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5年外研版三年級起點選修5歷史上冊階段測試試卷287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8題,共16分)1、由于蘇格拉底沒有留下自己的著作,只能從其弟子柏拉圖和色諾芬的記載中加以探索,然后兩人的記載又有所不同。有人認為柏拉圖在《理想國》中發表的冗長理論其實是柏拉圖自身的想法,色諾芬的《伯羅奔尼撒戰爭史》亦是如此。對此合理的解釋是A.社會的變遷影響文獻著述B.歷史解釋依賴文獻互證C.歷史文獻著述具有主觀性D.文獻著述反映歷史真實2、2011年8月11日普京在希臘古城法納戈里亞(Phanagoria)所在的塔曼半島;過考古學家癮,親自清理文物(如圖)。考古學家發現希臘米諾斯文明中的經濟貿易占重要地位,克里特人輸出的物品包括。
①橄欖油;葡萄酒。
②木材;羊毛。
③陶器;珠寶。
④刀具、香水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3、1996年5月16日啟動的夏商周斷代工程主要是研究考證夏商周三代的A.年代學問題B.占文字學問題C.考古學問題D.文化遺存問題4、下面是我國青銅器出土地點分布示意圖;考古發現這些遺跡具有中華文化的共同屬性。這說明。
A.中華文明多元一體B.青銅時代是人類文明的第一次高峰C.中華文化的地域性D.長江流域是中華文明最早的發祥地5、“以詩文證史”是指用詩詞歌賦和筆記小說等文學作品作為史料來研究歷史和書寫歷史。宋代以來諸多史家開始自覺將詩文作為史料,形成了“以詩文證史”的史學傳統。這說明A.官修正史內容多不可信B.詩文具有一定史料價值C.詩文反映了真實生活D.詩文記錄正史沒有的內容6、“德累斯頓大轟炸”指的是1945年2月13-15日英美空軍對德國東部城市德累斯頓進行的四輪空襲;大約2.5萬人在空襲中死亡。對于“德累斯頓大轟炸”有各種不同的認識。
根據以上關于“德累斯頓大轟炸”的認識,能得出的結論是A.不同來源的史料難以互證B.國際格局變化加劇C.主體的立場影響歷史解釋D.強權政治色彩顯著7、對于魏、蜀、吳三國政權的正統問題,北宋學者多以禪讓得國且控制中原的曹魏政權為正統,而南宋學者則多以劉備建立的蜀漢政權為正統。這一現象體現出A.兩宋官方意識形態差異B.立場差異使得歷史研究難有共識C.對三國歷史的認識漸趨理性客觀D.政治形勢發生顯著變化8、1980年,威廉·麥克尼爾寫道:“與偏狹歷史著作不可避免地增強沖突相反,一部簡明的世界史應當樹立個人與全人類禍福休戚與共的意識,從而避免民族沖突的惡果。”作者贊同的世界歷史是A.以歐洲歷史為中心B.人類社會應具有相同的意識形態C.以殖民擴張為主線D.不同文明間相互交流交融的歷史評卷人得分二、材料分析題(共7題,共14分)9、(世界文化遺產薈萃)(10分)
雅典衛城和平遙古城是世界文化遺產的杰出代表。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平遙古縣城歷史悠久;保存完整,具有2700多年的歷史,是我國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四座古城之一。平遙古城布局嚴謹,軸線明確,左右對稱。主次分明,城墻高聳喬家大院建筑上正院都為瓦房出檐,偏院較為低矮,為方磚鋪頂的平房,既表現了倫理上的尊卑有序,又顯示了建筑上的層次感。其中最引人矚目的是至今保存完好的18家票號。“日升昌記”票號專營異地匯兌及存款,曾享有“匯通天下”美譽。
——李凱《淺談平遙古城的建筑風格》
材料二在古希臘人建造的公共建筑物中;以雅典衛城建筑群最為著名。衛城建在高出地面70米的一個陡峭的山崗上,建筑物分布在山頂的天然平臺上,在沿坡而下的低處砌上圍墻。建筑物的安排順應地勢,建筑布局不是刻板的簡單軸線關系,衛城內各個建筑物均處于空間的重要位置上,如同一系列有目的布置的藝術雕塑。帕特農神廟的位置雄踞雅典衛城山巔之上,是整個建筑群的中心,其他建筑則起著陪襯和烘托作用。神廟不僅建筑外觀宏偉壯麗,精致華美的雕刻裝飾也堪稱人類藝術的瑰寶.柱廊四面的檐壁上刻有古希臘的神話故事,描繪了諸神與巨人對抗以及希臘人勇斗半人半馬怪獸的戰斗場面。
——戴爾·布朗主編《失落的文明》
