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s7-200的通信與網絡本章要點
通信基本概念和術語
S7-200PLC通信部件的介紹
S7-200PLC通信協議與通信
S7-200PLC通信實例8.1
通信的基本知識
8.1.1基本概念和術語1.并行傳輸與串行傳輸2.異步傳輸和同步傳輸3.信號的調制和解調4.傳輸速率5.信息交互方式1.并行傳輸與串行傳輸
并行傳輸:通信中同時傳送構成一個字或字節的多位二進制數據。串行傳輸:通信中構成一個字或字節的多位二進制數據是一位一位被傳送的。特點:(1)串行傳輸的傳輸速度慢,但傳輸線的數量少,成本比并行傳輸低,故常用于遠距離傳輸且速度要求不高的場合,如計算機與可編程控制器間的通信、計算機USB口與外圍設備的數據傳送。(2)并行傳輸的速度快,但傳輸線的數量多,成本比高,故常用于近距離傳輸的場合,如計算機內部的數據傳輸、計算機與打印機的數據傳輸。3.信號的調制和解調
調制:就是發送端將數字信號轉換成適合傳輸線傳送的模擬信號,完成此任務的設備叫調制器。解調:接收端將收到的模擬信號還原為數字信號的過程稱為解調,完成此任務的設備叫解調器。調制解調器:實際上一個設備工作起來既需要調制,又需要解調,將調制、解調功能由一個設備完成,稱此設備為調制解調器。當進行遠程數據傳輸時,可以將可編程控制器的PC/PPI電纜與調制解調器進行連接以增加數據傳輸的距離。4.傳輸速率
傳輸速率:是指單位時間內傳輸的信息量,它是衡量系統傳輸性能的主要指標,常用波特率(BaudRate)表示。波特率是指每秒傳輸二進制數據的位數,單位是bit/s。常用的波特率有185000bit/s、19200bit/s、9600bit/s、4800bit/s、2400bit/s、1200bit/s等。例如,1200bit/s的傳輸速率,每個字符格式規定包含10個數據位(起始位、停止位、數據位),信號每秒傳輸的數據為1200/10=120(字符/秒)。5.信息交互方式
單工通信是指信息始終保持一個方向傳輸,而不能進行反向傳輸。如無線電廣播、電視廣播等就屬于這種類型。半雙工通信是指數據流可以在兩個方向上流動,但同一時刻只限于一個方向流動,又稱雙向交替通信。全雙工通信方式是指通信雙方能夠同時進行數據的發送和接收。8.1.2差錯控制
1.糾錯編碼糾錯編碼的方法是在有效信息的基礎上附加一定的冗余信息位,利用二進制位組合來監督數據碼的傳輸情況。(1)奇偶檢驗碼。奇偶檢驗碼是在信息碼組之后加一位監督碼,即奇偶檢驗位。奇偶檢驗碼有奇檢驗碼、偶檢驗碼兩種。奇檢驗碼的方法是信息位和檢驗位中1的個數為奇數。偶檢驗碼的方法是信息位和檢驗位中1的個數為偶數。例如,一信息碼為35H,其中1的個數為偶數,那么如果是奇檢驗,檢驗位應為1。如果是偶檢驗,那么檢驗位應為0。(2)循環檢驗碼。循環檢驗碼不象奇偶檢驗碼一個字符校驗一次,而是一個數據塊校驗一次。在同步通信中幾乎都使用這種方法。循環檢驗碼的基本思想是利用線性編碼理論,在發送端根據要發送二進制碼序列,以一定的規則產生一個監督碼,附加在信息之后,構成一新的二進制碼序列發送出去。在接收端,則根據信息碼和監督碼之間遵循的規則進行檢驗,確定傳送中是否有錯。2.糾錯控制方法(1)自動重發請求。自動重發請求中,發送端對發送序列進行糾錯編碼,可以檢測出錯誤的校驗序列。接收端根據校驗序列的編碼規則判斷是否出錯,并將結果傳給發送端。若有錯,接收端拒收,同時通知發送端重發。(2)向前糾錯方式。向前糾錯方式就是發送端對發送序列進行糾錯編碼,接收端收到此碼后,進行譯碼。譯碼不僅可以檢測出是否有錯誤,而且根據譯碼自動糾錯。(3)混合糾錯方式。混合糾錯方式是上兩種方法的結合。接收端有一定的判斷是否出錯和糾錯的能力,如果錯誤超出了接收端的糾錯的能力,再命令發送端重發。8.1.3傳輸介質
