的“黃發垂髫”,指的是小孩。C.《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主人公保爾具有為理想而獻身的精神、鋼鐵般的意志、頑強奮斗的品質。D.《紅巖》集中筆墨描述了被捕的地下黨人在渣滓洞、白公館開展爭取自由、反對壓迫的革命斗爭。(2)經典尋途,啟思明志請從如圖中選取一個人物,根據圖中提示,結合所選人物的一次選擇經歷寫出你感悟到的精神品質。5.(6分)古詩文默寫。(1)此中有真意,。[陶淵明《飲酒(其五)》](2)?歸雁洛陽邊。(王灣《次北固山下》)(3)錦帽貂裘,。(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4)山水之樂,。(歐陽修《醉翁亭記》)(5)許多擁有專業特長的退休教師放棄閑適的生活,以奉獻之心重返三尺講臺,助力鄉村教育發展。這真可謂“,”。[龔自珍《己亥雜詩(其五)》]二、古詩文閱讀(17分)6.(3分)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問題。【甲】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節選)唐?岑參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乙】送邊將唐?李頻防秋戎馬恐來奔,詔發將軍出雁門。遙領短兵登隴首,獨橫長劍向河源。悠揚落日黃云動,蒼莽陰風白草翻。若縱干戈更深入,應聞收得到昆侖。下面對兩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甲詩分別描寫了餞別時、臨別時以及送別后的雪景,三次描寫巧妙地轉換了時空。 B.乙詩中的“出”“登”二字展現了邊將接到詔書后踏上征途奔赴戰場的颯爽獎姿。 C.兩首詩都描寫了黃昏之景,又分別借助意象“暮雪”和“黃云”“白草”勾畫雪景。 D.兩首詩都是送別詩,甲詩表達對友人的不舍之情,乙詩表達對邊將得勝的期待。7.(14分)閱讀下面選文,完成問題。甲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乙又南五里,諸峰森叢江右,石崖回亙①,亦猶山門之列于江左者,而其上復有石森列,若立而傴僂,若坐而箕踞者。舟人謂此處有“八仙對弈”,豈即此耶?至此江稍轉西南,其東岸有聚落②日雞臘,乃柳州東南陸路大道也。道側有溪自西來人,于是舟轉東行。五里,轉而南,有崖懸突江左,層累疊嵌,眺其東,有尖峰彎豎,形若牛角。既而東轉五里,江北聚落出焉,名曰犁沖。蓋山脈北自牛角尖直下,江流環其三面,中成盤涯,若犁之尖,故名。忽轉而北直抵牛角山下復轉東去。北山松檜③森然,遙聞灘聲如雷,久之始至,則懸流回瀑,一瀉數里,是曰橫旋灘。(節選自《徐霞客游記?粵西游日記二》,有刪減)【注釋】①亙:連綿不斷。②聚落:村落。③檜:樹名。又名檜柏、刺柏。(1)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有時朝發白帝舜發于畎畝之中(《生于憂患,死于安樂》)B.春冬之時學而時習之(《<論語>十二章》)C.乃柳州東南陸路大道也久而乃和(《送東陽馬生序》)D.是曰橫旋灘是日更定矣(《湖心亭看雪》)(2)把選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①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②舟人謂此處有“八仙對弈”,豈即此耶?(3)用“/”給下面句子斷句(斷兩處)。忽轉而北直抵牛角山下復轉東去(4)甲、乙兩文皆描繪山水。