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5年滬科版選擇性必修2歷史上冊階段測試試卷545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五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8題,共16分)1、20世紀以來,在紐約、倫敦等歐美國家的大城市,航空、火車、地鐵、公共汽車、小汽車、自行車以及步行等都是城市交通模式的組成部分,并在各自適合的范圍內發揮作用。這表明()A.城市治理能力得到顯著提高B.交通工具創新擴大了城市規模C.工業化解決了城市交通問題D.城市交通呈現立體化發展趨勢2、下列圖片反映的是中國古代不同時期的貨幣。這一演變反映了。
A.古代商品經濟的發展B.商業環境十分寬松C.重農抑商政策的破產D.紙幣成為主要貨幣3、“鎮”最初是縣城之外軍事要塞的專稱。宋代以后,一些鎮的工商業逐漸發展起來,朝廷在那里“設官以鎮防”的同時,還兼管“火禁,或兼酒稅事”。到明代中葉,市與鎮的分野消失,市鎮成為縣城以下鄉村地區工商業集鎮的統稱。由此可知,宋代以后鎮的發展()A.表明中央放松了對地方的軍事控制B.鞏固了傳統的鄉村社會秩序C.體現了政府對商業活動監管的松弛D.便利了農村居民的物品交換4、世界銀行及歐美投資人向發展中國家貸款情況。時間銀行與投資人向發展中國家貸款時間銀行與投資人向發展中國家貸款1972170億(美元)19812090億(美元)19781280億(美元)19824620億(美元)
呈現出上述投資貸款走向的主要背景是A.世界銀行的使命發生了轉變B.歐美國家經濟處于疲軟狀態C.美蘇冷戰對中間地帶的爭奪D.石油美元對金融體系的沖擊5、古羅馬曾發生過多次瘟疫,當時羅馬人把瘟疫的發生與神的懲罰聯系起來,而醫療和醫生都得不到重視。醫療條件的限制使羅馬人相信對疫病的預防勝于治療,他們認為最佳的預防方式是衛生清潔。據此推知,古羅馬人()A.創立巴氏消毒法B.重視修建飲水道、下水道等C.修建復合式公寓D.逐漸普及自來水與排水系統6、1988年,中國政府先后批準建立了53個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又先后制定了“星火計劃”、“863計劃”、“火炬計劃”、“攀登計劃”、重大項目攻關計劃、重點成果推廣計劃等一系列重要計劃,并建立中國自然科學基金制度。這主要表明我國A.科技發展新格局逐步推進B.優先發展航天和國防科技C.體制改革向科技領域擴展D.“科教興國”戰略得到貫徹7、如表為1871—1910年德國農村與城鎮人口變化,據如表可知,當時德國()。年份總數(萬人)農村人口(%)城鎮人口(%)18714105.963.936.118804523.458.641.41890494257.542.519005636.745.654.419106492.640.060.0
A.工業化助推城市化進程B.代議制民主政治日益完善C.人口增長速度世界領先D.政治統一使人口分布不均8、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交通運輸業迅速發展,其中發展最為迅速的是A.公路運輸B.內河航運C.航空運輸D.遠洋運輸評卷人得分二、填空題(共1題,共2分)9、農業革命的最重要意義是人類從食物的采集者演變為食物___________者。評卷人得分三、判斷題(共1題,共2分)10、第一次世界大戰后,發達國家城市化水平進一步提高,發展中國家城市化速度加快。A.正確B.錯誤評卷人得分四、論述題(共4題,共20分)11、下表是《展望二十一世紀一湯因比與池田大作對話錄》的部分節選內容。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
。湯因比。
自從我們的祖先作為人開始生活以來;人類就一直不斷地改變著自然環境,以求使其更符合人類自身的要求。
池田大作。
現代的科學文明是以對立關系處理人和自然界的;它的出發點是為了人的利益要去征服。
湯因比。
人類若要避免毀滅自己;只有從現在起徹底治理自已造成的污染,并不再使其發生。如今我們發現了污染威脅著人類生存,也發覺了如果不對貪欲加以制約,就不能根除污染。
池田大作。
科學技術是不應該被用于征服和統治包括各種生物在內的自然界這一目的的??茖W應該是用來使人類與自然的節奏協調;使其有規律的活動最大限度地發揮效用。只有這樣才能防止由人類反叛自然界而產生的災害,也即人災。
(1)參照以上對話;編寫一幕兩人關于城市環境遭到破壞的對話內容。(要求:對話內容要圍繞主題展開;對話過程完整,邏輯清晰。)
