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農科技推廣應用指南_第1頁
三農科技推廣應用指南_第2頁
三農科技推廣應用指南_第3頁
三農科技推廣應用指南_第4頁
三農科技推廣應用指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三農科技推廣應用指南TOC\o"1-2"\h\u5413第一章:緒論 297011.1三農科技推廣應用的意義 2303851.2三農科技發展現狀及趨勢 3164061.2.1發展現狀 386311.2.2發展趨勢 3122431.3三農科技推廣應用的挑戰與對策 3264191.3.1挑戰 3276271.3.2對策 411631第二章:糧食作物科技推廣應用 4187642.1水稻科技推廣應用 497702.2小麥科技推廣應用 4187182.3玉米科技推廣應用 548082.4豆類科技推廣應用 516552第三章:經濟作物科技推廣應用 5284473.1棉花科技推廣應用 5290353.2蔬菜科技推廣應用 6244823.3水果科技推廣應用 669413.4茶葉科技推廣應用 626106第四章:畜牧業科技推廣應用 777824.1畜牧業科技發展概況 7141564.2畜禽養殖科技推廣應用 7160084.2.1飼料配制技術 7106824.2.2繁殖技術 7167384.2.3飼養管理技術 768824.3畜牧業廢棄物處理科技推廣應用 8267304.3.1糞便處理技術 8326174.3.2廢水處理技術 8211384.4畜牧業疫病防治科技推廣應用 830334.4.1疫苗研發與應用 856814.4.2疫病監測與預警 8105754.4.3藥物研發與應用 87022第五章:漁業科技推廣應用 8155765.1漁業科技發展概況 8170825.2淡水養殖科技推廣應用 8159755.2.1淡水養殖技術體系 8885.2.2淡水養殖品種改良 9176095.3海水養殖科技推廣應用 974435.3.1海水養殖技術體系 956475.3.2海水養殖品種改良 934565.4漁業資源保護與利用科技推廣應用 920975.4.1漁業資源監測與評估技術 973015.4.2漁業資源保護技術 971715.4.3漁業資源利用技術 1019205第六章:林業科技推廣應用 10196446.1林業科技發展概況 1055866.2森林資源培育科技推廣應用 1083326.3森林火災防治科技推廣應用 1172616.4林業生態保護科技推廣應用 1111037第七章:農業機械化科技推廣應用 11137557.1農業機械化科技發展概況 11309657.2農業機械化裝備科技推廣應用 12120227.3農業機械化技術科技推廣應用 12212687.4農業機械化服務體系建設 121221第八章:農業信息化科技推廣應用 1310878.1農業信息化科技發展概況 13153898.2農業信息技術推廣應用 13219688.3農業電子商務科技推廣應用 13225898.4農業信息化服務體系建設 1426646第九章: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科技推廣應用 1487369.1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科技發展概況 14272569.2農業污染防治科技推廣應用 14216269.3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科技推廣應用 1566599.4農業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科技推廣應用 156319第十章:三農科技推廣應用政策與措施 152483710.1三農科技推廣應用政策體系 162569810.2三農科技推廣應用激勵機制 16227410.3三農科技推廣應用培訓與宣傳 16116010.4三農科技推廣應用國際合作與交流 17第一章:緒論1.1三農科技推廣應用的意義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三農問題始終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大課題。三農科技推廣應用在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提升農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三農科技推廣應用有助于提高農業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增強農業的市場競爭力。