乙文描寫了峰、石崖、石和水的特征,其中石的特征是、。甲文夏天的江水與乙文橫旋灘的水相同之處是、。三、現代文閱讀(36分)8.(8分)閱讀下面選文,完成問題。【材料一】3月18日,一場別開生面的“西游大觀園——跨學科整本書閱讀課程展”活動在遼寧省某校開展。展覽呈現了五年級上學期以語文學科為主體、帶動其它學科共同構建的《西游記》跨學科閱讀課程。有的孩子說:“我特別喜歡‘西游服飾美學’這節課,從服飾的顏色設計可以看出人物的地位、個性,感覺很新鮮!”在“西游大觀園”觀摩中,不少教師感言:“看了這個展覽,感覺跨得很巧,挖掘得很深。”跨學科閱讀打破了語文閱讀專屬的思維慣性,挖掘事物之間的聯系,以表現性任務啟發閱讀、思考、表達。(選自《中國教師報》,有刪改)【材料二】隨著季節氣候而發生變化的自然現象,如草木榮枯,候鳥去來等,我國古代勞動功人民稱它們為物候。中國古代詩歌中包含物候資料,具有科學價值。緯度越低,物候越早。例如:吳融:“太行和雪疊晴空,二月①郊原尚朔風。”(長治)錢起:“二月黃鶯飛上林,春城紫禁曉陰陰。”(西安)李商隱:“二月二日江上行,東風日暖聞吹笙。花須柳眼各無賴,紫蝶黃蜂俱有情。”(成都)柳宗元:“宦情羈思共凄凄,春半如秋轉意迷。山城過雨百花盡,榕葉滿庭鶯亂啼”(柳州)地勢越高,春來越遲。例如:白居易:“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九江)【注釋】①二月:與下文的“二月”都指農歷二月,相當于公歷三月左右。(選自《語文閑談》,有到改)【材料三】“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自古以來,放紙鳶——放風箏,就是一種深受人們喜愛的民俗活動。“結伴兒童褲褶紅,手提線索罵天公。人人夸你春來早,欠我風箏五丈風。”孩子們沒能把風箏成功放飛,非但不從自身找原因,反而抱怨風力不夠,可愛形象躍然紙上。看來想讓風箏高高飛在天上,絕非易事。風力和風向對風箏的升空有決定性影響。風力較大時,適宜放大風箏;風力小時,適宜放小風箏。風力穩定時,風箏飛得比較平穩;風力變化不定時,控制風箏的人就有點手忙腳亂。同樣的道理,不斷變化的風向也會對空中的風箏產生影響。氣溫太高或者太低,人們容易中暑或被凍傷,不適合放風箏。空氣濕度較大時,風箏身上會吸附許多水汽,導致自重增加,蒙面變軟,加大放飛難度,風箏也容易脫膠或變形,影響放飛效果。氣壓同樣會影響放風箏。某個區域為高氣壓所控制時,由于大氣中盛行下沉氣流,風箏不易飛起來。反之,風箏易于飛起。(如圖一)(選自《百科知識》,有刪改)【材料四】寶玉等大家都仰面看天上這幾個風箏起在空中。一時風緊,眾丫鬟都用絹子墊著手放。黛玉見風力緊了,過去將籰子①一松,只聽“豁喇喇”一陣響,登時線盡,風箏隨風去了。黛玉因讓眾人來放。眾人都說:“林姑娘的病根兒都放了去了②,咱們大家都放了罷。”于是丫頭們拿過一把剪子來,鉸斷了線,那風箏都飄飄飄飄隨風而去。一時只有雞蛋大,一展眼只剩下一點黑星兒,一會兒就不見了。眾人仰面說道:“有趣,有趣!”說著,有丫頭來請吃飯,大家方散。【注釋】①籰(yuè)子:繞線的工具。②放病根兒,一種民俗,“放晦氣”。放風箏時故意剪斷拉線讓風箏飛走,認為可以放走壞運氣。(節選自《義務教育教科書語文》五年級下冊《紅樓春趣》)(1)對上述材料內容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材料一中,學生通過“西游服飾美學”這節課,能夠從服飾的顏色設計看出人物地位、個性。B.材料二中的詩句“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表明“山寺”所在地的地勢低,物候早。C.