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粵教版高二物理下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1頁
2025年粵教版高二物理下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2頁
2025年粵教版高二物理下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3頁
2025年粵教版高二物理下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4頁
2025年粵教版高二物理下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5年粵教版高二物理下冊階段測試試卷700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五六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5題,共10分)1、如圖所示,A為長木板,在水平面以恒定速度v1向右運動,物塊B在木板A的上面以恒定速度v2向右運動,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若是v1=v2,B之間無滑動摩擦力B.若是v1>v2,A受到了B所施加向右的滑動摩擦力C.若是v12,B受到了A所施加向右的滑動摩擦力D.若是v1>v2,B受到了A所施加的向左的滑動摩擦力2、如圖所示,圖中三個電阻的阻值分為R1=1Ω、R2=3Ω、R3=5Ω,則流過R1、R2、R3的電流之比為()

A.5∶3∶1B.3∶1∶4C.3∶1∶5D.15∶5∶33、靜止在湖面上的小船中有兩人分別向相反方向以相對于河岸相等的速率水平拋出質量相同的小球,先將甲球向左拋,后將乙球向右拋.水對船的阻力忽略不計,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拋出的過程中,人給甲球的沖量等于人給乙球的沖量B.拋出的過程中,人對甲球做的功大于人對乙球做的功C.兩球拋出后,船向左以一定速度運動D.兩球拋出后,船向右以一定速度運動4、如圖所示;豎直平面內有一圓周,其圓心為O,直徑AB和CD相互垂直,電荷量均為Q的正點電荷放在關于CD對稱的圓周上,它們所在半徑的夾角為12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點O與點C的場強大小相等B.點C與點D的場強大小之比為C.一電子從D點由靜止釋放,運動到C點的過程中,加速度先減小后增大D.將一正電荷沿著圓周從A點經D移至B點的過程中,電場力先做正功后做負功5、如圖所示;某區域電場線左右對稱分布,MN

為對稱線上兩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M

點場強一定大于N

點場強;B.正電荷在M

點的電勢能大于在N

點的電勢能;C.將電子從M

點移動到N

點,靜電力逐漸減小;D.將電子從M

點移動到N

點,靜電力做正功。評卷人得分二、填空題(共7題,共14分)6、當接通電源后,小磁針A按圖所示方向運動,則電源的______(填“左”或“右”)側為電源正極,小磁針B的N極指向______方向.7、在“用單擺測定重力加速度”的實驗中:

(1)用二十分度的游標卡尺測量擺球直徑的結果如圖1所示.則小球的直徑為______mm.

(2)為了減小測量周期的誤差,擺球應在經過最______(填“高”或“低”)點的位置時開始計時;并用秒表測量單擺完成多次全振動所用的時間求出周期.

(3)若用L表示擺長,單擺完成30次全振動所用時間為t,那么重力加速度的表達式為g=______.

(4)由單擺做簡諧運動的周期公式得到g=4π2l/T2.只要測出多組單擺的擺長l和運動周期T,作出T2-l圖象2,就可以求出當地的重力加速度.理論上T2-l圖象是一條過坐標原點的直線,某同學根據實驗數據作出的圖象如圖所示.那么造成圖象不過坐標原點的原因是______;由圖象求出的重力加速度g=______m/s2.(取π2=9.87)

8、(1)讀出圖中游標卡尺(20等分)和螺旋測微器的讀數:圖a的讀數為____cm.圖b讀數為_____cm.

(2).某同學測量一只未知阻值的電阻.他先用多用電表進行測量;按照正確的步驟操作。

后,測量的結果如圖所示.請你讀出其阻值大小為____Ω.為了使測量的結果更準確,該同學應將選擇開關打到____(填“×100”或“×1”)擋重新測量.

9、如圖所示電路中,電阻R1和R2的阻值分別為11Ω和6.5Ω.單刀雙擲開關接1端和2端時,電流表示數分別為0.5A和0.8A,不計導線電阻和電流表內阻,則該電源電動勢為____V,內阻為____Ω.

10、將一個10-6C的負電荷從電場中A點移到B點,克服電場力做功2×10-6J.從B點移到C點,電場力做功4×10-6J,則UAB=____V,UAC=____V.

11、如圖所示,直線A為電源的U-I圖象,直線B為電阻R的U-I圖象,用該電源與電阻R組成閉合電路時,該電源電動勢為______V,電源內阻為______Ω,電阻R為______Ω,電阻R上消耗的電功率為______W.12、某研究小組在做完測量電池組的電動勢E和內阻r與描繪小燈泡的伏安特性曲線后,想用下列器材組裝成一個電路,既能測量出電池組的電動勢E和內阻r;又能同時描繪小燈泡的伏安特性曲線.

A.電壓表V1(量程6V;內阻很大)

B.電壓表V2(量程3V;內阻很大)

C.電流表A(量程3A;內阻很小)

D.滑動變阻器R(最大阻值10Ω;額定電流4A)

E.小燈泡(2A;5W)

F.電池組(電動勢E、內阻r)

G.開關一只;導線若干。

實驗時,調節滑動變阻器的阻值,多次測量后發現:若電壓表V1的示數增大,則電壓表V2的示數減小.

(1)請將設計的實驗電路圖在下方的虛線方框中補充完整.

(2)每一次操作后,同時記錄電流表A、電壓表V1和電壓表V2的示數,組成兩個坐標點(I,U1)、(I,U2),標到U-I坐標中,經過多次測量,最后描繪出兩條圖線,如下圖所示,則電池組的電動勢E=______V、內阻r=______Ω.(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字)

(3)在U-I坐標中兩條圖線在P點相交,此時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的阻值應為______Ω,電池組的效率為______(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字).

