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地理11月新題復習-地球的運動_第1頁
2024年高考地理11月新題復習-地球的運動_第2頁
2024年高考地理11月新題復習-地球的運動_第3頁
2024年高考地理11月新題復習-地球的運動_第4頁
2024年高考地理11月新題復習-地球的運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高考地理11月新題復習一一地球的運動

一.選擇題(共5小題)

1.2022年9月6日10時24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使用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成功

將微厘空間低軌導航增強系統S3/S4試驗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

務取得圓滿成功。據此完成問題。

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發射時,仍然處在黑夜的是()

A.日本東京B.中國臺北

C.澳大利亞悉尼D.美國紐約

2.有關北京時間敘述,不正確的是()

A.北京所在東8區的區時

B.東經120°的地方時

C.北京所在經度的地方時

D.內蒙古目前統一使用的標準時間

3.本初子午線上各地()

A.二分時日落時刻相同

B.地方時不同

C.自轉線速度相同

D.自轉角速度由赤道向兩極遞減

4.四季輪回,周而復始。光陰荏苒,歲月如梭。讀太陽直射點周年變化圖,當太陽直射點

位于B點這一天,下歹J說法正確的是()

A.歐洲大部分地區為冬半年

B.北回歸線以北地區正午太陽高度達一年最小

C.太陽耀斑爆發頻率增加

D.重慶(29.5°N)晝長為一年中的最大值

5.某科考隊結束了四個月的海上考察,于11月22日返I可到P地。科考隊出發日P地晝長

A.10小時B.11小時C.13小時D.14小時

二.填空題(共2小題)

6.晨昏線與赤道互相平分,故赤道地區永遠為地方時6點日出、18點日落。(判

斷對錯)

7.讀某時刻太陽光線照射地球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示時刻太陽直射點的緯度是,經度是,我國的節

氣是。

(2)圖示日期北半球的晝夜長短特征是。

(3)此刻圖中180°經線地方時為點,該日南極圈正午太陽高度角

為O

三.判斷題(共1小題)

8.全球各地自轉角速度均相等,為15°每小時。(判斷對錯)

四.解答題(共12小題)

9.讀太陽光照圖(陰影表示黑夜,非陰影表示白天),完成下列各題。

(1)圖中EF線是(填“晨線”或“昏線”)。

(2)該圖表示的北半球的節氣為,其判斷依據是o

(3)此時,A、B、C、D四點中太陽高度小于Oe的是點,等于0°的是

點。

(4)該日,A、B、CD四點中,正午太陽高度最小的是點。

(5)此時,A點的地方時是,D點的日出時間是。這一天C

點的晝長是o

10.讀圖(陰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下列問題。

(1)該俯視圖為半球,地球自轉方向呈時針。

(2)此圖日期為日前后,節氣為。

(3)此時太陽直射點的地理坐標是。

(4)A、D、E三點的自轉線速度從大到小的排列順序為,有一發炮彈從

D點射向G點方向,炮彈將落在D、G所在經線的(東或西)側。

(5)A點的晝長為小時,F點的地方時為時。

(6)此時全球與E點屬于同一天的地區占全球的范闈。

A.等于」

2

B.等于。

3

C.小于工

2

D.等于3

4

<7)這一天,汕頭、北京、哈爾濱三個城市中最早打開路燈的是

II.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如圖為某日某時以極點為中心的某半球局部俯視示意圖,圖中虛線為晨昏線,陰影區域

為水域,白色區域為陸地。該日中國大部分地區正午太陽高度處于一年中較大值,且之

后逐漸變大。

90°W

M

(1)請在圖中P線段一端準確標注地球自轉的方向,并說明理由。

(2)圖示甲、乙、丙、丁四地,地球自轉線速度由小到大依次排列為,

該日此時太陽直射點的地理坐標是,該日Q點正午太陽高度

是o

(3)此時北京時間為時;新的一天占全球范圍的o

(4)該口圖示甲、乙、丙、丁四地中,晝長最短的是;次□口出時間提前的地

點是0

(5)說明OM所屬的晨昏線類型(晨線或昏線)。

12.某校同學通過繪制示意圖認識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規律。閱讀圖文資料,I可答下列問題。

同學們選取甲(20°N,110°E)、乙(23°26'S,46°W)、丙(40°N,116°E;、丁

(0°,78°W)四地進行對比研究。如圖示意甲、乙兩地的年內正午太陽高度變化及正

午太陽方向。

S叵

*

75s

9。y

75乙

60HH-

45。

甲南

30。

15°

00

(1)在圖中補充繪制丙、丁兩地的年內正午太陽高度變化及正午太陽方向。

(2)描述甲地春分日至夏至日期間正午太陽高度及晝夜長短的變化。

13.讀如圖(圖中陰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卜.列問題。

(1)N點的經度是;A地日出地方時為o

(2)此時與北京日期相同的范圍是o該日正午太陽高度達一年最

大的緯度范圍是o

(3)A、M、N三地的線速度從大到小的排序:弧MB為(晨

線'昏線)。

(4)圖示時間北半球的節氣為,此后一周時間內地球公轉速度的變化

是。

14.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家住北京的小李同學利用暑假時間跟家長一起前往某低碳環保小區看房。如圖1

