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6T-椰子種質資源鑒定評價規范編制說明_第1頁
DB46T-椰子種質資源鑒定評價規范編制說明_第2頁
DB46T-椰子種質資源鑒定評價規范編制說明_第3頁
DB46T-椰子種質資源鑒定評價規范編制說明_第4頁
DB46T-椰子種質資源鑒定評價規范編制說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海南省地方標準《椰子種質資源鑒定評價規范》編制說明(征求意見稿)海南省地方標準《椰子種質資源鑒定評價規范》起草工作組2024年11月一、項目簡況(一)標準名稱:椰子種質資源鑒定評價規范(二)任務來源于海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下達海南省2020年第四批地方標準制定項目計劃(項目計劃號):2020-Z026。(三)起草單位: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椰子研究所(四)單位地址:海南省文昌市文清大道496號(五)參與起草單位:無(六)標準起草人:劉蕊,唐龍祥,李和帥,弓淑芳,吳翼,張照華。表1標準起草組成員序號姓名單位職務/職稱專業任務分工聯系方式1劉蕊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椰子研究所無/副研究員作物遺傳育種組織編制,主持編寫規范和編制說明150919597072唐龍祥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椰子研究所無/研究員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參考文獻查閱、數據分析及編制性狀篩選139760315763李和帥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椰子研究所無/副研究員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植物學性狀觀測、記錄139760459184弓淑芳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椰子研究所科室副主任/副研究員農藝學性狀觀測、記錄183089864585吳翼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椰子研究所無/副研究員農業生物技術品質性狀觀測、記錄138076392296張照華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椰子研究所無/助理研究員作物遺傳育種數據分析、核、編制情況(一)編制標準的必要性和意義及背景椰子(CocosnuciferaL.)是棕櫚科(Palmaceae)椰子屬(Cocos)下唯一的一個物種,是重要的熱帶油料作物和水果,可以生產100多種具有重大經濟價值的產品和副產品,是許多椰子生產國的主要經濟支柱,被稱為“生命之樹”。椰子在全球90多個國家種植,2022年全球椰子收獲面積達到1108.90萬公頃,產量為6282.62萬噸,出口總值達到8.09億美元(FAO2022年數據)。我國椰子主要分布在海南省,截止目前,全省椰子種植面積58.74萬畝(數據來源:海南省林業局統計);其中可產椰果收獲面積41.69萬畝,產量約2.23億個(數據來源于2023年海南省統計年鑒)。此外在云南、廣東、廣西等地也存在零星分布。椰子在我國有2000多年的栽培歷史,是熱區重要的經濟作物,在助力熱區農民增收、鄉村振興,對維護熱區經濟平穩發展方面起著重要作用。目前椰子產業發展的瓶頸問題突出,重大優良品種缺乏,種質資源保存和創新利用不足,嚴重制約著產業發展。解決種質資源的深度鑒定,為重大品種的培育提供精準的種質信息,是椰子產業首先面臨的問題。我國不是椰子的發源地,又處于熱帶北緣,椰子種質資源的數量及多樣性程度遠低于國外,椰子種植面積的85%都是傳統的海南高種,因此需要在加強收集保存種質的基礎上,充分開展已有種質的鑒定評價,深度挖掘每份種質的利用價值。我國科研工作者在椰子種質鑒定方面開展了大量的研究,為椰子種質資源的鑒定評價進行了多方面的探索。相關研究主要集中在植物學、農藝學和品質性狀鑒定和抗性鑒定等方面,且鑒定技術和方法日益成熟,為《椰子種質資源鑒定評價規范》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參考。《椰子種質資源鑒定評價規范》的制定也必將反過來推動椰子種質的規范鑒定和科學評價,為優良種質的充分挖掘利用,重大新品種的培育提供可靠的支撐。