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海淀區高一年級練習歷史2025.01學校班級姓名考生須知1.本試卷共8頁,共兩部分,32道題。滿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2.在試卷和答題紙上準確填寫學校名稱、班級名稱、姓名。3.答案一律填涂或書寫在答題紙上,在試卷上作答無效。4.在答題紙上,選擇題用2B鉛筆作答,其余題用黑色字跡簽字筆作答。5.考試結束,請將本試卷和答題紙一并交回。第一部分(選擇題共60分)本部分共30題,每題2分,共60分。在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選出最符合題目要求的一項。1.商朝時,商王直接控制王畿之地,方國首領統治王畿以外地區,同時臣服于商,接受商王賜予的封號,并承擔納貢、服役、戍邊或隨王出征等義務。這種政治制度被稱為A.禪讓制B.內外服制C.井田制D.郡縣制2.《國語·齊語》記載,春秋時期“美金(青銅)以鑄劍戟,試諸狗馬;惡金(鐵)以鑄鋤、夷、斤、斸(大鋤頭),試諸土壤。”該史料可以說明春秋時期A.農業進步促進了工商業繁榮B.齊國的金屬冶煉技術最為領先C.鐵制農具在生產中得到使用D.各國為實現富國強兵開始變法3.戰國時期,某位思想家針對國家貧困提出“節用”;針對諸侯國相互征伐,提出“兼愛”“非攻”;針對禮崩樂壞,提出“尚賢”。該思想家是A.孔子B.老子C.墨子D.韓非子4.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征納內地“逋(逃)亡人、贅婿、賈人”至陸梁地(今兩廣等地區),“為桂林、象郡、南海”。這一措施的實施A.強化了東方六國的統治B.增加了防范匈奴的力量C.打擊了豪強等社會勢力D.促進了嶺南地區的開發5.下圖為我國東漢時期一部科技著作的內容摘錄,該書最可能是A.《神農本草經》B.《九章算術》C.《傷寒雜病論》D.《農政全書》6.東晉建立之初,瑯玡王氏當權,出現了“王與馬,共天下”的局面。此后,潁川庾氏、譙國桓氏、陳郡謝氏、太原王氏相繼與皇權共治。以上現象反映出東晉時期A.門閥士族專權B.地方勢力割據C.宗室諸王爭奪中央權力D.民族政權學習中原制度7.唐太宗時,宰相右仆射封德彝為了增加兵員,建議讓18歲以上的男子從軍。唐太宗對此表示認可,因此起草詔書,但是在詔書下發過程中,因門下省官員反復“執奏以為不可”,最終不了了之。以上史事可用于研究A.科舉制B.八旗制度C.南北面官制D.三省六部制8.西夏時,雕版印刷了漢夏、夏漢對譯辭典《番漢合時掌中珠》(下圖)。辭典正文分九部分,其中“人事下”部分包含了“仁義忠信”“五常六藝”“立身行道”等詞語。該書的出版A.推動中原活字印刷術的傳播B.表明西夏建立猛安謀克制度C.反映儒家文化在西夏的傳播D.說明西夏模仿北宋政治制度9.長城在明朝的歷史中具有重要意義,下列史事發生在長城及其周邊地區的有①瓦刺俘虜明英宗②俺答汗與明朝訂立和議③戚繼光抗倭④清軍入關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0.以下關于中國古代社會發展的相關史料和結論,對應正確的是史料結論A地廣野豐,民勤本業,一歲或稔,則數郡忘饑······絲綿布帛之饒,覆衣天下。(南朝劉宋《宋書》)經濟重心南移完成B吳中之民,開荒墾洼,種粳稻,又種菜、麥、麻、豆,耕無廢圩,刈(收割)無遺隴。(南宋《群書考索·后集》)美洲高產糧食作物傳入中國C自隋唐以來,取人專尚詞賦,人都習學的浮華了······俺如今······專立德行明經科。明經內“四書”“五經”,以程子、朱晦庵注解為主。(元《通制條格》《學令·科舉》)元朝推行八股取士D吳民生齒最繁,恒產絕少······機戶出資,機工出力,相依為命久矣。(明《明神宗實錄》)紡織業生產出現雇傭關系11.以下為某校學生關于中國古代政治發展的歷史小論文題目,下列選題中圍繞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展開研究的是①《“東南互保”原因探析》②《唐代安史之亂后的藩鎮割據》③《行省制度與元朝的大一統》④《明朝的內閣和清朝的軍機處探討》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2.明末清初,黃宗羲提出“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王夫之提出“天下非一姓之私也”。兩位思想家共同的主張是A.反對君主專制B.提倡個性自由C.實現知行合一D.恪守三綱五常13.1842年《中英南京條約》規定,凡中國人和英國人“交涉詞訟”“其英國人如何科罪(定罪),由英國議定章程、法律發給管事官照辦”。以上規定A.使英國攫取了領事裁判權B.侵犯了中國的領土主權C.激起各省舉人“公車上書”D.實現了鴉片貿易合法化14.要了解太平天國后期頒布的社會發展方案,應查閱的歷史文獻是15.閱讀以下材料:其中,①是洋務運動的A.背景B.步驟C.目的D.評價16.下表為某同學梳理的“近代中國的邊疆危機”(部分),其中空白處應填寫1864年英國支持浩罕國軍事首領阿古柏入侵新疆地區;俄國出兵占領伊犁地區1884年法國偷襲馬尾軍港,同年進攻臺灣1895年A.清政府被迫割讓香港島B.葡萄牙獲得濠鏡澳的租住權C.日本侵占臺灣及附屬島嶼D.北京東交民巷劃定為使館區17.康有為在《孔子改制考》中將孔子尊奉為“改制教主”,提出“孔子道主進化,不主泥古,道主維新,不主守舊,時時進化,故時時維新”。康有為這樣做的目的是A.提出學術研究新觀點B.號召中體西用C.宣傳維新變法合理性D.