評卷人得分三、判斷題(共8題,共16分)13、電場線與等勢面相互垂直,沿著同一等勢面移動電荷時靜電力不做功.(判斷對錯)14、電勢差有正有負,所以是矢量,且電場中兩點間的電勢差隨著零電勢點的選取變化而變化.(判斷對錯)15、如圖所示,有一水平方向的勻強電場,場強大小為9000N/C,在電場內一水平面上作半徑為10cm的圓,圓上取A、B兩點,AO沿E方向,BO⊥OA,另在圓心處放一電量為10﹣8C的正點電荷,則A處場強大小EA為零.________(判斷對錯)

16、電勢差有正有負,所以是矢量,且電場中兩點間的電勢差隨著零電勢點的選取變化而變化.(判斷對錯)17、只有沿著電場線的方向電勢才會降低,所以電勢降低的方向就一定是電場強度的方向.(判斷對錯)18、如圖所示,有一水平方向的勻強電場,場強大小為9000N/C,在電場內一水平面上作半徑為10cm的圓,圓上取A、B兩點,AO沿E方向,BO⊥OA,另在圓心處放一電量為10﹣8C的正點電荷,則A處場強大小EA為零.________(判斷對錯)

19、空間兩點放置兩個異種點電荷a、b,其所帶電荷量分別為qa和qb,其產生的電場的等勢面如圖所示,且相鄰等勢面間的電勢差均相等,電場中A、B兩點間的電勢大小的關系為φA>φB,由此可以判斷出a為正電荷,且有qa<qb.________(判斷對錯)

20、如圖所示為某示波管內的聚焦電場,實線和虛線分別表示電場線和等勢線.兩電子分別從a、b兩點運動到c點.設電場力對兩電子做的功分別為Wa和Wb,a、b點的電場強度大小分別為Ea和Eb,則Wa=Wb,Ea>Eb.________(判斷對錯)

評卷人得分四、畫圖題(共2題,共18分)21、13.矩形導線框abcd固定在勻強磁場中,磁感線的方向與導線框所在平面垂直,規定磁場的正方向垂直紙面向里,磁感應強度B隨時間變化的規律如圖所示.若規定順時針方向為感應電流i的正方向,在下列i-t圖中畫出感應電流隨時間變化的圖象22、13.矩形導線框abcd固定在勻強磁場中,磁感線的方向與導線框所在平面垂直,規定磁場的正方向垂直紙面向里,磁感應強度B隨時間變化的規律如圖所示.若規定順時針方向為感應電流i的正方向,在下列i-t圖中畫出感應電流隨時間變化的圖象評卷人得分五、識圖作答題(共4題,共24分)23、某豆科植物種子萌發過程中CO2釋放速率和O2吸收速率的變化趨勢如圖甲所示。萌發長出幼葉后植物吸收CO2情況隨光照強度變化如圖乙,該圖中的C點為晴朗白天11時左右,此時其他條件都處于適宜狀態,請據圖回答問題:

(1)在圖甲中,從12~24h期間,結合水/自由水的比值____,呼吸速率逐漸增強,細胞呼吸的主要方式是____呼吸,該呼吸方式的產物是_____。(2)圖甲中胚根長出后,萌發種子的____呼吸速率迅速升高。從第48h后細胞呼吸所消耗的底物肯定含有____。(3)圖乙中D點代表的含義是光飽和點;限制C點的因素有二氧化碳濃度;若此時空氣中的CO2含量突然降低,則圖中相關點的變化情況準確描述為B基本不變,C向_____移動;由于CO2含量突然降低,葉肉細胞中C3和C5含量變化情況分別為____。24、青蒿素是治療瘧疾的重要藥物.利用雌雄同株的野生型青蒿(二倍體;體細胞染色體數為18),通過傳統育種和現代生物技術可培育高青蒿素含量的植株.請回答以下相關問題:

(1)假設野生型青蒿白青稈(A)對紫紅稈(a)為顯性,稀裂葉(B)對分裂葉(b)為顯性,兩對性狀獨立遺傳,則野生型青蒿最多有_______種基因型;若F1代中白青稈、稀裂葉植株所占比例為3/8,則其雜交親本的基因型組合為______________,該F1代中紫紅稈;分裂葉植株所占比例為_____________.

(2)四倍體青蒿中青蒿素含量通常高于野生型青蒿;低溫處理野生型青蒿正在有絲分裂的細胞會導致染色體不分離,從而獲得四倍體細胞并發育成植株,推測低溫處理導致細胞染色體不分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四倍體青蒿與野生型青蒿雜交后代體細胞的染色體數為___________.

(3)從青蒿中分離了cyp基因;其編碼的CYP酶參與青蒿素合成.

①若該基因一條單鏈中(G+T)/(A+C)=2/3;則其互補鏈中(G+T)/(A+C)=________.②若cyp基因的一個堿基對被替換,使CYP酶的第50位氨基酸由谷氨酸變成纈氨酸,則該基因突變發生的區段是___________填字母)[注:下圖為基因結構示意圖,其中E.K.M.O區段不編碼氨基酸]

25、如圖是甲狀腺活動調節示意圖,其中TRH及TSH分別表示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和促甲狀腺激素,請據圖回答:(1)激素A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作用的細胞稱為該激素的____________________。(2)人受到寒冷刺激時,相應的神經沖動傳到下丘腦,經過一系列作用,TRH、TSH的分泌量增多、使血液中激素A的含量__________,此生理過程由___________________共同調節。(3)當血液中激素A的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序,會抑制下丘腦和垂體分泌相關激素,進而使激素A的分泌減少,在體內的含量不至于過高,這說明激素分泌存在著_________________機制。26、下圖為某生物特定部位的細胞結構示意圖。請據圖分析回答:①將此細胞放入濃度大于11中細胞液濃度的蔗糖液中,此細胞將發生________。②細胞代謝活動的控制中心是[]________。③具有該細胞的生物,在生態系統中的成分是________。評卷人得分六、簡答題(共4題,共28分)27、(14分)研究NO2、SO2;CO等大氣污染氣體的處理有重要意義。