請回答:
(1)據材料一;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平遙古城的重要歷史價值和經濟地位。(3分)
(2)據材料二概括雅典衛城的建筑特色。(3分)
(3)文化的積淀是古城建筑的靈魂。據上述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分別說明平遙古城設計和雅典衛城建筑體現的文化內涵及其依據。(4分)10、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近幾十年三星堆等大量考古發現表明;蜀地曾有一個特色鮮明的古代文明。這個早期文明是一個以原始宗教維系的神權國家;是一個由多元文化有機融匯而成古蜀文明。古代蜀人相對自然界和人類社會有一種樸素而充滿生機活力的認識。他們信人神相通,人可以通過宗教活動升天成仙,并創造出許多祭器和禮器,表達出豐富完整的信仰觀念和崇拜習俗。秦漢之后,從出土大量漢畫像磚、搖錢樹等文物中,也可以看出四川地區盛行一種以升入天國、極樂長生為主題的崇拜習俗。東漢后期四川興起的“五斗米教”,正是在這些思想支配下產生的,并成為道教起源的重要基礎。
——摘編自趙殿增《略論古蜀文明的形態特征》(1)根據材料;指出古蜀文明的特征,并結合三星堆的考古發現舉例說明。
(2)根據材料,分析古蜀文明與中華文明的關系。11、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三星堆出土的大型青銅立人像。
材料二三星堆青銅立人像的著裝示意圖。
(1)材料一展示出三星堆青銅器的什么特點?
(2)據材料二分析青銅立人像的著裝情況怎樣?
(3)綜合以上材料分析青銅立人像的形象,說明了什么?1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關于戊戌變法性質的研究。
。研究者及所處時代。
史料來源。
結論。
范文瀾/1945年。
戊戌政變后梁啟超所撰《變法通議》
第一次資產階級改良運動。
翦伯贊/1950年。
1911年康有為出版的《戊成奏稿》
自上而下地實行君主立憲的政治主張;從而使中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
戊戌變法六十年紀念活動論文集/1958年。
1911年康有為出版的《戊戌奏稿》
資產階級改良主義運動。
茅海建/2017年。
康有為戊成變法期間歷次上書匯編。
戊成變法是以西方化為方向;以強國為目標的改革運動。
——據茅海建《論戊戌變法期間康有為、梁啟超的政治思想與政策設計》等整理(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研究者對戊成變法研究結論的異同。
(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述在進行歷史研究的過程中我們應堅持的原則。13、探索歷史的奧秘。
材料。
統一度量衡是秦朝的重要措施;而《史記·秦始皇本紀》對此只有“一法度衡石丈尺”之語。秦始皇陵等處出土的秦權銘文栽,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令丞相隗狀;王綰“法度量則不壹(一致)嫌疑者,皆明壹之”。湖北省云夢縣睡虎地出土的秦簡記載:“縣及工室聽官為正(校準)衡石毋過歲壹。”“衡石不正,十六兩以上,貲(罰沒)官嗇夫一甲,不盈十六兩到八兩,貲一盾。”
——摘編自《睡虎地秦墓竹簡》等。
(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指出秦始皇統一度量衡的具體措施。
(2)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在歷史研究中出土文物對已有文獻資料的作用。14、岳麓秦簡材料一
(1)閱讀材料一,對岳麓秦簡的可靠性及內容特點進行說明。岳麓秦簡中律令簡冊在1000枚以上,其中律文約占1/4,令文約占3/4。在岳麓秦簡新出現的秦律篇名中,10種見于睡虎地秦簡,4種則未見,如奉敬律,第一次見到。岳麓秦簡新增的秦律條文大多也是首次面世。秦令在傳世文獻中,缺乏存在的確切證據。岳麓秦簡不僅包含有大量的令文,而且這些令大多是比較完整的,往往還帶有令名。岳麓秦簡律令有細節性規定,反映當時社會政治、經濟、法律及習俗等情況。