(2)綜上,請指出人類在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存方面應做的努力。1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近代以來,中國經濟形成了如下圖所示的“口岸—腹地”空間秩序。這一經濟發展模式呈現出以下特征:(近代以來,中國經濟形成了如下圖所示的“口岸—腹地”空間秩序。這一經濟發展模式呈現出以下特征:(12)口岸形成了現代式的功能性城市;(3)口岸城市的外部市場準入度高;(
)口岸城市與內部市場聯系密切。
從材料中獲取有效信息,以具體的城市或地區為例擬定一個論題,并結合近代中國的相關史實予以闡述。(要求:所列城市或地區符合圖示秩序,論題明確,史實準確,表述清晰。)——摘編自方書生《近代中國經濟空間秩序的形式與內容》1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歷史與歷史解釋。
材料一美國學者柯文曾寫過《歷史三調:作為事件、經歷和神話的義和團》一書,英文名稱:HistoryinThreeKeys:TheBoxersAsEvent,Experience;andMyth.
。該書的目錄
第一部分作為事件的義和團。
緒論歷史學家重塑的過去。
第一章義和團起義:
敘事化的歷史。
第二部分作為經歷的義和團。
緒論人們經歷的過去。
第二章干旱和洋人洋物的存在。
第三章將神附體。
第四章法術與婦女穢物敗法。
第五章
第三部分作為神話的義和團。
緒論被神話化的過去。
第六章新文化運動與義和團。
第七章反對帝國主義與義和團神話的重構。
第八章
柯文在書的結語中寫道:“最后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涉及我作為作者在本書幾個部分中的作用。每個部分探計不同的一類意識:第一部分是歷史學家的意識,第二部分是歷史的參與者(或歷史的見證者)的意識,第三部分是神話制造者的意識?!?/p>
材料二卡爾·波普爾說:“不可能有‘事實如此’這樣的歷史;只能有歷史的各種解釋?!蓖胁査够J為歷史解釋分為:一是“描述性解釋”,通過敘述歷史事實回答“是什么”的問題;二是“發生性解釋”,指出給定現象的起源,回答“是怎樣發生的”;三是“結構性解釋”,說明某一現象在給定結構中的位置,如某一事件的意義和作用;四是“定義性解釋”,給現象提供定義,回答“是什么”和“為什么”的問題;五是“因果性解釋”,說明現象的原因。
——摘自李劍鳴《歷史學家的修養與記憶》(1)指出材料一作者從哪些方面關注了對義和團運動的評述;并說明其意圖。
(2)從材料二中任選一種“歷史解釋”,解釋19世紀40至70年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14、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國城市的人口等級規模(1933—1936年)情況。
。人口規模(萬)
數量。
城市名稱。
大于200
1
上海。
100—200
4
北平;廣州*、天津*、南京*
50—100
4
漢口*;杭州*、青島*、沈陽*
20—50
18
成都;長沙*、大連*、濟南*、武昌、哈爾濱*、蘇州*、福州*、保定、開封、重慶*、南昌、無錫*、寧波*、長春*、鎮江*、溫州*、周口。
10—20
33
徐州*;揚州、南通、紹興、嘉興、蕪湖*、安慶、蚌埠*、景德鎮、沙市*、宜昌*、街陽、自貢、廈門*、汕頭*、佛山、昆明*、貴陽、威海*、濟寧*、煙臺*、太原、西安、漢中、蘭州、安東*、營口*、旅順*、錦州*、撫順、吉林*、張家口*、西寧。
5—10
29
常州;泰州、金華、街州、亳州、阜城、合肥、九江*、贛州、江門*、肇慶、南寧*、梧州*、唐山、山海關、濰坊、周村*、石家莊、鄭州*、洛陽、安陽、許昌、大同、遼陽*、迪化*、銀川、齊齊哈爾、歸綏*、包頭*
注:帶*為通商口岸城市。
——整理自沈汝生《中國都市之分布》從表中任選三個或三個以上人口等級規模不同的城市,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提出一個有關近代中國城市發展的觀點,并對其進行闡釋。(要求:明確列出城市,觀點正確,史實準確,論證充分,表述清晰。)評卷人得分五、簡答題(共2題,共16分)15、算一算,1911、1924年的鐵路總長(1924年全國鐵路總長1。2萬千米,其中大部分為外國人修建)分別占今天全國鐵路總長的百分之幾分析導致這種數據變化的原因。16、在世界現代化進程中;不同的國家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經濟發展模式也不盡相同。結合所學知識,請回答:
(1)20世紀30年代;為了應對嚴重的經濟危機,美國總統羅斯福的基本做法是什么?其特點是什么?
