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復習第一課時教學目標:1、復習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所學過的內容,為本學期學習三年級數學上冊的內容打好基礎。第二學期二年級數學期末檢測試卷。教學過程:一、組織教學。要求學生遵守課堂紀律,認真學習。二、向學生公布上學期期末檢測成績。1、填一填。(2)、小華站在教學樓前,面向南,向左轉,面個數比32大,比40小,是4這個數是()。2最高位上的數是(),表示()(6)、由2、0、3、7組成最大的四位數是(),最小的四位數是()。(7)、4的8倍是(),8是4的()倍。(8)、比48少19的數是(),48比19多().看電視時應離電視機大約3();汽車每小時行60()。(10)、右圖中有()個角。2、在0里填上“>、<二993、()里最大能填幾?4、畫一畫。畫一個長方形和一個平行四邊形。3復習第二課時教學目標:內容,為本學期學習三年級數學上冊的內容打好基礎。年級數學期末檢測試卷。教學過程:二、檢查上節課作業。()1、把10本書分成2份,每份一定是5本。()2、28是7的4倍,也就是28里面有4個4個,一定是紅球。6、算一算。(1)、直接寫出得數。(3)、脫式計算。7、認識路線。看測試卷完成本題。教師巡回指導。8、解決問題。要求學生在老師發的測試卷上完成本題。教師巡回54一、乘除法1、結合具體情境,感知乘除法計算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體會四則運算的意義,初步形成從數學2、探索整十、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及兩位數乘一位數(積在百以內)的口算方法和一位數整除整十、整百、整千數及兩位數的口算方法,體驗計算方3、經歷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發展用乘除單元教學重點難點1、重點:整十、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及兩位數乘一位數(積在100以內)的口算;一位數除整十、62、難點:兩位數乘一位數(進位)的乘法及一位數除兩位數的除法口算。單元課時安排:7課時。教學內容:第2--3頁小樹有多少棵教學目標:1、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2、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教學重難點: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教具:掛圖、數字卡片。一、情境引入:同學們,今天是開學的第三天,前兩節我們復習了上學期期末檢測試卷。今天我們學習本學期的新知識,請打開新課本第二頁。7出示掛圖,大家看一看,這里有什么?1、仔細觀察并指名說出圖意。馬娟王艷2、誰能根據這幅圖提出問題?李飛飛:小樹一共有多少棵?3、試著解決所提問題。引出:20×3=4、討論算法。試一試2題。第三頁練一練第三題。香蕉每堆200根,小象每天吃60根,大象每天要吃90根。8(1)、3頭小象吃一堆香蕉,夠1天吃嗎?試一試第3題,練一練第2題。教學內容:第4---5頁需要多少錢教學目標:正確地計算。2、結合具體情境,能用乘法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感受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教學重點:能計算一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教學難點: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教具:掛圖、小黑板。教學過程:一、情境導入:暑假里,鐵東小學的三個小朋友,來到了美麗的大9看到的說給同桌聽一聽。二:教學新課:王可張靖3、板書:買3個游泳圈需要多少錢?(1)引導學生根據問題獨立列出乘法算式:12×3二10×3=302×3=6共36元。(2)組織學生交流計算方法,學生們可選擇自己喜歡的算法。4、解決問題:買3個球需要多少錢?15×3=45(元)可以這樣想:10×3=305×3=15共45元。每個學生先獨立列出乘法算式,嘗試解決。三、課堂練習:第5頁練一練1---2題。(2)、每個小朋友15塊,分給6個小朋友,夠分嗎?方五、作業:第5頁練一練的3---4題。教學內容:第6---7頁練習一教學目標:教學難點:解決教材第7頁第7、8兩道綜合性較強的生活實際問題。教學過程: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口算的方法是否掌握。2、教材第6頁第1題。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3、教材第6頁第3題。學生獨立思考填寫“<”“〉”或“=”,說說自己是怎么想的。二、合作學習:1、教材第6頁第2題。先讓學生自己獨立理解題意并解答第一問,組織交流后再開始第二個環節“你還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提的密切聯系。2、教材第6頁第4題。尋找本題中的數學信息,學生獨立解決題中提出的四個問題,組織學生對前三個問題進行匯報,說一說是根據什么信息來解決問題的。第四題是一個開放性的問題,可以分小組進行討論,合作解決。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想法設計不同的購買方案。1、教材第7頁第6題。尋找本題中提供的數學信息,學生說一說“3倍”“2倍”的含義,學生列式解答。2、教材第7頁第7題。(1)引導學生了解題中的數學信息,明確題意。(2)小組討論交流:怎樣檢查交來的錢數對不對?(3)列式解答。四、作業:第7頁第5題學生獨立作業。教學內容:第8----9頁參觀科技館教學目標: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口算,提倡算法的多樣化。2、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學會合作學習。教學重點:探索并掌握一位數除整十、整百、整千數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口算。教學難點:算法的多樣化;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學會合作學習。教具:掛圖、數字卡片、小黑板。教學過程:1、讀題,求“平均每輛車坐多少人?”可以怎樣列式,指名說說你是怎樣想的?王家樂蒙焜2、學生列出“60÷2”的算式后,引導學生思考怎么計3、組織學生交流各自的想法。(提倡算法多樣化)三、課堂練習:學生完成試一試第1--2題。第9頁練一練1、3題。頁?板書設計:教學內容:第10---11頁植樹教學目標:正確地進行計算,提倡算法的多樣化。2、結合具體情境,用除法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感受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提倡算法的多樣化。教學難點:結合具體情境,用除法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感受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教具:掛圖、小黑板。教學過程:一、談話導入:同學們,春天到了。春天是播種的季節,為了今后我們的生活處處充滿綠色,今天我們就要去進行植樹活動。板書:植樹二、教學新課:1、出示掛圖,觀察圖片,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潘佳婷王艷2、解決“每組3人,可以分多少組?”可以怎樣列式,并說說你是怎樣想的?學生列出“36÷3”的算式后,引導學生思考怎么3、組織學生交流各自的想法。(提倡算法多樣化)4、試一試,指名學生板演。王濤馬梅園馬建麗第11頁練一練1----2題。2、一副手套7元,一雙鞋子77元。到的知識還能解決哪些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五、作業:第11頁練一練1題。板書設計:教學內容:第12--13頁練習二教學目標:1、進一步理解和掌握一位數除整十、整百、整千數及兩位數的口算方法,能正確計算。2、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同時發展學生運用除教學重點:一位數除整十、整百、整千數及兩位數的口算方法練習。