(1)NO2可用水吸收,相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利用反應6NO2+8NH3==7N2+12H2O也可以處理NO2。當轉移1.2mol電子時,消耗的NO2在標準狀況下是______L。(2)已知:

則反應一定條件下,將NO2與SO2體積比1∶2置于密閉容器中發生上述反應,下列能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的是____。a.體系壓強保持不變b.混合氣體顏色保持不變。

c.SO3與NO的體積比保持不變d.每消耗1molSO3的同時生成1molNO2

測得上述反應平衡時的NO2與SO2體積比為1:6,則平衡常數K=____。

(3)CO可用于合成甲醇,反應方程式為CO在不同溫度下的平衡轉化率與壓強的關系如圖所示。該反應△H______0(填“>”或“<”)。實際生產條件控制在250℃、1.3×104kPa左右,選擇此壓強的理由是____。28、黃血鹽rm{[}亞鐵氰化鉀,rm{K}亞鐵氰化鉀,rm{[}rm{K}rm{{,!}_{4}}rm{Fe(CN)}rm{Fe(CN)}目前廣泛用做食鹽添加劑rm{{,!}_{6}}抗結劑rm{]}目前廣泛用做食鹽添加劑rm{(}抗結劑rm{)}我國衛生部規定食鹽中黃血鹽的最大使用量為rm{10mg?kg隆樓}我國衛生部規定食鹽中黃血鹽的最大使用量為rm{]}rm{(}rm{)}回答下列問題:rm{10mg?kg隆樓}步驟Ⅰ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m{{,!}^{1}}步驟Ⅳ過濾所得的廢液中含量較多的溶質為。一種制備黃血鹽的工藝如下:填化學式rm{(1)}__________________。rm{(2)}步驟Ⅴ所用的試劑rm{(}是_____________________。rm{)}工藝中用到劇毒的rm{(3)}溶液,含rm{X}的廢水必須處理后才能排放。已知氫氰酸是一種具有苦杏仁特殊氣味的無色劇毒液體,易揮發,rm{(4)}時,rm{HCN}rm{CN^{-}}的電子式為____________,反應rm{25隆忙}在rm{Ka(HCN)=6.25隆脕10^{-10}}時的平衡常數rm{壟脵NaCN}________rm{CN隆樓+H_{2}O?HCN+OH隆樓}填數值rm{25隆忙}rm{K=}處理含rm{(}廢水的方法是:第一步控制rm{)}用rm{壟脷}溶液先將rm{CN^{-}}“不完全氧化”為rm{pH>10}第二步控制rm{NaClO}為rm{CN隆樓}用rm{OCN^{-}}“完全氧化”rm{pH}生成rm{7.5隆蘆8.5}和兩種鹽。第一步控制強堿性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第二步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m{NaClO}29、下面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的每個字母表示一種短周期元素,請回答下列問題:

rm{(1)D}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____周期__________族。rm{(2)A}rm{E}兩種元素所形成的氣態氫化物較穩定的是___________rm{(}填化學式rm{)}rm{(3)B}rm{C}兩元素的原子半徑較小的是___________rm{(}填元素符號rm{)}rm{(4)}在盛有水的小燒杯中加入元素rm{B}的單質,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0、【化學rm{隆陋}選修rm{3}物質的結構與性質】前四周期元素rm{A}rm{B}rm{C}rm{D}rm{E}rm{F}的原子序數依次增大,rm{A}是宇宙中含量最豐富的元素;rm{B}和rm{C}同一主族,且rm{B}的rm{L}層電子數是rm{K}層電子數的rm{2.5}倍;rm{D}和rm{C}同一周期;rm{E}元素原子核外電子有rm{17}種不同的運動狀態,rm{F}位于第四周期,其未成對電子數只有一個,且內層都處于全充滿狀態。請回答下列問題:rm{(1)B}原子的rm{L}層軌道表達式____;rm{D}元素原子的價電子排布式是____。rm{(2)}由rm{A}rm{B}原子形成的分子的結構式為:rm{A-B=B-A}則該分子中rm{婁脪}鍵和rm{婁脨}鍵的數目之比為____,rm{B}rm{C}的氫化物中rm{BH_{3}}的沸點高于rm{CH_{3}}的沸點,原因是____;rm{C}rm{D}和rm{E}的電負性由大到小的順序為____;rm{C}rm{D}和rm{E}的第一電離能由大到小的順序是____;rm{C}和rm{D}最高價含氧酸的酸性由弱到強的順序為____。rm{COrlap{{!,}^{3-}}{{!,}_{4}}}中rm{C}的雜化方式為____,該離子的“rm{VSEPR}”模型為____形。rm{(3)}向rm{FDO_{4}}溶液中加入過量稀氨水,得到的深藍色溶液中陽離子化學式為____,該離子的配位體為____。

rm{(4)D(}黑球rm{)}和rm{F(}白球rm{)}形成的某種晶體的晶胞如下圖所示,已知該晶胞的棱長為rm{516pm}則該晶胞的密度為____rm{g/cm^{3}(}精確到rm{0.1)}最近的黑球和白球之間的距離為____rm{pm}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5題,共10分)1、A【分析】【解析】試題分析:若v1=v2,則A、B間無相對運動,故A正確;若v1>v2,則B相對于A向左運動,故B受到向右的滑動摩擦力,A相對于B向右運動,A受到向左的滑動摩擦力,故B、D錯誤;如果v12,則B相對A向右運動,B受到向左的滑動摩擦力,所以C錯誤,故選A考點:考查滑動摩擦力的判斷【解析】【答案】A2、B【分析】【分析】根據歐姆定律分析解題。

R1R2兩者是并聯關系,然后再與R3串聯,設電源電壓為U,則根據歐姆可得通過R3的電流為

R1R2兩端的電壓為故通過R1的電流為

通過所以B正確;

【點評】在運用歐姆定律分析題目的時候需要弄清楚電阻兩端對應的電壓,然后結合歐姆定律分析解題,切不可張冠李戴,3、B【分析】解:A;設小船的質量為M;小球的質量為m,甲球拋出后,取甲球的速度方向(向左)為正方向,根據兩球和船組成的系統動量守恒,有:mv-(M+m)v′=0;

則此時船的速度v′的方向向右;

根據動量定理:物體所受合力的沖量等于物體動量的變化.對于甲球;動量的變化量為mv,對于乙球動量的變化量為mv-mv′,則知甲的動量變化量大于乙球的動量變化量,根據動量定理可知,拋球時,人對甲球的沖量比人給乙球的沖量大.故A錯誤.

