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如圖是某池塘生態系統中的兩條食物鏈,下列相關描述正確的是()A.從圖中分析,處于第三養分級的生物只有花鰱B.從圖中分析,白鰱與水蚤的關系是競爭C.大量捕撈花鰱后,短期內白鰱種群總數量將增多D.大量捕撈白鰱后,短期內水蚤種群總數量將下降解析:選B。題圖中有2條食物鏈,處于第三養分級的生物有花鰱、烏魚;白鰱與水蚤有共同的食物來源,故兩者之間是競爭關系;大量捕撈花鰱后,烏魚的食物削減,則會大量捕食白鰱,白鰱數量會下降;大量捕撈白鰱后,水蚤種群總數量將增多。2.如圖,甲、乙、丙分別為生態系統組成成分中的三大生物成分。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甲、乙之間的能量傳遞效率為10%~20%B.丙通過②獲得的能量要多于通過③獲得的能量C.圖中的箭頭可以表示物質和能量的傳遞方向D.乙、丙之間的關系為捕食和競爭解析:選C。甲、乙、丙分別為生態系統組成成分中的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甲、乙不是第一營級和其次養分級的關系,因此二者之間能量傳遞效率并不能用10%~20%表示;②是生產者流向分解者的能量,③是消費者流向分解者的能量,二者的大小無法確定;箭頭可以表示甲生產者的物質被乙消費者利用,同時能量傳遞到消費者中,甲、乙含有的物質被分解者丙分解的同時,能量被丙利用;丙不屬于食物鏈成分,乙、丙之間不存在捕食和競爭關系。3.如圖所示為某生態系統中兩個養分級能量流淌及相關生理過程,下列相關說法不正確的是()A.能量從生產者到初級消費者遞減的緣由之一是BB.兩個養分級的能量傳遞效率為D/C×100%C.圖示過程若需要完成碳元素的循環還需分解者D.圖中方框處表示被分解者利用的能量解析:選B。能量逐級遞減的緣由有呼吸作用散失、未被利用或被分解者利用部分能量,B為呼吸作用散失能量;第一養分級同化的能量是A,因此兩個養分級的能量傳遞效率為D/A×100%;碳循環在圖示過程中包括光合作用固定CO2、呼吸作用釋放CO2、分解者分解有機物為CO2,因此完成碳元素的循環還需要分解者;由題圖可知,圖中方框處表示被分解者利用的能量。4.如圖為碳循環的主要途徑,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A.圖中B能實現光能→化學能的轉化B.由B→C→D能量傳遞效率是變化的C.B、E是實現生物群落與無機環境溝通的關鍵環節D.B、C、D被E捕食且三者分別處于第一、二、三養分級解析:選D。從圖中B和A之間有雙向箭頭和其他箭頭指始終分析,二者應分別為生產者和無機環境,依次分析得,C為初級消費者,D為次級消費者;B→C為初級消費者捕食生產者,C→D為次級消費者捕食初級消費者,二者的能量傳遞效率不同;生產者和分解者是實現生物群落與無機環境溝通的關鍵環節;E是分解者,不會捕食B、C、D。5.(原創題)下圖為碳循環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圖中由生產者、Ⅱ、Ⅲ和Ⅳ構成的食物鏈中,能量流淌是單向、逐級遞減的B.流經該生態系統的總能量是Ⅰ通過①過程固定的C.①⑥⑦⑧過程以CO2的形式進行,②③④⑤過程以有機物的形式進行D.圖示的碳循環路徑缺少Ⅱ、Ⅲ直接到Ⅰ的途徑解析:選D。圖中Ⅳ為分解者,食物鏈中不含有分解者Ⅳ;流經該生態系統的總能量是生產者通過①(如光合作用)固定的;①⑦⑧過程以CO2的形式進行,②③④⑤⑥過程以有機物的形式進行;Ⅱ、Ⅲ直接到Ⅰ的途徑為其次養分級和第三養分級的細胞呼吸。6.(2022·海南南山入學考試)下表是某養分級昆蟲攝食植物后能量流淌的狀況,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項目昆蟲攝食量昆蟲糞便量昆蟲呼吸消耗量昆蟲生長的能量能量(kJ)41021013070A.呼吸作用會有能量散失是能量傳遞效率不能達到100%的緣由之一B.昆蟲同化的能量中約有35%用于其生長、發育和繁殖C.昆蟲的后一個養分級能夠獲得的能量最多為14kJD.昆蟲的前一養分級的能量至少為1000kJ解析:選C。能量傳遞效率不能達到100%的緣由有二,呼吸作用有能量散失是其中之一;昆蟲的同化量為410-210=200,用于生長、發育的能量占70/200=35%;昆蟲后一個養分級獲得的能量最多占昆蟲同化量的20%,即200×20%=40;昆蟲前一個養分級的能量至少為昆蟲能量的5倍,200×5=1000。