實現扶清滅洋18.1912年1月,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孫中山宣誓就職為臨時大總統,這是中國歷史發展進程中的一次重大飛躍。以下對“重大飛躍”理解正確的是A.首次建立共和政體B.引進西方科學技術C.完成民主革命任務D.提出科學革命綱領19.下圖是1919年5月16日刊載于《神州日報》的漫畫《我實拿他不動》,畫中一支“巴黎特制”的筆牢牢地捆縛在民氣之石上,參加國際會議的代表表示“我實拿他不動”。該漫畫反映出A.中國民族工業抵制外國經濟侵略B.當時北京政權由不同軍閥所控制C.南京臨時政府鼓勵民間發展實業D.民眾要求北洋政府維護國家主權20.觀察《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召開的重要會議(部分)》時間軸,其中橫線處應填寫的內容是A.中共二大B.遵義會議C.洛川會議D.七屆二中全會21.日本華北派遣軍總部在1943年綜合戰果報告中指出,“在本年交戰一萬五千次中,和中共的作戰占七成五”,交戰的二百萬軍隊中,“半數以上也都是中共軍”。這反映出該時期A.中國軍隊在正面戰場節節勝利B.中共打退國民黨掀起的反共高潮C.抗日戰爭轉入到戰略反攻階段D.敵后戰場成為全國抗戰的主戰場22.下圖為中國1940-1947年報刊上“民主”出現頻率統計。以下選項能夠解釋1945年數據變化原因的是A.中華民國建立,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B.國民革命運動,基本推翻北洋軍閥統治C.抗日戰爭勝利,民眾期待和平民主建國D.“國民大會”召開,暴露國民黨獨裁本質23.1947年6月,劉伯承、鄧小平率領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12萬人,突破黃河天險,千里躍進大別山,直接威脅到國民黨統治中心南京。這一軍事行動的意義是A.粉碎了國民黨的全面進攻B.揭開了解放戰爭戰略進攻的序幕C.使華北全境基本獲得解放D.推翻了蔣介石集團在大陸的統治24.下表是對某歷史人物部分經歷的整理。該歷史人物是1921年1927年1938年1949年出席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八七會議上提出“政權是槍桿子中取得的”重要思想發表《論持久戰》,科學論證中國必須通過持久作戰贏得對日作戰最后勝利的戰略指導理論指出黨的工作重心必須由鄉村轉移到城市A.陳獨秀B.朱德C.毛澤東D.彭德懷25.繪制示意圖是整理歷史知識的重要方法。下圖①處應填寫的內容是A.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召開B.國營經濟的建立C.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建立D.人民政權的鞏固26.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廣大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形成了具有特定內涵的時代精神。以下屬于這一時期杰出代表人物的有①焦裕祿②鄧稼先③王進喜④楊利偉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7.新中國成立后,新中國政府不承認國民黨政府同各國建立的舊的外交關系,而是在新的基礎上經過談判同外國建立新的外交關系。這一外交方針被稱為A.“另起爐灶”B.“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C.“一邊倒”D.和平共處五項原則28.下圖為1978年和1987年全國工業總產值中各經濟成分所占比重圖。各經濟成分比重變化的原因是A.提出并實施科教興國戰略B.經濟體制改革持續推進C.比較完整工業體系的建成D.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29.下列圖片所反映的史實,按時間先后排序正確的是A.①②④③B.①④③②C.②①③④D.④①②③30.進入新時代,我國制定法律行政法規125件,修改法律行政法規560多件次;2020年,新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法典化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誕生。以上現象反映出A.社會保障事業取得重大成就B.思想文化建設取得重大進展C.民主法治建設邁出重大步伐D.生態文明建設取得顯著成效第二部分(非選擇題共40分)本部分共2小題,共40分。31.(20分)邊疆治理經過武帝至宣帝三代經營,公元前60年(神爵二年),匈奴日逐王降漢,匈奴勢力最終退出西域。漢臣鄭吉于是受命中央,在西域設立府署,將西域置于西漢中央政府的監護下,從此“漢之號令班西域矣”。西域這一機構調解西域地區糾紛,防止匈奴的侵擾,又修建供往來使者休整和負責通信聯絡的亭,在輪臺、渠犁、車師等地置屯田。-摘編自李曉杰《疆域與政區》等指出西漢有效管理西域的機構名稱,并分析該機構設置的意義。(6分)唐朝在邊疆地區為內附少數民族設置羈縻州府作為行政機構,這些羈縻州府在政治上要聽從邊州都督、都護統領,內部事務由各少數民族酋長負責,職務可以世襲,“其貢賦版籍(戶籍賦稅),多不上戶部”。至元代時,邊疆管理更多呈現出與內地一體化的趨向,“蓋嶺北、遼陽與甘肅、四川、云南、湖廣之邊,唐所謂羈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賦役之,比于內地”。