(2)20世紀70年代初;美國和西歐資本主義國家出現了經濟“滯脹”現象,各國紛紛采取怎樣的經濟對策?
(3)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中國領導人鄧小平采取了哪些措施使中國的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8題,共16分)1、D【分析】【詳解】
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20世紀以來,城市交通呈現立體化發展趨勢。在紐約、倫敦等歐美國家的大城市,航空、火車、地鐵、公共汽車、小汽車、自行車以及步行等都是城市交通模式的組成部分,并在各自適合的范圍內發揮作用,D項正確;材料強調的是城市交通,不是城市治理能力,排除A項;材料未體現城市規模的擴大,排除B項;材料未涉及工業化,排除C項。故選D項。2、A【分析】【分析】
【詳解】
材料中圖片所示貨幣出現最大的變化是紙幣是出現;而紙幣是商品經濟發展的產物,A項正確;在材料出看不出來商業環境十分寬松,排除B項;我國古代一直推行重農抑商政策,排除C項;D項不符合史實,且材料信息無法體現,排除。故選A項。
【點睛】3、D【分析】【詳解】
根據材料可知,中國古代的鎮在宋代以前,以軍事功能為主,宋代以后,鎮的經濟功能日益凸顯,到明代中葉,“市與鎮的分野消失,市鎮成為縣城以下鄉村地區工業商業集鎮的統稱”,鎮的這種變化促進了鄉村商品經濟的發展,便利了農村居民的物品交換,D項正確;古代中央政府一直都重視對地方的軍事控制,并沒有放松對地方的軍事控制,排除A項;鎮在縣城以下鄉村地區的發展,引起了鄉村社會結構的變化,推動了傳統的鄉村社會秩序的改變,排除B項;鎮的發展并不意味著政府對商業活動監管的松弛,排除C項。故選D項。4、B【分析】【詳解】
依據表格信息可知,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世界銀行及歐美投資人就開始向發展中國家貸款。結合所學可知,1973年由于中東國家提高石油價格引發了經濟危機,使得資本主義經濟進入“滯脹”階段,迫使發達國家資金發生轉移,B項正確;世界銀行的使命沒有發生轉變,排除A項;材料與美蘇冷戰無關,排除C項;布雷頓森林體系在20世紀70年代初就已經瓦解,而且材料現象的主要原因是經濟“滯脹”,排除D項。故選B項。5、B【分析】【詳解】
根據材料“他們認為最佳的預防方式是衛生清潔?!保梢姡帕_馬注重基礎設施的建設,重視修建飲水道、下水道等,B項正確;巴氏滅菌法亦稱低溫消毒法,由法國微生物學家巴斯德發明的低溫殺菌法,排除A項;復合式公寓與衛生清潔沒有直接聯系,排除C項;普及自來水與排水系統與衛生清潔沒有直接聯系,排除D項。故選B項。6、A【分析】【詳解】