1.雙絞線
2.同軸電纜3.光纖(又稱光導纖維或光纜)1.雙絞線
一對相互絕緣的線螺旋形式絞合在一起就構成了雙絞線,兩根線一起作為一條通信電路使用,兩根線螺旋排列的目的是為了使各線對之間的電磁干擾減小到最小。而通常人們將幾對雙絞線包裝在一層塑料保護套中,如兩對或四對雙絞線構成產品的稱為非屏蔽雙絞線,在外塑料層下增加一屏蔽層的稱為屏蔽雙絞線。雙絞線的螺旋型的絞和僅僅解決了相鄰絕緣線對之間的電磁干擾,但對外界的電磁干擾還是比較敏感的,同時信號會向外輻射,有被竊取的可能。2.同軸電纜同軸電纜是從內到外依次由內導體(芯線)、絕緣線、屏蔽層銅線網及外保護層的結構制造的。由于從橫截面看這四層構成了4個同心圓,故而得名。同軸電纜外面加了一層屏蔽銅絲網,是為了防止外界的電磁干擾而設計的,因此它比雙絞線的抗外界電磁干擾能力要強。3.光纖(又稱光導纖維或光纜)光纖常應用在遠距離快速地傳輸大量信息中,它是由石英玻璃經特殊工藝拉成細絲來傳輸光信號的介質,這種細絲的直徑比頭發絲還要細,一般直徑在8~9μm(單模光纖)及50/62.5μm(多模光纖,50μm為歐洲標準,62.5μm為美國標準),但它能傳輸的數據量卻是巨大的。光纖是以光脈沖的形式傳輸信號的,它具有的優點如下:(1)所傳輸的是數字的光脈沖信號,不會受電磁干擾,不怕雷擊,不易被竊聽;(2)數據傳輸安全性好;(3)傳輸距離長,且帶寬寬,傳輸速度快。缺點:光纖系統設備價格昂貴,光纖的連接與連接頭的制作需要專門工具和專門培訓的人員。8.1.4串行通信接口標準
1.RS-232C計算機上配有RS-232C接口,它使用一個25針的連接器。PLC一般使用9腳連接器,距離較近時,3腳也可以完成。如圖所示為3針連接器與PLC的連接圖。TD發送數據:串行數據的發送端。RD接收數據:串行數據的接收端。GND信號地:它為所有的信號提供一個公共的參考電平,為0V電壓。2.RS-232C的不足232C既是一種協議標準,又是一種電氣標準,它采用單端的、雙極性電源電路,可用于最遠距離為15m、最高速率達20kbit/s的串行異步通信。232C仍有一些不足之處,主要表現在:(1)傳輸速率不夠快。232C標準規定最高速率為20kbit/s,盡管能滿足異步通信要求,但不能適應高速的同步通信。(2)傳輸距離不夠遠。232C標準規定各裝置之間電纜長度不超過15m。實際上,RS-232C能夠實現30m或60m的傳輸,但在使用前,一定要先測試信號的質量,以保證數據的正確傳輸。(3)RS-232C接口采用不平衡的發送器和接收器,每個信號只有一根導線,兩個傳輸方向僅有一個信號線──地線,因而,電氣性能不佳,容易在信號間產生干擾。3.RS-485RS-485為半雙工,不能同時發送和接收信號。目前,工業環境中廣泛應用RS-422、RS-485接口。S7-200系列PLC內部集成的PPI接口的物理特性為RS-485串行接口,可以用雙絞線組成串行通信網絡,不僅可以與計算機的RS-232C接口互聯通信,而且可以構成分布式系統,系統中最多可有32個站,新的接口部件允許連接128個站。8.2工業局域網基礎