材料二中的“花須柳眼”“東風日暖”和材料三中的“草長鶯飛”“楊柳春煙”等都是物候現象。D.材料三中“罵天公”表現孩子們的天真可愛:材料四“將簍子一松”表現黛玉放風箏的自如。(2)初春剛開學,某校部分師生將要參加“青少年風箏友誼邀請賽”,帶隊老師與同學們就行程問題進行分析交流。請結合材料二、材料三及圖二完善交流內容。老師:經多方面考慮,我們此次將前往長治、西安、成都、柳州參加比賽、最先舉行比賽的城市是柳州,誰知道為什么呢?學生甲:我知道,柳州現在天氣適宜,讓我聯想到相關的詩句是,還想知道最后舉行比賽的是哪個城市?學生乙:我認為是,因為物候知識告訴我們。老師:大家說的很有道理。當四月初完成所有比賽返回遼寧時,我們可以相約共賞春花。(3)風箏友誼邀請賽歸來后,大家對《紅樓春趣》中的“趣”才了新的思考,借助材料一、材料三、材料四對圖一,助力他們完成下面的探究提綱。“跨界?紅樓?問趣”探究提綱一、民俗閑“趣”:。二、氣象理“趣”:風力較大:風向穩定:氣溫、濕度適宜:。三、跨界妙“趣”:。9.(17分)閱讀下面選文,完成問題。黃海涵①女孩愛花,愛花的馥郁,愛花的嬌嫩,更愛花燦爛地綻放。讀大學時,校園里四季都有花。清晨,走在去上課的路上,女孩總愛細細觀賞。②那日,女孩看到人民海軍破浪遠航的新聞,雪白的浪花在艦艇周圍翻涌,朵朵綻放在一望無垠的海面上,海鷗在浪花間追逐嬉鬧。③女孩一下子就著了迷,當一名“浪花白”,成了她的夢想,她想將自己花季的詩和遠方放在大海上。④那年,女孩報名參軍,入列海軍“浪花白”。⑤上艦后的第一個月,艦艇靠泊母港。防波堤內平靜的海面被風吹皺,泛著一朵朵細小的浪花,如白蓮盛開,又如雪花散落,寧靜的景色總引得她遐思萬千。⑥第一次出海任務終于下達了。出航前夜,女孩興奮得接連醒來好幾次,留耳細聽著海水輕拍側舷的低語……⑦清晨,艦艇緩緩解纜起航,駛出防波堤,無垠的大海平展地鋪向天際,一輪朝陽光芒萬丈,艦艏①犁開萬頃碧波,向著遠方進發。她望著這一切,胸中不禁涌出“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的豪邁。⑧隨著軍港碼頭慢慢消失在視線里,艦體開始輕輕搖晃,海上的風越來越大,涌浪也隨之增大。⑨她感到好像有一只無形的大手,將艦艇拋起來,再壓下去,循環往復。女孩頭疼欲裂。汗珠滴答滴答地向下淌……⑩那天,她是被兩名戰友架著送回住艙的,后續幾天,女孩每天都在暈船,整個航次都狼狽得像個丟盔卸甲的“逃兵”。?半個月后,艦艇再次出海執行試航任務。第一天風平浪靜,第二天波光粼粼。第三天晚上,突然開始高速航行。航海長告訴大家:“我們要轉移海區,去找浪!”?什么?女孩心想:這么好的海區放著不用,竟然還要專門去找浪?心中不禁又開始打怵。?航海長解釋道:“艦艇要進行大風浪航行測試,需要尋找4米以上的大浪區。”?這天值更②,航海長特意帶上了背包帶,準備風浪大起來以后將自己系在立柱上。女孩問:“你不是不暈船嗎?”航海長笑了:“海況差時,人人都會暈船,至于能不能堅持工作,就看個人的毅力了。”?說話間,風浪又增大了一些。?女孩緊緊拉住欄桿,望著山一般的浪頭從艦艏正面拍過來,艦艏時而被按入海面,時而又被擎向天空。這一次,她將風浪看作“敵人”,將艦艏看作刺刀,艦艏每每被拋起落下,便是消滅了一個敵人。就這樣,她靠毅力經受住了一次又一次的風浪的考驗。?女孩竟忘記了暈船!這一輪跟更,她學得格外認真。這次經歷,讓女孩破繭成蝶,成為一名真正的女兵。?女兵又馬不停蹄地奔向一個又一個目標。為了能獨立值更,這個來自祖國西南的女兵,抓住一切機會苦練普通話,很快就取得了獨立值更資格;為了在比武練兵中取得優異成績,觀測、計算、操控、報告,她把每一個科目都翻來覆去地練習了無數次,最后拔得頭籌……班長總是笑嘆:“別人發愁,愁的是徒弟不用功,成天只知道吃飯。我發愁,愁的是徒弟太用功,不讓我吃飯!”