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中地理第1章地理環境與區域發展第1節地理環境對區域發展的影響精練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頁
2024高中地理第1章地理環境與區域發展第1節地理環境對區域發展的影響精練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頁
2024高中地理第1章地理環境與區域發展第1節地理環境對區域發展的影響精練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頁
2024高中地理第1章地理環境與區域發展第1節地理環境對區域發展的影響精練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頁
2024高中地理第1章地理環境與區域發展第1節地理環境對區域發展的影響精練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5-第1節地理環境對區域發展的影響時間:45分鐘滿分:100分[考點分布表]考點題號區域的內涵和特征1、2地理環境差異對區域發展的影響3、4、5、6、7、8、12區域不同發展階段地理環境的影響9、10、11、13一、選擇題(每小題4分,共44分。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區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間單位,它是人們在地理差異的基礎上,依據肯定的指標和方法劃分出來的。據此完成1~2題。1.區域是()A.肯定范圍的地理空間或地球表面的空間單位B.人為劃分的文化區C.經濟活動類型的分布區D.國家、省、市等行政區域答案A解析B、C、D三項所表述的僅僅是區域的某種類型,不是區域的概念。2.區域內部和區域之間都具有明顯的特征,其分別是()A.相對一樣差異 B.肯定一樣相對一樣C.差異整體 D.地帶非地帶性答案A解析區域內部具有相對一樣性,區域之間存在明顯的差異性。不同區域要素的組合不同,區域特征相差也很大,結合中國政區圖,完成3~5題。3.甲區域和乙區域相比,氣候的差異是()A.甲區域作物生長期較長 B.甲區域降水較少C.乙區域大陸性較強 D.甲區域高溫多雨答案B解析甲區域位于我國東北地區,屬溫帶季風氣候;乙區域位于長江中下游地區,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甲、乙兩區域相比,緯度差異顯著,甲區域降水較少,年均溫較低。4.符合乙區域土地特點的是()A.廣泛分布在此地區的水稻土是有機質含量較高的土壤B.人口稠密,耕地較為集中C.人均耕地高于全國平均水平D.耕地中旱地所占比重大答案A解析乙區域人口密集,人均耕地少,以水田為主,耕地分布較為分散。5.丁省與丙省相比()A.勞動力資源豐富 B.陸地交通便捷C.第一產業比重小 D.第三產業比重小答案D解析讀圖可知,丁省為青海省,地處青藏高原,與丙省(山東省)相比,經濟發展較落后,第三產業比重小。非洲被稱為高原大陸和熱帶大陸。下圖示意非洲北部降水類型分布圖。據此完成6~8題。6.Ⅰ與Ⅲ地區降水季節安排不同的主導因素是()A.洋流 B.海陸位置C.地形地勢 D.大氣環流答案D解析Ⅰ是北部冬雨型,是因為Ⅰ地區冬季受南移的西風帶限制,降水多;Ⅲ是夏季多雨型,是由于Ⅲ地區夏季受北移的赤道低氣壓帶的影響,降水多。因此造成Ⅰ和Ⅲ兩地區降水季節安排不同的主要因素是所受的氣壓帶和風帶不同,故D項正確。7.圖示Ⅳ沿岸地區多霧的形成條件是()A.海洋水汽來源足夠 B.加那利寒流流經沿岸C.氣溫晝夜改變較大 D.寒冷冬季風勢力強大答案B解析Ⅳ沿岸地區多霧的主要緣由是加那利寒流流經沿岸,使水汽遇冷凝聚,形成霧,故B項正確。8.Ⅱ地區極端干旱,表現為()A.物理風化劇烈,礫石遍布B.動物隨季節南北遷徙C.地表水短缺,荒漠廣布D.大牧場放牧業發達答案C解析Ⅱ地區為撒哈拉沙漠地區,這里氣候極為干旱,表現為地表水短缺,荒漠廣布。在河南省駐馬店市、南陽市、信陽市等豫南地區,傳統的耕作制度為一年兩熟:春夏種植一季水稻,秋冬種植油菜、小麥或紫云英(草本植物)。近年來,豫南部分地區兩熟田變成一熟田,一年只種植一季水稻。2024年5月,原本油菜花開、小麥泛綠的田野,被片片“白地”所取代。依據跟蹤視察,豫南地區“白地”的范圍正越過淮河漸漸向北擴散。據此完成9~11題。9.豫南部分地區兩熟田變成一熟田的緣由最可能是()A.全球氣候變暖 B.當地的產業升級C.城鎮建設占地 D.