教學難點:選擇適合的方法正確熟練地口算一位數整除整十、整百、整千數及兩位數的除法。教具:口算卡片。教學過程:一、鞏固提高1、出示口算訓練卡片,教師引導學生做一位數除整十、整百、整千及兩位數的口算訓練,適當抽幾題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計算的?”2、教材第12頁第1題,學生獨立完成后說說發現了3、教材第12頁第2題,學生獨立完成。4、教材第12頁第3題。先讓學生獨立理解題意,解決問題,然后再交流、反饋。單的實際問題。三、作業:練習二4、5題。板書設計:練習二教學內容:復習教學目標:1、復習鞏固一位數乘除整十數、整百數、整千數及兩位數的口算方法,能正確熟練地計算,進一步理解乘除法之間的聯系。2、提高學生靈活運用乘除法口算的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3、在數學學習活動中進一步理解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教學重點:復習鞏固一位數乘除整十數、整百數、整千數及兩位數的口算方法。教學難點:在計算過程中理解乘除法之間的聯系。教學過程: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星期天,鐵東小學三年級(1)班的同學到科技館參觀。每張門票8元,一共花了80元。80÷8=10(人)答:一共有10名同學.2、變幻信息及問題:每張門票8元,10人一共花3、學生獨立解答:8×10=80(元)答:10人一共花80元。80,用8和10相乘得80,用80除以8得10,用80除以10就得8,乘除法運算剛好相反。內3、教材第12頁第4題,學生獨立完成,然后交流自己三、應用遷移,鞏固提高1、教材第13頁第7題:填表算2、教材第13頁第6題,學生獨立完成。四、總結反思。“自己有什么收獲?”2、教材第13頁第5題。練習二第八題。板書設計:星期天,鐵東小學三年級(1)班的同學到科技80÷8=10(人)答:一共有10名同學.每張門票8元,10人一共花了多少錢?8×10=80(元)答:10人一共花80元。單元教學目標:手操作能力。到的立體形狀。單元教學重點難點:形,并學習從多方位觀察立體圖形。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2、難點:能正確辨認從正面、上面和側面觀察到的立體形狀。初步學會通過提問搭出和別人同樣的立體。單元課時安排:2課時教學內容:第14---15頁搭一搭教學目標:生的觀察、操作和空間想象能力。2、在拼搭立體圖形的實踐活動中,體驗并初步學會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詞描述正方體的相對位置。教學重點:在拼搭立體圖形的實踐活動中,體驗并初步學會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詞描述正方體的相對位置。教學難點:在拼搭和觀察立體圖形的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的觀察、操作和空間想象能力。教具:小正方體、小黑板。教學過程:同學們,你們喜歡做游戲嗎?今天笑笑和淘氣就進行了一個游戲,非常有趣,你們想看嗎?板書:搭一搭(一)操作活動一——根據指令搭立體圖形。1、教師通過演示“淘氣”和“笑笑”搭立體圖形的游戲過程,學生在觀察的基礎上說說游戲的方教師適時提出游戲的規則和要求。進一步體驗游戲的方法。4、學生交流教師在巡視中發現學生的典型操作活動進行交流。(二)操作活動二——提問、判斷并搭出立體圖形。1、師生活動師范。2、學生同桌間開展游戲。1、搭一搭,看一看。上面畫“O”,側面畫“△”)1、教師針對學生的活動合作情況進行升華。2、學生說一說:今天有什么收獲?第二課時教學內容:第16--17頁練習三教學目標:1、在拼搭立體圖形的過程中體驗: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立體圖形,所看到的形狀可能不同;能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立體圖形的形狀。2、讓學生在猜一猜、搭一搭中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教學重點:能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立體圖形的形狀。教學難點:能在方格紙上正確畫出從立體圖形的正面、上面、側面看到的形狀。教學過程:今天來玩搭積木,同學們高興嗎?今天老師把要會看、會畫。今天來玩搭積木,同學們高興嗎?今天老師把要求稍微提高了一點,不僅要考察誰會搭,還要考察誰會看、會畫。2、學生分小組討論拼搭方法并拼搭。3、學生交流自己所拼搭出的形狀。4、教師發出指令:從上面看有4個正方形。5、教師發出指令:從側面看有2個正方形。6、再從正面、上面和側面觀察自己新搭的立體圖形,你發現了什么?(叢不同的位置觀察立體圖形,看到的形狀可能不同。)分別從正面、上面和側面觀察后,再做判斷和選擇;組織交流。看一看,再連一連。獨立搭一搭、從不同角度觀察同一個立體圖形,看到的形狀可能不同,也可能相同。1、結合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克、千克、噸,了解1克、1千克、1噸的實際質量,建立清晰的質量單位的概念。2、掌握質量單位克、千克、噸之間的相互關系,并能進行簡單的換算。3、了解質量單位克、千克、噸的字母表示方法,了解用秤可以稱物體的輕重。4、能結合生活實際,在具體的情境中解決與克、千克、噸有關的簡單問題,進一步感受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單元教學重點難點: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克、千克、噸,了解1克、1千克、1噸的實際質量,建立清晰的質量單位的感念。噸的質量概念的建立。課時安排:5課時教學內容:第18---20頁有多重教學目標: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實際質量,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質量觀念。2、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進行簡單的換算。3、體驗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感受數學就在身邊。教學重點:結合具體生活情境,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實際質量,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質量觀念。教學難點: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進行簡單的換算。教具:各種秤、小黑板、1千克的沙子。教學過程:1、游戲導入。請三位學生到臺前做“背一背”的游戲(請一位同學背另外兩位同學,被背的兩位同學輕重對比明顯)。背的同學把感受講給同學們聽,讓2、實踐體驗。再請學生掂一掂桌上或帶來的物體,感受物體的輕重并互相說一說。實踐體驗,建立概念。2、建立千克的質量觀念。(5)、猜一猜。(6)、拎一拎。(7)、說一說。(8)、小結:生活中常用千克做單位表示物體有多重。3、建立克的質量觀念。4、單位換算。(1)、讓學生通過稱一稱、算一算等活動,理解1千克=1000克。如可以通過稱2袋500克的鹽,也可以稱5袋200克的米等活動。(2)、用“kg"表示“千克”,用“g”表示克,并讓學生說說再哪兒看見過這種符號。三、練習應用1、一個雞蛋重()一個西瓜重()1千克的棉花和1千克的鹽比較,哪個重些?2、布置課后實踐活動任務:用秤在家分別稱出1板書設計:1千克=1000克用“kg"表示“千克”,用“g”表示克教學內容:第19---20頁有多重教學目標:1、進一步建立千克、克的質量觀念。2、培養學生的估計和解決與千克、克有關的實際問題的能力。3、在掂一掂、猜一猜中幫助學生建立千克、克的質量概念。教學重點:進一步建立千克、克的質量觀念。教學過程:老師昨天上超市買了一些大小差不多的蘋果。估計一下:幾個蘋果大約重1千克?學生隨意估計的結果可能是雜亂、盲目的,在此矛盾的基礎上,教師提問:怎樣估計才能盡量使結果1、學生分四人小組討論:怎樣估計才能盡可能使結果根據這個蘋果的質量去進行推算;先稱好了1千克的質量掂起來和前面的感覺相似;直接用秤稱等。