7.(2022·江西南昌調研)甲圖表示某生態系統中一種植食性昆蟲單位面積內種群數量的周期性變動與一種病毒感染率之間的相互關系;乙圖表示該生態系統中能量流經該種群的狀況。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從生態系統成分分析,該昆蟲屬于次級消費者B.甲圖曲線表明昆蟲與該病毒之間的關系是互利共生C.乙圖中通過①儲存的能量,一部分流向下一個養分級,一部分用于自身呼吸消耗D.據該爭辯成果,在家蠶養殖上應留意合理把握家蠶種群的養殖密度解析:選D。該昆蟲為植食性昆蟲,為初級消費者;病毒與昆蟲之間為寄生關系;通過①儲存的能量,一部分流向下一養分級,一部分流向分解者;由題圖可知,種群密度較大時,病毒感染率也較高,故家蠶養殖上應留意合理把握家蠶種群的養殖密度。8.下列有關環境愛護的說法錯誤的是(多選)()A.富養分化水體消滅藍藻水華的現象,可以說明能量流淌的特點(2022江蘇,10A)B.某地區為打造灰椋鳥品牌,方案在林區大規模清除其他樹種,并改種灰椋鳥喜居的樹種,招引灰椋鳥,該方案的實施將使該區農林害蟲數量大幅度上升(2011海南,22改編)C.互花米草原產美洲,引入到江蘇沿海等地種植后快速集中并轉變了灘涂生物多樣性,屬于生物入侵(2011江蘇,20A)D.把沼澤地改造成人造林是增加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手段(2022江蘇,17B)解析:選AD。富養分化水體消滅藍藻水華,是由于N、P等植物生長所需的礦質元素過多,引起植物大量繁殖,未涉及沿食物鏈進行的能量流淌。小種群不利于對基因的保存,也就不利于維持生物多樣性;生態環境的破壞,從而轉變了生態的多樣性,自然選擇打算了生物的多樣性。把沼澤地改造成人造林后,生物種類削減,生物多樣性降低。9.2022年7月15號下午,河北省環境監測中心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了2022年上半年全市及各區縣環境空氣質量狀況。依據《環境空氣質量標準》評價,1至6月,全省11個設區市達標天數平均為62天,占34.3%,重度以上污染平均天數40天,占22.0%。與2021年同期相比,全省達標天數平均增加了6天,重度以上污染天數平均削減了7天。11個設區市PM2.5平均濃度為103微克/立方米,較2021年同期的118微克/立方米,降低了12.7%。首要污染物以PM2.5和PM10為主。從生物學角度推斷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上述狀況說明在進行經濟建設的同時,重視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和急迫性B.上述狀況是經濟進展必需付出的代價,當經濟實力提高之后再進行補償性治理即可C.全民開展節能減排,實現能源的清潔生產,努力開發新能源是轉變環境污染的措施之一D.建立“原料—產品—原料—產品”生產模式,實現物質的循環利用是可持續進展的必定解析:選B。以環境污染為代價的經濟進展思路是錯誤的,要想可持續進展,必需協調好經濟與生態環境的關系,重視生態文明建設,不能先污染再治理。10.2022年5月22日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主題是“島嶼生物多樣性”。愛護生物多樣性是實現人類社會可持續進展的基礎。下列對生物多樣性的理解正確的是()A.生物多樣性的形成過程與自然選擇無關B.群落演替過程中的生物多樣性漸漸降低C.物種多樣性高的生態系統相對較為穩定D.基因多樣性較低的種群適應環境力量強解析:選C。生物多樣性的形成是自然選擇的結果。群落在演替的過程中生物多樣性也會漸漸增加。基因多樣性較低的種群適應環境力量低。11.(2022·遼寧五校協作體模擬)下圖中,曲線Ⅰ、Ⅱ、Ⅲ分別表示某野生動物種群數量超過環境容納量后,種群數量變化三種可能的狀況。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圖中曲線Ⅰ說明該種群對其棲息地的破壞程度較輕B.圖中陰影部分可能引起該種群的基因頻率發生變化C.當曲線Ⅲ趨近于零時,應建立自然愛護區愛護該動物種群D.若圖中物種處于最高養分級,當其數量下降且其他條件不變時,流向該養分級其他物種的能量會增加解析:選C。