?漸漸地,女兵的臉龐添了些許粗糙,語言添了更多自信,嘴角添了幾分堅毅,那是在無數次訓練和值更中留下的印跡。?這會女兵,成了一名優秀女艦員。?后來,女兵深深地愛上了踏浪遠航。?從艦艇母港到亞丁灣約有4400海里,漫漫海路,舟楫萬千。?猶記得,一次次勝利完成護航任務時,被保護的商船船員們交口稱贊“中國海軍是最值得信賴的”。猶記得,隨艦圓滿完成撤僑緊急任務時,撤離同胞滿含熱淚,不住揮動手里的國旗:“祖國派軍艦接我們回家,我們安全了!”“感謝人民海軍!祖國萬歲!”猶記得,中國海軍積極加入為馬爾代夫緊急供水等人道主義援助行動后,國際社會對中國的大國擔當表達了普遍贊譽。?在遠離祖國的大海上,女兵更加讀懂了祖國,更加理解了使命。?“鈴鈴……”戰斗警報再次拉響,女兵快速奔向戰位。今年,她已接任班長,站上更高的起點,扛起新的使命。?春已至,芳菲始。女兵如她最愛的萬頃白浪花,向陽而開,燦爛綻放……(選自《光明日報》,有題改)【注釋】①艦艏(shǒu):艦船的前端或前部。②值更(gēng):夜里值班,兼有巡視和警戒的任務。(1)選文中的“女孩”是怎樣破繭成蝶為“真正的女兵”的?又是怎樣成為“優秀女艦員”的?根據選文概括回答。(2)選文第⑦段中的環境描寫有什么作用?(3)從修辭角度賞析第?段。(4)閱讀第??段,簡要回答下面兩個問題。①是什么使遠離祖國的女兵更加讀懂了祖國、更加理解了使命?②從這兩段中可以讀出女兵怎樣的情感?(5)從下面兩個選項中選擇一個作為標題,并說明理由。A.迎擊海浪的女兵B.最愛萬頃浪花白10.(11分)閱讀下面選文,完成問題。卑以自牧孫寬①《周易》中有一句話:“謙謙君子,卑以自牧也。”意思是說,謙而又謙的君子,總是以謙卑的態度來修養自己的德行,以此來啟示世人:做人要恪守謙卑之道。②“卑”,甲骨文字形像手執酒器為尊者酌酒,本義為(身份與地位)低下,在《說文解字》中解釋為“卑,賤也”。“卑”作為謙詞,常被人們用來表示一個人的謙卑、內斂、自守、養性。③謙卑有禮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尚書》中的“滿招損,謙受益”,《論語》中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明代方孝孺的“虛己者進德之塾”……諸多箴言警語在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中熠熠生輝。這些至理名言無不提醒人們:對驕傲自滿要保持警惕,應以謙恭卑下為本。明代學者張畏巖,學識淵博,聲名遠揚,參加科考卻名落孫山。他抱怨試官不識人才,一位路人說,你如此心浮氣躁,傲慢自恃,怎么可能考取?張畏巖恍然大悟,從此以后謙卑自持,不再心悶氣傲,踏實努力。三年后,果然金榜題名。④謙卑體現著一個人的道德修養。謙卑的人往往謹慎、內斂,有著尊重他人、與人為善的品格。唐代名將婁師德任兵部尚書時,在山西并州巡視,發現自己吃的是精細的白米,而下屬吃的卻是粗糙的黑米,于是婁師德放棄吃白米,和隨行的官員一起吃糙米。婁師德平等待人的背后,體現的是他謙卑為懷的好品德和好作風。⑤謙卑的人能做到有成就而不驕傲。這與平時善于聽取他人意見、嚴格要求自己分不開。孔子說過,“丘也幸,茍有過,人必知之”,孔子把別人能夠指出自己的過錯看作是一件大幸事。魏征是唐太宗的一面鏡子,多次勸諫唐太宗。唐太宗沒有因為自己是一國之君就自以為是,能夠接受魏征勸諫,時時約束自己,開創了“貞觀之治”,被后人傳頌。⑥“卑以自牧”中的“自牧”,告訴我們更要把提高自己謙卑的修養內化為自覺行為待人接物。學會虛心,為人處世懂得謙退。能做到空杯納新,將自己的姿態放低,學在平時,做在平日,平易近人,虛心以待,永遠保持謙卑,保持進步。