1、學生再次用彈簧秤稱出1千克重的物品,然后用手掂一掂,然后猜一猜,哪樣的物品的質量重12、第2題。先讓學生拿出一枝鉛筆估一估,再用天平稱一稱。四總結:說一說估計一樣物品的質量要使結果盡量準確必須注意什么?教學內容:第21--22頁1噸有多重教學目標:1、結合具體生活情境,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噸,了解1噸的實際質量,初步建立噸的質量觀2、掌握“1噸=1000千克”,并能進行簡單的換3、結合具體情境,提高對物體質量的估計能力。教學重點:解教學難點:掌握“1噸=1000千克”,并能進行簡單的換教學過程:一、情境導入:今天小明遇到難題了,他不知道大象大約有多重。大家愿不愿意幫幫他?二、教學新課。單位“噸”。讓學生看一看,算一算,再說一說。要用噸。教材中的例子讓學生看一看,第一幅圖的意思是這座橋最多能承受“50噸”的質量。4、練一練。通過練習,進一步鞏固噸的質量單位。克50000克=()千克()t=2000kg2、填上合適的單位(克、千克、噸)。3、連一連。2克2千克200千克400克4、在○里填上“>”“<”或“=”8000千克O8噸4500克O4千克板書設計:噸1噸=1000千克1千克=1000克教學內容:第23---25頁練習四教學目標:1、鞏固千克、克、噸的認識,進一步建立千克、克和噸的質量觀念。2、結合生活實際,解決與千克、克和噸有關的實際問題。教學重點:鞏固千克、克、噸的認識。教學難點:教學過程:1、指名學生回答。王國梅蒙焜1噸=()1千克1千克=()克3000千克=()噸5000克=()千克二、合作交流,完成練習四。1、稱物品,認秤。質量用“千克”作單位。3、在()里填上“>、<、=”學生獨立完成,老師巡回指導。式解答;全班交流,說說自己的想法。先讓學生說說這幅圖的意思,在此基礎上,以小組為單位共同解決問題,給每個學生發表自己見解的機會。最后全班交流,看哪個小組想出的方法最多。6000克=()千克3kg=()g4噸=()千克6000t=()kg4千克500克=()克3噸70千克=()千克第23頁第3題。教學內容:第26--27頁搭配中的學問教學目標:1、讓學生運用學具擺一擺、配一配,引導學生對配的科學性。2、在活動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教學難點:有序搭配,解決問題。教學過程:1、鐵東小學食堂每天為教師提供午餐盒飯,每一份盒飯含一個葷菜和一個素菜。2、出示“星期三菜譜”,學生在明確“菜譜”內容后提供問題“星期三有幾種不同的配菜方法呢?”1、學生分4人活動小組探索解決“星期三有幾種不同搭配路線圖”、“文字記錄”等,教師應放手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想法去解決問題。對于有困難的小組和同學,教師可指導學生利用準備的學具擺一擺、配一配。2、全班交流。教師將學生記錄的搭配方法板書到黑板上。3、引導學生進行有序搭配。引導學生對不同的搭配方法及搭配過程進行比較,說一說“怎樣搭配才不會出現遺漏和重復?”明確有序搭配的科學性。三、課堂練習,鞏固提高1、出示教材“練一練”第1題情境圖。(1)、引導學生看圖,明確圖意。(2)、學生獨立解決。(3)、交流,說說自己是怎樣想的。教師在學生匯報的同時,適時利用多媒行演示并抽象出“用字母表示搭配過程”的方法。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碰到這樣的搭配問題,只要我們按順序思考、搭配,就可以又好又快地解決這樣的單元教學目標:1、探索并掌握兩、三位數乘一位數(連續進位)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2、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逐步培養和發展學生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3、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幫助學生理解數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關系。1、重點:理解兩、三位數乘一位數的乘法計算方法,能正確進行計算。中的簡單問題。課時安排:10課時教學內容:第28--29頁購物教學目標:1、探索并掌握兩、三位數乘一位數(不進位)的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2、在具體情境中,能運用不同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教學重點:探索并掌握兩、三位數(不進位)的計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計算。教學難點:在具體情境中,能運用不同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教具:小黑板。教學過程:一、情境導入:同學們,你們一定常去商店吧,今天我們就要進行一次購物,請同學們看掛圖!板書:購物二、教學新課:書柜213元,方桌42元,椅子12元。1、請學生獨立看圖,先自己說說圖意,在講給同桌講2、誰能提出數學問題,說給你的同桌聽一聽,互相解決提出的問題!3、誰愿意把自己的問題說給大家聽?4、誰愿意解決她剛才提出的問題?5、重點講解一道乘法題:例如:買4把椅子需要多少錢?6、引導學生討論算法,匯報算法。答:買4把椅子需要48元錢。三、課堂練習:1、試一試:213×2=()(元)2 2五、作業:29頁連一連1、2題。教學內容:第30--31頁去游樂場教學目標:1、探索并掌握兩、三位數乘一位數(進位)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2、結合具體的情境,逐步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教學重點:探索并掌握兩、三位數(進位)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教學難點:在具體情境中,能運用不同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教具:掛圖、小黑板。教學過程:一、情境導入:同學們,你們喜歡去公園嗎?都喜歡玩什么?今天老師就和你們一起去閩寧鎮公園玩,好嗎?二、教學新課:1、請學生獨立看圖,先自己說說圖意,在講給同桌講2、誰能提出數學問題,說給你的同桌聽一聽,互相解決提出的問題!3、誰愿意把自己的問題說給大家聽?4、誰愿意解決她剛才提出的問題?例如:一張太空船票4元,16人坐太空船,需要多少錢?答:16人坐太空船,需要64元錢。6、引導學生討論算法,匯報算法。三、課堂練習:衣4、光明小學3名教師帶45名同學去海洋館參觀,用五、作業:第30頁試一試1、2題。板書設計:一張太空船票4元,16人坐太空船,需要多少錢?答:16人坐太空船,需要64元。教學內容:第32--33頁乘火車教學目標:1、探索并掌握兩、三位數乘一位數(連續進位)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2、結合具體的情境,逐步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教學重點:探索并掌握兩、三位數乘一位數(進位)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教學難點:在具體情境中,能運用不同的方法解決生教具:掛圖、小黑板。教學設計:一、情境導入:同學們,你們坐過火車嗎?火車上也有許多數學問題,你們發現了嗎?現在我們就一起去研究火車上的數學問題。二、教學新課:講解例如:每節臥鋪車廂可乘72人,5節臥鋪車廂可乘多少人?答:5節臥鋪車廂可乘360人.三、課堂練習:3少人?其中男同學有81人,女同學有多少人?什第33頁練一練1、2題。板書設計:例如:每節臥鋪車廂可乘72人,5節臥鋪車廂可乘多少人?答:5節臥鋪車廂可乘360人.教學目標:1、探索并掌握“0和任何數相乘都等于0”這個規2、結合具體的情境,能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學習中教學重點:探索并掌握“0和任何數相乘都等于0”。教學難點:教學過程:同學們,你們知道“0”表示什么含義嗎?0加任何數都得幾?任何數減0都得幾?那么你們知道0×5=“?”嗎?二、教學新課:1、請學生獨立思考,先自己算算結果。張靖說說你的算法?如:結合“5個盤子中有幾個蘋果”這樣的實際情境去理解為什么“0×5=0”(1)5個0相加得0。4、讓學生任意出幾道0和任何數相乘的算式(包括“0第35頁練一練1、3題。