材料中的各個項目都是與科技有關的,說明中國科技發展出現了新的格局,因此本題選擇A選項。B選項錯誤,53個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并不只是航天和國防科技;C選項錯誤,材料沒有體現出改革的內容;D選項錯誤,“科教興國”戰略提出于1995年。7、A【分析】【詳解】
從材料中的城鎮人口比重來看,受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影響,德國的城市化進程顯著加快,A項正確;當時德國的民主政治并不完善,排除B項;材料無法得出當時德國人口的增長速度,排除C項;材料無法得出人口分布的情況,排除D項。故選A項。8、C【分析】【分析】
【詳解】
新中國成立初期,乘飛機有種種限制,民航發展有限。改革開放以后,逐步放寬并最終取消了這些限制,乘飛機出行的人越來越多,航線和航班也不斷增加,并與世界許多國家的大城市設有直通航線。中國已成為世界民航大國,所以眾多交通工具中發展最快的是航空運輸業,故C項正確;公路運輸、內河航運和遠洋運輸都沒有航空事業發展迅速,故A、B和D項錯誤。二、填空題(共1題,共2分)9、略
【分析】【詳解】
根據所學知識,農業革命的最重要意義是人類從食物的采集者演變為食物生產者。故填空生產?!窘馕觥可a三、判斷題(共1題,共2分)10、B【分析】【詳解】
根據所學知識,二戰后,發展中國家取得民族獨立,經濟迅速發展,城市化速度加快。因此,本題說法錯誤,一戰改為二戰。四、論述題(共4題,共20分)11、略
【分析】【分析】
【詳解】
本題第(1)問屬于開放性試題;作答時要通讀兩人對話,并緊緊圍繞舉例闡述現代科技文明對城市環境破壞這一主題,組織兩人對話內容。
第(2)問要求說明人類在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存方面應做的.努力,作答時一要用足材料,二要聯系中外現實?!窘馕觥浚?)開放性試題。主題:主題明確;緊扣現代科學文明破壞城市環境這一主題。
對話內容:層次一:對話主題不夠突出;觀點不夠明確,對話不夠完整,邏輯不夠清晰;層次二:對話基本能夠圍繞主題展開,觀點較明確,對話較完整,邏輯較清晰;層次三:對話緊密圍繞主題展開,觀點明確,對話完整,邏輯清晰。
示例:現代科技文明造成城市環境不堪重負。
湯因比:工業革命以來;城市化與工業化相伴而生,城市規模越來越大;城市人口越來越多,世界各地都出現了嚴重的城市病。
池田大作:是呀;現在千萬級人口大城市越來越多。諸如城市交通擁堵;城市白色垃圾隨處可見,城市高樓大廈林立,人與人的感情冷漠、疏遠,城市治安環境惡劣,城市犯罪問題嚴重。
湯因比:對;除此以往,還有更嚴重的問題。城市市民生活垃圾使城市不堪重負;空氣及水源污染日益嚴重;汽車尾氣和工業企業污染造成城市霧霾嚴重,嚴重威脅人的生命健康;城市就業困難;城市住房短缺,貧民窟比比皆是,這些問題嚴重困擾著人類的生存。
池田大作:所以;政府;企業、市民、政治家、科學家、企業家都應該高度關注城市環境問題。城市環境治理任重而道遠呀!