B、根據動能定理得:人對甲球做的功W甲=對乙球做的功W乙=-因此人對甲球做的功大于人對乙球做的功.故B正確.

CD;由于拋出后兩小球相對于岸的速率相等;速度方向相反,且兩小球的質量相同,所以兩球相對于地的動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總動量為0.由于兩球和船組成的系統動量守恒,原來系統的總動量為0.所以根據動量守恒定律可知,兩球都拋出后,船的動量為0,則速度為0;故CD錯誤.

故選:B

拋球過程;兩球和船組成的系統動量守恒.根據動量守恒定律求出兩球拋出后小船的速度.通過動量的變化量,由動量定理判斷沖量的大小關系.根據動能定理分析人對球做功關系.

解決本題的關鍵掌握動量守恒定律、動量定理和動能定理,并能靈活運用.運用動量守恒定律時注意速度的方向.【解析】【答案】B4、C【分析】【分析】

根據電場線的分布情況;分析各點場強大小.等量同種點電荷電場的分布具有對稱性,可以結合其對稱性來分析,然后根據W=Uq定性分析電場力做功情況.

【詳解】

A.點O與點C處于兩電荷連線的中垂線上,到兩電荷的距離相等,點O與點C的場強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A正確;B.根據矢量合成法則,C點場強為D點的場強為點C與點D的場強大小之比為故B正確;C.根據電場強度的矢量合成法則,距離兩點電荷連線x=處的場強最強,則電子從點D到點C的過程中,加速度先增大,再減小,再增大,故C錯誤;D.根據等量同種電荷的電場線,正電荷沿著圓周從點A到點D,電場力做正功,從點D到點B的過程中,電場力做負功,故D正確.故選C.5、B【分析】本題考查電場線,電場強度,電勢能及電場力做功,由圖可知該電場為等量正電荷形成的電場,注意沿電場線電勢降低,電場線的疏密表示電場強度的強弱,正電荷受力方向與電場線方向相同,負電荷受力方向與電場線方向相反。A.電場線的疏密表示電場強度的強弱,M

點的電場線比N

點的電場線稀疏,故M

點的場強一定小于N

點的場強,故A錯誤;B.將正電荷從M

點移動到N

點,電場力做正功,電勢能減小,故正電荷在MM點的電勢能大于在NN點的電勢能,故B正確;C.電場線的疏密表示電場強度的強弱,從M

到N

電場線越來越密,場強越來越大,靜電力逐漸增大,故C錯誤;D.將電子從M

點移到N

點,所受的電場力從N

指向M

電場力做負功,故D錯誤。故選B。【解析】B

二、填空題(共7題,共14分)6、略

【分析】解:如圖;根據同名磁極相互排斥,異名磁極相互吸引,所以通電螺線管的左端是S極,右端是N極;

根據安培定則;右手握住螺線管,四指指向電流的方向,大拇指所指的方向是通電螺線管的N極.可以判斷電流從螺線管的左端上電流,從右端出電流,所以,電源的左端是正極,右端是負極.

而小磁針B在電流產生磁場中;根據右手螺旋定則可知,N極的指向垂直紙面向外;

故答案為:左;外.

由小磁針的指向;根據磁極間的相互作用規律得出通電螺線管的左端為S極,右端為N極,再根據右手螺旋定則得出電源的左端為正極,右端為負極.

本題考查了磁極間的相互作用規律和右手螺旋定則.利用右手螺旋定則既可由電流的方向判定磁極磁性,也能由磁極極性判斷電流的方向和線圈的繞法.【解析】左;外7、略

【分析】解:(1)二十分度的游標卡尺精確度為0.05mm;主尺讀數為17mm,副尺讀數為3×0.05=0.15mm,故小球直徑為17+0.15=17.15mm.

(2)擺球應在經過最低點時小球速度最快;此時計時產生的誤差最小.

(3)單擺完成30次全振動所用時間為t,則單擺的周期為:

由單擺周期公式可得:

解得:.

(4)圖象不通過坐標原點;將圖象向右平移一點點就會通過坐標原點,故相同的周期下,擺長偏小,故可能是漏加小球半徑;

由單擺周期公式可得:

即:

圖象斜率為k=

結合圖象可得:

解得:g=9.87m/s2.

故答案為:

(1)17.15;

(2)低;

(3)

(4)漏加小球半徑;9.87.

(1)看清分度值;先讀主尺,再讀副尺.

(2)擺球應在經過最低點時誤差最小.

(3)由單擺周期公式可得重力加速度的表達式.

(4)圖象不通過坐標原點;從圖象可以得到相同的周期下,擺長偏小,故可能是漏加小球半徑;

由單擺周期公式可以的到重力加速度.