教學內容:36--37頁買礦泉水教學目標:1、理解并掌握連乘式題的運算順序,并能正確計教學重點:理解并掌握連乘式題的運算順序,并能正確計教學難點:教學過程:同學們,你們喜歡喝飲料嗎?今天我們一起去買些飲料,希望大家幫幫老師。1、請學生獨立思考,先自己結合“買飲料”這個具體情境進行估算。2、小組中說一說各自的想法,解釋各自的估算過程。3、匯報算法:但不到200元。還可以怎樣算?4、學生獨自解決“共花了多少錢?”。5、小組內交流各自算法。6、匯報算法:=144(元)第36頁試一試1--2題。五、作業:第37頁練一練1、4題。教學內容:第38頁實踐活動教學目標:2、培養學生獨立操作、實驗、推理的能力及運用教學重點:約有多少粒。教學難點:選擇合適的方法得到一堆黃豆的數目是多少。教學過程:一、揭示實踐活動內容動小組準備了1堆的黃豆,請你們運用自己掌握的數學知識數一數這一堆黃豆大約有多少粒。二、猜一猜想一想這堆黃豆大約有多少粒,你準備用什么方法來數呢?2、獨立思考后在全班交流自己數黃豆的初步的設三、實踐活動(1)以4人學習小組為單位數黃豆(2)紀錄本小組的實踐方法,每小組至少有兩種方法。(3)需要什么工具可以向老師借用,也可以自己想辦法解決。(4)討論交流要求聲音要輕,本小組組員能聽見就行。2、學生以4人為單位開始實踐活動。1、以小組為單位匯報本組數黃豆的方法。老師根據學生匯報對每一小組進行獎勵——一種方法一顆五么數字方法來解決碰到的問題的小組給予特別獎勵2、交流與比較。全班交流完畢后,引導學生對所有方法進行比較交流,說一說自己喜歡其中的哪些方為什么。學生的方法除了書上的分、抓、量、稱集中外,還可能會有1先數出50粒或100粒堆成一小堆,再把整數堆黃豆分成這樣的一小堆、一小堆的方法,最后用每小堆的黃豆粒數乘堆數黃豆的粒數;2將全部黃豆平攤在桌上,將其分為若干等份,數出中一份有多少粒,再與份數相乘;3一粒一粒地不管學生的方法是簡是繁,得出的結論是否精確,教師都應肯定學生的探究精神,在此基礎上再引導學生進行分析和比較,進一步完善自己的方法。引導學生結合今天的實踐活動過程進行總結與回1、通過今天的活動自己有哪些收獲?2、通過今天的活動想到了什么?六、布置作業:第39頁練習五1---2題。板書設計:實踐活動想一想這堆黃豆大約有多少粒,你準備用什么方猜測黃豆的數目。以4人學習小組為單位數黃豆。教學內容:第39--41頁練習五教學目標:1、進一步理解和掌握多位數乘一位數的計算方法,能正確熟練地用豎式或其他方法計算多位乘一位2、培養學生的估算能力及運用所學知識靈活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重點:進一步理解和掌握多位數乘一位數的計算方法,并能理解熟練地進行計算。教學難點:正確估算多位數乘一位數的乘法,能靈活運用估算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教學過程: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今天我們的數學課有這幾個學習環節,你們對哪個環節最感興趣?二、摘蘋果1、第1題,全班一起摘蘋果。2、第2題和第10題分男女兩隊做摘蘋果比賽的游戲,看哪一隊摘得又快又好。三、估一估交流說一說自己是怎樣估算發現問題的。2、第8題,先讓學生用估計的方法解決哪兩個數相乘的積,接近圓中的數,然后小組合作進行驗證。大那么兩個大小比較接近的因數的積要大。學生在用自己的語言表述自己發現的規律時,教師給予充分四、作業:第39頁4----5題。板書設計:1、第1題,全班一起摘蘋果。2、第2題和第10題分男女兩隊做摘蘋果比賽的游教學內容:第39--41頁練習五教學目標:1、進一步理解和掌握多位數乘一位數的計算方法,能正確熟練地用豎式或其他方法計算多位乘一位2、培養學生的估算能力及運用所學知識靈活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重點:進一步理解和掌握多位數乘一位數的計算方法,并能理解熟練地進行計算。教學難點:正確估算多位數乘一位數的乘法,能靈活運用估算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教學過程: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森林醫生創設情境:數學森林里有幾棵樹生病了,請同學們做一回森林醫生來幫他們診斷病情、治療疾病。 1、學生分同桌二人醫療小組共同診斷交流病因、制定診療方案。2、全班交流:說一說病在哪里,應該如何治療?(1)引導學生“看一看這兩組算式,你發現了什么規律?”(2)根據算式的特點學生獨立繼續往下寫3道題。(3)引導學生計算得數進一步驗證所寫的算式是否(4)引導學生明白像這樣有趣的算式組還有很多。2、第9題。(1)學生獨立計算結果。(2)全班交流算法,說一說自己是怎樣算的,啟發引導學生用簡便方法進行計算。(3)組織學生觀察次數的特征,并根據其中的規律接著往下寫幾道算式。有四、布置作業:第40頁6、7題。第九課時教學內容:第42--43頁整理與復習教學目標:相關問題。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回顧與反思的能力。3、先讓學生在交流匯報中將所學知識進行全面的回顧與整理,然后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4、進一步讓學生了解什么是數學、怎樣學數學和用數學,使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教學重點:對一至四單元所學知識進行整理與復習。教學難點:對所學知識有條理地進行整理與復習。教學過程: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同學們,老師這里有一些淘氣和笑笑以及他們的同學一起學習的圖片,大家想看嗎?1、出示教學情境掛圖。2、說一說圖上都有什么?3、從開學到現在,我們都學習了哪些數學知識呢?你能根據這幅圖給我們的提示說一說嗎?二、合作交流,解讀探究1、分小組交流前一段時間學到了什么?1、第1題。(1)學生弄清題意后獨立完成;(2)2、第3題。(1)同桌互相說一說從圖中了解到了哪些數字信息?(2)獨立完成第(1)---(4)個問題。四、作業:第43頁第1題。教學內容:第42--43頁整理與復習教學目標:1、對前一階段所學知識進行整理與復習,熟練地計算一位數乘多位數的乘法,并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相關問題。2、培養和發展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生活3、先讓學生在交流匯報中將所學知識進行全面的回顧與整理,然后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4、進一步讓學生了解什么是數學、怎樣學數學教學重點:對一至四單元所學知識進行整理與復習。教學難點:對所學知識有條理地進行整理與復習。教學過程:第1題。(1)學生弄清題意后獨立完成;(2)抽取幾(1)同桌互相說一說從圖中了解到了哪些數字信息?(2)獨立完成第(1)---(4)個問題。(3)全班訂正。3、第3題。教師可根據本班實際,適當規定時間(2~3分鐘),讓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檢查學生的計算正確率。今天我們對開學來學習的數學知識進行整理與復習,每個同學都有不同的收獲,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你留下怎樣的成長足跡?我們來一起說一說吧。小組內進行交流。第43頁第3、4題。單元教學目標:1、結合具體事物或圖形,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周長。2、結合具體情境,通過觀察、度量及比較、歸納等活動,探索并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方法。3、能測量并計算三角形、平行四邊形、長方形、正方形等圖形的周長。4、能運用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方法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5、結合具體情境,感知圖形知識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單元教學重點難點:1、重點:1探索并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方法。2能測量和計算具體事物和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等圖形的周長。