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講-免疫系統的組成和功能(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1)_第1頁
第14講-免疫系統的組成和功能(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1)_第2頁
第14講-免疫系統的組成和功能(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1)_第3頁
第14講-免疫系統的組成和功能(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1)_第4頁
第14講-免疫系統的組成和功能(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4講免疫系統的組成和功能【學習目標】1.舉例說明免疫細胞、免疫器官和免疫活性物質等是免疫調節的結構與物質基礎。2.概述人體的免疫包括生來就有的非特異性免疫和后天獲得的特異性免疫。3.舉例說明免疫系統各組成成分之間相互作用、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免疫功能,【基礎知識】一、免疫系統的組成1.免疫系統主要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細胞和免疫活性物質。2.免疫器官:主要由淋巴組織構成,并借助于血液循環和淋巴循環相互聯系。①5種免疫器官名稱分布結構特點功能胸腺胸骨后面呈扁平的橢圓形,分左、右兩葉T細胞分化、發育、成熟的場所骨髓骨髓腔或骨松質內成年人的骨髓分紅骨髓和黃骨髓兩種各種免疫細胞發生、分化、發育的場所脾胃的左側,呈橢圓形內含大量的淋巴細胞參與制造新的血細胞與清除衰老的血細胞等扁桃體咽腭部,左右各一形狀像扁桃,內部有很多免疫細胞防御淋巴結遍布全身,主要集中在頸部、腋窩部和腹股溝部等處呈圓形或豆狀能阻止和消滅侵入體內的微生物②骨髓和胸腺是免疫細胞產生并發育成熟的地方;脾、淋巴結和扁桃體是免疫細胞集中分布的場所。3.免疫細胞①是執行免疫功能的細胞,來自骨髓的造血干細胞。②免疫細胞包括各種類型的白細胞③幾種主要的免疫細胞——B淋巴細胞、T淋巴細胞、樹突狀細胞核巨噬細胞分布主要功能B淋巴細胞脾臟、淋巴結、血液等攝取和加工處理抗原,將抗原信息暴露在細胞表面T淋巴細胞輔助性T細胞脾臟、淋巴結、血液等激活B淋巴細胞,分泌淋巴因子細胞毒性T細胞脾臟、淋巴結、血液等識別抗原、裂解靶細胞樹突狀細胞皮膚、消化道、呼吸道等上皮組織及淋巴器官內攝取和加工處理抗原,將抗原信息暴露在細胞表面巨噬細胞機體各種組織吞噬消化、抗原處理和呈遞【特別提醒】淋巴細胞都來源于造血干細胞。B淋巴細胞在骨髓形成,T淋巴細胞在胸腺形成。④抗原呈遞細胞:包括B細胞、樹突狀細胞和巨噬細胞。⑤抗原:能夠與免疫細胞表面的受體結合,能引發免疫反應的蛋白質等物質。4.免疫活性物質①免疫活性物質是指由免疫細胞或其他細胞產生的、并發揮免疫作用的物質。②免疫活性物質的種類:抗體、溶菌酶、細胞因子【特別提醒】①抗原的種類多種多樣,如預防接種中的各種疫苗或臨床上移植的器官,還有外毒素、類毒素以及紅細胞膜表面的凝集原等均屬于抗原。②抗體是機體產生的專門應對抗原的蛋白質。如能夠中和外毒素的抗毒素和血清中的凝集素等。③細胞因子是淋巴細胞分泌的,包括白細胞介素、干擾素、腫瘤壞死因子等。二、免疫系統的功能1.