⑦我們要學會謙卑,只有把謙卑作為真正的修養,以“謙”來約束自己,以謙卑之心蓄進取之志,沉下心學習,低下頭傾聽,俯下身實干,甘做沉甸甸的“低頭麥穗”,才能有進取的空間。才能錘煉新本領、展現新作為。(選自《中國紀檢監察報》,有刪改)(1)選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2)選文第③段畫線句運用了哪兩種論證方法?有什么作用?(3)閱讀選文第②——⑥段,理清論證思路,補全下面分析。首先,。接著,闡述謙卑有禮是傳統美德,體現一個人的道德修養。最后,闡述,善于聽取他人意見、嚴格要求自己,有成就而不驕傲,還要謙卑自律。(4)下面哪則材料更適合作為選文的論據?說明理由。①季羨林在書房里一直用著一張睡了幾十年的舊床,床上還鋪著粗布草墊。②季羨林認為自己被稱為“國學大師”不夠格,甚至連“國學小師”都談不上。四、寫作(50分)11.(50分)按要求作文。言有盡,意無窮。生活中的無窮之意往往潛藏于一個微笑里、一張照片內、一處風景中……請以“無聲之處、亦有深味”為題目,寫一篇文章。要求:①自選角度,立意自定,文體自選(詩歌、戲劇除外)。②字跡工整,書寫清楚,卷面整潔。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套作、抄襲,不得透露個人信息。12.作文。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人們常常在名的基礎上取一個“字”,“字”包含著生活態度、文化內涵。從中國人的“字”里,我們常常得到人生志趣、生命價值等方面的啟示。白居易,字“樂天”——樂觀通達文天祥,字“履善”——踐行善念梁啟超,字“卓如”——追求卓越舒慶春,字“舍予”——舍棄小我上述名人的“字”引發了你怎樣的聯想和思考?從中任選兩個。合理組合,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要求:①自選角度,立意自定,文體自選(詩歌、戲劇除外)。②字跡工整,書寫清楚,卷面整潔。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套作、抄襲,不得透露個人信息。

2024年遼寧省中考語文試卷參考答案一、積累與運用(17分)1.【答案】A2.【答案】C3.【答案】B4.【答案】(1)B(2)示例:《西游記》中的唐三藏舍棄安逸的生活,選擇戰勝一個個磨難西天取經,最終取得成功。這體現了他堅守目標、意志堅定、不怕困難、勇往直前的精神。5.【答案】(1)欲辨已忘言(注意“辨”的書寫)(2)鄉書何處達(3)千騎卷平岡(注意“騎”的書寫)(4)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注意“寓”的書寫)(5)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二、古詩文閱讀(17分)6.【答案】C7.【答案】(1)D(2)①在七百里三峽當中,兩岸都是相連的山,全然沒有中斷的地方。②船夫說此處有“八仙對弈”,莫非就是這里嗎?(3)忽轉而北/直抵牛角山下/復轉東去(4)示例:層層疊疊形態各異聲勢浩大水流湍急三、現代文閱讀(36分)8.【答案】(1)B(2)山城過雨百花盡,榕葉滿庭鶯亂啼長治緯度越高,春來越遲,所以長治的氣候相對較晚回暖,適合晚些時候進行風箏比賽(3)一、民俗閑“趣”:放風箏作為古代民俗活動,展現了閑適生活與傳統文化樂趣。二、氣象理“趣”:放風箏需適宜的氣象條件,風力、風向、氣溫、濕度等因素均影響放飛效果。三、跨界妙“趣”:結合文學、民俗與跨學科知識,深入探究《紅樓春趣》中的多重趣味。9.