為兩種主要戶型圖。

材料二:考慮低碳環保,小區使用某科技公司研發制造的“追口型”太陽能路燈照明。

該設備的太陽能電池板可隨太陽升落的軌跡進行上下、左右“追日”旋轉,保證電池板

以最佳角度朝向太陽,提高太陽能利用率。圖2為“追日型”太陽能發電設備示意圖。

=窗戶墻壁flN

1

I

戶型A戶型B

圖1

水平轉軸

(D從自然地理角度考慮,請你在兩款戶型中為小學家推薦一款并說明理由。

(2)若在該樓的南面再建一幢新樓,并要求新樓全年不能遮擋北樓底層的陽光,請列舉

設計師要考慮的因素。

(3)若該設備在北京和??谑褂?,說出夏至日兩地太陽能電池板“追日”旋轉差異。

15.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9月5口17時34分,我國太原衛星發射中心在山東海陽及附近海域向東發射谷

神星一號海射型運載火箭,將4顆低軌數據采集衛星順利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

圓滿成功。本次發射采用無依托陸海通用機動平臺發射,為全球首創。如圖為谷神星一

號海射型運載火箭發射照片。

(I)指出谷神星一號海射型運載火箭發射當天,太陽直射點所在的半球及未來一個月的

移動方向。

(2)從地球運動的角度,解釋谷神星一號海射型火箭向東發射的原因。

(3)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與上午發射相比,接近傍晚發射火箭的優勢。

16.如圖兩圖中,圖1是地球光照圖(陰影表小黑夜),圖2是不同緯度“止午太陽高度變

化及正午太陽方向(方位)示意圖”。讀圖回答以卜響題。

正年大⑷高度正午太陽方向

圖3

(1)此時太陽直射點的坐標是,該直射點的緯度與右圖

(選填①②③④)相同。

(2)此日,地球公轉速度較,右圖中(選填①②③?)正午太陽高

度達到一年中最小值。

(3)該日圖示A點的日出時間為時,此時(圖示時刻)新舊日期的比例

為0

(4)在圖3上轉繪圖1對應的日照圖。(畫出北半球此時的太陽光線、晨昏線、用斜線

表示夜半球)

17.如圖為圓柱投影圖,明影部分為黑夜。據圖完成下列各題。

(1)此刻太陽直射點的坐標為。P點的緯度是,

(2)A、B、C三點中,白晝時間最長的是點。

(3)這一天地球上極夜的范圍是o

(4)如果A點的地方時為19:20,B點所屬時區是。

(5)此日以后太陽直射點將向什么方向移動?北半球白晝將怎樣變化?

(6)此時正午太陽高度的緯度分布規律是什么?

I35°E

18.地球的自轉與公轉是地球運動的兩種最某本形式。讀下列關于地球運動的相關圖片,回

答問題。

圖為“某日觀測到的同一經線上不同緯度的H落時刻(圖中虛線為極圈)此時,“北

京時間”為10時。

(1)此時,太陽直射點的經緯度位置是o

(2)此時,與我國日期相同的經度范圍是,

(3)該日圖中②地正午太陽高度為③地晝長約為小時;①地

日出的地方時約為時。

(4)圖示緯度范圍內,正午太陽高度的季節變化規律是

19.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H公司主營生鮮產品,是一家利用“互聯網+”實現線上線下融合的新型零售企業。該公

司采購實行“產地■一門店”直配模式,銷售實行''線上+線下”互動模式,可覆蓋更多

的潛在消費群體,有效提高競爭力。如圖I示意H公司的采購和銷售模式,圖2示意2020

年南京市H公司12家門店的分布。

[幣兌很產山MEl

心畫國畫3Lluig

1mnun

??????????????、3

9kin

麗坪町pl而

I01慎”邊力

匚麗同硒F國國區國第圜

TMUttlU

???…嚷援[工11OCSBE

,米而而C.)1Ctfi而6*)

(1)據圖2描述南京市H公司門店的分布特征,指出主要影響因素。

(2)南京市主城區內H公司相鄰門店分布距離多為3千米左右,推測其主要原因。

(3)選擇采購模式或銷售模式,說明該模式對提高H公司市場競爭力的作用。

(4)H公司7月2口采摘并發送出一批產自F地(29°24'N,120°30'E)的水蜜桃。

當日該地晝長14小時,為了讓水蜜桃有較佳口感,公司規定水果必須在日出前采摘。推

算F地7月2日的日出時刻(北京時間),并從氣象條件分析該規定的合理性。

20.201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70周年慶祝盛典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當氣勢

磅礴的閱兵式結束后,11時30分“國旗方陣”通過天安門,開始了“同心共筑中國夢”