(二)編制過程簡介1、成立標準起草組自海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下達地方標準制定的任務后,由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椰子研究所成立標準編制起草組,及時確定了標準主要起草單位、進度安排、任務分工等工作計劃。2、查詢資料起草組根據《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海南省的《DB46/T74—2021地方標準制修訂工作規范》要求,在海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標準處和林業局的共同指導下制定本標準。2020年12月-2023年12月,標準編制組進行相關資料的收集整理,同時搜集國內可以參考的現行標準,查閱了《椰子種質資源描述規范》(NY_T1810—2009)、《植物新品種特異性、一致性和穩定性測試指南椰子》(NY/T2516)、《植物油料中全譜脂肪酸的測定氣相色譜-質譜法》(NY/T3110)、《糧油檢驗糧食中粗脂肪酸含量測定》(GB/T5512)、《食品中蛋白質的測定》(GB/T5009.5)等相關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等,為本標準的制定提供了非常有價值的參考。查閱了李開綿等的《熱帶經濟作物種質資源描述規范》、范海闊等的《椰子種質資源保存名錄》等專著,鄭亞軍等的《椰花汁多糖提取工藝的研究》、吳翼等的《椰子胚的離體培養研究》、唐龍祥等的《海南島幾種栽培類型椰子肉脂肪和蛋白質含量分析》、唐若愚等的《椰子水糖分含量相關性分析及高糖種質篩選》、陳思婷等的《3種水果型椰子的抽花規律研究》、劉蕊等的《5個椰子品種形態特征的比較研究》,并向相關領域專家進行了請教和咨詢,充分了解了椰子種質資源的術語和定義、植物學性狀、農藝學性狀、品質學性狀的鑒定技術和要求等的相關內容。3、數據采集2021-2023年,連續3年對農業農村部文昌椰子種質資源圃的種質資源性狀進行數據調查、圖像采集、數據分析,選擇可以采用的種質指標。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椰子研究所作為依托單位,負責農業農村部文昌椰子種質資源圃相關工作,目前擁有種質圃面積128畝(圖1),保存種質216份,并基本完成了種質的植物學、農藝學鑒定,完成了部分種質的品質鑒定和抗性鑒定,并開展了種質的重測序工作,為椰子種質精準鑒定奠定了基礎。編制組成員在標準編制期間,在椰子種質圃進行種質各種性狀的調查和數據采集及分析(圖2),為準確選擇標準中采用的性狀進行反復觀察和討論。同時在海南省多地開展椰子種質資源的調查和數據采集(圖3),豐富本標準的內容。椰子種質圃椰子種質圃Ⅰ區椰子種質圃Ⅱ區椰子種質圃Ⅲ區椰子種質圃Ⅳ區椰子種質圃Ⅴ區圖1農業農村部文昌椰子種質資源圃莖干葉痕間距測量莖干1.5m處周長測量莖干20cm處周長測量葉柄寬度測量葉片長度測量果實外部性狀數據采集果實內部性狀數據采集椰子育苗及苗期觀測椰肉取樣進行品質鑒定椰子脂肪酸組分氣相檢測峰圖圖2椰子種質田間性狀觀測樂東種質調查儋州種質調查及數據采集五指山種質調查及數據采集文昌種質數據采集圖3海南各地種質調查及數據采集4、標準起草2024年3月至6月,在參考已有標準、前期調查性狀和數據的基礎上,形成初步的標準編寫框架;隨后根據海南省地方標準DB46/T74-2007《標準化管理規范地方標準制定工作程序》的要求,確定了標準的框架和主要技術,起草標準的初稿。5、意見征求2024年7月將《征求意見稿》在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椰子研究所官方網站上向社會公眾公開征求意見,未收到反饋意見。2024年9月將《征求意見稿》在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椰子研究所官方網站和海南省林業局官方網站上向社會公眾公開征求意見,未收到反饋意見。圖4網絡征求意見2024年7月至9月,標準起草組經過交流、討論和修改,并在省內咨詢中國熱帶農業科學熱帶作物品種資源研究所、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橡膠研究所、海南省農業科學院等相關單位專家進行征求意見。本次征求意見,共收到反饋意見56條,涵蓋了標準格式、前言、范圍、規范性引用文件、術語和定義、正文等多個方面,起草小組對照修改意見,認真研究,全部采納,并修改初稿,基本上確定了本標準的框架和主要技術內容,形成《征求意見稿》及《編制說明》。(三)制定標準的原則和依據,與現行法律法規、標準的關系1.標準的編制原則本標準的制定主要是依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國家標準管理辦法以及《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的結構和編寫規則》起草,并按照海南省的《DB46/T74-2021地方標準制修訂工作規范》要求來規范其格式和工作流程,確保標準形式的規范性。