(2)促進農村經濟發展:三農科技推廣應用有利于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拓展農業產業鏈,推動農村經濟多元化發展。(3)提升農民生活水平:三農科技推廣應用有助于提高農民科技素質,增加農民收入,改善農民生活質量。(4)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三農科技推廣應用有利于提高糧食產量,保障國家糧食安全。1.2三農科技發展現狀及趨勢1.2.1發展現狀我國三農科技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果,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農業科技創新能力不斷提高:我國農業科技創新體系逐步完善,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率逐年上升。(2)農業現代化水平不斷提升:農業機械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不斷提高,農業現代化進程加速。(3)農業產業結構不斷優化:農業產業鏈不斷延伸,新興產業不斷涌現,農業產業結構逐步優化。1.2.2發展趨勢(1)科技創新驅動:未來三農科技發展將更加注重科技創新,推動農業現代化進程。(2)綠色發展:環保意識的增強,三農科技發展將更加注重綠色生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3)融合發展:三農科技發展將推動農業與第二、第三產業融合發展,實現產業升級。(4)智能化發展:人工智能、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將在三農領域得到廣泛應用,推動農業智能化發展。1.3三農科技推廣應用的挑戰與對策1.3.1挑戰(1)科技成果轉化率低:盡管我國農業科技創新能力不斷提高,但科技成果轉化率仍有待提高。(2)科技推廣體系不完善:我國科技推廣體系存在一定程度的體制、機制問題,影響了科技推廣效果。(3)農民科技素質不高:農民科技素質整體較低,影響了科技推廣應用的深度和廣度。1.3.2對策(1)加強科技人才培養:提高農業科技創新能力,培養一支高素質的科技人才隊伍。(2)完善科技推廣體系:改革科技推廣體制,創新科技推廣機制,提高科技推廣效果。(3)提高農民科技素質:加大農民科技培訓力度,提高農民科技應用能力。(4)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制定和完善相關政策,為三農科技推廣應用提供有力保障。第二章:糧食作物科技推廣應用2.1水稻科技推廣應用水稻作為我國的主要糧食作物之一,其科技推廣應用具有重要意義。在水稻種植過程中,應注重以下幾個方面:(1)品種選擇:根據當地氣候、土壤條件,選擇適宜的高產、抗病、優質水稻品種。(2)種子處理:采用包衣、消毒等技術,提高種子發芽率和抗病性。(3)栽培技術:推廣水稻毯苗育秧、旱育秧、直播等技術,提高水稻產量和品質。(4)施肥管理:合理施用氮、磷、鉀肥,采用測土配方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5)病蟲害防治:采用生物防治、化學防治相結合的方法,有效控制病蟲害的發生。2.2小麥科技推廣應用小麥是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其科技推廣應用應關注以下方面:(1)品種選擇:選擇抗病、抗逆、高產、優質的小麥品種。(2)種子處理:進行包衣、消毒等處理,提高種子發芽率和抗病性。(3)栽培技術:推廣小麥保護性耕作、旱作節水等技術,提高小麥產量和品質。(4)施肥管理:合理施用氮、磷、鉀肥,采用測土配方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5)病蟲害防治:采用生物防治、化學防治相結合的方法,有效控制病蟲害的發生。2.3玉米科技推廣應用玉米作為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其科技推廣應用應重視以下方面:(1)品種選擇:選擇抗病、抗逆、高產、優質的玉米品種。(2)種子處理:進行包衣、消毒等處理,提高種子發芽率和抗病性。(3)栽培技術:推廣玉米保護性耕作、旱作節水等技術,提高玉米產量和品質。(4)施肥管理:合理施用氮、磷、鉀肥,采用測土配方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5)病蟲害防治:采用生物防治、化學防治相結合的方法,有效控制病蟲害的發生。2.4豆類科技推廣應用豆類作為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其科技推廣應用應關注以下方面:(1)品種選擇:選擇抗病、抗逆、高產、優質的豆類品種。