(2)閱讀材料二,分析岳麓秦簡的研究價值。材料二岳麓秦簡中律令簡冊在1000枚以上,其中律文約占1/4,令文約占3/4。在岳麓秦簡新出現的秦律篇名中,10種見于睡虎地秦簡,4種則未見,如奉敬律,第一次見到。岳麓秦簡新增的秦律條文大多也是首次面世。秦令在傳世文獻中,缺乏存在的確切證據。岳麓秦簡不僅包含有大量的令文,而且這些令大多是比較完整的,往往還帶有令名。岳麓秦簡律令有細節性規定,反映當時社會政治、經濟、法律及習俗等情況。15、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表:公元1-2001年中國和西歐的雙邊比較年代人口(百萬)人均國內生產總值(1990年美元)│國內生產總值(10億1990年國際元)**中國/西歐*中國/西歐中國/西歐中國/西歐159.6/24.7450/45026.8/11.1100059.0/25.4450/40026.6/10.21300100.0/58.4600/59360/34.6140072.0/41.5600/67643.228.11500103.0/57.3600/77161.8/44.21820381.0/133.0600/1204228.6/160.11913437.1/261.0552/3458241.3/902.31950546.8/304.9439/4579239.9/1396.220011275.4/392.13583/192564569.,8/7550.3*:西歐包括:奧地利、比利時、丹麥、芬蘭、法國、德國、意大利、荷蘭、挪威、瑞典、
瑞士、英國12國。
**:“國際元”是多邊購買力平價比較中將不同國家貨幣轉換為統一貨幣的方法。
資料來源:安格斯.麥迪還:《世界經濟千年統計》,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第256頁。——摘編自高德步《中外經濟局史》(第二版)
請從表中任意提取兩組及以上數據(注:“59.6/24.7”為一組數據),指出其反映的歷史發展趨勢,并對其進行解釋。(要求:中外對比,觀點明確,史論結合)評卷人得分三、論述題(共1題,共2分)16、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關于世界現代史的開端;在上世紀80年代末以來,在我國學術界主要有兩種見解。一種認為:20世紀初,即1900年起是世界現代史的開端;另一種認為:1917年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是世界現代史的開端。
一一摘編自齊濤《世界通史教程現代卷》
結合材料與所學知識,就材料中關于“世界現代史開端”的觀點談談你的看法并簡要論述。(要求:可以選取材料中任意一個觀點闡述,也可以另立觀點闡述,觀點必須明確,簡述須有史實依據,邏輯清楚)評卷人得分四、簡答題(共1題,共6分)17、時代與史家。
社會文化,時有更新:史家智識,遂以變遷。試以司馬遷、司馬光、梁啟超為例,敘述中國史家治史理念的變化趨勢及其社會原因。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8題,共16分)1、C【分析】從材料中的“有人認為柏拉圖在《理想國》中發表的冗長理論其實是柏拉圖自身的想法,色諾芬的《伯羅奔尼撒戰爭史》亦是如此”來看,說明歷史文獻著述具有主觀性,受到作者自身觀點或明或暗的影響,故答案為C項。材料沒有反映社會變遷的影響,排除A項;B項說法正確,但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項說法絕對,且與材料信息不符,排除。2、D【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以得知,克里特島經濟以農業為主,有1/5的土地不能耕種,放牧綿羊和山羊甚為普遍。盛產洋橄欖、橄欖油、葡萄、柑橘類和豆類故D項組合正確。3、A【分析】夏商周斷代工程是中國的一項文化工程,是一個以自然科學與人文社會科學相結合的方法來研究中國歷史上夏、商、周三個歷史時期的年代學的科學研究項目,是一個多學科交叉聯合攻關的系統工程。故A項正確。其它幾項與年代無關,故排除。4、A【分析】【詳解】
