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介質基本物理知識_第1頁
電介質基本物理知識_第2頁
電介質基本物理知識_第3頁
電介質基本物理知識_第4頁
電介質基本物理知識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章

電介質基本物理知識

電介質(或稱絕緣介質)在電場作用下的物理現象主要有極化、電導、損

耗和擊穿。

在工程上所用的電介質分為氣體、液體和固體三類。目前,對這些電介質

物理過程的闡述,以氣體介質居多,液體和固體介質僅有一些基本理淪,還

有不少問題難以給出量的分析,這樣就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試驗結果和工作

經臉來進行解釋和判斷。

第一節電介質的極化

一、極化的含義

電介質的分子結構可分為中性、弱極性和極性的,但從宏觀來看都是不

呈現極性的。當把電介質放在電場中,電介質就要極化,其極化形式大體

可分為兩種類型:第一種類型的極化為立即瞬態過程,極化的建立及消失

都以熱能的形式在介質中消耗而緩慢進行,這種方式稱為松弛極化。

電子和離子極化屬于第一種,為完全彈性方式,其余的屬于松弛極化型。

(一)電子極化

電子極化存在于一切氣體,液體和固體介質中,形成極化所需的時間

極短,約為107,So它與頻率無關,受濕度影響小,具有彈性,這種極

化無能量損失。

(二)原子或離子的位移極化

當無電場作用時,中性分子的正、負電荷作用中心重合,將它放在電

場中時,其正負電荷作用中心就分離,形成帶有正負極性的偶極子。離

子式結構的電介質(如玻璃、云母等),在電場作用下,其正負離子被拉

開,從而使正負電荷作用中心分離,使分子呈現極性,形成偶極子,形

成正負電荷距離。

原子中的電子和原子核之間,或正離子和負離子之間,彼此都是緊密

聯系的。因此在電場作用下,電子或離子所產生的位移是有限的,且隨

電場強度增強而增大,電場以清失,它們立即就像彈簧以樣很快復原,

所以通稱彈性極化,其特點是無能量損耗,極化時間約為10*s。

(三)偶極子轉向極化

電介質含有固有的極性分子,它們本來就是帶有極性的偶極子,它

的正負電荷作用中心不重合。當無電場作用時,它們的分布是混亂的,

宏觀的看,電介質不呈現極性。在電場作用下,這些偶極子順電場方向

扭轉(分子間聯系比較緊密的),或順電場排列(分子間聯系比較松散的)。

整個電介質也形成了帶正電和帶負電的兩級。這類極化受分子熱運動的

影響也很大。偶極松弛極化的電介質有膠木、橡膠、纖維素等,極化為

非彈性的,極化時間約為10塊一10?2s。

(四)空間電荷極化

介質內的正負自由離子在電場作用下,改變其分布狀況,在電極附

近形成空間電荷,稱為空間電荷極化,其極化過程緩慢。

(五)夾層介質界面極化

由兩層或多層不同材料組成的不均勻電介質,叫做夾層電介質。由

于各層中的介電常數和電導率不同,在電場作用之下,各層中的電位,

最初按介電常數分布(即按電容分布),以后逐漸過濾到電導率分布(即

按電阻分布)。此時,在各層電介質的交界面上的電荷必然移動,以適應

電位的重新分布,最后在交界面上積累起電荷。這種電荷移動和積累,

就是一個極化過程。

上述電介質的五種極化形式,從施加電場開始,到極化完成為止,

都需要一定的時間,這個時間有長有短。屬于彈性極化的,極化建立所

需的世間都很短,不超過10/s。屬于松弛極化的,極化時間都較長,在

-10

10-104s以上。夾層極化則時間更長,在10?飛以上,甚至以小時計。

彈性極化在極化過程中不消耗能量,因此不產生損耗。而松弛極化則要

消耗能量,并產生損耗。

二、電介質極化在工程實踐中的意義

(一)增大電容器的電容量

當電極中為真空時,在電場的作用下,極板上的電荷量為Q0,極板

間的電容C。二殷二典o其中C。:真空中的電容;Q0:真空中極板上

Ud

的電荷量;eO:真空中介電常數,^0=8.86*10-,4F/cm;S:極板面積;