8.2.1局域網的拓撲結構網絡拓撲結構是指網絡中的通信線路和節點間的幾何連接結構,表示了網絡的整體結構外貌。網絡中通過傳輸線連接的點稱為節點或站點。拓撲結構反映了各個站點間的結構關系,對整個網絡的設計、功能、可靠性和成本都有影響。常見的有星形網絡、環形網絡、總線形網絡3種拓撲結構形式。星形網絡環形網絡總線形網絡1.星形網絡星形拓撲結構是以中央節點為中心與各節點連接組成的,網絡中任何兩個節點要進行通信都必須經過中央節點轉發。星形網絡的特點是:結構簡單,便于管理控制,建網容易,網絡延遲時間短,誤碼率較低,便于程序集中開發和資源共享。但系統花費大,網絡共享能力差,負責通信協調工作的上位計算機負荷大,通信線路利用率不高,且系統可靠性不高,對上位計算機的依賴性也很強,一旦上位機發生故障,整個網絡通信就停止。在小系統、通信不頻繁的場合可以應用。星形網絡常用雙絞線作為傳輸介質。上位計算機(也稱主機、監控計算機、中央處理機)通過點到點的方式與各現場處理機(也稱從機)進行通信,就是一種星形結構。各現場機之間不能直接通信,若要進行相互間數據傳輸,就必須通過中央節點的上位計算機協調。2.環形網絡環形網中,各個節點通過環路通信接口或適配器,連接在一條首尾相連的閉合環型通信線路上,環路上任何節點均可以請求發送信息。請求一旦被批準,便可以向環路發送信息。環形網中的數據主要是單向傳輸,也可以是雙向傳輸。由于環線是公用的,一個節點發出的信息可能穿越環中多個節點,信息才能到達目的地址,如果某個節點出現故障,信息不能繼續傳向環路的下一個節點,應設置自動旁路。環形網具有容易掛接或摘除節點,安裝費用低,結構簡單的優點;由于在環形網絡中數據信息在網中是沿固定方向流動的,節點之間僅有一個通路,大大簡化了路徑選擇控制;某個節點發生故障時,可以自動旁路,提高系統的可靠性。所以工業上的信息處理和自動化系統常采用環形網絡的拓撲結構。但節點過多時,會影響傳輸效率,整個網絡響應時間變長。3.總線形網絡利用總線把所有的節點連接起來,這些節點共享總線,對總線有同等的訪問權。總線形網絡由于采用廣播方式傳輸數據,任何一個節點發出的信息經過通信接口(或適配器)后,沿總線向相反的兩個方向傳輸,因此可以使所有節點接收到,各節點將目的地址是本站站號的信息接收下來。這樣就無需進行集中控制和路徑選擇,在總線形網絡中,所有節點共享一條通信傳輸鏈路,因此,在同一時刻,網絡上只允許一個節點發送信息。一旦兩個或兩個以上節點同時發送信息就會發生沖突,應采用網絡協議控制沖突。這種網絡結構簡單靈活,容易掛接或摘除節點,節點間可直接通信,速度快,延時小可靠性高。8.2.2網絡協議和體系結構
1.通信協議在網絡系統中,為確保數據通信雙方能正確而自動地進行通信,應針對通信過程中的各種問題,制定一整套的約定,這就是網絡系統的通信協議,又稱網絡通信規程。通信協議就是一組約定的集合,是一套語義和語法規則,用來規定有關功能部件在通信過程中的操作。通常通信協議必備的兩種功能是通信和信息傳輸,包括了識別和同步、錯誤檢測和修正等。2.體系結構網絡的結構通常包括網絡體系結構、網絡組織結構和網絡配置。比較復雜的PLC控制系統網絡的體系結構,常將其分解成一個個相對獨立、又有一定的聯系層面。這樣就可以將網絡系統進行分層,各層執行各自承擔的任務,層與層可以設有接口。層次的設計結構是目前人們常用的設計方法。網絡組織結構指的是從網絡的物理實現方面來描述網絡的結構。網絡配置指的是從網絡的應用來描述網絡的布局、硬件、軟件等;網絡體系結構是指從功能上來描述網絡的結構,至于體系結構中所確定的功能怎樣實現,有待網絡生產廠家來解決。8.2.3現場總線現場總線(FieldBus)的產生將分散于現場的各種設備連接了起來,并有效實施了對設備的監控。