3能用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方法等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2、難點:指出并能測量具體圖形的周長,探索并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方法。課時安排:6課時第一課時教學內容:第44---45頁什么是周長教學目標:認識周長。形的周長。活動,認識周長。等圖形的周長。教具:線、直尺、皮尺。教學過程:一、談話導入:同學們,你們見過的樹葉都是什么形狀的?你們能畫出來嗎?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畫一畫。板書:什么是周長二、教學新課:1、請同學們用一筆畫出一片你所熟悉的樹葉的外形。2、小組匯報學生各自嘗試畫的樹葉。3、你們有辦法量出畫的那片樹葉邊線的長度嗎?請試一試。4、學生單獨測量或小組合作測量一片樹葉。5、請同學們匯報測量方法和結果。(1)用直尺一段一段地量,然后加起來。(2)先用線來測量這條曲線,再用尺來量線的長度。(3)用皮尺沿著所畫的邊線直接測量。三、課堂練習:(1)課桌面的邊線。(2)數學書封面的邊線。(1)量一量你的腰圍和頭圍,并與同伴說一說。(2)量一量一片樹葉的周長,并與同伴說說你的方教學內容:第46頁游園教學目標:等圖形的周長。形等圖形的周長。教學過程:一、談話導入新課:同學們,你們知道我們閩寧鎮有哪些公園嗎?有一個小朋友也去了一趟小公園,在這個小公園這個公園,看看你們能發現哪些數學問題?二、教學新課,合作交流:你們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嗎?2、在同學提出的許多問題中,今天我們就一起來重點研究其中的一個與我們這段時間學習的數學知識 3、你能指出這個小公園的周長嗎?如果讓你來計算這個公園的周長,你需要知道哪些信息?你有辦法獲得這些信息嗎?4、現在老師告訴你們這些信息,你能求出這個小公園的周長嗎?試試看。5、讓學生展示不同解法。三、課堂練習,鞏固提高。1、馬瑞你能用一句話總結一下求小公園的周長的方法嗎?2、計算下面圖形的周長。指名學生板演。蒙焜張靖今天我們學習了怎樣計算小花園的周長。我們鐵東小學三年級(1)班有四個組,老師這里一共有四個圖形,每個組可以拿幾個?但老師想請每個小組算兩個圖形的周長,你們能幫老師想想辦法嗎?五、作業:第46頁算一算中的計算下面圖形的周長。第三課時教學內容:第47頁花邊有多長教學目標:1、結合具體情境,探索并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方法。2、能正確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教學重點:結合具體情境,探索并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方法。教學難點:能運用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方法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教學過程:一、情境導入:同學們,今天我們班級要開班會,讓我們來一起布置班級吧!現在我們先來布置黑板,裝上漂亮的花邊。但是我出現困難了,你們能幫我解決這個難題嗎?二、教學新課:1、請學生獨立看圖,先自己說說圖意,在講給同桌講一講;2、學生獨立解決“花邊至少有多少分米?”3、再小組中交流自己的想法。4、匯報各自的算法:(1)我把四條邊的長加起來。34+12+34+12=92(分米)34×2+12×2=92(分米)(3)先把一個長和一個寬加起來,再乘2。(34+12)×2=92(分米)求下面長方形的周長。如何計算長方形的周長?同學們總結出了長方形的計算方法,用計算方法計算長方形的周長。那在計算時,應該注意什么問題呢?五、作業:第47頁做一做教學內容:第48頁地磚的周長教學目標:1、結合具體情境,探索并掌握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方法。2、能正確計算正方形的周長。能運用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方法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教學重點:能正確計算正方形的周長。教學難點:能運用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方法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教學過程: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1、出示一些精美的圖案,如:裝飾圖案,裝飾后的地板等。2、在這些圖案上,都有正方形。同學們,你們還在什么地方見過正方形嗎?3、我們教室的地面就是由一塊塊正方形地磚拼成的。我們今天就一起來研究地磚的周長。板書課題:地磚的周長呢?必須先測量它的邊長。要測量幾條邊呢?我們已經測量出我們需要的數據。你能算出這塊地磚的周長嗎?和你的同伴交流一下,看看你能方法1:把四條邊的長度加起來。60+60+60+60=240(厘米)方法2:用邊長乘以4。方法3:先把兩條邊長加起來,再乘以2。三、課堂練習,鞏固提高1、獨立完成教材第48頁做一做。要求獨立完成。2、討論計算正方形的周長的方法有幾種?哪一種最簡單?你能用一句話來說一說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方法嗎?1、說一說今天的數學課你有什么收獲?五、布置作業:第48頁練一練1、2題。教學內容:第49--51頁練習六教學目標:1、能測量并計算三角形、平行四邊形、長方形、正方形等圖形的周長。2、能運用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方法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的問題,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教學重點:能測量并計算三角形、平行四邊形、長方形、正方形等圖形的周長。教學難點:能運用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方法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教學過程:求平行四邊形的周長可以直接應用長方形周長的長為什么可以這樣算?而求梯形的周長卻不可以這樣算?2、第2題可以讓學生分別說一說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引導學生比較這兩種圖形周長的計算方3、第3題、第4題引導學生認真審題,明確求花邊長就是求正方形4、第5題啟發學生積極思考,明確“沿著足球場跑了2圈,跑了多少米”就是求“長方形的周長×2”。5、第6題的周長。可以讓學生在小組或班組中交流自己的想法,鼓勵學生采用不同的方法求小正方形周長。學生可能有以下方法:18+18=36(米)18×2=36(米)18÷2×4=36(米)18×4÷2=36(米)教學內容:第49--51頁練習六教學目標:正方形等圖形的周長。實活中的應用。教學重點:能測量并計算三角形、平行四邊形、長方形、正方形等圖形的周長。教學難點:生活中的簡單問題。教學過程:可以讓學生操作:“用48厘米長的鐵絲圍成一個最大的正方形”,體會到將周長平均分成4份,每用16根小棒擺長方形,可以采取小組合作學習的便于總結規律。共可以擺4種,即16÷2=7(長)+1(寬)=6+2=5+3=4+4。3、數學故事(1)先求出正方形桌子邊長,再乘拼成的長方形中擁有的邊長數。(2)先求出正方形桌子的邊長,再算出拼成的長方形的長和寬,最后根據長方形的周長的計算方法求出周長。(3)先將正方形的周長乘正方形桌子的張數,再根絕每兩張桌子拼一次就減少兩邊的規律,從積里減去減少的邊的長度。可以讓學生獨立解答,引導學生發現其中的規律:四幅圖的周長相等。第七課時教學內容:第52--53頁交通與數學教學目標:1、能運用周長、乘除法、搭配方法等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2、結合具體的情境,感受數學在交通中的應用,獲得初步的數學實踐活動的經驗。教學重點:能運用周長、乘除法、搭配方法等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教學難點:結合具體的情境,感受數學在交通中的應用,獲得初步的數學實踐活動的經驗。