本題關鍵明確實驗原理;通過圖象的平移得到擺長偏小,得到誤差來源;通過圖象的函數表達式得到斜率的物理意義,整體難度較大.【解析】17.15;低;漏加小球半徑;9.878、略

【分析】

(1)圖a的示數:主尺刻度+游尺刻度=103mm+7×0.05mm=10.335cm

圖b的示數:固定刻度+可動刻度=3mm+37.3×0.01mm=3.373mm=0.3373cm

(2)讀出的面板刻度乘以擋位即得電阻值1000Ω.面板讀數值偏大;應選用較大的擋位使指針向右偏一些,故要選×100擋.

故答案為:(1)10.3350.3373(2)1000×100

【解析】【答案】螺旋測微器的讀數方法是固定刻度讀數加上可動刻度讀數;在讀可動刻度讀數時需估讀.游標卡尺讀數的方法是主尺讀數加上游標讀數,不需估讀.

根據表盤刻度的特點分析表針偏轉與示數間的關系;從而確定出該選用的檔位.

9、略

【分析】

根據閉合電路歐姆定律得。

開關接1端時,有E=I1(R1+r)

開關接2端時,有E=I2(R2+r)

代入得,E=0.5×(11+r)

E=0.8×(6.5+r)

解得,E=6V,r=1Ω

故答案為:6V1Ω

【解析】【答案】根據閉合電路歐姆定律對兩種情形列式;聯立組成方程組,即可求得電源電動勢和內阻.

10、略

【分析】解:UAB===2V

UAC===V=-2V

故本題答案是2;-2.【解析】2;-211、略

【分析】解:由圖A可知,電源的電動勢為E=6V;內阻r=||==1Ω;

由圖中兩圖線的交點,可知當該電源與電阻串聯后,電路中電流為I=2A;電壓為U=4V;則R==2Ω

電阻R上消耗的電功率P=UI=8W

故答案為:6;1,2,8.

電源的U-I圖象與縱坐標的交點表示電源的電動勢;圖象的斜率表示電源的內阻;

將電源與電阻串聯后;流過二者的電流相等,由兩圖象的交點可得出電路中的電流和電阻兩端的電壓;則由P=UI可求得電阻R上消耗的電功率.

本題考查閉合電路歐姆定律的應用,要注意圖象中的交點為電阻及電源的工作狀態點,可以直接求出電源的輸出電壓及電流.【解析】6;1;2;812、略

【分析】解:(1)伏安法測電源電動勢與內阻實驗中,電壓表測路端電壓,電壓表示數隨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阻值的增大而增大;描繪小燈泡伏安特性曲線實驗中,電流表測流過燈泡的電流,燈泡兩端電壓隨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電阻的增大而減小;調節滑動變阻器時,電壓表V1的示數增大,則電壓表V2的示數減小,則測路端電壓,V2測燈泡兩端電壓;電路圖如圖所示.

(2)電源的U-I圖象是一條傾斜的直線;由圖象可知,電源電動勢E=4.5V,電源內阻。

r===1.0Ω.

(3)由圖乙所示圖象可知,兩圖象的交點坐標,即燈泡電壓UL=2.5V;此時電路電流I=2.0A;

電源電動勢E=Ir+UL+IR滑,即4.5V=2.0A×1Ω+2.5V+2.0A×R滑,則R滑=0Ω;

電池組的效率η====≈56%.

故答案為:(1)電路圖如圖所示;(2)4.5;1.0;(3)0;56%.

(1)測電源電動勢與內阻實驗時;電壓表測路端電壓,隨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阻值的增大,電壓表示數增大;燈泡兩端電壓隨滑動變阻器阻值增大而減小;根據電壓表示數變化確定各電路元件的連接方式,然后作出實驗電路圖.

(2)電源的U-I圖象與縱軸的交點示數是電源的電動勢;圖象斜率的絕對值等于電源內阻.

(3)由圖象求出兩圖線的交點對應的電壓與電流;然后根據閉合電路中內外電壓的關系及歐姆定律求出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阻值;由圖象求出電路電流,然后由P=UI及效率公式求出電池組的效率.

電源的U-I圖象與縱軸的交點是電動勢,圖象斜率的絕對值等于電源內阻,求電源內阻時要注意看清楚縱軸坐標起點數據是多少,否則容易出錯.【解析】4.5;1.0;0;56%三、判斷題(共8題,共16分)13、A【分析】【解答】解:根據電場線的特點可知;沿電場線的方向電勢降低;電場線垂直于等勢面、同一等勢面移動電荷電場力不做功.

故答案為:正確.

【分析】解決本題要根據:電場線是人為假想的曲線,從正電荷或無限遠出發,終止于無限遠或負電荷,不閉合,電場線疏密描述電場強弱,電場線密的地方,電場強度大,疏的地方電場強度弱,沿電場線的方向電勢降低.14、B【分析】【解答】解:電勢差類似于高度差;沒有方向,是標量,正負表示電勢的相對大小.

兩點間的電勢差等于電勢之差;由電場中兩點的位置決定,與零電勢點的選取無關.由以上的分析可知,以上的說法都錯誤.

故答案為:錯誤。

【分析】電勢差是標量,正負表示大小;電勢差與零電勢點的選取無關;沿著電場線方向電勢降低;電勢反映電場本身的性質,與試探電荷無關.15、A【分析】【解答】解:點電荷在A點的場強

根據場強的疊加原理得;則兩點的場強是由正點電荷和勻強電場場強的合成,A點的場強大小為。

EA=E點﹣E勻=9×103N/C﹣9×103N/C=0;所以A處場強大小為0

故答案為:正確。

【分析】根據公式E=k求出點電荷在A點處產生的場強大小,判斷出場強方向,A點的場強是由正點電荷和勻強電場場強的合成,根據平行四邊形定則求解A點處的場強大小及方向.16、B【分析】【解答】解:電勢差類似于高度差;沒有方向,是標量,正負表示電勢的相對大小.

兩點間的電勢差等于電勢之差;由電場中兩點的位置決定,與零電勢點的選取無關.由以上的分析可知,以上的說法都錯誤.