為主題的群眾游行。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各題。

材料一:圖為“地球公轉軌道上二分二至FI位置示意圖”。

材料二:北京某中學地理興趣小組采用“立竿測影”法測定太陽直射點的緯度,圖為“最

短竿影長度與竹竿長度關系示意圖”。

(1)國慶節假期,地球處于圖中的和之間(填字母),此時段內北京

晝夜變化幅度變(大、小),地球公轉速度變化特征是。

(2)若該小組某日測得最短竿影長度與竹竿長度相等,此日太陽直射點的緯度

是,且該日后最短竿影長度變短,太陽直射點的位置正處于下圖中的

(填字母)時段。

------——[匕回歸線

ad

」J——赤道

bc

一一*..........南回歸線

(3)當地時間9月30□8時,俄羅斯總統與機從其斯科(東三區)機場起飛,大約飛

行9小時后降落北京大美國際機場,此時北京時間為月日

時。

2024年高考地理復習新題速遞之地球的運動(2023年11月)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選擇題(共5小題)

1.2022年9月6FI10時24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使用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成功

將微厘空間低挑導航增強系統S3/S4試驗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

務取得圓滿成功。據此完成問題。

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發射時,仍然處在黑夜的是()

A.日本東京B.中國臺北

C.澳大利亞悉尼D.美國紐約

【考點】地方時與區時的區別及計算.

【專題】時間的相關計算;分析與綜合思想;利用地理規律;地球的自轉與公轉.

【分析】經度相差15°時間相差1小時,經度相差1°時間相差4分鐘,相差幾個時區

就相差幾個小時,位置靠東的時間早,靠西的時間晚,采取“東加西減”的方法計算。

【解答】解:我國采取東八區的區時,東京屬于東九區,東九區比東八區早I小時,所

以當北京時間為10:24,東京的時間是II:24,為白天,故錯誤。

臺北是東八區區時,此時為10:24,處于白晝時間,故錯誤。

悉尼屬于東十區,比東八區早2小時,此時為12:24,白天時間,故錯誤。

紐約屬于西五區,西五區比東八區晚13小時,當北京時間為10:24,紐約的時間是10:

24-13小時=昨口21:24,為夜晚,故正確。

故選:D。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時間的計算,屬「基礎題,掌握時區差與區時的關系和計算方法。

2.有關北京時間敘述,不正確的是()

A.北京所在東8區的區時

B.東經120°的地方時

C.北京所在經度的地方時

D.內蒙古目前統一使用的標準時間

【考點】地方時與區時的區別及計算.

【專題】特征類簡答題;分析與綜合思想;課本知識遷移;地球的自轉與公轉.

【分析】我國東跨東五區、東六區、東七區、東八區、東九區5個時區,均采用東八區

的區時,被稱為北京時間,即120°E經線的地方時,而不是北京所在經線的地方時116°

E經線的地方時。

【解答】解:A、北京時間是北京所在東8區的區時,觀點正確,不符合題意。

B、北京時間是東經120c的地方時,觀點正確,不符合題意。

C、北京所在經度的地方時是116°E的時間,而不是120°E的地方時,觀點錯誤,但

符合題意。

D、我國統一采取東八M的區時?,所以內蒙古目前統一使用的標準時間,觀點正確,不符

合題意。

故選:Co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北京時間的相關內容,屬于基礎題,熟記課本內容即可解答。

3.本初子午線上各地()

A.二分時日落時刻相同

B.地方時不同

C.自轉線速度相同

D.自轉角速度由赤道向兩極遞減

【考點】地球自轉的特征;地方時與區時的區別及計算.

【專題】特征類簡答題;分析與綜合思想;課本知識遷移;地球的自轉弓公轉.

【分析】同一條經線地方時相同。同一條緯線晝夜長短相同;日出日落地方時刻相同;

日出日落方位相同;止午太陽高度角相同;地球自轉線速度和角速度相同。

【解答】解:二分日時太陽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日落時刻均相同,都為18點,故本初子

午線上各地日落時刻相同,A正確。

本初子午線上各地的地方時都相同,B錯誤。

本初了午線上各地的緯度不同,所以自轉線速度不相同,C錯誤。

除極點外,全球各地自轉角速度相同,D錯誤。

故選:Ao

【點評】本題主要考杳同一條經線的特點,屬于基礎題,熟記課本內容即可解答。

4.四季輪回,周而復始。光陰荏苒,歲月如梭。讀太陽直射點周年變化圖,當太陽直射點

位于B點這一天,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北回歸線以北地區正午太陽高度達一年最小

C.太陽耀斑爆發頻率增加

D.重慶(29.5°N)晝長為一年中的最大值

【考點】太陽直射點移動的規律.

【專題】地理圖像材料題;分析與綜合思想;利用圖表信息;地球的自轉與公轉.