根據材料可知,我國青銅器出土地點分布廣泛,黃河流域、長江流域等均有分布,以黃河中下游居多,且考古發現這些遺跡既各具特色,又具有中華文化的共同屬性,這體現了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特點,故A項正確;材料只反映了我國青銅器出土地點的分布情況,無法說明“青銅時代是人類文明的第一次高峰”,故B項錯誤;中華文化包括文學、藝術、思想等方方面面,材料只涉及青銅器出土地點分布,故C項錯誤;中華文明的起源具有多元一體的特點,材料無法體現“長江流域是中華文明最早的發祥地”,故D項錯誤。5、B【分析】【詳解】
“以詩文證史”意味著將詩文作為史料使用,這說明詩文具有一定的史料價值,B正確;官修史書有一定的可信度,排除A;詩文是文學作品,內容帶有強烈的主觀色彩,排除C;詩文記錄面較廣,也記錄正史包含的內容,排除D。6、C【分析】【詳解】
材料中可以認定為事實的是1945年2月13—15日英美空軍對德國東部城市德累斯頓進行的四輪空襲,不同的認識主體的認識不一樣,結合所學知識,歷史事實只有一個,但是因認識主體的立場不同,會出現不同的歷史解釋,C項正確;史料實證要求對收集不同來源的史料,并進行辨析、對比、互證,以求接近歷史真相,排除A項;這一時期正處于二戰時期,通過材料信息無法看出國際格局的變化加劇,排除B項;強權政治在材料中無法體現出,排除D項。故選C項。7、D【分析】【詳解】
材料中“對于魏、蜀、吳三國政權的正統問題,北宋學者多以禪讓得國且控制中原的曹魏政權為正統,而南宋學者則多以劉備建立的蜀漢政權為正統”并結合所學可知,北宋建立與后周禪讓有關,如果否定曹魏的話,那北宋就是僭偽,所以“北宋學者多以禪讓得國且控制中原的曹魏政權為正統”,目的在于證實北宋是正統。北宋亡于金人,南宋建立之后,此時局勢已經相反過來了,必須將蜀漢當作正統,才能夠使南宋成為正統。故答案為D項。A項,材料涉及的是正統問題,它與政治形勢密切相關,與兩宋官方意識形態差異無關,排除;B項,“立場差異使得歷史研究難有共識”的說法本身錯誤且不符合題意,材料體現的是政治形勢的差異造成題干中的現象,排除;C項,材料強調的是不同時期把不同的政權認定為正統的問題,不是強調對三國歷史的認識是否漸趨客觀,排除。8、D【分析】【詳解】
威廉·麥克尼爾主張世界史著作要強調“個人與全人類禍福休戚與共”的意識,以減少民族沖突,促進世界和平,體現了作者贊同世界歷史是展現人類社會多樣性的全球史,是不同文明間相互交流交融的歷史,D項正確;以歐洲歷史為中心屬于“偏狹歷史”意識,排除A項;威廉·麥克尼爾強調人類歷史的共性,這并不意味著人類社會應當具有相同的意識形態,排除B項;殖民擴張的主線是強調了沖突,排除C項。故選D項。二、材料分析題(共7題,共14分)9、略
【分析】試題分析:(1)依據材料“平遙古縣城歷史悠久;保存完整,具有2700多年的歷史,是我國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四座古城之一”可以得出中國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古縣城之一;依據材料“最引人矚目的是至今保存完好的18家票號。“日升昌記”票號專營異地匯兌及存款,曾享有“匯通天下”美譽。”可以得出平遙是古代“晉商”的發源地之一;“日升昌記”票號是全國第一家私人金融機構。
(2)由材料“衛城建在高出地面70米的一個陡峭的山崗上;建筑物分布在山頂的天然平臺上,在沿坡而下的低處砌上圍墻。建筑物的安排順應地勢”可以得出建筑排列因地制宜,巧妙地利用地形;由材料“建筑布局不是刻板的簡單軸線關系,衛城內各個建筑物均處于空間的重要位置上,如同一系列有目的布置的藝術雕塑”可以得出布局方式自由活潑;由材料“帕特農神廟的位置雄踞雅典衛城山巔之上,是整個建筑群的中心,其他建筑則起著陪襯和烘托作用”可以概括出主次建筑分明,重點突出。
(3)結合各自所處的時代背景來加以回答即可以得出前者以大一統為核心的儒家思想;如古城布局嚴謹,軸線明確,左右對稱,主次分明,尊卑有序等;后者是是人文主義,如神廟柱廊四面的檐壁上刻有古希臘巨人與諸神和野獸的戰斗場面。