它是一種可靠、快速、能經受工業現場環境、低廉的通信總線。按照國際電工委員會IEC61158的定義,現場總線是“安裝在過程區域的現場設備、儀表與控制室內的自動控制裝置系統之間的一種串行、數字式、多點通信的數據總線。”也就是說基于現場總線的系統是以單個分散的、數字化、智能化的測量和控制設備作為網絡的節點,用總線相連,實現信息的相互交換,使得不同網絡、不同現場設備之間可以信息共享。現場設備的各種運行參數、狀態信息及故障信息等通過總線傳輸到遠離現場的控制中心,而控制中心又可以將各種控制、維護、組態命令又送往相關的設備,從而建立起具有自動控制功能的網絡。通常將這種位于網絡底層的自動化及信息集成的數字化網絡稱之為現場總線系統(FieldBus)。西門子通信網絡的中間層為現場總線,用于車間級和現場級的國際標準,傳輸速率最大為12Mbit/s,響應時間的典型值為1ms,使用屏蔽雙絞線電纜(最長9.6km)或光纜(最長90km),最多可接127個從站。8.3S7-200通信部件介紹
通信口PC/PPI電纜通信卡S7-200通信擴展模塊等8.3.1通信端口
S7-200系列PLC內部集成的PPI接口的物理特性為RS-485串行接口,為9針D型,該端口也符合歐洲標準EN50170中PROFIBUS標準。S7-200CPU上的通信口外形如圖所示。表S7-200通信口各引腳名稱引腳名稱端口0/端口11屏蔽機殼地224V返回邏輯地3RS-485信號BRS-485信號B4發送申請RTS(TTL)55V返回邏輯地6+5V+5V,100Ω串聯電阻7+24V+24V8RS-485信號ARS-485信號A9不用10位協議選擇(輸入)連接器外殼屏蔽機殼接地8.3.2PC/PPI電纜
用計算機編程時,一般用PC/PPI(個人計算機/點對點接口)電纜連接計算機與可編程序控制器,這是一種低成本的通信方式。PC/PPI電纜外型如圖所示。1.PC/PPI電纜的連接
將PC/PPI電纜有“PC”的RS-232端連接到計算機的RS-232通信接口,標有“PPI”的RS-485端連接到PLC的CPU模塊的通信口,擰緊兩邊螺絲即可。PC/PPI電纜上的DIP開關選擇的波特率(見表)應與編程軟件中設置的波特率一致。初學者可選通信速率的默認值9600bps。4號開關為1,選擇10位模式,4號開關為0就是11位模式,5號開關為0,選擇RS-232口設置為數據通信設備(DCE)模式,5號開關為1,選擇RS-232口設置為數據終端設備(DTE)模式。未用調制解調器時4號開關和5號開關均應設為0。表
開關設置與波特率的關系開關1、2、3傳輸速率(b/s)轉換時間000384000.5001192001010960020114800410024007101120014110600282.PC/PPI電纜通信設置
在STEP7-Micro/WIN32的指令樹中單擊“通信”圖標,或從菜單中選擇“檢視→通信”選項,通信設置對話框
在對話框中雙擊“PC/PPI”電纜的圖標,“PC/PG接口屬性”的對話框單擊其中的【屬性(Properties)】按扭“PC/PPI電纜屬性”對話框初學者可以使用默認的通信參數,在“PC/PPI性能設置”窗口中按【Default(默認)】按扭可獲得默認的參數。8.3.3網絡連接器