教具:掛圖、小黑板。教學過程:同學們,你們知道哪些交通工具?你們知道嗎,在實際生活中,交通與數學是緊密相連的,在交通問題中有許多的數學問題。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討一校的兩幅圖片。如可以問:“這兩幅圖有什么變化”以發現小東每分走65米,他從家里到學校用了102、學生獨立解答第(1)~(3)個問題,并組織小組3、第(4)個問題,根據班級中學生的實際情況,指導學生用畫示意圖的方法理解題意后再解答。教學中,先引導學生觀察票價表理解題意,知道在一定的里程范圍中票價是固定不變的,然后讓學生獨立解決問題,最后組織交流,讓學生在小組或班級中說一說自己的想法。先讓學生獨立觀察、思考、解決問題,然后組織交流。其中的第(2)個問題可將計算各條路的長短與觀察路的長短這兩方面結合起來,得出最近的路大約有“280+150+190=620(米)”。請同學們看書53頁第4題,互相交流一下,你知道了哪些路標?如果學生回答有困難,可以作為課下作業,教師做好安全教育。四、作業:第52頁第2題。單元教學目標:1、結合具體情境,進一步感知除法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能正確列豎式計算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除法,并能進行驗算。4、能從實際情境中提出問題,并靈活運用除法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感受數學的實際生活中的應用。5、經歷觀察、操作、實驗、推理等實踐活動,并在合作與交流的過程中,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單元教學重點難點:1、重點:正確列豎式計算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除法,能運用除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2、難點:正確列豎式計算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除法;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課時安排:6課時第一課時教學內容:第54--56頁分桃子教學目標:1、探索并掌握列豎式計算兩位數除以一位數(商是兩位數)的方法,能正確進行計算。2、結合具體的情境,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教學重點:探索并掌握列豎式計算兩位數除以一位數(商是兩位數)的方法,能正確進行計算。教學難點:結合具體的情境,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教具:掛圖、小黑板。教學過程:除以一位數(商是兩位數)的方法。板書:除法二、教學新課:1、利用“分桃子”,啟發、鼓勵學生提出問題。3、重點解決“有48個桃子,平均分給2只猴子,每只猴子分多少個?”4、學生獨立計算“48÷2”。方法。(1)10個10個10個10個每只猴子可以分2籃零4個,一共24個。 8 8007、解決“有48個桃子,平均分給3個猴子,每只猴子分多少個?”(1)、讓學生用學具動手分一分,邊實踐操作,邊樣辦”這兩個問題。(2)、學生獨立列式計算。(3)、組織交流。1、小猴回家。先估算再計算。2、用豎式計算。第56頁1、2題。板書設計:教學內容:第57頁淘氣的猴子教學目標:1、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尾有0的除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進行計算。教學重點: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進行計算。教具:掛圖、小黑板。教學工程:同學們,看誰來了?(4只小猴)。它們現在餓了想去摘桃子。我們看看它們一共摘了多少個,個桃子?”6、學生試做。0÷5=0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三、課堂練習:59頁1、2題。板書設計;教學內容:第60---61頁練習七教學目標:1、進一步掌握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筆算方2、結合具體的計算過程,培養估算的意識和能3、組合學生解答練習七中的習題。先引導學生理解題意,再讓學生獨立解決問題。教學重點:能從實際情境中提出問題,并靈活運用除教學難點:結合具體的計算過程,培養估算的意識和能力。教學過程:2、第2題“先估計商是幾位數,再計算”可以使學生在計算時逐步養成“先估算,再計算”的良好習慣,提高計算的正確率。3、第4題解決問題以后,可以引導學有余力的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如:(2)再過一年(即小孩7歲時),老人的年齡是小孩的幾倍?小孩8歲時呢?(3)有什么規律嗎?3、第5題解決問題以后,可以引導學生發現“每周存的錢數越多,存的周數就越少”的規律。4、第7題數學中要引導學生理解題意,知道比較“誰打字打得快”,是要在相同的時間內,看誰打的字數多。學生可能用以下的方法解答:看1分誰打字多。126÷3=42(個),90÷2=45,45〉42(個),所以笑笑打得快:看6分誰打字多。所以笑笑打得快。教學內容:第60---61頁練習七教學目標:1、進一步掌握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筆算方法,能正確列豎式計算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除法,并能進行驗算。2、結合具體的計算過程,培養估算的意識和能3、組合學生解答練習七中的習題。先引導學生理解題意,再讓學生獨立解決問題。教學重點:能從實際情境中提出問題,并靈活運用除法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教學難點:結合具體的計算過程,培養估算的意識和能力。教學過程:數學中要引導學生理解題意,知道比較“誰打字打得快”,是要在相同的時間內,看誰打的字數多。學生可能用以下的方法解答:看1分誰打字多。126÷3=42(個),90÷2=45,45〉42(個),看6分誰打字多。所以笑笑打得快。2、第8題數學中要結合這個具體的情境,讓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教學時可以:(1)理解題意,說說從弄臟的購貨發票中能獲得哪些信息。(2)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組織交流,讓學生說說自己解決問題的過程。3、小結:在這節課中,你學到了什么?4、作業:第61頁第7題。板書設計:練習七126÷3=42(個),90÷2=45,45〉42(個)126×2=252,90×3=270,270〉252(個)教學內容:第62--64頁送溫暖教學目標:1、探索并掌握三位數除以一位數(被除數最高位上的數比除數小)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2、結合具體的情境進行估算,逐步培養估算意識與能力。教學難點:能正確計算三位數除以一位數。教具:小黑板。教學過程:一、創設情境:同學們知道,在偏遠山區有很多貧困的學生,今天咱們學校要搞一個活動,為他們獻“愛心”。二、教學新課:1、出示:鐵東小學同學捐出576本故事書,送給6所希望小學,平均每所小學分到多少本?3、估計商是多少,在小組內說一說估計的過程。4、列豎式計算,引出被除數百位上的“5”比除數“6”小怎么辦?05、學生獨立計算,在小組內交流計算過程。6、進行驗算。(1)如果把這些書送給4所希望小學,先估計平均每所小學分到多少本,再算一算。(2)王老師有100元,最多可以買幾盒拼圖,還剩多少元?第六課時教學內容:第65--66頁買新書教學目標:1、理解并掌握連乘、乘除混合式題的運算順序,并能正確計算。2、能靈活運用不同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逐步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重點:理解并掌握連乘、乘除混合式題的運算順序,并能正確計算。教學難點:能靈活運用不同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教具:小黑板、掛圖。