(2)種子處理:進行包衣、消毒等處理,提高種子發芽率和抗病性。(3)栽培技術:推廣豆類輪作、間作等技術,提高豆類產量和品質。(4)施肥管理:合理施用氮、磷、鉀肥,采用測土配方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5)病蟲害防治:采用生物防治、化學防治相結合的方法,有效控制病蟲害的發生。第三章:經濟作物科技推廣應用3.1棉花科技推廣應用棉花作為我國重要的經濟作物之一,其科技推廣應用在提高產量、降低成本、改善品質方面具有重要意義。以下是棉花科技推廣應用的幾個方面:(1)良種選育:以高產、優質、抗病、抗逆性為目標的良種選育是棉花科技推廣應用的基礎。通過引進國內外優良品種,結合我國實際情況進行篩選、試驗和推廣。(2)栽培技術:推廣高效、節水、節肥的栽培技術,如膜下滴灌、測土配方施肥、病蟲害防治等。同時采用機械化種植、收獲,提高生產效率。(3)病蟲害防治: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學防治相結合的方法,有效控制病蟲害的發生和傳播。(4)加工技術:推廣先進的棉花加工技術,提高棉花加工質量,降低加工成本。3.2蔬菜科技推廣應用蔬菜產業在我國農業中占有重要地位,蔬菜科技推廣應用對于保障市場供應、增加農民收入具有重要意義。以下為蔬菜科技推廣應用的幾個方面:(1)良種選育:以高產、優質、抗病、耐儲運為目標的蔬菜良種選育,提高蔬菜品種的競爭力。(2)栽培技術:推廣設施栽培、無土栽培、節水灌溉等技術,提高蔬菜產量和品質。(3)病蟲害防治: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學防治相結合的方法,降低病蟲害發生。(4)產后處理與儲運:推廣蔬菜產后處理技術,如清洗、分級、包裝等,提高蔬菜的商品價值。同時優化儲運條件,減少蔬菜損失。3.3水果科技推廣應用水果產業是我國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水果科技推廣應用對于提高產量、改善品質、增加農民收入具有重要作用。以下為水果科技推廣應用的幾個方面:(1)良種選育:以高產、優質、抗病、耐儲運為目標的良種選育,提高水果品種的競爭力。(2)栽培技術:推廣矮化密植、設施栽培、節水灌溉等技術,提高水果產量和品質。(3)病蟲害防治: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學防治相結合的方法,降低病蟲害發生。(4)產后處理與儲運:推廣水果產后處理技術,如分級、包裝、保鮮等,提高水果的商品價值。同時優化儲運條件,減少水果損失。3.4茶葉科技推廣應用茶葉作為我國傳統優勢產業,茶葉科技推廣應用對于提高產量、改善品質、增加農民收入具有重要意義。以下為茶葉科技推廣應用的幾個方面:(1)良種選育:以高產、優質、抗病、耐逆境為目標的茶葉良種選育,提高茶葉品種的競爭力。(2)栽培技術:推廣無性系繁殖、測土配方施肥、病蟲害防治等技術,提高茶葉產量和品質。(3)加工技術:推廣先進的茶葉加工技術,提高茶葉加工效率,降低加工成本。(4)茶葉營銷與品牌建設:加強茶葉營銷與品牌建設,提高茶葉市場競爭力。第四章:畜牧業科技推廣應用4.1畜牧業科技發展概況我國畜牧業科技發展經歷了從傳統到現代的轉變。國家對農業科技創新的重視,畜牧業科技水平得到了顯著提升。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畜牧業生產技術不斷改進,如飼料配制、繁殖技術、飼養管理等;二是畜牧業設施設備逐步完善,如自動化飼喂系統、環境控制系統等;三是畜牧業信息化水平不斷提高,如智能養殖系統、大數據分析等。4.2畜禽養殖科技推廣應用4.2.1飼料配制技術飼料配制技術是提高畜牧業生產效率的關鍵。當前,我國飼料配制技術已實現從單一原料到全價配合飼料的轉變。通過運用飼料添加劑、飼料酶制劑等現代飼料技術,提高了飼料的轉化率和利用率。4.2.2繁殖技術繁殖技術是畜牧業發展的基礎。我國在畜禽繁殖技術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如胚胎移植、人工授精等。這些技術的推廣應用,提高了畜牧業的生產效率。4.2.3飼養管理技術飼養管理技術是保證畜牧業健康發展的重要環節。現代飼養管理技術包括環境控制、飼料供給、疫病防治等方面。通過采用智能化養殖設備、信息化管理系統等,實現了飼養管理的精細化、智能化。4.3畜牧業廢棄物處理科技推廣應用4.3.1糞便處理技術糞便處理技術是解決畜牧業環境污染問題的關鍵。目前我國已成功研發了多種糞便處理技術,如好氧堆肥、厭氧發酵等。這些技術的推廣應用,有效減輕了畜牧業對環境的污染。4.3.2廢水處理技術廢水處理技術是保障畜牧業水資源安全的重要手段。我國廢水處理技術主要包括物理法、化學法、生物法等。