據圖分析,當種群的數量超過環境容納量后,消滅Ⅰ、Ⅱ、Ⅲ3種狀況,Ⅰ是在原始的環境容納量四周波動,說明該種群對其棲息的環境破壞度較輕;Ⅱ的環境容納量低于原始容納量,說明環境有肯定程度的破壞;Ⅲ是漸漸滅亡,說明棲息環境被完全破壞,該生物無法生存,A正確;圖中陰影是被環境阻力淘汰掉的個體,即發生了自然選擇作用,自然選擇通過定向轉變生物種群的基因頻率打算生物進化的方向,B正確;Ⅲ是漸漸滅亡,說明棲息環境被完全破壞,該生物無法生存,無法實施就地愛護,所以只能進行易地愛護,C錯誤;在能量傳遞效率不變的狀況下,該物種的種群數量下降,捕食量削減,那么流向該物種的能量就會削減,流向該養分級其他物種的能量則增加,D正確。12.如圖表示復合垂直流人工濕地構造示意圖(箭頭表示水流方向),其呈現了較新的污水(常富含N、P)生態處理技術。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下行池要比上行池含有更多的N和PB.人工濕地的植物根系形成的網絡結構,可以為礦質離子的吸附和代謝供應良好的環境C.該濕地生態系統可以抵制肯定程度的污染物排放并維持自身的穩定,說明該生態系統具有肯定的自我調整力量D.該生態系統只具有生產者和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缺乏消費者和分解者解析:選D。從題干信息可知,流入該濕地生態系統的污水中含有豐富的N和P,經過下行池時,部分N和P被濕地植物吸取利用,所以上行池中的N和P的含量低于下行池的。植物根系吸取礦質離子和代謝都需要O2,植物根系形成的網絡結構,可以為植物根系供應O2。該生態系統可以抵制肯定程度的污染物排放,說明其具有肯定的自我調整力量。雖然圖中只畫出了生產者和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但組成生態系統的成分,還有消費者和分解者。13.如圖表示一生態系統中生物種類間的相互關系。圖中各種類均生活在退潮后暴露出的巖石上,其中海藻、藤壺、貽貝和海葵固著于巖石表面,海星、石鱉和石蜐則在巖石表面來回爬動找尋食物。圖中的數字表示海星食物中各種類所占的比例(%)。(1)該生態系統中共有________條食物鏈,海藻和海葵之間是________關系。(2)若海葵增重akg,按最大能量傳遞效率計算,需要消耗浮游植物________kg。(3)當除去全部海星一年后,與對比地區相比,該處生物種類組成發生了很大變化,其中藤壺成為優勢種,而石鱉和石蜐數量大為削減,其緣由是______________大量繁殖,占據了巖石表面,使________不能生長,石鱉和石蜐因失去食物而數量削減。(4)由于海灘旅游開發,使巖石海岸群落物種豐富度降低,則導致該生態系統的________穩定性降低,同時說明人類活動往往會使群落演替依據不同于自然演替的__________________進行。解析:本題考查生態系統的食物網及穩定性等相關內容。(1)題圖中以海藻為起點的食物鏈有2條,以浮游植物為起點的食物鏈有5條,故共有7條食物鏈;海藻與海葵在空間上存在競爭關系。(2)若海葵增重akg,按最大能量傳遞效率計算,所需的浮游植物的量為a÷20%÷20%=25a(kg)。(3)圖中數字表示海星食物中各種類生物所占比例,從圖中看出,藤壺占海星食物的64%,當海星全部死亡后,藤壺快速繁殖,占據大量巖石表面,從而使海藻在斗爭中處于劣勢,石鱉和石蜐數量因食物削減而削減。(4)生態系統中生物的種類削減,則食物網會變得簡潔,生態系統的抵制力穩定性降低;人類活動往往會使群落演替依據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進行。答案:(1)7競爭(2)25a(3)藤壺海藻(4)抵制力速度和方向14.圖一是庭院經濟生態農業模式圖;圖二是能量流經牛這一養分級的示意圖。請據圖回答:(1)庭院經濟模式運用的生態學基本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圖一中共有________條食物鏈,其中人占第______________養分級。(3)庭院里的卷心菜被菜粉蝶幼蟲取食后,能放出特殊香味吸引菜粉蝶的天敵,這種現象體現了生態系統的________功能,說明該功能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4)圖二中Ⅲ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由圖二可知,生態系統能量流淌的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庭院經濟模式運用了物質循環再生、能量多級利用的生態學原理。