故答案為:錯誤。

【分析】電勢差是標量,正負表示大小;電勢差與零電勢點的選取無關;沿著電場線方向電勢降低;電勢反映電場本身的性質,與試探電荷無關.17、B【分析】【解答】解:沿著電場線方向;電勢降低,且降低最快;

那么電勢降低最快的方向才是電場線的方向;但電勢降低的方向不一定是電場線的方向,故錯誤;

故答案為:錯誤.

【分析】電場強度和電勢這兩個概念非常抽象,借助電場線可以形象直觀表示電場這兩方面的特性:電場線疏密表示電場強度的相對大小,切線方向表示電場強度的方向,電場線的方向反映電勢的高低.18、A【分析】【解答】解:點電荷在A點的場強

根據場強的疊加原理得;則兩點的場強是由正點電荷和勻強電場場強的合成,A點的場強大小為。

EA=E點﹣E勻=9×103N/C﹣9×103N/C=0;所以A處場強大小為0

故答案為:正確。

【分析】根據公式E=k求出點電荷在A點處產生的場強大小,判斷出場強方向,A點的場強是由正點電荷和勻強電場場強的合成,根據平行四邊形定則求解A點處的場強大小及方向.19、B【分析】【解答】解:若把該圖象與等量異種點電荷電場中的部分等勢面圖比較;可以得到:靠近正電荷的點電勢高,靠近負電荷的點,電勢較低.所以,a處為正電荷.

等量異種點電荷電場中的部分等勢面圖象中的等勢面左右對稱;無窮遠處的電勢為0.該圖象的左側的等勢線比較密,無窮遠處的電勢為0,所以無窮遠處到兩點之間的電勢差相比,與a點之間的電勢差比較大,所以a點所帶的電量就多.

故答案為:錯誤.

【分析】若把該圖象與等量異種點電荷電場中的部分等勢面圖比較,很容易得出正確的結論.20、A【分析】【解答】解:圖中a、b兩點在一個等勢面上;

故Uac=Ubc,根據W=qU,有Wa=Wb;

a位置的電場強度較密集,故Ea>Eb;

故答案為:正確.

【分析】圖中a、b兩點在一個等勢面上,根據W=qU判斷電場力做功的大小,根據電場線的疏密程度判斷電場強度的大小.四、畫圖題(共2題,共18分)21、略

【分析】本題考查楞次定律和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當磁感強度均勻變化時磁通量均勻變化,感應電動勢、感應電流恒定不變【解析】【答案】22、略

【分析】本題考查楞次定律和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當磁感強度均勻變化時磁通量均勻變化,感應電動勢、感應電流恒定不變【解析】【答案】五、識圖作答題(共4題,共24分)23、(1)逐漸減小(或減少)無氧CO2和乙醇

(2)有氧脂肪(或脂類物質)

(3)左下方減少和增多【分析】【分析】本題考查了細胞呼吸與光合作用原理以及應用,準確理解相關知識點是解題的關鍵。【解答】(1)在圖甲中,從12~24h期間,結合水/自由水的比值逐漸減小,呼吸速率逐漸增強,細胞呼吸的主要方式是無氧呼吸,該呼吸方式的產物是CO2和乙醇。(2)圖甲中胚根長出后,萌發種子的有氧呼吸速率迅速升高。從第48h后,O2吸收速率大于CO2釋放速率,細胞呼吸所消耗的底物肯定含有脂肪。(3)圖乙中D點代表的含義是光飽和點;限制C點的因素有二氧化碳濃度;若此時空氣中的CO2含量突然降低,則圖中相關點的變化情況準確描述為B基本不變,C向左下方移動;由于CO2含量突然降低,暗反應減弱,C3減少,C5消耗減少,葉肉細胞中和C5含量變化情況分別為減少和增多。【解析】(1)逐漸減小(或減少)無氧CO2和乙醇(2)有氧脂肪(或脂類物質)(3)左下方減少和增多24、(1)9AaBb×aaBb、AaBb×Aabb1/8

(2)低溫抑制紡錘體形成27

(3)①3/2②L【分析】【分析】本題考查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應用、染色體變異等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學知識要點,把握知識間內在聯系的能力;能用文字、圖表以及數學方式等多種表達形式準確地描述生物學方面的內容和計算能力;能理論聯系實際,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自然界和社會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學問題。【解答】(1)在野生型青蒿的稈色和葉型這兩對性狀中,控制各自性狀的基因型各有3種(AA、Aa和aa,及BB、Bb和bb),由于控制這兩對性狀的基因是獨立遺傳的,基因間可自由組合,所以青蒿的基因型共有3×3=9種。F1中白青稈、稀裂葉植株占3/8,即F1代中A_B_基因型個體占3/8,根據兩對基因自由組合,可分解成3/4×1/2或1/2×3/4,所以親本的基因型可能是AaBb×aaBb,或AaBb×Aabb。當親本為AaBb×aaBb時,F1中紅稈、分裂葉(aabb)植株所占比例為=1/2×1/4=1/8;當親本為AaBb×Aabb時,F1中紅稈、分裂葉(aabb)植株所占比例為=1/4×1/2=1/8。由此可見無論親本組合是上述哪一種,F1中此紅稈、分裂葉植株所占比例都為1/8。(2)低溫可以抑制紡錘體的形成,使細胞內的染色體經過復制但不能分離到兩個細胞,從而使染色體數目加倍。若四倍體青蒿(細胞內的染色體是二倍體青蒿的2倍,有18×2=36條染色體)與野生型的二倍體青蒿雜交可得到三倍體個體,由于四倍體青蒿產生的生殖細胞中有18條染色體,二倍體青蒿產生的生殖細胞中有9條染色體,因此兩者受精發育而成的后代體細胞中有27條染色體。(3)①若該基因一條單鏈中(G+T)/(A+C)=2/3,則其互補鏈中(G+T)/(A+C)的比值是其倒數,故互補鏈中(G+T)/(A+C)=3/2。②DNA分子中發生堿基對的替換、增添、缺失而引起基因結構的改變屬于基因突變。故若cyp基因的一個堿基對被替換,使cyp酶的第50位氨基酸由谷氨酸變為纈氨酸,第50為氨基酸對應的mRNA上的堿基序列為的148~150,又因為基因編碼區E.K.M.O區段不編碼氨基酸,因此,轉錄RNA上148~150?堿基的位于L段。【解析】(1)9AaBb×aaBb、AaBb×Aabb1/8(2)低溫抑制紡錘體形成27