通過采用這些技術,可實現對廢水的有效處理和循環利用。4.4畜牧業疫病防治科技推廣應用4.4.1疫苗研發與應用疫苗研發與應用是預防畜牧業疫病的關鍵。我國疫苗研發水平不斷提高,新型疫苗不斷問世。通過疫苗接種,有效降低了畜禽疫病的發生率。4.4.2疫病監測與預警疫病監測與預警是保障畜牧業健康發展的重要手段。我國已建立了完善的疫病監測體系,通過對疫情信息的實時收集、分析,為畜牧業疫病防治提供科學依據。4.4.3藥物研發與應用藥物研發與應用是治療畜牧業疫病的重要途徑。我國在藥物研發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如新型抗生素、中藥制劑等。這些藥物的應用,提高了畜牧業疫病治療效果。第五章:漁業科技推廣應用5.1漁業科技發展概況我國漁業科技發展歷程可追溯至上世紀50年代,經過幾十年的不懈努力,我國漁業科技取得了顯著成果。在漁業生產、資源保護、病害防治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為我國漁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當前,我國漁業科技發展正處于關鍵時期,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5.2淡水養殖科技推廣應用5.2.1淡水養殖技術體系淡水養殖技術體系包括池塘養殖、網箱養殖、流水養殖等多種模式。我國淡水養殖科技推廣應用取得了以下成果:(1)池塘養殖技術優化。通過改進池塘養殖工藝,提高池塘利用率,降低飼料系數,提高養殖效益。(2)網箱養殖技術。采用新型網箱材料,提高網箱抗風浪能力,降低養殖風險。(3)流水養殖技術。利用水資源,實現高效養殖,減少對環境的污染。5.2.2淡水養殖品種改良我國淡水養殖品種改良取得了顯著成果,如草魚、鰱鳙、鯽魚等主要養殖品種的選育和改良。通過品種改良,提高了養殖效益,促進了漁業可持續發展。5.3海水養殖科技推廣應用5.3.1海水養殖技術體系海水養殖技術體系包括灘涂養殖、淺海養殖、深海養殖等多種模式。我國海水養殖科技推廣應用取得了以下成果:(1)灘涂養殖技術。通過改進灘涂養殖工藝,提高灘涂利用率,降低養殖風險。(2)淺海養殖技術。采用新型養殖設施,提高養殖效益,減少對環境的污染。(3)深海養殖技術。利用深遠海資源,實現高效養殖,拓展漁業發展空間。5.3.2海水養殖品種改良我國海水養殖品種改良取得了顯著成果,如對蝦、扇貝、海參等主要養殖品種的選育和改良。通過品種改良,提高了養殖效益,促進了漁業可持續發展。5.4漁業資源保護與利用科技推廣應用5.4.1漁業資源監測與評估技術我國漁業資源監測與評估技術取得了重要突破,建立了漁業資源數據庫,為漁業資源管理提供了科學依據。5.4.2漁業資源保護技術我國漁業資源保護技術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海洋牧場建設。通過人工投放礁石、種植海草等手段,改善海洋生態環境,提高漁業資源量。(2)漁業資源增殖放流。通過人工增殖放流,增加漁業資源量,恢復漁業資源種群結構。(3)漁業資源保護區建設。設立漁業資源保護區,保護漁業資源及其生態環境。5.4.3漁業資源利用技術我國漁業資源利用技術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漁業捕撈技術改進。通過改進捕撈工具和捕撈方法,提高捕撈效率,減少對漁業資源的破壞。(2)漁業資源加工與綜合利用。加強對漁業資源的加工與綜合利用,提高漁業經濟效益。(3)漁業產業鏈延伸。發展漁業產業化經營,提高漁業附加值,促進漁業可持續發展。第六章:林業科技推廣應用6.1林業科技發展概況林業科技作為我國農業科技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取得了顯著的發展。在政策推動、科技創新、產業發展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林業科技水平不斷提升,為我國林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目前我國林業科技主要集中在森林資源培育、森林火災防治、林業生態保護等方面。6.2森林資源培育科技推廣應用森林資源培育是林業科技推廣應用的核心內容。我國在森林資源培育方面取得了以下科技成果:(1)良種選育技術:通過引進、選育和推廣優良樹種,提高森林資源的質量和產量。(2)栽培技術:采用科學施肥、灌溉、修剪等栽培措施,提高森林生長速度和林分質量。(3)病蟲害防治技術:運用生物、化學和物理方法,有效控制森林病蟲害的發生和蔓延。(4)森林撫育技術:通過撫育間伐、修枝、疏伐等措施,促進森林資源的健康生長。