人體的三道防線項目非特異性免疫特異性免疫基礎第一道防線:皮膚、黏膜及其附屬物、分泌物;第二道防線:體液中的殺菌物質(如溶菌酶)和吞噬細胞(如巨噬細胞和樹突狀細胞)第三道防線:免疫器官和免疫細胞,發揮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細胞特點人人生來就有,不針對某一類特定的病原體,而是對多種病原體都有防御作用機體在個體發育過程中與病原體接觸后獲得,主要針對特定的抗原起作用,具有特異性2.免疫系統的三大基本功能①免疫防御:機體排除外來抗原性異物的一種免疫防護作用。免疫防御功能是免疫系統的最基本功能。②免疫自穩:機體清除衰老或損傷的細胞,進行自身調節,維持內環境穩態的功能。③免疫監視:機體識別和清除突變的細胞,防止腫瘤發生的功能。【歸納提升】免疫可以分為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兩種類型,其中特異性免疫起主導作用,二者的區別和聯系如下表:項目非特異性免疫特異性免疫含義機體在長期進化過程中遺傳下來的不針對某一類特定的病原體,而是對多種病原體都有防御作用機體在個體發育過程中與病原體接觸后獲得的,主要針對特定的抗原起作用,因而具有特異性來源遺傳而來,人人都有的先天性免疫出生后與病原體斗爭過程中形成的后天性免疫,并非人人都有特點①先天性;②對多種病原體都有防御作用;③作用弱、范圍廣、時間短①后天性;②主要針對特定的抗原起作用;③作用強、范圍小、時間長基礎第一、二道防線第三道防線聯系①特異性免疫是在非特異性免疫基礎上形成的;②特異性免疫中產生的免疫活性物質會加強非特異性免疫的功能;③兩者共同擔負著機體的免疫功能【考點剖析】考點一:免疫系統的組成例1.下列關于免疫系統組成的敘述,不正確()A.骨髓、胸腺、脾、扁桃體、淋巴結都是免疫器官B.T淋巴細胞、B淋巴細胞、巨噬細胞都是淋巴細胞C.細胞因子、抗體、溶菌酶都是免疫活性物質D.免疫器官是免疫細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場所【答案】B【解析】免疫系統由免疫器官、免疫細胞和免疫活性物質組成,免疫器官有骨髓、胸腺、脾、扁桃體、淋巴結等,A正確;淋巴細胞包括T淋巴細胞和B淋巴細胞等,不包括巨噬細胞,淋巴細胞與樹突狀細胞、巨噬細胞等屬于免疫細胞,B錯誤;溶菌酶、細胞因子和抗體都是發揮免疫作用的物質,屬于免疫活性物質,C正確;免疫器官是免疫細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場所,D正確。考點二:免疫細胞例2.關于免疫細胞的敘述,錯誤的是()A.淋巴細胞包括B細胞、T細胞和吞噬細胞B.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T細胞和B細胞C.吞噬細胞和B細胞都屬于免疫細胞D.樹突狀細胞核巨噬細胞都屬于抗原呈遞細胞【答案】A【解析】淋巴細胞指B細胞和T細胞,A錯誤;淋巴細胞位于淋巴液、血液和淋巴結中,B正確;免疫細胞包括B細胞、T細胞和吞噬細胞,C正確;樹突狀細胞核巨噬細胞都屬于抗原呈遞細胞,D正確。

考點三:免疫活性物質例3.下列關于免疫活性物質的敘述,錯誤的是()A.抗體能隨著血液循環和淋巴循環到達全身各個部位,與相應抗原特異性結合B.白細胞介素、干擾素、腫瘤壞死因子等細胞因子屬于免疫活性物質C.免疫活性物質都是由免疫細胞合成的D.唾液、淚液和體液中的溶菌酶都屬于免疫活性物質【答案】C【解析】免疫活性物質是指由免疫細胞或其他細胞產生的發揮免疫作用的物質。機體產生的專門應對抗原的蛋白質稱為抗體,抗體能與相應抗原發生特異性結合,即一種抗體只能與一種抗原結合。抗體是一種免疫活性物質,能隨血液循環和淋巴循環到達身體的各個部位。除了抗體,其他一些物質,如溶菌酶、淋巴細胞分泌的細胞因子等,也屬于免疫活性物質。