在格式方面,采用最新版的《標準化文件編寫》模版來規范行文。標準的內容緊密聯系我國椰子種質鑒定評價工作的實際情況,以及鑒定方法的可行性,綜合選擇植物學性狀、農藝學性狀和品質性狀來編制本標準。2.標準的技術內容和適用范圍本標準規定了棕櫚科(palmae)椰子屬(Cocos)中的椰子(CocosnuciferaL.)制定了椰子種質資源鑒定評價的術語和定義、鑒定或判定方法。本標準適用于椰子種質資源植物學特征、農藝特性和品質性狀的鑒定。3.與有關的現行法律法規和強制性標準的關系標準的制訂過程中嚴格貫徹國家有關方針、政策、法律和規章,遵循政策性和協調統一性的原則,與有關的現行法律、法規和強制性標準不存在沖突。本標準所參考的標準如下。GB/T2906谷類、油料作物種子粗脂肪酸測定方法(油重法)GB/T5009.5食品中蛋白質的測定GB/T5009.8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果糖、葡萄糖、蔗糖、麥芽糖、乳糖的測定GB/T5009.82食品中維生素A和維生素E的測定GB/T5512糧油檢驗糧食中粗脂肪酸含量測定GB/T12143.1軟飲料中可溶性固形物的測定方法折光計法GB/T15031劍麻纖維GB/T18147.3大麻纖維試驗方法NY/T1810椰子種質資源描述規范NY/T2516植物新品種特異性、一致性和穩定性測試指南椰子NY/T3110植物油料中全譜脂肪酸的測定氣相色譜-質譜法(四)主要條款的說明,主要技術指標、參數、試驗驗證的論述1、主要條款本文件的章節由范圍、規范性引用文件、術語和定義、要求等組成。其中“要求”部分的“鑒定內容”和“植物學性狀鑒定方法”“農藝性狀鑒定方法”“品質性狀鑒定方法”是本標準的主要技術內容。2、主要技術指標、參數本文件的技術指標是椰子種質資源的植物學性狀、農藝性狀和品質性狀,共計147項,詳見表2。表2椰子種質資源鑒定內容鑒定類型鑒定內容植物學性狀(80項)植株:樹齡、樹冠形態、樹體狀況、株高;莖干:20cm高處莖圍、1.5m高處莖圍、頂端莖圍、莖高、莖干形態、葫蘆頭類型、葫蘆頭大小;葉:葉片總數、羽裂葉片總數、葉片著生螺旋方向、葉痕寬度、10個葉痕高度、葉痕間平均距離、葉片長度、葉柄顏色、葉柄長、葉柄厚、葉柄橫切面類型、葉柄寬、葉軸長、裂片數、裂片長、裂片寬、裂片顏色;花:花序狀況、花序柄顏色、花序顏色、雌花顏色、雌花基部顏色、雄花顏色、雄花基部顏色、花中軸長度、花柄長度、花柄周長、帶雌花的小穗數、不帶雌花的小穗數、花序長度、小穗長度、雌花數、雌花直徑、每株年花序數、花期協調性、從出現花苞到開放的時間、雄花開放時間、雌花開放時間、雌雄花開放重疊、不同花序間開放重疊、抽苞期、抽花期、第一次開花時葉片數;果實:8月齡果果皮顏色、8月齡果果形、8月齡果長度、8月齡果縱向周長、8月齡果寬度、8月齡果橫向周長、8月齡果縱剖面形狀、8月齡核果在椰果所處位置、8月齡核果縱剖面形狀、8月齡核果長度、8月齡核果寬度、椰果果蒂端顏色、12月齡果果皮顏色、12月齡果果形、12月齡果長度、12月齡果縱向周長、12月齡果寬度、12月齡果橫向周長、12月齡果縱剖面形狀、12月齡核果在椰果所處位置、12月齡核果形狀、12月齡核果長度、12月齡核果縱向周長、12月齡核果寬度、12月齡核果橫向周長、12月齡核果縱剖面形狀農藝性狀(58項)種果苗:種果的采收日期、種果的播種日期、種果的最早發芽日期、發芽日期、最大發芽率、25%發芽率天數、50%發芽率天數、75%發芽率天數、最大發芽率天數;組培苗:合子胚接種日期、最早發芽日期、最大發芽率、25%發芽率天數、50%發芽率天數、75%發芽率天數、最大發芽率天數、組培苗顏色;定植記錄:定植日期、定植時苗齡、定植密度、定植天數;產量特征:采鮮果條件下花序數、采老果條件下花序數、初掛果期、初果期、椰果成熟期、嫩果果穗數、成熟果果穗數、鮮食果產量、種果產量、椰果樹上發芽百分率;果實特征:8月齡椰果重、8月齡果椰水狀態、8月齡果椰水體積、8月齡果椰水糖度、8月齡果椰衣厚、8月齡果椰肉質地、8月齡果椰肉厚度、8月齡果椰殼厚度、椰子水芳香或其他氣味、果實纖維顏色、可食用外果皮、12月齡椰果重、12月齡果椰衣厚、12月齡果椰衣重、12月齡核果重、12月齡果去水核果重、12月齡果椰水體積、12月齡果椰水糖度、12月齡果椰水狀態、12月齡果椰肉質地、12月齡果椰肉厚、12月齡果椰肉重、12月齡果椰殼厚、12月齡果椰殼重、椰干含量、單果椰干重、椰花汁品質性狀(9項)成熟果粗蛋白質含量、成熟果椰肉粗脂肪含量、成熟果脂肪酸組成、成熟果糖分組成、嫩果脂肪酸組成、嫩果糖分組成、維生素E、椰衣纖維長度、椰衣纖維張力3、試驗驗證的論述本文將選擇達到穩定結果期或適當生長期的椰子種質植株為試樣,分別用了目測、測量、稱量、數據統計等方法來鑒定種質的植物學及農藝學性狀;采用國標方法測定粗蛋白質含量、椰干粗脂肪、鮮椰肉粗脂肪含量、嫩果糖分組成、成熟果糖分組成等品質性狀。