利用西門子公司提供的兩種網絡連接器可以把多個設備很容易地連到網絡中。兩種連接器都有兩組螺絲端子,可以連接網絡的輸入和輸出。通過網絡連接器上的選擇開關可以對網絡進行偏置和終端匹配。兩個連接器中的一個連接器僅提供連接到CPU的接口,而另一個連接器增加了一個編程接口(如圖所示)。帶有編程接口的連接器可以把SIMATIC編程器或操作面板增加到網絡中,而不用改動現有的網絡連接。編程口連接器把CPU的信號傳到編程口(包括電源引線)。這個連接器對于連接從CPU取電源的設備(例如TD200或OP3)很有用。網絡連接器8.3.4PROFIBUS網絡電纜
當通信設備相距較遠時,可使用PROFIBUS電纜進行連接,表8-3列出了PROFIBUS網絡電纜的性能指標。PROFIBUS網絡的最大長度有賴于波特率和所用電纜的類型表8-4中列出的規范電纜時網絡段的最大長度。表8-3PROFIBUS電纜性能指標通用特性規范類型屏蔽雙絞線導體截面積24AWG(0.22mm2)或更粗電纜容量<60pF/m阻抗100--200Ω表8-4PROFIBUS網絡的最大長度傳輸速率(bps)網絡段的最大電纜長度(m)9.6—93.75K1200187.5K1000500k4001—1.5M2003—12M1008.3.5網絡中繼器
西門子公司提供連接到PROFIBUS網絡環的網絡中繼器,如圖8-7所示。利用中繼器可以延長網絡通信距離,允許在網絡中加入設備,并且提供了一個隔離不同網絡環的方法。在波特率是9600時,PROFIBUS允許在一個網絡環上最多有32個設備,這時通信的最長距離是1200m。每個中繼器允許加入另外32個設備,而且可以把網絡再延長1200m。在網絡中最多可以使用9個中繼器。每個中繼器為網絡環提供偏置和終端匹配。8.3.6EM277PROFIBUS-DP模塊
EM277PROFIBUS-DP模塊是專門用于PROFIBUS-DP協議通信的智能擴展模塊。EM277機殼上有一個RS-485接口,通過接口可將S7-200系列CPU連接至網絡,它支持PROFIBUS-DP和MPI從站協議。其上的地址選擇開關可進行地址設置,地址范圍為:0~99。DP表示分布式外圍設備,即遠程I/O。PROFIBUS表示過程現場總線。EM277模塊作為PROFIBUS-DP協議下的從站,實現通信功能。8.4S7-200PLC的通信
8.4.1概述1.單主站方式單主站與一個或多個從站相連,SETP-Micro/WIN32每次和一個S7-200CPU通信,但是它可以訪問網絡上的所有CPU。2.多主站方式通信網絡中有多個主站,一個或多個從站。圖8-11中帶CP通信卡的計算機和文本顯示器TD200、操作面板OP15是主站,S7-200CPU可以是從站或主站。3.使用調制解調器的遠程通信方式
利用PC/PPI電纜與調制解調器連接,可以增加數據傳輸的距離。串行數據通信中,串行設備可以是數據終端設備(DTE),也可以是數據發送設備(DCE)。當數據從RS-485傳送到RS-232口時,PC/PPI電纜是接收模式(DTE),需要將DIP開關5設置為1的位置,當數據從RS-232傳送到RS-485口時,PC/PPI電纜是發送模式(DCE),需要將DIP開關的第5個設置為0的位置。S7-200系列PLC單主站通過11位調制解調器(Modem)與一個或多個作為從站的S7-200CPU相連,或單主站通過10位調制解調器與一個作為從站的S7-200CPU相連。4.S7-200通信的硬件選擇