白細胞介素、干擾素、腫瘤壞死因子等是幾類主要的細胞因子。考點四:免疫系統的功能例4.下列與人體免疫系統功能相關的敘述,錯誤的是()A.機體排除2019新型冠狀病毒體現了免疫系統的免疫防御功能B.艾滋病患者易患惡性腫瘤,是因為免疫系統免疫監視功能低下C.免疫系統清除體內衰老、死亡或損傷的細胞,能維持內環境穩態D.免疫系統具有免疫防御功能,故不可能導致組織損傷【答案】D【解析】免疫防御是機體排除外來抗原性異物的一種免疫防護作用,2019新型冠狀病毒的蛋白質外殼可以作為抗原性異物,機體排除2019新型冠狀病毒可以體現免疫系統的免疫防御功能,A正確。艾滋病病毒攻擊人體免疫系統,使機體免疫監視功能低下或失調,機體會有腫瘤發生,B正確。免疫系統清除體內衰老、死亡或損傷的細胞,屬于免疫系統的免疫自穩功能,能維持內環境穩態,C正確。免疫系統的防御功能過強,則可能導致組織損傷,D錯誤。【過關檢測】1.下列屬于人體免疫系統的組成成分的是()①骨髓②扁桃體③淋巴細胞④抗體⑤紅細胞⑥巨噬細胞⑦垂體⑧淋巴結⑨纖維蛋白原A.①③④⑤⑥ B.③④⑥⑦C.①②③④⑥⑨ D.①②③④⑥⑧2.如圖表示免疫細胞的起源和分化過程(其中a、b、c、d、e表示不同種類的細胞)。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屬于淋巴細胞的只有a細胞和e細胞B.圖中所有細胞都能執行免疫功能C.圖中免疫細胞生成的場所相同,成熟的場所也相同D.圖中細胞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DNA不同3.下列屬于人體第一道防線的是()①胃液對病菌的殺滅作用②唾液中溶菌酶對病原體的分解作用③吞噬細胞的內吞作用④呼吸道纖毛對病菌的外排作用⑤皮膚的阻擋作用A.②⑤ B.④⑤C.①②④⑤ D.②③⑤4.樹突狀細胞是功能強大的免疫細胞,它可啟動T細胞增殖分化(如圖)。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A.據圖推測樹突狀細胞內溶酶體酶的活性較低B.樹突狀細胞具有一定的防御、自穩和監視功能C.樹突狀細胞有強大的吞噬、呈遞抗原功能D.樹突狀細胞和T細胞都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細胞5.人們的日常生活與微生物分不開,而這些微生物當中有一部分是病原體。但絕大部分人并沒有因為病原體的存在而患病,原因是人體有強大的免疫系統。下列有關免疫調節的敘述,正確的是()A.一種抗體可與多種抗原結合B.機體自身的組織和細胞不可能成為抗原C.免疫器官、免疫細胞是免疫調節的結構和物質基礎D.自身免疫病是機體免疫自穩功能異常所致6.下列關于免疫活性物質的敘述,正確的是 ()A.B細胞在細胞因子作用下快速產生大量的抗體B.青霉素是一種可導致過敏反應的免疫活性物質C.可用人工標記的抗體對機體組織中的抗原進行檢測D.體液中的溶菌酶參與殺滅細菌的過程屬于特異性免疫7.關于特異性免疫和非特異性免疫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A.發生非特異性免疫的結構主要是皮膚、黏膜、吞噬細胞等,發生特異性免疫的結構是機體的免疫器官和免疫細胞及淋巴循環和血液循環B.非特異性免疫作用范圍廣,特異性免疫作用范圍小,針對性強C.吞噬細胞參與第二道防線,不參與特異性免疫D.特異性免疫的“作戰部隊”主要是眾多的淋巴細胞8.下列關于人體免疫的敘述,正確的是()A.免疫活性物質都是在免疫細胞中產生的B.抗體、細胞因子等可通過與抗原結合發揮免疫作用C.巨噬細胞在特異性免疫和非特異性免疫中都能發揮作用D.