采用農業標準方法測定嫩果脂肪酸組成、成熟果脂肪酸組成。(1)椰子主要植物學性狀主要參考《椰子種質資源描述規范》(NY/T1810)標準規范,結合在椰子種質鑒定實踐中的經驗,設定了主要植物學鑒定指標,包括植株、莖干、葉、花、果等。樣本的采集,需要在植株達到穩定結果期或能充分表達所測性狀的適當生長期進行,并在正常健康生長情況下采集代表性樣本。1)樹齡:每份種質選取正常生長的5株植株,記錄從育苗至觀測時的時間,單位為月(M)。精確到1M。2)樹冠形態:樣本同“株齡”,目測參照圖2,并根據最大相似原則確定樣本樹冠形態。分為球形、半球形、X形、V形、其他。a)球形b)半球形c)X形d)V形圖1樹冠形態3)樹體狀況:樣本同“株齡”,觀測記載樹體狀況。分為未結果幼樹、初結果樹、成年結果樹、成年病弱樹、衰老樹、垂死樹、其他。4)株高:樣本同“樹齡”,測量植株從地面到最高葉片頂端的自然高度(5米及以下植株采用刻度尺進行測量,5米以上植株采用測高儀進行測量),計算平均值。單位為米(m),精確到0.1m。5)20cm高處莖圍:樣本同“樹齡”,測量植株離地面20cm高處的莖干周長,計算平均值。單位為厘米(cm),精確到0.1cm。(注:莖干高度不到20cm植株不測此項)6)1.5m高處莖圍:樣本同“樹齡”測量植株離地面1.5m高處的莖干周長,計算平均值。單位為厘米(cm),精確到0.1cm。(注:莖干高度不到1.5m植株不測此項)7)頂端莖圍:樣本同“樹齡”,測量最基部一片生活葉著生處的莖干周長,計算平均值。單位為厘米(cm),精確到0.1cm。(注:未露干植株不測此項)8)莖高:樣本同“樹齡”,測量莖干從地面到最基部的一片生活葉著生處的高度(5米及以下采用刻度尺進行測量,5米以上采用測高儀進行測量),計算平均值。單位為米(m),精確到0.1m。(注:未露干植株不測此項)9)莖干形態:樣本同“樹齡”,目測參照圖2,根據最大相似原則觀察莖干形態。分為直立、角形、彎弓形,曲線型。(注:未露干植株不測此項)a)直立形b)角形c)彎弓形d)曲線形圖2莖干形態10)葫蘆頭類型:樣本同“樹齡”,觀測樹體莖干基部葫蘆頭類型,目測參照圖3,根據最大相似原則觀察葫蘆頭類型。分為無、低、高。(注:未露干植株不測此項)a)無b)低c)高圖3葫蘆頭類型11)葫蘆頭大小:樣本同“樹齡”,以20cm高處莖圍(4.3.1.5)除以1.5m高處莖圍(4.3.1.6)的值作為評判標準,數值大于2的葫蘆頭為大葫蘆頭,數值小于2大于1的為小葫蘆頭。(注:本項只針對具有葫蘆頭的種質開展;莖干高度不到1.5m的植株不測此項)12)葉片總數:樣本同“樹齡”,記載植株全部葉片的總數,計算平均數,單位為片。精確到1片。13)羽裂葉片總數:樣本同“樹齡”,記載植株全部羽裂葉片的總數,計算平均數,單位為片。精確到1片。14)葉片著生螺旋方向:樣本同“樹齡”,,觀察葉片從下到上的著生螺旋方向,以最多出現的情形為準。分為左旋、右旋。15)葉痕寬度:樣本同“樹齡”,測量離地面1.5m高處單個葉痕寬度,計算平均值。單位為厘米(cm),精確到0.1cm。(注:露干高度不到1.5m植株不測此項)16)10個葉痕高度:樣本同“樹齡”,測量離地面1.5m高處開始的10個葉痕的高度(兩輪葉痕高),計算平均值。單位為cm,精確到0.1cm。(注:在1.5處往上沒有10個葉痕的植株不測此項)17)葉痕間平均距離:按“10個葉痕高度”,結果計算葉痕間的平均距離,單位為厘米(cm),精確到0.1cm。18)葉片長度:每份種質選取5株正常生長植株的最基部第一片生活葉,用刻度尺測量葉片的長度,計算平均值。單位為米(m),精確到0.01m。19)葉柄顏色:樣本為苗齡低于12月的植株,目測根據最大相似原則確定葉柄顏色。分為綠、紅、橙、黃、棕、其他。20)葉柄長:樣本同“葉片長度”,用刻度尺測量葉片從基部著生處到最靠近的第一片裂片著生處的長度,計算平均值。單位為厘米(cm),精確到0.1cm。21)葉柄厚:樣本同“葉片長度”,用游標卡尺測量第一片裂片著生處的葉柄中部厚度,計算平均值。單位為厘米(cm),精確到0.1cm。22)葉柄橫切面類型:樣本同“葉片長度”,目測參照圖4,并根據最大相似原則,確定第一片裂片著生處葉柄縱剖面的類型。分為凹陷、平、凸出。a)凹陷b)平c)凸出圖4葉柄橫切面類型23)葉柄寬:樣本同“葉片長度”,用游標卡尺測量第一片裂片著生處的葉柄寬度,計算平均值。單位為厘米(cm),精確到0.1cm。24)葉軸長:樣本同“葉片長度”,用刻度尺測量葉片從葉柄基部著生處到頂部裂片著生處的長度,計算平均值。單位為米(m),精確到0.01m。25)裂片數:樣本同“葉片長度”,記載葉片上全部的裂片數,計算平均值。單位為片,精確到1片。26)裂片長:樣本同“葉片長度”,測量葉柄中部兩側最長裂片的長度,計算平均值。單位為厘米(cm),精確到0.1cm。27)裂片寬:樣本同“葉片長度”,測量葉片中部兩側共計6片裂片最寬處寬度,計算平均值。