(3)①3/2②L25、(1)甲狀腺激素靶細胞

(2)增多神經-體液

(3)(負)反饋【分析】【分析】?本題以概念圖的形成,考查甲狀腺激素的分級調節。意在考查學生識記和理解能力,便于學生形成知識網絡。【解答】(1)據圖分析可知,激素A來自甲狀腺,受到TRH的間接調節和TSH的直接調節,所以應是甲狀腺激素,其作用的細胞稱為該激素的靶細胞。(2)寒冷刺激下,皮膚冷覺感受器興奮,促使下丘腦釋放TRH作用于垂體,使垂體分泌TSH作用于甲狀腺,甲狀腺分泌甲狀腺激素增多,增強機體代謝,此過程為神經-體液調節。(3)血液中甲狀腺激素的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會抑制下丘腦和垂體分泌相關激素,進而使其分泌減少,在體內的含量不至于過高,這說明激素分泌存在著(負)反饋調節。【解析】(1)甲狀腺激素靶細胞(2)增多神經-體液(3)(負)反饋26、(1)質壁分離(2)[10]細胞核(3)生產者【分析】【分析】本題考查細胞的結構和功能等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系的能力。【解答】(1)此細胞中,11為液泡,將此細胞放入濃度大于液泡中細胞液濃度的蔗糖液中,細胞滲透失水,原生質層和細胞壁逐漸分離,細胞將發生質壁分離。(2)[10]細胞核是遺傳信息庫,是細胞代謝和遺傳的控制中心。(3)觀察可知,此細胞中含有細胞壁、液泡和葉綠體,為植物細胞,具有該細胞的生物,在生態系統中的成分是生產者。【解析】(1)質壁分離(2)[10]細胞核(3)生產者六、簡答題(共4題,共28分)27、略

【分析】【分析】(1)根據物質與水的反應物與生成物來書寫化學反應方程式;再利用氧化還原反應中電子轉移計算,然后來計算標準狀況下氣體的體積;

(2)利用蓋斯定律來計算反應熱;利用化學平衡的特征“等”;“定”來判定化學平衡,利用三段法計算平衡時的濃度來計算化學平衡常數;

(3)利用化學平衡的影響因素和工業生產的關系來分析。【解答】(1)NO2與H2O反應的方程式為:3NO2+H2O═2HNO3+NO;6NO2+8NH3═7N2+12H2O,當反應中有1molNO2參加反應時,共轉移了4mol電子,故轉移1.2mol電子時,消耗的NO2為1.2÷4×22.4L=6.72L;

(2)根據蓋斯定律,將第二個方程式顛倒過來,與第一個方程式相加得:2NO2+2SO2═2SO3+2NO,△H=-83.6kJ?mol-1,故NO2+SO2?SO3+NO,△H=-41.8kJ?mol-1;本反應是反應前后氣體分子數不變的反應,故體系的壓強保持不變,故a不能說明反應已達到平衡狀態;隨著反應的進行,NO2的濃度減小,顏色變淺,故b可以說明反應已達平衡;SO3和NO都是生成物;比例保持1:1,故c不能作為平衡狀態的判斷依據;d中所述的兩個速率都是逆反應速率,不能作為平衡狀態的判斷依據;

NO2(g)+SO2(g)SO3(g)+NO(g)

起始物質的體積1a2a00

轉化物質的體積xxxx

平衡物質的體積1a-x2a-xxx

則(1a-x):(2a-x)=1:6,故x=a,故平衡常數為=x2/(1a-x)(2a-x)=8/3;

(3)由圖可知,溫度升高,CO的轉化率降低,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故逆反應是吸熱反應,正反應是放熱反應,△H<0;壓強大,有利于加快反應速率,有利于使平衡正向移動,但壓強過大,需要的動力大,對設備的要求也高,故選擇250℃、1.3×104kPa左右的條件.因為在250℃、壓強為1.3×104kPa時;CO的轉化率已較大,再增大壓強,CO的轉化率變化不大,沒有必要再增大壓強。

【解析】(1)3NO2+H2O=2HNO3+NO6.72(2)-41.8b2.67或8/3(3)<在1.3×104kPa下,CO的轉化率已較高,再增大壓強CO的轉化率提高不大,而生產成本增加得不償失28、(1)6HCN+3Ca(OH)2+FeSO4=Ca2Fe(CN)6+CaSO4↓+6H2O

(2)CaCl2(KCl可答)