d:極板距離。

當電極間放入電介質后,在靠近電極的電介質表面形成束縛電荷

Q|,它將從電源吸引一部分額外電荷來“中和”,使極板上存儲的電荷

增加,因此極板間的電容為C二處烏二更。上兩式相除有£二£二3,

Ud。01

稱為介質相對介電常數,通常用來表示介質的介電特性。

因此,在保持電極間電壓不變的情況下,相對介電常數還代表將介

質引入極板間后使電極上儲存的電荷量增加的倍數,即極板間電容量

均為常數。在t等于零及t趨近與零時都不適用,但在工程上應用還

是可以的。吸收電流i”是隨時間按冥函數衰減的,如將此式兩端取對

數,則得lgi〃=lgUCxD-n1g/即吸收電流的對數與時間的對數成一下降直

線關系,n為該直線的斜率。

由于吸收電流隨時間變化,適用在測試絕緣電阻和泄漏電流時都要

規定時間。例如在現行電氣設備交接和預防性試驗的有關標準中,利

用60s及15s時的絕緣電阻比值(即R60/R15),1min或10min的泄漏

電流等,作為判斷絕緣受潮程度或臟污狀況的一個指標。絕緣受潮或

臟污后,泄漏電流增加,吸收現象就不明顯了。

(三)電介質的電容電流好介質損耗

前面所述的是電介質在直流電場中的情況。如把電介質放在交變

電場中,電介質也要極化,而且隨著電場方向的改變,極化也跟著不

斷改變它的方向。

對于50hz的工頻交變電場來說,彈性極化完全能夠跟上交變電場

變化。當電場從零按正弦規律變到最大值時,極化也從零按正弦規律變

到最大,經過半周期后又同樣沿負的方向變化。偶極子隨電場變化既然

電距是按正弦規律變化,則電流L一定按余弦規律變化(;c=—)0在0-5

dt2

期間,電距I是增加的,生為正:在二時J為零;在二--口期間J為負。

dt22

因此,電流心超前外施電壓u為90°,這就是電介質中的電容電流。

在0-2期間,電荷移動的方向與電場的方向相同,即電場對移動

2

中的電荷做功,或者說電荷獲得動能,相當于“加熱當n期間,

電場的方向未變,但電荷移動的方向與電場相反,這時電荷反抗電場做

功,喪失自己的動能而“冷卻”。在0——n半周中,“加熱”和“冷卻”

正好相等。,因此電介質中沒有損耗。這就是說,在交變電場中,彈性極

化只引起純電容電流,而不產生損耗。

松弛極化則要產生損耗,這將在電介質損耗一節中討論。

第二節電介質的電導與性能

一、電介質的電導

從電導機理來看,電介質的電導可分為離子電導和電子電導。離子電導

時以離子為載流體,而電子電導時以自由電子為載流體。理想的電介質是

不含帶電質點的,更沒有自由電質。但實際工程上所用的電介質或多或少

總含有一些帶電質點(主要是雜質離子),這些離子與電介質分子聯系非

常弱,甚至成自由狀態;有些電介質在電場或外界因素影響下(如紫外線

輻射),本身就會離解成正負離子。它們在電場作用下,沿電場方向移動,

形成了電導電流,這就是離子電導。電介質中的自由離子,則主要是在高

電場作用下,離子與電介質分子碰撞、游離激發出來的,這些電子在電場

作用下移動,形成電子電導電流。當電介質中出現電子電導電流時,就表

明電介質已經被擊穿,因而不能再作絕緣體使用。因此,一般說電介質的

電導都是指離子性電導。

二、電介質的性能

(一)電介質的電導率和電阻率

電介質的性能常用電導率/或電阻率夕來表示,電導率為電阻率的倒數,

即/二固體電介質除了通過電介質內部的電導電流外,還有沿介質表面

P

流過的電導電流Ig。由電介質內部電導電流所決定的電阻,稱為體積電阻Rv,

其電阻率為小。由表面電導電流ig決定的電阻,稱為表

體積

面電阻R,,其電阻率為心。氣體和液體電介質只有體積圖

電阻。

體積電阻率,就是在邊長1cm的正方型的電介質中,

所測得其兩相對面之間的電阻。設在正極1和負極2間

的電介質的厚度為d(cm),電極截面為S(cm)33為屏,|J1|

蔽電極,利用它可以排除表面電流,以準確測得內部的

電導電流I丫。如測得電介質的體積電阻為Rv(Q),則體積電阻率為0(Q,Z777)