【分析】根據圖片,太陽直射點位于B點時,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是北半球的夏至。

【解答】解:根據圖上信息分析可知,圖中A位置太陽直射赤道,為春分日;B位置太

陽直射北回歸線,為夏至口;C位置太陽直射赤道,為秋分口;D位置太陽直射南回歸

線,為冬至日。當太配直射點位于B點這一天時,歐洲大部分為夏半年,A錯誤。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時,北1口1歸線以北地區正午太陽高度達到一年最

大,B錯誤。

無法判斷耀斑爆發頻率,C錯誤。

重慶位于北半球,晝長在夏至日達到最大,所以該日重慶晝長為一年中最大值,D正確。

故選: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屬于基礎題,主要考查了太陽直射點移動規律的相關知識,解

題的關鍵是從題中獲取信息并調用相關知識進行解答。

5.某科考隊結束了四個月的海上考察,于11月22日返回到P地??瓶缄牫霭l日P地晝長

為13小時,返回到P地時,P地當日的晝長約為()

?o°w

40°N

圖例

vn等壓線

區]風向與風^

百水域

A.10小時B.11小時C.13小時D.14小時

【考點】晝夜長短的變化.

【專題】地理圖像材料題;分析與綜合思想;利用圖表信息;地球的自轉與公轉.

【分析】某科考隊結束了四個月的海上考察,于11月22日返回P地,出發時時間為7

月22日,科考隊出發日P地晝長為13小時,由此判斷返回到P地時當日的晝長。

【解答】解:該科考隊海上考察持續四個月,因此從P地出發日期為7月22日,7月22

口與11月22口關于9月23日對稱,9月23日太陽直射赤道,因此7月22日與11月

22日的太陽直射點所在的緯度關于赤道對稱,這兩天P地的的晝夜長短相反;7月22日

出發時,該地晝長為13小時,夜長為11小時,所以返回P地時,當地晝長為II小時,

夜長為13小時,B正確,ACD錯誤。

故選:Bo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屬于基礎題,主要考查了晝夜長短的相關知識,解題的關鍵是

從題中獲取信息并調用相關知以進行解答。

二.填空題(共2小題)

6.晨昏線與赤道互相平分,故赤道地區永遠為地方時6點日出、18點日落。正確(判

斷對錯)

【考點】地方時與區時的區別及計算.

【專題】情境文字材料題;分析與綜合思想;課本知識遷移;地球的自轉與公轉.

【分析】晨線與赤道交點所在經線的地方時為6時,昏線與赤道交點所在經線的地方時

為18時;平分晝半球的經線的地方時為12時,平分夜半球的經線的地方時為0時。

【解答】解:赤道是地球上最大的緯線圈,晨昏線也是地球上最大的圈,二者所在的平

面均經過地心,且晨昏線與赤道互相平分,所以赤道地區全年晝夜等長,地方時6點日

出,18點日落,所以該觀點是正確的。

故答案為:正確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赤道日出日落時間的判斷,屬于基礎題,熟記課本內容即可解答。

7.讀某時刻太陽光線照射地球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大

~無

(1)圖示時刻太陽直射點的緯度星23。26,S,經度是60°E,我國的節氣星

冬至0

(2)圖示日期北半球的晝夜長短特征是晝短夜長。

(3)此刻圖中180°經線地方時為20點,該日南極圈正午太陽高度角為46°

52/o

【考點】太陽直射點移動的規律;晝夜長短的變化: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

【專題】地理圖像材料題;分析弓綜合思想;利用圖表信息;地球的自轉與公轉.

【分析】(1)冬至日,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北極圈及其以北地區出現極夜現象,南極圈

及其以南地區出現極晝現象;太陽直射點的緯度與出現極晝極夜的最低緯度互余,太陽

直射點所在經線是晝半球的中央經線。

(2)太陽直射點在哪個半球,哪個半球晝長夜短,另一個半球晝短夜長;太陽直射點往

哪移動,哪個半球晝變長,另一個半球晝變短。

(3)在口照圖上,順著地球自轉方向,由晝半球過渡到夜半球的分界線是旨線,由夜半

球過渡到晝半球的分界線是晨線。同一時刻,全球正午太陽高度從太陽直射點向南北兩

側遞減。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北半球緯度越高晝越長。正午太陽高度=90°-■緯度差