【答案】(1)“女孩”成為“真正的女兵”的過程:第一次出海任務中,女孩因暈船狼狽如“逃兵”;在半個月后的試航任務中,她將風浪看作“敵人”,靠毅力經受住了風浪的考驗,忘記了暈船,成功破繭成蝶成為一名真正的女兵。“女孩”成為“優秀女艦員”的過程:為了能獨立值更,來自祖國西南的她苦練普通話,取得獨立值更資格;為了在比武練兵中取得優異成績,她對觀測、計算、操控、報告等科目進行無數次練習,最終拔得頭籌,成為一名優秀女艦員。(2)選文第⑦段中的環境描寫作用如下:烘托氣氛:描繪出清晨艦艇起航時,大海廣闊、陽光明媚、波濤壯闊的景象,烘托出積極、豪邁、充滿希望的氣氛。反映人物心情:表現了女孩第一次出海時內心的興奮與豪邁之情,為下文情節發展作鋪墊。推動情節發展:這樣美好的出海場景,與后面遇到的風浪形成對比,推動了故事的發展,引出后面女孩暈船以及克服困難等情節。(3)第?段運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臉龐添了些許粗糙,語言添了更多自信,嘴角添了幾分堅毅”,增強了語勢,節奏鮮明地展現了女兵在訓練和值更中日漸成長與蛻變,突出了她在部隊訓練中的磨礪與成長,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動、豐滿,表現出女兵在成為優秀女艦員過程中的付出與收獲。(4)①使遠離祖國的女兵更加讀懂了祖國、更加理解了使命的原因是:一次次勝利完成護航任務,隨艦圓滿完成撤僑緊急任務,以及積極加入人道主義援助行動等經歷,讓女兵深刻感受到了祖國的強大和海軍的使命擔當,明白了自己所從事工作的意義和價值,從而更加讀懂了祖國,理解了使命。②從這兩段中可以讀出女兵的自豪、驕傲以及對祖國和海軍事業的熱愛與忠誠的情感。(5)選擇A項“迎擊海浪的女兵”作為標題,理由如下:“迎擊海浪”概括了文中女孩在面對出海時的風浪考驗,不斷克服困難、成長蛻變的重要情節,突出了女兵堅韌不拔、勇敢無畏的精神品質。標題能夠吸引讀者的閱讀興趣,引發讀者對于女兵如何迎擊海浪、在迎擊海浪過程中有怎樣的經歷等問題的好奇,從而更好地引導讀者深入了解文本內容。如果選擇B項“最愛萬頃浪花白”作為標題,理由如下:“最愛萬頃浪花白”一方面與文章開頭女孩愛花,后來將夢想放在大海上成為一名“浪花白”相呼應,點明了女孩對成為海軍以及投身海軍事業的熱愛與追求。標題富有詩意和美感,能夠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時“浪花白”也象征著女兵的身份和使命,暗示了她在海軍事業中綻放青春、實現價值的主題。10.【答案】(1)做人要恪守謙卑之道。(2)采用了舉例論證和對比論證兩種方法。通過張畏巖的事例,論證了“對驕傲自滿要保持警惕,應以謙恭卑下為本”的分論點,同時對比了張畏巖抱怨試官和謙卑自持的不同態度,進一步突出了謙卑的重要性。(3)解釋了“卑”字的含義提高自己謙卑的修養內化為自覺行為待人接物(4)材料②作為論據。因為材料②強調了季羨林在學術方面的謙卑態度,認為自己不夠格被稱為“國學大師”,這與選文的中心論點“做人要恪守謙卑之道”相契合。而材料①則強調季羨林在物質方面的節儉,與選文的中心論點關系不大。四、寫作(50分)11.【答案】無聲之處,亦有深味生活中,我們常常被那些宏大的場景、激昂的言辭所吸引,卻往往忽略了那些無聲之處所蘊含的深意。其實,無聲之處,亦有深味,值得我們細細品味。記得那是一個普通的周末,我和家人一起整理舊相冊。一張張泛黃的照片,記錄著歲月的痕跡,也承載著無盡的回憶。我翻到一張照片,那是小時候的我和爺爺在公園里的合影。照片中的我,笑得那么燦爛,而爺爺則站在一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