6.3森林火災防治科技推廣應用森林火災是林業生產中的一大災害,對森林資源和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破壞。我國在森林火災防治方面取得了以下科技成果:(1)火災預警技術:通過氣象、遙感、地理信息系統等手段,實時監測森林火險等級,提前預警火災。(2)火災監測技術:運用衛星遙感、無人機、紅外熱像儀等設備,實時監測火場動態,為火災撲救提供準確信息。(3)火災撲救技術:采用直升機、無人機、滅火彈等先進設備,提高火災撲救效率。(4)森林防火宣傳教育:加強森林防火宣傳教育,提高全民防火意識。6.4林業生態保護科技推廣應用林業生態保護是林業科技推廣應用的重要任務。我國在林業生態保護方面取得了以下科技成果:(1)植被恢復技術:采用人工造林、飛播造林、容器苗造林等方法,加快植被恢復。(2)水土保持技術:通過梯田、梯地、坡改梯等措施,防治水土流失。(3)生態修復技術:運用生物、化學和物理方法,修復受損生態環境。(4)生物多樣性保護技術:保護珍稀瀕危物種,維護生物多樣性。通過以上科技成果的推廣應用,我國林業生態保護取得了顯著成效,為建設美麗中國提供了有力保障。第七章:農業機械化科技推廣應用7.1農業機械化科技發展概況農業機械化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農業機械化科技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果。在國家政策的扶持和市場需求的雙重驅動下,農業機械化科技創新步伐加快,農業機械化水平不斷提高。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農業機械化裝備種類日益豐富,功能不斷提高。從傳統的耕、種、收等環節,到植保、養殖、農產品加工等多元化領域,農業機械化裝備得到了全面發展。(2)農業機械化技術不斷創新,智能化、信息化水平逐步提升。無人駕駛拖拉機、智能植保無人機、自動化收獲機械等高新技術裝備逐漸應用于農業生產。(3)農業機械化產業鏈不斷完善,產業規模持續擴大。從整機生產到零部件制造,再到售后服務,農業機械化產業鏈日益成熟。7.2農業機械化裝備科技推廣應用農業機械化裝備科技的推廣應用,對于提高農業生產效率、減輕農民勞動強度具有重要意義。以下是幾個方面的推廣應用情況:(1)耕作機械化:推廣多功能、高功能的耕作機械,提高土地利用率,降低耕作成本。(2)種植機械化:推廣精密播種、栽植機械,提高種子發芽率,減少人工投入。(3)收獲機械化:推廣適用性強、作業效率高的收獲機械,降低農產品損失率。(4)植保機械化:推廣高效、環保的植保機械,提高病蟲害防治效果。(5)養殖機械化:推廣自動化、智能化的養殖設備,提高養殖效益。7.3農業機械化技術科技推廣應用農業機械化技術的推廣應用,有助于提升農業生產水平,以下是幾個方面的推廣應用情況:(1)智能化技術:推廣智能化農業機械,實現無人駕駛、自動導航等功能,提高作業精度和效率。(2)信息化技術:推廣農業機械化信息化管理系統,實現農業生產全程監控,提高農業機械化服務水平。(3)節能減排技術:推廣節能、環保的農業機械化技術,降低農業生產過程中的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4)綠色生產技術:推廣綠色、可持續的農業機械化技術,提高農業生產效益,保障糧食安全。7.4農業機械化服務體系建設為促進農業機械化科技推廣應用,建立健全農業機械化服務體系。以下是農業機械化服務體系建設的幾個方面:(1)政策支持:加強政策引導,制定農業機械化科技推廣應用的政策措施,為農業機械化發展提供有力保障。(2)技術培訓:開展農業機械化技術培訓,提高農民操作技能,保證農業機械化裝備的合理使用。(3)服務網絡:構建農業機械化服務網絡,提供設備租賃、維修、保養等服務,降低農民使用成本。(4)資金融通:優化金融支持政策,為農業機械化科技推廣應用提供資金支持。(5)社會化服務:培育農業機械化社會化服務組織,提供全過程、全方位的服務,推動農業機械化發展。第八章:農業信息化科技推廣應用8.1農業信息化科技發展概況我國農業現代化的推進,農業信息化科技得到了快速發展。農業信息化是指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對農業生產、管理、服務等環節進行信息處理和資源整合,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和農產品附加值,促進農業產業升級。我國農業信息化科技在政策支持、技術研發、產業應用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8.2農業信息技術推廣應用農業信息技術包括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在農業領域的應用。