單位為厘米(cm),精確到0.1cm。28)裂片顏色:樣本為葉片剛進入羽裂期的幼苗植株,目測根據最大相似原則確定裂片顏色。分為綠、紅、橙、黃、棕、其他。29)花序狀況:選擇已經進入開花期的正常生長植株5株,每株隨機選擇5個開放的花序為樣本進行觀察,目測參照圖5,以最多出現的類型為準。分為正常花序、僅雄性花、少量雄花、極少雄花、僅雌性花、附加佛焰苞、其他。a)正常花序b)僅雄性花c)少量雄花d)極少雄花e)僅雌性花f)附加佛焰苞圖5花序狀況30)花序柄顏色:選擇處于開花期的正常生長植株5株,每株隨機選擇3個開放1d~2d的花序為樣本進行觀察,根據最大相似原則確定花序柄顏色。分為綠、紅、橙、黃、棕、其他等。31)花序顏色:樣本同“花序柄顏色”,根據最大相似原則確定花序整體主要顏色。分為綠、紅、橙、黃、棕、其他等。32)雌花顏色:樣本同“花序柄顏色”,根據最大相似原則確定雌花顏色。分為綠、紅、橙、黃、棕、其他等。33)雌花基部顏色:樣本同“花序柄顏色”,根據最大相似原則確定雌花在小穗著生處的顏色。分為綠、紅、橙、黃、棕、粉紅、其他。34)雄花顏色:樣本同4.2.3.2,根據最大相似原則確定雄花顏色。分為綠、紅、橙、黃、棕、其他等。35)雄花基部顏色:樣本同“花序柄顏色”,根據最大相似原則確定雄花在小穗著生處的顏色。分為綠、紅、橙、黃、棕、粉紅、其他。36)花中軸長度:樣本同“花序柄顏色”,用刻度尺測量花中軸從第一個小穗著生處到最頂端小穗著生處的長度,計算平均值。單位為厘米(cm),精確到0.1cm。37)花柄長度:樣本同“花序柄顏色”,用刻度尺測量花序在植株上的著生處到花序第一個小穗著生處的長度,計算平均值。單位為厘米(cm),精確到0.1cm。38)花柄周長:樣本同“花序柄顏色”,用軟尺測量花柄在第一個小穗著生處的周長,計算平均值。單位為厘米(cm),精確到0.1cm。39)帶雌花的小穗數:樣本同“花序柄顏色”,記載每個花序上帶有雌花的小穗總數,計算平均值。單位為個,精確到1個。40)不帶雌花的小穗數:樣本同“花序柄顏色”,記載每個花序上沒有雌花的小穗總數,計算平均值。單位為個,精確到1個。41)花序長度:樣本同“花序柄顏色”,用刻度尺測量各花序從基部到頂端的長度,計算平均值。單位為厘米(cm),精確到0.1cm。42)小穗長度:樣本同“花序柄顏色”,用刻度尺測量花序中著生雌花的第一個基部小穗的長度,計算平均值。單位為厘米(cm),精確到0.1cm。43)雌花數:樣本同“花序柄顏色”,記載每個花序上雌花總數(如果脫落,應將落痕數統計在內),計算平均數,單位為個,精確到1個。44)雌花直徑:樣本同“花序柄顏色”,在雌花可受粉時(柱頭露白),用游標卡尺隨機測量每個花序上5個雌花的最寬部分寬度,計算平均值。單位為厘米(cm),精確到0.1cm。。45)每株年花序數:選擇種質處于開花期的正常生長植株5株,記錄每株樹每年抽生的花序數,計算平均值。單位為個,精確到1個。46)花期協調性:樣本同“花序柄顏色”,記載在雌花受粉期間雄花開放的百分率,計算平均數,單位為%,精確到1%。47)從出現花苞到開放的時間:樣本同“每株年花序數”,記載從出現花苞到開放的時間,計算平均數,單位為天(d),精確到1d。48)雄花開放時間:樣本同“花序柄顏色”,每個花序隨機記載20朵雄花從開放到脫落的平均時間,計算平均數,單位為天(d),精確到1d。49)雌花開放時間:樣本同“花序柄顏色”,每個花序隨機記載5朵雌花開放(從柱頭露白到柱頭變褐/黑)的時間,計算平均數,單位為天(d),精確到1d。50)雌雄花開放重疊:樣本同“花序柄顏色”,記錄每個花序中第一朵雄花開放和最后一朵雄花脫落的日期,同時記錄同一花序中第一朵雌花開放(柱頭露白)和最后一朵雌花不能授粉(柱頭變褐/黑)的日期,并計算上述兩個時期的重疊天數。計算平均數,單位為天(d),精確到1d。51)不同花序間開放重疊:樣本同“花序柄顏色”,記錄每個花序中第一朵雄花開放和最后一朵雄花脫落的日期,同時記錄相鄰兩個花序中第一朵雌花開放(柱頭露白)和最后一朵雌花不能授粉(柱頭變褐/黑)的日期,并計算該花序與相鄰兩個花序的雌雄花開放重疊天數。計算平均數,單位為天(d),精確到1d。52)抽苞期:樣本同“樹齡”,隨機記錄植株從育苗到抽出第一個未開放花苞的時間,計算平均數,單位為月(M),精確到1M。53)抽花期:樣本同“樹齡”,記錄植株從育苗到出現第一個開放花序的時間,計算平均數,單位為月(M),精確到1M。54)第一次出現花苞時葉片數:樣本同“樹齡”,記錄植株出現第一個花苞時的葉片數,計算平均數,單位為片,精確到1片。55)8月齡果果皮顏色:每份種質選擇5株處于掛果期的正常生長植株,每株隨機選取3個發育正常、健康的8月齡果作為樣本,采用英國皇家園藝協會(RHs)出版的比色卡(RHScolourchart)為標準,對比椰果向陽面的主體顏色,將與比色卡上最接近的顏色作為果皮顏色。56)8月齡果果形:樣本同“8月齡果果皮顏色”,目測參照圖6,并根據最大相似原則確定椰果的外表縱面形狀。