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影像檢查技術學》課件-頸椎X線攝影_第1頁
《醫學影像檢查技術學》課件-頸椎X線攝影_第2頁
《醫學影像檢查技術學》課件-頸椎X線攝影_第3頁
《醫學影像檢查技術學》課件-頸椎X線攝影_第4頁
《醫學影像檢查技術學》課件-頸椎X線攝影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頸椎X線攝影醫學影像檢查技術學CONTENTS目錄頸椎解剖01攝影目的02體位設計03習題測試04學情小結0501頸椎解剖一、頸椎解剖02攝影目的二、攝影目的正位:觀察第3~7頸椎骨質情況,側位:觀察第1~7頸椎側位情況,主要是頸椎序列、椎間隙及骨質情況。03體位設計三、體位設計頸椎前后位01頸椎雙斜位03頸椎側位02患者站立于攝影架前,人體正中矢狀面垂直探測器并與探測器中線重合,頸背部貼近探測器。三、體位設計(一)頸椎前后位1.體位擺放頭略后仰,使聽鼻線垂直于探測器,探測器光圈上緣與外耳孔平齊,下緣包括第一胸椎。三、體位設計(一)頸椎前后位向頭側傾斜10°~15°,對準甲狀軟骨下緣射入探測器中心。三、體位設計(一)頸椎前后位2.中心線三、體位設計(一)頸椎前后位1.SID:100-130cm2.管電壓:62-67KV3.管電流量:12-15mAs4.大焦點攝影,使用濾線柵根據患者體型個性化調整3.參數設計三、體位設計(一)頸椎前后位顯示第3-7頸椎正位影像,第1、2頸椎與下頜骨重合顯示不清,第3~7頸椎與第1胸椎顯示于照片正中。頸椎骨質、椎間隙與鉤椎關節顯示清晰,第1肋骨及頸旁軟組織包括在照片內。氣管投影于椎體正中,其邊界易于分辨下頜骨顯示第2、3頸椎間隙高度,下頜骨與枕骨重疊。4.影像顯示患者側立于攝影架前,兩足分開使身體站穩,外耳孔與肩峰連線位于探測器中心。三、體位設計(二)頸椎側位1.體位擺放頭稍后仰,下頜前伸,頭頸部正中矢狀面平行于探測器,上頜門齒咬面與乳突尖端連線與水平面平行,雙肩盡量下垂,必要時輔以外力向下牽引探測器上緣包括外耳孔,下緣包括肩峰。三、體位設計(二)頸椎側位經甲狀軟骨平面頸部的中點,水平方向垂直射入探測器中心。三、體位設計(二)頸椎側位2.中心線三、體位設計(二)頸椎側位1.SID:100-130cm2.管電壓:62-67KV3.管電流量:12-15mAs4.大焦點攝影,使用濾線柵根受檢者體型個性化調整3.參數設計三、體位設計(二)頸椎側位顯示全部頸椎側位影像,第1-7頸椎顯示于圖像正中。各椎體前后緣均無緣現象各椎體間隙及椎間關節顯示清晰。下頜骨不與椎體重疊,氣管、頸部軟組織層次清楚。影像顯示04習題測試四、習題測試(一)下列不屬于頸椎的常規攝影位置是(

)A.軸位B.后前位C.左斜位D.右斜位E.前后位A四、習題測試(二)關于頸椎攝影錯誤的敘述是(

)A.常用于外傷及骨質破壞的檢查B.上緣與外耳孔齊平C.頸椎正位下緣包括第一胸椎D.成人攝片不需要使用濾線器E.頸椎側位下緣包括肩峰D四、習題測試(三)頸椎正位攝影中心線應(

)A.對準甲狀軟骨下緣B.對準甲狀軟骨平面C.對準甲狀軟骨上緣D.向頭側傾斜30°E.向足側傾斜20°A四、習題測試(四)下列哪項結構不存在于頸椎解剖結構中(

)A.橫突孔B.肋骨C.椎體D.棘突E.椎弓板B05學情小結五、學情小結頸椎攝影的主要體位。X線攝影在診斷頸椎問題上的不可或缺性。頸椎攝影的標準影像顯示。頸椎X線攝影-實操演示醫學影像檢查技術學CONTENTS目錄實操目的01操作步驟02標準影像顯示03非標準影像顯示04注意事項0501實操目的一、實操目的掌握頸椎常規體位的設計要點和中心線攝入點;熟悉頸椎檢查前的準備工作和檢查的整個流程。結合臨床病例,臨床醫生開具的檢查單以及患者主述,做出正確的影像檢查。02操作步驟二、操作步驟1、檢查前準備(核對信息)2、患者準備,去除金屬異物3、呼吸訓練4、輻射防護5、體位設計6、曝光7、標準影像顯示8、圖像后處理03標準影像顯示三、標準影像顯示(一)頸椎正位

顯示第3~7頸椎正位影像,第3~7頸椎與第1胸椎顯示于照片正中;頸椎棘突位于椎體正中,椎弓根呈軸位投影于椎體與橫突相接處,橫突左、右對稱顯示;頸椎骨質、椎間隙與鉤椎關節顯示清晰;諸骨小梁清晰顯示,周圍軟組織層次可見,下頜骨顯示于第2、3頸椎間隙高度。三、標準影像顯示(二)頸椎側位

顯示頸椎側位影像及頸部軟組織影像;各椎體前后緣重合無雙緣現象,枕骨與寰椎關節間隙清晰顯示;椎體骨質、各椎間隙及椎間關節顯示清晰,下頜骨不與椎體重疊;椎間隙、椎體骨皮質、骨小梁結構及周圍軟組織層次可見。04非標準影像顯示四、非標準影像顯示圖像不標準的原因有:頭顱過仰;身體傾斜或旋轉;拍攝角度不正確;未充分暴露頸部;呼吸控制不當;未摘除頸部金屬物品四、非標準影像顯示案例一攝影時患者正中矢狀面沒有與平板探測器平行,造成雙邊征和雙突征。存在問題:四、非標準影像顯示案例二攝影時患者雙上肢未盡量下垂,導致第七頸椎與軟組織重疊。存在問題:05注意事項五、注意事項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