下表給出了可供用戶選擇的SETP-Micro/WIN32支持的通信硬件和波特率。除此之外,S7-200還可以通過EM277PROFIBUS-DP現場總線網絡,各通信卡提供一個與PROFIBUS網絡相連的RS-485通信口。表SETP-Micro/WIN32支持的硬件配置支持的硬件類型支持的波特率/Kbps支持的協議PC/PPI電纜到PC通信口的電纜聯接器9.6,19.2PPI協議CP5511II型,PCMCIA卡9.6,19.2,187.5支持用于筆記本電腦的PPI,MPI和PROFIBUS協議CP5611PCI卡(版本3或更高)支持用于PC的PPI,MPI和PROFIBUS協議MPI集成在編程器中的PCISA卡8.4.2利用PPI協議進行網絡通信
PPI通信協議是西門子專為S7-200系列PLC開發的一個通信協議;可通過普通的兩芯屏蔽雙絞電纜進行聯網,波特率為9.6kbit/s19.2kbit/s和187.5kbit/s。S7-200系列CPU上集成的編程口同時就是PPI通信聯網接口,利用PPI通訊協議進行通信非常簡單方便,只用NETR和NETW兩條語句,即可進行數據信號的傳遞,不需額外再配置模塊或軟件。PPI通信網絡是一個令牌傳遞網,在不加中繼器的情況下,最多可以由31個S7-200系列PLC、TD200、OP/TP面板或上位機插MPI卡為站點構成PPI網。網絡讀/網絡寫指令NETR(NetworkRead)/NETW(NetworkWrite)TBL:緩沖區首地址,操作數為字節。PROT:操作端口,CPU226為0或1,其他只能為0。網絡讀NETR指令是通過端口(PROT)接收遠程設備的數據并保存在表(TBL)中。可從遠方站點最多讀取16字節的信息。網絡寫NETW指令是通過端口(PROT)向遠程設備寫入表(TBL)中的數據。可向遠方站點最多寫入16字節的信息。在程序中可以有任意多NETR/NETW指令,但在任意時刻最多只能有8個NETR及NETW指令有效。TBL表的參數定義VB100DAE0錯誤碼VB101遠程站點的地址VB102指向遠程站點的數據指針VB103VB104VB105VB106數據長度(1~16字節)VB107數據字節0VB108數據字節1……VB122數據字節15D:操作已完成。0=未完成,1=功能完成。A:激活(操作已排隊)。0=未激活,1=激活。E:錯誤。0=無錯誤,1=有錯誤。在PPI網絡中作為主站的PLC程序中,必須在上電第1個掃描周期,用特殊存儲器SMB30指定其主站屬性,從而使能其主站模式。SMB30、SMB30分別是是S7-200PLCPort0、Port1自由通信口的控制字節.在PPI模式下,控制字節的2到7位是忽略掉的。即SMB30=00000010,定義PPI主站。SMB30中協議選擇缺省值是00=PPI從站,因此,從站側不需要初始化SMB30、SMB130各位表達的意義bit7bit6bit5bit4bit3bit2bit1Bit0ppdbbbmmpp:校驗選擇d:每個字符的數據位mm:協議選擇00=不校驗0=8位00=PPI/從站模式01=偶校驗1=7位01=自由口模式10=不校驗10=PPI/主站模式11=奇校驗11=保留(未用)bbb:自由口波特率(單位:波特)000=38400011=4800110=115.2k001=19200100=2400111=57.6k010=9600101=1200【例】用NETR指令實現兩臺PLC之間的數據通信,用2號機的IB0控制1號機QB0。1號機為主站,站地址為2,2號機為從站,站地址為3,編程用的計算機的站地址為0。從站在通信中是被動的,不需要通信程序。本例中1號機讀取2號機的IB0值并寫入本機的QB0。1號機的網絡讀緩沖區內的地址安排如表所示。表8-8