分為長圓形、卵形、倒卵形、三棱形、圓形、橄欖形、其他。a)長圓形b)圓形c)卵形d)倒卵形e)橄欖形f)三棱形g)三棱形(赤道面觀)(極面觀)圖68月齡果果形57)8月齡果長度:樣本同“8月齡果果皮顏色”,用直尺與三角板測量每個完整椰果最長縱向長度,計算平均值。單位為厘米(cm),精確到0.1cm。58)8月齡果縱向周長:樣本同“8月齡果果皮顏色”,用軟尺測量每個完整椰果最長縱向周長,計算平均值。單位為厘米(cm),精確到0.1cm。59)8月齡果寬度:樣本同“8月齡果果皮顏色”,用直尺與三角板測量每個完整椰果最長橫向長度,計算平均值。單位為厘米(cm),精確到0.1cm。60)8月齡果橫向周長:樣本同“8月齡果果皮顏色”,用軟尺測量每個完整椰果最長橫向周長,計算平均值。單位為厘米(cm),精確到0.1cm。61)8月齡果縱剖面形狀:樣本同“8月齡果果皮顏色”,將椰果縱向平均剖開,目測參照圖6a)~e),并根據最大相似原則確定椰果的縱剖面形狀。分為長圓形、圓形、卵形、倒卵形、橄欖形、其他。62)8月齡核果在椰果所處位置:樣本同“8月齡果果皮顏色”,目測參照圖7,并根據最大相似原則確定核果在椰果的位置。分為中、下。a)中b)下圖7核果位置63)8月齡核果縱剖面形狀:樣本同“8月齡果果皮顏色”,目測參照圖8,并根據最大相似原則確定核果的縱剖面形狀。分為扁圓形、圓形、長圓形、倒卵形、其他。a)扁圓形b)圓形c)長圓形d)倒卵形圖8核果縱剖面64)8月齡核果長度:樣本同“8月齡果果皮顏色”,將椰果縱向平均剖開,用直尺測量其中核果的最長縱向長度,計算平均值。單位為厘米(cm),精確到0.1cm。65)8月齡核果寬度:樣本同“8月齡果果皮顏色”,將椰果縱向平均剖開,用直尺測量其中核果的最長橫向長度,計算平均值。單位為厘米(cm),精確到0.1cm。66)椰果果蒂端顏色:每份種質選擇5株處于掛果期的正常生長植株,每株選取3個發育正常、無病蟲害的5~10月齡椰果。目測參照圖9,并根據最大相似原則確定果實果蒂端顏色。分為粉紅色、白色、其他。a)白色b)粉紅色圖9椰果果蒂端顏色67)12月齡果果皮顏色:每份種質選擇5株處于掛果期的正常生長植株,每株隨機選取3個發育正常、健康的12月齡果作為樣本,采用英國皇家園藝協會(RHs)出版的比色卡(RHScolourchart)為標準,對比椰果向陽面的主體顏色,將與比色卡上最接近的顏色作為果皮顏色。68)12月齡果果形:樣本同“12月齡果果皮顏色”,目測參照圖10,并根據最大相似原則確定椰果的外表縱面形狀。分為長圓形、卵圓形、三棱形、圓形、橄欖形、其他。a)長圓形b)卵圓形c)三棱形d)圓形e)橄欖形圖1012月齡果果形69)12月齡果長度:樣本同“12月齡果果皮顏色”,用直尺與三角板測量每個完整椰果最長縱向長度,計算平均值。單位為厘米(cm),精確到0.1cm。70)12月齡果縱向周長:樣本同“12月齡果果皮顏色”,用軟尺測量每個完整椰果最長縱向周長,計算平均值。單位為厘米(cm),精確到0.1cm。71)12月齡果寬度:樣本同“12月齡果果皮顏色”,用直尺與三角板測量每個完整椰果最長橫向長度,計算平均值。單位為厘米(cm),精確到0.1cm。72)12月齡果橫向周長:樣本同“12月齡果果皮顏色”,用軟尺測量每個完整椰果最長橫向周長,計算平均值。單位為厘米(cm),精確到0.1cm。73)12月齡果縱剖面形狀:樣本同“12月齡果果皮顏色”,將椰果縱向平均剖開,目測參照圖11,并根據最大相似原則確定椰果的縱剖面形狀。分為圓形、長圓形、卵形、倒卵形、橄欖形、梭形、其他。a)圓形b)長圓形c)卵形d)倒卵形e)橄欖形f)梭形圖1112月齡果縱剖面74)12月齡核果在椰果所處位置:樣本同“12月齡果果皮顏色”,將椰果縱向平均剖開,目測參考圖7,并根據最大相似原則確定核果在椰果的位置。分為中、下。75)12月齡核果形狀:每份種質選擇5株處于掛果期的正常生長植株,每株隨機選取3個發育正常、健康的12月齡果,剝去椰衣,留下核果作為樣本,目測參照圖12,并根據最大相似原則確定核果的外表縱面形狀。分為扁圓形、圓形、長圓形、卵形、倒卵形、橄欖型、梭形、其他。a)扁圓形b)圓形c)長圓形d)卵形e)倒卵形f)橄欖形g)梭形圖1212月齡核果形狀76)12月齡核果長度:樣本同“12月齡核果形狀”,用直尺與三角板測量每個核果最長縱向長度,計算平均值。單位為厘米(cm),精確到0.1cm。77)12月齡核果縱向周長:樣本同“12月齡核果形狀”,用軟尺測量每個核果最長縱向周長,計算平均值。單位為厘米(cm),精確到0.1cm。78)12月齡核果寬度:樣本同“12月齡核果形狀”,用直尺與三角板測量每個核果最長橫向長度,計算平均值。單位為厘米(cm),精確到0.1cm。79)12月齡核果橫向周長:樣本同“12月齡核果形狀”,用軟尺測量每個核果最長橫向周長,計算平均值。單位為厘米(cm),精確到0.1cm。80)12月齡核果縱剖面形狀:樣本同“12月齡核果形狀”,將核果縱剖平分,目測參考圖13,并根據最大相似原則確定核果縱剖面形狀。