(2)圖一中有農作物→人、農作物→雞→人、農作物→牛→人共3條食物鏈。(3)卷心菜被菜粉蝶幼蟲取食后,能放出特殊香味吸引菜粉蝶的天敵,這屬于信息傳遞功能中的化學信息。通過該功能能夠調整生物的種間關系,以維持生態系統的相對穩定。(4)圖二中Ⅰ代表牛同化的能量,Ⅱ代表牛用于自身生長、發育和繁殖的能量,Ⅲ代表人攝入的能量,Ⅳ代表流入分解者的能量,Ⅴ代表牛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圖二中人只能獲得牛同化能量的很少一部分,體現誕生態系統能量單向流淌、逐級遞減的特點。答案:(1)物質循環再生、能量多級利用(2)3二、三(3)信息傳遞調整種間關系,維持生態系統的相對穩定(4)人(下一養分級)攝入的能量單向流淌、逐級遞減15.如圖甲為生態系統中碳循環的模式圖。請回答下列問題:(1)圖甲中1是________,3是________,4是________。(2)能夠表示化能合成作用的________(填數字),能夠表示呼吸作用的是________(填數字)。(3)在食物鏈中含碳元素最多的養分級是________,1、2的成分越簡單,則該生態系統的________穩定性越高。(4)若1、2代表的生物之間有如圖乙所示的食物關系,E種群的能量為5.8×109kJ,B種群的能量為1.3×108kJ,D種群的能量為1.5×108kJ,能量傳遞效率為10%,則A種群的能量為________kJ。(5)請列舉避開圖甲中的4含量增加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舉出1個措施即可)。解析:題圖甲中1是生產者,含有的碳元素最多;4是CO2,則5、7是呼吸作用,6是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2是消費者,3是分解者;生態系統抵制力穩定性的大小取決于養分結構的簡單程度;C的同化量為5.8×109×10%-(1.3+1.5)×108=3.0×108(kJ),故A獲得的能量為3.0×107kJ。答案:(1)生產者分解者CO2(2)65和7(3)1抵制力(4)3.0×107(5)改善能源結構,開發新能源,削減二氧化碳排放;削減汽車尾氣排放量;植樹造林,增加二氧化碳的利用等(合理即可)16.某地為解決生活污水(以有機物為主)的凈化問題,而建立了一個人工濕地,該人工濕地中的生物主要有蘆葦、荷花、藻類、輪蟲以及人工放養的魚和鴨等。如圖為該人工濕地生態系統的碳循環圖解,請據圖回答問題:(1)流經該人工濕地的總能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圖中的A、B、D共同構成了________,碳在①②兩個過程中分別主要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式進行傳遞。(3)魚類屬于圖中的________(填字母),它們在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中具有________作用。我們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調查魚類的種群密度。(4)人工濕地中的蘆葦、荷花屬于挺水植物,綠藻屬于浮游植物,黑藻屬于沉水植物,這一現象體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廣告設計師證書考試廣告符號理解考題及答案
- 2024年紡織品設計師證書考試的評估工具研究試題及答案
- 功 功率測試題及答案
- 慕尼黑FUNFHOFE商業廣場
- 康泰旅游面試題及答案
- 澳門公職考試題庫及答案
- 學業考試英語試題及答案
- 溫泉培訓考試題及答案
- 柴油發電機試題及答案
- 大氣磅礴廣告設計師考試試題及答案
- 操作系統課程設計報告
- 醫保監管容錯機制研究報告
- 《臨床研究注冊》課件
- 2023年貴州煙草專賣局筆試試題
- 員工身心健康情況排查表
- 訂購單模板(訂貨單模板)
- 光子量子計算技術
- 表B. 0 .11工程款支付報審表
- 二手車培訓-銷售顧問
- 檔案袋密封條格式范本(可直接打印,可自行編輯)
- 教科版五年級科學下冊第四單元教學設計教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