考點:世界文化遺產薈萃·平遙古城、雅典衛城·特點、原因【解析】(1)中國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古縣城之一;平遙是古代“晉商”的發源地之一;“日升昌記”票號是全國第一家私人金融機構。(3分)
(2)建筑排列因地制宜;巧妙地利用地形;布局方式自由活潑;主次建筑分明,重點突出。(3分)
(3)前者以大一統為核心的儒家思想,如古城布局嚴謹,軸線明確,左右對稱,主次分明,尊卑有序等;后者是是人文主義,如神廟柱廊四面的檐壁上刻有古希臘巨人與諸神和野獸的戰斗場面。(4分)10、略
【分析】【詳解】
(1)特征:根據材料“這個早期文明是一個以原始宗教維系的神權國家;是一個由多元文化有機融匯而成古蜀文明”可知;古蜀文明神權與王權結合(神權國家),文化多元融合。說明:根據材料“他們信人神相通,人可以通過宗教活動升天成仙,并創造出許多祭器和禮器,表達出豐富完整的信仰觀念和崇拜習俗”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三星堆出土的青銅大立人像象征著古代至高無上的蜀王與大巫師,由此可以看出古蜀國是一個神權國家;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從出土的數以千計的海貝和銅貝,表明當時三星堆一帶可能與中原地區、東南沿海以及西南地區有交往,由此可以看出古文明由多元文化融匯而成。
(2)關系:根據材料“東漢后期四川興起的‘五斗米教’,正是在這些思想支配下產生的,并成為道教起源的重要基礎”可知,古代蜀人人神相通的觀念,是古代道教的源頭之一,古蜀文明是中華文明的來源之一。【解析】(1)特征:神權與王權結合(神權國家);文化多元融合。
說明:三星堆出土的青銅大立人像象征著古代至高無上的蜀王與大巫師;由此可以看出古蜀國是一個神權國家;從出土的數以千計的海貝和銅貝,表明當時三星堆一帶可能與中原地區;東南沿海以及西南地區有交往,由此可以看出古文明由多元文化融匯而成。
(2)關系:古代蜀人人神相通的觀念,是古代道教的源頭之一,古蜀文明是中華文明的來源之一。11、略
【分析】第(1)問;根據材料圖片的信息及所學,可以得出該青銅器器形高大;造型生動、結構復雜的特點。
第(2)問;人像的著裝情況可根據材料中人像的信息分析得出。要認真觀察圖片中的細微之處。
第(3)問,形象要從五官、體形、衣著等方面入手。其所反映說明的內容要聯系當時的時代背景,及社會地位。從而得出答案。【解析】(1)特點:器形高大;造型生動、結構復雜。
(2)穿了三重衣服:外為單袖齊膝左衽長襟衣;中著雙袖右衽雞心領,里面還有一件窄長雞心領短衣。
(3)形象:人像頭戴獸面形高冠,濃眉大眼,方頤大耳,身著三層衣服,兩臂平抬,兩手呈握物獻祭狀;這說明青銅立人具有相當高的地位(其它如:側面反映了服飾文化的豐富多彩或展現了我國青銅時代的輝煌成就等內容均可)。12、略
【分析】【詳解】
(1)根據“第一次資產階級改良運動”“資產階級改良主義運動”可知范文瀾;翦伯贊和紀念活動論文集在結論方面均強調戊戌變法的資產階級性質;而茅海建則認為其是“以西方化為方向、以強國為目標”,在相同點方面根據“第一次資產階級改良運動”“使中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等可歸納出均承認其進步性意義,均肯定了戊戌變法的進步性。
(2)關于關于歷史研究應堅持的方法,學生可根據材料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如材料中的前三位研究者均堅持馬克思主義史學方法論的指導地位;實事求是,從一手史料出發,重視對史料的辨析,而茅海建則重視新史料的運用,重視新史料的挖掘。【解析】(1)異:前三位研究者重視戊戌變法的階級屬性;茅海建強調戊戌變法西方化色彩。同:均肯定了戊戌變法人的進步性。
(2)原則:堅持馬克思主義史學方法論的指導地位;實事求是,從一手史料出發,重視對史料的辨析;重視新史料的挖掘。13、略
【分析】【詳解】
(1)根據材料“秦始皇令丞相隗狀;王綰“法度量則.縣及工室聽官為正(校準)衡石..衡石不正;十六兩以上,貲(罰沒)官嗇夫一甲,不盈十六兩到八兩,貲一盾”可知秦朝統一度量衡采用中央由丞相負責,主管官員負責督查校準,并制定相應的處罰等措施。