(3)K2CO3

(4)①1.6×10-5

②防止生產HCN,污染環境2CNO-+3ClO-+2H2O=N2+3Cl-+2HCO3-【分析】【分析】本題考查物質的制備實驗方案的設計,側重于學生的分析能力、實驗能力和計算能力的考查,為高考常見題型,注意根據流程圖把握實驗的原理和操作方法,難度中等。【解答】rm{(1)}步驟Ⅰrm{HCN}溶液,石灰乳和硫酸亞鐵反應制備步驟Ⅰrm{(1)}溶液,石灰乳和硫酸亞鐵反應制備rm{HCN}rm{Ca_{2}Fe(CN)_{6}},方程式為故答案為:rm{6HCN+3Ca(OH)_{2}+FeSO_{4}=Ca_{2}Fe(CN)_{6}+CaSO_{4}隆媒+6H_{2}O}rm{6HCN+3Ca(OH)_{2}+FeSO_{4}=Ca_{2}Fe(CN)_{6}+CaSO_{4}隆媒+6H_{2}O}步驟Ⅲrm{(2)}與rm{KCl}反應得到rm{Ca_{2}Fe(CN)_{6}}rm{K_{2}CaFe(CN)_{6}}步驟Ⅳ過濾所得的廢液中含量較多的溶質為故答案為:rm{CaCl_{2,}}rm{CaCl_{2}}rm{(3)}脫鈣,將鈣離子轉化為沉淀,不能增加其它離子,所以試劑步驟Ⅴ,用試劑rm{X}脫鈣,將鈣離子轉化為沉淀,不能增加其它離子,所以試劑rm{X}為rm{K_{2}CO_{3}}故答案為:為rm{X}故答案為:rm{X}rm{K_{2}CO_{3}}的電子式為:rm{K_{2}CO_{3}}rm{(4)壟脵NaCN}應rm{CN隆樓+H}rm{CN隆樓+H}rm{{,!}_{2}}在rm{O}時的平衡常數rm{K=K=dfrac{cleft(HCNright)隆隴cleft(O{H}^{-}right)}{cleft(C{N}^{-}right)}=dfrac{cleft(HCNright)隆隴{K}_{W}}{cleft(C{N}^{-}right)隆隴cleft({H}^{+}right)}=dfrac{{K}_{W}}{Ka}=dfrac{{10}^{-14}}{6.25隆脕{10}^{-10}}=1.6隆脕{10}^{-5}}故答案為:rm{O}rm{?}rm{HCN+OH隆樓}在rm{25隆忙}時的平衡常數rm{K=K=

dfrac{cleft(HCNright)隆隴cleft(O{H}^{-}right)}{cleft(C{N}^{-}right)}=

dfrac{cleft(HCNright)隆隴{K}_{W}}{cleft(C{N}^{-}right)隆隴cleft({H}^{+}right)}=

dfrac{{K}_{W}}{Ka}=dfrac{{10}^{-14}}{6.25隆脕{10}^{-10}}=1.6隆脕{10}^{-5}

}防止生產rm{HCN+OH隆樓}污染環境,rm{25隆忙}為rm{K=K=

dfrac{cleft(HCNright)隆隴cleft(O{H}^{-}right)}{cleft(C{N}^{-}right)}=

dfrac{cleft(HCNright)隆隴{K}_{W}}{cleft(C{N}^{-}right)隆隴cleft({H}^{+}right)}=

dfrac{{K}_{W}}{Ka}=dfrac{{10}^{-14}}{6.25隆脕{10}^{-10}}=1.6隆脕{10}^{-5}

}用rm{1.6隆脕10^{-5;}}“完全氧化”rm{壟脷}生成第一步控制強堿性的主要目的是rm{HCN}第二步控制rm{pH}為rm{7.5隆蘆8.5}用rm{NaClO}“完全氧化”rm{OCN隆樓}生成rm{N}rm{pH}rm{7.5隆蘆8.5},故答案為:防止生產rm{NaClO}污染環境;rm{OCN隆樓}rm{N}rm{{,!}_{2}}【解析】rm{(1)6HCN+3Ca(OH)_{2}+FeSO_{4}=Ca_{2}Fe(CN)_{6}+CaSO_{4}隆媒+6H_{2}O}rm{(2)CaCl_{2}(KCl}可答rm{)}rm{(3)K_{2}CO_{3}}rm{(4)}rm{壟脵}rm{1.6隆脕10^{-5;}}rm{壟脷}防止生產rm{HCN}污染環境rm{2CNO^{-}+3ClO^{-}+2H_{2}O=N_{2}}rm{+3Cl^{-}+2HCO_{3}^{-}}29、(1)ⅣA(2)HF(3)Mg(4)2Na+2H2O=2NaOH+H2↑【分析】【分析】本題考查位置、結構與性質,為高頻考點,把握元素的位置、元素的性質及元素化合物知識等為解答的關鍵,側重分析與應用能力的考查,題目難度中等。【解答】根據元素在在周期表的位置可以推知,rm{A}為rm{F}元素、rm{B}為rm{Na}元素、rm{C}為rm{Mg}元素、rm{D}為rm{Si}元素、rm{E}為rm{Cl}元素。

rm{(1)}依據rm{D}在周期表中第三橫行可知rm{D}在第三周期;依據rm{D}處在元素周期表的rm{p}區第二縱行可知rm{D}處在Ⅳrm{A}族。故答案為:Ⅳrm{A}rm{(2)A}為rm{F}元素、rm{E}為rm{Cl}元素,所以非金屬性rm{A>E}元素的非金屬性越強,其氣態氫化物越穩定,所以氫化物的穩定性為rm{HF>HCl}故答案為:rm{HF}

rm{(3)B}為rm{Na}元素、rm{C}為rm{Mg}元素,同周期,從左向右原子半徑減小,則原子半徑為rm{Na>Mg}故答案為:rm{Mg}

rm{(4)B}為rm{Na}元素,rm{Na}與水反應生成rm{NaOH}和氫氣,化學反應方程式為:rm{2Na+2H_{2}O=2NaOH+H_{2}隆眉}故答案為:rm{2Na+2H_{2}O=2NaOH+H_{2}隆眉}

【解析】rm{(1)}Ⅳrm{A}rm{(2)HF}rm{(3)Mg}rm{(4)2Na+2H_{2}O=2NaOH+H_{2}隆眉}30、(1)3s23p4(2)3︰1NH3分子間可以形成氫鍵Cl>S>PCl>P>SH3PO4<H2SO4sp3雜化正四面體(3)[Cu(NH3)4]2+NH3(4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