教學過程:一、談話引入:鐵東小學圖書室新進200本書,需要擺放到2個書架上,每個書架有4層,大家幫幫忙好嗎?二、教學新課:=25(本)=?(本)三、課堂練習:四、作業:第66頁4、6題。板書設計:買新書=100÷4教學內容:第67--69頁練習八教學目標:并能正確計算。題,逐步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序,并能正確計算。教學難點:理解并掌握連除、乘除混合式題的運算順序,并能正確計算。教學過程:1、第1題,直接寫出得數。2、第2題,通過“猜一猜,填一填”的活動,引導學生感知被除數、除數、商和余數之間的關系。3、第3題,可以先讓學生估計商是幾位數,并說說估計的過程,再進行計算。這樣的練習一方面可以提高計算的正確率,另一方面可以培養學生估算的意識和能力。4、第5題,學生獨立計算后,可以讓學生說一說每道題的運算順序。部分學生在計算最后一題“100--70÷5”時,容易受數的特點的影響,犯“先算100—70”的錯誤,數學中要及時糾正。5、第6題,可以讓學生獨立解決問題,再組織交流,讓學生說一說解決問題的過程。解決問題(1),如有學生在求總人數時用“100×6—5—2+5—3--1”之類的簡便算法,教師應予充分的鼓勵;解決問題(2)時,學生可能有多種方法,如:(1)三輛車中的學生為一批。(2)將一年級和四年級合并,其余任意兩個年級合并,三、四年級中多出的3人,可以到一、二年級或五、六年級。6、第7題,教師先要引導學生理解圖意,然后讓學生獨立解決問題,再組織交流,體驗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教學內容:第67--69頁練習八教學目標:并能正確計算。題,逐步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序,并能正確計算。教學難點:理解并掌握連除、乘除混合式題的運算順教學過程:1、第8題,“果籃一樣大,價錢卻不同”。這是一個開放性較大的實際問題,可以讓學生獨立給果鼓勵。2、第10題,可以先讓學生猜一猜“”是多少,再說說自己的想法。通過這個活動,進一步理解加、減、乘、除法算式中各個數之間的關系。3、第9題,要算平均每行寫多少字,先要算出這篇稿件共有多少字。4、第11題,這是一個綜合性的實際問題。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提出購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在今天的挑戰中,你有什么收獲?和你的同伴分享成功的喜悅吧。6、作業:第68頁7、8題。七年、月、日單元教學目標:判斷平年和閏年。3、體會引入24時計時法的必要性,認識24時計時法。4、通過觀察、實驗和交流,感受時間中的數學問題,培養時間觀念。5、發現給定的事物中隱含的簡單規律,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單元教學重點難點:1、重點:知道年、月、日是時間單位,能說出年、月、日之間的關系;能判斷平年和閏年;會看日歷,能從日歷中找到有關的一些信息。2、難點:了解平年、閏年的有關知識,判斷平年和閏年。課時安排:5課時第一課時教學內容:第70---71頁年、月、日教學目標:1.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并了解相關知識。2.引導學生利用課本、圖書、等途徑收集與這堂課相關的信息,利用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交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教學重點:有關年月日的知識。教學難點:對學習材料的整理、分析、概括。并能夠提取對學習有用的資料。1、學生課前收集有關年月日的資料。教學過程:一、談話導入。同學們都喜歡過年嗎?過年的時候,你都干些什么?(穿紅衣服、帖春聯、放鞭炮…)同學們都喜歡過年,那你知道年是什么嗎?(學生簡單回答)【引入年的傳說】,你還知道哪些時間單位?板書:年月日二、教學新課。2、有關日的知識。3、有關月的知識。(把有31天的月叫做大月,有30天的月叫做小月,你怎么樣就能很快記下哪些月是大月?哪些月是小月?)大月:1、3、5、7、8、10、12月小月:4、6、9、11月2月:平年28天。閏年29天學生匯報記憶方式:如拳法,口訣等。互相交流。4、有關”年”的知識(1)為什么有平年、閏年之分,哪些年是平年,哪些年是閏年?(學生獨立思考,小組討論解決,派四年一閏,百年不閏,四百年又閏。(2)用萬年歷驗證平閏年。(3)常識介紹:我們所學習的歷法是公歷。1、關于時間單位,你還有哪些問題?2、同學們收集的資料特別詳細,得想個辦法把這些資料保存下來,并有個好的方式展現給大第71頁練一練1、2、3題。板書設計:大月:1、3、5、7、8、10、12月小月:4、6、9、11月2月:平年28天閏年29天教學內容:第72頁看日歷、猜生日教學目標:1、會看日歷,從日歷中找到我國的一些2、結合具體的活動,推算出某一個人的3、培養尊敬長輩、關心他人的情感。教學重點:會看日歷,從日歷中找到我國的一些重大節日,從小關注社會。教學難點:結合具體的活動,推算出某一個人的生日。教具:小黑板、掛圖、今年的日歷。教學過程:一、情境導入:同學們,你們會看日歷嗎?今天我們共同研究日歷上面的知識。板書:看日歷、猜生日二、教學新課:1、學生獨自觀察今年的日歷,學會看日歷,認識星期。2、組內進行交流,再全班匯報觀察結果。3、在今年的日歷中找一找:教師節、國慶節、建軍節、建黨節。4、你還知道哪些我國的重要節日?5、與同伴說說各個重要節日是幾月幾日,是星期三、課堂練習:的,到今年的10月1日經過了周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一百周年時是年,我四、小結:在這節課中,你學會了什么知識?五、作業:第72頁找一找1---4題。板書設計;看日歷、猜生日教師節:9月10日。中國共產黨的生日7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是1949年10月1日成立的。1、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認識24時記時法,能夠對24時記時法與普通記時法所表示的時刻進行相互換算。2、結合具體的生活情境,推算出從一個時刻到另一個時刻所經過的時間。3、培養遵守作息制度的良好習慣和時間觀念。教學重點: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認識24時記時法,能夠對24時記時法與普通記時法所表示的時刻進行相互換算。教學難點:結合具體的生活情境,推算出從一個時刻到另一個時刻所經過的時間。教具:小黑板、掛圖。教學過程:同學們,你們會看時間嗎?知道一天的時間到底由多長嗎?今天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板書:一天的時間1、指名學生結合實際經驗說一說:一天有幾時?在一天的時間里時針正好走幾圈?王家樂:一天有24時,在一天的時間里時針正好走2圈?2、出示掛圖讓學生觀察,圖上有什么。3、組內交流,說說18:30,19:00,19:33等表示晚上什么時刻。4、以小組為單位,通過操作學具研究24時記時法與12時記時法所表示的時間關系。5、全班交流,得出12時記時法所表示的時刻和24時記時法所表示的時刻進行相互轉化的方法。第二次取信時間是下午14:00~16:30也第二次取信到第三次時到下午時分,取信間隔時分。四、作業:第74頁練一練1、2、3題。教學內容:第75--78頁時間與數學(一)教學目標:1、通過對具體問題的探索,體會時間與數學的密切聯系,初步感受集合的思想。2、通過觀察、比較、尋找各種規律,體會到日歷教學重點:聯系,初步感受集合的思想。教學難點:包含著豐富的數學問題。教學過程:一、情境導入:板書:時間與數學(一)二、教學新課:1、飛飛的父親是一名火車司機,每工作3天后休息1天。飛飛的母親是一名飛機乘務員,每工作1天后休息1天。從9月1日開始算起,請用▲標出父親的休息日,用●標出母親的休息日。9月份星期日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1234567892、圍繞下列問題讓學生獨立思考,再進行小組交流:哪幾天飛飛的父母同時在家休息?哪一天飛飛能和父親同時休息?3、指導學生將日歷中的帶標記的日期填到相對應的4、學生根據表示“父親休息日”“母親休息日”“飛飛休息日”的三張圖填出表示“父子共同的休息日”“父母共同的休息日”“母子共同的休息日”“全家共同的休息日”。觀察9月份日歷找規律:完成觀察日歷找規律。四、作業;第77--78頁練一練1、2題。