分為扁圓形、圓形、長圓形、卵形、倒卵形、橄欖型、梭形、其他。a)扁圓形b)圓形c)長圓形d)卵形e)倒卵形f)橄欖形g)梭形圖1312月齡核果縱剖面形狀(2)椰子主要農藝學性狀主要參考《椰子種質資源描述規范》(NY/T1810)標準規范,結合在椰子種質鑒定實踐中的經驗,設定了主要農藝學鑒定指標,包括種果育苗、組培苗、產量性狀及果實構成等。樣本的采集,需要在植株達到穩定結果期或能充分表達所測性狀的適當生長期進行,并在正常健康生長情況下采集代表性樣本。81)種果的采收日期:種果的采收時間,表示為“年月日”,格式“YYYY/MM/DD”。82)種果的播種日期:種果播種催芽的時間,表示為“年月日”,格式“YYYY/MM/DD”。83)種果的最早發芽日期:同一批采收的種果,播種后,第一個種果發芽的時間,表示為“年月日”,格式“YYYY/MM/DD”。84)發芽日期:同一批采收的種果,播種后,50%種果發芽的時間,表示為“年月日”,格式“YYYY/MM/DD”。85)最大發芽率:到種果不再發芽時,計算已發芽種果占育苗種果總數的百分率,單位為%,精確到1%。86)25%發芽率天數:記載從播種到25%種果發芽時的天數,單位為天(d),精確到1d。87)50%發芽率天數:記載從播種到50%種果發芽時的天數,單位為天(d),精確到1d。88)75%發芽率天數:記載從播種到75%種果發芽時的天數,單位為天(d),精確到1d。89)最大發芽率天數:記載從播種到最多種果發芽時的天數。單位為天(d),精確到1d。90)合子胚接種日期:將合子胚接種至培養基的時間,表示為“年月日”,格式“YYYY/MM/DD”。91)最早發芽日期:同一批胚,接種后,第一個胚發芽的時間,表示為“年月日”,格式“YYYY/MM/DD”。92)最大發芽率:記載從合子胚接種到最多合子胚發芽時的天數。單位為天(d),精確到1d。93)25%發芽率天數:記載從組培到25%胚發芽時的天數,單位為天(d),精確到1d。94)50%發芽率天數:記載從組培到50%胚發芽時的天數,單位為天(d),精確到1d。95)75%發芽率天數:記載從組培到75%胚發芽時的天數,單位為天(d),精確到1d。96)最大發芽率天數:記載從合子胚接種到最多胚發芽時的天數,單位為天(d),精確到1d。97)組培苗顏色:在組培苗出現第一片展開的葉片時,目測并根據最大相似原則確定椰子葉柄的顏色。分為綠紅、橙紅、黃、棕、其他。98)定植日期:記載定植日期。表示為“年月日”,格式“YYYY/MM/DD”。99)定植時苗齡:記載椰苗從播種/組培到定植時的苗齡。單位為月(M),精確到1M。100)定植密度:記載種植密度,單位為株/hm2,精確到1株/hm2。101)定植天數:記載定植到調查時的天數。單位為天(d),精確到1d。102)采鮮果條件下花序數:每份種質選擇5株掛果期的正常生長植株為樣本,在只采8月齡果的條件下,記錄每株樹每年抽生花序的數量,連續觀測3年,單位為穗/株年,精確到1穗/株年。103)采老果條件下花序數:樣本同“采鮮果條件下花序數”,在只采12月齡果的條件下,記錄每株樹每年抽生花序的數量,連續觀測3年,單位為穗/株年,精確到1穗/株年。104)初掛果期:樣本同“株齡”,記錄每個植株從育苗到出現第一個1月齡果的時間,取平均值單位為月(M),精確到1M。105)初果期:樣本同“株齡”,記載從育苗到第一個成熟椰果收獲時的時間。單位為月(M),精確到1M。106)椰果成熟期:樣本同“采鮮果條件下花序數”,每株植株隨機選擇5束花,記錄從花苞開放到該花苞發育形成的果穗中1/2的椰果果皮褪去特征色的時間。單位為天(d),精確到1d。107)嫩果果穗數:樣本同“采鮮果條件下花序數”,每個月采摘1次8月齡果穗,記錄全年的8月齡果穗數量,連續觀測3年,以年平均值作為最終結果。單位為穗/株年,精確到1穗/株年。108)成熟果果穗數:樣本同“采鮮果條件下花序數”,每個月采摘1次12月齡果穗,記錄全年的12月齡果穗數量,連續觀測3年,以年平均值作為最終結果。單位為穗/株年,精確到1穗/株年。。109)鮮食果產量:樣本同“采鮮果條件下花序數”,每個月記錄1次8月齡果數量并采摘,連續觀測3年,以年平均產量作為最終結果。單位為個/株年,精確到1個/株年。110)種果產量:樣本同“采鮮果條件下花序數”,每個月記錄1次12月齡果并采摘,連續觀測3年。以年平均值作為產量。單位為個/株年,精確到1個/株年。111)椰果樹上發芽百分率:樣本同“采鮮果條件下花序數”,對成熟果串不進行人工采摘,待其自然脫落,記錄椰果在脫落前的發芽數量,并用發芽椰果數量除以該果串的總果數作為樹上發芽百分率。連續觀測2年。以年平均值作為最終結果。單位為%,精確到1%。112)8月齡椰果重:每份種質選擇5株處于掛果期的正常生長植株,每株隨機采摘5個正常生長的8月齡椰果作為樣本,用電子天平稱取單個椰果重量,計算平均值。單位為克(g),精確到1g。113)8月齡果椰水狀態:樣本同“8月齡椰果重”,剖取椰子水,目測并根據最大相似原則確定椰水的狀態,分為清澈、混濁、凝膠狀。。