為2=Rv*-體積電導率就是電阻率的倒數人尸L二」?*邑二Gy邑式中Gy體積

dP、.Rvss

電導。

表明電阻率就是在每邊長為I的正方形表面

積上,其兩相對邊之間量得的電阻。設電介質

總旦十表面兩級對邊之間距離為d(cm),電極的長度

為I(cm),測得的表面電阻為R、(Q),則表

表面電阻的測量圖面電阻率九(。)為3二R二。

a

表面電導率八(S)為表面電阻率的倒數,即九二-L*@二GJ&式中Gs:表面

Ps//

電導。

三、氣體電介質的電導

正常情況下,氣體為極好的電介質,電導非常小。如給氣體加以不同的

電壓,則其電流密度與外施電場強度的關系外施場強低于E2時,氣體電

介質中的電流仍極小極小。在極小場強時,氣體中的電流密度j大致他外

施場強成正比,基本上符合歐姆定律,如//E式中電導率;E:電場

強度。但場強稍微增大時,電流達到飽和狀態,不在隨外施場強而上升。

這是因為在此階段電流全取決于外界游離因子(如輻射等)引起的氣體電

介質電離而出現的帶包粒子。只有當外施場強顯著提高,電介質進入電子

碰撞游離階段,如大于E2時,則由于碰撞電離,才使帶電粒子急劇增多,

即氣體電介質已接近擊穿了。

E1,E2的飽和段比較寬,氣體電介質在工程應用上總是處于飽和條件下,

電離密度不隨電場強度變化,電導率就沒有意義。又由于氣體的電導很小,

故只要氣體的工作場強低于游離場強,就不考慮氣體的電導。

四、液體電介質中的電導

液體介質中形成電導電流的帶電質點主要有兩種,一種時電介質分子或

雜質分子離解而成的離子;另一種是較大的膠體(如絕緣油中的懸浮物)