-摘編自閻守誠、寧欣《中國大通史·隋唐五代(下)》等(2)依據材料,比較唐朝和元朝在邊疆治理上的不同。(4分)(3)分別指出①②的史料類型,概括清朝統治者的民族觀念。(4分)序號史事①1949年《共同綱領》和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都明確規定“各民族一律平等”②1949-1965年,在民族地區初步建立起小學、初中、高中到高等教育的預科、大學專科、本科的少數民族教育體系③1951年,政務院發布規范民族稱謂、地名和匾額等名稱的指示,糾正歷史上遺留下來的,帶有歧視或侮辱性的稱呼④1953-1957年,中央政府圍繞蘇聯援建的156個項目,在全國范圍內建立社會主義現代化所需的初步工業基礎,其中40個項目布局在民族地區⑤1964年,中央啟動大規模“三線建設”,在貴州、云南、青海、寧夏及豫西、湘西、桂西北等三線建設重點區域,形成若干新的工業中心⑥1991年,歷時30年基本完成民族叢書的編撰和出版,記錄了中國不同民族從起源至21世紀初的歷史發展進程,合計403冊,9000多萬字⑦改革開放以來,國家興建西氣東輸、西電東送、青海30萬噸鉀肥工程等重大項目,在民族地區建立重要工業生產基地(4)從上表中任選史事,寫出序號,從民族政策與國家發展的角度,提煉出兩個主題,對其中一個主題進行說明。(6分)要求:每個主題至少有2則史事。32.(20分)馬克思主義的傳入與中國化1920年上海共產黨早期組織成立后,開展了以下活動。成立社會主義研究社,出版《共產黨宣言》等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成立新青年社,創辦理論刊物《共產黨》月刊,出版《社會主義史》《階級爭斗》以及重印《馬格斯資本論入門》,宣傳馬克思主義,批評反馬克思主義思潮。創立馬克思主義研究會,研究蘇俄的革命與建設經驗。創辦向工人宣傳馬克思主義的通俗刊物《勞動界》,指導工人建立工會,舉辦工人補習學校、俱樂部,支持工人開展罷工斗爭等。-摘編自田子渝等《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初期傳播史(1918-1922)》(1)依據材料,歸納上海共產黨早期組織成立后傳播馬克思主義的方式,分析其影響。(4分)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歷史上,無產階級及其政黨還沒有首先在農村建立根據地,在革命力量超過反革命力量時占領城市的經驗。······這條革命新道路的開辟,依靠了黨和人民的集體奮斗,凝聚了黨和人民的集體智慧。而毛澤東,則在這條道路的開辟過程中作出了最卓越的貢獻。-摘自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2)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指出20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共產黨“革命道路”的變化,并結合歷史背景對其進行評價。(6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通常包含兩方面的基本含義:一是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即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運用于中國具體實際,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和解決中國的實際問題;二是“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就是在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運用于中國具體實際過程中,總結中國的實際經驗,把這些經驗上升為科學理論,使從中國實際中得出的新的思想、理論實現馬克思主義化,形成中國的馬克思主義的新內涵和新形式。-丁俊平《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史(總序)》(3)依據材料,概括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基本含義。(4分)(4)依據材料,結合改革開放以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具體史實,談談你的認識。(6分)要求:史論結合,邏輯清晰。2025年海淀區高一年級練習歷史試卷答案及評分參考第一部分(選擇題共60分)本部分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1.B2.C3.C4.D5.B6.A7.D8.C9.B10.D11.D12.A13.A14.B15.A16.C17.C18.A19.D20.B21.D22.C23.B24.C25.D26.A27.A28.B29.D30.C第二部分(非選擇題共40分)本部分共2小題,共40分。31.(20分)(1)機構名稱:西域都護府。(2分)意義:將西域納入中央管理之下;維護西域地區社會安定;推動西域地區經濟發展;保障絲綢之路的安全;推動中原地區與西域的經濟文化交流。(4分,每點1分)(2)不同:唐代設立都督府、都護府和羈縻州府對邊疆地區進行管理;羈縻州府的戶籍賦稅不上交中央;(2分)元代在嶺北等地設立行省;邊疆地方的賦稅、戶籍需要上交中央。(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