當前,農業信息技術在以下幾個方面得到了廣泛應用:(1)農業物聯網技術:通過傳感器、控制器等設備,實現對農業生產環境的實時監測和自動控制,提高生產效率。(2)大數據技術:對農業生產、市場、政策等方面的數據進行挖掘和分析,為農業決策提供科學依據。(3)云計算技術:為農業提供高效、安全、可靠的數據存儲和計算服務,降低農業生產成本。(4)人工智能技術:通過智能識別、智能決策等功能,提高農業生產的智能化水平。8.3農業電子商務科技推廣應用農業電子商務是指利用互聯網、移動通信等現代信息技術,實現農產品交易、物流、信息發布等功能。農業電子商務科技在以下幾個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1)農產品線上銷售:通過電商平臺,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提高農產品附加值。(2)農業物流信息化:利用信息技術,提高農業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3)農業信息服務:為農民提供市場行情、政策法規、技術指導等信息,提高農民素質。8.4農業信息化服務體系建設農業信息化服務體系建設是農業信息化科技推廣應用的重要保障。當前,農業信息化服務體系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政策支持:制定和完善農業信息化政策,為農業信息化科技推廣應用提供政策保障。(2)技術研發:加強農業信息化技術研發,推動農業信息化科技成果轉化。(3)人才培訓:開展農業信息化人才培訓,提高農民信息素養。(4)基礎設施:完善農業信息化基礎設施,為農業信息化科技推廣應用提供基礎條件。(5)產業協同:推動農業產業鏈各環節的信息化,實現產業協同發展。通過以上措施,我國農業信息化服務體系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為農業信息化科技推廣應用提供了有力支持。第九章: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科技推廣應用9.1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科技發展概況我國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科技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在政策引導和科技支撐下,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科技研究不斷深入,形成了較為完善的技術體系。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理論體系研究,明確了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的目標、任務和路徑;(2)農業污染防治技術,如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學防治等;(3)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技術,如秸稈還田、畜禽糞便處理等;(4)農業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技術,如土地改良、濕地保護等。9.2農業污染防治科技推廣應用農業污染防治科技推廣應用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生物防治技術:通過利用天敵、病原微生物等生物資源,控制農業有害生物的發生和危害;(2)物理防治技術:采用物理方法,如燈光誘殺、色板誘殺等,降低農業有害生物的發生;(3)化學防治技術:合理使用化學農藥,保證農產品質量和生態環境安全;(4)綜合防治技術:將生物、物理、化學等多種防治方法相結合,提高防治效果。9.3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科技推廣應用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科技推廣應用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秸稈還田技術:將農作物秸稈直接還田,提高土壤肥力,減少化肥使用;(2)畜禽糞便處理技術:采用厭氧發酵、好氧發酵等方法,將畜禽糞便轉化為有機肥;(3)農業廢棄物能源化利用技術:將農業廢棄物轉化為生物質能、生物炭等能源;(4)農業廢棄物材料化利用技術:將農業廢棄物轉化為生物質材料、復合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