114)8月齡果椰水體積:樣本同“8月齡椰果重”,剖取椰子水,用量筒量取椰水體積,計算平均值。單位為毫升(mL),精確到1mL。。115)8月齡果椰水糖度:樣本同“8月齡椰果重”剖取椰子水,用手持糖度計測量椰水的糖度,計算平均值。(按GB/T12143.1執行)116)8月齡果椰衣厚:樣本同“8月齡椰果重”,剖開椰果,用直尺測量椰果果蒂端的椰衣厚度,計算平均值。單位為厘米(cm),精確到1cm。117)8月齡果椰肉質地:樣本同同“8月齡椰果重”,剖開椰果,目測并用最大相似原則確定椰果赤道位置的椰肉質地。分為透明、半透明、不透明。118)8月齡果椰肉厚度:樣本同“8月齡椰果重”,剖開椰果,用直尺測量椰果中部的椰肉厚度,計算平均值。單位為毫米(mm),精確到1mm。119)8月齡果椰殼厚度:樣本同“8月齡椰果重”,剖開椰果,用直尺測量椰殼中部厚度,計算平均值。單位為毫米(mm),精確到1mm。120)椰水芳香或其他氣味:樣本同“8月齡椰果重”,剖取椰子水,嗅覺、味覺測定并根據最大相似原則確定椰子水氣味。分為無、有。121)果實纖維顏色:樣本同“8月齡椰果重”,目測并根據最大相似原則確定剛切開的椰果纖維顏色。分為白、粉紅、棕、紅、其他。122)可食用外果皮:每份種質選擇5株處于掛果期的正常生長植株,隨機采取4~6月齡果,味覺測定,并根據最大相似原則確定椰果的椰衣纖維是否具有甜味并且可以食用。分為是、否。123)12月齡椰果重:每份種質選擇5株處于掛果期的正常生長植株,每株隨機采摘5個12月齡椰果作為樣本,用電子天平稱取單個椰果重量,計算平均值。單位為克(g),精確到1g。。124)12月齡果椰衣厚:樣本同“12月齡椰果重”,隨機采摘5個12月齡椰果,剖開椰果,用直尺測量椰果果蒂端的椰衣厚度,計算平均值。單位為厘米(cm),精確到1cm。125)12月齡果椰衣重:樣本同“12月齡椰果重”,剝取椰果的椰衣,用電子天平稱取單個椰果的椰衣重量,計算平均值。單位為克(g),精確到1g。126)12月齡核果重:樣本同“12月齡椰果重”,去掉椰果的椰衣,留下核果,用電子天平稱取單個核果的重量,計算平均值。單位為克(g),精確到1g。127)12月齡果去水核果重:樣本同“12月齡椰果重”,去掉椰果的椰衣以及核果中的椰子水,用電子天平稱取單個去水核果的重量,計算平均值。單位為克(g),精確到1g。128)12月齡果椰水體積:樣本同“12月齡椰果重”,剖取椰子水,用量筒量取椰水體積,計算平均值。單位為毫升(mL),精確到1mL。129)12月齡果椰水糖度:樣本同“12月齡椰果重”,剖取椰子水,用手持糖度計測量椰水的糖度,計算平均值。(按GB/T12143.1執行)130)12月齡果椰水狀態:樣本同“12月齡椰果重”,目測并根據最大相似原則確定椰水的狀態,分為清澈、混濁、凝膠狀。131)12月齡果椰肉質地:樣本同“12月齡椰果重”,剖開椰果,目測并用最大相似原則確定椰肉的質地。分為軟、硬。132)12月齡果椰肉厚:樣本同“12月齡椰果重”,剖開椰果,用直尺測量椰果中部的椰肉厚度,計算平均值。單位為毫米(mm),精確到1mm。133)12月齡果椰肉重:樣本同“12月齡椰果重”,剖開椰果,挖取椰肉,用電子天平稱取單個椰果的椰肉重量,計算平均值。單位為克(g),精確到1g。134)12月齡果椰殼厚:樣本同“12月齡椰果重”,剖開椰果,用直尺測量椰殼中部厚度,計算平均值。單位為毫米(mm),精確到1mm。。135)12月齡果椰殼重:樣本同“12月齡椰果重”,剖開椰果,并取出椰殼,用電子天平稱取單個椰果的椰殼重量,計算平均值。單位為克(g),精確到1g。136)椰干含量:樣本同“12月齡椰果重”,,剖開椰果,挖出椰肉,每個椰果稱取100g左右鮮椰肉,在105℃的恒溫狀態下烘干直至恒定,稱取其質量,按公式(1)計算椰干含量,結果以平均值表示,精確到1%。Y=m1/m2×100……(1)式中:Y——椰干含量,以百分率(%)表示;m1——干重,單位為克(g);m2——鮮重,單位為克(g)。137)單果椰干重:采用“12月齡果椰肉重”和“椰干含量”的數據,按公式(2)計算單果椰干重,結果以平均值表示,精確到0.1g。Z=m×式中:Z——單果椰干質量,單位為克(g);m——單果鮮肉質量,單位為克(g);Y——椰干含量,單位為百分率(%)。138)椰花汁每份種質選擇5株開花期植株,每株選擇3個無病蟲害、長勢良好、尚有30天左右才開放的佛焰苞為樣本。用鐵絲或細棉繩等工具將未開放的佛焰苞緊密纏繞,緩慢將其上下壓彎和固定,每日兩次,連續7天逐漸拉彎,直至佛焰苞頂向下傾斜,在距離佛焰苞頂端5cm的地方將佛焰苞橫向切割開(切到佛焰苞內花序),用容器接取流出的椰花汁。計算平均數,單位為L/株,精確到1L/株。椰子主要品質性狀主要參考《椰子種質資源描述規范》(NY/T1810)標準規范,結合在椰子種質鑒定實踐中的經驗,設定了主要農藝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