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低碳養老建筑評價標準》_第1頁
《智慧低碳養老建筑評價標準》_第2頁
《智慧低碳養老建筑評價標準》_第3頁
《智慧低碳養老建筑評價標準》_第4頁
《智慧低碳養老建筑評價標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號

中國標準文獻分類號

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標準

T/CSUSXX-202X

智慧低碳養老建筑評價標準

AssessmentStandardforSmartLow-CarbonElderly

Buildings

(征求意見稿)

XXXX-XX-XX發布XXXX-XX-XX實施

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發布

1總則

1.0.1為響應國家發展智慧低碳建筑的戰略部署,規范智慧低碳建筑的評價體系,

引導智慧低碳養老建筑可持續發展,制定本標準。

1.0.2本標準適用于各類新建、改建的養老建筑智慧化低碳水平評價。

1.0.3智慧低碳養老建筑評價除應符合本標準外,尚還符合國家現行相關標準的

規定。

1

2術語

2.0.1養老建筑buildingfortheaged

即老年人建筑,專供老年人使用的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應為老年人提供居

住、生活照料、醫療保健、文化娛樂等方面專項或綜合服務的建筑。

2.0.2智慧建筑smartbuilding

以建筑物為平臺,基于對各類智能化信息的綜合應用,集架構、系統、應用、

管理及優化組合為一體,具有感知、傳輸、記憶、推理、判斷和決策的綜合智慧

能力,形成以人、建筑、環境互為協調的整合體,為人們提供安全、高效、便利

及可持續發展功能環境的建筑。

2.0.3智慧養老建筑smartbuildingfortheaged

養老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內,最大限度地運用智能化控制技術提供實時、快捷、

高效、低成本、物聯化、互聯化、智能化的養老服務,從而為老年人提供安全、

適老、健康、便捷和高效的智慧化建筑環境。

2.0.4低碳建筑lowcarbonbuilding

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內,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最大限度地減少

溫室氣體排放,為人們提供具有合理舒適度的使用空間的建筑模式。

2.0.5低碳養老建筑lowcarbonbuildingfortheaged

在養老建筑的全生命周期中,建筑的綜合碳排放較低的養老建筑。

2.0.6智慧建筑綜合服務平臺smartbuildingintegratedservicesplatform

以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為基礎構建的具有建筑數據

獲取、數據處理、數據服務,實現資源共享、協同運行和優化管理等綜合應用的

建筑智慧運營管理平臺。

2.0.7碳排放carbonemission

主要指二氧化碳和其它溫室氣體的排放。

2.0.8邊界計算edgecomputing

在靠近物或數據源頭的網絡邊緣側,融合網絡、計算、存儲、應用核心能力

的開放平臺,就近提供邊緣智能服務。

2.0.9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

在建設工程及設施全生命期內,對其物理和功能特性進行數字化表達,并依

此設計、施工和運營的過程和結果的總稱。

2.0.10社區嵌入型養老服務設施Community-basedElderlyFacilities

社區嵌入型養老服務是為了支持需介護者在住慣了的社區中持續生活為目

的,由所屬街道提供相應養老的服務類型,從而實現在地養老,其特點是立足社

區需要,小規模深入社區,提供多元化貼身服務。結合不同類型的養老服務特點

2

與當地實際養老需求,在社區配置一系列有明確定位、規模、建筑要求的配套設

施,從而精準把握養老服務需求的內容和規模,避免出現養老資源的不足和浪費。

2.0.11全生命周期Thewholelifecycle

全生命周期的實質在于用最低的資源環境代價獲得最大的發展效益,從項目

方案構思到設計再到整個實施、投產到最后的項目清運過程,即一個完整的全生

命周期。在養老住區的規劃、建設、運營的全生命周期中采取低碳化的手段并貫

徹低碳化價值觀,能夠實現資源的高效利用并最大程度上減少對于環境的影響。

2.0.12通用設計UniversalDesign

通用設計為20世紀80年代初期由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教授Ronald

L.Mace提出。通用設計的七條原則的七條原則包括:平等利用;廣泛適用;簡

單而直觀;標識醒目,方便傳達;彌補疏忽;減少身體的負擔;容易接近和使用。

2.0.13全齡友好社區All-agefriendlycommunity

全齡友好社區強調應對不斷變化的人口的需求,為所有年齡段的居民提供包

容的、高質量的生活環境和健康的、均等公眾參與機會的決策機制。

2.0.14代際互動Intergenerationalinteraction

代際互動是指可發生在家庭和在社會范圍中兩代人及以上間的人際關系,不

同代成員間形成的經濟支持、生活照料和精神交流的關系。

2.0.15持續照護退休社區ContinuingCareRetirementCommunity,CCRC

CCRC模式起源于美國,有助于形成多元健康的養老產業,滿足不同照料層

級的老齡化群體多元化的養老需求。其特征是服務細分的設施單元、靈活可變的

運營使用、整合共享的養老模式。

2.0.16時間銀行Timebank

志愿者為老年人提供養老服務,按一定的規則儲存服務時間,當年老需要時

可以提取時間兌換服務。

2.0.17零碳場景zero-carbonscenario

圍繞社區居民的生活方式、居住方式、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進行的零碳化營

造,包括清潔能源消費場景、綠色出行場景、公共生活場景、工作場景等。

3

3基本規定

3.1一般規定

3.1.1智慧低碳養老建筑評價應以單棟建筑或建筑群為評價對象。

3.1.2智慧低碳養老建筑評價分為設計和運行兩個階段進行。設計階段評價應

在建筑工程竣工后進行,運行階段評價應在建設工程竣工驗收且運行一年后進行。

3.1.3智慧低碳養老建筑評價遵循自愿原則,申請評價方應對所提交資料的真

實性負責。評價機構應按照本標準要求,對申請評價方提交的文件進行審查,出

具評價報告,確定等級。對申請運行評價的建筑,還應進行現場核查。

3.2評價與等級劃分

3.2.1智慧低碳養老建筑評價指標體系由低碳設計、智慧服務、低碳運維、碳

排放4類指標組成。為鼓勵智慧低碳養老建筑技術、管理的提升和創新,評價指

標體系增設創新項。除創新項外,其余指標均包括控制項和評分項。

3.2.2控制項的評定結果應為通過或不通過,評分項的評定結果應為得分值。

3.2.3評價指標體系4類指標的總分值均為100分。各類評分項得分與相應權

重乘積作為本類指標得分,智慧低碳養老建筑各類指標及加分項的權重值應符合

表1的規定。智慧低碳養老建筑總得分按公式1計算。

表智慧低碳養老建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宣武区| 兰坪| 宁晋县| 绥德县| 辉县市| 咸丰县| 广水市| 莲花县| 临泉县| 铁岭市| 贵州省| 南汇区| 韶关市| 屏东市| 花垣县| 乌兰县| 桑植县| 措勤县| 遵化市| 锡林郭勒盟| 南京市| 偃师市| 涪陵区| 乃东县| 奎屯市| 锡林郭勒盟| 谷城县| 乐至县| 新源县| 曲水县| 富平县| 昌江| 盐山县| 右玉县| 公主岭市| 社旗县| 蕉岭县| 岳阳县| 德格县| 泸州市| 崇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