種植業收益降低答案D解析種植業收益降低,農夫種植農作物的主動性下降,導致兩熟田變成一熟田,故D項正確。10.豫南地區一些農業部門干部說明說,“白地”出現對農業生產具有肯定好處,主要體現在()A.增加生物多樣性 B.復原土壤的肥力C.提高專業化水平 D.提高機械化水平答案B解析“白地”的出現,導致土地休耕,有利于復原土壤的肥力,故B項正確。11.為緩解豫南地區“白地”擴散趨勢,可以實行的有效措施有()①完善糧食等農產品價格機制②主動發展基塘生產等生態農業③依據市場需求開展農業結構調整④主動應對全球氣候變暖問題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答案C解析完善糧食等農產品價格機制,有利于提高農夫種糧的主動性,①正確;河南不相宜發展基塘生產,②錯誤;依據市場需求開展農業結構調整,有利于促進農業生產,削減土地的奢侈和撂荒,③正確;“白地”的出現與應對全球氣候變暖問題無關,④錯誤。二、綜合題(共56分)1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34分)材料一霍爾果斯是位于中國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的陸路口岸,與哈薩克斯坦隔霍爾果斯河相望,是伊霍鐵路、連霍高速、312國道和中國—中亞自然氣管道的終結點。這里有經濟開發區,特殊是有稅收實惠的自由貿易區。材料二下圖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江蘇省三大產業比例統計圖。(1)試比較新疆和江蘇兩省區的自然特征。(12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江蘇省地形________以平原為主氣候類型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________河流河流少,水量小________礦產資源豐富,以________為主較少(2)比較兩省區三大產業比例的差異。(4分)(3)簡述江蘇和新疆相互協作對兩省區經濟發展的主動影響。(10分)對新疆的影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對江蘇的影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2011年新疆啟動了霍爾果斯國家特殊經濟開發區的建設,試分析霍爾果斯經濟發展的優勢條件。(8分)答案(1)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江蘇省地形以盆地、山地為主—氣候類型—以溫帶、亞熱帶季風氣候為主河流—河網密集,水量大礦產資源豐富,以能源資源(石油、自然氣和煤炭)為主—(2)第一產業所占比重新疆大于江蘇;其次、三產業比重江蘇大于新疆。(3)(對新疆的影響)獲得資金、技術和管理閱歷;有利于產業升級;促進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對江蘇的影響)緩解資源驚慌局面;擴大市場(4)霍爾果斯是我國通向中亞的重要門戶;交通便利;政策支持;自然資源豐富。解析第(1)題,結合所學地理學問即可回答。第(2)題,依據統計圖比較各產業所占比例大小。第(3)題,應強調相互協作可以揚長避短,從而促進兩地經濟的發展。第(4)題,可以從位置、交通、政策、資源等方面分析該地經濟發展的優勢條件。13.讀我國南方某河流中下游地區不同發展階段的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22分)(1)從階段一到階段二,甲地農業生產方向發生了明顯的改變,請說明最可能的改變是什么,并分析發生這種改變的緣由。(8分)(2)從階段一到階段二,該地區工業結構和工業布局發生了哪些改變?(6分)(3)乙、丙兩個工業區形成的區位條件分別有哪些?(8分)答案(1)改變:由以季風水田農業(水稻種植業)為主變為以城郊農業為主。緣由:甲地變成了城市近郊,城市的市場需求起主要作用;生產蔬菜、花卉等農產品的利潤更高;高速馬路的建成使運輸更為便捷。(2)工業結構:傳統工業數量削減,出現新興電子工業。工業布局:傳統工業向東北方向的河流下游地區移動、集中,電子工業在西部的高等院校密集區聚集。(3)乙:位于城區河流下游和垂直于盛行風向的城市邊緣區,有河流作隔離帶,對中心城區污染?。唤煌ū憷?;工業用水便利。丙:靠近高等院校,科技較發達;接近高速馬路,并可通過高速馬路到達機場;位于城區河流上游,環境干凈、美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