板書設計:時間與數學(一)教學內容:第79---80頁時間與數學(二)教學目標:1、根據居民身份證號碼,知道一個人的出生年、月、日,并推算出他的歲數。2、學習用統籌的思想去思考和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教學重點:學習用統籌的思想去思考和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教學難點:學習用統籌的思想去思考和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教學過程:一、談話引入:星期天,小紅家里要來客人,小紅幫媽媽左迎客準備,她干了什么?用了多少時間?板書:時間與數學(二)1、學生獨立完成練一練第一題。2、算一算他一個月至少喝多少杯水?半年呢?一年3、請學生觀察、交流從身份證上獲得的信息。4、全班交流根據居民身份證號碼,知道一個人的出生年、月、日、并推算出他的歲數的方法。三、課堂練習:1、獨立完成第80頁的1、2兩題,然后分別交流自己的結果是怎樣想出來的。交流實驗后的想法。四、作業:第79頁1、2、3題。教學內容:第81--83頁整理與復習(二)教學目標:1、能自己整理這一階段(三個單元)的學習內容和學習方法。的評價。3、進一步理解周長的意義,解決與周長相關的簡單的實際問題。4、進一步鞏固除數是一位數除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較熟練地進行計算,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教學重、難點:1、進一步理解周長的意義,解決與周長相關的簡單的實際問題。2、進一步鞏固除數是一位數除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較熟練地進行計算,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教學過程: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1、從開學到現在,我們都學習了哪些數學知識呢?分小組交流前一段時間學到了什么?組織全班交流,對前一段時間所學的內容進行整理回顧。在整理回顧的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發言將前四個單元的內容進行分類板書,并針對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學生容易出現的問題進行強調與說明。二、課堂練習,鞏固提高1、第1題。(1)學生獨立完成;(2)后抽取幾道算式讓學生說一說計算方法。(1)齊讀題目,提問:書上告訴我們什么知識?需要我們解決什么數學問題?(2)獨立完成。(3)全班交流,訂正。讀題后,獨立完成。交流計算方法,并核對,訂正。4、第4題。學生獨立完成。讀懂題意,在列式計算,并解答。6、合作學習,完成83頁7、8、9三題。今天我們對開學來學習的數學知識進行整理與復習,每個同學都有不同的收獲,在數學過程中你留下怎樣的成長足跡?我們來一起說一說吧。四、作業:第83頁第6、7題。板書設計:整理與復習(二)第1題。(1)學生獨立完成;第3題讀題后,獨立完成。交流計算方法,并核對。第5題,讀懂題意,在列式計算,并解答。合作學習,完成83頁7、8、9三題。八、可能性單元教學目標:出簡單試驗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3、通過實驗操作、分析推理知道事件發生的可4、對一些簡單事件的可能性進行描述,并和同5、結合具體情境,能對某些事件進行推理,知單元教學重點難點:(1)會借助操作活動,說出某一事件的發生是確(2)、能夠將某一簡單試驗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一一列舉出來。(3)、能用“可能”“一定"“很少”“不可能”課時安排:2課時第一課時教學內容:第84-85頁摸球游戲教學目標::1、通過“猜想——實踐——驗證”,經歷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過程,初步感受某些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不確定的,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2、在活動交流中培養合作學習的意識和教學重點:通過“猜想——實踐——驗證”,經歷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過程。教學難點:初步感受某些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不確定的,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教具:小黑板、布袋、一定數量的白球、黃球。教學過程: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1、建立學習小組,每個小組一個布袋、9個白球、1個黃球(白球、黃球的大小和輕重一樣)。2、將10個球放入袋內,創設摸球游戲的情境。小組內每個人依次輪流摸球,請想一想:摸到的球可能是什么球?摸到的什么球的可能性更大些?二、教學過程:1、學生對老師提出的問題進行猜測,并把自己的想法告訴給組內的同學。(1)以小組為單位開展摸球游戲,把每次摸得的結果記錄再下表中,然后把球放回去再摸。第幾次123456789顏色(2)統計摸球的結果,看一看;摸到什么球的次數多?摸到什么球的次數少?(3)各小組將摸球的結果進行交流,看一看是不是、得到同樣的結果。實際摸到的結果與原來的猜測是否吻合。初步感受到再日常生活中有些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不確定的,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第85頁練一練1---3題。教學內容:第86頁生活中的推理1、經歷對生活中某些現象進行推理、判斷的過程。能對生活中的某些現象按一定的方法進行2、把自己推理的過程和結果與同伴進行交流。教學重點:經歷對生活中某些現象進行推理、判斷的過程。教學難點:能對生活中的某些現象按一定的方法進行邏輯推理,判斷其結果。教具:小黑板、掛圖。教學過程:一、情境導入: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做的是摸球游戲,有趣嗎?今天我們繼續做游戲。準備好了嗎?讓我們開始二、教學新課:1、請三名同學分別扮演淘氣、笑笑、小明,約定他們三人分別參加了足球、航模、電腦興趣小組中的一項。扮演絳子的同學說:“我喜歡航模。”扮演笑笑的同學說:“我不喜歡踢足球。”扮演小明的同學說:“我不是電腦興趣小組的。”讓其他同學猜一猜,他們可能再什么興趣小組,并說一說理2、小組內交流,讓每一位同學都猜一次,都能經歷一次推理、判斷的過程。3、引導學生利用表格,把知道的信息記錄再表格中,進行判斷。淘氣4、讓學生把推理的過程說一說。1、鐵東小學開設了美術、音樂和體育三門課,王、李、張三位老師分別教其中一門課。王老師不是美術老師,李老師從不再操場上課,張老師上課要用鋼琴。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校招設計師面試題目及答案
- 基于面內彎曲模態的管狀旋轉超聲電機設計
- 基于MRI的深度學習對早期KOA脾虛證的影像學特征分析
- 基于時鐘基因調控神經炎癥探討電針抗抑郁的機制研究
- 揚達療法聯合吸氣肌抗阻訓練對上交叉綜合征人群干預效果的研究
- 大跨度開合屋蓋結構力學性能研究
- 地鐵盾構法施工安全風險本體知識庫的構建與應用
- 學習習慣培養與評估方法計劃
- 2025福建漳州市經濟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招聘勞務派遣人員10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主管年度員工培訓任務計劃
- 深度解剖華為虛擬股權激勵方案最全版含持股比例
- 醫學康復治療技術作業治療課件
- 兒科品管圈成果匯報提高手腕帶佩戴率課件
- 住院患者健康教育計劃執行單
- 中考歷史 (世界現代史)
- 容重器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評定
- 用戶滿意度調查表(產品與服務類)
- 電子樣冊三菱電機水源機wywr2
- 小學英語自然拼讀課件
- 七年級第一節語文課(課堂PPT)
- 配網工程管理流程及注意事項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