網絡讀緩沖區狀態字節遠程站地址指向遠程站點的數據指針數據長度數據字節VB100VB101VD102VB106VB107網絡1LDSM0.1//首次掃描時,MOVB2,SMB30//啟用PPI主模式,FILL+0,VW100,5//并清除讀緩沖區網絡2LDV100.7//當NETR完成MOVBVB107,QB0//將2號機的IB0送給QB0網絡3LDNSM0.1//如果不是首次掃描,ANV100.6//若NETR未被激活ANV100.5//且沒有錯誤MOVB3,VB101//載入2號機站址MOVD&IB0,VD102//載入2號機的數據指針&IB0MOVB1,VB106//載入將要讀取的數據長度NETRVB100,0//讀取2號機IB0,讀緩沖區起始地址為VB1008.3S7-200PLC的通信實訓
1.實訓目的(1)掌握利用網絡連接器進行接線的方法。(2)掌握網絡讀寫指令的使用方法。(3)掌握網絡讀寫指令向導的使用方法。2.實訓內容及指導
如圖要求各站PLC之間要使用PPI協議實現通信。操作步驟(1)對網絡上每一臺PLC,設置其系統塊中的通信端口參數,對用作PPI通信的端口(PORT0或PORT1),指定其地址(站號)和波特率。設置后把系統塊下載到該PLC。在瀏覽條中點擊【系統塊】或者在指令樹中點擊“系統塊”→“通信端口”。出現如圖所示系統塊/通信端口界面。設置端口0為1號站,波特率為187.5kbit/s。利用PPI/RS485編程電纜單獨地把輸送站PLC系統塊的設置下載到輸送站的PLC。同樣方法設置供料站PLC端口0為2號站,波特率為187.5kbit/s;加工站PLC端口0為3號站,波特率為187.5kbit/s;裝配站PLC端口0為4號站,波特率為187.5kbit/s;最后設置分揀站PLC端口0為5號站,波特率為187.5kbit/s。分別把系統塊下載到各站相應的PLC中。注意:各站PLC波特率一定要保持一致,默認為9.6kbit/s;各站PLC的地址不能重復,如有PLC地址重復,PLC將亮起紅燈提示;S7-CPU226PLC有兩個端口(Port0或Port1),如果要和其他器件連接,仍然要保持地址一致。(2)利用網絡接頭和網絡線把各臺PLC中用作PPI通信的端口0連接。使用的網絡接頭中,2~5號站用的是標準網絡連接器網絡接頭用專用網線連接各站PLC的端口0后,用PC/PPI編程電纜連接網絡連接器的編程口,將主站的運行開關撥到STOP狀態。利用SETP7V4.0軟件搜索網絡中的5個站。如圖所示。如果能全部搜索到表明網絡連接正常。(3)在PPI網絡中作為主站的PLC程序中,必須在上電第1個掃描周期,用特殊存儲器SMB30指定其主站屬性,從而使能其主站模式。即SMB30=00000010,定義PPI主站。SMB30中協議選擇缺省值是00=PPI從站,因此,從站側不需要初始化。(4)編寫主站網絡讀寫程序段。如前所述,在PPI網絡中,只有主站程序中使用網絡讀寫指令來讀寫從站信息。而從站程序沒有必要使用網絡讀寫指令。在編寫主站的網絡讀寫程序前,應預先規劃好下面數據:①主站向各從站發送數據的長度(字節數)②發送的數據位于主站何處。③數據發送到從站的何處。④主站從各從站接收數據的長度(字節數)⑤主站從從站的何處讀取數據。⑥接收到的數據放在主站何處。以上數據,應根據系統工作要求,信息交換量等統一籌劃。本實訓中,所規劃的數據如表所示。表
網絡讀寫數據規劃實例輸送站1#站(主站)供料站2#站(從站)加工站3#站(從站)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