(當地緯度與太陽直射點緯度的差值)。太陽直射點南移,北半球各地晝變短。距離太陽

直射點距離越遠,正午太陽高度越小。

【解答】解:(1)由圖可知,該日晨昏線與極圈相區,北極圈及其以北出現極夜,故太

陽直射點在23°26S,又因為太陽直射點經線是地方忖12時所在經線,晝半球中間的那

條經線就為地方時12時所在經線,因此,從圖中可知180度經線向左到晝半球中間的那

條經線,經線相差120c,晝半球中間的那條經線是60°E,故太陽直射點經度是60°E。

根據課本知識可知,太陽直射南回歸線時,我國的節氣為冬至。

(2)由圖可知,圖示日期為冬至日,太陽直射點在南半球,北半球晝短夜長,故此日北

半球的晝夜長短特征是晝短夜長。

(3)順著地球自轉方向,由晝入夜為昏線,反之為晨線,由圖可知,圖中與極圈相切的

晨昏線為昏線,昏線與赤道的交點所在經線地方時為18點,圖中180。經線在昏線與赤

道的交點所在經線的東側30度,又因為15度差1小時,且東早西晚,故180°經線在昏

線比赤道的交點所在經線的地方時早2小時,即圖中180°經線地方時為20時。根據正

午太陽高度計算公式:正午太陽高度=90°■直射點和所求點所在緯度差,故南極圈正

午太陽高度=90°-(66°34'-23°26')=46°52,。

故答案為:

(1)23°26'S;60°E;冬至

(2)晝短夜長

(3)20;46°52'

【點評】本題考查地球運動相關知識,難度較大,需要熟記相關知識,結合所學進行認

真分析解答。

=.判斷題(共1小題)

8.全球各地自轉角速度均相等,為15°每小時。X(判斷對錯)

【考點】地球自轉的特征.

【專題】特征類簡答題;分析與綜合思想;課本知識遷移;地球的自轉與公轉.

【分析】地球自轉線速度的特點是從赤道向兩極逐漸遞減;地球自轉角速度的特點是除

極點為。外,其余均桂等,即每小時15°。

【解答】解:根據課本內容可知,地球自轉角速度的恃點是除極點為0外,其余均相等,

即極點線速度為0,其余均相等,所以該觀點是錯誤的。

故答案為:X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地球自轉角速度的特點,屬于基礎題,熟記課本內容即可解答。

四.解答題(共12小題)

9.讀太陽光照圖(陰影表示黑夜,非陰影表示白天),完成下列各題。

N

E

(1)圖中EF線是晨線(填“晨線”或"昏線")。

(2)該圖表示的北半球的節氣為冬至,其判斷依據是北極圈及其以北地區根現

極夜現象。

(3)此時,A、B、C、D四點中太陽高度小于0。的是D點,等于0°的是B、

£_點。

(4)該日,A、B、C、D四點中,正午太陽高度最小的是C點。

(5)此時,A點的地方時是12:00,D點的日出時間是6:00。這一天C點

的晝長是8小時。

【考點】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晝夜長短的變化;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晝夜更替和地

方時產生的原因:地方時與區時的區別及計算.

【專題】地理圖像材料題:分析與綜合思想;利用圖表信息;地球的自轉與公轉.

【分析】(1)在日照圖上,晨線和昏線的判斷方法,根據地球自轉方向判斷:順著地球

自轉方向,由晝半球過渡到夜半球的分界線是昏線,由夜半球過渡到晝半球的分界線是

晨線。

(2)根據極圈內晝夜分布判斷該日的節氣。

(3)位于夜半球的點,太陽高度小于0,位于晨昏線上的點,太陽高度等于0。

(4)正午太陽高度角的緯度變化規律:太陽直射點的正午太陽高度角最大為90°,由太

陽直射點所在緯度向南北兩側遞減。

(5)晝半球的中央經線地方時是12點。赤道上終年晝夜等長。晝長=晝弧所跨的經度

?15°/h;

日出時刻=12-晝長

【解答】解:(1)順著地球自轉的方向,由夜半球進入晝半球是晨線;由晝半球進入夜

半球是昏線:圖中EF淺是晨線。

(2)該圖可知,圖中晨昏線與極圈相切,北極圈及其以內出現極夜,南極圈以南出現極

晝,表示北半球的冬至日。

(3)黑夜太陽高度小于0°,晨昏線上太陽高度等于0°,白天太陽高度大于0°。由圖

可知,此時A、B、C、D四點中位于夜半球的是D,因此D點太陽高度小于0°;B、C

位于晨線上,太陽高度等于0°。

(4)正午太陽高度是由直射點向南、北兩側遞減,圖示日期是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陽直

射南回歸線,距南回歸線越遠,其正午太陽高度越小,所以A、B、C、D四點中,正午

太陽高度最小的是距南回歸線最遠的C點。

(5)此時,A點所在的經線是晝半球的中央經線,即是正午時刻,地方時是12:00時;

D點是赤道上的點,赤道上任何時候晝夜平分,即6:00時日出,同一緯度日出、日落

時刻相同,所以D的口出時間是6:00時;圖示時刻,C點所在經線的地方時8:(X),C

剛好在晨線上,即是日出時刻;由日出時刻=12-晝長/2,可以計算出C點的晝長是8

小時。

故答案為:

(1)晨線

(2)冬至;北極圈及其以北地區出現極夜現象

(3)D;B、C

(4)C

(5)12:0():6:00;8小時

【點評】本題目以太歸光照圖為材料,設置5道小題,涉及晨昏線、節氣、太陽高度、

時間計算、晝長時間等相關知識點,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能力、調動和運用地理知

識的能力,體現區域認知、綜合思維、地理實踐力等學科素養。

10.讀圖(陰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下列問題。

(1)該俯視圖為南半球,地球自轉方向呈順時針。

(2)此圖日期為12月22日前后,節氣為冬至。

(3)此時太陽直射點的地理坐標是(2326'S,90W)。

(4)A、D、E三點的自轉線速度從大到小的排列順序為A>D>E,有一發炮彈從

D點射向G點方向,炮彈將落在D、G所在經線的東(東或西)側。

(5)A點的晝長為12小時,F點的地方時為15時。

(6)此時全球與E點屬于同一天的地區占全球的范圍Do

A.等于2

2

B.等于。

3

C.小于工

2

D.等于3

4

(7)這一天,汕頭、北京、哈爾濱三個城市中最早打開路燈的是哈爾濱。

【考點】太陽直射點移動的規律;日期和國際日期變更線;地方時與區時的區別及計算;

晝夜長短的變化;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地球自轉的特征.

【專題】地理圖像材料題;分析與綜合思想;利用圖表信息;地球的自轉與公轉.

【分析】(1)地球的自轉方向為自西向東,東經度越往東越大,西經度越往西越大,確

定自轉方向。

(2)通過極晝出現的范圍來確定口期,北極點周圍出現極晝現象為北半球夏半年,太陽

直射點在北半球,北極點周圍出現極夜現象為北半球冬半年,太陽直射點在南半球。

(3)太陽直射點坐標由直射緯線與直射經線構成,直射經線為地方時12時所處經線,

晨昏線與經線的夾角等于直射緯線的度數。直射緯度數線與出現極晝極夜范圍的緯線度

數互余。

(4)地球上線速度分布規律:①一般來說,緯度越低,線速度越大,緯度越高,線速度

越??;緯度60°處線速度約為赤道處線速度的?半;②兩極點線速度為0;③同一?緯度

地區,海拔越高,線速度越大。

(5)晨昏線永遠平分赤道,晨線與赤道交點地方時為6時,昏線與赤道交點地方時為18

時;一個地點晝長時間與該點所處緯線上晝弧度數相關,每15°一個小時。某地地方時

=已知地地方時土時間差(經度間隔15°,時間差I小時;經度間隔1°,時間差4分

鐘)(知東求西用減,知西求東用加)。

(6)地球上日期的分界線有自然日界線(0點所在的經線)和人為H界線(大致與180°

重合),地球上0點所在經線向東至180°經線之間的區域為“新的一天”,其余地區為“舊

的一天”,當自然日界線和人為口界線重合時,全球處干同一天。

(7)晝夜長短的季節變化規律:若太陽直射點北移,北半球白晝就會變長,黑夜就會變

短,北極圈內出現極夜現象的地區就會減少(12月22日?3月21日)或出現極晝現象

的地區就會增多(3月21日?6月22日);若太陽直射點南移,北半球白晝就會變短,

黑夜就會變長,北極圈內出現極晝現象的地區就會減少(6月22日?9月23日)或出現

極夜現象的地區就會增多(9月23日?12月22日)。南半球則反之。春、秋分日全球晝

夜平分,赤道上終年晝夜平分.

【解答】解:(1)由圖中90。和45°E經線可知,90。經線應是90。E,可知該圖地球

呈順時針自轉,是以南極點為中心的俯視圖,表示南半球。

(2)讀圖可知,南極圈及其以南出現極晝現象,說明是北半球的冬至節氣,日期為12

月22日前后。

(3)讀圖可知,此時南極圈及其以南地區出現極晝現象,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圖中90°

E平分大部分夜半球,則90°W位丁晝半球的平分線上,地方時為12時,太陽直射該

經線上,所以此時太陀直射點的地理坐標為(23°26'S,90°W)。

(4)地球上地球自轉線速度赤道最大,緯度越高,緯線越短,線速度越小,所以圖中A、

D、E三點中,自轉線速度從大到小的排列順序是A>D>E。一發炮彈從D點向G點方

向,即向南發射;由于受到地轉偏向力的作用,運動物體的行進方向在南半球會向左偏,

所以炮彈將落在D、乙所在的經線的左側,即東側。

(5)讀圖可知,圖中A點位于赤道上,全年晝夜平分,晝長為12時。E點位于晝半球

的平分線上,地方時為12時;F點位于E點所在經線以東45°(圖中所有經線共360°

被平分為8份),地方時早3小時,故F點的地方時是15時。

(6)讀圖可知,圖中A所在的經線是180°經線,是國際FI期變更線通過的地方;圖中

90°E經線上的地方時是0時,所以從90°E經線向東到180°經線是新的?天,范圍占

1/4:從90。E經線向西到180°經線是舊的一天,范圍占3/4;圖中E點屬于同一天的

地區均位于舊的一天,所占范圍是3/4,大于1/2,D正確,ABC錯誤,故選D。

(7)打開路燈的時間是日落的時間,與晝長有關。讀圖可知,這一天太陽直射南回歸線,

北半球晝短夜長,并且緯度越高,白晝越短,日落越早,打開路燈時間最早。在汕頭、

北京、哈爾濱三個城市中,緯度位置最高的是哈爾濱,所以最早打開路燈的是哈爾濱。

故答案為:

⑴南;順

(2)12月22日:冬至

(3)(23°26'S,90'W)

(4)A>D>E;東

(5)12;15

(6)D

(7)哈爾濱

【點評】本大題以光照圖為材料設置試題,涉及光照圖的判讀、地球自轉的方向、地球

自轉速度、地方時的計算、晝夜長短的計算、日期變更等知識點,考查學生對相關知識

點的掌握程度。

11.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如圖為某日某時以極點為中心的某半球局部俯視示意圖,圖中虛線為晨昏線,陰影區域

為水域,白色區域為陸地。該日中國大部分地區正午太陽高度處于一年中較大值,旦之

后逐漸變大。

90°W

M

(1)請在圖中P線段一端準確標注地球自轉的方向,并說明理由。

(2)圖示甲、乙、丙、丁四地,地球自轉線速度由小到大依次排列為甲、乙、丙、

丁,該口此時太陽直射點的地理坐標是(180°,20。N),該日Q點正午太陽

高度是45。。

(3)此時北京時間為8時:新的一天占全球范國的二分之一。

(4)該日圖示甲、乙、丙、丁四地中,晝長最短的是J-;次口口出時間提前的地

點是丙、J。

(5)說明OM所屬的晨昏線類型(晨線或昏線)。

【考點】太陽直射點移動的規律;日期和國際日期變更線;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晝夜

長短的變化;地球自轉的特征.

【專題】地理圖像材料題;分析與綜合思想;利用圖表信息;地球的自轉與公轉.

【分析】(1)在側視圖中,地球自西向東轉,在俯視圖中,地球自轉方向為北逆南順。

(2)地球上線速度分布規律:①一般來說,緯度越低,線速度越大,緯度越高,線速度

越?。痪暥?0。處線速度約為赤道處線速度的一半;②兩極點線速度為0:③同一緯度

地區,海拔越高,線速度越大。太陽直射點坐標由直射緯線與直射經線構成,直射經線

為地方時12時所處經線,晨昏線與經線的夾角等于直射緯線的度數。直射緯度數線與出

現極晝極夜范圍的緯線度數互余。某地正午太陽高度的公式:H=90°-|(p-6|,其中H

為正午太陽島度數,叩為當地地理緯度,永遠取正值,5為直射點的緯度,當地夏半年

取正值,冬半年取負值。

(3)某地地方時=已知地地方時土時間差(經度間隔15°,時間差1小時;經度間隔1°,

時間差4分鐘)(知東求西用減,知西求東用加)。地球上日期的分界線有自然日界線(0

點所在的經線)和人為日界線(大致與180°重合),地球上。點所在經線向東至180°

經線之間的區域為“新的一天”,其余地區為“舊的一天”,當自然口界線和人為口界線

重合時,全球處于同一天。

(4)春、秋分日,太陽直射赤道,全球晝夜平分;北半球夏半年,太陽直射于赤道和北

回歸線之間,北半球各地晝長夜短,且緯度越高,晝越長,北極附近出現極晝現象。北

半球夏至日,北半球各地晝長達一年中最大值,極晝范圍最大;北半球冬半年,太陽直

射于赤道和南回歸線之間,北半球晝短夜長且緯度越高,晝越短,北極附近出現極夜現

象。冬至日時,北半球各地夜長達一年中最大值,極夜范圍也最大。

(5)順著地球自轉的方向,由晝到夜為昏線,由夜到晝為晨線。

【解答】解:(1)結合圖中信息可知,該圖中心為北冰洋,因此該半球屬于北半球,為

北極點俯視圖,其自轉方向為逆時針;或可以根據經度分布規律可知,圖中90°W自西

向東經度遞減到0°,地球自轉呈現逆時針。繪圖如下:

(2)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地球自轉線速度分布規律,從低緯到高緯逐漸遞減,因此,按