(2)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歷史研究中出土文物為第一手史料對文獻記載有更好印證、補充、訂正的作用,有利于正確認識歷史真相。【解析】(1)中央由丞相負責統一度量衡;主管官員負責督查;按期校準;限定誤差并制定相應的處罰標準(5分)
(2)印證、補充、訂正文獻資料,有助于認識歷史真相。(3分)14、略
【分析】【詳解】
(1)可靠性:根據材料“法律文獻抄錄于秦王政時期至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可知;岳麓秦簡法律文獻抄錄于秦王政時期至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根據材料“武漢大學測試中心做過老化程度和竹制降解度檢測,專家評估是珍貴的秦簡”可知,經過技術鑒定確定是早期的竹材,經專家評估是珍貴的秦簡;根據材料“岳麓秦簡中首次出現的一些律名,與云夢睡虎地秦簡律典中的律名相當,內容相關在里耶秦簡中得到印證”可知,很多內容都可與云夢睡虎地秦簡與里耶秦簡相互印證。
內容特點:根據材料中所列秦簡中有《質日》《占夢書》《為吏治官及黔首》可知;內容比較豐富,但以法律文獻為主。
(2)價值: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岳麓秦簡作為考古史料(或實物、文物、出土文獻),價值較高;根據材料“秦令在傳世文獻中,缺乏存在的確切證據。岳麓秦簡不僅包含有大量的令文,而且這些令大多是比較完整的,往往還帶有令名”可知,彌補原有秦令研究材料的不足,開啟秦令研究的新局面;根據材料“岳麓秦簡律令有細節性規定,反映當時社會政治、經濟、法律及習俗等情況”可知,秦律令細節性認知,有利于推進秦律內容的復原及對秦朝社會政治、經濟及習俗等方面的研究(或對秦朝歷史研究有較大價值)。【解析】(1)可靠性:岳麓秦簡法律文獻抄錄于秦王政時期至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經過技術鑒定確定是早期的竹材;經專家評估是珍貴的秦簡;很多內容都可與云夢睡虎地秦簡與里耶秦簡相互印證。
內容特點:內容比較豐富;但以法律文獻為主。
(2)價值:岳麓秦簡作為考古史料(或實物、文物、出土文獻),價值較高;彌補原有秦令研究材料的不足,開啟秦令研究的新局面;秦律令細節性認知,有利于推進秦律內容的復原及對秦朝社會政治、經濟及習俗等方面的研究(或對秦朝歷史研究有較大價值)。15、略
【分析】【詳解】
根據題干及所學知識,中西歐之間的對比從公元1-2001年,其有時間節點,根據其中關鍵的幾個時間節點分析其背景,例如新航路的開辟,早期的殖民擴張,對外政策和思想解放等幾個方面分析中西方之間的差距。二戰后中西方之間的背景對比,分析這一時期的發展差距,這里要注意時間節點的選擇要符合題干,能夠與所學知識勾連起來,對特定的歷史事件進行解釋。【解析】示例一:提取數據:中國/西歐的人口1500年分別為103.0/57.3;1820年為381.0/133.0
發展趨勢:中國與西歐人口從1500年至1820年快速增長。
解釋:1500年以來;伴隨著新航路的開辟,源自美洲的高產農作物,玉米;甘薯等,逐漸傳播到西歐及中國,使糧食產量大幅度提高,從而推動了人口增長;另一方面,16-17世紀,歐洲近代科學興起,醫學取得了以血液循環、解刨學等一系列成就,與此同時,中國傳統醫學進入到總結時期出現,以《本草綱目》為代表的醫學成就,這些都有助于進一步降低了人口死亡率;第三,西方伴隨著早期殖民擴張與工業革命,其對于勞動力的需求也有助于提高生育率。中國明清時期,通過一條鞭法、攤丁入畝等稅收制度的調整,進一步刺激了人口數量的提高;第四,這段時期無論中國還是西歐,社會整體安定,為人口增長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任答3點)
示例二:提取數據:中國/西歐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
1400年為600/676;1500年為600/771;1820年為600/1204