帶電質點。前者叫做離子電導,后這叫做電泳電導。二者只是帶電質點大

小上的差別,其導電性質時一樣的。中性和弱極性的液體電介質,其分子

的離解度小。介電常數大的極性和強極性液體電介質的離解作用是很強

的,液體中的離子數多,電導率就大。因此,極性和強極性(如水、醇類

等)的液體,在一般情況下,不能用作絕緣材料。工程上常用的液體電介

質,如變壓器油、漆和樹脂以及它們的溶劑(如四氯化碳、苯等),搜屬

于中性和弱極性。這些電介質在很純凈的情況下,其電導率是很小的。但

工程上通常用的液體電介質難免含有雜質,這樣就會增大其電導率,

五、固體電介質的電導

固體電介質的電導分為離子電導和電子電導兩部分。離子電導在很大

程度上決定電介質所含的雜質離子,特別對于中性及弱極性電介質,雜

質離子起主要作用。離子電導的電流密度,,在電場強度較低時,它與電

場強度成正比,符合歐姆定律,即九二七E式中心:離子電導率。

當電場強度較高時,離子電導電流密度與電場強度成指數關系,即

兀二九e"式中C:常數;E:電場強度。

只有當電場更高時,由于碰撞游離和陰極發射,才大量產生自由離子,

電子電導急增。電子電導電流密度與電場強度也是成指數高校,即

AE

j=yee式中九:電子電導率;A:常數。

由于電子電導電流急增,電介質總的電導電流的增長比指數曲線更陡。

曲線分三部分:I部分為歐姆定律階段;II部分為電場強度高時,電

子電流密度成指數曲線上升;III部分為電子電流急增階段,曲線更陡,

開始出現電子電導電流急增的電壓,約在固體電介質擊穿電壓的80%左

右,這就預示絕緣接近擊穿的程度,因而固體絕緣電氣設備在運行情況下,

固體電介質的電導時以離子電導為主的。

固體電介質的表面電導,主要決定于它表面吸附電導雜質(如水分和污

染物)的能力及其分布狀態只要電介質表面出現很薄的吸附雜質膜,這叫

做清水性的電介質。這種電介質表面電導就大,如云母、玻璃、纖維材料

等。不含極性分子的電介質表面水珠,不構成連續的水膜,這叫做憎水性

電介質。其表面電導就小,如石蠟、聚苯乙烯等。還有一些材料能部分溶

于水或脹大(如賽璐?珞),其表面電導遠大于體積電導,所以在測量絕緣

泄漏電流或絕緣電子時,要注意屏蔽和具體分析測試結果。

第三節電介質的損耗及的等值電路

在交流或直流電路中,電介質都要消耗電能,通稱電介質的損耗。現將

電介質損耗的原因及電路分析敘述如下。

一、電介質的損耗

(一)電導損耗

電介質在電場作用下有電導電流流過,這個電流使電介質發熱產生損

耗,一般情況下,電介質的電導損耗時很小的。

(二)游離損耗

電介質中局部電場集中(如固體電介質中氣泡、油隙,氣體電介質中電

極的尖端等)處,當電場強度高于某一值時,就產生游離放電,又稱局

部放電。局部放電伴隨著很大的能量損耗,這些損耗時因游離和電子注

轟擊而產生的。游離損耗只在外加電壓超過一定值時才會出現,且隨電

壓升高而急劇增加,這在交流和直流電場中都是存在的,但嚴重程度不

同。

(三)極化損耗

在本章第一節中,曾提到松弛極要產生損耗,其松弛極化建立的比較慢,

跟不上50hz交變電場的變化,當電壓比零按正弦規律變到最大值時,

極化還來不及完全發展到最大,在電壓經過最大值后,極化還在繼續增

長,并在電壓已經越過最大值下降的時候達到最大值,以后極化又開始

減小,比電壓滯后一段時間極化減小到零,并再往負方向發展。這樣,

極化的發展,總要滯后電壓一個角度,在電壓的第一個1/4周期中,極

化中電荷移動的方向相同,即電場對移動中的電荷做功,相當于“加熱”。

從電壓的最大值到極化的最大值這一段時間內,情況和前面一樣,仍相

當于“加熱”。從極化的最大值到電壓為零這一階段,電場的方向未變,

而電荷移動的方向卻變成與電場方向相反,這時電荷反抗電場做功,喪

失自己的動能而“冷卻”。在一個周期內,“冷卻”只發生在較短時間內,

在其余較長時間內都是“加熱顯然"加熱''大于“冷卻”,一部分電場

能不可逆地變成熱能,產生了電介質的損耗,這就是因松弛極化產生的

極化損耗,這種損耗只有在交變電場下才會出現。對于偶極子的電介質,

在交變電場中,偶極子要隨電場的變化而來回扭動,在電介質內部發生

摩擦損耗,這也是極化損耗的一種形式。

一般所謂的介質損耗,是指在一定電壓作用下產生的各種形式的損

耗。至于哪一種由電導所引起的,哪一種由極化所引起的,在工程實際

測試中,目前不能明確區分。為表征某種絕緣材料或結構的介質損耗,

一般不用W或J等單位來表示,而是用電介質中流過的電流的有功分量

的比值來表示出3。這是一個無因次的量,它的好處時只有與絕緣材料

的性質尺寸有關,而與它的結構、形狀、幾何尺寸等無關,這樣更便于

比較判斷。

二.電介質損耗的等值電路

如果電介質中沒有損耗(即沒有

電導,沒有游離,也沒有松弛極化),

則在交流電場作用下,完全是由彈

性極化所引起的純電容電流i「,且

i「超前電壓90°o在有損耗的電介

質中流過的電流,由于含有有功損耗分量,所以它超前電壓一個角度°,

。小于90°,圖中1是2的余角,稱為介質損耗角。1的大小決定于電

介質中有功電流與無功電流之比,如將電介質看成由一個電阻R與一個

理想的無損耗電容C并聯而成的等值電路,則由圖b得

tob二必二R二二—!—*_!—二_!_

IcUc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