(注:示例僅供參考;如有其他答案,只要符合題目要求,言之有理即可。)
(2)努力:樹立正確的自然觀、發展觀與文明觀;各國依法加強環境治理、根除環境污染;實現全球合作,謀求建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政治家企業家、科學家、個人擔當責任;尊重自然規律;正確發揮科學技術作用;提倡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等。12、略
【分析】【詳解】
依據材料“口岸形成了現代式的功能性城市”;結合中國近代史分析,得出論題:近代以來,以上海為中心的長三角地區經濟發展迅速。
闡述:從鴉片戰爭的影響分析;得出鴉片戰爭后,上海被開放為通商口岸,經濟開放程度逐漸提高,城市功能逐漸增強,成為引領對外開放和經濟轉型的中心口岸。從上海經濟發展的作用分析,得出上海經濟的發展吸引長三角地區民眾進入上海,也使長三角地區成為上海的商品市場和原料產地。從西方經濟侵略分析,得出而西方列強對中國的商品傾銷和原料掠奪,也加速了長三角地區自然經濟的解體,江南地區民族工業發展起來,成為近代中國經濟發展的中心區域。
最后總結,得出“口岸—腹地”的經濟發展模式推動了近代中國的轉型?!窘馕觥渴纠赫擃}:近代以來;以上海為中心的長三角地區經濟發展迅速。
闡述:鴉片戰爭后;上海被開放為通商口岸,經濟開放程度逐漸提高,城市功能逐漸增強,成為引領對外開放和經濟轉型的中心口岸。上海經濟的發展吸引長三角地區民眾進入上海,也使長三角地區成為上海的商品市場和原料產地。而西方列強對中國的商品傾銷和原料掠奪,也加速了長三角地區自然經濟的解體,江南地區民族工業發展起來,成為近代中國經濟發展的中心區域。
綜上所述,“口岸-腹地”的經濟發展模式推動了近代中國的轉型。13、略
【分析】【詳解】
(1)評述:根據材料一中“第一部分是歷史學家的意識;第二部分是歷史的參與者(或歷史的見證者)的意識,第三部分是神話制造者的意識”“反對帝國主義與義和團神話的重構”等可知,作者從歷史學家的記錄;親歷者的經歷、所處時代背景等方面關注了對義和團運動的評述。意圖:根據“每個部分探討不同的一類意識”,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作者多個方面關注對義和團運動評述的目的在于說明對歷史事件的評述受到作者立場與特定時代的影響。
(2)歷史解釋:閱讀材料二,從其中的五種解釋中任選一種,如選擇“描述性解釋”,確定下來以后,根據材料二中的描述性解釋定義,即“通過敘述歷史事實回答‘是什么’的問題”,結合所學知識,運用這一方法,具體解釋19世紀40至70年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的時間、內容和實質等,注意先明確所選方法,再規范解釋?!窘馕觥浚?)評述:從歷史學家的記錄;親歷者的經歷、所處時代背景等方面。
意圖:說明對歷史事件的評述受到作者立場與特定時代的影響。
(2)歷史解釋:
示例1:選擇描述性解釋。中國近代經濟結構變動是指鴉片戰爭后;中國傳統經濟(封建自然經濟)開始解體,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等新的經濟形式在中國出現。
具體表現:鴉片戰爭后隨著外國商品的大量涌入;中國自然經濟開始解體,“紡”與“織”分離;“耕”與“織”分離及大量農產品商品化;19世紀40年代,外商在通商口岸私自設廠;19世紀60年代,洋務派打著“自強”、“求富”的旗號,引進西方先進生產技術,曾國藩、李鴻章等人創辦軍事工業和民用工業,洋務企業采用機器生產,中國近代企業誕生;19世紀60、70年代,在洋務運動誘導下,一些官僚、地主和商人在東南沿海地區投資民族企業,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產生??傊?,19世紀40到70年代,中國除封建自然經濟外,出現了外商企業、洋務企業及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等多種經濟成分,經濟結構變動。
示例2:選擇因果性解釋。(第二;四種解釋)鴉片戰爭后;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由于西方國家經濟侵略,也因為中國社會商品經濟的發展,以自然經濟為主導的經濟結構開始發生變動。