照緯度由高到低排序為甲乙丙丁,因此,地球自轉線速度由小到大依次排序為甲乙丙丁。

結合材料信息可知,該FI,中國大部分地區正午太陽高度達到一年當中較大值,而后逐

漸變大,且圖中晨昏線切于70。N,因此70°N以北地區出現極晝現象,此時太陽直射

緯度為20°N,此時180°經線位于12:00,因此太陽直射點的地理坐標為(180°,20°

N)o圖中Q地緯度為65°N,根據正午太陽高度角公式H=90°-緯度差(太陽直射點

和當地緯度差值),計算可得該地正午太陽高度為45°。

(3)根據上題可知,180°地方時為12:0(),北京時間與180。相差四小時,為8時。

結合所學知識,新的一天所占比例為180度經線上地方時/24,因此,新的一天占全球范

圍的1/2。

(4)結合材料可知,北極附近出現極晝現象,因此,越靠近北極地區晝越長,反之晝越

多,因此晝長最短的為丁。結合材料信息可知,中國大部分地區正午太陽百度處于一年

當中較大值,且之后逐漸變大,因此,太陽直射點逐漸向北移動,出現極度范圍逐漸向

北極圈移動,因此,丙丁兩處日出時間會提前。

(5)結合材料信息可知,北極點附近出現極晝現象,順地球自轉方向,OM由黑夜講入

白天,所以OM為晨線。

故答案為:

(1)畫圖如下(俯視北半球逆時針轉動)。

_________________90°W

理由:根據圖示海陸輪廓可知,中心位于北冰洋,因此該半球為北半球,其自轉方向應

為逆時針:根據經度分布規律可知,圖示90°W自西向東經度值遞減至0。,地球自轉

呈逆時針方向轉動。

(2)甲、乙、內、T;(180°,20°N);45°

(3)8;二分之一

(4)T:丙、丁

(5)OM為晨線

【點評】本題以極點俯視圖為材料設置試題,涉及地球自轉方向、地球自轉速度、區時

的計算、晝夜長短的變化等相關內容,考查學生綜合分析能力,讀圖分析能力,地理實

踐力和綜合思維素養。

12.某校同學通過繪制示意圖認識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規律。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同學們選取甲(20°N,110°E)、乙(23°26'S,46°W)、丙(40°N,116°E)、T

(0°,78°W)四地進行對比研究。如圖示意甲、乙兩地的年內正午太陽高度變化及正

午太陽方向。

1。

3產

4。

6叵

。

7相

。S

90K

7乙

6。

產HH-

40

32南

(1)在圖中補充繪制丙、丁兩地的年內正午太陽高度變化及正午太陽方向。

(2)描述甲地春分日至夏至日期間正午太陽高度及晝夜長短的變化。

【考點】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晝夜長短的變化.

【專題】地理圖像材料題;分析與綜合思想;利用圖表信息;地球的自轉與公轉.

【分析】(1)某地正午太陽高度的公式:H=90°-|<p-8|,其中H為正午太陽高度數,

(P為當地地理緯度,永遠取正值,5為直射點的緯度,當地夏半年取正值,冬半年取負

值。止午太陽高度角的緯度變化規律:太陽直射點的止午太陽高度角最大為90°,由太

陽直射點所在緯度向南北兩側遞減。

(2)正午太陽高度角的季節變化規律:①夏至日:北回歸線及其以北地區正午太陽高度

達一年中最大值,南半球各緯度達一年中最小值。②冬至日:南回歸線及其以南地區正

午太陽高度達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各緯度達一年中最小值。③二分FI:除赤道上正午

太陽高度達一年中最大值外,其他地區正午太陽高度介于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間。晝夜長

短的緯度變化規律:①春、秋分日全球晝夜相等;赤道上晝夜長短無變化,全年晝夜相

等。②北半球夏半年(春分一夏至一秋分):北半球各地晝長夜短,緯度越高,晝越長,

夜越短。南極附近有極夜現象,北極附近有極晝現象,夏至日時極晝、極夜范圍最大,

到達極圈。③北半球冬半年(秋分一冬至一次年春分),:北半球各地晝短夜長,緯度越高,

晝越短,夜越長。南極附近有極晝現象,北極附近有極夜現象,冬至日時極晝、極夜范

國最大,到達極圈。

【解答】解:(1)根據所學知識,正午太陽高度角的計算公式為H=90°-緯度差(太

陽直射點和當地緯度佗差值),丙地為40°N,位于北半球,正午太陽方向一直位于南方,

在當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時,正午太陽高度角最大,為73°26,太陽直射南回歸線時,正

午太陽高度角最小,為26°34'o丁地位于赤道之上,當太陽直射赤道時,正午太陽高度

角最大,為90°,當太陽直射南北回歸線時,太陽高度角最小,為66°34'。繪圖如下:

。

把67(?G?

恐9M

。

-+K7c-K

T5FV-

6<。al

(2)根據材料信息可知,甲地位于20°N,位于回歸線之間,存在太陽直射現象,因此,

從春分日到太陽直射時,正午太陽高度角逐漸增大;太陽直射時,正午太陽高度角達到

最大值為90度;從直射到夏至日時,正午太陽高度角逐漸變小。晝夜長短變化為:春分

口時,太陽直射赤道,此時甲地晝夜平分;春分口到,夏至口太陽直射點逐漸向北移動,

晝變長,夜變短,此時晝長夜短;復口是太陽直射北回歸線,甲地達到一年中晝最長夜

最短。

故答案為:

(1)繪圖如下:

T

1>e

3Or

4?、c

a

6<(1江

7-.K

c土

o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