發展趨勢:近代以來;中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與西歐的差距不斷擴大。
解釋:1400年以來;西歐先后通過殖民擴張,掠奪海外殖民地與半殖民地,使大量財富流向西歐;18世紀中期從西歐率先開始的工業革命,極大的提高了其社會生產力,并進一步推動了其現代化轉型,創造了巨大的社會財富。這些都有助于較大幅度提高西歐社會的國內生產總值;中國在明清時期,雖然,商品經濟有所發展甚至出現資本主義萌芽,但小農經濟仍占主體,社會生產力水平相較于西歐差距逐漸拉大,且由于采用海禁和閉關自守的對外政策,使中國對外貿易守到一定限制。除此之外,中國由于人口基數更為龐大,且在明清時期由于高產農作物及賦稅政策等因素,人口增長更快。這使得中國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相較于西歐差距不斷擴大。
示例三:提取數據:中國/西歐的國內生產總值(10億1990年國際元)
1950年為239.9/1396.22001年為4569.8/7550.3
發展趨勢:20世紀50年代以來;中國與西歐國內生產總值快速增長,且兩者差距大幅度縮小。
解釋:20世紀50年代以來,西歐國家通過國家壟斷資本主義,使經濟快速從二戰中恢復并得到發展;從這一時期開始的歐洲一體化,也極大推動了西歐國家的發展;二戰以來,以原子能,電子信息技術為代表的科技成果逐漸廣泛應用于生產生活中,進一步提高了西歐國家的社會生產力水平。這些都有助于西歐國家國內生產總值的快速增長。與此同時,新中國的建立,使中國徹底擺脫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在黨的堅強領導開始進行國民經濟的恢復,以及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建設道路的探索。通過三大改造、一五計劃,“八字反針”、“改革開放”等政策措施,逐步探索出一條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正因為我們具有黨的正確領導和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使中國在20世紀后半期,發展速度快于西歐,兩者差距大幅度縮小。三、論述題(共1題,共2分)16、略
【分析】關于世界世界現代史開端問題;可以采用不同的史觀分析。首先要給出明確的分界線。如果用整體史觀,要突出第二次工業革命使得世界市場與世界經濟最終形成。如果采用采用革命史觀,要突出十月革命的意義,即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是具有世界歷史意義的社會主義社會制度的起點,是人類歷史由資本主義社會制度到社會主義社會制度的偉大轉折點,因而也是世界現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安全風險識別與防控策略
- 電商平臺展示廣告投放合同(2篇)
- 2025年HWREP刷適性改進劑合作協議書
- 四年級上冊信息技術實踐教學計劃
- 幼兒園中班音樂與舞蹈教學計劃
- 2025年TOUCHPANEL檢測系統項目發展計劃
- 青藍工程師傅技術交流與分享計劃
- 人教版九年級上學期語文教學計劃與實踐
- 二年級語文教學資源開發計劃
- 保險供應協議
- 2025-2030工程塑料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涂料設備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業務員合同范本與業務員和公司的合同6篇
- 七人學生小品《如此課堂》劇本臺詞手稿
- RFJ05-2009-DQ人民防空工程電氣大樣圖集
- 畢業設計(論文)-純電動汽車電池管理系統(bms)管理資料
- 醫療機構消毒技術規范(2023年版)
- 農戶貸款管理辦法銀監發〔2012〕50號
- 兒科-補液-液體療法課件
- 優生優育TORCH檢測臨床意義與臨床咨詢課件
- 《踏雪尋梅》合唱譜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