具體表現:鴉片戰爭后;西方列強對中國進行經濟侵略,傳統的自然經濟逐漸解體;五口通商,列強為便利對中國經濟侵略,外商企業在中國出現;第二次鴉片戰爭后,因為清政府面臨內憂外患,隨著西方先進技術傳入,19世紀60年代,以曾國藩;李鴻章為代表的洋務派創辦近代工業(洋務企業);19世紀60、70年代,受外商企業利潤的刺激,洋務運動引進技術的誘導,也由于自然經濟逐漸解體國內市場的擴大,一些官僚、地主和商人的投資,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產生。總之,19世紀40至70年代中國封建自然經濟逐漸解體、外商企業、洋務企業和民族資本主義產生,經濟結構發生變動。
示例3:結構性解釋。鴉片戰爭后;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經濟結構變動,從而引起了中國社會政治思想文化等各領域的變化。
具體表現:19世紀40年代,自然經濟開始解體,客觀上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產生條件;外商企業創辦,中國無產階級出現,外商企業豐厚的利潤刺激了中國一些官僚、地主、商人投資近代企業,有利于民族資本主義產生。19世紀60年代,洋務派創辦近代工業,開始了中國近代化的探索,促進了民族資本主義產生,一定程度抵制西方列強的經濟侵略;19世紀60、70年代,民族資本主義產生,中國民族資產階級出現,無產階級隊伍壯大??傊?9世紀40至70年代,中國經濟結構發生變動,一定程度說明面對西方侵略,中國人為尋求國家富強,進行的近代化探索。同時,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產生,形成了代表民族資產階級的早期維新思想,從而影響了民族資產階級的政治及思想變革,推動了中國民主革命的進程,使中國由傳統社會逐漸向近代社會轉變。經濟結構的變動,具有歷史進步性。14、略
【分析】【詳解】
本題為開放性試題,沒有固定答案。本題要求選取中國近代的部分城市闡述有關城市發展的特點。如選擇上海、廣州、漢口和廈門,結合所學內容可知這些都是中國近代歷史上的通商口岸,而且發展較快,由此得出論點為近代中國開放的通商口岸城市發展較快。結合鴉片戰爭后部分城市的開放和被迫開放城市的地理位置、發展狀況等信息展開闡述,言之有理即可。選擇其他城市總結其他論點,結合所學展開闡述,言之有理亦可。【解析】示例1:城市:上海;廣州、漢口、廈門。
觀點:近代中國開放的通商口岸城市發展較快。
闡釋:鴉片戰爭后;清政府被迫與列強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使中國陸續開放了許多通商口岸,如上海;廣州、廈門、漢口、南京等地。這些通商口岸在外國勢力的入侵下,自然經濟解體早且快,客觀上推動了當地商品經濟的發展,為中國民族工業的產生與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在列強侵略的同時,西方先進的科技文化也傳入通商口岸,促進了當地社會發展。因此,西方國家的侵略客觀上推動了近代中國城市化進程。
示例2:城市:上海;廣州、杭州、長沙、蕪湖。
觀點:近代中國沿海城市比內陸城市發展快;城市化從東向西不斷推進。
闡釋:鴉片戰爭后;中國沿海城市如上海;廣州、杭州等地因為被開放為通商口岸而發展較快,再加上原有的經濟基礎較好,近代工業在這些地方較早創辦,因此城市人口增長快,城市化進程快。而內陸城市如長沙、蕪湖雖被開辟為通商口岸,自然經濟解體緩慢,且原有經濟基礎不如沿海港口城市,因此其人口增長慢,城市化水平相對較低。所以,中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裝配式建筑樓梯預制安裝與節能減排工程服務合同
- 康復病人護理全流程管理
- 遺產官司贍養協議書
- 車位分期貸款協議書
- 集體土地合同協議書
- 風貌塑造安全協議書
- 衛生間服務合同協議書
- 解除環衛合同協議書
- 車輛備案代辦協議書
- cnc工廠學徒協議書
- 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的診斷課件
- 2024年高校教師資格證資格考試題庫含答案(滿分必刷)
- 2024-2029全球及中國電氣電子中的CFD行業市場發展分析及前景趨勢與投資發展研究報告
- 中國法律史-第三次平時作業-國開-參考資料
- 五十六個民族之土族介紹
- JT∕T 794-2019 道路運輸車輛衛星定位系統車載終端技術要求
- 懸挑腳手架及卸料平臺監理旁站記錄表
- 資產處置報廢方案
- 神志病中西醫結合臨床診療指南-精神分裂癥
- QBT 2198-1996手電筒行業標準
- 人教部編版六年級語文下冊第五單元(教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