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秋高中歷史第九單元戊戌變法第3課百日維新同步達標訓練含解析新人教版選修1_第1頁
2024秋高中歷史第九單元戊戌變法第3課百日維新同步達標訓練含解析新人教版選修1_第2頁
2024秋高中歷史第九單元戊戌變法第3課百日維新同步達標訓練含解析新人教版選修1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第3課百日維新1.1888年,康有為第一次上書光緒帝時指出:“倭伺吉林于東,英啟藏衛而窺川滇于西,俄筑鐵路于北而迫盛京,法煽亂民于南以取滇粵。”由此可知,康有為()A.維新思想已形成體系B.主見與列強進行商戰C.對皇帝懦弱表示不滿D.關注日深的邊疆危機解析:維新思想形成體系是在甲午中日斗爭后,與材料的時間不符,故A項錯誤;材料沒有涉及與列強進行商戰,故B項錯誤;材料沒有涉及對皇帝懦弱表示不滿,故C項錯誤;材料“倭伺吉林于東,英啟藏衛而窺川滇于西,俄筑鐵路于北而迫盛京,法煽亂民于南以取滇粵”表明康有為關注危機日深的邊疆,故D項正確。答案:D2.20世紀初,清政府頒布了很多章程,例如《各省咨議局章程》《咨議局議員選舉章程》《資政院院章》以及《欽定憲法大綱》。這體現了()A.中國起先學習西方政治制度B.資產階級起先參政議政C.西方憲政在中國的最初試驗D.清朝統治基礎大大加強解析:中國起先學習西方政治制度是在維新變法期間,故A項錯誤;維新變法時期資產階級起先參政議政,故B項錯誤;清政府頒布了很多章程,這說明西方憲政在中國起先試驗,故C項正確;材料沒有體現出清政府統治基礎的加強,故D項錯誤。答案:C3.維新變法期間,促使光緒帝支持變法的根本緣由是()A.資本主義的初步發展B.封建統治面臨全面危機C.維新派的影響D.民族危機的進一步加深解析:統治面臨全面危機才是光緒帝支持變法的根本緣由,即光緒帝不想做亡國之君才進行變法,B項符合題意;資本主義的初步發展和光緒帝支持變法無關,A項不符合題意,解除;維新派的影響只是外部緣由,C項不符合題意,解除;民族危機的加深也是外部緣由,D項不符合題意,解除。答案:B4.康有為、梁啟超等維新人士對西方的議會制頗為贊許,但在百日維新中并沒有開國會、定憲法。這是因為他們()A.不敢徹底觸動封建制度B.認為這一政治主見不符合中國國情C.認為中國“民智未開”,難以立憲D.對封建勢力做出了肯定的妥協解析:本題考查學生運用所學學問解決問題的實力。維新變法前期的理論宣揚方面維新派主動宣揚開國會、定憲法、行民權,但在百日維新期間維新派放棄了這一主見,其緣由在于他們希望在并無實權的皇帝的領導下推行變法,故向封建勢力作了妥協,D項正確。答案:D5.戊戌變法是在“民族危機燃眉之急的情勢下倉促上陣的向敵人學習的運動,‘自光緒十四年,康有為以布衣伏闕上書,極呈外國相逼、中國危急之狀……請厘清積弊,修明內政,取法泰西,實行改革’,這場改革具有明顯的植入性”。此論旨在說明()A.變法的輿論動員極不充分B.改革缺乏內在的社會動力C.變法目標背離近代化方向D.改革措施脫離了中國國情解析:依據所學學問,康梁維新派大力宣揚變法思想,主動創辦學會、學堂、報館,推動變法活動,故A項錯誤;由材料“民族危機燃眉之急的情勢下倉促上陣”“極呈外國相逼、中國危急之狀”得知,戊戌變法是在中國面臨嚴峻民族危機的狀況下,迫不得已急促改革的,故B項正確;由材料“取法泰西,實行改革”“改革具有明顯的植入性”,結合所學可知,維新派通過變法向西方學習,實行君主立憲,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這符合歷史發展趨勢,故C項錯誤;甲午中日斗爭后,中國面臨被列強瓜分的危機,維新派主見變法圖強,挽救民族危機,是愛國和進步的,故D項錯誤。答案:B6.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伯兄(康有為)規模太廣,志氣太銳,包攬太多,同志太孤……當此排者、忌者、擠者、謗者盈衢塞巷……安能有成?弟私竊深憂之。——康廣仁《致易一書》材料二戊戌變法期間,光緒皇帝共計發布各種變法詔令184條,包括政治、經濟、文化教化等各個方面。對此,時任海關總稅務司的赫德指出:“他們把足夠幾年吃的東西不顧它的胃量和消化實力,在三個月之內,都填塞給它吃了。”——馬士《中華帝國對外關系史》(1)結合所學學問,指出導致維新派“同志太孤”的主要變法措施。(2)依據材料一、二,指出維新派變法的失誤之處。你從中得到什么啟示?解析:第(1)問,考查學生調動與運用所學學問的實力。結合所學學問可知,變法精簡機構裁減冗員,導致大部分官員失去生計;改革科考、廢八股,使得近萬學子與維新派勢不兩立;結合所學學問還可知,既然要變政,就需培育和選拔變政人才,依據上述分析總結得出答案。第(2)問第一小問,考查獲得與解讀材料信息的實力,同時考查學生調動與運用所學學問的實力。依據材料二“光緒皇帝共計發布各種變法詔令184條,包括政治、經濟、文化教化等各個方面”可知,變法內容貪大求全;依據材料二“他們把足夠幾年吃的東西不顧它的胃量和消化實力,在三個月之內,都填塞給它吃了”可知,變法過程急于求成;結合所學學問可知,變法中樹敵太多,遭到頑固派反對。第(2)問其次小問屬于歷史相識類試題,結合變法的意義、失敗緣由和教訓來思索。答案:(1)措施:精簡機構,裁減冗員;改革科舉制度,廢除八股;興辦學堂,培育人才;舉薦新政人才。(2)失誤:樹敵太多,遭到頑固派反對;變法內容貪大求全;變法過程急于求成;等。(答出三點且言之成理即可)啟示:改革不能急于求成,要逐步推動;改革要講究策略,盡量削減對立面;等。(言之成理即可)7.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皇上若確定變法,請先舉三者:大集群臣于天壇、太廟,或御乾清門,詔定國是,躬申誓戒,除舊布新,與民更始……肯定輿論。設上書所于午門,日輪派御史二人監收,許天下士民,皆得上書……設制度局于內廷,選天下通才十數人,入直其中,王公卿士,儀皆同等,略如圣祖設南書房、世宗設軍機處例……重訂章程。——康有為《應詔統籌全局折》材料二皇上勿去舊衙門,而惟增置新衙門;勿黜革舊大臣,而惟漸擢小臣。多召見才俊志士,不必加其官,而惟委以差事,賞以卿銜,許其專折奏事足矣。——1898年6月16日康有為上書光緒帝(1)依據材料一,康有為在奏折中提出了有關變法的哪三項預備性措施?(2)材料二說明白什么問題?(3)綜合兩則材料,你認為戊戌變法的特點有哪些?解析:第(1)問干脆從材料中“許天下士民,皆得上書”“設制度局”“重訂章程”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