人體識別并清除突變的細胞,防止腫瘤發生,這屬于免疫防御9.人體對病原菌具有一定的防御功能,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唾液中的溶菌酶可殺死病原菌B.口腔黏膜對病原菌有一定的屏障作用C.吞噬細胞對多種病原菌具有吞噬作用D.B細胞對病原菌的免疫應答屬于非特異性免疫10.人體感染白喉桿菌后,將啟動系列免疫反應,其中屬于特異性免疫的是()A.鼻腔粘膜分泌殺菌物質抑制白喉桿菌繁殖B.巨噬細胞通過溶酶體將吞入的白喉桿菌消化C.口腔中的鏈球菌產生過氧化氫殺死白喉桿菌D.體液中的免疫球蛋白與白喉桿菌毒素反應,中和其毒性11.請根據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胃腸型感冒”在醫學上又稱“嘔吐性上感”,其發病癥狀主要是嘔吐、腹瀉、發熱等。胃部因病菌或其他毒性物質進入,通過____________(填“非條件”或“條件”)反射導致胃體肌肉受到刺激而收縮,將胃內容物排出體外,該反射弧中效應器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組成;劇烈而頻繁的嘔吐引起大量消化液喪失,造成水鹽大量流失,使機體的內環境滲透壓發生變化,進而____________中的滲透壓感受器感知變化。(2)當人體內有炎癥時會出現發熱現象,這有利于吞噬細胞和殺菌物質等轉移到炎癥區,抵御病原體的攻擊,此過程屬于機體免疫系統的第____道防線,被稱為________________免疫。(3)免疫調節不僅積極應對外來抗原的入侵,同時也隨時應對體內衰老和癌變的細胞,這說明免疫系統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目前普遍認為,________________調節網絡是機體維持穩態的主要調節機制。12.某實驗小組為了探究低溫處理對同種異體跟腱移植時免疫排斥反應的影響,將60只兔隨機分為A、B、C、D、E、F6組,將A組兔的經超低溫處理的20條跟腱移植給C組,將B組兔的經普通低溫處理的20條跟腱移植給D組,將E組兔的在常溫下處理的20條跟腱移植給F組,一段時間后C、D、F組兔體內相關指標檢測結果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問題:組別吞噬細胞中發揮吞噬功能的比例/%淋巴細胞的增殖能力C組63.940.18D組72.940.28F組85.380.38(1)本實驗的因變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被移植的跟腱在免疫學上相當于___________,其中參與移植排斥反應的主要是T細胞,其成熟部位是在___________。(3)表格中吞噬細胞功能相對于原來有所減弱,表明___________免疫比原來弱。淋巴細胞數目相對于原來也有所減少,表明___________免疫比原來弱。(4)免疫系統的功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5)由實驗數據可以得出的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解析1.【答案】D【解析】免疫系統由免疫器官、免疫細胞和免疫活性物質組成。骨髓、扁桃體、淋巴結屬于免疫器官;淋巴細胞、巨噬細胞屬于免疫細胞;抗體屬于免疫活性物質。垂體不屬于免疫系統的組成成分。纖維蛋白原是血漿中的一種蛋白質,在血液中起凝集作用,不屬于免疫系統中的成分。2.【答案】B【解析】屬于淋巴細胞的有a細胞、b細胞、e細胞和輔助性T細胞,A錯誤。免疫細胞是執行免疫功能的細胞,B正確。圖中免疫細胞生成的場所是骨髓造血干細胞,成熟的場所不同,C錯誤。圖中細胞是由一個受精卵通過有絲分裂生成的,因此DNA是相同的,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選擇性表達,D錯誤。3.【答案】C【解析】第一道防線由皮膚、黏膜等組成。①胃液由胃黏膜分泌,胃液對病菌的殺滅作用屬于第一道防線,①正確;②唾液腺是由口腔黏膜特化形成的,唾液中溶菌酶對病原體的分解作用屬于第一道防線,②正確;③吞噬細胞的內吞作用屬于第二道防線,③錯誤;④呼吸道纖毛對病菌的外排作用屬于第一道防線,④正確;⑤皮膚的阻擋作用屬于第一道防線,⑤正確。4.【答案】A【解析】樹突狀細胞是免疫細胞,其吞噬的病毒、細菌、自身變異的細胞的降解都需要溶酶體參與,由此可推測,樹突狀細胞內溶酶體酶的活性較高(或正常),A錯誤。樹突狀細胞能攝取、處理病毒及細菌等病原體,說明其具有防御功能;能攝取、處理自身變異的細胞,說明其具有自穩和監視功能,B正確。樹突狀細胞具有強大的吞噬、呈遞抗原的功能,C正確。樹突狀細胞和T細胞都屬于免疫細胞,都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細胞,D正確。5.【答案】D【解析】一種抗體只能與一種抗原結合,A錯誤;抗原可以是來自外界的病原體,也可以是來自機體自身損傷、癌變的組織和細胞,B錯誤;免疫器官、免疫細胞、免疫活性物質共同組成了人體的免疫系統,這是免疫調節的結構和物質基礎,C錯誤;免疫自穩功能異常,容易發生自身免疫病,D正確。6.【答案】C【解析】抗體是由漿細胞產生的,A錯誤;青霉素不屬于免疫活性物質,B錯誤;可用人工標記的抗體對機體組織中的抗原進行檢測,C正確;體液中的溶菌酶參與殺滅細菌的過程屬于非特異性免疫,D錯誤。7.【答案】C【解析】非特異性免疫包括第一、二道防線,故發生非特異性免疫的結構主要是皮膚、黏膜、吞噬細胞等,特異性免疫是人體的第三道防線,由免疫器官、免疫細胞,故發生特異性免疫的結構是機體的免疫系統,A正確;非特異性免疫出現快、作用范圍廣,特異性免疫由于產生免疫活性物質,故出現慢、作用范圍小、針對性強,B正確;吞噬細胞既參與特異性免疫,也參與非特異性免疫,C錯誤;特異性免疫的“作戰部隊”主要是眾多的淋巴細胞,包括T細胞和B細胞,D正確。8.【答案】C【解析】免疫活性物質并非都由免疫細胞產生,唾液腺細胞、淚腺細胞等也能產生溶菌酶,A錯誤;細胞因子只能增強淋巴細胞的殺傷力,不能與抗原結合,B錯誤;巨噬細胞在特異性免疫和非特異性免疫中都能發揮作用,C正確;人體識別并清除突變的細胞,防止腫瘤發生,屬于免疫監控和清除的功能,D錯誤。9.【答案】D【解析】唾液中的溶菌酶可殺死病原菌,屬于人體的第一道防線,A正確;口腔黏膜屬于第一道防線,對病原菌有一定的屏障作用,B正確;吞噬細胞具有非特異性識別的能力,能夠對多種病原菌具有吞噬作用,屬于人體的第二道防線,C正確。B細胞對病原菌的免疫應答屬于特異性免疫中的體液免疫,D錯誤。10.【答案】D【解析】鼻腔粘膜分泌殺菌物質抑制白喉桿菌繁殖,屬于非特異性免疫,A不符合題意;巨噬細胞通過溶酶體將吞入的白喉桿菌消化,屬于非特異性免疫,B不符合題意;口腔中的鏈球菌產生過氧化氫殺死白喉桿菌,屬于非特異性免疫,C不符合題意;體液中的免疫球蛋白與白喉桿菌毒素反應,中和其毒性,屬于特異性免疫中的體液免疫,D符合題意。11.【答案】(1)非條件傳出神經末梢及其支配的胃體肌肉下丘腦(2)二非特異性(3)免疫防御、免疫監視和免疫自穩神經—體液—免疫解析:(1)胃部因病菌或其他毒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